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宠文古言推荐上一章:开局给汉武帝直播世界地图
- 甜宠文古言推荐下一章:我不做人了
好在,再查一查,叶图南就发现这本书是野史,真实性很低,极大可能是污蔑朱元璋的,不过哪怕推翻了这本书,叶图南还是情绪低落,因为真实历史上的朱元璋虽然和马皇后和朱标很好,但绝对达不到叶图南想的那种好。
更糟糕的,是叶图南发现,朱元璋不仅要求后妃殉葬,还在制度上逼迫寡妇守节,甚至制定出几乎等同于印度种姓制度的户籍制度!
看完这些的叶图南:……
不得不说,朱元璋很强,刘邦开局都没有他低,真正的开局一个碗,甚至还是从南往北统一,在少数民族统治之下,重新树立了正统,无论是实力还是对华夏的意义,都能让叶图南生出敬佩之心。
可惜,由于明清距离现代太近,各遗留下来的史料多的数不胜数,随便翻翻,就能看到百姓饱受压迫的记载,女性裹脚的血泪是一重,对社会进步的阻碍更是一重,已经开始扭曲的封建礼教吃人更让人毛骨悚然,想想自己这边拼命自封,同时期西方都开始文艺复兴甚至工业革命——
叶图南瞬间对这两个朝代没兴趣了。
“写不下去,真写不下去,不行,这个遗憾二代我不盘点了!”
叶图南将明代寡妇生存探究的论文关掉,扭头去冰箱里拿出一份抹茶千层蛋糕开始炫。
蛋糕含有大量的糖分,这能够舒缓人的情绪,吃完一整块的叶图南坐在沙发上,心情终于好了几分。
就是鸽掉遗憾二代之后什么新灵感,不如从评论区找找?
一翻,叶图南发现评论区有好多讨论盗墓的内容,看起来特别热烈。
唔,看起来大家对盗墓很感兴趣?做一个试试?
不得不说,现代推崇火葬之后,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叶图南看起来,生前大费周折,劳民劳力的将那么多财物带入地下,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还对活着的人造成极大的压力,被挖真的是一件——
很喜闻乐见的事啊!
这种乐事,必须得给广大网友分享一下!
叶图南加班加点,将做好的内容上传。
而在四维空间中,正在运转的系统处理着无数条信息。
[视频结算中,秦始皇时空,能量达标,获得秦始皇投币认可,可继续投放。]
[隋文帝时空,能量不达标,总能量达标,未获得隋文帝投币认可,视频放弃投放。]
[新视频载入中,锁定主人物,智能化匹配投放时间……]
[投放错误,警告,唐时空已有投放视频,未获得君主认同。]
[系统检测中……]
[视频为主时空宿主于未来投放,无错误。]
[系统开启乱序投放模式,投放平行时空为:汉朝,汉武帝时期,秦朝,秦始皇时期,唐朝,唐太宗(正序历史)现:唐高宗时期。]
[匹配完毕,开始投放]
第62章 视频 祖坟没了
唐朝
大唐建国四年。
因山河收复,各地平定,此次的冬至大朝会甚为隆重。
大兴宫前的文武百官脸上带着笑意,边和多日未见同僚窃声私语,边找着自己的位置站好,其中,恭王李建成正和卫怀王李玄霸讨论着事情,突听得周围骚动起来,两兄弟抬头去看,待看到来人面容之后,脸色不由得一变。
只见,平阳王李昭穿着专为其改制的亲王朝服,身边围了一大群武将,龙行虎步的向他们这边走了过来。
能引发这么大骚动,原因很简单,因为平阳王是个女人。
她是太上皇李渊第三女,当朝皇帝的姐姐,也是恭王李建成的妹妹,卫怀王李玄霸的姐姐。
这样的身份,本应以公主作称,在后宫与皇后朝贺,毕竟,从古至今,宫前的大朝会,就没有女子有资格进来!
若非四年前骤然而出的天幕预言,压根不会有平阳王出现,只会有一个郁郁而终的平阳昭公主。
可那场天幕细数过平阳昭公主的一生,从打下大半个关中,到被父夺权,郁郁而终,又简短的说了唐初的皇家争斗,随后便消失不见,而在天幕箴言过后,整个隋末局势骤变,各地起义军开始和攻李世民,又许后位拉拢平阳公主。
危机之时,平阳昭公主改名为李昭,转投二弟李世民,拥他为帝,不仅保全了自己领兵的权力,还被封为平阳王,前些时日更是带兵攻打从突厥借兵进犯山东的刘黑闼,李建成每次看到这个妹妹,心中都有些古怪的情绪。
毕竟,若是按照当年的天幕所言,他不会是现在的恭王,而是太子!
可惜,就算是太子,又有什么好下场呢?
想着天幕曾经说的未来,李建成心中带着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他深呼吸,露出笑脸,极为热情的迎了上去。
“三娘凯旋归来,可是要在京中多留些时日?”
“这得看圣上的意思了。”
平阳王李昭笑着回答了一句,却没有多说的意思。
四年前的天幕改变了太多,在知道自己兵权被尽收之后,李昭对父兄之间的感情直接淡漠到消失,即便是有死后的军礼哀荣,亦掩盖不了她不到三十而死的事实,二弟戎马一生,有那么多暗伤都能活到五十,她怎么会死的这么早?
李昭每每想起,都觉着可笑。
看李昭不愿多谈的模样,恭王李建成极为也极为识趣的避开了。
谁让这个妹妹手握兵权,军中威望甚高呢?她做为李家女手握兵权没事,但他这个在天幕预言中当上太子的太上皇长子,没事和她接触是想干嘛?
二弟建国,皇位已稳,这和天幕所说的未来完全不一样了,还是别有那些不该有的心思了啊……
而没有了碍人兄弟,李昭便极为自然的站在诸王之前,她的丈夫柴绍遥遥的向她点头示意了一下,走到她的后面站好。
诸臣各在其位,圣上亦出,正准备朝拜之即,天幕突然一黑,不熟悉的乐曲再次传来,还记得四年前发生事情的皇帝众臣下意识抬头,随即,便是倒吸一口冷气。
那天幕之上是谁的陵墓?怎么全被挖开了?
【Hello大家好,我是无才,今天,咱们唠一唠古人盗墓那些事儿】
“古人……盗墓?”
李世民收到三姐擒杀汉东王刘黑闼消息没几天,正直开心的时候,可一看这天幕,心情就变得不美妙起来。
“天幕为何要说这种禁犯国法的恶事?”
汉朝
刘彻看着天幕,想起来自己这几天,一直让众人询问陵墓和巫蛊之祸的情况,不由得拧起了眉头。
这个评论区……似乎,不仅可以拿来问后世之人事情,还会影响天音所做的内容?
这个猜测让刘彻开心几分。
没办法,评论区的后世之人对他这个时代知道的很浮于表面,问题回答的非常模糊,还会执不同观点和内容争吵起来,甚至上一条还是汉代,下一秒就转去宋朝,实在是令人头疼。天幕就完整多了,要是她能做的详细些,可比在评论区问后世之人方便多了!
想到这里,刘彻不由得说道:
“若真是如此,那可就太好了!”
秦朝
“天幕居然又出现了?”
看着天幕上巨大的陵墓,以及外围身穿白衣,不断忙碌挖掘的众人,再听天音所讲的内容,始皇嬴政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妙。
“为何古人盗墓之事也会被天幕拿出来说?”
天音不知不觉,她配上了极为欢快的音乐,像是在分享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用轻挑的语气说了起来:
【众所周知,古代盛行土葬,人口集中的地方,坟墓能密集到如河中青螺,足可见规模之大。
不过,对于这些墓主人来说,任其生前显赫贵为帝王将相,死后陵墓还是逃不掉‘风消土喫,狐掇蚁拾,‘莽秽榛没,牛羊窸窣’的结局。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最常见原因,就是盗墓。】
唐朝
很显然,在场的众臣没一个对盗墓有什么好感的,以谏言为名的魏征面色严肃,直言道:
“盗墓之祸,甚为严重,应以严刑峻法处置!”
因为隋末乱世,各地起兵,在场官员还真有祖坟惨遭挖掘的,在听到魏征出言之后,立刻同意道:
“是即!当处极刑,以警后人!”
这些人说话声音不算小,在首位的李昭也听到了,她看着天幕,不知道为何,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果然,天幕紧接着就放了个大雷。
【这项传统艺能,最早可以追溯到私产诞生的石器时期,当然,这太早了,说个近些且比较有名的,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墓穴都没有逃过被盗挖,这是史上第一位被盗帝陵的君主,很显然,他不是最后一位。
事实上,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没有被盗的帝陵,才是稀数。】
秦朝
始皇嬴政想了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被挖的陵墓,又对比了自己的陵墓设计,颇为自信的说道:
“朕的陵墓,绝不可能被盗!”
汉朝
刷过评论区的刘彻,看着天幕说这段话,用两个字表达出了自己的心情:
“呵呵。”
天幕最好告诉朕,到底是哪些人挖的朕的帝陵,朕会送他九族全灭套餐!
唐朝
天幕不说还罢,一说,李世民不由得想起了之前的历朝历代,一旦国灭,帝王坟墓全部被挖的情况。
这很难不让他联想,更何况,上次天幕言大唐国运三百年,三百年之后,王朝更替,那时,无人看守的陵墓——
“朕的陵墓,恐怕也会被……”
忌讳死后之事的李世民并没有把被盗二字说出口,但历史循环往复至今,已经没有什么新鲜事儿,国亡,帝陵被盗,再也正常不过。
而对李世民来说,陵墓内的财宝被盗勉强能忍,可盗墓贼绝不会放过一切可盗之物,自己的尸身必会受其侮辱,这是李世民怎么都不能忍的,他看着天幕,满脑愁绪。
要怎么做,才防止陵墓被盗呢?
天幕,却还在愉快的讲着。
【古人事死如事生,为了赢在死后的起跑线上,人们开始将生前财富带到了地下,再加上丧葬礼仪有助于巩固社会秩序,所以厚葬之风便越演越烈。
比如商朝妇好的墓葬,其中出土了如今的国宝,司母戊鼎,而除了它之外,墓中总共出土了一千九百二十八件器物,足可见财富之多。】
伴随着天音,天幕之上展出着不同墓葬品的图片,这些从墓中出土的古物,颜色青灰,锈迹斑斑,还有些残破,可即便是如此,依旧掩饰不了它们原本的华丽,在最后,天幕甚至还给这些墓葬品来了一个合照,两千件文物排列在一起,看起来极为壮观。
秦朝,民间
不少平民抬头望着天幕,眼神羡慕。
那么多的铜器啊,他们能拥有一件,都得小心供起来,当做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而这位墓主人,仅仅是放到坟墓里的就能有这么多!
汉朝
刘彻看着天幕,刚开始还不太当回事儿,他的目光除了在司母戊鼎上停留了几秒,其它扫过就完。
就这点东西,哪里比得上如今?
嗯?如今?
等等!
刘彻猛然反应过来,这天幕应该不会说汉朝吧?肯定不会把汉朝皇帝又或者诸王的墓葬,也拿出来展示一遍吧?
肯定不会吧?!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略微有些疑惑。
商朝他知道,可妇好是谁?居然还有铜鼎陪葬,这不是国之重器,只有商王和诸侯才能使用吗?为何墓主名字有个妇字?
难道是起名出错了?
居于高位,李世民无法询问左右,而在百官当中的李昭,无疑也注意到了这个名字,她看着天幕展出的笄,梳子,化妆盒,心生疑惑。
商时男子的墓葬,为何会有这些女性用品?
秦朝
看着天幕展出的这些图片,始皇嬴政有些愕然,分不出考古和盗墓区别的他,直接将此行为归类为盗墓,紧接着,他也觉得有些不妙起来。
“后世之人如此公然行盗墓之事,还盗商墓,这,这也……”
太危险了!
始皇嬴政没有了之前的自信,他确定,寻常百姓连自己陵墓的陵土都挖不开,可若是国家出面,以后世的人口数量,那就很难说了!
两千年,朕的陵墓机关重重,做了那么多防盗措施,应该,大概,或许能保得住吧?
在始皇嬴政焦躁忐忑中,天幕送上了一份大礼。
【随着贵族将死前财富带地下的财富越来越多,而春秋战国又破除‘礼’了的秩序,于是,轰轰烈烈的盗墓行为就开始了。
比较有名的就是秦景公墓,他的陵墓足足有二百四十七个盗洞,盗洞的年代从汉一直延续到唐宋,虽然屡经盗扰,但在现代发掘时,仍剩下三千五百件多件文物。
根据残存的这些文物推测,历代盗墓者从墓葬中所得到的珍宝数量,必然十分惊人。】
第63章 视频 墓穴有钱
现在,秦始皇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
好消息,自己的墓盗没盗不知道。
坏消息,祖宗的墓被盗了,还盗了二百四十多次!
始皇嬴政猛的眯起来眼,他脸紧蹦着,手不自觉的握紧了身边的长剑,因为力气太大,能够轻易的看出手背上青筋已经暴起,片刻,他低不可闻的发出一声:
“当杀——!”
周围的侍从,从天幕说秦景墓穴被盗之时就低垂着头,屏住呼吸,不敢发出半点声音,在听到陛下之言后,更是全都身体僵硬起来。
遭了,陛下发怒了!
汉朝
一直关注着天幕的刘彻有些咂舌,他忍不住对着身边的侍中问道:
“盗墓贼居然如此猖獗吗?”
刘彻的疑问,来源于他对盗墓的不了解,在他看来,大部分的陵墓盗个一两次就基本上搬空,之后就不会被人打扰,怎么会出现这么多次的盗挖呢?!
这又不是他的墓,陪葬那么多!
侍中对民间的情况也知道的不多,毕竟谁会研究盗墓这种贼业?正当他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旁边被叫过来看评论区的卫青倒是知道些,于是出言为他解了围:
“陛下,民间盗墓,人数少,所能带走的陪葬自然不多,墓一次盗不空,就……”
后面的意思,刘彻已经明白了,没挖干净别人又看盗墓贼发财,可不得跟着去么?如此一来,墓穴自然会被多次光顾,而这样的情况,代表着尸身受辱的可能更大。
想到这里,刘彻略一沉吟,不是很确定的说道:
“人少,或许更会好防一些?”
一点人而已,他把封土加的更高,底下堆上数米高的流沙,绝对能让这些盗墓贼有来无回!
唐朝
听着这个数字,李世民摇了摇头:“民间私盗,更甚军队盗掘!”
毕竟,大部分军队挖墓只是为了取财,有头领压着,墓主人的棺椁说不定还能保全一下,可要是民间动手,尸身上的那些财物绝不可能被放过,如此一来——
唉。
李世民长长的叹了口气,好在,还年轻他暂时不担心自己的陵墓问题,愁绪来的快,去的也快,随即,李世民将自己的思绪转到了另一点上,心里又多了几分疑惑。
这次出现的天幕,在讲盗墓的时候,怎么如此的…
幸灾乐祸呢?
天幕还真在幸灾乐祸。
【春秋战国的君主们在地下留了这么多宝藏,盗墓者自然不不会放过机会,他们秉承着世世代代乘车吃肉的想法,开启了速度与激情的模式,常常是前脚埋人,后脚开挖,宋文公和齐庄公的坟墓就是如此,刚下葬没多久,就被自己的国人给挖了。
面对这种情况,国家自然给出了对策。不过《吕氏春秋·节丧》中提到:“上虽以严威重罪禁之,犹不可止。”
很显然,严刑峻法并不能制止盗墓者的活动,甚至逐渐发展为军队作案,比如项羽进入咸阳之后,除了烧毁宫室,还挖了部分始皇陵墓,将能够收走的财物全部给带走了。】
【当然,这么干的可不止他一个,其它进入关东军队也开始了采买模式。
史书记载,汉成帝打算建造昌陵、延陵的时候,刘向上书劝谏中,就提到了秦惠文、武、昭、严襄五王,皆大作丘陇,多其塞葬,咸尽发掘暴露,考虑秦法的严苛和当时的技术条件,也只有秦末起义军能够做到了。】
秦朝
纵使始皇嬴政已经做好了准备,可听到自己坟墓连同其他祖坟全都被挖,没保存一个之后,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怒火,‘铮’的一声抽出宝剑,对着面前的案几劈了上去。
“竖子尔敢!”
伴随着案几碎成两节倒地,竹简散落的声音,周围的侍从浑身一抖,赶紧跪下去祈求:
“陛下息怒。”
可谁人能对自己的坟墓、祖坟被挖之事保持理智呢?
始皇嬴政眼中满是杀意,按照天幕所说,那项羽必然是秦末造反之人,这岂不是说他现在活着?
找不到盗墓贼复仇的始皇嬴政,将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到了项羽一人身上。
很好,他现在死定了!
秦朝某地
项梁看着天幕,在听到项羽的名字之后,立刻大惊失色。
“不好,要有祸事临头了!”
说着,他就开始命令仆人赶紧收拾行囊,准备避祸。
还是个孩子的项羽很是不解,他看着慌乱的叔父,询问道:
“叔父为何如此慌乱,这天幕说的又不一定是我。”
“你懂什么!”慌乱中的项梁呵斥道: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这世上叫项羽的人何其之多,那暴君还要一一去查?把姓项的,叫项羽的连带九族全杀了即是!”
训斥完,项梁赶紧收拾了行囊,带着项羽隐姓埋名,躲藏起来。
而其他项姓人家,也极为惶恐,立马改为它姓,以求避祸。
【时间来到汉朝,民间盗墓行为也更加风靡,司马迁在《史记》中整理各种致富方式时,将掘业放在田农之后,足可见当时盗墓行为有多常见。
出现这样的情况,离不开厚葬之风的越演越烈,受孝道和财富累积的影响,人们往墓穴里放的东西更多了,比如海昏侯刘贺的墓葬,他的墓葬出土了两百公斤的黄金,其它文物一万余件,甚至还有两百万枚五铢铜钱。】
伴随着天音,天幕放出了当初海昏侯考古的纪录片片段。
全是铜锈的青铜钱看起来腐坏的厉害,通体灰黑,甚至和泥土差不了多少,若只有一枚,平民能会捡起来,却不会多珍惜,可两百万枚堆积成山的铜钱呢?
小山一样铜钱第一眼看上去,差点以为是土堆,随着镜头拉进,才能看到这是由一个个铜钱组成的铜山,三个时空的百姓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财富,他们张大了嘴巴,呆在原地,不知道要做何反应。
“钱!”
“钱山!”
不知道是谁喊了这么一句,呆愣的百姓民众全都疯狂的向天空伸出了手,甚至还有人滑稽的往天上猛蹦,仿佛这样能够够到钱这些钱似的。
而天幕好似觉着这些刺激还不够,又放出了海昏侯那两百公斤的黄金制品。
最先出现的,是工作人员清理满箱子的金饼,哪怕上面沾有不少泥土,可这点泥土,又怎么能掩盖黄金诱人的光泽?紧接着,天幕又展示出清理过的后的各类黄金制品,饼形金、麟趾金、金钣被放在红绸布上,五个一列,一字排开,一眼望不到尽头!
太多了,实在是太多金子了。
不仅平民被刺激的癫狂,就连豪强贵族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所有人脑海中都浮现出一个念头:
原来墓葬里,会有这么多金子啊?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金灿灿的金子,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完了,朕也动心了!
没办法,李世民现在作为皇帝是富有四海不假,可那只是名义上的,受暴君和战乱影响,如今人口还没有两百万户,又因为急需要休养生息,所以定下的赋税极低。
本来国库收益就不多,这些年还不是左边旱就是右边灾,时不时的还需要打仗,进国库的钱还没捂热,哗啦啦的就往外流,现如今,国库比李世民的脸还干净,一年能剩下这海昏侯墓葬一半的盈余就算是多的!
看着那些金子,李世民无奈的苦笑起来:
“财锦动人心啊……”
汉朝
“她还真放出来了!”
刘彻的脸色阴沉的可怕,他来不及探究海昏侯是谁,心里只有一个不想承认,但不得不面对的念头。
朕的陵墓,完了!
现如今,整个大汉的百姓都知道汉墓豪奢,里面埋着大量的金子和铜钱!
和玉器不同,金子和铜钱极其容易销赃,稍微熔炼一番即可,平民没有那个实力和能力,可百姓豪强呢?
他们能忍住吗?
面对这么多蝗虫,朕的陵墓,真的会是万无一失的吗?!
一个个问题摆在刘彻面前,可他却不敢面对,不敢去想。
其实,帝王都知道,陵墓建造的过于豪华会引来盗墓贼,可哪个帝王都不会放弃将地上的财富带入地下,谁都认为自己是天选之子,可——
现实总会给人一巴掌。
天幕,更是说起了茂陵。
【而海昏侯的墓还不是汉代最富有的,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将国家每年收入三分之一拿去修墓,足足修了五十三年,墓葬是汉代最豪华的。《汉书·贡禹传》云:“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由于宝物太多,盗墓者根本等不到国灭,下葬没多久就挥动了发家致富的小铲铲。
《汉武帝内传》说,西胡康渠王献玉箱和玉杖汉武帝很喜欢,于是把它们带到了地下,结果汉武帝死后第四年,就有人就在市中买到了它们……】
听到这里,卫青、侍中全都倒吸一口冷气。
王朝更替,叛军掘墓算是历史轮回,很难找到复仇对象,之前评论区说的主要是这些人,陛下虽然生气,却还能想办法解决,亦或者安慰自己都这样,但谁能想到刚下葬没多久,就会有人盗墓?
要知道,茂陵可是有专人看守的!
刘彻的脸色阴沉的可怕,可怒到极致,他反而笑了起来:
“好,好啊,好一个监守自盗!”
旁边的侍中看的心中惶恐,他赶紧将目光投向了卫青,兄弟,陛下气疯了啊,快上前去劝啊!
看到侍中暗示的卫青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心里清楚,这根本没法劝!
毕竟,在天幕如此泄露茂陵财富之多后,陛下就算是想改为薄葬,也不会有人放过他了!
看着天幕,卫青眼神越发的幽暗。
不会放过的,何止是陛下呢?恐怕整个大汉的帝陵乃至诸侯藩王、达官将相的坟墓,都危险了!
而天幕,还饶有兴致的说着。
【不过,这种零星的盗墓对茂陵影响不大,真正遭受重创是西汉末年,赤眉军把除了文帝的皇陵都全部挖开取宝,由于茂陵财物众多,起义军搬了几十天,‘陵中物仍不减半’,所以后来的起义军又再挖了一次。
到了东汉末年,据说奸臣董卓也加入其中,但因为在墓里看到了预言他死的消息,所以怒曝汉武帝尸身,被群臣劝阻之后,才又把尸身放回去。
但这还没有将茂陵挖完,由于大家都知道了茂陵豪奢,此后,各路军阀一旦缺钱,目光就朝向茂陵……】
第64章 视频 防盗手段
天幕说的这些在刘彻的耳边化作一句话,三百六十度全立体的循环播放起来:
‘你的墓很有钱,所以大家都来挖,挖的什么都没啦!’
挖!的!什!么!都!没!了!
刘彻怒火攻心,他大踏步的来回走动,整个人都散发着恐怖的低压,在卫青和侍中不知道如何劝告的时候,突然语气平静的来了一句:
“算了,挖就挖吧,反正也保不住。”
这话把侍中吓了个半死,旁边的卫青直接皱起眉,是,哪怕没有天幕,陛下的陵墓依旧无法保全,可世上无人能忍自己坟墓被挖,尸身被辱,陛下这么说,根本不是释然,而是完全气疯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