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曹夫人言语中有暗示,众人又看了瑶娘一眼,见这姑娘今日一袭宝石青织银丝牡丹团花半臂襦裙,她十岁左右的年纪,却已有“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之感,就是在美女碧玉和丽华面前也是丝毫不逊色。
曹家有位老姑太太,是罗至正同年陆通判的生母,这陆家和罗家也偶有往来,今日陆家带着几位姑娘也过来了。
陆三姑娘是嫡出,自来在家所行无忌,今日当着庶妹,有意卖弄,故而笑道:“妹妹,你知道这位姑娘是谁吗?”
陆家四姑娘就此望去,暗自心惊,她虽为庶女,但一向知晓自己容貌盛人,固然平日和生母一起扮鹌鹑,但也知晓她本人之优势。可出了陆家之后,她见这位罗家五娘子,突然生出自惭形秽之感。
她不禁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
陆三姑娘笑道:“你只跟着你姨娘,自然不会知晓。这是当今吏部右侍郎的嫡女,她家中有累世之功名,几年前先帝为公主郡主们择仕宦之女作伴读,她如今是当今圣上第二女,真阳公主身边的伴读。哦,她还有一位姐姐,嫁到了汾阳王府去。”
“原来是她啊。”陆家四小姐知道当年她的两位姐姐都去选过伴读,只可惜都未中,据说角逐十分激烈,不仅要看家世,还要看人才。
如今一看这位罗五娘子,果真是小小年纪,容色惊人,偏偏气度极好。
可不知道她为何站起来了。
瑶娘看到这枝五彩凤钗只是笑了笑,才道:“曹夫人,多谢您看的起我。只是我看这枝五彩凤钗送给我四姐姐才合适,四姐姐曾经救过令郎,正所谓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
她说完之后,又对任氏道:“大伯母,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呢?”
曹夫人眼皮一跳,这丫头说了这话,岂不是让人知道自家儿子和罗四娘有往来,她虽然答应过王家要帮她们,但是也不愿意得罪罗家啊?罗至正这个人是出了名的搅风搅雨之人。
还有这个罗家的丫头,久在御前,若是她说了一句什么不好的话被洪妃听到,那她们家可不是受无妄之灾。
此时,任氏却是大喜,因为瑶娘分明在人前提出了她女儿救过曹万轩,罗家门第并不低,只是时芳之父只是个监生罢了。
曹夫人和罗家曾经是老亲,当然也知晓任氏是什么样的人,她是绝对不会娶罗时芳的。
见任氏正欲说话,曹夫人就道:“我们两家是通家之好,小时候你们都是一起长大的。看着你们就想起我们这些人真是老了。”
见曹夫人揭过此事,不提送五彩凤钗,又说让大家去听戏,瑶娘才松了一口气。再看时芳,却见她眼里泪汪汪的,觉得很委屈。
瑶娘则看了任氏一眼,冷哼一声。
在听戏时,她也遇到不少熟人,其中就有陆氏姐妹,“这不是陆家三妹妹吗?来,我同你引荐一下,这位是我四姐时芳,我六妹妹时雨。”
陆三姑娘受宠若惊,连忙同几位见礼,时雨倒是还好,她见五姐姐方才连那么贵重的凤钗都拒绝了,足以见她这个人不贪慕富贵,心中很是敬佩。
而且不管走到哪里,即便时雨也认得陆家人,她也会引荐。
当瑶娘看到陆三姑娘的妹妹陆家四姑娘的时候,居然还发现了熟人,这位现在虽然看起来只是个户部主事的庶女,将来却是兴安公主的婆家宣平侯府的女主人。
当然,她也是以续弦身份嫁进去的,当年,她嫁到忠靖侯府时,就听说兴安公主提起过,她在宣平侯府仗着她丈夫的势头很是威风。
这些倒是和瑶娘无关,只是有一回,她听说这两口子对不听话的下人,居然拔去舌头杀人如麻,而且宣平侯暗地里生意做的很大,还贩私盐,而她丈夫陆宵当时正是因为遇到宣平侯府的人在安州贩私盐,坠落山崖。
这段往事还是后来做了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儿子查出来的,她和陆宵之前没有任何感情是真,但是对这宣平侯府也没好感。
也因此,当年儿子陆承运既对付林朝颜,也是想抄宣平侯府。
现在的陆家还不大入流,若非陆家上一辈的老太太是东阳侯府的表亲,恐怕连这里都来不了。
陆家四姑娘见瑶娘倒是和自己嫡姐不同,嫡姐看自己如草芥,可瑶娘对庶妹却非常好,和她们说完话,又立马带着时雨去认识其她人了。
“时雨,这位就是我和你提起过的洪老夫人。”瑶娘介绍妹妹给洪侧妃的母亲。
这位洪老夫人进宫时,也曾经和瑶娘见过面,关系还颇为熟稔。
洪老夫人则道:“这是你的妹妹,果真你们姊妹二人都是一对美人胚子。”
“哪里话,我妹妹比我长的好看多了。平常和我也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只是我平日里多在宫中,这小丫头还难过呢。”瑶娘亲昵的捏了捏时雨的脸。
时雨从去年和瑶娘关系恢复如初后,关系一直不错,再者,瑶娘不在家中时,她替瑶娘照顾敬皓,还孝顺郁氏,瑶娘待她也是投桃报李。
洪老夫人明白瑶娘的言下之意了,洪家作为新贵,在这个圈子里很多人愿意和她家结交,而瑶娘介绍自己的妹妹,也是为了让洪家照拂一二。
洪老夫人也是人精,立马答应下来。
从曹家回来,郁氏十分生气,她甚至在罗至正面前道:“一个两个的,真是打的好算盘,都恨不得扫清障碍,把我们瑶娘当什么呢。她才十岁,大家怎地就如此看不惯?”
罗至正见郁氏气的脸通红,难得笑的很开心:“不遭人嫉妒就是庸才啊。”
“老爷还笑,应该想个法子才行啊。”郁氏急道。
罗至正摆手:“那不成,宫里的人都是人精子,我们瑶娘素来聪慧,你就不必担心了。”
“哦,对了,敬渊的婚事你要先相看起来,这相看到定亲还有好几年磨呢。”
郁氏听说了次子的婚事,忍不住点头,这件事情她早就盘算着,现在罗至正问起,她就说了两家:“我这里倒是有两家,一家是礼部尚书的小女儿,还有另一家是延平侯府的姑娘,汪家也有意同我们亲上加亲呢。”
“好,我派人查访一番。”罗至正对郁氏的眼光还是很信得过的,这就是一个没有坏心的人,为人蠢真,有点蠢,又太真。
她居然还认为女儿嫁给寻常人家就会幸福,真是笑话,寻常人家照样有婆媳关系,要服侍翁姑,还要生儿育女,替夫君纳妾,地位低的还要见人就跪。
还不如像瑶娘这般,若是真的成了王妃,地位尊崇不说,至少皇家规矩多,有时候很折磨,但人情淡漠,反而不需要处处往来也是好事。
只要你能掌握这个规矩,这个规矩对你而言也就是利器。
回到房里,瑶娘就歇息了,今日看了一天的戏,早就累了。而任氏那边却吵成一团,她指责着时芳道:“你说你,救了别人反而没落一声好,给了那么点破烂玩意儿,真当我们是叫花子了。”
时芳察觉到母亲对她似乎越来越不耐烦了,她真的是深恨自己,有时候一天到晚不吃饭,就喝米汤,刚刚瘦了点,可只要恢复如此,就会比上次更胖。
她本就不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甚至偷偷吃过巴豆,可只是拉的厉害,嘴上还想吃。
今日见两位从妹皆光彩照人,尤其是五妹妹瑶娘,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众人谈论的焦点,简直就是天之娇女。
次日,家中请戏酒,瑶娘和时雨一起招呼过来玩的姑娘们,连大姐姐罗时岚也过来,罗时岚嫁过去之后,已经生有一子,和成国公感情很不错。汾阳王是陛下皇叔,地位尊崇,罗时岚的到来让罗家上下增光不少。
罗敬柔陪坐,她看着罗时岚风光的样子,心中十分后悔,固然夫妻恩爱,可比不得大姐姐有地位,俨然众星捧月。
“五妹妹,过来我这里坐。”罗时岚招呼瑶娘。
“大姐姐。”
罗时岚问起瑶娘在宫中读书的场景,又问:“原来你们是在文绮斋,我们以前是在功林斋读书。以前她们就说文绮斋风景好,如今怎么样?”
“如今那旁边摘种了紫薇树,盛夏之时,满树繁花,花开时艳丽极了。”瑶娘她也常常在紫薇树下读书,说起来也是美事。
罗时岚也很怀念,瑶娘陪着说了一会儿话,就带着其她姑娘们出去玩了,这次她带着大家到园子里玩儿去。
时雨出了主意:“姐姐,不如我们大家一起玩投壶吧?”
“投壶可以,我已经让人准备了酪饮,不如咱们投壶完,皆年节下,以元宵为题作诗如何?”瑶娘问大家。
有人连忙摆手:“哎呀,罗姑娘,我不会作诗啊?”
“哎呀,只是玩玩而已,如果大家一时无巧思,撰写前人诗句也成。今儿我娘可是说了,准备了彩头,方才我大姐姐也是特地送了彩头过来。”瑶娘在说的时候,把身旁丫鬟们端着的托盘的布揭开。
赫然是一枝丹砂点翠朝阳挂珠钗,这枝钗精美无比,又名贵无比。
陆家姐妹看的咋舌,罗家居然这么大手笔。
这次投壶,瑶娘稳居第一,她并不求胜,只是陪着大家一起玩儿,一圈下来,人就都熟悉了。以前,她久居宫中,难得和大家一起组织宴会,自然神采奕奕。
罗家姐妹二人几乎是出尽了风头,有喜欢她们的,当然,也就有不喜欢她们的,瑶娘就听到有两位武将家的姑娘就说她们家卖弄才学,比起宪国公府的大小姐那才是真的千金小姐的做派。这种酸文醋汁算不得什么。
时雨也很热衷这种场合,但到最后姐妹俩都是筋疲力尽,她们一起躺在榻上说话。
“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和姐姐一起跳百索,姐姐还说教我骑马的呢……”时雨撒娇。
瑶娘笑道:“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我在宫中迟早也是会出来的。”
时雨乖巧点头,她现在年纪渐长,已经不和秦姨娘住在一起,也能分辨是非了,姨娘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固然是对的,可独木难支,况且姐姐对她从小到大都很好,至于选伴读失利,也是因为她自己。
甚至她还听说宫里有人要浇热水在姐姐脸上害她,更觉得骇然,还好姐姐福大命大,睡在床边侧,没有睡在中间,恐怕就会毁容被送出来了。
因此,瑶娘又问:“这宪国公府的大小姐你可认得?今儿听谁提起过,但是忘记了。”
时雨想了想:“听说是从大名府回来的,她陪母亲在济南住了三年,也怪道姐姐你不知道她了。其实倒不是说她有多厉害,但是她有身份,宪国公深受皇上信任,也因为如此,她的地位极高。”
“我明白了。”
这个宪国公的掌上明珠不知道是何人?
很快,瑶娘就见到了这位宪国公的千金,因为她是直接召进宫陪伴真阳公主,这位姑娘年方十四岁,一张方圆脸十分周正,身材丰腴,肩宽腰细。
“瑶娘,这位就是新进来的伴读宪国公的女儿庄令仪庄姑娘。如何,你前次还说多来一位姐妹,这不就来了吗?”真阳公主很是高兴。
她好动,正好这位庄姑娘听闻也是极其擅长骑射马球,不在话下。
瑶娘笑着上前道:“庄姑娘,幸会幸会。”
庄令仪连忙上前拱手道:“罗姑娘,幸会。”
二人分座位坐好,瑶娘对着庄令仪一笑,呷了一口茶,心道王元霜和李天骄千方百计的算计我,哪里知道黑马横空出世,看来这还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真阳公主和瑶娘更熟悉,瑶娘就把自己这次回家后和姐妹们一道写诗词之事说了,真阳公主也是素来爱写诗词之人,她这个人天性豁达,因此写的诗豪阔。
但瑶娘不同,她写诗很有灵性,非常婉约多情,虽没有哀怨,但是却胜在清新自然。
真阳公主听了几首,不由道:“这样好的诗宴,我居然没有参加。”
“日后咱们在宫中也作诗不就好了?哦,对了,这次我从我爹爹那里拿了一幅名画来,若公主不嫌弃,我们等一会儿一起去赏画,是《虢国夫人游春图》,公主看如何?”
“那可太好了。”
庄令仪暗自皱眉,她从小读的是《列女传》《女诫》,当然也知晓这虢国夫人是什么人了,即便是名画,她也觉得不太合适。
作为伴读,罗瑶娘应该规范公主的行为,即便赏画也是该看《女史箴图》这样规范女子行为道德的画才可。她却偏偏往虢国夫人这样□□的女儿人的画。
再有,若是可以也能把公主往巾帼英雄方向带,更该看看《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挂帅》《樊梨花征西》这样的画才好。
可真阳公主是公主身份,她只好暗中劝诫了。
瑶娘当然也有留心庄令仪脸色的不对,仿佛有些怪她,可瑶娘觉得这很奇怪,她们同样是伴读,况且真阳公主平日里就是这般和她相处的,并无什么不妥之意啊。
你是宪国公的女儿没错,但是我又不低你一等,无论如何,大家还不都是真阳公主的伴读。
这次从家里过来,瑶娘还特地送了一件礼物给真阳公主,是磨喝乐,这磨喝乐自然是玩偶。瑶娘自己倒是玩这些还好,但她知晓真阳公主很有童趣喜欢这些,特地买来的,还在家和时雨一起为这磨喝乐做了好些小衣裳。
这磨喝乐就是玩偶娃娃,宫里虽然有,但是外头卖的也有意趣儿。
真阳公主见状十分欢喜,还悄悄的对瑶娘道:“今年父皇赏了我三皇兄金瓜子儿,皇兄分了一颗给我,不如送给你吧。”
这金瓜子是皇帝赏赐勋贵大臣的礼物,轻易不会给别人。
瑶娘摇头:“那东西多名贵啊,我不必了。”
“那我送一盏花灯给你,特地给你留的。”真阳公主见她不要这个,又把花灯要送给瑶娘。
原来是一盏兔子灯,栩栩如生,又很好看。
……
文绮斋
昭平长公主终于扎了耳洞了,特地戴了新的耳铛过来,李天骄和王元霜都在称赞这对耳铛,瑶娘对这两人想把自己拉下马的行为也不点破,这种事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李姐姐,王姐姐好。”
“原来是罗妹妹。”
新来的庄令仪也由瑶娘介绍过来,“这位是宪国公的掌上明珠庄令仪庄姑娘。”
果然,之前注意力还在她身上的李天骄和王元霜立刻就转移了注意力在庄令仪身上,李天骄还好,王元霜却是深谙庄令仪的出现并不简单。
如果缺伴读,应该从以前选的伴读里面再递补进来,而非随便从外弄过来的。
再看年岁,显然庄令仪和周王更加合适,大家再看看瑶娘,明显年纪更小。
瑶娘知道这些之后,开始不像以前那般自我表现,反而处处抬高庄令仪。这让李天骄和王元霜,甚至是洪淑怡都觉得不简单。
王元霜一贯和李天骄关系很好,她们两人既是对手,又有同样的目标。
二人回房就道:“我看瑶娘以前次次得第一,每次得了第一都会很高兴,现下她倒是寻常。现在看来,这庄令仪家世高贵,恐怕是你我二人最大的对手。”
李天骄道:“是啊,瑶娘年纪还小,她家中虽然有意,可你别忘记了,她的年纪无论是和皇长子和二皇子都不相配。这但凡宗室子弟,除非守孝或者身体病弱的,一般十五岁就成婚封爵。”
“是啊,看来是我们想左了。”王元霜当然是冲着大皇子妃来的。
别看现在宫里是洪妃作主,皇上按住不封林正妃为皇后,但是三年孝期一过,就很难不封林正妃了。
只要名位已定,就是司马衷也能做皇帝。
嫡长子继承制,就是皇帝也要遵守,也受此约束,更何况当今圣上是一位稍微软弱的天子。
先帝去世,当今天子守制二十七个月,孝期已满,当即除服。
而瑶娘也还有两个月就要满十三岁了,如今的她和三年前相比就更出众了,少女的曲线已经毕露,她像极了郁氏,腿生的极细长,似葱段一般,胸脯却难免长大了许多,露出了惊人的美丽。
而在这几年里,她和庄令仪相处的就不太好,当然,不能说庄令仪不好,而是两人不是一路人。
庄令仪自有一股傲气,而她绝对是那种最拥护正统的人,就比如她对林正妃那边的人格外尊敬,对洪侧妃固然也有尊敬,但更多的是区别。
更有甚者,她似乎用小妾的眼神在看洪侧妃。
对于这样的人,瑶娘当然是——
敬而远之了。
不是由于前世如何,而是洪侧妃作为宫里实际管理人,她最是洞若观火的人,你现在给脸子给她看,兴许日后她不动声色就让你完蛋。
无论是皇后还是嫔妃,她们是不同于宫外的妾,人家都是有品级的,还是一宫主位。
你以为你厌恶了洪侧妃,就会被林正妃看中吗?哼,即便是林正妃,也要听皇上的,而皇上最宠爱的却是洪侧妃。
想到这里,瑶娘漾起笑容对庄令仪道:“庄姐姐,今日骑射课,我等又要一展你的风姿了。”
庄令仪傲然一笑:“那是自然,我宪国公府以武起家。”说罢,她又看了瑶娘一眼,微微带些不喜道:“你也该劝着公主去皇后那里请安,到底皇后是她的嫡母呢?”
如今还未封皇后,庄令仪已经开始喊起皇后了,瑶娘微微一笑:“庄姐姐,这皇家的事情怎么是我们外人清楚的,我们伴着真阳公主读书就是了,其她的,我不知道。”
看着瑶娘说完走了出去。
庄令仪才松了一口气,对左右的人道:“我就是不愿意进宫,但进宫也是表示我们家支持正统,支持皇后,我还是来了。我知晓似罗瑶娘她们这种女人,天生生来就是来争宠的,可我不愿意。这宫里就是个吃人的地方,且这些王孙公子三妻四妾多如牛毛,几十个女人争一个男人,我不屑这么做,我的家世和我的骄傲不允许我这般做。我只想找个家世清白,人有才干,即便吃糠咽菜我也愿意。”
她这番话在甬道上说的,自以为没人,却不知道高玄策正好经过此地,听到这番话他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冷嗤,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和瑶娘相比。
据说自己“身亡”后,罗瑶娘还能请皇上封了他正四品都指挥佥事,就你除了投胎好点,你算什么?


第43章
文琦斋今日很是热闹,尤其是午间,大家一处用饭后,兴安公主提道:“过几日几位娘娘都要去慈恩寺上香,咱们也可以跟着去。”
真阳公主早已今时不同往日,她对瑶娘笑道:“到时候咱们可以一起去。”
以前冬至时那个都不能带伴读的小姑娘,现在都可以直接带人过去,甚至可以直接和瑶娘说这个话,这就是身份带来的不同。
兴安公主听了面上不动声色,她和真阳公主虽为姐妹,但二人年纪相差大,且二人的母亲正在争皇后之位,如今外朝有宪国公、忠靖侯还有宣平侯府等勋贵支持,大臣中首辅等人也是支持正统的。
想到这里,兴安公主笑了笑,又和旁人说话去。
而瑶娘和成少谨倒是一如既往的不错,只今日见她怔怔的,忍不住小声问道:“你怎么了?成姐姐?”
成少谨今年十八岁了,大家等的就是这一年,守制完了,皇上会许婚,若是没有许成的,家中也可以自行婚配。
十八岁的成少谨脸上薄施粉黛,清新美丽,似一朵高贵纯洁的白百合,正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时期。
“没什么。”成少谨摇头。
瑶娘见她不说,也不再问了,这几年成少谨的父亲升任了大理寺卿,那虽说是正三品,位列九卿,但是在宫里这个程度算不得什么。
李天骄是首辅孙女,王元霜是伯府千金,连她的父亲罗至正也于今年升任吏部左侍郎。还有徐青容之兄是兵部职方中郎中,她父亲升任漕都,更不用提庄令仪等人了。
在廷推大会上,大理寺卿甚至都说不上话。
但很明显,成少谨以个人而言,胜过徐青容和庄令仪甚至是李天骄的。虽然聪明有才性子有些棱角,却能上下关系处的极好。
不过,也不提成少谨了,她自己的一条路在哪里还不知晓呢!现下宫中,九王爷和四皇子已经排除,剩下未婚的人选中,只有三位皇子了。
唉!
七月十三,瑶娘跟随真阳公主和洪妃娘娘一起去慈恩寺礼佛,虽然她并不信鬼神,但是自己重生这种事情,就无法说出人死如灯灭的话来。
宫里的三位皇子,按照前世而言,选周王,只要保住他的命,自己很有可能就是皇后,就像她保住弟弟和嫂嫂的命一样。
可她见过周王的,她压根就不喜欢周王,甚至一点感觉也没有。
尤其是对比一母同胞的三皇子无比矜贵,甚至外貌俊美、仪表不凡、气质卓绝,周王和他比起来,显得招风耳尤其突出。
瑶娘又忍不住捂住自己的脸,心里不免觉得自己实在是只看脸之人。
即便是三皇子能够活下去,他也继承不了王位,甚至洪侧妃做了皇后,嫡长子也是二皇子,更遑论林正妃做了皇后,那嫡长子就是高玄湛,不管如何三皇子都是王爷。
“瑶娘,你在想什么?”真阳公主问道。
瑶娘怕被发现了心思,连忙道:“没什么,只是许久没出去了,也不知道这慈恩寺如何?”
“如不如何咱们且不提,我听说很多人在慈恩寺求姻缘呢。我们偷偷的去吧,一起去求签,好不好?”真阳公主附耳道。
可瑶娘为难的看了一眼正假寐的庄令仪,真阳公主笑道:“等会儿我打发她走。”
后妃因为孝期满了头一次出行,队伍浩浩汤汤,皇子们则在行辕之内,高玄穆正和高玄策手谈。
高玄策深知自己这位亲哥哥,并非外界看起来的那么附庸风雅,温文有礼之人,反而为人非常刻薄,欢喜你时,捧的你不行,稍稍不顺,就恨不得杀你而后快。简而言之,就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就像此时,高玄穆已经输了两棋,高玄策微妙的让了他一棋,二人打成平手。
见高玄穆脸色微微放松,高玄策笑道:“和兄长下棋最累了,兄长如今棋艺见长啊!”
“那还不是三皇弟你有心承认。”高玄穆一派云淡风轻。
高玄策轻摇折扇:“兄长说笑了。”
下人们盛了蜜水过来,兄弟俩人共饮蜜水,对视而笑。
还一如往昔,下轿时,林正妃走到前面,她虽然在皇帝面前常常表现出十分卑弱的姿态来,但是在外一贯表现的端庄大气,甚至上了年纪衣着只好石青、绛紫为主,而洪侧妃又是另一番模样,今日因为在庙里固然要穿着清淡些,但她身上的扣子都是珊瑚珠子制成的,一下就凸显她愈发娇艳欲滴,粉面含春,贵气十足。
因为几位皇妃要来,有不少围观之人已经被清场了,但总有漏网之鱼站在坡上想一堵皇家风采。时不时就有人讨论:“头一个出来的是不是太后啊,后面那个才是皇后?”
“什么呀,你别乱说话,那前面的是大老婆,后面跟着的才是小老婆。”
“这样么,不会吧……”
……
老百姓的议论前面的人当然不知道了,瑶娘她随着真阳公主一起随着众人礼佛,这里的主持亲自陪着妃嫔们说话。
不知道为何,这上了年纪的妇人都很信这些神佛之道,仿佛害人性命之后,拜一下鬼神,就觉得自己是大善人了。
不过,瑶娘她们要陪着一处听,还要装的听的很认真。
等听一段落之后,真阳公主对洪侧妃道:“母妃,女儿身上有些不舒服,想先下去歇息。”
洪侧妃知道女儿是坐不住了,只是吩咐她:“好,你出去歇息,只是你要带足了侍女,自己不能随意走动。”
“知道了,您放心吧,我让瑶娘陪我去就好了。她也有点晕车,头闷闷的。”
“嗯,那你们就一起去吧。”
于是,瑶娘就跟着真阳公主出去了。
她们二人自以为做的隐蔽,却被兴安公主看了个正着,兴安公主身边跟着的如今是徐青容和成少谨,徐青容虽然跟着她最久,但兴安公主看了她一眼,实际上并不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