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渣听到萧错这么一说,简直是心花怒放:“看,我就知道,这不是个俗物!咱这脑袋,也不是白往门框上撞的。想我祖上也是皇室贵族,都他娘的在民间憋屈了大半个世纪了,如今总算要翻身做贝勒爷了!萧错…你说…我…我容易吗我?”

猴渣说完话,表情僵住,一屁股坐沙发上,呼哧呼哧地喘,过了半天,气喘匀了,又觉得自己老这么端着挺没劲的,“嗷”的一声就开始哭,眼泪掉得还很有个性,顺着腮帮子一直滑到下巴,然后,他用胳膊一胡噜,没了。然后,又接着往外掉。

“是什么稀罕老件,能不能让我摸摸宝?”格格一手端着茶,一手牵着虎尔赤,在虎尔赤的引导下,她把茶放在猴渣手上,又转身到萧错身边。虎尔赤见格格停下脚步,便钻进书桌下候着,恰好趴在猴渣那块驼皮上,它叼起驼皮,含在嘴里,玩来弄去。

萧错把手里的琀蝉,轻轻放在格格手心里,请她摸宝。

摸宝,这门辨别古玩的技术,起源于盗墓。盗者侵墓时,讲究望、闻、问、切,就像古代的医生一样。望,通过看风水,来判断墓地。问,要了解情况,他们要访问当地百姓,当地百姓的传说中,常常会反映出来周围的文物埋藏情况。盲人摸宝,主要是借鉴于闻和切,闻,是辨别老件身上附带的泥土味道,有经验者,不仅能够判断出古玩是出自哪朝哪代的墓穴,还能判断出是高仿,还是老件新工。切,也是来源于盗墓,当盗贼进入坟墓后,里面是一片漆黑,根本没办法用眼睛去辨别陪葬品,他们只能用手来抚摸这个葬品,凭感觉来判断哪个东西值钱。

格格是个盲人,手指触觉非常敏感,摸宝是萧家只传给盲人的鉴宝技术,也只有盲人,才能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盲人有些时候,能感觉到一些常人看不到的东西。当年,猴瞎子就因为在萧家学到这门摸宝技术,才弄火了鬼街口。

格格用手指按在蝉上,一点一点仔细摸着:“这线条一上手,就知道是老工,线条速度慢,边缘像刀切一样,没有崩裂和毛刀出现。尾部的尖锋有扎手的感觉,这应该是一只蝉王。宋代、明代的尖锋因翼端稍稍圆形,都没有扎手的感觉。这只蝉的线条以直线为多,有的虽呈弧形线,但都是有两线交锋而成,最精致的地方就是推磨。玉蝉颈下呈小弧形,光整平涌,不起波状,蝉呈圆头形,眼珠跳出廓外,如果我摸得不错,这东西应该是西汉中晚期的。”

格格说到这儿时,突然停下,她似乎感觉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她将玉蝉重新摸了一遍,在摸到翅尖时,她的手指一颤,竟冒出一注血来。

萧错见了,心下惊疑起来,这琀蝉怎会有这般凶煞?竟嗜起人血!赶紧把格格手指放进嘴里吸吮,格格慌忙推开他,叫他接过琀蝉,说:“哥,这玉蝉有问题…”

 

 

第九章 身怀绝技


谭彪和那个女人见猴渣连夜赶往葬狗坡,心下的石头方才落地。谭彪深知葬狗坡路险,早被传为坟茔之地,而萧错驯养的野生动物,又多又奇,谭彪怕贸然摸黑跟进坡里,会打草惊蛇。

谭彪将车停在太平街珍珠花园小区外,车上的女人黑纱蒙面,仅露出两只大眼,看不出年纪大小,听声音,二十出头,她问:“彪哥,你说萧错能发现玉蝉有问题吗?”

谭彪不动声色,本无回答之意,但又不想冷了那女人的颜面,只好对她说出一番别有新意的话来:“应该会的,萧错虽然不是奇才,但也不是什么俗人,再说他身边还有会摸宝的瞎子,二人齐心,其利断金。龙叔说过,能揭开驼皮之谜,必是非常非常之人,具备非常非常之奇术。揭秘需要懂得奇门异术,消息机关埋伏。否则,造秘者,费尽心思造出个谜局,一出来就被人三下五除二给解了,那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

女人嗤之以鼻:“可他只是个掌眼,而我们只是些盗贼。”

谭彪默然半晌,仰天长叹:“可我们都是具备非常之能耐的人,为善,为恶,全在一念之间。只可惜,他为了个瞎子,宁愿在大草原上晒太阳放羊,也不愿意出来,展露手脚。”

女人冷冷问了句:“瞎子,很漂亮吗?”谭彪避开话题,不作回答,很深情地转头望着她,似乎他的眼里只有这个女人。

女人也盯着谭彪看,虽然看不到表情,但她的眼光很冷,很直接,透着不守规则的野性,然后,她慢慢从怀里摸出一串钥匙,悬在空中:“彪哥…龙叔给你买的房子,这是钥匙…在十八栋,二十二层…”

谭彪接过钥匙,两人一起下了帕萨特,谭彪突然伸手朝天一扬,只听“啪”一声,钥匙落进水里:“我什么时候用过钥匙?你是知道的,没有一把锁能锁住我,包括监狱。我之所以能在里面待五年,就是想光明正大地和你在一起。”

“龙叔待我们如亲生父亲,别说替他坐五年牢,就算…”

“不说了,让我看看你这五年来,有什么进步吗?”

谭彪望着带着钢筋栅栏的高墙,伸手拉过那个女人,两人看着高墙,同时提气起跑,几步冲到墙前,两米多高的墙,脚一蹬就上去了,人以老鹰展翅的姿态站立墙上。随后,他们双手迅速抓住墙上的钢管,腰一拧,人侧身起飞,翻过钢筋栅栏后,两手一撒,干净利落地翻进墙内。好一个芦花公鸡飞过墙,漂亮!

两人刚刚翻滚落地,又一个鹞子翻身,一路疾奔,再抬头去看,两人凌空翻转,“噌”的一下,同时飞身上墙,脚蹬墙壁,横走跨步,顺着墙壁管道与阳台天窗,已经爬到第三层,像两只蝙蝠,悬挂在楼壁上…

萧家老宅,依然沉静。

萧错听格格说琀蝉有问题,一时不得其解,只是隐约觉得不妙,便举起玉蝉,在灯下照看。难道是琀蝉的翅尖过于锋利?他仔细又看,问道:“你是不是摸着这蝉的刻痕,一只翅膀深,一只翅膀浅?”格格点点头:“不仅有深浅之别,而且翅翼是一边薄,一边厚。”

萧错听后,微微有些诧异,暗自惊叹格格的摸宝技术,果然不浅。他在高倍镜下,也只能看出刻痕深浅有微妙的变化,但很难发现蝉翼薄厚问题。想到这一点,萧错不免又发出疑问:“难道这只玉蝉被人动过手?是个仿品?老玉新工?”

好久没说话的猴渣,这时也忽然激动地反问:“动过手?”

萧错低头想了想,答道:“我想动过手的可能性不大,没有仿到位,只有研究不到位。这只玉蝉,从刻痕上看,应该是出自同一个玉作人之手。现代电动陀机具精度高、速度快、切削力强,时常会显出刀痕粗大、崩茬,所以,若想各项都仿到位,是不可能的。再说,汉八刀是中国玉雕技法中十分有特色的技法,也是葬玉文化遗留下来的产物。随着葬玉文化的衰落,这种技法后来也不再采用。后世有些造假玉的刻意模仿,虽有汉八刀的遗风,但终因脱离了那个时代,缺少神韵,加上作伪者的功力不够,琢不出那种气势,也就没有了翅翼底部的挺劲和翼端的尖锐,以及线条的深浅和弯度生硬。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差异。可有一点,我不明白,这个玉作人,为什么把翅膀刻成不对称的?是失手,还是刻意?”

格格笑了笑,说:“猴渣,叫哥把蝉给我,我再摸摸,行吗?”

萧错没等猴渣回话,往后一闪身,说:“不行,你的手指已经流血,不能摸宝。”格格一点点摸到萧错的手,说:“没事,不疼的。这摸宝的技术,是你亲传给我的,如果我不摸出故事来,岂不是叫你笑话?”萧错拿起格格的手指,在嘴里吸吮掉血迹,又把玉蝉放在她手心里。

格格又要上手摸宝,猴渣自然是求之不得,他端过椅子,让格格坐着摸宝。格格边摸,边皱眉思索。盲人摸宝,虽然神秘,但技术并不复杂,基本功就是对古玩知识的熟知,凭感觉辨别工艺和材质。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每个历史时期的玉器,都有其雕琢特点。半小时后,格格额头开始冒汗,玉蝉已经被她摸得浑身是血。

萧错陪在一边,心里甚是心疼,脑中开始不停地猜想:这蝉中除了蝉翼不对称外,还有哪些地方与众不同呢?就在他陷入沉思的时候,只听格格突然站起身来,喊了一声:“哥,这只蝉腹部肥大,我摸着底下那几道阴线也有问题…你快拿张宣纸来。”

萧错立即拉开抽屉,拿出一张宣纸,铺在垫子上。格格将沾满血的琀禅放在宣纸上,按下一道血印。然后说:“哥…这琀禅背后有故事!你快看看我印下的血迹…像不像钥匙齿…”格格说话时,突觉得心口发闷,胃里的东西不停地往外翻涌,忍了几下,才不至吐出来。

“钥匙?”萧错和猴渣急忙去看琀禅,一看更是惊奇。这明明是块葬玉琀蝉,怎么印在纸上,会像一把钥匙呢?就在猴渣和萧错正惊骇莫名,一起看琀禅和血图印记之时,忽见格格身子摇晃几下,一歪头,栽倒下去。

他们同时迅速伸手救人,却根本来不及。眼看,格格的脑袋就要磕在书桌拐角上…

 

 

第十章 导盲灵犬


正在安危相分之际,虎尔赤突然从桌下蹿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它身体一跃,硬是将格格撑起,顶在萧错怀里。虎尔赤的这一举动,令猴渣惊叹不已,心想着,这畜生可真够灵气的。

萧错摸了摸虎尔赤的头,也暗加赞赏,他把格格抱到沙发上,格格脸色苍白,显得异常疲倦。他转身去倒了一杯水,强迫她休息一会儿。猴渣瞧得出神,捅了一下萧错:“嘿,格格真是越长越水灵了,可惜她是你妹妹,不然,一到结婚年龄,我就是拖也要把她拖到民政局去。”

萧错没吭声,只是略低了一下头,继续给格格清理伤口。猴渣见格格显得十分虚弱,暗骂自己怎么说出那么不合时宜的话。眼见格格已经无力摸宝,而自己又想不出什么眉目,便垂头丧气,骂道:“这他娘的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即便是把钥匙,可能开什么鸟锁啊?干脆咱也别费这脑筋了,管它是个什么身份,明早鬼市一开,我就找个图吉利的主,出手算了。”

萧错知道猴渣在说气话,用创可贴包好格格手之后,宽慰他说:“这东西,可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你知道,我对于国宝外流非常反感,我盘算着,最好等机会,找一个爱国企业家,半卖半送也可以,国宝自然要放在咱们中国人房里。”

萧错说完这句之后,突然好像想起什么,眉头一皱,“咦”了一声。猴渣一看似乎还有下文,便给他递了一杯茶,看他如何继续。

萧错不仅是个掌眼,又是个拉纤的,碰到老件好货,就会介绍一些合适的买主促其成交。成交后,古玩商人对这一做法并不装傻,总会对帮助自己卖货的人提出一成,也就是百分之十作为酬劳金,叫提点。而买家也会因获得宝贝而提出一成,作为感谢,叫抽彩头。不然,帮着卖货的人,就没有积极性了。所以,别人的宝贝,自然也是他萧错的宝贝。猴渣想到这儿,悄悄地凑到萧错耳边,问道:“你说的可是大企业家——狄中秋?”

萧错瞪了一眼猴渣,话题一转:“咱们先别讨论这些没用的事,先弄清楚格格说的钥匙是怎么回事。葬玉之风,远在商代就已经开始,直至近代还偶有发现。汉魏时常用的含玉也是玉蝉,在此前后,或用碎玉,或其他玉件。既然我们手里有只玉蝉,那么我们就拿玉蝉说话,因为亡者突死,玉作人往往为了赶时间,而制作粗糙,玉片略具蝉形,翅体也只是粗粗数刀。而这只玉蝉,为什么刻工却颇费心机?”

萧错的话令猴渣满腹狐疑,暗叫怪异,但又毫无破解之法,他想了半天,也只能说:“我觉得这蝉不像钥匙,就是一只翅膀的蝉,咱们可能多心了,把简单的问题想复杂了。”

“一只翅膀的蝉?”萧错猛然间想起,父亲曾跟他说过一个关于蝉的故事,“难道…难道这就是…猴渣、格格,我好像已经知道咱们碰到的是什么东西了,不过,这东西是件超越常识的东西…我要说出来,你们俩可别害怕…”

猴渣听罢,哗啦一下扯开衣领衣服,从脖子上,扯出大大小小、七八个如来菩萨罗汉挂件,咧嘴奸笑,说道:“在鬼街口混的人,谁身上没几个硬后台撑着?这些猫眼石,桃枭,玳瑁,砗磲不仅是挡东西的法器,还是护身圣品,全经老和尚开过光的!你尽管说吧,魑魅魍魉,来他妈多少脏东西,咱都甭怵它。”

萧错对他们俩说:“我害怕你们俩理解不了,从咱们推出的玉蝉雕工刻法上开始琢磨,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只蝉…有点像我爸说过的:十七年单翼蝉。”

“十七年…单…翼蝉?这词我怎么听着耳熟呢?”猴渣用手摩挲着他的光头,随即忽然想到了什么,忍不住又砸拳高喊,“哎哟,对了,真他妈的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我爷爷也跟我说过什么单翼蝉的故事。可我那时候太小,故事没记住,只记得有单翼蝉这么个名词…和什么将军不将军的…瞧我这脑袋,有容量,没动力的。”

“对,是将军的故事。”萧错一把抓住猴渣的手,心头一阵慌乱。

听到两人说到十七年单翼蝉,格格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问道:“什么是十七年单翼蝉?玉蝉含在死人嘴里,无非是要亡人蝉蜕复生,灵魂延续。单翼蝉怎么飞翔?怎么复活?怎么去诉说旷古绝恋?”

“格格这话,算是问在点子上了…”

猴渣见萧错话说一半,便沉吟不语,知道他也是吃不太准,便跟风逼问道:“我听着有点犯糊涂,既然是精雕细琢,为何弄残一只翅膀?但从这玉蝉上看,却又很难看出是单翼。这当真是奇了,难道这里藏着什么玄机?”

萧错摇头说:“玄机有没有,现在还不好说。从雕工上看,我怀疑这只玉蝉,不是死后陪葬物,而是生前殉情物。我小时候,听我爸说起过很多古玩猎奇,其中有一个关于单翼蝉的故事。我分析着,这只蝉,有可能是我爸说过的单翼蝉。但是不是十七年,眼下还不能确定。”

猴渣听他这么说,连忙按住他的手,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你把故事说出来,我和格格帮着你确定确定。”

萧错凝神想了想,对猴渣和格格说道:“说起单翼蝉来,也不是随随便便安上的名字。咱先从蝉说起…”

蝉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埋在地下。卵落于土,破壳而出,韬光养晦,一直到能钻到树梢羽化,蛰伏鸣叫,为的是召唤另一半。而等它真找到了,便会很快地死去!这么长、这么苦的经过,就是为了那一隙缠绵。有一种蝉,叫十七年蝉,是蝉之涅槃。为了躲避天敌,它们选择了生存周期为十七年,在地下苦熬十七年,再飞上树梢,可以得到与众不同的鸣叫,唤来雌蝉,燃烧自己的生命,鸣叫三月,再双双死去。

关于单翼蝉,有着这样的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妻,丈夫是一位将军,而妻子则是一位异族公主。古时候有个规矩,凡是英勇善战的将军,在出征前,皇帝会赏赐一块宝玉,叫做枚。枚是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为了禁止偷袭出声,防备敌人发觉,而让兵士口中横衔着一个像筷子的东西。这种战术,在当时叫做衔枚夜袭。明朝沈明臣的《凯歌》曰:“衔枚夜度千五兵,密领军符号令明。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说的就是这种战术。

可枚是战术,和葬玉琀蝉有什么瓜葛呢?

 

 

第十一章 尸血胎沁


将军出征前,妻子已经身怀有孕,他把玉枚留给妻子,示意自己不能陪妻子待产,是因“天命不可违”。将军远出征战,妻子差人将枚刻成一对玉蝉,日日登高盼夫。将军带着掠夺的财宝,凯旋回家时,妻子已经风蚀成疾,病卧榻上,即将临盆的胎儿,也死于腹中。一只玉蝉含于妻的口中,成为最后的,一句没有声音的语言,那句话在说:“妻,只背单翼,不会孤飞…”

将军发现妻子的手里还有一只蝉,蝉上只有一只翅膀,两蝉合一,才可以展翅。将军非常悲痛地和亡妻说:“妻先去,等夫,抱你一起飞翔。”

将军给妻子造了一个大墓,将四处征战掠夺的财宝,全部给妻子作为陪葬,埋在墓里。后来,将军为了和妻子合并而飞,一起复生,在十七年后,自杀身亡。他们葬在同一道墓穴,墓里遍地金银珠宝,将军侧身而卧,紧紧地抱着妻子,嘴里各含一只单翼蝉。从那以后,将军墓穴的周围,每隔十七年,都会有一对蝉,在树枝鸣叫。

一起复活,一起轮回,究竟是生者安慰死者而塞入的一句话,还是死者安慰生者而含着的一句话?是狂妄的奢愿,还是美丽的谎言?格格听得泪水满眶,叹了口气,说:“唉,这真是个令人心碎的故事。这么缠绵的单翼蝉工艺,为什么没广泛流传?”

猴渣撇了撇嘴,一脸沉重严肃地对格格说:“我想起来了,我听我爷爷说,将军的妻子请来的玉作人,手艺高超,但在制作完单翼蝉之后,他就死了。”

“死了?怎么死的?”格格抓紧了萧错的手问。

“猴渣说得有谱,我爸也是这样跟我说的,那个玉作人做完单翼蝉之后就自杀了。”

“做出这样的精品,为什么要自杀?”

“听我爸说,那个玉作人很可能是认为这对玉蝉,就是自己的绝世之作,自己将来再也无法超越这对玉蝉,于是,他选择了死亡。正因为玉作人死了,单翼蝉留下的仅仅是故事,而没有工艺。而这个故事,也很少有人知道,几乎成为了历史的尘埃,恐怕只有研究汉朝断代史的人,才多少知道一二。至于两蝉怎么合一,更无人知晓。今天,见这只蝉刻工怪异,格格又说腹部像钥匙,我才敢斗胆联想一下。目前,这只蝉能不能靠上单翼蝉的边,还是个问题,更别提是什么十七年单翼蝉了。”

格格松开萧错的手,转向猴渣:“猴渣,听格格一句话,这宝贝别急着出手,先放在店里,做个压堂。得空把它盘出来,经过盘功的玉蝉,更显得古雅,价值更高。”

猴渣点了点头,忽然眉宇一紧,说:“格格说到盘玉,我冷不丁地想起来一件事,不说出来似乎觉得极为不妥。要不是价格便宜,我差点就漏了这货。按理说,这出土古玉,在生坑时,玉肌理的色沁很难看出,只有盘熟后,把玉对着透玉灯,才能看清此玉受什么色沁,受几色沁。而这块琀蝉,带着灰皮却隐隐透着五彩沁。如果那婆子把价要邪了,我还真不敢留下。”

萧错听到这话,突然像醒悟了什么,嘴里嘀咕着:“难道这真的是单翼蝉?猴渣,你可曾听你爷爷说起过,山贼鹰犬盗掘将军墓的事?”

猴渣急忙点头:“我爷爷说过鹰犬,印象很深,我记得,我爷爷说的时候,把我吓得浑身掉鸡皮疙瘩…”

“这就说明,你爷爷也知道单翼蝉的可怕之处…”

格格听到此处,急问:“一只蝉有什么可怕的?”

萧错说:“听我把故事说完,你自然会明白。由于将军墓陪葬品丰厚,给后来恐怖事件的发生,留下了伏笔…”

很早以前,嘎纳山里有个山贼,名叫鹰犬,此人精通奇门遁甲之术,带领着一帮身手不凡的山贼兄弟,占山为王,烧杀抢奸,挖坟盗墓,无恶不作。因将军墓边,时常有怪异的现象,墓上常会有雾罩着,山贼一直不敢盗。

据当地人传言,将军墓边,有一具千年“僵尸”,其实并不是什么真的僵尸,而是逃进山中的死刑犯,误入了古墓。因鹰犬盗掘坟墓崩塌,他才得以“复活”。复活之后,也不吃饭,喝水吸风就能生存,有人称他为“地仙”,也有人叫他“狂人”。此物经常在古墓里出没,知道什么地方埋藏有金银财宝。鹰犬根据“地仙”所言,组织了十个兄弟,凭借出色的身手,干得干净利落,成功地把将军墓盗了。

他们不仅运走了宝藏,还盗走了那对蝉。据说,将军夫妻的尸体保存完好,鹰犬割破他们的脖子取蝉时,断开处竟流出赤豆汁一样的血来。就在这时候,怪事出现了,曾经患难与共的兄弟,忽然间形同陌路,自相残杀,结果全都死去,只剩鹰犬一人。

后来,鹰犬认为这些财宝太邪气,命中注定是属于地下的。于是,他隐姓埋名,下山娶妻。没想到,半年后,鹰犬家就出事了。他妻子突然死了,死的时候,身怀六甲。鹰犬销声匿迹了六年后,在县城被捕,官府判他死罪。当鹰犬走上断头台,即将告别人世时,他扔出一只玉蝉,向人群高喊:“去找我的财宝吧,就凭这只玉蝉!”

“一只玉蝉?”

“是的,一只玉蝉。鹰犬死后,这只玉蝉被行刑的县太爷捡了去。县太爷是个文弱书生,他对探险寻宝并不感兴趣,但他是个玩玉行家,得到了这只单翼蝉,盘玩了几年后,玉气就基本恢复。但他也没能躲过劫难,他的妻子也死了,死的时候,同样是身怀六甲。接下来,县太爷不信邪,又娶了几房夫人,也都在身怀有孕时暴死。”

猴渣听完萧错的话,连连点头称是,当年猴瞎子也是这么说的。格格不自然地闪出一种疑问:“哥,为什么猴渣爷爷知道,你也知道,而我却不知道?”

“这些故事,并非正史记载,所以你不知道。”

“哥,你说他们的下场,是报应吗?”

“所谓报应,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实际上,报应是不存在的,即使真的因为盗墓而发生意外事故,也应是一种机缘和巧合。报应虽然不存在,而恐惧会永存心底!”

猴渣越听心里越是发寒,暗地里想,萧错不是个迷信的人,也从不说邪气的故事,这不说倒罢,一说便是阴气十足。想着,想着,猴渣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难道这就是诅咒?他只敢想,却不敢说出来,只好嘀咕着:“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明白了,这对单翼蝉下了两次土,也就是说被人挖出来,又被人盘熟了,再入土,所以玉气不散,隔着灰皮也能显沁。”

“应该是这么个理儿。”

格格听得连声称奇:“再入土?难道这单翼琀蝉,被两个墓主人含过?”

萧错缓了口气,拿起玉蝉,继续说道:“我爸把故事说到这儿,就不见人了。当时,我只觉得是古玩猎奇,也没追问。但据我推测,玉蝉作为琀,应该含在嘴里,朽后跌落棺底,上部落地,左下部斜靠在某物品上,形成顶部条形沁入,下部边角沁。当然,不排除县太爷不想含在嘴里的可能,但即使是放在胸口,道理也是一样。而这只蝉,边角有金沁,是因长期在金器边形成,难道县太爷嘴里还含有金器?”

“别开玩笑了,听说含玉的,没听说含金子的。不过,不排除死人嘴里镶了金牙。”猴渣听到这儿,突然发笑,心头有三分兴奋,更有七分震惊,问,“如果这只玉蝉陪了两次葬,又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他娘的会说明什么问题?”

格格急忙跟着猴渣的话说:“你不会是想说,县太爷的墓又被人盗了吧?”

“没有证据,不可胡乱猜测。”萧错一边说,一边清理琀蝉身上的血迹,“我一直存疑的不是县太爷的墓有没有被盗,而是将军的墓会葬在哪里?将军的宝藏又会被鹰犬埋在哪里?这只玉蝉,为什么会不仅有金沁,还有铜沁、血沁?如果我估计得不错,这应该是在水坑受沁,地下水位高,物品四处漂动,不在原位置上,或碰金银,或与水土相接。如此看来,这玉蝉葬身之地才是块宝地…瞧这血沁…猴渣,你快看,这琀蝉的肚子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