第六卷 第143章:龙脉之心,中华必将崛起
我也渐渐对于他说的龙脉感兴趣了,难道说,那些所谓的宝藏,真得压制住了中华龙脉了吗?那么,他们说的龙脉又是什么呢?我后来请教了一些风水学的高人,才知道,龙脉这个词其实是很宽泛的,简单来说,在风水学上,人们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江河是龙的脉络,水是龙的血液,所有在山水环抱的地方,往往会隐藏着龙脉。《阳二宅全书•龙说》云:“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堪舆漫兴》云;“寻龙枝干要分明.枝干之中别重轻。”,这些就是说的古代人怎么辨别寻找龙脉的。清乾隆丙午年间,堪舆圣手赵玉材师徒三人,“更相讨论研究,遍拣诸书”“慨然有救正之心”“尽所秘而笔之”“越七日而卷成”了一本《地理五诀》,这本书被后世定位堪舆宝典。《地理五诀》的五诀是:“龙、穴、砂、水、向。”,具体来说就是寻找龙脉的五步:“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也有人说,中国每一个王朝建立,都对应着一条相应的龙脉,这样说的话,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至少24个王朝,那么中国至少就有24条龙脉,比如唐朝的龙脉在长安、陇西、太原;宋朝的龙脉在开封、巩义、洛阳一带;元朝的龙脉在内蒙古草原;明朝的龙脉在安徽凤阳。所以说,中国的龙脉有很多,但是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等好多说法,这个就要挨个而论,不能生搬硬套了。但是,这些所有的龙脉,都是发源自一个地方。那就是昆仑山。全球龙脉均发源于昆仑之西,龙脉之祖为帕米尔高原,最后衍化成东西南北中五条龙脉,在全世界衍生开来,昆仑山又为中龙,居天下之中,入于中国,中国为天下之中。所以按照风水学的龙脉之说,中国隐藏了好多条大大小小的龙脉,又是处在世界的最中心,所以必然要崛起,最终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
第六卷 第144章:龙脉之祖
秦岭处于中国版图的正中央,也是中国惟一一座呈东西走向的山脉正是因为有了这隔绝了中国南北的秦岭,才会有八百里秦川的风调雨顺,最后兴起了周、秦、汉、唐等朝代。在中国,有许多的名山,三山五岳等,无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不管那些名山多有名,如果有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那座名山突然消失了,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生活还是那样的生活,中国还是原来的中国,没有什么要改变的。但是,中国要是少了一座山,那中国就不能再被称为中国了,中国人的生活也会从此大大改变。那座山就是秦岭。因为秦岭地处中国中心,这道巨大的山岭东西在中国版图上一横,山南山北的景观也变了,气候也变了,中国整个变成了南北的格局。如果没有了秦岭的阻隔,那么南北的气候和风景就全部要改变,中国就再也不是大家认识的那个中国乐。也正是这些原因,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也被称为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且不仅仅如此,根据龙脉之说,我们就很容易看出来秦岭的龙脉走向。秦岭龙脉源自昆仑山,被称为昆仑三大龙脉中的中龙,意义非凡。而且秦岭龙脉更特别的是,它竟然拥有两条最强的龙脉血液,就是长江和黄河。龙脉之说中,龙脉讲究的是山水合一,江河是龙的脉络,水是龙的血液。中国有三大河流,即黄河、长江和珠江,其中最重要的河流当然就是长江和黄河。因为秦岭不仅仅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更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秦岭北麓的水注入黄河,秦岭南麓的水则注入长江。因此在秦岭上,长江和黄河都会汇聚到一起,形成一股无可匹敌的龙脉霸气来。它不仅仅是中国诸多龙脉中的一股,而且是一股无可匹敌,君临天下的皇者龙脉,就因为秦岭的这股王道霸气,后来才衍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都的长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古代都城,称为了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第六卷 第145章:风水眼
在相传为大禹所作的《禹贡》中,对华夏大地的山脉有“三条四列”之说。他认为,秦岭居中,列为中条;次则有“三河两戒”之说,而秦岭分地络之阴阳;昆仑有三龙,而秦岭为中龙;葱岭有三干,而秦岭为中干,等等。所以,秦岭在很久以前,就成为华夏大地的重要山脉,即华夏龙脉。这个秦岭就是华夏龙脉,那龙脉最神秘的地方,就是这个地下深渊。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来一个问题,于是问道:“自古龙脉讲究的是山水合一,山是龙的势,水是龙的血,所以龙脉之处,必然会有大水环绕。但是,这个秦岭深渊处,却只有一颗铁树,没有一滴水呀?”金老先生点点头,说道:“你说的很对,龙脉确实是要和水连在一起,但是这个地方比较特别,它是风水眼。”“风水眼?”我一下子愣住了。兰花这时候给我解释着,风水眼就是指风水的命门,也是一个风水阵法之中最核心的地方。举个例子说,龙卷风的最中心,就是龙卷风的“风眼”,虽然龙卷风无比狂暴,足以撕碎任何想靠近它的东西,但是它的“风眼”里却是风平浪静,旭日和风,没有一丝狂风。所以说,龙脉中的“眼”都是很神秘特别的。但是呢,龙脉自然和龙卷风不同,龙脉之地藏风聚气,将方圆千里的瑞气都牢牢吸住,这样的霸道之法,当然也会引发极端的后果,那后果就是龙脉的风水眼为至阴至寒之处,聚集了那方圆百里的戾气和危险,贸然进入风水眼,一定会有去无回,尸骨无存。我这才恍然大悟,难道那深渊之处隐藏了那么多古怪事件,原来这里竟然是华夏龙脉的风水眼!可是,这个风水眼中,又为什么会生出来这样一棵巨大又古怪的铁树呢?这个我就不知道了。金老先生也对这颗铁树很有顾虑,他闭上眼沉思了一会后,才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秦岭风水眼的秘密。
第六卷 第146章:玉碑后的秘密
这个秘密,和他们家族乃至大清宝藏都有关系。据金老先生说,在他们家的先祖祠堂中,在祖宗牌位之上,供奉着一个先皇努尔哈赤御赐的金玉牌匾,上面列举了金家先祖的赫赫功勋。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成天看到了这块牌匾,但是却始终没有想到,在这块牌匾下竟然隐藏了一个关于大清宝藏的秘密。后来八国联军侵华,一路烧杀抢掠,好多满清贵族都纷纷携了家眷跑往了山西,他当时什么也顾不上带,就去了先祖祠堂背了这块牌匾,匆忙逃了出来,然后跟着大家一路向西跑。却说金老先生背着牌匾,携带家眷一路西逃到山西,一路风尘仆仆,那金玉牌匾上也被弄得污浊不堪,于是在一个月夜下,独自偷偷打了井水擦拭牌匾,却发现月光照在那块金子镶嵌的古玉上后,在那水中竟然显示出了一些模糊的痕迹,伴随着月光在水中上下浮动着。他知道这事情非同小可,赶紧拿了张纸临摹下了那些文字,才发现了牌匾背后隐藏的秘密。原来金家先祖用了一种特殊的手法,将那个秘密雕刻在了牌匾后,希望后人能够发现这个秘密。原来金老先生的祖上当年是努尔哈赤的亲兵,当时他深夜接到秘令,让他陪着一个白胡子老人,引一支数百人的侍卫押运着一件东西潜入秦岭,去执行一项任务。但是关于那押运的东西是什么,白胡子老先生又是什么人,他却是什么也不知道了。一直到很多年后,他才知道,当年努尔哈赤受到那个白胡子老人的指点,要想让爱新觉罗的后人统治中华大地,就必须要压制住华夏龙脉,努尔哈赤所以派他秘密潜入秦岭,将一些特制的秘物压在龙眼上。在他们行进了整整三个月之后,终于到达了秦岭深处一个仿佛没有尽头的深渊中,那白胡子老头亲自抱着那件东西,领着队伍下到了深渊中。
第六卷 第147章:另一个自己
那深渊中隐藏了许多超乎人想象的东西,当然也隐藏了无数危险,那数百人的队伍一个个离奇死去,最后只剩下白胡子老先生和他逃得性命,才得到皇上最后的封赏。在深渊下的一块巨石下,白胡子老人将那件秘宝一放下,双眼就开始不断流血,后来一出秦岭,双目便永远失明了他自己从秦岭出来之后,也一直怀疑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究竟还是不是原来的自己。这个说法让人感到很费解,自己就是自己,怎么能会是其他人呢?后来,那石碑上的文字就开始疯狂了,时不时夹杂着一些诅咒和怒火,金老先生通过先祖后来近乎癫狂的呓语中才分析出来,那个深渊仿佛是地狱和天堂的所在一般,完全超越了他们的想象。在那个深渊中,树木是倒着生长,黑色的流水自下向上奔腾,那河水中漂浮的全是人长长的头发。但是那个深渊的最可怕之处,是你会在深渊下看见一个新的自己,那个人和你一模一样,他知道你所有的往事,也知道你下一步要做什么,你甚至不知道,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你。到了最后,金家先祖几乎要发疯了,他在暴怒下杀了另一个自己,才抱着白胡子老人跳入了一条向上流淌的黑色瀑布中,最后历尽千辛万苦才重新回来。但是,在他临行前,他长年吃斋念佛的老母亲在他手腕上牢牢拴了一串佛珠,说是可以保佑他的平安,但是出了深渊之后,那串佛珠却不见了,老母亲见他回来后,只看了他一眼,便大惊失色,当时便发急病死去了。从那以后,金家宅院中便连连发生怪事,好多仆人被人残忍杀害,凶手却怎么也找不到。但是他往往在睡梦中,会梦到自己变成了一个凶残血腥的杀人凶手,就是他杀死了那些仆人。这些噩梦一直纠缠着他,让他开始渐渐怀疑,当时在那个深渊下,是不是曾经发生了什么他所不知道的事情,他甚至开始怀疑在那个深渊之下,被杀死的并不是那个幻化出来的假人,而是自己。
第六卷 第148章:复制人的出现
到了最后,他越来越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原来的自己,还是那个深渊深处的那个假人,这具身体虽然和以前的自己一模一样,但是他还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究竟是少了什么呢,他一时间也猜不出来。他开始越来越暴躁,一暴躁就想杀人,他觉得自己手上沾满了鲜血,自己身体中隐藏了另外一个人,那个人渐渐控制住了他。他有时也在想,如果自己当时真的被那个假人所杀死了,那么真正的自己是不是还在那个深渊之中?他所以恳求自己的后人,如果以后有机会,一定要下到深渊中看一看,验证一下那深渊之下究竟有没有一具尸体,那尸体的左手腕上,若是缠有一串佛珠,那肯定就是他的真身。听完这个离奇诡异的故事后,我浑身不由出了一身冷汗,我平时听的古怪故事多了,但是这一个,我认为是最恐怖的。那个深渊地下,竟然又出现了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那又是什么人呢?那到底是金老祖上出现的幻觉,还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呢?这个“人”究竟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难道这个人就像是古代小说中孙悟空一样,凭空就复制出来的吗?这个在科学上来说,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过,为什么金老祖上吃斋念佛的老母亲,一见他就大惊失色,最后发急病死了呢?金老祖上究竟是杀了那个假人,还是被那个假人所杀掉了呢?可是,那逃出秦岭深渊的“假人”,又是想做什么呢?我不由地抬起头来,看着那个巨大的深渊,那个深渊仿佛是一个巨兽的大嘴,往外冒着一缕缕的白烟,那白雾缭绕,浓雾中仿佛有了一只眼睛,冷冷看着我们,这苍苍茫茫的秦岭大山中,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在那个深渊深处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呢?我不知道。在这样神秘的自然法则中,我又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
第六卷 第149章:童三水破阵
金老先生说道:“我金某人此次来秦岭,并不是为了贪图那大清宝藏,根据我祖上的说法,那所谓的宝藏其实就是一个小匣子中的物件,想来只是一件风水秘物,也不是什么富可敌国的宝贝,我这次以身涉嫌,主要是想要遵循先人遗址,查明那深渊下究竟有没有先祖的遗骸,以了结了先祖的夙愿。”就这样,在知道了金老先生与这个深渊关系后,我们就接纳他成为了我们的一员。当时金老先生语气铿锵,大义凛然,我们当然没有对他的话产生丝毫怀疑。但是,我们当时都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金老先生这次既然明知道是九死一生,为什么不单身涉嫌,身边还要背着一个少年呢?一直到了深渊之下,我们才知道这其中隐藏的秘密,那个秘密也差点让我们全体葬身在了深渊中。谁也没有想到,那个少年才是这次深渊之行真正的主角。但是当时的我们,听说了金老先生的叙述后,越来越会那深渊感兴趣了,大家开始研究,究竟怎样才能避开那深渊下的浮力,潜入到深渊之下,有人说要在身上绑一块石头,也有人说应该攀着深渊的岩壁,像壁虎一样爬下去。就在大家讨论激烈的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上师突然开口了,他说道:“那个少年,你叫什么名字呢?”一直躲在金先生背后的少年细声慢气地说道:“我姓童,叫童三水。”上师点点头,说道:“童三水,那你觉得要怎么才能下到这深渊之下呢?”童三水说道:“用水。”上师又点点头,说道:“大家找找附近最近的水源,然后准备进入深渊。”我们当时都很奇怪,上师为什么突然会问一个少年的看法,而且是这样郑重其事的让我们去找水源,难道他已经有了入渊之法。我们虽然心中尚有疑问,但是都对上师言听计从,分头寻找水源了。
第六卷 第150章:深渊下的力量
在寻找水源的路上,我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让我一时间浑身冰冷,简直不能呼吸。那就是,金家先祖曾说过,那个白胡子老先生将那件秘宝放入深渊中后,他的眼睛就开始流血,出了秦岭后,他的眼睛就失明了。这样的事情,不和当时上师强行进入到梅辛的大脑中一样吗?难道说,这两者之间还有什么联系吗?我又想起来,当时上师不顾眼疾,一定坚持要来秦岭执行任务,是因为他怀疑那秦岭下的秘法会和他师承中一些失落的秘法有关。难道说,这个秦岭深渊下的东西,还和上师的法门有关吗?不过,他为什么又要专门问问那个叫童三水的少年,怎么进入那个深渊呢?难道说,那个少年是深藏不露的高人吗?我不由回头看了上师一眼,上市虽然眼上蒙了布,但是还是朝我微微点了点头,面色平和,情绪上也没有一丝波动,他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是却好像是宇宙万物都在他的眼前一样。这个上师,仿佛在他身上总笼罩着一层雾气一样,让我越来越看不透了。因为是刚下过雨,所以那峡谷中还是存了不少雨水,大熊用一个大大的密封牛皮袋,装了满满一袋水,背到了深渊旁。上师点了点头,让我们都站在深渊旁,闭上眼,用心去感受着那深渊下的气息。我们几个更加奇怪了,这深渊有什么好感受的,难道说要感受感受跌落悬崖的气氛。想是这样想,几个人还是在深渊旁站成了一排,感受着那深渊下冷飕飕的风,就这样闭着眼站了一会后,我终于明白了上师让我们感受什么了。那种感觉很奇怪,深渊下嗖嗖的凉风渐渐变成了一股温润的气流,那股气流很温柔,也很温暖,柔柔地托着我们的身体,整个人就仿佛是在腾云驾雾一般。这种感觉,应该就像是在深渊中漂浮起来的感觉吧。可是,这股托起人的力量又是来源于哪里呢?
第六卷 第151章:瘴气
那是深渊中的风还是雾气呢?难道说,这就是那深渊中一条巨蛇的呼吸吗?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巨蛇,身子盘绕成了一座小山,张开嘴口,在那吞吐着日月光华。这时候,上师突然让我们睁开眼,问我们看到了什么?大熊说看到那浓雾中走出来了一个女子,兰花看到了一座满是参天大树的野山,孔雀石看到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金老先生则看到了他父亲含恨躺在了那深渊下。上师点点头,微笑地看着童三水,问他:“小童,你说说,你在这深渊底下看到了什么?”小童一直闭着眼,这时听到上师问他,才睁开眼,说道:“雾,深渊下全是厚厚的浓雾。”我们几个一愣,刚才往深渊中看的时候,虽然看到了丝丝缕缕的雾气,但并没有看到有浓雾呀。上师点点头,说道:“不错,这深渊之所以下不去,都是这些浓雾在作怪!”他下令让大熊沿着深渊的一处凹陷处,将那一袋水慢慢撒下去,然后捡了一块石头丢了下去,就见那石头一下子便沉了下去,久久才听到落在谷底的声音。看来,这深渊下果然是聚集了好多浓稠的白雾,这深渊漂浮的秘密,就是这些白雾在作怪。不过,那些白雾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尝试着用科学来解释,这会不会是深渊下气候湿润,好多动物尸体腐烂了,产生的一种瘴气呢?在热带好多地方,当地人对于瘴气谈之色变,他们认为瘴气是从地狱中魔鬼的呼吸,是黑风罗刹,他们说瘴气就像一团密不透风的黑雾,来无影,去无踪,黑雾中还带有剧毒,人兽一旦遇到,便会大病不起,严重者几天就会丧命。其实这是一种讹传。他们所说的黑雾,其实并不是瘴气,而是拥挤成了一团的蚊子。在南方好多易产生瘴气的峡谷沼泽中,常常会有大量蚊子聚集在一起飞行,远远去,确实像一团黑雾一样。
第六卷 第152章:探洞装备
这些蚊子带有大量带有恶性疟疾病菌,人畜被叮咬后,便会感染恶性疟疾。好多在接触到黑雾后倒下,其实不是瘴气的原因,是被那些蚊子传染上的恶性痢疾。不过,那瘴气一般都是漫山遍野释放开来,一般都是一些浊雾晦气,好多都有毒,在岭南等瘴气多的地方赶路,早起都要吃饱肚子,最好还要饮几杯酒,浑身裹的厚厚的,一路上瘴气仿佛浓雾一般,在人周围徘徊,身上更是出了一层油汗,但是不管怎么样,也不能脱衣服,就这样低头一路猛走,才能险险走出那多瘴气的山岭。要是身体不好的人,或者是空腹就起来赶路的人,那恐怕就凶多吉少了。在那瘴气多发的地方,往往都是空空的石头山,山上一棵树都没有,沼泽丛生,因为瘴气缠绕,山谷终日不见阳光,那毒蛇、蛤蟆的毒涎流进了附近的流水中,那水不是绿色的,就是红色的,腥臭逼人,看起来都是阴森森的。这秦岭旁老树盘绕,灌木丛生,又怎么可能是有瘴气的地方呢?再说了,那瘴气本是一股山林的浊气,并不能像白雾一样升腾到深渊上空,更不要说托起一个人了。我还在想,这时候大熊他们已经招呼我准备下去了。大熊已经将身上那个大大的背包打开了,取出了好多专业设备。大熊拿的好多装备都很专业,我当时在欧洲留学的时候,曾去过瑞士,瑞士多山,好多人热衷于登山,他们当时就用了好多这样的装备,但是不知道到底是怎能用的。这里有专门的头盔,有套在额头上的探照灯,还有套在胳膊和腿关节上的厚厚的护肘,还有一些铁哨子。大熊让我们穿上装备,给我们解释着,这个头盔是国外专业的探洞头盔灯,由电池灯、乙炔灯和头盔构成。乙炔灯可以产生明亮的黄色光源,这种黄色的光源的优势是光源会散射,让人能看到洞穴本来的颜色,可以让人比较清楚了解洞穴中的各种形状,不会被洞穴中的奇峰怪石所误导,所以在洞穴中、岩缝中行走起来很踏实。
第六卷 第153章:探穴装备

复洞穴的原色很重要,因为洞穴中坑坑洼洼,高度不平,经常会有一些怪石挡道,要是白炽光的话,人很容易就看偏了,一不小心,人就会被石头绊倒,或者摔倒在了大坑中。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它的射程不够远,发热量大,好多时候不能太过持久。所以洞穴中要是道路比较平坦,但是道路较长的情况下,就要用电池等了,电池等产生白光,它的射程远,光源稳,在一些比较大、特别是出口多的洞穴中比较适用,可以长时间使用。在洞穴或者一些大峡谷探险中,一个好的探洞头盔灯是最有必要的,而且两种光经常会交替使用,以求取得最好的效果。为了防止万一在深渊中出现大规模的洞穴,或者黑暗领域,除了探洞头盔灯以外,每个人还都各自配备了两盏头灯,还有一个高强度手电筒。这个手电筒很长,分量也不轻,手电筒的前面专门箍上了厚厚一层铁坑,遇到危险可以当做铁锤砸,后面可以卸下来,里面是指南针、简易医疗包什么的,还可以在后面一截装上一截类似于长矛一样的东西,这样手电筒就用变成了一个特别的红缨枪一样的武器。大熊让我们把护膝护肘都绑在了胳膊和腿上,这个很好理解,在这个深渊上,或者在洞穴中很容易磨破肘子,这护膝护肘能起到保护作用。最后,大熊又一人发了一个铁哨子,这个哨子也是很重要的装备。在峡谷中,由于路途遥远,而且存在着许多未知的危险,哨子就成了很重要的通讯工具。大熊诉了我们哨子的用法,在探险中,根据哨音的长短和间隔,可以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涵义,大家可以根据哨音来判断队友的情况。以下是哨音的说明:一秒钟之内的哨音为短音。三秒以上的哨音叫长音。一个长的指令中,哨音变化的时间间隔为2到3秒钟。两个不同指令的哨音间隔,要在30秒以上。
第六卷 第154章:哨音求生信号
哨音在野外大约可以传递1.6公里,很适合近距离传播指令。以下为一下哨音简讯的几种简单传递方式。通讯(T):■■■(一个连续的长声哨音)这个哨音相当于喊话,提醒大家注意,用于确定队友之间的方位。在收到哨音指令后,也可以发出这个声音,代表着收到并理解指令。(“大家都说一下各自方位”)集合(U):●●■■■(两短一长的哨音)这个哨音的意思是集合,号召让所有人在哨音处集合。(“大家都来我这集合!”)前进(V):●■■■(一短一长)这个哨音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在队伍休息时,这个哨音代表着休息结束,全队开始出发;如果是在队伍行进中,发出这个哨音,那就代表着大家加速前进,就像部队中的冲锋号一样。(“大家向前冲呀!”)前队等待(W):●■■■■■■(一短两长)这个哨音用在队伍行进距离拉得过长时,要求前队原地等待等待后队(“前方的人等一等!”)。要求支援(S):●●●(三短)这个哨音代表着遇到了困难,急需帮助,收到信号者以通讯音(T)回复表示将前往支援(“有人吗?需要帮忙!”)。求救(SOS):●●●■■■■■■■■■●●●这个哨音比较复杂,需要三短,三长,三短的哨音,一分钟后继续重复。这是国际通用的SOS代码,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通用(“救命!”)。还有一种国际通用的高山紧急求助:●●●●●●,六个短小的哨音,一分钟后继续重复(救命!)。我们几个人换上了专业的装备,每个人都牢牢记住了哨音代表的各自含义,就准备下潜到深渊下了。我这时心情有点复杂,既有点激动,又有点对于未知深渊的害怕。大熊他们则在附近捡了一些色彩鲜艳的石头,分成了三小堆,形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形状,放在了深渊旁,中间用一块大石头牢牢压住了一根树枝,树枝指向我们要下潜的方向。
第六卷 第155章:路标
大熊这是留下了我们此行的方向坐标,以防我们出现意外后,总部好派人按照这些标记找到我们。大熊也给我们讲了一下,要是我们在野外失散了,就要采取以下几种标记路标的方法:1、将小石子摆成一个箭头形状,指示你前进的方向。2、把一个树杈牢牢插在地上,树杈上搭着另一根树枝,搭在地上的那段树枝指向,即表明了前进的方向。3、在草丛多的地方,可以清理出一片干净的操场,中间只留下一束繁盛的草,将这束草的中上部打个结,顶端弯曲的地方指向,既表明了你的前进方向。4、找一些眼色鲜艳的小碎石块堆成一个石堆,石堆边上再放一个小石块,石堆和石块的连线处,即是你的前进方向。6、书多的地方,可以选择一颗老树,在树干上刻一个箭头形凹槽,箭头指向即是你的前进方向。这些是表明行走方向的,还有一些标志,是放在一些岔路口上,以及一些危险路段,提示后人这条路不能通过的,标记如下。1、用交叉的树棍放置在岔路的入口处,即可以表示自己没有走这条路。2、找一些碎石摆出一个交叉的符号放在岔路口处,也表示你未走此路。3、用并排放置的三堆岩石放在岔路的入口处,这个标志表示这条路会有危险,不可通行。4、用三根木棒并排插在岔路的入口处,也表示此路有危险,不可通行。大熊是第一个下潜到深渊下的,他身上绑上了专业的安全带,手中拿着一个可以在岩石上记录标记的荧光笔,安全带的一端牢牢绑在深渊旁的老树上,然后开始慢慢往下放。我专门过去看了看那根绳子,因为我们这次下潜到深渊下,绝对是命悬一线,这根线就是这根绳子了。孔雀见我有些紧张,告诉我这是特制的尼龙绳,是国外标准的探险装备绳,直径在8~10mm的高韧性低延展的尼龙绳。天然纤维编织的绳子,如大麻,剑麻和棉花等,会容易在阴湿的环境中腐烂;而塑料绳的熔点太低,会容易在摩擦或失重坠落时损坏,所以都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