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她竭力保护,不想让潮生见到乱世里那些负面的东西,如今这位鹤璧先生来了不过几日,潮生便忽然对血腥暴力感兴趣,沈澜怎能不担心?

  这要放在现代,她都急得要带潮生去看心理医生了。

  “不是。”潮生摇摇头:“杀人有什么好看的,只是先生说我从来没见过血,连鸡都没杀过,这样不好。”

  沈澜脑袋一阵阵发晕。

  她允许林秉忠和鹤璧先生来教导潮生时,想着虎毒还不食子呢,裴慎总不至于教潮生乱七八糟的东西。

  结果呢?裴慎这个神经病!!

  沈澜忍着气,勉强笑道:“潮生,鹤璧先生这几日病了,暂时先不上课了,你在家中待几天,可好?”

  潮生惊讶道:“前些天鹤壁先生说,林师父病了,要我改上他的课。怎得今天鹤璧先生自己也病了?”

  沈澜心道体育老师病了,也是常有的事。

  于是她解释:“鹤璧先生和林师父一同染了风寒。”

  潮生马上就担心起来,忧心忡忡地望着她:“娘,风寒要传染的,你没事罢?”说着,伸出小手,想去探沈澜的额头。

  沈澜摇摇头,温声道:“娘没事。”说罢,安慰他:“他二人的病极快就能好,潮生别担心。”

  等到裴慎回来,她也该与裴慎谈一谈关于潮生的事了,不管是教育问题,还是其他问题。

  等谈好,这两人的病也就能好了。

  潮生点了点头,他到底怕沈澜染上风寒,便小大人一般正色道:“潮生陪着娘吃一碗姜汤罢。”

  沈澜挑眉,倒有些感动,潮生最讨厌姜汤,如今竟愿意陪她吃,可见是心里体恤她。

  “我们潮生长大了。”沈澜不免有些感慨。

  潮生即刻顺杆爬:“那可不可以娘吃姜汤,潮生不吃呀?”

  “不可以。”沈澜残忍拒绝。

  “好罢。”潮生失望摇头,“潮生长大了,娘还没长大呢。”

第99章

  昼夜奔驰千余里, 裴慎终于在六月十三带着大军赶到了南京城外。

  此时南京已然全城戒严, 护城河上吊桥尽数吊起,墙上旗帜招展, 兵丁整肃, 路上拒马、铁蒺藜一应俱全。

  绵绵的梅雨季过去,此后再没有一滴雨水,仲夏烈日灼心, 晒得人头昏眼花。

  中军大帐内, 众人着盔披甲, 团聚议事。

  武昌卫指挥使钱宁拱手道:“大人,卑职以为当自南京城的朝阳门入, 一入朝阳门便是皇城的东华门。快马奔袭之下,几个呼吸就能到。只要攻占了皇城, 擒杀……”

  “咳咳。”副总兵赵岩咳嗽了两声。

  钱宁终于想起来大家打出的是清君侧的旗号, 不是讨伐无道昏君,怎能说擒杀皇帝呢。

  裴慎端坐上首, 瞥了他一眼道:“继续。”

  钱宁干笑两声,重新开口:“反正只要以最快的速度突入皇城,斩杀奸佞,一切都好说。”杀了皇帝,南京就攻克了。

  “这法子不错。”游击将军林建点头称是。话未说完,即刻就被身旁的燕安踢了一脚。

  林建是个莽撞汉子,素来是体格彪悍、敢打敢冲的先锋。莫名被踢,顿时将眼睛瞪得如铜铃,张口就骂:“你这杆子, 踢我做甚!”

  原来这燕安生得瘦削, 被人在军中取了个诨号杆子。索性燕安也不生气, 只尴尬难安地坐在椅子上,暗骂自己要是再管这傻子,就真是个二杆子!

  底下人噤若寒蝉,裴慎反倒开口道:“都是军中兄弟,自家亲信,没什么好避讳的。”

  这话一出口,众人便松了口气。

  参将汤行思直言道:“从朝阳门入,实则这法子是最好的。偏偏朝阳门外是孝陵。”

  太.祖及其皇后安葬之地。

  众将即刻分为两派,一方认为从速从快,尽早自朝阳门入最好。另一方则认为不宜打扰太.祖安歇。

  众人顷刻间吵成一团。

  “一个个的,还不如俺老林呢!都做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买卖,难不成还要遮遮掩掩的?!”

  “不好不好。虽是打仗,却以清君侧为旗号,必不能由孝陵入。”

  “打仗就打仗,那孝陵关咱们屁事!”

  吵吵嚷嚷的声音里,裴慎眉头紧锁。他既以忠臣自诩,便不该在孝陵动兵戈。

  战争不单纯是战争,也是政治的延续。

  思及此处,裴慎开口道:“弃了朝阳门,再议。”

  主将既已定了,众人也不敢违逆他的决定,便只好面面相觑,重新制定战略。

  “那要不从正阳门入,再攻入皇城的洪武门或是东、西长安门。”

  “不妥不妥,要入正阳门,先得过前头的中和桥或者通济桥。这会儿护城河上的桥全都被拆毁了。”

  “那就走东北方向的后湖。”

  “走后湖的话,大理寺、刑部、都察院都在那一块儿。根本无法夜袭,还不如直接泅渡护城河呢。”

  十七八个人,足足提了七八种方略,俱是围绕着皇城来的。

  “走金川门。”裴慎望着舆图,闷声不吭的放了个大雷。

  众将面面相觑,只觉荒谬。

  这法子最初那会儿大家也提过,只是金川门在西,皇城在东,两者距离最远,几乎横穿整个南京城。由金川门入皇城,最是不利。

  况且金川门内就是军营,囤积了十万大军及粮草,等于强攻入金川门后,便要面对十万大军。

  自寻死路。

  只是裴慎久在沙场,战功卓越,并不是胡乱指挥的将领,他既提出来了,众人也不敢忽视。

  细细思索了一会儿,赵岩开口道:“算起来那十万大军一小半是国公爷和大人旧部,一大半是临时从南京周围卫所、当地招募的新兵,若论及战力,老卒不愿意和大人打,新兵战力又不够。”

  只消能瓦解军心,极快便能打下南京。

  “况且我等要速攻皇城,不外乎是畏惧十万大军来援,反将我们堵在皇城和内城之间。若能够先拿下十万大军,磨都磨到皇城开门。”

  这话听起来有理,但是——

  “前提是能强攻入金川门,还得吃下十万大军!”钱宁不满道。

  “怎么?你怕了?”林建嘲讽他。

  钱宁怒目圆睁,斥骂道:“你这鸟厮,真是不当人子!”

  大家正欲再劝,却见林建嗤笑一声,站起来大声道:“大人,俺林建自请领军三千,强攻金川门!”

  众将见他来请令,便也纷纷站起来,唯恐落于人下。

  裴慎抬手制止,视线扫过众将,人皆凛然。

  他这才道:“令副总兵赵岩统领东线战事,领东、北路参将董武、苏子学各三千人马。”

  “令游击将军林建领一千游奇兵为先锋,佯攻正阳门。”

  “着西路参将汤行思领兵六千,占龙江造船所,乘夜渡河,于戍时三刻强攻金川门。”

  众将轰然领命而去。

  待到戍时初,裴慎头戴锁子盔,身披黄铜兕甲,腰束牛脂皮鞓带,手执长槊,横戈跃马,率军六千,直奔金川门而去。

  汤行思性情沉稳,见状也不免忧虑道:“大人坐镇中军大帐即可,何至于亲临此地?”

  裴慎解释道:“此番三万士卒,俱是精锐。金川门一战,格外重要。若能成功,那便是毕其功于一役。”

  汤行思琢磨了一番,不解道:“今日打不下来就明日打,左右除了南京那十万大军,外头都是咱们的人。”

  裴慎摇摇头:“错过今日便再也不会有这般好的时机了。”

  时机?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汤行思越发茫然,正欲再问,却见裴慎已打马疾驰向前。

  漆黑的夜色里,六千人的队伍,借着月光的掩映,沉默地行进在路上。

  及至十里之外,裴慎勒马道:“汤将军,照军令行事。”

  汤行思点了点头,即刻率军一千,马裹蹄,人衔枚,直奔金川门外。

  裴慎带着五千兵丁,充作援军和断后,目送对方离去。

  汤行思跟着裴慎从山西一路辗转,在大同打过胡虏,在浙江打过倭寇,又在四川平叛,还去湖广剿匪,他打过许多场硬仗,最惨烈的一次,是在临海卫,与倭寇血战,只活下来了十几个兄弟。

  来之前汤行思就做好了准备。南京城高,防备完善,此等坚城,他这一千人马想啃下来,堪称做梦。故而大人令他攻城,多半是稍做试探,好为大军做准备。

  可他从没料到,这场攻打南京的战役会以这种方式结束。

  戍时三刻,月明千里,华光如水,汤行思率军来到金川门前,只见城楼上旗帜招展,却半分动静皆无。

  汤行思久经沙场,本能的觉得不对劲。就在他正打算遣一小旗上前看看时,却见前方漆黑的城门处传来咯吱咯吱的声音。

  他知道,那是门后绞盘在动。

  然后,城门开了很小很小的一条缝。慢慢的,那缝隙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汤行思瞠目结舌,脑袋嗡嗡的,本能的想起了裴慎那句“今日时机不可错过”。

  下一刻,汤行思举锤嘶吼道:”城门已开!随我冲——”

  千余人马中骑兵一百,其余皆是步卒。马匹疾驰之下,闷雷一般的轰隆声,夹杂着士卒弃枚之后的嘶吼、喊叫,直奔金川门后大营。

  裴慎驻扎在十里之外,估算一番时间,约摸小半刻钟后率领剩下的五千人马疾驰而去。

  十里的路,奔马何其之快。裴慎到达金川门时,眼见城门依旧大开,内里传出厮杀之声,便确认不是守军故意请君入瓮,只管拔刀厉声道:“众将士听令,随我冲——”

  五千余人分为数个百人队,一批一批迅速入城。

  寻到被惊动的守军杀了,骑兵来回疾驰,制造骚乱以造成守军营啸,士卒高呼“南京城破、跪地不杀”……

  黑夜里,六千对十万,看似不可能,然则十万人马非是精锐,加之猝不及防、士气不足、营啸等等原因,光是投降的就有四五万,其中因营啸互相砍杀、踩踏致死的就有数千人马,还有乘夜逃散的、战死的……满地都是残肢断臂。

  这场战役至天明时分彻底结束。

  裴慎立在中军大帐内,面前翘头案上摆放着两颗人头,一颗是南京总兵彭候的,一颗是监军太监梁俊的。

  就在裴慎低头确认二人样貌时,只见汤行思步入大帐,浑身都是血,粘稠的鲜血早就板结、糊在盔甲上,咧开嘴想笑,又觉得不得劲,只好抱怨道:“大人,这仗打得好没意思。”

  裴慎扔下手中卷刃的长刀,将人头放进匣子里:“赢了总是好的。”

  南京城坚,城中常平仓内还储有大量粮食,这样的城池只能靠内部攻破。

  “大人,那城门到底是谁开的?”汤行思心里跟猫爪挠似的。

  “自然是我。”

  帐外遥遥传来一道人声,带着些谑意。汤行思转身望去,却见外头有个青衫士子掀帘而入。

  汤行思一把攥住手中长枪,警惕道:“你是哪位?”

  来人笑道:“南京龙江驿驿丞李仲恒。”

  汤行思恍然大悟。龙江驿就在南京金川门外十五里。此人既做了驿丞,必定与金川门守将有往来,天长地久的,便相熟起来。

  想来是得知裴慎率军来攻打,龙江驿众人顺理成章地避入南京城内,李仲恒劝守将开了城门。那守将必定是今夜轮值,怪不得大人说今日时机难得。

  “好了。”裴慎打断了两人的寒暄,开口道:“仲恒,你速速去寻安泰先生,清点俘虏、粮草、财货等等。”

  李仲恒闻言,撇了撇嘴,心道裴守恂是越发无趣了,还不如六七年前在龙江驿带着女眷来的那会儿呢。

  见他转身离去,裴慎方才问道:“可有将其余人等召来?”

  汤行思得了头功,这会儿浑身舒畅,也不介意分点功劳给同袍,笑道:“已遣了人去传讯,叫赵将军、钱将军等人自金川门入城。这会儿约摸要到了。”

  裴慎吩咐:“去传讯给赵副总兵,叫他将俘虏就地关押,再点些兵马,挑仔细些,随我前去宫中拜谒陛下。”

  汤行思也不是个傻子,一听挑仔细些,便晓得这是要慢慢挑的意思。

  果不其然,赵岩足足挑了半个时辰,才来报与裴慎。

  此时已是卯时初,天色蒙蒙亮,裴慎率军打马路过时,见街面上唯有几个小摊贩正在棚子底下支摊。

  裴慎心知有些百姓已然知道城破的消息,躲在家里,有些却还不知道,便正常出来支摊。

  浑身带血的数千兵丁涌上街,几个摊贩被吓得面色发白,两股战战,手忙脚乱的收拾摊子要逃,有几个甚至狠狠心,连摊子都不要了,转身四散奔逃。

  裴慎翻身下马,往个烧饼铺子走了两步。那摊主哆哆嗦嗦地跪倒在地,磕头连连:“军爷饶命!军爷饶命!”

  裴慎自袖中取了二两银子,问道:“敢问老人家有多少个烧饼?一个几文?”

  “都送给军爷!都给军爷!”摊主哪里敢收他的钱,只踉跄着连连往后退。

  裴慎摇头:“老人家,我是魏国公世子裴慎,只杀胡虏倭寇,不杀百姓的。”说罢,放下二两银子:“我看老人家这里约摸有几百个烧饼,我都买了,二两可够?”

  “够、够了。”那摊主见他盔甲缝隙上染血,面容却俊朗,说话也和气,加之二两银子的诱惑,便壮着胆子伸手将银子拿了。

  “这位老人家,我大营内尚有几万人马还未吃食。还请老人家速速带着家中伙计将烧饼送去金川门附近的大营,可好?”

  二两银子攥在手里,摊主胆子都大了些,神情也没方才那般畏惧了,闻言便点了点头。

  裴慎才不管这摊主得了钱去不去大营,便是他不去,周围百姓见此,也知道裴家军秋毫无犯,这就够了。

  裴慎翻身上马,继续往前走。

  他要想从金川门走到皇城,需要途经鼓楼、国子监、太平街……几乎要横穿整个南京。

  裴慎一路走,一路花钱买吃食,只管叫人送去大营。若沈澜在这里,必定能意识到这是一场政治作秀。

  走到后来,甚至有胆子大的百姓来看热闹,还有两个光屁股的小孩缀在士卒后头看稀奇,被自家爹娘抓回去打了一顿。

  当裴慎见了那两个孩子,便知道明日魏国公世子裴慎攻入南京,秋毫无犯的消息,会借由这些走街串巷的小摊贩传播开来。

  南京的民心便安稳了。

  裴慎嘴角微翘,心情颇好。这便是从金川门攻入的好处之二了,易于收拢民心。

  “大人,到皇城了。”钱宁等人跟在裴慎身后,齐齐拱手道。

  林建甚至迫不及待拱手道:“大人,末将愿为先锋。”

  裴慎望着眼前巍峨的皇城,摇摇头道:“下马!”

  众人无奈,齐齐下马,裴慎慢条斯理的步入皇宫。

  果不其然,南京城破,十万大军被俘的消息令人魂丧胆消,皇城内的禁军早早的脱下盔甲,奔逃出城,也有的正在抢夺财货,倒也还剩下几个忠心的,去后廷保护陛下了。

  整个皇宫,自洪武门而入,只见禁军、宫女、太监尖声叫嚷,四散奔逃,乱成一团。

  裴慎面不改色,先遣了一千人马将御道两侧的六部衙门和五军都督府尽数围起来。

  紧接着,他调动钱宁,带着两支千人队,一面喊着“跪地不杀”,一面紧急分兵去封存文渊阁书籍以及内府十二库。

  再然后,裴慎带着剩下的两千人马绕过三大殿,往北侧后廷而去。

  刚一入奉先殿,便见七八个小太监抬着一具穿衮服、戴冕旒的尸体而来。

  裴慎心道这便是攻打金川门的好处之三了,因为距离皇城远,所以来得慢很正常,届时石经纶便会赶在裴慎到来前动手。

  否则若是来早了,皇帝还没死,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来,见了皇帝,难道斩杀个太监再退兵不成?

  裴慎低下头,仔细打量了一番那尸体的面庞,确认果真是岷王。

  “裴、裴将军。”领头的小太监颤巍巍的跪在地上,给裴慎磕了几个响头,然后大哭道:“陛下被秉笔太监洪达扔进玉带河淹死了,洪达也畏罪自裁了。”

  裴慎微愣,石经纶竟然被人抢先了。他饶有兴趣的开口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领头的小太监才十来岁,瑟缩道:“小人姓余,乃前掌印太监余大关的干孙子。”

  裴慎点点头,原来如此,到底是掌印太监,皇帝身边最为贴心之人,石经纶再快也快不过余大关。

  这余大关便是余宗的靠山,也是个聪明的,岷王和洪达多半都是他杀得,却将戕害皇帝的罪名栽给洪达,这般一来,裴慎不必担上残害故主的名头,余大关便卖了裴慎一个人情。

  不仅如此,裴慎既然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而来,那总得有奸佞可斩罢。他本打算选两个皇帝身侧的大珰,现在余大关主动替裴慎选好了洪达,便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余大关自知自己乃前朝老臣,必定不可能再担当要职,便将孙儿推出来,好叫裴慎混个眼熟。

  裴慎只一个呼吸的功夫便想明白了余大关的打算,顺势叹息道:“我本欲清君侧,熟料一路为了安抚百姓,赶不及入宫,陛下到底是被身侧奸佞害了去。”

  说罢,身后几个机灵的便劝了起来,这个说大人尽力了,那个说没料到奸佞这般暴虐……

  裴慎又顺势伤感了一番,便吩咐道:“你既是余大关的孙子,便去给士卒领路。”说罢,只叫林建带兵一千跟着他去。

  “是是是!”那小太监知道自己的命保住了,便连连磕头,破涕为笑,只管弯腰跟在林建后头,一路平息宫中骚乱。

  此时裴慎手上只有最后一千兵马,遣了二百兵丁,将陛下尸身寻了个屋子摆好,再团团围住,待稍后再处理。

  见最为重要的事情已了结,裴慎心中到底松快了些,只管带兵返回文华殿南侧的文渊阁。见外头已有士卒把守,他便推门而入。

  此地乃宫中藏书之所,阁中有房十余间,西侧有一间房便是阁臣办公之所。

  推开门,见三位阁老端坐在案后,有的拈须,有的墨迹都快滴到纸上了,还在发呆。

  裴慎温声拱手作揖:“曹阁老、李阁老、赵阁老好。”

  赵宣性烈如火,一见裴慎进来,嚯地一声站起来,指着裴慎的鼻子骂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骂了一句还嫌不够,厉声道:“你们裴家深受皇恩,竟做出此等谋朝篡位之事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裴慎不恼,像赵宣这样的硬骨头总是有的。

  他只是笑道:“赵阁老今日骂我乱臣贼子,我父未尝一过,却跪在囚车上,水米不进七日,一路跪进湖广时,赵阁老想必是赞同朝廷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我被阉宦逼着下跪,就为了给我父亲换个囚车时,赵阁老想来也是支持阉人残害忠良的。”

  曹李二人一时静默,赵宣气得浑身发抖,脸红脖子粗,只攥着拳头,欲要上来打。

  他不过是一老丈,裴慎却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哪里看得上此人,便淡淡道:“我算什么乱臣贼子,哪家的乱臣贼子是被皇帝亲手逼反的?”

  赵宣的怨气一下子便泄了些,只怆然骂道:“恨陛下不早听我的啊!”

  裴慎摇摇头道:“晚了,陛下驾崩了。”

  三位老臣身子俱晃了晃,即使知道裴慎进来便意味着陛下已亡故,可听见消息到底有几分震惊。

  赵宣也不知是哭是笑,只喃喃道:“陛下,陛下。”说罢,号啕大哭,复撞柱而亡。

  曹、李阁老见地上红的、白的一片,便齐齐闭上眼,到底是同僚,颇有些不忍。

  裴慎叹息道:“我去之时,陛下已被洪达杀害了。”

  陛下昏暴无道,早失尽臣心,可到底是君父,曹李二位阁老听了这话,只余满腹叹息。

  裴慎摆摆手,叫外头兵丁将赵阁老抬出去葬了,这才开口对着两人道:“我今日匆忙赶来,只有三件事要请二位去办。”

  曹李二人约莫是早已通过气了,便只管静静听着,既不同意,也不反抗。

  裴慎仿佛没看见两人的消极对待似的,只开口道:“第一,我父于京都登基后,自然会将两京十三省矿监税使尽数裁撤。作恶多端的就地斩杀,人头依次传至各府示众。”

  两人心知这是应当的,收拢民心嘛。

  “第二,请二位将这消息登上邸报,只说一年后朝廷要加开一次恩科,取进士三百,用于填补各地官吏空缺。”

  曹阁老眉毛动了动,明白这是要收拢在野士子之心了。

  裴慎面不改色继续道:“第三,我要二位召集南京六部官吏,在府衙前当堂下发官吏拖欠的薪俸,先发一个月。”

  李阁老心知肚明这是要收拢底下官吏的人心。他自己虽不缺钱,却念着底下人,依旧忍不住道:“太仓银要拿来养兵赈灾,哪里来的钱?”

  曹清暗自叹息,李谦到底城府浅了些,这便耐不住了。

  裴慎温声:“陛下的十二库内自然有钱,还有查抄阉宦,约摸总有个几万两罢。”这还说少了,只怕一抄家,几十万两都抄得出来。

  “不知二位阁老,意下如何?”

  曹清和李谦齐齐默然。

  裴慎手腕极是老辣,只这三件事,天下民心、士心俱在他手,官吏接了他的钱就得为他所用,加之他还有兵马。

  这天下,只怕真要换成裴家人来坐了。

  曹阁老竟有些艳羡,若他家中也能有这般成器的子孙,当真是死也瞑目了。

  他叹息道:“老臣三日之后便要辞官离去。”自己退下来,也好保住曹家清名,再叫家中子弟去考一年后的恩科。

  李阁老年纪尚轻一些,刚登上阁老没几年,实在舍不得,闻言便神色犹豫得厉害。

  裴慎扫了眼这二人,只管笑道:“国朝初立,万象更新,必要老成持重之辈在朝堂。”说罢,又劝了几句。

  曹阁老推辞不受,坚决离去,李阁老却就坡下驴,与裴慎相约登上首辅之位。

  裴慎见两人答应了,便笑了笑道:“我会请父亲加封李阁老为太子太保,位列三公。”千金买马骨,充做过渡,让这些前朝臣子们安心。

  李阁老闻言,脸上的褶子都要笑开了些。

  兵权在手,士民归心,官吏归附。这场南京之战可算是开了个好头。

  作者有话说:

  1. 李仲恒就是之前和沈澜在龙江驿,一起遭了倭寇的那个驿丞,这是之前的伏笔。

  2. 本章的金川门有参考明朝朱棣靖难之役,金川门之变。

第100章

  裴慎在外忙活了两三日, 堪堪稳定了南京。六月十五他才回返南京裴府, 去拜见祖母和母亲。

  裴慎堪堪绕过影壁,候在廊下探消息的几个小厮见他回来, 即刻往内院奔去, 嘴里还一叠声喊着“殿下回来了,殿下回来了”。

  裴慎神色一冷,父亲尚未登基, 哪里来的殿下。

  陈松墨当即遣人上去, 将几个小厮押了, 厉声斥骂道:“谁许尔等胡说八道的!”说罢,又喊了亲卫, 将这群小厮打了十杖。

  众小厮原想讨个好彩头,却没料反挨了打, 又不敢叫唤, 只忍痛忍得满面抽搐。

  裴慎冷声道:“都是哪个院子里的?”

  领头的小厮颤巍巍道:“回、回爷的话,是珲二爷院里的。”

  裴慎蹙眉, 珲哥儿是越发的没规矩了,身侧一干人等也是一般轻狂。他心中不快,只管顺着游廊往二门走。

  这一路天光朗照,长空爽彻,时有幽兰香馥,修竹簇簇。偏他步履匆匆,无意赏景,独独路过一缸并蒂莲时,裴慎倒嘴角微微上扬。

  待南京事毕, 只管将沈澜和潮生接来。届时长长久久地与她依偎着。裴慎眉眼含笑, 一颗心都滚烫起来。

  他想着这些, 步伐便越发快了,倏忽间已至昌裕堂。

  京都失陷,魏国公府众人便搬来了南京,与裴府众人共居一处,今日裴慎归家,刚一入院门,正房里一群人欢声笑语,争相出迎。

  “慎哥儿。”年逾七十的老祖宗站在最前头,见裴慎来了,只管一把揪住他袖子,两眼含泪道:“你和你爹可还好?”

  裴俭和裴慎四处外放,已有数年未见了。闻言,裴慎心绪也有些激荡,只搀扶着祖母道:“祖母,爹前些日子自湖广赶去京都了,未曾来得及见祖母。”

  老祖宗霎时又抽泣起来,众人围了,哄劝了一通,她方才收了泪。

  裴慎又拜见了自家母亲。

  大太太即将当上皇后,这会儿浑身舒畅,待裴慎越发和颜悦色,只拉着他的手,一叠声唤道:“慎哥儿在外吃苦了。”

  裴慎倒不以为意,与母亲交谈了几句,又见过了堂中数位叔伯婶子、兄弟姊妹。

  裴家要出个皇帝了,主支的、旁支的,凡能扯上关系的,人人都争相拜见,满院子欢声笑语。

  裴慎与众人叙过离别之情,又吃用了一顿接风宴,这才遣散了大家,只留下祖母、母亲和同胞弟弟裴珲。

  裴慎开口道:“祖母,过两日我便遣了人护送你们去京都,与父亲汇合。”

  大太太喜不自胜,她没料到自己这一品诰命,竟还能当上皇后,只欢欢喜喜,连连点头:“好好好。”

  老祖宗和裴珲也欣然点头同意。

  裴慎见诸人都答应了,这才道:“珲哥儿,外院来迎我的那几个小厮,实在轻狂。你需得管教一二。”

  裴珲一愣,又不敢反驳裴慎,只能委屈地点了点头。

  见裴珲这般,大太太心疼道:“慎哥儿,珲哥儿是你同胞弟弟,你怎得一回来就骂他?”

  裴慎眉头紧锁:“父亲尚未登基,哪里来的太子殿下?传出去必有人说裴家轻狂,届时平白无故惹出祸事来。”说罢,他告诫道:“珲哥儿,臣不密则失其身,谨言慎行方是长久之道。”

  裴珲期期艾艾地应了一声,裴慎一见他那样便知道他浑然没听进去。罢了,待去了京都,只管叫父亲来管他。

  思及此处,裴慎欲起身告辞,他外头事情还多得很。谁知大太太见他似要走,连忙起身道:“珲哥儿早早娶妻生子,膝下两子一女,你倒好,身侧还没个贴心的。”说罢,便要提起自己娘家有个六娘,最是秀外慧中。

  谁知大太太尚未开口,裴慎便已心情愉悦,含笑道:“母亲,我已有一子,年约六岁,名唤潮生。待来日到了京都,我便叫他来拜见亲长。”

  这话来得太过突然,大太太愣了愣,暗道慎哥儿当年为了一个丫鬟以妻礼入祖坟一事,跟他父亲吵成那样,如今过去了六七年,孩子已然六岁。

  可见他是忘记那丫鬟了。

  忘记就好,忘记就好。大太太略过方才的不快,欢喜点头。老祖宗也笑起来,口称“是好事,是好事。”

  裴珲与这个哥哥差了五岁,不甚相熟,可到底是兄弟,见他膝下有子,也替他高兴,便开口道:“大哥放心,允哥儿也五岁了,只管叫他陪着侄儿一同作耍。”

  裴慎心情颇为愉快,大太太又道:“既给你生了孩子,咱们家也不是那等刻薄人,待你成了婚,便将潮生的母亲迎进来,只管叫她做个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