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解剖结果,最终决定了这起车祸的复杂性。
解剖程序完毕后,何晓筝开始清理解剖台。每个解剖台,都有独立的清洗设备,台上的污物,随着水流到床下的污水管里,最后集体封存处理,不会污染环境。何晓筝并没有把尸体送回停尸间冰存,而是拿着放大镜,一点一点地观察,照相机也在每个疑点处,“啪啪”地闪着弧光,这都是死者留下的最后一份证据。
何敬业此时就站在距离解剖台,大约三米远的地方,注视着何晓筝。女儿那种认真的态度,很像她的妈妈池文青。尽管何敬业屏住呼吸,但敏感的何晓筝,还是感觉到了他的到来:“别以为踮着脚,学猫步,我就感觉不出来你是我爸了?”
何敬业看着女儿,很慈祥地笑了,说:“你会把猫步,也写进验尸报告里,对不对?”
何晓筝一低头,笑出两个酒窝和一颗小虎牙,非常妩媚。何敬业却故作惊讶地说:“原来,我这个号称包青天的女儿,也会害羞?”何晓筝小嘴一翘:“怎么说我也是唇红齿白,闭月羞花吧。快说吧,您来找我有什么事?”
何敬业叹了口气道:“模拟实验结束后,爸爸就觉得自己真的是老了,不如你们年轻人思维敏捷。你知道,爸爸就快退休。当年,我带着萧明恒的问题,离开刑警队,一直愧对你妈。现在,我不想再带着萧楚格的问题,离开交警大队,你明白吗?”
何晓筝诧异地抬起头,看着欣慰颔首的父亲,她才明白,那个小时候刻板地管束自己,看似不通情理的父亲,其实是一个善良宽容的人。
何敬业继续说道:“我认为萧楚格的死亡,还存在些技术上的问题。萧楚格的车祸,出得非常诡异,我觉得,突破口应该在你这。如果这个案子处理不好,我和你妈就一点转机都没有了。”
何晓筝不傻,她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所以她毫不犹豫地作了肯定的答复,她说:“您放心,我会让您无牵无挂地离开交警大队的。不过,你要答应我一件事。”何敬业眉头一紧,立即问道:“什么事?”何晓筝很沉重地说:“去把妈接回家,好吗?”
何敬业听后,先是一愣,接着便眉眼一笑,朝何晓筝抖了个包袱:“你知道,我是从不相信测梦算卦什么的,可昨天晚上,我居然梦见你妈回家了。针对于昨天的梦境,我感觉上帝看在我一把年纪的分儿上,还是能再次成全我和你妈一把的。”
何晓筝听了,脸立刻笑成了一朵花。何敬业见女儿发笑,赶紧转移这个令他惭愧至死的话题:“说说萧楚格吧!”
提到萧楚格的时候,何晓筝的面目表情,马上转入严肃状态,她说:“按一般的交通事故分析,受害者身上的骨骼被车撞击后,骨折碎片加起来基本呈三角形,尖端指着汽车行进的方向,而底面就是撞击面。就像一截木棍,被撞击后的断端所指方向,就是受力的方向,教科书里,这种情况,会解释成所谓的‘楔形骨折’。”
何敬业插口道:“我知道,这个也叫行人骨折现象。我在很多交通事故中,看见过这种骨折,它能告诉我们,逃逸车辆的原始行进方向。”
何晓筝拉过何敬业,在他身上一边做模拟,一边说:“不错,但有一点,我必须向你说明,那就是大型车辆的保险杠离地面较高,撞击伤的部位在膝或更高。根据人体下肢损伤部位和高度,可以推断肇事车辆类别和人体运动状态。人体站立时,双下肢均为承重腿,行走或跑步时,两腿轮流为承重腿。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行人承重腿造成的损伤,其特征是,承重腿往往出现骨折,而非承重腿多呈现软组织的挫伤或裂创。”
何敬业听了这番话语,急忙问:“那萧楚格被撞击时,是站立,还是行走?她的行走方向,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
何晓筝指着格格的骨骼光片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无法看出,死者的行走方向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因为,我发现死者身上的骨骼,基本全是粉碎性骨折,碎裂的骨片受到肌肉的牵拉,受到组织的缠绕,彼此重叠着,交叉着,一团乱麻…这些现象说明,确是汽车轮胎碾压所致,但不是撞击所致。”
何敬业不住点头称是,说:“从现场勘察看,死者衣服上的轮胎压痕,与地面大货车轮胎印,互相连接、方向一致,证实了萧楚格确实被张友和驾驶的大货车碾压而过,这一点毫无疑问。经过了现场模拟实验后,也能证明,他不具有肇事逃逸的故意性。”
“做了现场模拟后,我也认为,这仅是个事故,也许只是单纯的偶发事件。站在客观的立场来看,那种可能性确实很强。可是,导盲犬虎尔赤否定了我的想法,它如果没有过失性误导,就说明萧楚格不存在误进行车道的因素。所以,我在分析骨骼后,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萧楚格仅仅是被碾压致死的,仅仅是碾压,没有撞击过程,这不符合意外车祸过失致人死亡的特点。”
何敬业恍然大悟,:“按照你这么说,萧楚格死于他杀?”
“现在还不能断言。爸,我想见一个人。”
“谁?”
“猴渣。”
第四十二章 细问端倪
因为猴渣是猴瞎子的孙子,再加上猴渣和何震林有些来往,何敬业多少知道他些事情。在何敬业看来,猴渣在整个案件里,应该是一个没有原则的小丑,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指望他的脑筋开窍,智商突然爆发,那是不现实的。
何晓筝不管何敬业怎么说,还是坚持要见到猴渣,她脱掉工作服,拉着何敬业,朝交警大队走去。何敬业一路上提醒何晓筝,猴渣是个生意人,说话支离破碎的,可信度很小。可何晓筝并不认为猴渣的话是胡言乱语。何敬业说仅凭猴渣描述的那个黑糊糊的怪物,就可以定他个大脑分裂症。俩人说话间,便到了交警大队。
那辆奔驰车,带着血手印,很安静,很沉稳地停在交警大院边。猴渣因为说不清血手印来历和奔驰车被划原因,被扣留在交警大队。
何晓筝见到猴渣的时候,他显得很沮丧。这很正常,崭新的大奔车,莫名其妙地被个UFO划成大花脸,那可不是一不留神被丘比特的神箭误伤。叫谁碰上了,谁的心情都会不堪一击的倒塌。但令猴渣沮丧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高娃从出事那天起,就没在他视力范围内出现过。
何晓筝并没有立刻提问,而是先叫何敬业递给他一根烟抽,猴渣接过烟,吧唧吧唧地嘬起来。等到烟抽到一半时,何晓筝才发问:“10月29号,也就是出事当天,你从嘎纳隧道至葬狗坡,途中行驶了多长时间,行驶途中有没有看见其他车辆?”
“过嘎纳隧道的时候,好像是八点半,那天,真的很邪气。我记得我进隧道前,没有下雾,出了隧道就白雾茫茫…路上没发现有什么车经过。”猴渣把从进隧道,到发现尸体,来回地想了几遍,他终于想起了那个细节,他急忙说道,“对了,好像有一辆大货车,嗖的一声就过去了,等我看的时候,已经消失在雾里了。”
何晓筝听到邪气,跟他强调了一下:“大雾是因为空气潮湿,气温突然下降而形成的,实际上是靠近地面的云,不含有邪气成分。隧道是从高至低,葬狗坡处于低凹地,雾气容易凝聚,属于正常的天气现象。你还能想起,那辆大货车从你车边驶过的时间和方向吗?”
猴渣抽了口烟,说:“我当时正在听十点新闻,我可以确定。他是超我车过去的,行驶方向应该和我一样,是自西向东行驶。当时,高娃还鄙视我车开得慢。我这人不经人鄙视,一鄙视脑子就大,脑子一大,就和高娃开了个玩笑,没留神碰到了那个怪物,把车划成那样。其实,我也是受害者。”
何晓筝疑惑地看着猴渣:“怪物?除了怪物和那辆大货车以外,还有没有其他车,从你车边过去?”
猴渣说:“没有,正向,反向都没见到有车经过,当时的浓雾还有几米的能见度,不管经过什么车,我都会看到的。我可以肯定,就只有一辆大货车。高娃也看见了,不信,你问高娃,她当时还说它是个蠢物呢。”
“为什么你没看清楚那怪物的模样?”
“这只能说明,那怪物的飞行速度比车太快。”
何晓筝又问:“高娃为什么那么着急去机场,你知道吗?”
猴渣说:“她说是去演出的。当时,她跟我说的时候,哭哭啼啼的,我这人哪都硬,就是心肠软,也没多问。”
何晓筝接着问:“你和高娃关系一直很好吗?”
猴渣听罢想起一事,高娃前段时间一直和他闹分手,到如今,已经是两个月不见人影。若不是急着去机场,也不能哭哭啼啼地央求他。猴渣低着头,暗自琢磨这事,不知道说,还是不说。但想到和高娃往日的温情,猴渣还是帮她掩了过去,说:“她是我猴渣的女人,一直如胶似漆。”
“从嘎纳隧道至葬狗坡转弯处,你有没有见到什么人?”
“我都说了好几遍了,除了一个怪物,还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孩!”
“六七岁的孩子?”何晓筝皱着眉头,思索一会儿,心中却疑惑更深,这个六七岁的孩子究竟从哪来的?猴渣怕何晓筝不信,生出什么嫌疑事端来,嘘声说道:“葬狗坡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发生一些诡异的怪事情。这如同天地异变、大规模战争和瘟疫大流行一样,比人们的噩梦更恐怖。”
何晓筝听得纳闷,连忙细问端倪:“什么事情?”
何敬业也觉得好奇,在旁静静听着,只听猴渣清了清嗓子,说:“嘎纳山上有只神鸟,耶那村人都叫它萨满野神,传说这只大鸟,每隔十五年,就会在葬狗坡出现一次。耶那村人视之为不祥之物,他们都说,只要你看到了它的眼睛,它就会带走你的灵魂。我想,我碰到的那个黑糊糊的东西,很可能就是那只大鸟。”
猴渣的不明飞行物的说法,并没有使何晓筝感到丝毫的惊讶和喜悦,似乎这早在她预料之中,听起来好像很神乎,事实上不神乎。抛去迷信色彩,何晓筝并不排除飞禽走兽撞击大奔车的可能性。
“这神鸟跟五六岁的孩子有什么关联?难道大鸟下山,给你叼来个五六岁的孩子?你也知道当时的能见度至少十米,一个孩子的行走速度绝对比汽车行驶速度慢,你怎么能看不到孩子是从哪来的呢?”
“我想,那孩子一定是在我下车以后过来的。当时,满地都是血,我的注意力全在找血源上了…”
何晓筝不再往下问了,她与猴渣的一番对话,在权谋老到的何敬业看来,与魔幻小说的部分情节有些雷同。
何晓筝与何敬业出了交警大队,一路走来,何敬业见女儿一直没开口说话,他十分敏锐地察觉到事情的复杂性,忍不住问:“你也觉得猴渣的话有可疑之处吗?”
何晓筝边走边说:“如果有的话,就是猴渣说的怪物和孩子。”何敬业表情一松,说:“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那是猴渣想推卸责任的无稽之谈。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的脸上出现伤脑筋的表情?”
何晓筝说:“说实话,这里面的玄机,我至今还没有参透,如果贸然告诉你,我害怕你的心会跳出来。”
何敬业见何晓筝说话时带着郑重肃穆的表情,他将手按在胸口上,用一副宣誓的姿态跟她说:“没事,我捂上它,有什么天打雷劈的事情,尽管说来。”
何晓筝眉头一紧,说道:“在葬狗坡的时候,我也曾动摇过死者的死亡时间,但回到法医室,经过解剖和各方面检验,结果都显示死者死亡时间是八点至九点之间,而猴渣却能证明张友和是十点以后经过葬狗坡的。案发现场的轮胎印,萧楚格身上的轮胎印,也确实都是张友和驾驶的大货车留下的。这说明什么?”
“说明…萧楚格死了两次?不,这不可能!”何敬业的心没跳出来,但是,咯噔了一下,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偶发性早搏。
第四十三章 死而复活
何晓筝并不急着去跟何敬业怎么解释,而是把话题扯开:“十五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奥纳多.达芬奇,为米兰城内圣玛利亚修道院斋堂作了一幅壁画,叫《最后的晚餐》。画的是耶稣基督的门徒之一犹大,向罗马当局告密,出卖耶酥的宗教传说。画面正中,坐着的是耶稣,他正在对12个门徒说:‘你们中间有一个出卖了我。’餐桌上坐着的12个门徒,个个神情各异,其中有一个门徒面色惨白,身向后仰,惊魂不定,但是,却用一只手紧紧地握住自己的钱袋。他,就是收受30块银币后出卖耶稣的犹大!”
何敬业疑惑地看着何晓筝,问:“你怀疑是犹大干的?车祸出在亚洲的葬狗坡,不是欧洲圣玛利亚修道院。”
何晓筝继续说道:“我现在不是在和您侃犹大,也不是在说达芬奇,我们是在说死亡和复活,您耐心听着。根据基督教经典《圣经》的记载,犹大以30块银币出卖了耶稣以后,看见恩师被定了罪,他自己良心发现,追悔莫及,在一棵树上吊死。而耶稣被当权者们抓起来以后,按照犹太人的法律,被判死刑,因为他自称是上帝的儿子。当权者们决定用十字架,钉死耶稣。在日出东南时,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中午时分,天地开始昏沉下来,直到日头偏西,耶稣才死去。这时,太阳变得一片漆黑。第三天,他‘复活’了。为了纪念耶稣的‘复活’,基督教还专门有‘复活节’。这是西方传说中最为神圣的死而复活。在东方,在我们中国呢?”
何敬业对于何晓筝的这一番言谈,着实有点好奇,问道:“中国没复活节,但有清明节和鬼节,你绕了半天,是想说萧楚格被大货车碾压后还活着?还是想说她阴魂不散?”
何晓筝说:“如果您有耐心的话,可以继续了解一下死亡的界定标准问题:一是停止呼吸;二是心脏长时间停止跳动,一般在十分钟左右;三是脑死亡;四是神经死亡。确切的死亡是四者同时具备。比如脑袋掉了,神经没有完全死亡,身体还会动呢。特别是鸡,砍掉了脑袋,身体还能跑很长一段路,有的还能跑回鸡窝里,没准还能生个蛋出来。”
何敬业听到何晓筝说起砍脑袋,突然想起自己的父亲来,说:“你说的这现象倒也是存在过的,你爷爷做警备厅厅长时,处决过一个死犯,脑袋砍下来后,愣是从刑台走到了你爷爷面前,才算倒下。迷信的人,对这种现象有多种叫法:诈尸、移尸、走影、走尸。”
何晓筝摇了摇头说:“产生这些现象主要原因,是以停止呼吸,也就是所说的咽气,作为判断人死的标志,经过一小段时间很可能会缓过来。可是,张友和驾驶的是十几吨的大货车,这样的货车,从一个瘦弱的女孩身上碾压而过,整个死亡过程,最多只需要两秒钟。我们甚至看不到受害人的表情变化,痛苦几乎是一瞬间的,身体的‘肢解’也几乎是一瞬间的。而受害人手指上的表皮伤痕告诉我们,她有过爬行,而且不是短期的爬行,是经历了非常痛苦的一段爬行后,定格在了爬行的死亡姿势上,并且身上出现了尸斑。有了尸斑,就说明萧楚格是一具尸体。如果一具尸体还能继续做翻身动作的话,我不得不说,这属于非常高难度动作,在上帝那就是复活,在医学上来说,就是僵尸现象。”
“僵尸?”何敬业闻言,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当时的表现是面如死灰,站在地上半天不动窝。只要何晓筝的脑袋不出现突然进水之类的意外,何敬业还是愿意和她站在一边的。
何晓筝根本不管何敬业是个什么表情,只管一本正经地说:“僵尸就是能活动的死尸,以活人血肉为食的活死人。在中国,真正的僵尸是阴尸,意思是说,尸体放在阴暗处,会吸收精力和生命力导致尸变,使尸体能够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这就是僵尸了…”
“停,停,停…葬狗坡可以说是个‘集天地怨气,晦气的地方’,但绝不是盛产僵尸的地方,别忘记你是一个科学工作者。”何敬业被何晓筝说得发慌,立刻打断了她的话。
何晓筝很清楚她所说的话,将意味着什么:“如果,您认为我的话,都是无稽之谈,或者迷信学说,那么,下面的话一定有科学依据:英国专家在研究一种自然疾病——埃博拉病毒热时,发现了‘僵尸’现象的奥秘。他们称,‘僵尸’现象,就是一种由这一病毒引起的疾病。人在陷入假死状态后,会忽然苏醒,并且会进入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状态,将撕咬所有运动的物体,包括人类和动物。同时,这种疾病会引发内出血现象。在外人看来,这个‘忽然复活的死人’嘴角流下了鲜血、眼神变得呆滞,已经变成了一个‘僵尸’。但在法医学上,死而复活的,就是假死真生。”
“这…可真够玄乎的?那你觉得萧楚格像传说中的‘复活’,还是像科学家研究的‘僵尸’?还是法医学上的‘假死真生’?萧楚格的尸体,已经被车肢解了,就算成了僵尸,也不可能翻身!”
“您说得一点都不错,我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你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证明,关于萧楚格的死亡,我没有遗漏任何可能发生的现象。她既不是复活,也不是僵尸,更不是假死真生,关于一切僵尸的记载,均是传闻,并无科学依据。目前,我在她脖子上并没有发现咬痕,在她胃里也没有发现人脑组织。但是,尸体翻身,已经成为不可更改的事实。所以,我认为萧楚格的死亡,存在着很大的疑问,我建议,马上立案侦查。”
何敬业死死地盯着何晓筝,问道:“你…说完了?”
“完了。您别用审犯人的眼光看着我,我发誓,从进了大学后,我再没堵过任何一个锁眼。”何晓筝朝着父亲做了一个鬼脸,一脸无辜地说着话,这也是何晓筝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
“这是我听过的最不可思议的事。”何敬业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想着猴渣的口供,再听着何晓筝的话,他的头,大了。
“对我来说,这还不算是最不可思议,连前十名都爬不上。要不怎么说,人的智慧存在差距呢?”何晓筝本来还想说下去,可看何敬业已经有要生气的趋势,就算了。
“不孝!”
何敬业在惊怵中,送给女儿一个愤怒的表情。何敬业心里暗想:何晓筝连僵尸的问题都考虑到了,看起来这个车祸实在是不简单。原以为车祸模拟实验结束后,就是真相大白,石破天惊。现在看起来,先前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个热身运动。
第四十四章 奋力反抗
在案件需要真相的关键时刻,何晓筝却表现出了让人不解的态度,既不说话,也不反驳,怡然自得,十分之镇定,面对漫漫长路,俩人一直保持着耐人寻味的沉默。
何敬业一路上都在思考一个人,谁?张友和。张友和看上去,虽然面相凶煞,脾气不好,但不过是跳梁小丑,并不像是能杀人的主儿。杀人不是宰鸡,那可不是谁都有胆子下手的。再说,张友和与萧楚格素未谋面,无冤无仇,也找不出什么杀人动机。
然而,何晓筝似乎没有这个觉悟,她带着何敬业返回刑侦技术法医室,让何敬业也换了衣服。他们走到萧楚格的尸体边,何晓筝将萧楚格的一只胳膊,露出来给何敬业看:“你看这,注意肘部。”
何敬业仔细一看,格格的肘部关节处,确实有一块斑点。何晓筝又拿起萧楚格另外一只胳膊,同样,在肘部也有一块斑点。何敬业没有提出疑问,他知道,何晓筝会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何晓筝将萧楚格的胳膊收好,转身跟何敬业说:“人的生命非常脆弱,任何脆弱的身体,在消失之前,都会留下许多不可磨灭的东西,法医学里,有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它,叫生活反应,也就是人体本身受到外来刺激时,一种本能的应激反应。”
“你是说,这块斑点,是死者生前留下的?”
“没错,这种淤伤,不是尸斑,是死者生前用肘部顶地而产生的,非常用力地抵住地面。”何晓筝走到办公桌边上,用自己的肘部抵住桌面,演示给何敬业看。
“为什么要用肘部顶地?是垂死挣扎吗?”
何晓筝彻夜未眠所思考出的片段,此时,在她脑海里串联起来,使她道出最终的结论:“不是垂死挣扎,是反抗,是奋力反抗!”
何敬业这才意识到,这个案件果然非同一般:“反抗,你是说凶手和她有过接触?”
“是的。我想请您帮个忙,您试着攻击我。”
何晓筝说完,便假装行走。何敬业立刻跃开两步,双臂一抖,一招格斗式,摆开了阵势,何晓筝抬头望时,不禁又是惊愕,又是好笑。何敬业一咬牙,直接扑了上去,接下来,两人便撕扯起来。
几个回合下来,何晓筝发现,扭打根本伤及不到肘部,难道萧楚格是躺在地上和凶手搏斗的?何晓筝接着躺在地面上,让何敬业去和她撕扯,对于一个盲人来说,只有对方攻击过来,她才有意识进行反抗。
何敬业连试几种进攻方式,何晓筝都没能用上肘部抵抗。这是怎么回事?何晓筝让何敬业去掐她的脖子,这时,何晓筝若想反抗,就必须用肘部抵地,才能推开凶手的身体,进行反抗。
原来,有人攻击萧楚格的脖子。
可为什么萧楚格的脖子前面,没有出现掐痕呢?如果真的有人掐住她的脖子,那么,女人最厉害的武器就是指甲,可她的指甲里,却没有留下凶手的皮肤纤维。最让何晓筝不解的是,在萧楚格的脖子后面,反倒出现了一道擦伤,这让何晓筝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人,用了什么样的方式攻击了萧楚格。
何敬业把何晓筝从地上拉起来,气喘吁吁地说:“只要死者和凶手有过接触,就一定会留下痕迹。这个现象一旦成立,将颠覆一切。”
何晓筝拿张照片,指给何敬业看:“10月29日,天很冷,萧楚格身上穿着毛衣,又套着白色风衣。你看她的衣服袖子,这片污痕,恰好在她的肘部。也就说,她就是穿着这件衣服,奋力反抗的。只有这种反抗,才可能形成肘部的出血点。”何晓筝将萧楚格腿部淤伤,掀给何敬业查看,“除此之外,死者的腿也有淤伤…”何晓筝回眸之际,突然停下话语,她发现萧楚格的风衣袖子,一只袖子肘部有污迹,而一只却没有。
何敬业并没有注意这些,只是接上何晓筝的话,往下问道:“这淤伤会不会是汽车撞击后留下的?”何晓筝立刻否定了这种推测:“如果是大型货车撞击的话,应该发生骨折,而现在仅仅是淤伤,这是萧楚格用生命换来的生活反应,引导着我们去查明犯罪。”
“这个可怜的孩子,就快当妈妈了,所以,她想活着。”
“爸,如果是一场意外交通事故的话,您的认定书应该怎么写?”
“大货车司机张友和观察不周,驾驶不当,应负百分之七十的责任。萧楚格因眼盲,误入行车道,违反了交通法规,应负百分之三十的责任。如果,整个交通事故在调解中,责任认定环节能圆满结束的话,将顺利转入赔偿调解环节。考虑到毕竟一个鲜活的生命丧生在车轮之下,应该做经济赔偿。”
“假如,萧楚格死在刀下呢?”
“那就是杀人,必须一命偿一命,押送刑场挨枪子。”
“如果用汽车,去杀掉一个人,然后伪装成肇事逃逸,再被证明盲点。一条人命,仅仅用几万元的赔偿作为了结。您不觉得,如今最高、精、尖的杀人工具,不是枪,是汽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