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来,你们都是坏人。”立夏贴着院门的门缝,余怒未消的脸上夹杂着一丝犹疑。
“哎呀,我们不会再欺负你啦!”
“立夏,掏鸟窝去!”
“对!清江对岸那株苦楝树上刚搭了只鸟窝呢!”
立夏卷起衣角,放在嘴里嚼着,两条鼻涕随风飘荡。要是他们再怂恿几句,立夏保不准又出去了。这时院子里又响起雷老头的声响:
“立夏,回来!”
2
庆松的尸体摆在水车镇中心的小广场上。那是春天,正逢赶集,附近村镇的人都目睹了这场死亡。四月份,连日的春雨过后,天空终于晴朗起来,春光明媚,空气中洋溢着一股看麦娘和油菜花的味道,几只布谷鸟正在河面飞巡。又到每年一度的播种季节了。赶集的农民,很多来不及换上干净的衣服,裤脚上还沾着泥巴,叼着旱烟管,一路往水车聚拢。一大早,附近就有人传言镇上发生了一起命案。死人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早饭过后,连枫树、洪庄那边的人都耳闻了。这天赶集的人,便比往常明显要多得多,一半是因为采购化肥农药的需要,一半是冲着死人来的。
庆松躺在席子上,已经用彩条布盖了起来。旁边站着两个大盖帽,镇政府的几名干事蹲在石板街的台阶上抽烟。天气逐渐热了起来,阳光穿过屋檐,发出缕缕金光,人在太阳底下,不到一根烟的工夫,晒得头皮冒油。几天前,这儿刚结束掉漫长的雨季,还冷得能穿夹衣,现在一件短袖都嫌热了。
彩条布下露出一截庆松的手臂。白皙光洁,指甲修剪得很干净,每个指甲盖都有月牙白,怎么看都不像一双短命鬼的手。
人潮层层涌过来,声音鼎沸,都想瞅眼死者,彩条布被围得水泄不通。这一带已经平安无事多年,派出所已经很多年没接到命案了,现在一条人命就躺在脚下,能不叫人激动?
“今天早上,我刚打开铺面,一眼就瞅见他,趴在石板街上,身后一长串的血迹,吓得我魂都没了。”剃头匠大牙对做笔录的警察小秦说道。
“当时他还活着吗?”旁边年长的张警官补充了一句。
“好像还剩口气。”
紧接着,斜对面的杂货店老板老罗,作为第二个目击者说了起来:“我刚准备出门,差点一脚踩到他身上。满脸的血啊,蠕动着朝他家爬去……就像电视里即将断气的人一样,我喊他时,他还深望了我一眼,嘴里咕哝着什么,可惜听不清。”
米粉店的老郑这时也插嘴了:“都成这副样子了,他还在爬,我喊了他一声,他仰起头,好像还朝我笑了笑。”
“笑?你眼花了吧,人都要死了,还有心思笑?”
“我也纳闷啊,他一脸的血,笑得我心里直发毛。”
“凶手抓到了吗?!”
四月二十二日,准确来说,是早上六点一刻,庆松爬到距离自家院门还有不到二十米的罗裁缝店铺前,终于停了下来。那时候,更多晨起的人发现了他。惶恐的目击者纷纷停下脚步,目送庆松像条蛆虫一样,一点点朝他家爬去。
“不要动了,快停下来!”大家惊讶地朝他喊。
“庆松,你这样会死的。”好心的王家奶奶踮着小脚跟在后面奉劝。有腿脚麻利的,赶紧找庆松爹告讯去了。
庆松依然没有停止。一条突然冒出的黑狗凑到庆松跟前,用鼻子嗅了嗅,庆松缓缓仰起头,这张血污的脸把狗吓了一跳,黑狗猛地一个转身就跑,尾巴都吓歪了。庆松在石板街留下一道长长的血印子,像刚用拖把拖过。这幅瘆人的景象吓坏了街坊,他们已经快十多年没看见如此惨烈的状况。老罗家的小孙子吓得当场钻他妈怀里哭了起来,“妈妈,他要死了!”稚嫩的嗓音掠过屋檐,在水车上空长久战栗。
镇上上一次杀人,还是十五年前。当时两户人家为一只偷跑去菜圃的鸡,发生了口角,两家女人坐在门槛上,从中午骂到日头西斜,依旧喋喋不休;耳朵屎都要震出来的男人们,直接挥舞着扁担锄头,哐当哐当干了起来。最后那个倒霉鬼冷不防挨了一锄头,脑袋当场开瓢,一坨坨的血豆腐块淌了一地。死相虽难看,但和庆松相比,那人的死便显得轻松多了。毕竟当场歇菜,没来得及做出反应,直接去阎王爷那儿报到了。
庆松的惨况强烈地震撼着现场的每个人。整条石板街的人都给吓坏了。
没人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也搞不懂他为何不向人求救,憋着一口气也要挣扎回家。更没人搞得懂他死前的微笑。这抹微笑,在众人心中留下了浓重的阴影。他们不明白一个人死到临头了,还有心思笑?
雷老头闻讯赶来时,庆松已经失血过多,陷入昏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甜腻的血腥味,混合着街角那树被雨水冲落得七零八落的泡桐花,徒增了一股不祥之兆。雷老头扒开人群,低吼了一声:“庆松,你怎么啦!”
“庆松!庆松!你醒醒啊!”雷老头使劲摇晃着儿子,这突如其来的惨状,像心坎上被人捅了一刀。
“是哪个天杀的啊?!”
庆松躺在父亲的怀里,已经气若游丝,他挣扎着回去,仿佛就是憋着最后一口气,要告诉父亲什么。
“爸爸……带我回家……”
“我的天啊,是谁害的?”
“……我们回家,回龙山……爸爸……”
雷老头等着儿子接下来告知他凶手,胳膊突然沉了沉,再看时,见庆松眼皮一耷,已经彻底断气。
阳光渐渐大起来,犀利的光线将石板街一分为二,一半是阴影,一半浸泡在强烈的光影中。雷老头缓缓放下儿子,将他的身子摆正。炫目的阳光照在庆松脸上,那张失血过多苍白的脸仿佛又恢复了些许生气。雷老头挪了挪身子,用背挡住阳光,生怕晒伤庆松。有那么一会儿,阳光将这对父子分隔开来,看上去正好阴阳两隔。
周围一时鸦雀无声。雷老头出奇地沉默着。大家大气不敢出,直到雷老头直起身来,喉结滚动,发出一声哽咽,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纷纷七嘴八舌,猜测是哪个没天良的才做得出这么歹毒的事。
中午时分,有人声称已经抓到凶手。凶手竟然就是石板街上的,据称一共三人,其中一位大家都认得,是服装店老板谭晓利。从谭晓利家出来,三人就被警察逮住了。说是逮,不如说自首。因为三人出门前,早早就给派出所打了电话。
“马所长在吗?”谭晓利说。
马所长自然没在,那会儿他还在午睡,整条石板街都晓得马所长喜欢泡温泉,喜欢打牌,喜欢去温泉中心泡完澡再打牌。有时一打就是通宵。说起打牌,谭晓利和马所长还是对不错的搭档。两人联手斗地主,几乎没有输过。
接电话的是刚分配过来的小秦。他刚开腔,就愣住了。
“人是我们杀的……我是石板街开服装店的谭晓利,我在家,我要自首,你们快过来抓人吧。”挂完电话没多久,警笛声就响了。一辆破北京吉普,后面跟着一辆锈迹斑斑的三轮摩托。整个派出所全员出动。除了抓赌,这条街很多年没响过警笛了。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都想一睹杀人犯的风采。三人连手铐都没戴,笑嘻嘻地挤进吉普车,倒像下乡的干部,众目睽睽下,很是风光了一把。
3
谭晓利大概是水车镇最早做服装生意的人。更多的时候,大家不叫谭晓利,都叫他谭老板。他喜欢被人叫老板。很多年前,大家都还习惯在地摊上买衣服的时候,他率先在石板街上开了第一家服装店。他家的衣服比地摊上的贵,但款式、料子、做工,都不是地摊货能比的。当然也强不到哪儿去,都是株洲货。新化县的服装店都是从广州进的货,更高级些。但乡下人谁没事跑县城,何况价钱比谭晓利家的贵上几倍,除非钱多得打得卵包痛。
每隔一个月,谭晓利就从株洲进一批货。通常天刚麻麻亮,就去汽车站搭乘头班长途汽车去株洲,第二天很晚才回水车镇,从汽车顶上抛下几只巨大的麻布袋,神色疲惫的谭晓利最后一个走下车,他这个月的活便干完了。做买卖的事,都由他媳妇李莉来打理,他负责打麻将,下象棋,偶尔接送一下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果果。
四月二十一日那天下午,谭晓利的妻子李莉娘家有事,早早就回家了,留谭晓利看店。
“麻将是七点钟开始打的,我、阿毛、窃牯仔,仨先斗了一会儿地主,庆松他是最后来的。他来后,刚好凑一桌,我们开始打麻将。”
“打钱吗?”
“嗯,一点点……”
“一点点是多少?”
“一块钱的。”
“骗崽呢?”
“开始是一块的,后来大家觉得不过瘾,就打五块的。”
“从七点打到几点?”
“凌晨三点多左右吧。后来大家都饿了,窃牯仔赢了钱,就让他去买了点夜宵回来。”
“嗯,后来呢?”
“大家还喝了点酒。”
“怎么打起来的?”
“发生了点口角。”
“具体说说。”
“他牌风一向不好,喜欢作弊,被抓过几回。说实话,大家都不喜欢跟他一块儿玩。他没几个钱,又不干正经事,靠一手牌养活着。你晓得,这样的人很讨嫌的……”
“他昨晚作弊了吗?”
“昨晚还好,我们知道他爱搞名堂,都盯防着他,他没机会出老千……最后他输了。”
“那是为什么要打他?”
谭晓利突然沉默下来,扭了扭脖子,骨节暴响,目光便伸往窗外。正午的阳光白得耀眼,一只狗伸着长舌,卧在派出所的水泥球场上晒太阳,谭晓利望着一起一伏的紫红色狗肚皮,突然有些激动起来。
“……庆松……他……他这个……流氓!
“活该!”
四月份以来,水车镇开始进入雨季。这年的雨水比往年仿佛来得迟些。每年漫长的梅雨季节,天气都很潮湿,墙上长满了霉斑,被褥衣服永远湿漉漉的,粘在身上,浑身不爽利。谭晓利不喜欢下雨,他老婆也不喜欢下雨,碰上雨天,来赶集的人就少,生意通常很糟糕。全水车镇好像就他家果果喜欢下雨。一到下雨天,她就兴奋,叫嚷着要她母亲李莉帮她从墙上的挂钩上取下那把粉白色的小花伞。小花伞是去年谭晓利在株洲进货时给女儿带回的礼物,她如获至宝,每天都伸长着脖子盼着下雨。举着小花伞的果果从石板街上一路往东,路过镇中心小广场,再往北,途经汽车站,那段路是长途汽车和重型卡车的必经之路,常年碾轧,每天都在修修补补,永远尘土飞扬。当然去水车小学,也不是必须得走这条路。从“水车饭店”的隔壁钻过去,有一条窄窄的胡同,从那可以抄近道去学校。以前谭晓利一直反对女儿走这条小路,但自从三月份,一辆载重汽车在汽车站旁边轧死了一个上学的四年级男孩以后,他开始动摇了。那条废弃的小巷子,尽管荒僻,很少人出没,但可以让女儿远离汽车碾轧的危险。何况果果也喜欢走这条小巷,她举着小花伞,蹦蹦跳跳的,伸手挨个去摸斑驳的墙体,从上面抠些对于她来说有意义的小物件。有一天,她撕下一张“老鼠娶亲”的滩头年画,如获珍宝,小心地藏在她的一只小木箱里。
李莉对这条捷径颇有些隐忧。她说这条路很少有人走,附近都是些没人住的危房,万一出个什么事怎么办?谭晓利去接送过几回,观察了一番,说走汽车站那条路反而危险,这么多车,进进出出,每个月都出事故,还不如走这条呢。起先他负责接送,有时他没掐准时间,到学校的时候,果果早已回了家。果果说:“爸爸,你买只手表吧。”李莉说:“你爸买了手表也不准,你爸过的时间和我们的时间不一样。”果果说:“怎么不一样?”李莉没好气地说:“你想啊,我们睡觉的时候,你爸在打牌,你放学的时候,你爸还在做梦呢!”谭晓利就笑,摸了摸女儿的头说:“别听你妈胡说,爸以后每天都准时接送你。”
谭晓利的承诺只兑现了一个礼拜,随着雨季的到来,马所长的牌局也比往常更频繁起来。他们起先在谭晓利家打,后来李莉抱怨大晚上的打牌影响孩子休息,于是改到温泉中心去打。温泉中心和水车相距十多公里,他们通常骑自行车或者开派出所的那辆破吉普车去。
马所长喜欢在温泉中心。那里不仅能泡温泉,还有夜宵摊,打牌累了,去泡泡温泉,喝点小酒,温泉中心的老板娘是个四川妹,手下有几个长得风姿绰约的川妹子,马所长一来,她们便变得热闹起来,围着马所长,麻雀似的叽叽喳喳,喝起酒来也都是一把好手。马所长对那个叫雯雯的南充妹情有独钟。每次见到雯雯,马所长就走不动了。南充妹不光人长得漂亮,腰是腰,屁股是屁股,说起话来软哒哒的,听得人心酥腿软。马所长不喜欢温泉中心是没有道理的。
那天谭晓利刚到温泉中心,屁股还没坐热,李莉的电话就追过来了。李莉还没有开口倒先哭了起来。谭晓利最不喜欢女人哭哭啼啼的样子,问什么事呢?
挂完电话,谭晓利抓起衣服就走。马所长说什么事?谭晓利脸色阴沉,说你们玩,家里有点事,我先走了。马所长不高兴了,说什么事嘛,妈的刚来就走。谭晓利望了一眼马所长,欲言又止,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马哥不好意思,家里真的有点事,下次好好陪你玩。
他回家的时候,女人还在哭,埋怨道:“整天就晓得打牌,要你接女儿,都当了耳边风!”果果倒是很安静,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捏着一只千纸鹤,望着地板怔怔发呆。他心里徒然一凉,瞪着女儿问:
“你知道那畜生长什么模样吗?”
果果摇了摇头。
“他的口音呢?和你说了什么吗?”
“他叫我别动。我有点听不懂他的话。”
“那他……有没有对你做什么?”
果果将目光从地板上缓缓抬起,眼眸闪过一丝犹疑:“那个坏叔叔,他摸了我。”他的心像针扎了一下。她却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些失望地望着谭晓利说:“爸爸,我的小花伞丢了,你给我找回来。”谭晓利抱着女儿,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他说好,你等着,爸爸下次给你买新伞。
谭晓利那时就发了誓,掘地三尺也要找到那人。
放学那天,下了点小雨,果果举着小花伞,起先是和同学走在一块儿的,后来她一个人玩着就落队了。那会儿雨已经停歇,但果果依旧撑着小花伞。她太爱这把伞了,对背后突然伸出来的手没做任何防范。小花伞落在地上,顺势滚了几圈才停下来。“伞!伞!”果果心里朝伞呼喊道。一道她无法抵抗的力量拽着她离伞越来越远。她被抱着朝小巷一处废弃的庭院走去。摇摇欲坠的木门被人反踢一脚,在猫一般凄厉的尖叫声中关上了。那时她心里还记挂着她的小花伞。那是班上最漂亮的一把伞,她为此得意了很久。她想扭头去看,铁钳似的大手让她丝毫动弹不得。这时她才拼命挣扎起来,想大声呼喊,奈何半点声音也发不出来。无边的恐惧攫取了她,像小时候溺水一样。那双陌生的大手紧紧地封住她的嘴,让她呼吸都开始困难。他们在一间四处漏风的房间停了下来,那是间木房子,脚下的地板露出手指宽的缝隙,看得见草尖。房间光线很暗,只有一扇窄小的窗,阴沉沉的,什么也看不见。
“不许叫,不然我掐死你。”
她听见背后寒冷的声音。那声音贴着她的耳边,毛茸茸的,像小动物钻入耳朵。她一阵颤抖,身上湿漉漉的,冷意侵袭全身,她听见上下牙关轻轻磕碰的声音。
“别害怕。”那人的口气温和了些。她感觉不像水车这带的口音。一只冰凉的大手像蛇一样滑过她的肌肤。被抚摸过的肌肤此刻像冰一样发烫。那人后来变得愈发放肆,以为她放弃了抵抗。当她意识到他正在干什么时,恐惧渐渐被忸怩和羞涩取代。
立夏就是这时冒出来的。她眼角的余光不经意间瞥到了他。他看起来也吓傻了。不知所措地望着他们。她用哀求的目光瞥向傻子。当两人目光再次相撞的时候,傻子不知道从哪儿获得了勇气,猛地发出一声尖叫。突然的叫声把那人吓了一跳。她趁机狠狠朝他的手咬了一口,一声凄惨的叫声之后,她感到身上的力道卸了下来,赶紧慌不择路地跑了出去。
天已擦黑,飘起细雨,她顾不上小花伞了,拼命地朝有人的方向跑,直到在小巷尽头看见前来找她的母亲,才停下脚步,扑进李莉的怀里惊慌失措地哭起来。
谭晓利眼前时常浮现女儿描述的那双手,女儿说,从背后捂住她嘴的那只手冰凉、有劲、宽大,那双手伸过来,天一下就黑了。他容忍不了操着外地口音的人在女儿身上犯下的罪恶。他发誓要把那人揪出来。四月以来,这事一直困扰着他。疑惑在于,那条小巷,除了本地人,很少为外人所知,这使他陷入困境。整个水车,谁不晓得果果是他女儿?他的恼怒在于竟然还有人胆敢向她女儿下手。有段时间,他仔细留意赶集的人,养成了下意识瞥手的毛病。
李莉说报警吧,你不是和马所长好得穿一条裤子嘛,叫他来看看。谭晓利说你疯了吗?这事要捅出去,果果以后还怎么做人?这个畜生,不要让我抓到,抓到我得剥了他皮不可。
4
四月二十一日下午六点四十分左右,庆松最后一次走进谭晓利家。这年春天姗姗来迟,玉兰花到三月还没有开。这个春天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谭晓利他们几个在牌桌上度过的。头几回,庆松的手气出奇地好,几乎是将他们口袋里的钱全部榨干净了才依依不舍回的家。这样的好运气,使他近乎迷信,觉得谭晓利家是他的风水宝地。谭晓利家住三楼,整条街几乎一览无余。他近视眼,但喜欢坐在谭晓利家临窗的那个位置。手气好的时候,透过窗户,石板街上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他喜欢这种感觉。
有时庆松显得过于沉浸而分心,甚至忘了出牌。他们纷纷不耐烦起来,用脚踢他,“妈的快点啦!”不用猜,他们也晓得庆松在偷窥馄饨店的刘芳芳。看刘芳芳撅着大屁股,在馄饨店前前后后忙碌着。庆松对刘芳芳的垂涎可不是一两天了。刘芳芳长相一般,但有一对令整个水车镇男人为之侧目的傲乳。这对结实霸道的乳房像对探照灯似的,水车镇的男人们想假装视而不见都难。
庆松平时不敢对刘芳芳怎样,但喝了酒跟没喝酒的庆松,是两个人。喝了酒的庆松一改平常的怯懦本分,也敢和刘芳芳开带颜色的玩笑。“嘿嘿,昨晚搞了吗?”话未落音,刘芳芳手中的铲子率先表达了不满,啪的一声砸在尚未来得及收回的手上。庆松吃了疼,龇牙咧嘴地笑。“你再敢动手动脚,这锅滚水给你褪褪毛。”庆松也不生气,脸上依然挂着笑,怏怏地走远。
“瞧瞧你这副德行,色眯眯的眼睛都快钻进刘芳芳裤裆了。”四月二十一日下午,他们又在奚落他了。庆松嘴角露出一丝不置可否的笑。这时街边一个小女孩映入他的眼帘,细长的脖颈,粉白,洁净,穿着柠檬色裙子,怎么看都像朵四月的花。女孩一边走,一边吹着气泡,身后飘起一连串五彩缤纷的泡泡。小女孩很快被气泡环绕,包围。庆松心里莫名一动。直到楼梯间响起细碎的脚步声,他才把小女孩和谭晓利家的果果对上号。
他内心慌乱起来,假装尿急,去了一趟厕所。厕所的墙上布满褐色的斑点,头上挂着一只二十五瓦的白炽灯,飞蛾的残骸依然停在灯罩上。他凝视着眼前变幻莫测的斑点,体内许久才腾升尿意。一阵长久的喧哗过后,身体某处蓬勃的膨意逐渐消失了,他忍不住战栗了几下。
返回牌桌的时候,果果已经上楼。卸了书包,侧身站在父亲旁边,手中把玩着一颗麻将。他闻到一股好闻的肥皂泡清香。谭晓利从桌上摸了两块钱,递给果果,说去外面吃碗馄饨吧,爸爸打牌,没时间做饭。果果将麻将抛到半空,周而复始,终于接了谭晓利的钱,又默默望着他们打了一会儿麻将。从这个时候起,庆松开始一个劲输钱,输得手心直冒汗,仿佛旁边摆了一盘熊熊燃烧的炭火。
果果观战了一会儿,嘟着小嘴说:“你们这些人真讨厌,整天就知道打牌,打牌,打牌!”她重复了三遍,咚咚咚下楼去了。庆松点了根烟,目光又不由自主地伸向窗外,那个可爱的身影出现在街上,小兽似的奔向刘芳芳的馄饨店。刘芳芳穿着一件低领T恤,不知为何,他忽然为她高耸的胸部感到怅然,甚至乏味。入夏季节的蝉鸣在石板街苍老的香樟树上重新响起,声声入耳,庆松听着莫名愉悦,这时他看见侄子立夏光着脚丫子走来,立夏身后跟着一群起哄的孩子,他们大声喊:“傻子!傻子!”立夏愕然地回头看着他们,目光闪烁着一阵忧伤和茫然。
“我叫鹅啄你们!”立夏说。
“那我们就放狗咬死它!”
“放毒吧,那样省事些。”
想到下毒,立夏似乎焦急起来,他暂时还没想到更好的对策。孩子们朝他围拢过来,用细长的木棍戳他的肩膀。立夏的脸上流露出怯意,眼看就要哭起来。立夏的表情让庆松一下子想起哥哥庆龄。庆龄当年在父亲面前,也是这副表情。也是这个季节,父亲将庆龄吊在家旁边的柿树上,雨点般的夏蝉声透过叶隙,将耳朵灌得满满当当。庆龄穿了一条裤衩,身上全是横七竖八的伤痕,父亲喝了很多的酒,握着皮带,气恼地望着他。他站在旁边,大气不敢吭。庆龄咬着牙,执拗地望着父亲。“祖宗赏你一杆枪,你非要当搅屎棍。我的老脸都要你给丢完了!”父亲暴跳如雷,高举着皮带。在密集的鞭打声中,庆龄硬是不呻吟一声。他的态度惹怒了父亲,“我今天把你抽死算了,爹打崽,打死也不赔命的。”“你打啊,打死最好!”庆龄依旧不服软,轻蔑地望着父亲。立夏这时跑过来,抱着庆龄的腿,号哭起来,庆龄一脚给他踹开,骂道:“狗杂种,哭啥哭,滚一边去!”
想起这一幕,庆松突然忧伤起来。更多的记忆纷至沓来,让他深陷往事的泥淖,突然小腿一阵锐痛,对面谭晓利不耐烦地踢了他一下,将他的记忆拉回牌局。
“他妈的你还打不打了?又在发什么呆,刘芳芳你就别做春秋大梦了!”
“快出牌!”窃牯仔尖着嗓子喊道。
5
防腐剂是从县城买回来的。据说打一针,能管上一个礼拜不腐臭。枫树那边做冰棺生意的还想附带推销一下冰棺。“列宁同志就躺在这种冰棺里,死了几十年跟刚睡着似的。”但他们的想法很快被水车人识破,被讥讽了一番。“想钱想疯了不是?死人的钱都想赚啊。”
庆松静静地躺在彩条布上。临时给他搭了个简易的凉棚,挡住了强烈的阳光。遗体旁边放着一条讣告,上面写着死者的生前信息和死因,后面附着刚冲洗出来的彩色遗照。只需匆匆扫视一眼,这些残忍的照片便足以让人反胃和厌憎,继而唤起强烈的同情心:一条年轻的生命在这里被人谋害了。
这比马所长原先预想的情况要糟糕和复杂得多。事实上,自从中午刚入睡被电话吵醒,他就预感到了什么。了解他脾性的人,从来不敢没事大中午给他打电话。小秦在电话中小声说:“早上打电话,您不在家……”马所长嗯了声。小秦本来还想说去温泉洗浴中心,也没有找到他,强忍了没说,直接说了命案的事。当听说是命案时,马所长这才彻底从昏沉中清醒过来,他点了根烟,下意识地往墙上瞟了一眼,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正照着墙上的邓丽君。邓丽君穿了一条米黄色的裙子,戴着九十年代初期流行的那种巨大的圆耳环,甜蜜蜜地朝他笑。他望着她谜一般的微笑出了好一会儿的神。雯雯这时从迷蒙中醒来,学着香港电影的语气:“阿Sir,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