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疑小说上一章:衣橱里的女人
- 悬疑小说下一章:《蟑螂》作者:尤·奈斯博
“傻子胆子很小,肯定是看到熟人才敢喊的。”
“妈的,肯定就是这小子干的。在露台我看他就不对劲了,刚才要不是窃牯仔发现,还不知道要干出什么事来。”
果果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她希望庆松能据理力争,把事情原委说清楚,但庆松什么也没说,任由他们给他随意下了结论。仿佛这些和他无关紧要。这时她听见谭晓利说:“你进去睡觉吧,明天还要上学呢!”“你们要对他干什么?”她下意识地问了一句。“大人的事小孩懂什么?睡觉去!”谭晓利喷着酒气,瞪了她一眼。她不敢再问,悄声返回了房间。听见谭晓利喊:“窃牯仔,给我找根麻绳来,看他妈的招不招。”
10
温柔的阳光抚慰着守尸的人,有几个年长的坐在长凳上打盹,他们有些人已经好几个晚上没睡个囫囵觉了。种子早已落了秧田,初具长势,如新剃的板寸,劲头十足。清江两岸四处碧绿的野草,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松塔刚发芽,长出粉笔长的嫩黄芽,沾满了毛茸茸的松粉。轻轻一摇,暴雪似的飘下一层厚厚的金黄粉末,空气中散逸着松塔独特的清香。这年的松塔没有毛毛虫,长势喜人。水车漫山遍野的松树林,到了秋天,等松塔熟透了,乘着氢气球打松塔,是镇上一道独有的风景。
庆松在这儿已经躺了快两个多礼拜了。脸上的血迹已经干涸,变成褐色,看着像潦草的油漆匠胡乱的涂鸦。自打在此咽下最后一口气起,大概就把这儿当成归属之地,再没挪动过一尺。
随着第二个赶集的到来,更多的人挤到募捐箱前。据说最多的一笔,有五十多元。一个年轻小伙子被人活活打死的消息不胫而走,已经传到县城。
这让马所长有些头疼。事实上,庆松死的那天早晨,他就预感到什么了。那天他的右眼皮连着跳了三下。迷糊中瞟了眼正在酣睡的南充妹,她裹了一条毯子,侧着身子,勾出一道迷人的曲线,换做往常,他醒来都要抱着女人要一回。但那天他突然意兴阑珊,对女人失去了兴趣。
为了这事,马所长刚挨了上面领导一顿批。他颇有些郁闷,之前他在水车好歹算号人物,想不通这无数张熟悉和陌生的面孔怎么突然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他们的募捐口号是要凑钱去市里告状。“县里已经被凶手家属收买了,要去市里才行,市里不行就去省里,或者直接去北京,去中央告他们!”这是马所长始料未及的。不就是个小流氓嘛,有错在先,谭晓利他们只是做得有些过了。谭晓利请求他不要将女儿牵扯进来。所以他想以赌博引起的斗殴为由结案。庆松好赌,赌品不好,喜欢偷鸡,这点是众人皆知的。去年底的时候,庆松就在派出所蹲过几天号子。
他原本十拿九稳。结果事情出在了抢尸上。那是温泉中心的老板王春雷出的损招:“现在大家激愤的就是这具尸体。尸体一日不火化,这事就一日没办法解决。把尸体偷偷往县城殡仪馆烧了,这案件不结也得结。”
他没吭声,但觉得也不是没有道理。没了尸体,死无对证,他们闹翻天,他也不怕。他问春雷,有没有办法。春雷笑了笑,说,哥,这事包在我身上。我今晚就去找人给你办好。
事后,马所长颇有些懊悔。事先要想到这招一旦失败,将要导致的后果,他肯定不会同意春雷这么干。
庆松死后一共打了三次防腐剂。枫树那边做冰棺生意的起初颇有信心在水车推销出一具冰棺——试想一下,庆松静静卧在冰棺里,和列宁同志一样永垂不朽,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哀荣。抢尸事件后,募捐的人数到达了高峰,那天的募捐箱一共满了三次。罗隆老师用毛笔小楷在记账本上工工整整写着叁佰捌拾圆伍角捌分。
抢尸败露后,群情激愤。镇长再出面的时候,事情就有些失控了。成百上千的人围着简易灵堂,要求镇长和马所长给出一个说法。他们刚出现在镇中心的小广场,就被人群团团围住。镇长是个胖子,面对突然围过来的人群,两条大肥腿在西裤里瑟瑟发着抖,密集的汗珠不断从那张发酵似的胖脸上涌出来。“怎么办?走不了了。”镇长悄声说道。“等会儿增援的武警就来了。”马所长其实也有些紧张。他们几个人,带着警棍、铐子——但和农民手中的锄头耙头比,简直就跟玩意儿似的。镇长清了清嗓子,准备说点什么,突然一只破旧不堪的黄胶鞋飞了过来,直接砸在他的胖脸上。镇长呻吟一声,摸着吃痛的脸,面容苍白,几乎恼怒地朝马所长低声吼道:“看看你干的好事!”
底下的农民饶有兴趣地目睹着镇长的狼狈不堪。那张昔日趾高气扬的脸此时显得格外苍白和怯懦。镇长掏出手绢不停擦汗,另一只手做了个请冷静的手势,回头又瞪了眼马所长。
马所长清了清嗓子,这时站了出来。他一开口,底下的人倒都安静下来。他故意压低了嗓音,装出一副沉重的样子:
“老乡们,你们都被骗了……这人其实是个不要脸的强奸犯,他把谭晓利家的小姑娘给祸害了。四月份的时候,就在汽车站背后那条小巷子里……”
底下叽叽喳喳,马所长故意停顿了一下,等他们声音小了下来,才将庆松那晚在谭晓利家的事做了一番描述:
“……之前为什么不说,我们也是考虑到人家小姑娘才多大啊,今后还要上学、嫁人……这事他干得实在龌龊,太流氓了!而且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次要不是被当场抓了现行,还不知道要祸害多少娃娃呢!大家试想一下,谁家没有娃娃啊,这么小的秧苗儿,他都下得了手,何况还是个外地佬,这事要传出去,多丢人啊!”
马所长说完,人群一阵出奇的沉默。继而哄的一声,炸开了锅:
“要是这样,怎么早不说?”
“让谭晓利家的娃娃出来说两句。”
“当事人要说是那就是。”
果果就是那时被推上台的。她站在上面,怯生生地望着底下乌泱乌泱的人潮,她从没见过如此大的仗势,无数双眼睛齐刷刷地投向她,她完全不知所措,还没等得及问话,就掩面哭了起来。
冰雹就是那时毫无预兆地下起来的。如此晴朗的天气,谁也没有意识到会来一场大冰雹。冰雹先是落在覆盖庆松尸体的彩条布上。彩条布在冰雹的击打下发出痛苦的噼啪声。更多的冰雹打在人的身上。啪啦啪啦,从点到线,天空像撕开了无数道口子,汤圆大小的冰雹滚滚而来,打得人群头破血流,纷纷作鸟兽散。这场罕见的大冰雹还砸坏了派出所唯一一辆破吉普车的挡风玻璃。吃痛的人群发出嗷嗷的惊恐之声。很多人摸着头上的肿包,不可思议。活了一把年纪的罗隆老师神色凄惶地望着天空,嘴里喃喃自语:“变天了,变天了啊。”
11
秋天深了。二告骑在墙上,偷看隔壁立夏家的院子。雷老头坐在小板凳上打盹。鹅群正在院子里啄食。立夏坐在地上,光着脚丫在玩泥巴。二告朝他头上扔了个泥丸,立夏抬起头,一眼就瞄见了墙上的二告。
那堵墙,少说也有百十年了,青砖所砌。墙头长着几株蓬蒿,平时蔫头耷脑,到了春天,一下蹿得老高,二告妈每年都要搭梯子上墙,砍下来扔猪圈里,是最好不过的沤肥。二告上墙从不搭梯子。墙角有棵柚子树,与墙齐高,二告三下五除二,唰唰唰就上去了。整条石板街,没谁爬树有他厉害,二告妈说他是猴子变的。有段时间,二告爱上墙掏鸟窝。鸟爱在蓬蒿下搭窝。年年来,年年掏,年年掏,年年来,二告说,真是群傻鸟。鸟蛋椭圆,三五只,卧在松针搭的鸟巢里,还没大拇指粗。掏完蛋,傍晚鸟飞回来,绕巢三匝,发出凄厉的叫声,听得心慌。有天夏夜,二告睡得早,梦见一只黑鸟,在院子门前唤他,二告,二告!二告迷糊中下了床,光着脚丫子就往门外走。大人们还在院里乘凉,问大晚上的光着脚去哪儿呀?二告一声不哼径直要朝外走,拦都拦不住。二告妈发觉不对了,往他头上浇了碗冷水,二告打了个激灵醒来,发现自己只穿了件小裤衩,湿漉漉地站在院子里。
二告说,鸟怪找我报仇来了。立夏说什么鸟怪啊?二告说,鬼你知道吗?鸟变成鬼了,就叫鸟怪。立夏点点头,说知道,我还见过。二告说,啥鬼你见过啊?立夏说,我前几天夜里看见我叔了。他穿着白衣裳,有时在院子里,有时在街上,什么都挡不住他。二告听得脸都白了,颤声问,你叔和你说话了吗?立夏摇摇头,没有,只是望着我。二告说,他们都说你叔把谭晓利家的果果给祸害了,在汽车站背后那条小巷里,说你也瞅见了?立夏一脸茫然,摇摇头,说我记不起来了。二告有些生气,你这傻子,问啥啥都不记得。立夏这时突然想起什么,哦对了,昨晚他回来说到了鹅。啥意思?他说让我骑鹅飞回去。二告听得害怕起来,赏了立夏一个爆栗子,说你瞎说八道,庆松死了,拉殡仪馆都烧成灰了,他们说烧成灰就不能变鬼了。立夏说,怎么就不能了,我经常看见他,我还梦见过我爸。二告说,你还有爸啊?立夏说,我爸也死了,给我爷爷绑树上抽死了。二告诧异地说,为什么啊?立夏一下茫然起来,摇摇头说,我不晓得,他们说我爸爸做了对不起祖宗的事,我爷爷气得把家里碗都摔了,后来就把他绑在树上抽,我叔叔夜里爬起来,偷偷给他解绑,被我爷爷发现了,气得把我叔叔也给抽了一顿。第二天早上,我爸爸就死了。真被你爷爷抽死的?立夏摇摇头,好像也不是,是被蛇给咬死的,蛇咬了他脚背,脚肿得跟茄子似的,乌黑乌黑的。二告说,你爸到底做了啥对不起祖宗的事啊?立夏剧烈地摇了摇头,眼里突然闪出一束惊悚的光,小跑着走了。
二告以后不敢掏鸟窝了,仍旧爬树,骑墙头,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一到墙头就称王了,整条石板街一览无余。街头靠河的地方,以前有架老水车,时间久了,变成了地标,他们说这是水车地名的由来。沿着石板街到头,往西走,去湘西洪江、怀化,往东走,则到娄底。立夏这时也蹭了过来,说,往南呢?往南去枫树。那往北呢?傻子终于把二告母亲问愣了,白了他一眼,就你屁事多。
有时二告也拉立夏上来玩。两人骑在墙上,掠过乌黑的屋檐,能看到蜿蜒东去的清江,夕阳下,河面闪耀着点点金光。他教立夏用手作手枪状,瞄准街上的行人,走近一个,枪毙一个。二告母亲猛然瞅见他们,厉声喊:“谁带他上去的?快点下来,傻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要把你脑袋调个方向!”
瘸子走在前面,瞎子在后。瞎子高大壮实,背着个布袋,手搭在瘸子的肩头,亦步亦趋。瞎子和瘸子一来,孩子们都兴奋起来,朝二告喊:“哈哈你家亲戚又来啦!”刚好赶上放学,孩子们纷纷拥簇着瞎子和瘸子往石板街走来。
“读几年级啦?”瞎子翻着白眼问。
“二年级。”
“三年级。”
“……”
孩子们纷纷回答,小鸟似的追逐着瘸子、瞎子转。
“二告在吗?”瞎子问。
二告低着头,故意装着没听见。
“他在这儿!”有孩子揭发。
二告害臊起来,小脸涨得通红。现在谁都晓得这对残疾是他家亲戚了。他羞于家里有这样的亲戚。瘸子一言不发,就瞎子话多,喜欢问这儿问那儿,耳朵还特别尖,问完二告父亲,又问母亲,接下来问学习成绩,二告闷不作声,问得烦了,鼻子里哼嗯一声。
“我从来都没听你叫过一声舅爷呢。”瞎子说。二告学着瞎子的样子,朝他翻了翻白眼。孩子们都哄笑起来。
瞎子和瘸子每年都要来趟水车。通常还得住上几天。二告母亲每次看到他们来就发愁。
“这对老不死的,咋又来了呢!”
稍有怠慢,瞎子就会表达不满。瞎子表达不满的方式是旁敲侧击地对二告说:“我还是你舅爷呢!我可从来没听你叫过……”这个时候,二告母亲就该从梁上取板鸭了。他们平时一个礼拜都难得吃上一次板鸭。
吃完饭,二告母亲将阁楼上的木板床垫上稻草,铺好床单,打了洗脸水,准算将他们安顿下来。这时石板街开始安静下来。鸡进埘,狗回家,秋蝉停歇,街上陆续响起关铺面的声音。瞎子和瘸子对脚躺下,说了些闲话,没多久都沉沉睡去。到了半夜,瞎子先冻醒,用脚踢了踢瘸子,说你冷吗?瘸子回了声冷。瞎子说,把长凳上的衣服拿过来盖吧。瘸子摸黑起来,一阵窸窣,把瞎子的衣服扔了过来。窗户外浮着一轮昏黄的圆月,深秋的凉意不断透过来,侵入骨髓。瘸子重新钻进被窝,把自己缩成一小团。瞎子说,你听到了吗?瘸子说什么?瞎子说,你听。瘸子竖起耳朵听起来,听见隔壁院子传来一阵噔噔的声响,像有人在剁东西。瘸子说,好像有人在剁什么。瞎子没说话。瘸子又说,是在剁骨头吧?瞎子说,现在几点?瘸子睁眼瞅了瞅窗外,过子时了吧。瞎子说,都这个点了,剁啥骨头呢?瘸子说,猪骨头吧,我看隔壁是家包子店。瞎子一声冷笑,说,我没瞎前,杀过二十多年猪呢。清江、枫树、石门那带的猪见了我都发抖。我听隔壁剁了很久了,这肯定不是猪,刀法不对,顺序也不对……瘸子说,那你说是什么?羊?狗?瞎子摇了摇头,又沉默半晌,说,听起来像是人,先头,再手、胳膊、脚、小腿、大腿,最后开膛破肚……
12
庆松的尸体是傍晚时分被火速拉进县殡仪馆的。
从殡仪馆出来,庆松就被雷老头捧在怀里,一路从县城回到石板街。雷老头将骨灰盒放在神龛上。神龛上摆着一个相框,有张庆松和他哥哥庆龄的合影,旁边一张是庆龄和另外一个男人的照片。男人的头已经被人戳掉,成了黑洞。穿着花衬衫的庆龄搭着他的胳膊,两只眼角都是笑意,看起来非常快活。雷老头望着照片,发了很长一会儿呆,想了许久,突然双手抱头,用力捶了捶。
立夏在院里追蜻蜓。天要下雨了,红蜻蜓飞得很低。立夏抓着网兜,满院子逮。逮着一只,用细线绑了尾巴,就成了活风筝。雷老头喊,别耍了,给我磨刀去。立夏停住,噘噘嘴,说昨天才磨了呢。见雷老头脸色阴郁,晓得还顶嘴,就要挨打了。
磨完刀,雷老头准备剁馅。案板上落着几只绿头苍蝇,雷老头挥刀一斩,刀稳稳扎在案板上,晃了晃,下面躺着一只死苍蝇;雷老头鼓气一吹,顺手将肉往案板上用力一摔,肉颠了一颠,拔起刀,砰砰砰,喀喀喀,开始剁馅。剁得肉沫横飞。剁得血肉模糊。立夏在旁边看得呆了,以为又惹雷老头不开心,大气不敢出。
最先出来的是窃牯仔。窃牯仔在里面关了三个月,白了一圈,说起话来没以前尖细了,似乎有意显示出一副稳重的样子。窃牯仔出来没多久,阿毛也跟着出来了。阿毛倒是变化不大,稍微瘦了些,还是大大咧咧的,三句不离娘。最后出来的是谭晓利。谭晓利出来的时候,已经秋天了。水车的松塔迎来了一个罕见的丰收年。老远就能闻到一阵熟透的松果清香味。腰包厚实的人家购置了采摘松塔的氢气球,坐在吊篮里,气球飘起,伸手就能摘到松塔,比搭梯子轻松,还能避免意外。
一场秋雨一场寒,凉意逐渐逼近水车镇。立秋没多久,忽刮了一夜的大风,早上起来,满地黄叶,凉风袭来,穿得稳夹衣了。
谭晓利出来后很少抛头露面,整天都待在家里。也很少和人说话。别人问在里面怎么样,有没有挨过打,他淡淡地回一句,就这样,或就那样。服装店关张半年后,恢复了营业。谭晓利又开始大清早起来去株洲进货;又开始打起了麻将;又开始接送果果放学。窃牯仔、阿毛,起先也没怎么露面,到了秋天,终于按捺不住去了谭晓利家。拉了隔壁闲人铁渣,牌局又恢复正常了。
渐渐没人再提庆松。仿佛这个外地人在水车一直就没存在过。直到十月底,有人夜里又看到了庆松。穿着白色的长袍,光着脚丫,披着长发,脸白得跟粉墙似的,影子一样在石板街游荡。见到熟人,笑嘻嘻的,双目含笑,吓得人四肢发软,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这年的冬天来得格外迫切,刚入冬没多久,就下了一场大雪。凛冬提前降临水车。大雪倒是有些预兆,因为立夏的耳朵提前一天就发了痒。他的耳朵一痒,第二天准会下雪。换作以往,立夏又该高兴得跳起来。他喜欢下雪。站在院子里,看漫天的雪花飘落,一朵比一朵轻柔,一朵比一朵急骤。天亮后,大雪呆立,万物无声,整个世界寂静了。他抓了一把雪,在雪地里咯吱咯吱地跑着,留下长串脚印;使劲摇摇树,落下瀑布般的雪沫。不光立夏高兴,鸡鸭鹅也跟着高兴。它们在埘里就闻到雪的味道了,一放出来,纷纷蹦跳着往雪地里扑。
现在埘里是空的,只剩一只鹅。一个礼拜前,鸡鸭摇头摆尾的,像醉酒似的,纷纷栽倒。鹅最后才倒。它们伏在立夏脚前,嘎嘎叫着,像在向他道别。眼看一只一只倒毙,立夏吓得哭起来。二告娘过来看了眼,说吃了耗子药,没得救了。立夏只哭。二告娘说,太缺德了,大冬天的谁放的耗子药呢?立夏一直哭。二告娘说,别哭了,还剩一只呢,它没吃药。立夏扭头去看,发现庆松站在雪地里,用嘴啄着雪,将头埋在雪里。立夏走过去,抱着庆松,说,我想爷爷了。二告娘说,你爷爷犯了大罪,回不来了。叹口气又说,造孽啊,从小没爹没娘的,还是个傻子,今后跟我过吧,以后管二告叫哥。立夏抱着鹅,愣愣地望着二告娘,仿佛不知道她在说什么。雪又下起来,粉末般的细雪,纷纷扬扬,给凛冬骤然添加了一丝冷意。
庆松叫了起来。嘎嘎嘎,嘎嘎嘎。立夏抚摸着它的长颈,小心翼翼地坐了上去。鹅屁股一沉,立夏跌了下来,扑扇着翅膀,将雪扇得飞舞起来。立夏这时像是想到什么,站起来,抱起鹅往外走去。二告娘说你去哪儿?立夏说,我要回家。二告娘说,你家就在这儿。立夏说,这不是我家,我家在龙山,我叔告诉我的。二告娘说,大雪天的你怎么回?立夏说,飞回去。二告娘摇了摇头,真是个傻子啊。
立夏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他不知道龙山在哪儿。他只知道飞。他闷头闷脑往前走着。脸蛋紧贴着鹅,感觉风雪没这么凌厉了,怀里也有了暖意。这时,他看到了松树林的氢气球。它像个被人遗忘的孩子,孤零零系在树干上。立夏离开道路,往松林走去。他先将鹅放进篮里,然后解开气球的绑绳。篮子摇晃一下,震起细密的雪粉。立夏迈进篮子,气球徐徐飘升起来。飞了,飞了。立夏拍手笑了起来。气球越飞越高。飞跃松林。飞跃清江。飞跃他家的小院子。最后石板街变成一条狭长的黑线。清江也变成一条狭长的黑线。他看到底下的二告娘向他挥手。看到街上的人向他挥手。看到整个水车镇上的人都在向他挥手。立夏拍打着小手再次笑了起来。
第3章 盐湖城
1
刘明汉回到枫林镇的时候,天色已经暗黑下来。最后一班公交车孤零零停靠在枫林镇机床厂旁的空地上。车上只剩他一个乘客了。五年前,去枫林镇还只有一趟公交车,现在站牌上已多出了四条线。刘明汉下了车,尖啸的西北风将路边的香樟吹得一阵阵颤抖,他使劲搓了搓冻麻木的脸,将衣领高高竖起来。戴着棉纱手套的公交车司机锁好车,握着保温杯进了马路对面的易购超市。超市窗户上结着厚厚的一层冷霜。如此糟糕的天气里,路上几乎看不见什么路人。
刘明汉对枫林镇的记忆还保持在五年前的样子,路面到处都是坑坑洼洼,下雨就变成一片沼泽。现在马路已重新铺过,拓宽成了四车道,连路灯也换了新的。远处新建的高楼在烟雨中宛如空中楼阁。房地产商闪亮的巨大广告牌无处不在,在寒冷的冬夜引人注目。机床厂倒是冷冷清清的,里面漆黑一团,守门的大爷大概也回家过年了。刘明汉抖索着手点燃一根烟,这时昏黄的路灯陆续亮了起来,光柱裹挟着纷飞的细雨,飘落在黝黑的路面上。
在公交车上他听新闻预告,晚上可能会有雨夹雪。
他听见身后一声清脆的刹车声,一只淋得湿透的黑猫冷不丁从路边闯了过来,车窗摇下,一个怒气冲冲的声音,×你娘,快过年了,不然碾死你!那声音听上去有些耳熟。他回头想看个究竟,只看到一辆奔驰S600的尾部,汽车从他身旁加速驶过,很快消失在雨雾中。透过朦胧的雨雾,能看见前方一片暗黄的灯火。灯火里有他的家。
几天前,他给萍打了个电话,告诉她过年回家。这是五年来,他唯一一次在外面给她打电话。电话比预想中的短得多。两人唠了几句,好像该说的话已说完。萍淡淡地说,回来就好,回来再说。他略微有些扫兴,以为萍会激动。至少她应该表现出一副激动的样子。
出狱后,他在街上找了家澡堂搓了个澡,买了顶毛线帽、一双棉鞋。从荒漠深处刮来的风一阵比一阵冷,似刀子刮骨,他又买了件军大衣披上,身体才暖和过来。他数了数身上的钱,还剩一千六百块。路过首饰店的时候,他想不能就这样回去,花了一千,给萍挑了一条银项链,又给儿子买了个汽车玩具。他将这些东西塞进一只破双肩包,然后买了一张长途坐票。他想马上就见到他们。
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门响的时候,她才意识到他回来了。你身上都湿了,下雪了吗?她说。他没说话,搂紧她,萍的腰肢和五年前一样柔软。他又闻到了萍身上熟悉的体香。好几年没闻到这股味了。他鼻子有些发酸,久久地凝视着她。她轻轻推开说,你还没吃饭吧?我去给你做去。
小枣已经睡了。手里还抓着电动坦克车。他进去的时候,小枣才刚学叫妈,走路不大稳,需人扶着。现在长高不少,虎头虎脑的,他几乎认不出来。他俯身亲了亲,眼泪就掉出来了。家里和五年前没太大的变化。那台三十四英寸的康佳彩电还是他们结婚时买的,现在显得寒碜而落伍了。墙上依然还挂着他们的婚纱照。镜框上落了一层灰。他有些恍惚,失神地看了几眼,好像在看一对陌生的新婚夫妇。
萍端着一盘蛋炒饭进来,给他热了两道菜,问他要不要喝点酒。他问有什么酒。啤酒可以吗?他点了点头。你回来也不和我说,什么准备都没做。萍淡淡地说。包在火车上被人偷了,没法打电话,我差点回不了家。他愤然地谴责起小偷来,狗娘养的,啥都没给我留,连释放证明都丢了。他躁郁不安地望了她一眼,刚想说包里还有给她买的项链,突然发现妻子脖子上正戴着一条。白金项链,还配着一个亮晶晶的吊坠,熠熠生辉,一看就是上档次的货。刘明汉沉默下来,低头喝着酒。电视里正播报春运高峰期的新闻。镜头前人头攒动,将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他停下筷子,盯着屏幕,一张张陌生和漠然的脸从他眼前晃过。两天两夜的长途火车上,他一路昏昏欲睡,不知道包是在哪一站被偷的。到兰州时,他抬眼望了望行李架,鼓鼓囊囊的大包小包堆里,没他熟悉的那只。此后他再没睡过,计算着被偷的损失。五百块钱、一条项链、给儿子买的玩具和几件不值钱的旧衣服。他后悔将所有东西都放在包里,连小学生都知道,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只篮子里。一路上他懊恼不已。漫长的旅途中,他想到的损失就是这些。快到站时,他才猛然想起,刑满释放证明也在那只包里呢。
吃完饭,萍利索地收拾完碗筷,进了厨房。刘明汉也跟了进去。他从后面环抱着萍。手在她胸上握着。萍正在洗碗,沾着泡沫的手将他掰开,没看我正忙吗?她的声音和五年前比沙哑了些。模样倒没什么变化,腰还是腰,屁股是屁股,一点也看不出是生完孩子的样,甚至显得更丰腴俏丽些。刘明汉松开手,点了根烟,说家里这几年都还好吗?女人将碗筷放进消毒柜,撩了撩垂下的发丝说,还是老样子。你爸去年走的,胃癌晚期,大家都尽力了,他也不想拖累家里……坟地就在你妈旁边。你的那辆卡车也早转了手。钱都花在给你爸治病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