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唰唰”
宁渝还在写,写完信后又给衡衡写了几则故事,而后开始写今日份照顾月子日记和育儿日记。
他是位好丈夫,也是位好爸爸。
从衡衡出生开始到一周岁前,他几乎每天都要记育儿日记。
好不容易结束了吧,妹妹又来了。
哎,乔茗茗觉得这人怎么就这么爱给自己找事儿呢?
怀揣着这样的不解,乔茗茗进入睡眠,踏入梦乡之中。
比起她上辈子只有冬夏的城市,上阳村的春日可不算短暂。
从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的二月开始,春就来了。
直到过完端午节,炎热的夏日才至。而端午节一般在六月份,在此之前温度都还算较为适宜。
今年的春节来得早,元宵早早的过完,代表着春节也已彻底结束。
经过雨水,过了惊蛰,来到春分。
春分,春水初生,春林初盛。
学过地理懂得点常识的人估计都晓得,从春分这日起,北半球也就是他们这儿的白昼即将长于黑夜了。
也就是说,上工的时间要长啦!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呜呜呜呜,毫不惊喜,只有意外。乔茗茗出了月子就得上工,上工还被加上时长。
然而她干了几天下来,发现自己是真受不了了。
上工时不是她上着上着就心慌慌跑回家去看闺女,就是宁渝掐着时间点气喘吁吁、跟跑八百似的冲回家给闺女把尿。
小闺女儿是个才36天大的婴儿,既然不可能把她抱到田间地头和猪圈,就只能把她留在家里。
原本可以去找小朋友疯玩的衡衡也被留在家中,再让他看几天孩子,这个才不到四岁的孩子恐怕就能给孩子换尿布了!
哦天呐,乔茗茗都不敢想象这一幕。若真这样,他们当爸妈的也当得太失败了。
没道理孩子是你们生的,却要人家衡衡来带对不对。
于是乔茗茗这天傍晚来到周队长家,想找他提提自己能否减少些工作量的事儿。
今日的傍晚晚霞实在好看,周队长家就是特别好的观景地点,抬头就是漫天晚霞,还能看到晚霞之下的上阳湖。
水天一色,想必便是如此。
周队长家特别有烟火气,乔茗茗来时家里正在做晚饭。
小孩儿呢,就在院里跑跑跳跳,不过碍于有惯常严肃黑脸的爷爷在,他们可不敢吵闹。
乔茗茗来时,周队长也才回家没多久,正坐在院子里,手上拿着本子,眉头微皱也不知在看什么。
“小乔啊,有啥事吗?”他问。
乔茗茗笑笑,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表明了来意。
周队长听她说完,哎呀一声,一拍脑袋:“是我忙着忙着忙忘了!”
这段时间他爹被他亲妹妹接到隔壁兰花公社去住一段日子,而他又忙着公社主任选举的事,所以就没注意到乔茗茗和宁渝两人。
是了,其他人出了月子就能来上工,是因为家中都有人帮忙照顾。
不是老人,就是岁数大些的小孩。亦或者如程芸芸这种家里壮劳力多,可以留在家里专门做家务的小姑子。
像是乔茗茗和宁渝这种一对夫妻拖两娃,大娃三岁多二娃三十多天的组合全村真的找不出来另一对!
难怪,若这还要上工怎么受得了。
周队长也实在不缺乔茗茗这个每天最多只能拿两工分的劳力,于是道:“这样吧,你就把三头驴看着就成,在这方面我也不给你算工分了,直接抵了羊奶和人头粮成不成?”
乔茗茗大喜,忙点头:“成啊!”
这样她就可以待在家里了!
周队长笑笑:“你也别高兴,我对你还有另外安排。”
乔茗茗坐直身体,期待道:“您说。”
既然她都把困难摆出来了,周队长肯定不会安排那种需要上工的工作啦。
周队长:“山葵和油茶树都是你提出来的,我最近比较忙,恐怕没办法顾及到这一块,你能不能帮我安排安排。”
村民们去年年底才拿了一笔钱,晓得是因为乔茗茗的原因,再加上大伙或多或少都有点儿“大城市”和“文化人”的滤镜,所以由乔茗茗来安排大伙恐怕还真不会抵触。
她在这方面,甚至要比周平安还服众,至少大伙多拿到手里的钱是真真的。
村民们或许不信任何人,但就是不会不信钱。
乔茗茗倒是有点疑惑和顾虑:“这,我该怎么来安排啊?”
周队长两手一摊:“你从前怎么给我写的,你就怎么安排呗。”
乔茗茗直接哽住。
啥嘛,她那完全是写出一个产业来了,难道她还能直接上手把上阳村山柚油和山葵的两条产业线接到自己手上来发展?
可是她目前怕是只有纸上谈兵的能力,写是写了,但还得周队长这个有魄力又有威信的队长来帮忙实现啊。
周队长摆摆手:“小乔太小看自己了,你单单是能提出这些来,就已经超过许多人甚至超过我了。”
乔茗茗:……
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哎,好吧。”乔茗茗挠挠头,“那我要不就试试。不过您得先跟大家说好,而且跟我对接的人也得安排好。”
也不说收获时节要安排人去采摘的事,除此之外,其余时候要安排村民到山上除草和维护油茶、要安排人去拓宽销路、要安排人到工厂定做玻璃罐包装纸等等……
都是要和人打交道呀!
乔茗茗心说队长您真是看得起我,您这都要去选举公社主任了,而我公务员考试都还上岸失败呢。
真是,另类的无知者无畏啊!
不过既然周队长都不怕,乔茗茗还怕啥,自然就答应下来。
回到家中抱着闺女儿,乔茗茗跟宁渝说了这件事。
宁渝盛碗山药瘦肉泥汤给她,说:“这样挺好的,把时间和事儿都先规划好,又有周队长托底,办起来其实也不难办。”
乔茗茗“嗯嗯”两声,听着事情很杂很多,但回来的路上她仔细一想,这些事儿又不是一周或半个月能让你完成,而是一年啊!
整整一年!
只要你年底让大家拿上多多的钱票票,那么你十二个月里有十个月是在家躺着也没人会说你!
况且,乔茗茗轻轻颠了颠闺女儿,笑眯眯道:“往后妈妈有更多的时间来陪我们彰彰玩啦对不对。”
“……”
玩啥呢,才满月的彰彰连“哦哦”都还不会说。
乔茗茗既然承接了白天照顾彰彰的工作,宁渝自然也得揽过家务活和夜晚照顾彰彰的任务。
彰彰算是个比较乖的小孩儿,反正妈抱行爹抱也行,甚至让衡衡来抱,她也不哭不闹很是愿意。
反正不必须赖着妈抱的,就是好娃!
这么可人疼的小孩儿乔茗茗真是爱惨了,顾不得什么大人不能亲小孩儿的话,反正就对着人家彰彰的脸颊亲一口再亲一口。
“怎么这么多肉呀,小胖妞~”乔茗茗夹着夹子音,亲亲又吸吸。
宁渝:……
他发现自己是真的失宠了。
白天有程芸芸和周苹果,晚上又有彰彰。
掰手指头算算,他的茗茗每天有把眼神放在他身上超过十分钟的吗?
哦,没有。
是乔茗茗太过分,还是他太不上进?
自觉落后的宁渝在夜晚儿女都睡了,他也吹灯上床睡觉时,便“痛心疾首”地开始对乔茗茗控诉自己最近又受到她的多少冷落,表明自己的心碎了多少瓣!
乔茗茗被他的一番控诉整得恍然大悟,想了想确实是亏待家里正宫太多后,“愧疚”地转个身,用尚未恢复正常的夹子音道:“嘤,是我的错,亲爱的一个亲亲可以解决吗,一个不够就来两个,两个不够就三个……”
宁渝被亲得昏头转向的,晕乎乎想:不对啊,他是想让茗茗意识到“错误”并且保证不会再犯的,怎么又被她糊弄过去了?


第39章 预购树苗
春日, 上阳村里新的一轮种植开始。
最近宁渝忙的就是这件事,想要粮食的收成好,你每一步都不能糊弄着来。
村里老农说田地最诚实,你糊弄它, 它几个月后也糊弄你呢。
周队长对种植庄稼一事是最为看中的, 特意把手头公社主任选举的事放下, 日日在村里看着守着。
人家队长这么忙,你自然也不能偷懒是不是?
于是宁渝又开始早出晚归,反正乔茗茗现在也没去猪圈上班了, 晚起点也没关系,所以有些时候她醒来时压根就看不到宁渝。
今日早晨便是如此。
乔茗茗醒来摸摸旁边, 掏出枕头底下的手表看一眼。
哦, 竟然七点四十多分了,宁渝恐怕都在晒谷场上热火朝天地开干了。
看完时间,乔茗茗把手表又往原处一塞,闭上眼板板正正地躺着。
刚睡醒, 脑袋还不甚清醒, 需要来个开机前奏缓和缓和。
然而
“哇哇哇!”
乔茗茗沉默地睁眼,转身和已经被她爸放在大床上的小姑娘对上眼。
“哎, 你真是个人精!”
才几十天大啊,怎么连你妈我醒没醒都能分辨出来!
乔茗茗无可奈何,起身抱着她下床:“别哭啦别哭啦,别把你哥吵醒啊。”
几十天的小孩儿仿佛就是见风长的时候, 如今的重量与刚出生那会儿完全不同。
乔茗茗不是很想抱,但她那么眼泪汪汪的看着你, 还轻轻地抽泣着, 仿佛委屈得天都要塌了, 乔茗茗实在就舍不得把这姑娘放下。
好不容易把这小人儿给哄好了,乔茗茗快速地洗漱吃饭,然后带着衡衡,抱着彰彰出门去找人。
找谁?
找程连虎,也就是程芸芸她二哥。
此刻正是春风明媚的时节,又是一天中最舒服的时候,顺便带彰彰出去走走也没什么。
小孩就没有不喜欢出去玩的,前几天要看妹妹,衡衡满脸苦大仇深。
这几日乔茗茗在家,他爽得飞起,很快就又活泼快乐起来。
这会儿走着路呢,蹦蹦跳跳没有一个走路的样子,嘻嘻哈哈的围着乔茗茗转,“彰彰彰彰”地叫着逗妹妹。
再看看怀里这个,瞪着葡萄似的大眼睛,对着周围景色看个没完,也不知道她看不看的见,但就是看得很起劲儿!
要命了,乔茗茗竟然都觉得好像从她脸上看出了开心的情绪!
小道上草木萋萋,不管树木还是野草都长出嫩绿的叶子,一副欣欣向荣之态实在喜人。
乔茗茗脑袋里飞速转着,再过不久恐怕就是野草莓一片一片冒出来的时候。
上阳村野草莓恐怕还挺多的,瞧这道路,两边都是顶着花苞还未开花的野草莓。
在小道上慢悠悠地走了三四分钟,经过晒谷场,驻足停下悄悄看了看宁渝。
宁渝若有所感,忽地转身抓住她的眼神,两人顿时粲然一笑。
“小乔,这是去哪儿啊?”
晒谷场上也有其他人看到她了,于是起身笑笑问。
乔茗茗站在树荫里,躲着还压根感觉不到热量的初升太阳,说:“我有事儿找芸芸她二哥,不晓得他有没在家呢。”
“连虎啊,应该是没在。”
“他去翻地啦,没事儿小乔你先去,我帮你叫叫他。”
“是说树苗的事吧,连虎这孩子胆子够大,他做事讲究嘞。”
程连虎是村里少有的几个去过外省的人,所以这次要去隔壁省购买树苗,周队长就决定让他去。
反正他两年前就买过,当时是帮村里买柿子树苗,地点也是隔壁省。不过说是隔壁省,却和他们绵山离得不太远。
乔茗茗站在这儿跟几个叔婶儿聊了会儿,把衡衡留下给他爸爸,就又沿着道路两边的树荫,慢悠悠地溜达到了程家。
程家不远,就在晒谷场附近。
在乔茗茗看来,这片居民区若好好保留着,留到几十年后很有做古村民宿的潜力。
因为足够古朴,又足够整齐和漂亮。
特别是程家,若说大队长家的房子是目前村里最好的房子,那么程家该是第二好。
程家很大,足有七八间的房。
围墙用了黄泥垒成。进门后能发现院子很大,左侧还开了个小门通往菜地。
程芸芸作为家中幺女,自然独占一间。
她能有单独的一间房,在这个年代可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呢!
不说别人了,要知道乔茗茗这个穿越者自从穿越来后就没单独住过一屋,也没有独属于自己的空间。
唉,真是听者伤心闻者流泪啊!
不过拥有自己房间的程芸芸好似过得也不是那么快乐,就像现在
“大头,二头,大丫,二丫,都给我滚过来洗头啊!”
程芸芸面红耳赤地狂叫着,半点看不出平日的腼腆和温柔。
是的,除了去年刚出生的两个侄子侄女外,她还有四个已经能到处撒欢的侄子侄女,平日都得她照顾着呢。
乔茗茗站在门口看了会儿,笑笑敲门,边走进来边说:“你这也太惨了。”
程芸芸惊喜:“你怎么来啦?”
她看到乔茗茗怀里的彰彰,顿时喜上加喜地起身:“彰彰也出来玩啦?”
乔茗茗:“我来找你二哥。”
“对哦!”程芸芸想起来,“说树苗的事儿对吧,你先坐下歇歇,我去叫我二哥。”
乔茗茗拦住她:“路上来的时候有婶子说会去帮我叫,你就先给几个泥娃洗头吧。”
程芸芸愁眉苦脸:“真是气死我了,我昨天才给洗的头,今天闹得满头满身都是泥土。”
乔茗茗安慰几句,有心想说脏就脏着,等你哥哥嫂嫂自己都看不下去了自然会自己动手洗。
但这毕竟又是人家的家事,程芸芸又对家人能有一百二十分的看重,乔茗茗估计她恐怕做不出这种事儿来,于是想想还是不说了。
这次来程家,自己的主要目的还是树苗。
什么树苗?
自然是油茶树树苗。
要想扩大生产规模,光靠山上那片油茶树林可不够。
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们是吃前人留下的福泽,那是不是也该再种点树留给后代。
咳咳,这么说起来好像有点太高尚,但其实就是这片油茶树林现在是足够供应,但往后做大了就不够啦。
所以与其到了那时候才想办法,倒不如现在就掐灭这个问题。
程连虎没一会儿就回来。
回家后洗洗手,顺脚踢两下不好好洗头,还把水溅到姑姑身上去的儿子。
他对乔茗茗笑笑:“我还想着让芸芸陪我去你家走一趟,没想到你先找来了。”
乔茗茗忙摆手,把闺女横着一抱,掏出笔记本翻开道:“我具体还没看过油茶林有多大,但是如果程二哥你给的数目是正确的,那么咱们差不多只需先再买两千多株。”
程连虎惊讶:“会不会太多了?”
大队账上恐怕也掏不出这些钱。
乔茗茗也不是不知道大队囊中羞涩,但你现在不种往后是得受制于人的!
所以她拉着宁渝熬了几天的夜,从周队长那里搬了一堆报纸和文件来,终于让乔茗茗找到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向公社借钱。
她其实想找银行,银行钱多啊,但是刚把话说出口就被周队长给撅了回去。
“找银行?不找不找,万一还不上咋办?”
银行和县里政府可不是一个系统,周队长特怕跟银行打交道。
好吧,乔茗茗说不动,只能找公社甚至县里寻求帮助。
不知为何,现在大队里好像都是自己以不给公社县里添麻烦为荣,去找县里哭穷反而是件丢脸的事儿。
乔茗茗不解,极其不解。
能要到钱就行,你怕什么丢人啊,要钱的事算丢人的事吗?当然不算!
她废了好大一番口舌,才说动周队长向公社打报告借钱。
如果公社没钱,就去县里。
她甚至帮忙把报告都写好了,报告中声泪俱下地表明了他们现在发展山柚油产业时遇到的瓶颈,希望得到来自上级的帮忙。
反正不管是报纸上还是从前的文件上,有时候要大力扶持农村产业,所以找领导哭诉不仅不丢人反而合情合理呢。
虽然现在钱还没来,但乔茗茗相信钱总会来的。
来迟了也没关系,乔茗茗说:“程二哥,咱们先付一部分的钱,等树苗全部到了后咱们再付尾款。”
程二哥很怕自己谈不妥,翻了两页纸为难说:“定金只付六成这够吗?”
“够啊。”乔茗茗心想账上也只有足够支付六成的钱了。
哎,大队的账上是真没钱!
从大前年开始修路,从前年开始修水渠,但这些断断续续一直修到现在还没有彻底完工。
完工不可能完工的,路还没修到公社,水渠也没彻底覆盖农田,甚至村小还没修缮。
还有,化肥又是一大笔钱……
难怪周队长抓着山柚油不放,不论乔茗茗给他构建出的未来有多离谱,他都想去尝试。
乔茗茗又和程连虎谈了谈细节上的事,强调好几次一定要在四月之前赶回来后才离开程家。
宁渝说上阳村的气候,油茶的种植在二到五月之间是最佳的。
回家的路上,乔茗茗忽然驻足看了眼不远处的层层大山,心想自己该上山看看了。

乔茗茗一走,程家兄妹没过多久就吵了起来。
盖因为程芸芸说:“二哥,我不想给你们看小孩儿了,我想跟你出去长长见识。”
程连虎翻个白眼:“我说程芸芸啊,你能不能消停点儿,现在怎么还想往外跑。”
“你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我天天待在家里都要待废了。人家茗茗有正经事干,苹果过段时间也得到处跑,就我跟老妈子似的在家看小孩,要看你看反正我不乐意这样。”
程芸芸边说边看门口,趁着她几个嫂子没回来,赶紧把心里话说出来。
程连虎:“……”
嘿,怎么安分几个月,又要重新开始折腾了呢?
这姑娘去年要死要活的那股劲他现在想起来还害怕,但真让他答应他又不敢,他怕他爸妈打断他的腿。
要知道,这段时间爸妈可准备让芸芸相亲的。
于是当哥哥的敷衍,当妹妹的追问,一个追一个躲,很快就吵了起来。
当然,这一切乔茗茗都不知道。
怀里的彰彰睡着了,顺带撒了尿尿,乔茗茗只能叹口气把她抱回家。
她还想拐弯去找苹果的,问问她明天有没时间跟她一起上山一趟,现在只能放弃。
明天晒种就结束,宁渝说是能休息一天,乔茗茗自然就能把孩子交给他带然后自己上山!
她怪想去看看山葵长得如何了,宁渝总说因为土壤和今年气候的原因山葵长得非常好。但乔茗茗琢磨着,他就是再牛逼也没去日本那儿看过人家的优质山葵吧?
中午,午风轻吹,吹得人很是惬意。
宁渝被周队长抓去做壮丁,乔茗茗就得自己做饭做菜,顺便还得吩咐衡衡去给爸爸送饭送菜。
没办法,稻田养鱼的事儿被宁渝提了起来,为了不失败他和周队长都得全程盯着。
傍晚,宁渝顶着夕阳的余晖回到家。
乔茗茗中午特别明智地做了不少饭菜,这会儿只需要热热就能吃。
饭桌上宁渝问:“你明天准备去县城吗?”
明天是县城赶集。
诶,她忘了这件事了!
乔茗茗想了想:“去,当然去!我早上去县城,回来后我再去龙虎窟。”
她好不容易有一天自由的时间,自然哪里都想去!
宁渝:“那你帮我去废品收购站找找老张,问问他收没收到收音机。”
乔茗茗:“行啊。”
宁渝也是个很神奇的人,他不爱社交,但却很善于社交。
废品收购站的老张,那可是位头发稀疏花白,嘴巴里只剩几颗摇摇欲坠的牙齿的六十多岁老人家,宁渝竟然能和人处成忘年交!
还是在乔茗茗住院的那段短短的时间里,和人家搞好关系的。
好到什么程度?
好到老张会偷偷给他留报纸,答应给他寻找二手收音机和收音机零件的程度。
宁渝说:“报纸还是太慢了,咱们又不是总能去县城的。所以家里得有收音机,这样消息才会快些。”
村里倒是有一台,但不可能给你用啊,那是周队长特意找上头申请下来的,只放在村委的广播室里头。
而且那玩意儿贼费电,里头有六节一号电池,如果每天听两个小时的新闻,那么电池两三天就得换一次。
就这,谁还敢去用?
村里的那台很大,宁渝想要的是小的,目前县城供销社里买不到,只能寄希望于老张。
或者说寄希望于老张他儿子,根据老张介绍(吹嘘),他儿子在绵山的废品收购站上班,曾经就见过废旧的小型收音机。
乔茗茗:“……”
好吧,原来宁渝醉翁之意不在爹,在乎绵山的儿子也。


第40章 新的出路
翌日。
乔茗茗活似一只被狼追的羊, 匆匆吃完早饭就跑了,追逐她不可多得的“自由”去了。
宁渝就见她跟个炮仗一样冲出去,从他的角度看,更像后头有条狗在追她。
他嘴巴张大, 想说什么, 但还没等他说句话她人就跑没影了, 于是宁渝又默默闭上。
望眼天色,天还未亮。
是真的未亮,外头还是半黑的呢, 其实除了老周头赶车外,村里还有其他人负责赶车。遇上其他人赶车, 平常赶集就得这么早。
你起不来, 想让人家等等?
去你祖宗,想什么美事儿!
五点半出发,八点多到县城,差不多下午两点多就又到家。
每到这天村里四五辆驴车马车齐上阵, 一般来说都能把想去赶集的人都拉去赶集。
反正一次赶集下来整个人是身心俱疲, 宁渝实在搞不懂茗茗为何如此热爱赶集。
就在乔茗茗坐上驴车,美滋滋地期待着这次时隔好几个月的赶集之旅时, 宁渝也在安排着今日要办的事。
带娃算其一,除此之外他还得开始试试做菌菇包。
春季,是种植不少菌菇的最佳时候。
他想尝试种种,如果可以的话不仅自己家有菌菇吃, 还可以推广给村里其他家。
山上的菌菇,也不是说去采就能采到的。采到足够自己吃也就差不多了, 而如果能种植的话就想种多少种多少, 吃不完的拿去赶集上卖。
吃过早饭, 天色渐亮。
衡衡起床后没看到妈妈还能接受,他晓得妈妈是去赶集。
但彰彰被乔茗茗带了几天,宁渝前段时间又早出晚归,于是乎宁渝不出意外的收获了哭包闺女儿一枚。
“哇哇哇”
几十天大的小孩你没法跟他讲道理,她哭就哭得尽兴,两只手到处挥着脸都憋红了。
不过还好彰彰这孩子不算犟,比起衡衡她好像会更像妈妈些。
属于那种随遇而安类型。
醒来没看到妈,好吧那我哭。
我哭成这样了还没看到妈妈,好吧那我等会儿就不哭了。
宁渝泡了杯奶,然后把茗茗的睡衣放在胸前,以图蒙混过关。
真别说,就这么抱着闺女儿给她喂奶,她竟然还真的止住小小的哭泣声。
伺候完闺女儿,把人放在床上就开始去院子里干活。
前两天牛愣子从山上给他带了几棵干枯的油茶树,周队长又帮忙买的菌丝,所有材料一应俱全宁渝就不信自己搞不起来。
真搞不起来他也别回首都了,自己找个地方重新读书吧。
油茶树不仅能种茶树菇,其他菇也能种。这次菌丝他也不是只买一种,而是买了三种。
菌丝其实不太好买,但因为当地菌菇多,绵山坐落着一座真菌研究所,所以屏北县中能买到不少菌丝。
这大约就是本地有研究所的好处,当地研究所里研究的很多东西都是适宜本地种植生长的,研究完后产品或多或少总能反哺给当地的百姓。
宁渝前几天挤出时间,用旧厕所木棚的材料在后院盖了间木头小屋。
这会儿就趁着闺女儿乖乖的没哭,赶紧制作几个菌袋。
菌袋当然用油茶树做的,这一步他十分熟练,完全不需要多想就能做出来。
木屑、棉籽壳、米糠、轻质碳酸钙,哦就是沉淀碳酸钙,这玩意儿自己也很容易做,不需要去买,能省下一笔钱。最后加点蔗糖,几样材料得严格按照比例配备才行。
宁渝还做了另一种菌袋,其中原料就只有棉籽壳没有木屑了,他想试试哪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