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凭破案冠绝京华上一章:第7章
  • 我凭破案冠绝京华下一章:第9章

  秦璋笑着点头,“那也好,正好爹爹也该清修了,明日一早,爹爹要出城找张真人论道,到时候为你求个平安符回来。”

  秦缨自然应好,秦璋做了半辈子富贵闲人,到了如今,修身养性,延年益寿,是再好不过,待秦璋去了后院经堂,秦缨便回了清梧院。

  虽然程云秋给的线索尚无定论,但秦缨心头却有一道阴云在盘桓,她又拿出吴舒月给的名单细细研看,不多时,吩咐沈珞道:“你帮我跑一趟吴都统府上,给吴姑娘送一份拜帖,就说明日午时二刻,我邀她去凌烟湖游玩。”

  沈珞三人都是一惊,谢坚忍不住道:“县主怎还有心思游湖?”

  秦缨不答,只写了拜帖交给沈珞,沈珞自去跑腿。

  等了半个时辰,沈珞才带着吴舒月的信儿回来了,“吴姑娘答应了,说明日午时二刻在凌烟湖湖畔等着您。”

  秦缨放下心来,见天色将晚,便对着谢坚道:“你不如回去跟着你家公子查案,明日一早再来,反正从现在开始,我是当真不会离府了,你家公子若得了什么消息,你明日一早还能告知于我。”

  谢坚抓了抓脑袋,“小人倒是可以走,却怕公子怪罪。”

  秦缨似笑非笑,“我在自己府里,有什么值得你盯着的?他又怪你什么?”

  谢坚跟了秦缨两日,觉得她与传言大不相同,亦发觉这位县主确不好惹,他干笑着扯了扯唇,“是,那小人明日卯时便来府外候着,请县主莫要哄骗小人。”

  秦缨无奈摆手,谢坚这才麻溜儿走了。

  白鸳不解地问秦缨,“县主明日当真要去游湖?”

  秦缨朝窗外看了看,“是啊,眼看着要入秋了,凌烟湖最好的光景就要过了,现在不去岂非可惜了?”

  白鸳半信半疑,但如此才更像秦缨的性子,她便乐滋滋道:“咱们也的确许久没去过凌烟湖了,奴婢这就为您准备明日的裙裳去!”

  白鸳盼着第二日去游湖,可没想到,翌日起身,外间竟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是夏末初秋的第一场雨,凉意沁人,白鸳忙寻了件斗篷给秦缨预备着,而谢坚竟真的如他所言那般,一大早就等在了府门之外。

  秦璋要论道,早早出了城,秦缨一边用早膳一边问谢坚,“你家公子可有消息了?”

  谢坚道:“昨日公子先去了礼部,未在礼部找到图稿,今日公子要去鸿胪寺,若是顺利,晚间便能得好消息。”

  秦缨点了点头,“今天可是第六日了。”

  谢坚笑道:“您怎么比我们公子还着急。”

  秦缨自然着急,她记不清原身的“意外”是在何时发生,而如今陆柔嘉彻底与此案无关,崔慕之也没了杀她的理由,可万一呢?唯有将案子破了,她才能真正放下心来。

  用完早膳,小雨仍滴滴答答地落,天穹之上一派灰蒙蒙的,看着便难晴朗,秦缨有些担心吴舒月是否会失约,待捱到了巳时过半,便带着人往凌烟湖赶。

  凌烟湖在京城东南,是城中风景最佳之地,春夏时节,湖畔杨柳如荫,百花似绣,城中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头百姓,都爱去游湖赏景。

  今日秋雨初至,不便出行,御街上人潮都少了大半,更别说需得赶路小半个时辰的凌烟湖,秦缨驾车到了凌烟湖畔之时,只瞧见湖上不见行船,蒙蒙烟雨似一袭软纱薄帐,将碧水船舫都笼罩了住。

  忽然,一辆停在渡口的马车吸引了秦缨的注意,她命沈珞驾车过去,刚走近,便看到吴舒月坐在车厢内,正掀帘看她,“县主来了——”

  秦缨应声,自己撑着伞下了马车,吴舒月见状也走了下来,秦缨开门见山道:“你可还记得两年多之前的那次船宴,你们是坐的那艘船?”

  吴舒月微惊,“我想到县主有约必定不是为了寻常事,可没想到,竟是因为我提过的那件事。”她举目四望,最终看向东南方向,“是春风楼的画舫。”

  秦缨与她并肩而行,二人的伞沿相隔尺宽,淅沥沥的小雨顺着伞面而下,坠地时打湿了二人精致的裙摆,但谁也不曾在意。

  到了春风楼跟前,吴舒月稍作描述,店中管事便知道她们要的是哪艘画舫,秦缨命沈珞交了银钱,带着众人往那画舫走去,刚走到渡口,白鸳便一声轻啧,只见那画舫上下三层,珠帘绣幕,彩旗招摇,似一座琼楼平地而起。

  众人先后上画舫,因吴舒月来过此处,秦缨先让她带路游赏一番,一边走一边问她:“你可还记得这船宴的准确时间?”

  吴舒月道:“两年前的五月末,朝华郡主要办赏荷宴,但我记得当时来的时候,好些白荷都半凋谢了——”

  走过一楼最为宽敞的厅堂,吴舒月指着道:“当日主宴设在此处,二楼厢房是小憩的暖阁和写诗抚琴之地,三楼则是赏景了。”

  看过饮宴之处,秦缨又往二楼去,这时,她忽而问道:“六月还有簪花宴,但那年我并未赴宴,你可记得那是何时?薛铭和崔婉是否也去了?”

  吴舒月虽有些疑惑,但还是道:“未记错的话,当是六月初几,婉儿和薛铭的确也都去了。”

  秦缨若有所思,待走到最上层之后,她面色微正,“你此前说,当日你就是在这一层,听见了崔婉和薛铭在底下争执?”

  吴舒月颔首,带着她绕过四面雕花窗棂的小厅,往船尾走去,雨幕朦胧如雾,又随凉风如纱帘般轻荡,她们所在之地地势极高,抬目望去,整个凌烟湖的雨景都尽收眼底。

  待走到船尾,吴舒月指着那处甲板道:“当时我走到此处便听见声响,又往前走了两步,便听得越发清楚,发觉是不该听的,我迟疑了两瞬返身而下,等我下去时,他们二人还未回来——”

  秦缨道:“当日参加船宴超过了二十三人,眼下,我想要你仔细地回忆当日的情形,你在三楼甲板,那下面饮宴的还有哪些人?你下去之时,可曾见到何人面色古怪?又或者,你是否知道,有没有其他人也听见了崔婉和薛铭的争执?”

  吴舒月凝眸,“你是说当日不止我一人听见他们的私情?”

  秦缨肃容点头,吴舒月的表情也沉重起来,她缓缓转身打量这船舫,半晌,才语气悠长地回忆,“那日这第三层只有我一人,其他人都在一楼花阁饮宴,我下去之时,大部分人都在与朝华郡主斗诗饮酒,只有……只有四五个人不在宴席上,她们或许去了一楼的船尾,又或许在二楼的厢房里说话……”

  秦缨忍不住问:“不在宴席的是谁?”

  吴舒月费力地回忆,又片刻,她凝声道:“另外几人我不确定,但是有一个我记得很清楚,并且,这个人县主也认识……”

  ……

  酉时过半,小雨初停,谢星阑黑着脸从鸿胪寺出来。

  一旁谢咏道:“公子,鸿胪寺也没有找到图稿,难不成真的像适才那主簿说的,图稿弄丢了?”

  谢星阑狭眸,“你可记得昨日我们在礼部,未找到图稿时那员外郎如何说的?”

  谢咏迟疑道:“礼部也未找到黄庭的图稿,不过那员外郎说,图稿很有可能在别的衙门,又说黄庭的图稿十分稀贵,若后来赠与私人,很有可能图稿在黄庭自己手中——”

  刚说到这里,谢咏顿时恍然,“鸿胪寺这人不对劲,黄庭的图稿这样稀贵,他便是为了撇清责任,也该说图稿在别处,可他却一口咬定图稿丢了……”

  谢星阑冷笑一声,“去查这个主簿,再查鸿胪寺卿傅仲明这几年来的政绩官声以及后宅大小事,但凡觉得古怪的,都一并禀来。”

  谢咏应是,又问他:“采买祭品的人没找到,威远伯府和简尚书府,近来都没有逝者过忌辰,去了其他几家府邸,他们也说无人过忌辰,眼下如何办?”

  谢星阑淡声道:“要么是真没有主子过忌辰,那采买祭品的丫头,是家里仆从祭奠自己的亲人,那便与案子无关了,但也有可能,有人在说谎。”

  暮色四垂,谢星阑看了眼天色道:“派人留意着,如今先查鸿胪寺之事。”

  谢咏应声,谢星阑马鞭一扬,直奔着安政坊的谢氏将军府而去。

  江州谢氏在前朝时极负盛名,不仅出过多位宰相和皇后,其门生故旧也遍布天下,但到了本朝,跟随李姓皇室打天下的世家过多,他们各个封侯拜相,谢氏却逐渐衰微,直到谢正则弃文从武,以军功得先皇帝青睐,谢家才在京城贵族间有了立足之地。

  他年纪轻轻便加封三品镖旗将军镇守原州,在贞元三年的丰州之乱时,第一个率军北上勤王,后来与定国大将军郑明康一起打跑了叛军,自此,谢正则正式成为了贞元帝的左膀右臂,可谢正则辛辛苦苦在军中攒下的人望,很快就被他构陷忠良的手段败坏了。

  彼时贞元帝正在和郑太后一脉斗法,谢正则雷厉风行的狠辣手段,正好是贞元帝手中最利的刀,他被封为金吾卫上将军,替皇帝铲除异己,在朝中树敌无数。

  谢星阑便是在他最臭名昭著的那年被他收养。

  到他死之时,没人记得他征战沙场的功绩,只一句朝廷鹰犬、奸恶弄臣,便将他钉死在史书的耻辱柱上。

  谢星阑在府门前勒马,又去看那朱漆有些斑驳的匾额,他始终不知谢正则是为何而死,但谢正则不在这么多年了,这块敕造的匾额未被摘下,朝野百官看到这道御笔亲书的牌匾多少会忌惮三分,否则这府中的孤儿寡母,早被吃的骨头都不剩。

  将马鞭扔给前来迎接的随从,谢星阑大步走上台阶,可还未进府门,青石板长街上响起了马车驶来的声音,谢星阑驻足回头,眉头微微一扬。

  谢咏看到了谢坚,出声道:“公子,是云阳县主。”

  谢正则还在的时候,将军府便门庭冷落,这几年,更是少有权贵来访,眼下夜幕将至,秦缨却乘车而来,谢星阑心底涌起一股子怪异之感。

  马车刚停稳,秦缨便一跃而下,她利落上前,“谢坚说你天黑时分才会回府,我果然来的正巧,可去过鸿胪寺了?”

  谢星阑点了下头,秦缨秀眉一挑,“看样子是没有收获。”

  谢星阑脸黑如锅底,怎么看都不像有进展,但令他意外的是,秦缨接着说:“我已猜到你去鸿胪寺会扑空了。”

  谢星阑蹙眉,“昨日你可不是这样说的。”

  秦缨目泽微暗,“我也是在两个时辰之前猜到的。”说着话,她抬了抬下颌示意府内,“我们要站在大门口说吗?”

  谢星阑这才道:“入府吧。”

  将军府从前是亲王府,在皇城根下的安政坊,不逊于任何皇亲国戚的宅邸,后御赐给谢正则,足见从前贞元帝对其多么器重,但秦缨踏入府门的那一刻,目之所及却尽是萧瑟,和此处比起来,临川侯府那点儿冷清便不算什么了。

  一行人沿着灯笼次第的廊道往西走,但诡异的是,将军府被这廊道一分为二,廊道西边偶见灯火,廊道以东,却黑沉沉地一点光亮也无,楼台画阁掩在夜色之中,凉风拂过,似有鬼影憧憧。

  秦缨眉头微拧,外间传闻谢星阑将养母气病在床,可眼下瞧着,好似不止气病而已。

  她敛下心神,跟着谢星阑进了一处院阁。

  此处院内遍植梅树与翠竹,这个时节葱茏苍翠,终于见着点人气,待进了上房门,便见是谢星阑的书房,写着“含章”二字的匾额高挂在堂上,而在书房西北角,竟设着一座佛龛,龛内供奉着菩萨雕像,袅袅沉檀,沁人心脾。

  秦缨回想起上次在谢星阑身上闻见的气味,此刻才知晓这竟是佛香,而她更难想到,谢星阑这样的人,竟然会在书房重地供佛。

  她凝眸落座,开门见山道:“昨日我们听到鸿胪寺之时,对傅灵有所怀疑,但当时我下意识是否定的,因为傅灵根本没有动机,可你还记得吴舒月的证词吗?”

  谢星阑站去书案之后,“记得。”

  “她是在凌烟湖的船宴之上,将崔婉和薛铭的争执听了个明白,而也只有那次薛铭和崔婉的动静最大,吴舒月肯定二人有私情,其他人虽然发现了些蛛丝马迹,却并不确信,那日我曾让吴舒月写一份名单,崔婉案子里的人,大部分也都去过那次船宴。”

  谢星阑立刻问:“傅灵也去了?”

  “不,她没有去。”秦缨语声一沉,“但她姐姐傅珍去了。”

  谢星阑眉头微皱,秦缨道:“白日我与吴舒月去凌烟湖,重新去了当年宴客的画舫,吴舒月回忆,当时她撞见崔婉和薛铭争执之后连忙下了楼,待到了宴客之地,却有几人不在厅中,其中便是傅珍,我猜测,当日不仅她听到了崔薛二人的私情,傅珍或许也听见了。”

  “那次船宴,是在贞元十八年的五月下旬,而傅珍出事,仅仅是在十多天后的六月簪花宴,我听白鸳说,当日杜子勤宣扬傅珍对他有意,还赠了亡母的玉坠儿,待傅珍知晓后指责他时,杜子勤口口声声说那玉坠儿乃是傅珍派人送给他的,杜子勤品行不端,傅珍也不可能赠亡母遗物给他,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杜子勤和傅珍都没说谎,是有人故意设局陷害傅珍?”

  谢星阑听得色变,“你是说,是崔婉和薛铭陷害傅珍?”

  秦缨颔首,“如果傅珍那日听见了崔薛二人的私情,还被她们发现,崔薛二人害怕傅珍宣扬此事,面上没对傅珍做什么,却用此事陷害她,毕竟傅珍有个严苛的后母,一旦她名节上有了污点,多半要被送回族地,只要傅珍一辈子不回京城,他们便可高枕无忧。”

  “傅珍本是官家贵女,却落得这步田地,傅灵心中怨恨崔薛二人,这便有了行凶的动机,如此一来,她杀人,并且还要将二人私情公之于众,便勉强说得通了。”

  这话又似编故事,但偏偏有理有据,谢星阑此番未再质疑她,还将适才鸿胪寺之行道来,“带我们寻图稿的主簿,一看便在说谎,他与崔家的案子无关,不至于哄骗龙翊卫,因此我怀疑是傅仲明早早做了吩咐,若是如此,多半没机会找到图稿。”

  秦缨也道:“眼下已经在工部和礼部找过,凶手若是时刻注意龙翊卫的动向,是一定会有察觉的,找图纸,也只是为了查证凶手用了什么障眼法,而如果真是傅灵所为,那她一定会有别的错漏,连着杀两人,若说没有人帮她打掩护是绝无可能的。”

  谢星阑这时道:“但有个疑问,即便你说的是真的,当初傅珍是被陷害,但此事过去了两年,傅珍也早已嫁人,傅灵为了这个便可连杀二人?”

  秦缨便道:“的确略有牵强,所以眼下有两件事需要核实,第一,调查傅珍在族地过的如何,倘若她眼下过得万分困苦,傅灵自然会格外恼恨崔薛二人,第二,核实傅珍和杜子勤当初到底是怎么回事。”

  微微一顿,她正声道:“我建议直接去找杜子勤。”

  这话刚落,一旁的谢坚先忍不住了,“县主,您也知道杜子勤对我们恨得牙痒痒,眼下去找他求证,他岂会配合?”

  秦缨道:“的确不易,不过杜子勤本就是当事人之一,找他求证是最快的。”

  谢坚不由去看谢星阑,谢星阑瞟了一眼外头如墨的夜色,波澜不惊地道:“明日巳时,往定北侯府走一趟。”

第18章 解谜

  朝晖洒满碧空之时, 一道突兀的拍门声响彻百松街。

  几息之后,一个睡眼惺忪的门童缓缓拉开了门闩,他们家侯爷在外驻军, 世子游学未归,小公子又身无公差, 大清早的没有主子出门,他正好躲懒打瞌睡,可哪个不长眼的, 竟然这么早就来扰他清梦。

  门童一边揉眼睛一边没好气地问:“谁——”

  “呀”字还未出口,门童骤然瞪大了眸子, 门外公服森严地站了十多人, 他们官袍锦绣, 腰佩银刀, 而那张牙舞爪的獬豸银纹,瞬时令门童的睡意散的干干净净。

  谢坚站在最前,“龙翊卫查案, 去请你们小公子出来应话。”

  门童张了张嘴,这时,他一眼看到了谢坚身后的谢星阑, 他觉得面熟, 再一扫他的官袍样式,他结结巴巴道:“谢……谢……”

  对上谢星阑阴沉的目光, 他没“谢”得出来,干脆转身便跑, 边跑又边喊, “小公子!谢家那位钦使带着龙翊卫上门了!”

  他这喊声传到了庭院深处,杜子勤身边的小厮模糊听见, 当即面色大变,转身便吼道:“公子不好了!谢星阑带着龙翊卫打上门了!”

  睡梦中的杜子勤听见这话,美梦变噩梦,一个跟头惊坐了起来,“什么?谢星阑打上门了?!他是来报那日阻拦谢坚之仇的?!”

  小厮道:“公子您快起来,谢星阑杀上门了!人都进府门了!”

  杜子勤惊魂未定地看了看这屋子,忽然意识到,这可是在他自家府中,这可是定北侯府!他抄起衣裳下床,鞋都未穿好便冲出了门,“来人——”

  “把所有护院武卫都给我叫来,把所有家伙事都给我抄上!”

  “他谢星阑好大的胆子,竟敢为了一个随从打到我们府上——”

  杜子勤鬓发散乱,衣衫领子歪斜,一把从小厮手中夺过柄长剑,风风火火地带着人朝前院赶去,定北侯本就是武将世家,这片刻功夫,护院加上武卫,拢共聚齐了二三十人跟在他身后。

  眼看着走到院门口,杜子勤长剑一扬,气势如虹地道:“小爷今天,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做关门打狗,给我——”

  “冲”字还未出口,杜子勤一个急刹愣了住,前院内的确站了十多人,可他们各个神色泰然,腰间刀剑也未出鞘,尤其是谢星阑,他意兴阑珊地站在人群之中,在他身边,还有一道纤秀窈窕的倩影,杜子勤蓦地拧眉,怎么又是云阳县主?

  秦缨这时看向他,上下打量他两眼之后,问道:“你刚说关门打什么?”

  杜子勤高举长剑的手尴尬地落了下来,他扯了扯领子,骑虎难下地喝道:“青天白日,谢星阑你敢带人来我们府上撒野?你真当定北侯府的人都是吃白饭的?”

  谢星阑眼含讥诮,“你父亲和你哥哥不算,你却说不好。”

  杜子勤怒目圆瞪,但还未骂出口,谢星阑面色一冷道:“行了,若无正事,我也不想登门,今日我们是为了查案子而来,你最好问什么你便答什么。”

  杜子勤冷笑道:“查什么案子?想学你养父那般玩一手栽赃是吧?”

  “我若要栽赃,何需登你之门?”谢星阑手落剑柄之上,“不过你若不好好作答,那或许真要背一桩罪,两年前六月的簪花宴,你私窃傅珍之物,借此污她名声,可有此事?”

  杜子勤大为恼怒,“你放屁!那东西分明是她派人送予我的,簪花宴本就是为京中贵族男女相看联姻而办,她赠那样的同心坠,意思难道还不明显?她一个寺卿之女,还想嫁入定北侯府,我嘲弄两句怎么了?怎人人都说是我污蔑她?!”

  杜子勤品行不佳,性情也十分暴躁,谢星阑开口就将罪过落在他身上,果然引得他急声白脸地辩驳,看他那狂怒之状并非作假,谢星阑也觉秦缨推测的有理。

  他这时才肃然道:“你既觉得冤枉,那便好好说说当日是何情形。”

  杜子勤正要开口,却忽然意识到有些古怪,他一边挥退身后武卫,又理着衣襟上前道:“此事已过去两年,你们问这个做什么?我只知道崔家和薛家出了命案,又怎么和傅家扯上了关系?”

  杜子勤是打定主意不会配合谢星阑,这时秦缨问:“你说是傅珍派人送给你的,那人叫什么?是傅珍身边的谁?”

  面对秦缨,杜子勤不再那般张狂,“我不知那人叫什么,但那人摆明了说是傅珍赠予我的,当日若有相中的,本是赠花即可,我一看她竟赠了玉坠,自然觉得她嫁入侯府心切,至于送玉坠的人,我何必去管?”

  秦缨又问:“难道你没有求证那玉坠是否是傅珍所有吗?”

  杜子勤扬眉,“那是自然,我当时身侧有几人,她们一眼就认出玉坠是傅珍颇为珍爱之物,我也无需去找她本人求证了吧——”

  “你身侧都有谁?”

  “几个贵女。”杜子勤说完,忽然蹙眉,“崔婉便是其一,她第一个认出是傅珍的玉坠儿,其他人也与傅珍来往颇多,便也认了出来。”

  秦缨和谢星阑面色皆是一沉,簪花宴上那般多人,崔婉怎么好巧不巧就在杜子勤身边?

  秦缨又问:“当时薛铭在何处?”

  杜子勤略作回想,“这个还真记不起来了,应当没在跟前。”

  说完这话,他又面露恼色,“真是邪了门了,那天本来不至于闹到这个地步,可后来大家都知道傅珍送我玉坠,便四处起哄,我怕她强赖上我,自然要断了她的念头了,可没一会儿,反倒是她来指责我,笑话,我想娶什么样的名门之女没有,却偏偏要去沾染她?”

  无需谢星阑开口,秦缨便将他想问的都问完了,谢星阑一边听杜子勤回忆,一边盯了秦缨两眼,她思维迅捷,敏锐又缜密,不逊于在场任何一个翊卫,那模样,很像是办案熟手,但这怎么可能呢?

  话问至此,足以证明是有人做局陷害傅珍,若是傅珍自己丢了玉坠儿,捡到的人要么贪财私藏,要么归还主人,绝没有转手送给他人,还指名道姓是傅珍赠予杜子勤。

  秦缨又问:“你能否仔细想想,送你玉坠的人长什么模样?”

  杜子勤闻言立刻道:“那人的样子,烧成灰我都认得出来,那日被傅珍反咬一口后,我也想去找那人,却根本没找着,那是个面生的小厮,生的长眉细眼,瘦矮个,比我要矮半个头,还有,他给我递玉坠儿时,他的左手手背上,有一片淡淡的疤痕,像是幼年受过什么伤留下的……”

  秦缨去看谢星阑,谢星阑肃容道:“有此指向,应该不难找。”

  秦缨点了点头,又对杜子勤道:“那之后,可还生过什么事端吗?”

  杜子勤愤闷道:“能生什么事端?不外乎是被大家嘲笑罢了,对了,就是薛铭,过了几日,这厮当着许多人的面笑着问我,是否要去傅家求亲,我差点与他动起手来!”

  闹出簪花宴的事还不够,还要加大流言蜚语的力度,如此好逼迫傅家早些将傅珍送走,秦缨心底沉甸甸的,又道:“我们要问的就是这些,这便告辞了。”

  杜子勤还是没明白为何崔薛二家的命案,要和傅家扯上关系,眼看着秦缨和谢星阑带着人要走,他不甘心地喊道:“下次登门,可不会让你这么竖着走出去。”

  谢星阑头也未回,倒是谢坚回头笑道:“小公子想打架的话,小人们随时奉陪。”

  杜子勤气得发抖,身边小厮哼道:“公子,看来他们不是来寻事的,陛下下旨让谢星阑十日内破案,否则便要罢免他钦察使之职,这眼看着没两天了,他顾不上给咱们找事。”

  杜子勤危险地眯起眸子,“十日内破案?”

  ……

  离开定北侯府,谢星阑立刻派人去崔薛两家调查送玉坠的小厮,又对秦缨道:“傅氏的族地远在汾州,眼下只能从傅氏的仆从入手,这两年傅家与老家必定有书信来往,但最为要紧的,还是找到傅灵可能作案的直接证据。”

  秦缨点头,“不错,如今傅灵有作案的动机,再加上无故消失的假山图稿,傅灵的嫌疑越来越大了,但若不找到直接证据,其他的推测都只是查案的手段。”

  她笃定道:“傅灵当夜必定离开过傅家,而在假山处时,她一定用了什么障眼法,她一共去过假山两次,第一次是和吴舒月一并进去,第二次,则是陪在赵雨眠身旁,因此,她肯定是第一次进洞之时杀的人。”

  谢星阑想起傅灵的证词,“她和吴舒月虽然是分开走的,但能听见对方的声音,整个假山前后甚远,她没法子一边与吴舒月说话一边杀人。”

  秦缨摇头,“一定有什么法子,只是我们还没想到,黄庭的图稿当真找不见吗?”

  谢星阑道:“昨夜查下来,鸿胪寺的主簿是傅仲明一手提拔上来的,若有傅仲明的吩咐,此人撒谎的可能性极大,但傅仲明这几年的官声极好,如今正在和工部一起修建未央池景,为了年末南诏国使臣觐见做准备。”

  秦缨道:“官声好,不代表不会为了女儿行差踏错。”

  昨日一场秋雨,今晨凉意更甚,秦缨拢了拢身上斗篷,还在想假山中的古怪,如果吴舒月当真算傅灵的证人,那即便找到了动机,他们的推测也是错的。

  眼看着时辰不早,谢星阑道:“眼下还不宜上门搜查,若傅灵真是凶手,知道我们的动向也必定早有防备,我先带人去调查薛铭遇害当夜傅家所发生之事。”

  秦缨应是,“我去伯府看看。”

  二人兵行两路,在百松街外的岔路分开,谢星阑一走,谢坚问秦缨,“县主当真要去忠远伯府?”

  秦缨摇头,“先去吴都统府上。”

  马车直朝着长兴坊帽儿巷而去,待到了吴府之外,沈珞上前叫门,得了信的吴舒月出来,没想到秦缨今日亲自过来了。

  秦缨径直道:“劳烦你跟我去一趟忠远伯府。”

  吴舒月有些意外,“为何去伯府?”

  秦缨面色微肃,“我想让你跟我重走一遍假山山洞。”

  ……

  因是命案,吴舒月这几日便是想来吊唁崔婉都颇为不便,今日既和秦缨一道来了,便先去朝暮阁给崔婉上香。

  今日是贞元帝下旨的第七日,按照时辰,正是崔婉的头七,布置齐整的灵堂内正在做法事,林氏拖着病体,牵着崔涵一起在灵堂边上候着。

  事发多日,林氏从让崔涵跪在崔婉灵前起,便是不打算再瞒着他,此刻崔涵红着眼睛,身上一袭月白素袍,好似着孝衣一般,这场面无端令秦缨觉得古怪,崔涵并非林氏亲生,与崔婉也并非亲姐弟,如今崔婉灵堂上,却是母亲拉着庶出弟弟的手为她守灵。

  秦缨和吴舒月一起进完香,刚出来,崔晋上前道:“县主可知龙翊卫如今查到哪一步了?可找到谋害婉儿的凶手了?”

  秦缨摇头道:“伯爷节哀,尚未找到凶手。”

  崔晋虽不比林氏那般悲痛欲绝,可短短七日,也令他生了老态,他看向崔婉停灵的棺椁,“今日是婉儿头七,坊间说头七这日,逝者会回魂,可都这么久了龙翊卫竟然毫无进展,再这样下去,十日内岂能破案?”

  秦缨没法子告知崔晋内情,只与吴舒月一道劝慰,崔晋也没法子为难两个姑娘家,只能作罢,没多时,秦缨和吴舒月到了假山之外。

  这一次进假山之前,秦缨吩咐谢坚,“去找些笔墨来。”

  谢坚微讶,“县主要做什么?”

  秦缨沉着若定道:“既然找不到图稿,那我便自己画一张。”

  谢坚三人皆露讶色,白鸳惊道:“县主,这可是黄庭造的假山,多少人来此十多回都走不明白,你如何能画出来?”

  秦缨叹道:“为了破案,只能如此了,再繁琐也比干等着强。”她去看谢坚,“你不想让你家公子早日破案了?”

  谢坚感动不已,“想!小人这就去找笔墨!”

  谢坚来回不过一刻钟,待捧了笔墨回来,一行人便进了假山,秦缨先随着吴舒月走当夜走过的那条小道,一边走,一边在每个岔道口标上数字记号,她这绘图之法颇有些新奇,令谢坚和吴舒月几人都不住地去看。

  吴舒月边走边道:“那日我们分开绕行,我是能听到傅灵声音的,傅灵也能听见我的,只是声音时大时小,偶尔有几声断了,也多半是走到了犄角之地,但从未消失过半炷香的时辰以上,不管是我还是傅灵要行凶,一来一去怎么都要超过半炷香的功夫。”

  秦缨专注地记录路线,但很快,她遇到了麻烦,她用了半晌功夫标注路径和岔道口,但许多路回来绕去,人在其中,根本难辨方向,即便知道通向哪里,却还是难测两条夹道之间的石壁多厚,以及其中的弯道延伸了多长。

  吴舒月只知自己那条路,并不知傅灵走在何处,眼看着天色渐晚,吴舒月怕家里担忧先提出了告辞,秦缨自令人将她送出去。

  吴舒月一走,谢坚道:“这世上除了黄庭,只怕无人知晓洞内布局,那日小人随着公子进来找您,明明听着声音很近,却还是绕了一大圈……”

  秦缨也记得那日在洞内的情形,“我知道,这正是因为许多小道东西回绕,我们看着是顺着声音在走,可其实还是沿着洞内小道在走,绕来绕去,反而绕到了相反的方向,但刚才我们试过了,在假山出口处出声,站远了根本听不到——”

  谢坚见她画满了几张纸页,有些动容道:“眼看着天都要黑了,待会儿洞内更看不清了,不然您先归家,明日再看?”

  秦缨摇了摇头,不想轻易放弃,如今许多矛盾都指向傅灵,她的动机虽不足以致命,却也是嫌疑最大的,而当日吴舒月看不见她的身影,因此两人的不在场证明并不能完全成立,但这中间到底有何缘故,秦缨却怎么也想不通。

  又留了半个多时辰,眼看着外头天色黑透,秦缨的收获也只有数页不甚准确的地图,这时,外头忽然响起声响,谢坚仔细一听喜道:“是公子来了!”

  秦缨可难生半分喜色,待谢星阑从小道绕进来之时,便看到她愁苦难消的模样,他凝眸,“怎么回事?说你们进来大半天了。”

  谢坚给秦缨请功一般得道:“公子您看,这些都是县主画的,如今找不到画稿,县主便说她要自己画一份,从午后到现在,县主一直未曾歇过。”

  谢星阑接过两张图来看,只见这两张画稿虽不讲求笔法与意境,却分外直接地将洞内小道标注的十分清晰,而短短三四个时辰,秦缨竟画了二十多张,谢星阑一张张看,能看出她每一次都在核对校准,至最新的两三张时,至少半个假山山腹被她摸索的明明白白。

  谢星阑眼底震动一闪而逝,这时谢坚又轻声道:“县主心知您只有十日,怕您来不及破案,硬是不肯早些归家……”

  谢坚显然误会了秦缨那话,但秦缨在纸上写画,未曾听见此言。

  谢星阑却听得微微一怔,他目泽幽深地看过去,只见秦缨侧颜被灯火映照的莹彩如玉,而她蹙眉投入的模样,更有种为了解开谜题不顾一切之感,他心底有一刹那的鼓动,可很快他剑眉一竖清醒过来,秦缨做这些是为了谁,还需要他深想吗?

  他将画纸一收,凉声道:“今夜太晚了,明日再看吧。”

  秦缨呼出口气,仍觉不甘,“所有人的证词我都想了,唯一发现异常的薛铭已死,林潜又没有找到动机,也没有任何矛头指向他,唯有傅灵,可我实在无法勘破……”

  谢星阑撇开目光不再看她,自顾自道:“今日调查傅家,得知薛铭身死的当夜,曾有两个丫头离开过傅家,去为傅灵请大……”

  “嘘——”

  谢星阑还未说完,秦缨忽然做了个禁声的手势,她看着谢星阑和白鸳几人,“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白鸳只听见几道阴森的风声,这时,她忽然想起今夜是崔婉头七之夜,当下便吓得变了脸色,“县主,难道是崔姑娘回魂了?”

  秦缨握住她的手安抚,又侧耳道:“仔细听——”

  她这模样有些骇人,白鸳缩在她身边不敢动弹,其他人也下意识屏住了呼吸,就在山洞内彻底安静下来之后,一道闷闷的水流冲刷声终于明晰起来。

  秦缨凝神静听,入定一般,某一刻,她晦暗的眼底像燃起了一簇火苗,那火苗越烧越旺,渐渐炽烈而明灿,她骤然看向谢星阑,“我明白了!”

第19章 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