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宴几堂负责采买的还是怀兮,姜棠托她带了五斤鲜虾、几个西红柿、大包干豆皮,还有一大块五花肉。
姜棠打算做五花肉卷虾滑,再用西红柿炖,若是做出来好吃,就可以出现在陆锦瑶的桌上。
做完晚饭,再准备好宵夜,姜棠看没什么事就先回去了。
亥时过后,不用值夜的丫鬟们也回来了。
累了一天,早已经筋疲力尽。
还没到下人房,佩兰就闻到飘荡在空气中的酸甜味,隐隐还能闻到肉香,就是那种被烤焦了的味道。
那一瞬间,她好像变成了一只兔子,前头拴着一根萝卜。
别的屋子的丫鬟兴许不知道这是哪个屋飘出来的香味,到亥时早已饿得不行,闻着味道就忍不住咽口水,然后就看见身边嗖嗖过去几个人。
宴几堂的丫鬟早就习以为常了,一个个脚步飞快,而早早在白薇那儿订了饭的也加快了速度。
各个健步如飞。
佩兰走得最快,一开门,香味更浓郁了,“姜棠,做的什么呀!”
姜棠捂着鼻子,“西红柿炖五花肉卷虾滑,还炖了炸豆皮,快过来帮忙,帮我扇着风,烟也太呛了。”
古代没有抽烟机,在屋里做饭一不小心就弄得哪儿都是烟。她们屋的衣服全放柜子里,打扫也要勤快,不然过不了几天就弄得哪儿都是油渍。
吃过饭还得通好一会儿的风,味道才能散尽。
姜棠说的全是佩兰爱吃的,立马蹲在一旁打扇子,一边打一边冲姜棠笑,“棠棠,什么时候好呀。”
锅里是还没收尽的西红柿汁,咕噜咕噜冒泡的时候汤汁就起起伏伏,正好把里面煎的金黄的五花肉卷露出来。
真的好多肉卷,佩兰都没见豆皮,“豆皮呢?”
姜棠:“一会儿就熟了,豆皮在最下面呢,把碗拿来,马上好了”
姜棠往锅里撒了把小葱花,这就能出锅了。
佩兰端了四只碗过来,通常都是姜棠做饭,她们三个轮流刷碗。今儿箐湘和静墨值夜,一会儿白薇出去送吃的时候一道给送过去。
姜棠做的多,一人给盛了五个肉卷,炸豆皮一碗里放了三小张。卖出去的一碗里面四个肉卷两张炖豆皮。
定出去了四份,正院两份,宴方堂两份。
正院那两份是南香和南雪订的,姜棠记得她们以前都是订四份。
宴安堂没在她这儿买过菜,宴明堂刚出了事,丫鬟们行事谨慎了些。
四份还有给箐湘静墨的被白薇一起带走了,临走白薇还不忘嘱咐,“我的给我留着,放锅里,多泡点汤好吃!”
佩兰:“就你会吃,知道了知道了。”
姜棠往自己碗里捡了五个,晚上吃的白粥,这会儿也饿了。
五花肉切的薄,又把油脂给煎出来,吃起来肥而不腻。西红柿是酸的,最能缓解油腻,一口咬下去,里面还包裹着白菜叶,再里面,是橙色的虾滑。
姜棠喜欢吃有颗粒感的,故而虾滑没那么碎,西红柿汁煮的虾滑,酸鲜爽口,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缺碗米饭。
炸豆皮味道也好,软软的吸饱了汤汁,这样吃正好。
佩兰:“这个无论是来碗米饭还是来碗面条都好吃的!”
陆英道:“你看看你的下巴和肚子,再夜里吃米饭,下巴和肚子还能多几层。”
佩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从前她也只是买点肉包子点心解馋,自从姜棠做这个,她次次都跟着吃。吃过了就睡,可不就胖了吗。
佩兰揉揉自己的脸,“那我以后隔一天吃一次好了。”
她也想像姜棠那么好看,脸已经这样了,至少苗条一些。
瞧佩兰那委屈的样子,把一屋人都逗笑了。
姜棠看着剩下的半锅番茄汁,倒是想到一个主意。
陆锦瑶爱吃酸的,这西红柿不也是酸的吗,这里的西红柿又大又红还出沙,无论是炒菜还是煮面条都好吃。
最好吃的还不是这个,番茄味的火锅肯定没吃过,西红柿炖牛肉也是极好吃的。
但是这里的牛肉是耕牛,除了老死的,不可宰杀。想吃牛肉火锅,得遇见牛肉才行。
可遇不可求,怀兮不一定能买得到,得让韩余清去。
夜里,陆锦瑶又吃了顿夜宵,顾见舟看着馋,把陆锦瑶没吃完的全给吃了。
吃过,他给陆锦瑶看了封信,“五弟写来的,有事求你,你若是不方便我就回绝了。”
陆锦瑶笑道:“总得看看是什么事,若是现在让我给他家世品性样样都好的小娘子,我也办不到呀。”
陆锦瑶把信打开,烛光的影子在信纸上跳跃,她一目十行,明白了顾见山写信的用意。
是她没考虑周全,只想着让姜棠做些得用的吃食,却没想到能这么得用。
“能不能做出来我不敢保证,你也知道,这是姜棠做的。”陆锦瑶对做菜是一窍不通,不能替姜棠打包票。
万一做不出来呢。
顾见舟道:“他信中只说一试,若是能成你赏姜棠不就行了。”
陆锦瑶心道,那是说赏就赏的吗。
做好了自然能赏,但姜棠一个丫鬟,担得起这份赏赐吗。
对陆锦瑶来说,是她的功劳不会让,不是她的功劳也不会去抢。
“有关粮草,兹事体大。若是成了,这事必经过朝廷。我是不懂朝中之事,但你说,让姜棠一个小丫鬟顶在前面……倒是应了那句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皇上若是想见见她怎么办,你再想想姜棠的相貌……给她弄到宫中又怎么办?”
顾见舟没陆锦瑶考虑得多,他只是觉得,这是好事,如果能为百姓做些事,赴汤蹈火他也愿意。
若是永宁侯府想出这个主意来,这个主意还有用,圣上会龙颜大悦,赏下一堆东西。
若是说这是府上丫鬟想出来的,圣上兴许突然兴起,想要见见姜棠。
好像侯府的人想出这种法子就是理所应当,姜棠想出来就觉得不可思议。
顾见舟没想到这一层,但听陆锦瑶说,也觉得不对劲了。
见了姜棠之后呢,到时就说不准了。
陆锦瑶把信放桌上,上面白纸黑字,顾见山说重谢厨子,怕是也知道这是姜棠做的。
只提重谢,却没提别的,他心中早就有决断了。
陆锦瑶道:“不问最好,若是问起就这样说。就说母亲身体不适,府上厨娘做饭时出了锅巴,干干脆脆,很是好吃,又禁得住放,这才让厨子想能不能做出来。”
圣上若想看,找一个厨子应付过去就行了。
这么说的话那点子还是姜棠想的。
这是陆锦瑶目前能想到的,最稳妥的法子了。
顾见舟觉得这个法子行。
陆锦瑶道:“这事还得和父亲母亲说一声,还是先别说了,等东西做出来再说。”
陆锦瑶心里正愁着,看顾见舟还笑,忍不住嗔道:“你可是有群好兄弟。”
顾见风中庸却不安分。顾见水看着聪明,人却是个蠢的。顾见海看着老实,但一肚子坏水。
而顾见山,陆锦瑶看不透。
大约是因为很早就进了军营,才磨成了这样的性子。他是杀过人,见过生死的。
顾见舟说好,“用的到我的地方直接吩咐,若是做不出来,也没事。”
次日一早,才吃过饭,陆锦瑶就把姜棠叫了进来。
她把目光放在姜棠的新络子上,展心一笑。
原想着那日吃到的樱桃味蛋糕好吃,想让姜棠看看能不能在铺子里卖,但是事有轻重缓急。
陆锦瑶叹了口气道:“上回让你做的锅巴和锅盔,你还不知道是给谁的。”
姜棠知道,是给五公子的。
第32章 当丫鬟的第三十二天
姜棠知道, 但陆锦瑶不知道她清楚这是给顾见山的。
思及此,姜棠摇了摇头。
陆锦瑶解释道:“那日做的东西全送到了军营,本想给五公子路上带着做干粮, 不知怎的他又想到了军粮上面去了。写信回来问能不能把红薯、芋头、青菜这些加进去,做出吃得起还能久存的干粮。”
陆锦瑶觉得, 这个东西也只是以备不时之需。平日里还是火头军做饭,毕竟什么东西再好吃, 也不能总吃。
“你先试试,做出来最好,做不出来也不用勉强。”陆锦瑶道, “缺什么和怀兮说,怀兮买不到的再让韩余清去找。”
姜棠点了点头, “奴婢愿尽全力一试。”
不仅因为这是给军营的,还因为顾见山。
她正愁没法报恩,这不是来瞌睡有人递枕头吗。
顾见山不愧是副将军, 别人吃着干粮, 兴许只会觉得好吃,他却能想能不能让更多人吃。
这样的人为军为民, 和定北侯世子那样的纨绔不一样。
陆锦瑶嘱咐道:“这事儿急迫些, 小厨房的事先交给赵大娘,你专心弄这个。”
陆锦瑶清楚丫鬟们私下的小动作。比如露竹白薇她们闲暇时会做针线活赚银子,姜棠偶尔会做些吃食卖,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小事。
宴几堂只有两个主子,伺候的丫鬟和婆子却有十多个, 她又不是手脚不能动, 哪儿用得了这么多人。再说了, 有时算账看书, 陆锦瑶不喜欢屋里有人站着,只要不耽误正事,这种事她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说,东西是姜棠做,白薇拿去卖。白薇最擅于打探消息,对宴几堂也有益处。
姜棠哎了一声,“那奴婢先行告退。”
陆锦瑶挥了挥手,姜棠便悄悄退了下去。
姜棠大约知道顾见山想要的是什么了,他想要的是压缩饼干。
在现代,压缩饼干不是人人必需的,姜棠就更喜欢吃黄油饼干。很多压缩饼干都是“军工厂”制作,成了军资。
压缩饼干比锅巴锅盔还顶饿,吃起来也方便,干吃泡水都行。可姜棠根本没做过,不知道配方配比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没有精密仪器,怎么知道做成什么样才能满足将士一日的需求。
看似只是做“锅巴”,其实比做锅巴难多了。
宴几堂消息最灵通的是白薇,姜棠向她打听军营的事,白薇含糊说了几句。
“我也不太清楚,也是从别处听来的。外头和侯府不同,其他城和盛京不同。别看咱们有吃有穿,但有的是穷人。将士们吃饭只求吃饱,窝窝头红薯芋头是常有的事儿。你看咱们宴几堂的丫鬟,每日能吃上米饭大锅菜还觉得不好吃呢……戍边卫国的将士,可能连这个都吃不上。”
侯府的五位公子爷,就数五公子最瘦,为何瘦,还不是因为吃的油水少。
看大爷二爷他们,二爷去了一趟湘城,回来都能胖一圈,还带着外室和私生子,可见在外过的不错。
姜棠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我知道了。”
这样的话,要优先考虑的就不是味道而是成本了,难怪陆锦瑶说能不能用红薯芋头做。
既然做饼干,那就得用面包窑,也不能用米了,面最好。
压缩饼干一共四个字,前面是压缩,后头才是饼干。得先用重物压,然后再烘干。
除了要便于运输,还要顶饿,一块儿就得够吃一顿。
姜棠想的法子是先把红薯、芋头、青菜烘干,然后磨成粉,用油和调料拌匀,尝好味道了再送进面包窑。
陆锦瑶说用红薯,但没说不能用肉,就算西北艰苦,那也能吃到肉。
肉就不磨成粉了,切成小丁,看得见吃得着那种,在那种地方心里还能多点慰藉。
给顾见山压缩饼干做的姜棠打算按这个路子,既然做饼干了,还是试着做,一个面包窑还能剩好大的地方,少不了做些别的,什么黄油饼干,黄油曲奇……
不过这里没有黄油,也得自己动手做,上回做了淡奶油,打发之后继续打,直到打出黄油结块才行。
姜棠没工夫打黄油,就把这活交给了陆英。
陆英:“怎么又是我!”
姜棠央求着道:“做出来第一块让你尝!这回不用筷子了,给你用这个。”
陆英低头一看,好像棍子上长了个鸡蛋。上头是一个竹柄,下头是向外弯的细竹条扎成的筛子。
她拿过来试了试,还真是,马上就起泡泡了。
“这个好,比筷子省劲儿多了。”陆英飞快地转了几下,泡泡越来越多。
几个人轮换着来就快了,泡泡变得又密又多。
姜棠想打算做点抹茶味的,再做点原味的。
黄油饼干的酥劲儿和这儿的有一样点心很像,就是桃酥。桃酥也是极好吃的,酥酥甜甜,咬一口直掉渣的,上面还撒了黑芝麻和果仁儿。不过做桃酥用的是猪油,没有黄油饼干那股奶香味儿。
这回轮番打,很快陆英就弄出姜棠要的那种效果了,盆里结了淡黄色的硬块。
用井水一冰再打,看硬块儿越来越多,陆英急忙把黄油给姜棠送过去。
面粉中筛点生粉,揉进黄油,最好揉成起沙的程度,再用重物压平。用井水冰一下定个型,切成薄片,跟着“压缩饼干”一起送到面包窑中慢慢烤。
隔着面包窑的门,都能听见油兹拉兹拉渗出来的声音。
姜棠一直在面包窑跟前,一是怕烤糊了,二是怕火候不够。
要是想做压缩饼干,这个面包窑也得交给朝廷。不过姜棠已经拿了三年的买断银子,这就是陆锦瑶的事情了。
姜棠一盯就是一个中午。
中午,陆锦瑶吃的是赵大娘做的酸菜鱼,难得用了一碗饭。吃过饭,她坐在窗边,问露竹,“姜棠又在做什么,好香呀,好像小蛋糕的味道。”
露竹也不清楚,“奴婢这就出去看看。”
有黄油和糖的香味掩盖,压缩饼干到底弄成什么样姜棠也不知道。虽然香味出来了,但还得再烤一会儿。
露竹来问,姜棠便直说了,“五香居卖的桃酥是用猪油做的,再炸过才那么好吃。我想试试能不能做成牛乳味儿的。”
露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那你慢慢做。”
不用嘱咐,姜棠也会把做出来的第一锅送到正屋。
这味道甜得让人魂牵梦绕,点心一时半会儿做不好,陆锦瑶只能去睡午觉。醒来时床边的小木桌上就摆着一盘子点心。
左边是淡黄色的,右边是浅绿色。是小巧的圆形,看着很是可爱。
露竹半跪着服侍陆锦瑶穿衣穿鞋,“一做好就送过来了,这个点心也是两个味道,姜棠说和桃酥的口感很像,大娘子尝尝。”
“姜棠没敢多放糖,里面的油也烤出去了,这个能多吃两块。”露竹先端了杯茶过来,“大娘子润润嗓子再吃。”
给陆锦瑶请脉的府医说,过甜过油的东西该少吃,平日里得注意些。
陆锦瑶有些日子没吃小蛋糕了,现在正馋的紧,赶紧吃了一块。
咬下去和桃酥一样又不太一样,直掉渣,是那种面面的酥。甜味的确不重,吃起来多了股很浓郁的奶香味。
没桃酥吃起来那么腻。
五香居的桃酥是卖的最便宜的点心,一斤要一两银子。
不过做桃酥用的油多,一斤点心就一大包,比其他点心便宜得多。
陆锦瑶做生意,一直有意避着五香居。五香居卖的点心锦棠居一样都不卖,毕竟把芋泥糕的馅儿换成豆沙、枣泥就成了豆沙糕和枣泥糕。
可若把这个拿出去卖,就相当于和五香居打擂台了。
陆锦瑶倒是不惧怕对上,做生意本就是你来我往,什么都怕,那就什么都不用做了。
不过,月初铺子才开业,现在刚月中,怎么也得过两个月铺子在盛京站稳脚跟再说。
吃着点心,陆锦瑶突然想起让姜棠做的锅巴,“姜棠只做了这一样吗?”
露竹摇了一下头,难以启齿道:“还有一样,分给我们尝了,只不过,咬都咬不动。那么大一个,像石砖。”
露竹用手比划了一下大小,有一个手掌大,一指厚。
陆锦瑶用帕子遮了遮嘴角的笑,道:“告诉她不必急,交代她的事慢慢做就好。”
露竹哎了一声。
姜棠正发愁呢,没做过的东西必不可少要经过翻车这一步,她按照以前见过的压缩饼干的大小烤,烤出来的能磕鸡蛋。
好不容易切下来一块儿,尝着味道还行,和没烤制前相差不大,吃起来挺香的,但就是嚼不动。
有点像磨牙棒。
便是佩兰这等贪吃的,吃的时候也得迟疑一下是吃重要还是牙重要。
幸好烤的不多,不然全浪费了。
佩兰道:“这个也不要扔啦,慢慢啃着,还挺顶饿的,留着夜里吃。”
她啃了几口,本来中午吃过饭,隔了半个多时辰,肚子又有点饿,吃过几口这个,现在已经不怎么饿了。
听佩兰这么说,至少姜棠做这给饼干的初衷没变。
顶饿。
姜棠:“那先放那儿,可千万要小心牙。”
佩兰点点头,烤的一锅饼干全给了她。“谁要饿了就找我拿去,别忘了。”
陆英一脸拒绝地点了点头,拿肯定是不会拿的。大晚上啃这个,牙还要不要了。
姜棠想若是切薄一点,再掌控着火候,就不会烤这么硬了。
但切薄估计行不通,饼干的硬度绝对得足,这样远途运输才不会碎。
饼干高上占地方,长和宽占的地方就少了。
弄成这么硬,估计和里面加的东西有关,红薯本来就有粘性,芋头也是。烘烤不仅把吃的烤熟,还把里面的水分烤了出去,吃起来自然就硬。
这里面加的东西还得慢慢调。露竹过来说这事不用急,陆锦瑶让她慢慢来。
姜棠就沉下心来,从前给陆锦瑶做的东西都是她以前本就会的,做起来自然轻而易举。
而压缩饼干是从未做过的,一次未成实属正常,毕竟她以前做吃的也没少翻车。
不能只吃老本。
姜棠把袖子挽起来,又试了两次,要么一烤就散了,要么邦邦硬能当砖头。这带去战场有什么用,当武器吗,遇见敌人扔一块儿?
姜棠自己都觉得荒谬,只是夜深,她得回下人房了。
屋里,佩兰少有的什么都没吃。
“棠棠,你给我的那个饼,吃完之后再喝点水,就好一会儿不会饿。”
陆英不信,也吃了两口,倒是真如佩兰所言,当丫鬟的没那么讲究,可以填饱肚子就行。
况且这个只是硬,味道还不错。
吃起来甜滋滋的,里头藏着的肉丁特别好吃,一小块慢慢啃,吃到嘴里的是很香很香的粮食香气。
面、红薯、芋头……
姜棠还在里面放了白菜粉和萝卜粉,这两样东西一烘干,就剩一小条,这么一块儿饼吃下去,可不就饱了吗。
姜棠道:“我再试试,你也少吃点这个,或是泡着粥吃。”
泡一泡总比干吃强。
佩兰眼睛一亮。“是哎,我怎么没想到呢!”
佩兰心里惦记着吃的,次日一早带了一块儿,吃早饭的时候就泡在了粥里,只不过,这块饼干一泡,泡了好大一碗糊糊。
佩兰吃不动,央着姜棠陆英她们帮忙吃完的。
今儿是十五,又到了发月钱的时候。
姜棠现在是正经的二等丫鬟,领二等丫鬟的月例。
在名册上,姜棠看见自己的名字在箐湘后面陆英前面。
原来是在陆英后面的。
从露竹那儿拿了银子,在高嬷嬷那儿按下手印。
这是来这儿之后第二次拿到工资。
年薪十二两银子,若是能成一等丫鬟,年薪就能番一倍。
若是上个月,露竹没准能看出来姜棠“觊觎”她的位子,但如今姜棠心里想什么,脸上都一片平静。
自然而然地就看不出来了。
不过换句话说,就算知道了,露竹也不会多怪罪。大娘子身边一向是能者居之。她和怀兮不过是因为占个陪嫁丫鬟的名头才当了大丫鬟,若是没用,大娘子不会放着她们领大丫鬟的月银。
至于几个二等丫鬟,若是有用,自然不会动。
*
很快,姜棠拿月银的喜悦就被冲淡,一门心思弄压缩饼干。
做这个的时候她好像突然明白这两个字的含义,像饼一样,却是干的。
从早到晚换了七八样配料,每换一次就用纸笔记下,快到亥时,最后一锅终于出炉了。
今儿就算做不出来姜棠也得回去了,亥时陆锦瑶和顾见舟休息,这边不能有动静打搅他们。
佩兰一众丫鬟已经试了一堆饼干了,一锅啃两口,也够啃撑了。
一共弄了六锅,味道各有千秋。
一锅比较软的,有红薯的甘甜和芋头的糯甜,肉丁也是微甜的,瘦肉很硬,肥肉已经烤成透明色,咬下去掉渣,特别好吃。
还有一个特别好吃的是香葱味儿的,那才是真的香,又酥又香,还特别脆。
这葱啊蒜啊原本都是当调料的,原来能好吃成这样。
姜棠觉得软的不行,路上带不了,香葱味儿的倒是可以再精进精进。
她把这两样饼干送到正屋,陆锦瑶也爱吃。
知道这里面都是红薯芋头,倒没过于惊讶,“总之什么东西在你的手里,都能变得好吃。”
满打满算姜棠弄了两日,弄成这样已是不易。
“这样能送过去吗?”陆锦瑶道,“送到军营,得把方子写下来,军饷一向由朝廷发放。这件事,我没法做主给你银子。”
姜棠道:“不用银子,五公子护卫天下百姓,而奴婢虽是一个小女子,也是受五公子恩惠的。既受了恩惠,那理应报答。日后所有能用的到奴婢的地方,定万死不辞。”
陆锦瑶没想到姜棠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属实难得,“那上头若有赏赐,日后再告诉你。这两日你把这个……你做的东西你来起名字。”
姜棠道:“这个就叫饼干吧。”
名字也不是她起的,但姜棠给的解释是,做法有点像烙饼,做出来很干。
陆锦瑶觉得还挺有道理,点点头便同意了,“那这两日你把这个再做做,让宴几堂的人都尝尝,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再精进。”
姜棠应下,“奴婢明白。”
陆锦瑶想了想,还是决定告诉姜棠,这话她若是能听明白就听,若是觉得拦了她的好前程,陆锦瑶以后再不白费这个心思。
“这事儿事关军饷,非同小可,必然得过圣上的眼。你是女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况且以你的容貌,极易招致祸端。”陆锦瑶并不是说这是姜棠的错,只是陈述一个事实罢了。
陆锦瑶看姜棠听得认真,接着道:“所以想着把你一句带过,圣上问起就说是你想出了锅巴,饼干是府上大厨子和你一起做出来的。见也是见厨子,你意下如何?”
如果姜棠不愿意,陆锦瑶也不会勉强。
姜棠想了片刻,道:“奴婢愿意。”
陆锦瑶也是为了她好。来这儿之后这幅样貌的确招了祸端,但也是极好看的。凡事都有两面性,怎能光想好看呢。
陆锦瑶松了口气,姜棠这么说就表明她想清楚了,倒是聪明,没说什么似是而非的话,没说全凭大娘子做主……
陆锦瑶:“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下去吧。”
姜棠哎了一声,“那奴婢先告退了。”
本来她做这个也没想得赏赐,这回能帮顾见山一次,那就只欠一回恩情了。
很快就能还清。
不过话说回来,便是顾见舟出头写奏折呈表,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因为顾见舟人在翰林院,翰林院不管此事。
说的好听那是顾见舟心系百姓,说的不好听,那就是僭越,显得办这事儿的人没本事吃闲饭。
最后这事儿轮到了顾见海头上。原本永宁侯也行,但是他一想自己年纪大了,还不如让小辈们来。
顾见海是武将,是目前最为合适的人选。
此事若能成,顾见海应会升职受赏赐,纯属天上掉了个大馅饼。
顾见海知道这是谁做出来的,那日在花园边,看见顾见山那般失态,他没说是对的。
这事儿他连云氏都没说过。
顾见海觉得他别的可能不行,但混饭吃的本事不小。
跟着永宁侯,混到了正六品的校尉,一直安安稳稳到今天。
如今跟着顾见舟顾见山两个弟弟,混了这么一个拿赏赐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