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


发表于《科幻世界》2006年银河奖特辑

  一、

  很快,我将结束漫长而无聊的航行,抵达永生联盟。我的世界早已被远远的抛离在身后,抛离在宇宙空间无边的寂静中,而一个全新的、陌生的世界即将在我眼前展开。这种感觉时常让我心生恐惧。

  二、

  我的第一站是坦亚。在坦亚星缓慢的自转中,我在首都的街道上徜徉着,用矜持的微笑维护着地球人的自尊。我努力想假装对这颗星球的富足、繁荣与优雅见惯不惊,但当我想到我的家乡,想到浑浊的空气中无精打采的坠下的夕阳,想到高楼大厦之间汽车喇叭的尖叫,总是难免有些自惭形秽。

  而物质上的富足仅仅是一个方面。我很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街边行人的表情,发现他们看上去都精神饱满、充满活力,似乎都在享受着自己的生活。

  在来到这里的路途上,我的导航员就已经让我体会到了永生的第一个优势。据他自己说,他之所以被派到地球来做导航员,是因为他一度对地球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花费了九十多年的时间去进行研究。他说,在这九十多年中,他未曾浏览过任何一份与地球无关的资料。我告诉他,地球人的平均寿命也不过一百一十岁左右,他微笑着说:“所以,有限的寿命让你们对自己的了解还不如一个外人深入。”

  这话让我沉默,因为我暂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在我的要求之下,陪伴我的政府官员带我进入了规模宏大的国家图书馆。馆里既有先进的电子阅览,也有看上去很古老的纸质书籍。随行的文化官员告诉我,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都曾经预测纸质书籍将会消失,但它最终没有消失,仍然和这座图书馆一起坚不可摧的存在着。

  我信步游走于一间间的阅览室,发现几乎每一间都填满了人。人们专注的看着显示屏或者手中的书本,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我的冒昧打扰。

  这让我有些诧异。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担心,无限延长的生命会不会令人失去活力,但在我看来,即便是作为全宇宙第一颗实现永生的星球,长达万年的漫长时光也并没有让坦亚星变得乏味而无聊。

  我自己也曾经以为,永生会逐渐磨平人们求知的欲望,但坦亚星用事实证明了我的错误。不过,文化官员也很委婉的告诉我,坦亚星一直都是邻近几个星系中文明程度最高的星球,这里的人们大多有着高度理性的头脑:“所以,不要用坦亚星一颗星球的状况去评估其他的星球。你需要到各个不同的文明中去考察,才能得到一个全面而客观的结论。加入永生联盟,一定要基于完全自愿的原则。”

  我对他的坦诚表示感谢。的确,如果每一颗星球的状况都和坦亚星相仿,那我的报告将会导致严重的倾向性。我不愿意看到这一点,坦率的说。虽然我会严守客观的立场,对我的工作负责,但对于永生,我始终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那份不安。

  三、

  这颗微小的行星上绝大部分都被海水覆盖,雷尔是星球上唯一的一座城市。

  雷尔与其说是城市,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在这里,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你永远也无法数清,在同一个时刻,雷尔城里有多少吊车在运转,多少推土机在前进,多少水泥车在不停的搅拌,多少工人在脚手架上忙忙碌碌。你也永远无法统计,有多少大楼正在被拆毁,有多少商店正在被建造,有多少地基正在被撒上第一铲土,有多少人正在离开旧舍迁往新居。

  “我们的星球太小了,人们甚至连旅行都无法展开。海洋虽大,但所有的海水都是一种颜色,所有的飞豚都用同样的节奏从海面掠过。所以,我们只能努力的改变城市的面貌,来使我们的生命能够始终保持一点新鲜感。”市长这样对我说。

  这是一座让我难以忍受的城市,我在这里呆了两天便迫不及待的逃离了,不仅仅是因为漫天飞舞的粉尘让人窒息,更因为那可怕的噪音令我整夜的失眠。然而,雷尔人早已习惯了耳边巨大的噪音,没有这种噪音,他们也许反而会彻夜难眠。他们一刻不停的改造着自己的世界,把一座方形的邮局改成圆形,把一座两层的博物馆扩建为三层。这一天,城市里有一百座建筑物,下一天也许就是一百零一座或者九十九座。当人们从疲惫不堪的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熟悉的街道变化了模样,心中会突然体会到一点“新”的概念。他们用这种方式来提醒自己:生活并不是一潭死水,生活也在不停的改变。

  据说,雷尔人最幸福也是最疲累的时刻,就是当他们围在城市规划图旁边、争论着哪一条小街应该改道,哪一片树林应该变成草坪的时候。尽管如此,我仍然没有在雷尔人脸上看到坦亚人那样的满足和愉悦。他们在六千年的时间中不间断的把自己的城市拆来补去,面部肌肉都已经在这样机械的劳作中变得僵硬。

  又据说,雷尔人也曾经填平近海,扩大陆地面积,但又很快把这片新的大陆废弃不用。因为他们已经深深地依赖于原来的那座城市,不愿意离开了。那些敲击声、轰鸣声、搅拌声,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将永远伴随着雷尔人的文明。

  雷尔城内本来有一口大钟,随着钟楼的不断迁徙而被搬来搬去,终于有一天彻底坏掉,不再走动。这时候,人们才发现,在一座永生的城市中,不需要时间的概念存在。于是大钟被废弃,和一堆堆建筑废料一起,被扔到了城市的边缘。而从此以后,雷尔城再也没有修建过钟楼。

  四、

  雷尔给我留下的不舒服的感觉,一直到了钨星才稍有好转。我发现这里的人民十分的活跃,有着雷尔人所不具备的活力。

  在结束了冗长的欢迎仪式之后,我终于踏上了钨星的街道。出乎意料,第一件吸引我注意的事情却是一个正在被警察追捕的罪犯。

  那名罪犯跑得非常轻松,我可以看到他脸上清晰的笑容;与之相对,背后的两名警察气喘吁吁,一边跑一边捂着自己的胸口。

  但罪犯却突然停住了脚步,不再奔逃,两名警察扑了上来,扭住他的胳膊,把他押走了。

  我不由得很好奇,走上前去问他,为什么要故意被警察抓住。那名罪犯十分得意的告诉我:“这是我第三万五千四百二十七次被警察抓住,这是我所保持的世界纪录,整整比第二名领先了两万八千多次!”

  我听了目瞪口呆,两名警察却似乎司空见惯,喘着粗气把罪犯带走了。我想问他,既然已经保持了又是如此巨大的纪录,为什么还要不停的翻新它,但我很快醒悟,在无限的时间中,任何记录都有可能被赶超,所以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不断的扩大纪录。

  渐渐的,我发现整个钨星都被记录所包围,人们想方设法的制造出各种纪录,然后想方设法的维持纪录:有人已经绕着钨星长得吓人的赤道跑了好几百圈;有人数千年如一日每天到当地的最高峰观看日出;有人不停的结婚离婚,以至于不得不专门腾出一个房间来放置证书;有人把一个毫无意义的无理数背诵到了小数点后几万位……虽然绝大多数记录在我看来荒诞不经,但它的确使人们在时光的浸淫中仍然保持着活力与激情,这一点十分难得。

  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永生带给人们无穷的时间和精力,于是几乎每个人都挖空心思的想出了各种各样的纪录,每个人都保持了一项自己的纪录。结果,绝大多数的纪录都没有第二个人去挑战,但纪录的保持者们仍然诚惶诚恐,每一天都兢兢业业的继续提高自己的纪录,以便甩开身后那并不存在的追赶者。

  五、

  飞船降落到霍姆星时,我们不得不在休息室里多等了半个小时,因为我们正好碰上了霍姆人的外交官交接的时刻。新上任的外交官笑容可掬的向我们致歉,告诉我们,在霍姆星,人们的身份和职务总是随时处在变动中。

  霍姆人采取这样的生活方式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杂货铺的老板在某一天清晨收拾好自己简单的家当,离开杂货铺,进入到工厂里操纵铣床;同一时刻,一名农夫丢下自己的锄头,打算去接管一间失去了主人的杂货铺。在霍姆星,人们反反复复的、频繁的改变着自己的身份,忽而是政府职员,忽而是医生,忽而是乐团的小提琴首席,忽而是打扫街道的普通清洁工。

  霍姆人对于这样的改变早就习以为常。对于他们而言,在永生的初期,几十年、上百年的呆在同一个位置,会让人产生深深的厌倦。但永恒的生命却让人们得不到退休的机会。一位海员可能不得不在风浪中颠簸上千年,一位厨师身上的油烟味也可能萦绕他若干个世纪。

  大面积泛滥的精神类疾病开始促使人们做出改变。据说,最早的时候,人们主动辞职,然后尝试着去学习一些新的工种。很快的,他们迷上了自己新的工作,把过去的彻底抛弃,精神也不再抑郁。政府发现了这种做法的好处,开始试着推广,最终形成了法律。

  当然,要从一种职业转换到另一种职业,往往需要从头开始进行学习。学习的过程同时又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于是,在霍姆星,最多的建筑物是学校,最大的人群是学生。

  每一天晚上,当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人们开始在昏黄的夜色下穿梭于各个不同的学校,学习纺织、学习烹饪、学习绘画、学习物理和化学。许多时候,当人们尝试了多种不同的职业、想要再回头去捡起自己最初的工作时,发现自己早已遗忘了关于它的一切细节,为此,只能重新再学一次。

  因此,霍姆人的一生,不只在不停的更换工作,同时也在不停的学习、进修、补习。他们忙忙碌碌的学会了甲,忘记了乙,然后再去尝试丙和丁。

  因此,霍姆人的教师总是不够用,所以每一个霍姆人都是教师。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霍姆人同时扮演着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角色。他会走入一间教室,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讲述生物的起源,然后在下课后走入另外一间教室,坐在课桌后全神贯注的看着老师手中挥舞的针线。

  六、

  地球和塔族总是保持着贸易往来,所以我本来很希望去往他们的母星拜访。但是令我失望的是,这里的人们告诉我,塔族在永生的初期就彻底抛弃了自己的家园,开始在星际间流浪。到了现在,大约塔族自己都已经遗忘了,自己的母星究竟是天空中的哪一颗。

  塔族和雷尔人一样,无法在千百年的悠长岁月中安于现状。但他们采取的方式比雷尔人极端得多。当雷尔人还在汗流浃背的把自己的城市打碎后重新拼接、拼接后继续打碎的时候,塔族已经毫无留恋的离开故土,游荡于宇宙间的每一处角落,寻找一些新的火花来取代自己陈腐的记忆。

  塔族也曾经开发过两三颗不同的行星,作为自己新的定居点,但很快他们就发现,所有的新居其实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家园也都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它们无非都是一颗或大或小的行星,围绕着一个或者几个太阳旋转,接受着陨石的不断冲击,等待着亿万年之后最终的死亡。塔族发现,和永恒的生命比起来,一颗行星是那样的单调乏味。

  从此塔族开始丢弃了定居点,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根就是永不寂灭的生命,脚下的土地相比之下也显得虚浮而脆弱。他们如同古时的游牧民族一般,驱赶着成群的牛羊,从一处荒漠前往下一个水草丰满的所在。每一次,飞船来到一个新的港口,他们才会做短暂的停留,但很快的,又将继续踏上永远没有终点的旅程。

  有趣的是,塔族和雷尔人互相看不起对方。在雷尔人的眼中,塔族连自己的根本都已经遗忘,就好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总有一天会形神俱灭。而塔族则轻蔑的说,雷尔人的一生,永远只能折腾自己那一堆毫无价值的破烂,就像一团已经被嚼得发干的迷魂草,无论怎样也榨取不出新的汁液了。

  七、

  飞往卢克人地界的旅程总是让人心惊胆战,因为卢克人所控制的几颗星球之间总是不断的进行着战争。对于永生的人类来说,死亡只是暂时的,不过意味着更换身体;而对于我们来说,一次死亡就无法再醒来了。

  卢克曾经是一个最富侵略性的民族,如今,他们的血性只能体现在内部的争斗中。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确定一种战争的方式,然后展开各个星球之间的混战。

  战争的方式每次各不相同,有时候是星际空间的战舰厮杀,有时则是原始的冷兵器打斗,但不管是哪种方式,每一次都有无数的民众踊跃参与。

  我亲眼目睹,在征兵的现场,无数的男男女女相互拥挤推搡,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个普通士兵的位置。他们的服装各异,显示出每个人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但我看到人们脸上完全相同的渴望的神情,知道那绝非出自虚伪或强迫。

  在卢克执政官的邀请下,我远程观摩了一场卢克人的战役。交战双方身披铠甲,手执利刃,在一片辽阔的平原上短兵相接。在宽大而清晰的屏幕上,我看到了沙土的黄色、鲜血的红色、刀尖在阳光下闪耀出的金色、脸上的汗水混合着泥土的黑色、伤口处露出的断骨的白色。与此同时,我的耳中充斥着各种纷乱的声音:弓箭划过空气的尖啸、长剑砍在盾牌上的钝响、身体被长矛穿过的哧啦声、血液从血管内汩汩的流出、坐骑临死前的绝望悲鸣。

  这样的场面,曾经意味着杀戮、掠夺、征服或是仇恨,但现在,战争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我带着女儿逛公园一般随意而寻常。

  卢克人的生活不能离开战争,或者说,卢克人就是为了战争才生活着。平日里,你走在卢克的大街小巷,看着人们平静而有序的生活,却不知道那只是一种假象。一切的平静背后,总有冲动在隐藏;而一切的心满意足,也只是不安于现状的假象而已。在这里,大学教授会扔掉课本,音乐家会甩掉指挥棒,商人会把手中的生意交给副手打理——只要能够参与到战争中去。只有在战场上暂时阵亡,只有让痛感从神经末梢一直冲击到心脏,才能够让卢克人得到短暂的安宁,不然他们内心郁积的狂暴将永远无法得到宣泄。

  卢克的真相是,本应该在四处征讨中早早丢掉性命的人们,却一不小心拥有了永恒的生命,这永恒是一件礼物,同时也是一块过于沉重的砝码,这砝码让卢克的天平失去了平衡。

  八、

  一般人来到巴雅之前,很难想象到巴雅竟然拥有如此之多的宗教,而这些宗教还能够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这就是巴雅,一颗拥有三个太阳的行星,在这座行星上,黑夜永远只是匆匆过客,用它的斗篷短暂的遮住大地,随即立刻收起。

  在巴雅,我醍醐灌顶般的认识了一大批各式各样的天神。这些神明有些来自于星星,有些来自于云层,有些来自于奔流的江河,有些来自于深邃的地底。而巴雅人则各取所需的皈依在自己的神明脚下,虔诚的诵念祈祷着,祈求神的庇佑。

  从我所得到的资料看来,巴雅星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居民都有自己的信仰。虽然他们已经拥有了永恒的肉体,但似乎他们比其他民族的人更加迫切的需要灵魂的救赎。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宗教之间从来没有任何的冲突。我在地球上曾经见到过许多不同宗教之间的流血事件,有许多甚至酿成了巨大的惨剧。但是在巴雅,一切的宗教都如同一群草地上的绵羊一般,悠闲而温顺的啃食着自己的青草,从来不去和同类争抢。

  所以,你经常可以在巴雅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三四群分属不同宗教的信徒,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庆贺着自己的神明的诞辰日。他们穿着不同的服装,举行着不同的仪式,井然有序的利用着狭窄的空间,丝毫不受旁人的干扰。大多数时候,当视线无意中碰到一起时,两位信仰各异的信徒会交换一下和善的微笑。

  巴雅星长长的白昼总是能带给人温暖。单是想象一下,在永恒的生命里,每一天都可以沐浴那么灿烂的阳光,就已经足以让感到幸福。但是奇怪的是,巴雅的白天总是很安静的,人们埋头于工作和生活,绝口不提自己的信仰。

  只有当夜幕降临,太阳们的光芒都变得暗淡的时候,你才能深深体会到宗教的存在。人们从各自的家门里走出,来到每一个宗教的集会地点,开始虔诚的祈祷。这时候,巴雅的每一处角落都会弥漫着若有若无的念诵声,回荡在大地与昏暗的天幕之间,仿佛一个巨人压抑的叹息。

  我曾经很好奇,一个永生的民族需要神来为他们做些什么,真相却令人震惊。巴雅人的神,五花八门、千姿百态,但他们所听到的祷告声却大同小异。他们的信徒、遍布整颗星球的巴雅人,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口音乞求着同样的神迹:万能的神啊,让我们从永生中得到解脱吧。

  有一种说法一直在巴雅星广泛流传:如果所有人都聚集在星球的同一面,在太阳落山后共同祷告,那么三颗太阳将永远不会重新出现在天际,大地将会被永夜所笼罩。那时候,在一片令人欣慰的黑暗中,永生的魔咒将会被打破,死亡将重新降临人间。只有死神,才是充斥巴雅星的种种神圣仙佛背后的真正主宰。

  九、

  我的旅程已经完成了将近一半了,但除了坦亚星,我并没有见到太多乐观的情形。我开始怀疑,我在那里看到的一切,会不会仅仅是一种令人迷惑的假象。但是我反复回想那里的人们,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和满足令我不能相信那是假装的。

  我希望,在完成了全部的旅程之后,我还能回到坦亚,进行一次更为深入的考察。也许,在坦亚的美丽外表下,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东西。

  十、

  萨拉威根曾经是一个非常民主的国度,最初进行加入永生联盟的全民表决时,大约有一半的人同意加入,而剩下一半的人则表示反对。于是,萨拉威根人最后做出了这样的安排:把星球划分为两半,愿意永生的人迁居到萨拉威根A,不愿意的则去往萨拉威根B。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萨拉威根,依然延续了当时的分治方案。在萨拉威根A,人们享受着永恒的生命,每一个人都有六千年的寿命;在萨拉威根B,人们在短暂的一生中出生、成长、衰老、死亡,把生命的种子传递给下一代。

  起初的时候,两个半球还能够像兄弟一样友好共处,但随着时光的逐渐推移,萨拉威根AB之间产生了难以抚平的隔阂。对于A半球人来说,B半球生活着的,不过是一群幼稚得可笑的后辈,根本无法与之交流;而对于B半球人而言,A半球都是一些陈腐不堪的老古董,即便是扔进火堆里,都没有办法爆出火花。

  渐渐的,AB之间取消了通商、取消了通航、取消了通信;而为了证明自己的高明,政府的意志也不再可以被民主的声音所动摇。六千年后的我们所能见到的,是两个彻底断绝了往来的、互不相干的半球。

  每个半球上的民众也逐渐分化为了两派。一部分人相互攻击,争执不休,认为对方的生命形式是可笑的,自己的才是更加高明的。他们在一切场合抨击着对方,声嘶力竭的劝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以致他们自己都开始逐渐相信,自己真的是过着最为幸福的生活。

  另一部分人则相互羡慕,就像鸟儿渴望游水、鱼儿向往飞行。A半球人羡慕B半球人的活力,羡慕他们为了生命短促而产生的紧张感,羡慕他们在通往坟墓的道路上一刻不停的拼搏努力,并且悔恨自己当年为什么不留在B半球;B半球人则羡慕A半球人的悠闲与安宁,羡慕他们永远不会为逐步临近的死亡所折磨,羡慕他们拥有无穷无尽的时间,并且宁愿自己的祖先根本不曾生下自己。

  因此,在争吵和相互蔑视的背后,总有许多A半球人偷渡到B半球,而B半球人偷渡到A半球。双方来来往往的人数差不多,因此萨拉威根星的两个部分始终能保持人口的平衡。

  但据说,叛逃者们的心里也并不好过。失去永生的原A半球人总是为流星一般短促的生命感到懊恼,并且在郁郁中结束自己的一生;而得到永生的原B半球人却发现自己的生命不再有趣味,并且开始策划下一次的逃亡。所以,萨拉威根星的运行轨道,总是要被不间断的仇恨、诅咒、辱骂、嫉妒、向往、懊丧和痛悔所干扰。

  十一、

  在梅洛维扎,人们每隔几年就会更换一次配偶。屠夫的妻子嫁给工程师,护士的丈夫与小学女教师重新组织新的家庭,推销员的老婆则住进税务官的房中。据说,“没有人能够忍受一百年都面对着同样的一张脸”。

  由于频繁的重组家庭,梅洛维扎人从来都不存在财产共有的说法。当双方结合的时候,也根本没有任何的繁文缛节,只需要带齐自己的东西,住到一起就行了。因此,梅洛维扎人也从来没有自己的房子,当两个人凑到一起之后,只需要随意的找一间空房子搬进去,就是一个新家。

  因此,在梅洛维扎,很少会发生夫妻争吵的情况。当两个人产生隔阂与矛盾的时候,或者当彼此都不再有感情的时候,就会很痛快的分手。他们会平静的收拾好各自的物品,友好的吃一顿纪念午餐,然后开始找寻新的配偶。

  有人质疑:即便同样的一张面孔看久了会令人生厌,但几年就换一次的频率未免太高。对此,梅洛维扎人的解释是:人们过去能够容忍那已经比白开水还平淡的婚姻,是因为有死亡作为最终安慰;但当这最后的希望都不复存在时,快乐才是追求婚姻的根本出发点。

  有人担忧:总有一天,梅洛维扎这颗行星上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已经搭配过了,那时候应该怎么办?

  对于这种担忧,有两种回答。一种说,提问题的人纯属杞人忧天:到那个时候,也许宇宙都已经死亡了。还有一种说,不要紧,当一男一女分手成百上千年之后,他们也许早就连对方的容颜都已经遗忘,也许还能重新燃起爱的火花——当然了,鉴于梅洛维扎还很年轻,这样的事情还顾不得发生呢。

  十二、

  索林的节奏比我所到过的任何一个星球都要慢。和这颗星球令人昏昏欲睡的自转周期一样,索林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慢腾腾的,来到索林,我总是情不自禁的想到地球上的蜗牛、河马、乌龟或是考拉。

  索林人认为,当一种东西永远用不完的时候,不挥霍是有罪的。所以他们煮饭之前会一粒一粒的挑拣,找出其中的沙砾或是不饱满的米粒;所以他们的女人为了买一条裙子,可以走遍整座城市的每一家衣物店,把每一条裙子都在自己身上试穿一次;所以当两个人在街边相遇的时候,可以随便找一处街沿坐下来,然后纵情的畅谈,直到其中的一人想起家里的衣服还没有收。

  走遍整颗星球,你都无法在索林找到一块钟表。索林人认为,无限就意味着不用计量,所以他们的眼中早就没有了时间的刻度。同样的,索林人也没有一个固定的作息时间,他们总是在自己饥饿的时候想起吃饭,困倦的时候想起睡觉,而日与夜的更替,在他们眼中不过是需不需要开灯的区别而已。

  在索林,两个人的约会是最有意思的。由于没有时间的概念,外加一贯散漫的作风,当两个索林人需要见面的时候,总是会说:“那我们在下一个白昼见面吧!”

  当下一个白昼到来之后,也不知道是一天中的哪一个时辰,某甲慢慢地走到约会地点,开始等候着另一个人的到来。而另一个人,某乙,此时可能还在家中呼呼大睡。于是,当某甲等到困倦的时候,便会回家去睡觉,此时某乙则会赴约,然后重复某甲的举动。许多时候,两个相约见面的人要耗上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够碰头。

  但是索林人对此毫不在意,对他们而言,无论多长的时间,在永恒面前都不过是一瞬间。索林人最喜欢对外人讲述这样一个著名的民间故事,说一位急性子的王子总是担心时间不够用,而他的父亲、一位睿智的老国王则这样规劝他:“我的孩子,如果你一定要希望把一小时浓缩在一秒钟之内,我就为你把一天变做三千六百天,这样你就不用发愁了。”

  当然了,索林人慢条斯理的性格也并非全无好处,至少他们的手工艺品做得非常精细,在远近的好几个星系都很有名气。然而,索林人并没有把他们的手工艺品发展成一个重要的产业,那是因为他们的效率实在太低。一位索林妇女可能需要三年时间才能织成一块披肩,在此期间,有一半等待的买家失去了耐心,另一半则已经把兴趣转移到了地毯上。

  有人认为,索林人这样的性格,慢慢形成了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无忧无虑、泰然处之的态度。在许多民族都在为了永生的无聊而烦闷困扰时,索林人却能够平和的度过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

  有人认为,即便是到了索林的太阳熄灭的时候,索林人都不会加快自己的步伐。到那个时候,他们或许会平静的呆在家中,等待着刺骨的寒冷把整个世界彻底包围,让自己缓慢流淌了亿万年的血液逐渐变成冰块。

  十三、

  图拉太阳系在开始实行永生的时候,正处在该星系历史上的著名暴君、莱格勒七世的统治下。当时,莱格勒七世希望只有自己一个人能够掌握永生之密,但联盟并没有答应。最终,莱格勒七世不得不妥协了,他的想法是:永生的人民也将永远受到自己的统治,那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不再畏惧死亡的人民从获得永生的那一刻开始,掀起了推翻暴君统治的汹涌澎湃的起义。不死的前任君王被关押起来,永世不能获得自由,而整个星系的人民则开始疯狂的寻找被埋藏起来的永生之密。长期的苦难让他们担心,生命越长,所受到的折磨也会更长。因此,他们一定要捣毁制造永生的机器,让自己的寿命恢复正常。

  但此时的暴君却固执的守口如瓶,他宁可自己在监狱中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慢慢腐朽,也要看到背叛自己的人民承受痛苦。他坚决不肯吐露永生的机器的埋藏地点。

  这就是我们如今所能看到的图拉太阳系的面貌:人们在二十多颗大行星和无数的小行星上面奋力挖掘,试图找出永生的机器,但千百年来始终一无所获。每一颗行星都已经千疮百孔、面目全非,能够寻找的地方都找过了,但谁也不知道,开启永生的开关究竟藏在何方。

  由此产生了种种传闻。有人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操纵永生的机器,也许永生只是一道咒语、一种法术、一股在空气中迅速散布开的毒烟、或是混杂在阳光中的一道射线。还有人说,即便砸烂了永生的机器也无济于事,因为永生的过程是不可逆的。一旦你接受了永生,你就不得不一直把它背负下去。

  而不管传言是怎样说的,人民仍然在坚定的、锲而不舍的寻找着,发誓要打碎暴君套在他们身上的枷锁。实际上,人民并不能确定永生是不是真的那么坏,他们仅仅是不能容忍“这是暴君强加给我们的永生”这一事实。而人民在长达千年的寻找中,殚精竭虑、全神贯注,早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寻找本身,而忽略了永生的存在。其实人民都没有意识到,正是对毁灭永生的不懈追求,赋予了他们永生的意义。

  十四、

  在所有永生的民族中,没有一个民族像伊顿那样热衷于自杀。虽然无论怎样的自杀方式都只是徒劳,但伊顿人却始终乐此不疲。

  伊顿人对重大决策的表决方式一向简单而直截了当:全民公决,多数派为准。因此,虽然这个民族还有许多人都对永生存有异议甚至是抗拒,但是当表决结果下来时,这些人只能默默的承受。

  于是伊顿开始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中。多数人喜欢永生,少数人厌恶永生,但少数人却不得不和多数人一起享受这道并不情愿的大餐。

  在经过了几次民主表决的失败之后,少数派终于明白,凭借投票是无法扳倒永生的,他们只好把对解除永生的渴望寄托在个体上面。

  伊顿人用刀切开血管,放尽自己的血液;用高温的烈焰把自己彻底烧成灰烬;让高压电流通过自己的身体;躺在建筑机械下,等待着重锤缓缓落下……他们想尽了各种方法,但即便身体被碾成了粉尘,复活仍然是不可阻挡的。

  最后,自杀由一种寻求解脱的方式变成了全星球最为流行的游戏,即便是那些并不反对永生的人,也因为游戏本身的刺激而深深沉溺其中。

  自杀者们的解释是:“如果我们无意中发现了可以毁灭自己的方法,那我们就可以如愿以偿了;如果不能,我们也找到了最好的打发时间的方法。”

  十五、

  在所有加入联盟的星球中,霍克是唯一一个没有禁止生育的。霍克人自古以来对生命有着近乎狂热的崇拜,对于他们而言,生命的存在就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真谛。

  霍克虽然不是永生技术的发明者,但却是最早而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认为,永生能够让生命的光辉永远的闪耀下去,因此值得付出一切代价来换取。

  这就是如今你所能见到的霍克的面貌。当你的飞船还没有降落的时候,你就能透过灰暗的大气,隐约看到那些高耸入云的巨大建筑。你会发现,你的一生中都不曾见过那么高的大厦、那么密集的挤在一起,好像一片钢铁的森林。

  据说,在霍克,在一个人从大厦的最高层跌落到地面的过程中,他可以抽完一支香烟,仔细的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和仪容,然后再吟出一首忧伤的诗。在此期间,霍克已经有相当于一个小星球全体人口的婴儿呱呱坠地。而初来者无一例外的会在抬头仰望的过程中把帽子掉到地上,但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努力睁大着酸胀的双眼,徒劳的试图捕捉到那直入云霄的高塔的终点。

  如果一位画家想要真实的表达霍克的原貌,他就一定不能忽略如下的细节:城市上空永远浓密的黑云;每一幢大楼之间如蛛丝一般密布的高空街道;人们胸口佩戴的出门证、证明他可以在一个月中的某两天上街;商店门口为了买两块面包而通宵排队的长龙;在车站声嘶力竭的维持秩序的警察;被汹涌的人流踩塌的桥梁;在街上因为身体接触而大打出手的霍克人;高楼上一扇扇开启的窗户,和一双双从窗口向外凝望的眼睛。

  关于窗户与眼睛,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解释。霍克人并非喜欢看那一成不变的天空、高空街道、高楼大厦与拥挤的人群,因为他们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可以看的,早已深深的厌倦了这一切。但正因为没有其他可看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看着窗外,从他们出生开始,没有尽头的看下去,直到牢牢记住世界的每一处细节。

  十六、

  考克斯人号称自己已经进入了永生文明的最高级阶段,因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肉体。来到考克斯的人们,眼里见不到一个血肉之躯,只有那庞大而宏伟的数据中心,容纳了整个星球数百亿人的灵魂。

  我最初以为,整个考克斯星的人们都生活在一个容量无限大的虚拟社区里,但很快我便得知,考克斯并不只有一个世界。确切地说,有多少考克斯人,就存在多少个独立的世界,每一个考克斯人都是一个虚拟世界的缔造者、建设者和统治者。

  所以,考克斯人的自豪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并不占有什么空间,却又拥有无限广大的空间。他们并不具备实体,每一个人却都统治着一整个世界。

  “那里有一整颗星球的国王!”我们的导航员告诉我们。

  国王们的世界都是互不交叉的,虽然他们可以被邀请去其它国王的王国里做客,却没有能力改变别人的世界。因此,大部分时间里,国王们都呆在自己的王国中,想办法让王国的每一处角落都合乎自己的心意。他们让山峦隆起,大河奔流,森林中充满鸟兽的鸣叫;他们修建穷奢极欲的宫殿,修建富丽繁荣的城市,创造出忠诚的虚拟臣民;他们改变星体运行的规律,让太阳围绕着自己的行星旋转,让遥远的恒星排列成特殊的图案,来向自己致敬。

  关于国王与王国,存在着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在无限延伸的时间轴上,国王们无事可做,只好不停的改造着自己的疆域,并且把国土的边界不断向广远的空间深处扩张。结果,随着王国的规模不断扩大,国王们所需要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最终,他们忘记了永恒的时间带给他们的不安。

  第二种说法认为,面对着无限广远的空间,国王们诚惶诚恐,努力的想要做些什么,把这些空间变为实体。结果,随着圆周的不断加长,圆的面积也在急剧膨胀,国王们越是拼命的工作,越是发现工作量在成倍的增加。最终,他们十分惊讶的发现,即便是永恒的时间,似乎也并不够用。

  此外,由第二种说法又衍生出了第三种说法,认为大部分的国王经过了千万年的操劳后,都已经不堪重负。他们想要摆脱掉这样的生活,哪怕因此恢复脆弱的肉身,在衰老和疾病中死去。然而,当他们来到现实与虚拟的交界点时,一部分人出于恐惧而转身回到了自己的王国,另一部分人则发现,自己已经遗忘了应该如何离开这虚拟的世界。

  十七、

  在结束全部的考察之前,我再度回到了坦亚。坦亚人的幸福生活此刻在我眼中仿佛一个神话一样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只有这一个民族在永生的重压下能够表现得那么完美而无懈可击。

  临别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把心中的疑问告诉了陪同我的文化长官:“请你告诉我,在时光之水的腐蚀之下,你们是怎么保持那不可思议的活力的?难道时间本身还不足以让你们厌倦?难道在千万年的岁月中,仰望同一轮朝阳,也不足以让你们感叹生命的无趣?”

  长官沉吟了一会儿,微笑着说:“我的朋友,永生之所以困扰着你,也困扰着许多民族,那是因为永生让人们的头脑不堪重负。上帝如果赐给你200年的寿命,那也许就意味着,你的头脑只应该承受200年的记忆。但是永生打破了这个限制,让你的大脑不得不继续使用下去,第三个100年,第四个100年……”

  “于是,你会渐渐的开始疲倦,开始不愿意接受新的东西,开始觉得那不断膨胀的记忆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这就是永生的负面效应,我们应该想办法去解决它。”

  “我想,你们似乎找到了最好的解决办法。”我小心翼翼的说。

  “是的,我们坦亚人找到了。”文化长官说。

  他来到自己的书桌旁,拿起一本很精美的书籍,告诉我说,这是坦亚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的诗集,这本书他每年都会读上好几遍。

  我计算了一下他的一生中已经读了多少遍这本书,无法相信他还能够看下去——他应该已经可以倒背如流了。

  “不,我的朋友,你错了。每一次拿起这本书,我的感觉都会像遇到初恋情人一般美好,因为我每一次阅读它的时候,都是在读一本以前从未读过的新书。”

  “我所唯一需要做的,仅仅是消除掉我过去关于它的一切记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从来不曾感到单调、无聊、一潭死水的原因。只要把令人疲惫不堪的美好记忆统统消除,我们的头脑就会有充分的活力与激情去吸纳那些美丽的事物。”

  “事实上,所谓新、所谓旧,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而已,我们记得的就是旧的,而我们毫无印象的则是新的。对于一个五百岁的人而言,如果我抹去他前面四百年的记忆,那在他的眼中,自己不过是活了一百岁而已。”

  “那么,请您告诉我,”我问道,“如果,一个人过往的记忆总是在不断的被消除、不断的被抹去,那到了最后,他的头脑里还能剩下多少东西,来证明他就是原来的那个自己?”

  “如果一个五百岁的人完全遗忘了前四百岁的经历,他是否仅仅是一个崭新的一百岁的人,而与过去的四百年毫不相干?这样的人,真的能够被称为永生吗?”

  窗外,坦亚的夕阳放射出最后的微弱光芒,正在缓缓的沉入地平线。黑夜即将降临。对于我而言,当明天的太阳再度升起时,我已经距离坟墓又近了一步。但对坦亚人,那不过是无数个周而复始中的一个。

  落日的黯淡余辉中,文化长官沉默了许久,影子在地上拖出长长的一道。最后,我听见他缓缓的说:“至少,他的灵魂是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