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改变不了这种状况,而是不能,不管在哪里人都要适应规则,而不是妄想去改变规则,因为规则牵扯的不止是掌权者的利益,还有那一整个时代。
有些事如果贸然做了,得益的是掌握着资本的人,本就穷苦的百姓的生存会更艰难,除非,她是那个决定规则的人,是那个掌握着蛋糕如何分的人。
而她从不曾想过要成为那样的人,所以这些年不出门,不听不看,也就不知道,固守在那一方小天地里心安理得。
“小姐,船在那边。”徐杰指着不远处一艘大船道。
花芷看过去,那确实是条大船,比旁边两条船加在一起还大,环顾整个港口,最大的船怕就是那艘了,这会那船附近的岸上已经有扛货的伙计柱着扁担在拽着脖子等着,对他们来说吃水这么深,肯定是单大活。
三人走近,徐杰犹豫着问,“大姑娘可要上船?今儿无风,船吃水又深,当是不会晃。”
“上去。”花芷率先走上舢板。
徐杰原本还担心大姑娘会怕,毕竟下边就是水,虽是浅水区,但是哪家的姑娘不怕掉水里?那可不只是会不会淹着的问题。
这样的担心也就是一瞬,看着大姑娘走得如履平地比他还要稳,他除了赶紧追上去都不敢去回想自己第一次上船是什么个表现。
船上的人在看到徐杰领着人上船时就都走到甲板上来等着了,待看清是两个姑娘家低声嚼了好一阵舌根,不过真等几人上了船便都一个个闭上嘴,说不得这就是京城中人的行事呢?他们都还有银子没结清呢,还是别惹事的好。
“这是我们府里的管事姑娘,待她验过货后便会结帐,还请各位行个方便,在外面稍等片刻。”
意思就是让他们别跟着去吧?这辈子头一回来京城的一众人对望了一眼就纷纷点头。
下到船舱,放到眼去全是黄澄澄的柑橘,花芷围着转了转,时不时挑一个出来剥了吃上一瓣,十个里倒也有七八个甜的,剩下的两三个即便有点酸也是本身的酸味,倒也能让人接受。
看大姑娘一直不说话,徐杰心下忐忑,没话找话道:“货上船之前小的都挑着检查了,蒂把都是绿色的,下树时间不长,水路风大,每天舱门都打开对着吹,现在虽然比不得才上船那会,但应该也还算得上新鲜。”
“是不错。”花芷拍拍手,看向神情不安的徐杰,“既然知道事情办好了还有何惧,我还会挑你的理不成。”
“小的不敢……”
“没怪你,事情办好了就是办好了,没人会挑你的刺,我没有那么难侍候,去租些板车,城南那个庄子你识路吗?”
“是,小的去过两次。”
“都送去那里。”
“是。”徐杰转身刚走两步,又听得身后大姑娘吩咐,“看看码头上有多少散车,不够再去车行租。”
“是,小的明白。”
念秋捂着嘴笑,“小姐就是心善也都心善得冷冷淡淡的。”
“你这心善的要求也太低了。”花芷哂笑一声,“去给他们结帐吧。”
“是。”
念秋去结帐,花芷却又下了船,在码头上慢悠悠的晃着。
世间百态,在这码头上就能看足,她如同一个过客游走其中,却不沾染上半丝喜怒哀乐。
又一艘船靠岸,见是一艘普通客船她很快就移开了视线,往一个飘散着海腥味的地方走去,这辈子她还没吃过海味呢。
客船甲板上,世子注视着那道悠悠游游的身影,待船停稳才收回视线,低声吩咐,“一组去胡家,二组随我走。”
“是。”
最后再居高临下的看了眼那个方向,那人已经钻进了人堆里,丝毫不在意加诸于女人身上的那些个规矩,肆意得无所顾忌。
这是仗着码头上无人认识她?世子翻身上马,想起她多年来连门都不出,恐怕不止是码头,就是走在城中街上怕也没什么人认得出,更不用说她还遮掩了容貌。
世子又想到了那个雨夜,那张冷艳到近乎凌厉的脸。
念秋找到自家小姐把她从人群里拉出来的时候已经快哭了,小姐如果带着这身味回去不用其他主子发火,迎春就得收拾她!
“我让老板包了些海味,去付钱。”
“这么难闻的东西哪里能进得了门……”
“他们会不让我进门?”
念秋哑了声,谁有这个胆子不让主子进门,更何况现在家里还是小姐当家,可这东西实在是……
打发了眼泪汪汪的大丫鬟,花芷闻了闻衣袖,味也不大,走一走就散了。
京城位属北方,对于肉的追捧远胜过鱼,权贵之家也就是养身惜身的人才会多吃上几口,对很多人来说鱼就是用来熬汤喝的。
至于这些从极南之地运过来的海味干货,一般也就穷苦百姓会买上一些回去改善口味,没有市场也就没人做这买卖,偶尔才有船会顺便带上一些,今天运气好碰上了花芷自然不会放过,要是有新鲜的海鱼就好了,想想就馋。
念秋抱着一大包东西尽可能的远远伸着,哭丧着脸道:“小姐,这也太多了。”
“到时候做好了别吃。”
念秋哪敢怀疑小姐对于吃食上的天份,拂冬那一手本事可都是在小姐的调教下磨练出来的,那这东西就应该是真的可以吃?
念秋一脸纠结,却将不吃两个字死死按在肚子里,咳,她得先试试味道再说。


第四十八章 再遇
看着徐杰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一车车柑橘从码头上运往庄子上,主仆两就离开了。
“去楚氏医馆。”
“是。”念秋和车夫交待了一声,闻着小姐身上的味道小了许多脸上就有了笑模样,执起小姐的右手力度适中的按摩。
以前小姐的手连关节都看不大出,自从当家后执笔的时间多了,右手明显要比左手粗了些,指关节也看得出来了,她们想着法的保养在小姐又开始当先生后就没起多少作用了。
想着以前小姐只需要看看书习习字,兴趣来了下个棋画个画,又或者出个点子让拂冬做个好吃的,再对比眼下的事事需要操心,念秋只觉得鼻子酸得厉害,忙垂下视线怕小姐看出什么来。
楚世堂看到花芷前来有几分意外,诊完手边的病人便让医馆的其他大夫来替了他,请她到里间说话。
“打扰楚大夫了。”
楚世堂看着她这身打扮以及和以往不同的面容眼皮跳了跳,到底还是守着本份没有多问,“大姑娘今日前来可是为了之前定的那些药?”
“这是其一,也为了问一问祖母的病情,在家中总是不那么方便。”
楚世堂理解的点头,“老夫为花家看诊多年,要是没记错老夫人这些年其实少有病痛。”
“是,一年难得病一次。”
楚世堂摸着胡子谨慎出言,“不知你是否知晓老夫人在四公子之后曾经流过一个八个月大的孩子?”
花芷略带惊讶的摇头,“不曾听过。”
“那是老夫失言了。”
“您别这么说,这并不算是什么秘辛,只是长辈总是不愿意让小辈知晓这些,还请楚大夫说得详细些,我也好做到心中有数。”
楚世常稍作考虑,也就不再遮着掩着,“确实也不是什么秘辛,老夫人是一次午歇的时候从软榻上滚下来动了胎气,孩子生下来的时候还是有气的,后来没站住,老夫人那会本就不年轻了,吃了很大一个亏,养了半年才能下床,后来倒是很少病,但是身体上的毛病就这样,该回来讨债的时候就回来了,所以老夫人这一病才会这么厉害。”
花芷心里紧了紧,她总觉得楚大夫这话里有着话,“您直说,我受得住。”
“前儿我去看诊时大姑娘不在,我也不好向其他人说,老夫人的病加重了。”
“很严重?”
“这样下去老夫人撑不了多久。”
可是在花家出事之前祖母明明还那么健康!才这么一点时间,怎么就会……
花芷抠了抠虎口,“就没有办法可想吗?”
“如果花家无事老夫人没有心病,未必就会恶化到此种地步,老夫每次去看诊都和老夫人说要放宽心,只是大姑娘你也要理解,这事落在谁身上都不会轻易过去,老夫人承受了些什么外人也不会知晓,而且……”
“什么?”
“老夫瞧着老夫人心里未尝一点都不清楚自个儿的情况。”
花芷回想了下祖母这段时日的表现,和往常并无不同,若祖母真知道了些什么……
花芷起身深深一礼,“请楚大夫竭尽全力,需要用什么名贵药材也无需顾忌,我总能想到办法。”
“受不得大姑娘的礼。”楚大夫避开了去,“老夫这就再去开张方子,平日里大姑娘不妨让家中兄弟姐妹多去做陪,看着家中子孙,说不定老夫人就因此解了心结呢?”
“楚大夫说的是,回去我便做安排。”
从医馆出来,念秋抱着一包裹的瓶瓶罐罐去往马车里放,花芷跟在后面慢慢走着,心止不住的往下沉。
什么叫屋漏偏逢连夜雨她现在算是体会到了,她就算心里再有底,再觉得自己撑得起花家,那也不代表花家的老祖宗能够没了。
深呼出一口气,花芷抬头便看到医馆旁边站了个人,那人个子很高,穿一身黑衣,脸上的疤痕给他脸上添了抹厉色,再加上此时他手臂垂着,血顺着他的指尖滴落在地,经过他身边的人纷纷绕开了走。
花芷不期然想到了有些日子没见了的芍药,脸上只有一道疤就已经要承受这样的目光,也不知道她以前是怎么过来的。
心里突的一软,花芷走到马车边向念秋说了几句,念秋往那男人看了一眼,点了下头便往他走去。
拿出大概四五两散碎银子递到男人面前,念秋轻声道:“我家小姐心慈,遣我过来把这银子给你,楚氏医馆的大夫口碑极好,快进去找大夫看看吧。”
看他不说话,念秋把银子往他怀里一塞就转身跑了,花芷放下窗口的帘子,示意车夫回府。
“世子……”陈情牵着马无声的从巷口出来,看着远去的马车心想,这花家大姑娘和他家世子还真是有些奇怪的缘份,不过面对这样的世子还敢往前凑的也不是一般人。
世子把银子捂在掌心,“处理好了?”
“是,肖五在扫尾,世子,咱们回吧,您的伤得赶紧处理。”
世子抬头看了一眼医馆的招牌,接过缰绳翻身上马。
回家后,花芷洗漱换了身衣裳才去向祖母请安,说了下作坊那边的安排后装作若无其事的说起去了趟楚氏医馆。
老夫人神情滴水不露,一脸担心的问,“怎么突然去了那里?可有哪里不舒服?怎不请他进府?”
“您别担心,孙女没生病,之前和楚大夫定了些药,说好一个月去拿一次的,忙起来就拖到今日。”花芷不着痕迹的打量,继续道:“再有得一个月家里的事情基本就能上轨道,我打算十月底或者十一月去一趟北地。”
“去北地?”因着惊讶,这三个字吐出来都破了音,老夫人轻咳几声,推开苏嬷嬷推过来的茶紧盯着花芷问,“你打算去北地?”
“本来是打算翻过年再去,到那时手里攒的钱多了些,要做点什么也方便,可后来一琢磨还是得在年前去一趟,那边的冬天难熬,他们每人只得一身厚衣裳,虽然手里捂着些银子,可祖父必定不会看着花家旁枝的人受苦,还要打点各方关系,怕是手里剩不下什么,要是有个病痛只能生生熬着,只是这么想着我就实在放心不下,还是得去一趟才行。”
PS:求月票。


第四十九章 四婶
老夫人当然是求之不得,在那里的是她的丈夫她的儿子,他们就是她的天,只要想着他们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吃尽苦头她心里就揪起来疼。
她原本是打算收拾一些厚衣裳出来让忠心的下人送去,她手里没多少银子,但挤一挤还是能挖出几百两来,送去也好先应应急,不管怎么样都要先熬过这一个冬天。
芷儿的提议正中下怀,但她从没想过要让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跑这一趟。
“芷儿,你的孝心祖母知道,可你长到这么大连京中都没出过,北地距京城有两千余里,快马也得跑上十天八天,这又岂是你一个姑娘家承受得住的,你若有心,多给你祖父你爹他们多准备一点东西就是。”
花芷摇摇头,“我得去,祖父见着我才会真正对家里放心,心安了病痛都少,别人我都不担心,年轻身体上总要占几分便宜,可祖父已过天命之年,平日里又养得精细,我也需要亲眼见着他好心里才能安稳。”
“可是……”
“您的担心我知道,我骑术其实还不错,只是平时骑得少,找机会多练练就是了,其他的我心里有数。”
老夫人还是不赞成,只是忍了好一会的咳嗽实在忍不住了,只得先歇了话头用帕子捂着嘴低低的咳,花芷看得出来祖母在忍着,想要上前给祖母顺顺背,被苏嬷嬷抢先一步占了地方,像是没发现她想上前一般弯下腰去给老夫人顺背。
花芷若有所思的在两人之间扫了一眼,并不多言。
等咳嗽声停了,看祖母精神萎靡了许多,花芷起身告辞,“祖母您先好好歇着,这事不着急,以后再说。”
“也好,你要注意点身体,别累坏了。”
“是。”
出了院子,花芷侧耳和迎春交待了两句,迎春会意,转身离开。
回头看向大樟树笼罩下的院子,就像它的主人,院子竟透出几分颓败来,花芷心想,她可以赚到银子,也可以恩威并施让家里人拧成一股绳,可她要如何留住一个人的性命?
她是要不那么能干,让祖母舍不得放不下,还是再能干一点,让她能放心的去见列祖列宗?
“芷儿。”
花芷回头,看到四婶由丫鬟扶着慢慢踱着步子过来。
“四婶这是来给祖母请安?祖母有些不舒坦,歇着了。”
“这个点请的哪门子安,就是散散步,攒点力气好生孩子。”摒退丫鬟,吴氏担心的看着她,“发生什么事了吗?你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花芷上前扶着四婶继续往前走,丫鬟远远缀在后面。
“一些琐碎小事,怎么觉着肚子又大了许多?”
“再有一个月都要生了,不大我才要担心。”吴氏指着不远处游廊上的长椅,示意花芷过去,“别转移话题,这段时间看你处理什么事情都游刃有余,能让你变脸的不会是小事,别的忙我帮不上,给你出出主意总是能做到。”
花芷让自己的丫鬟也都退远些,坐到四婶身边摸着她的肚子低声道:“祖母的身体情况不太好。”
吴氏脸色一变,往周围扫了一眼,同样低声问,“楚大夫说的?到底什么个情况?”
“在我去庄子上之前楚大夫就给过我准话,心结加上年纪大了,总归是不大好,不然我为什么要把所有事都接过来,做个帮手不也好。”
“你可真是,怎么能把这事瞒得这么紧,要些什么药材你说,昨天我娘派人过来了,给我送了些银子和药材,先紧着婆婆这里用。”
吴家来人花芷是知道的,姻亲里目前为止也就朱家和吴家的人登了门,“那都是给你生产的时候备着的,不能动,我外祖母那边早就给了话,需要什么只要递句话去就会送过来,今儿我去见了楚大夫,楚大夫重新给开了张方子,上面有些药材虽然珍贵以前花家却也是不缺的,朱家自然也都有,我已经让林嬷嬷去找我外祖母了。”
吴氏抓着她的手拍了拍,“还是你稳得住,我这心里慌得不行。”
都死过一遭的人了,哪还那么容易慌,花芷苦笑,“这事出我口入你耳,不要再有第三个人知道了,家里会出乱子。”
“我懂,放心。”吴氏叹气,“你还是赶紧把花家抓在手里吧,要真有个万一也不至于……嗨,看我说的这都什么话。”
“我知道,你就别操心这些心了,还有一个月生?”
“算着差不多这个时间,怎么?”
花芷又摸了摸她肚子,“我打算去一趟北地,本来时间还没定,现在倒是可以定下来了,四叔要是知道你安安全全的生了孩子肯定高兴。”
吴氏也算了解这侄女是什么性子,知道她这话说出口就真是做好打算了,谁劝也没用,可一个姑娘家跑那么远……
“你真想好了?先不说离着这么远,一个月后天已经冷了,你从没吃过这种苦头,能受得住?”
“谁也不是生下来就能承受苦痛,没得选择的时候逼上一逼,只要没死也就受住了。”
“可你并不是没有选择。”
花芷不多做解释,只是道:“你把要带给四叔的东西收拾收拾,别太多,我最多带四个人同去。”
吴氏本想再说一说她,可一牵扯上自己的丈夫她心里那点不落忍就显得无关紧要了,没有多做挣扎就由着对丈夫的牵挂占了上风,她知道自己自私,可世人谁不自私?她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罢了。
气氛突然就有些不尴不尬起来,花芷不忍心让一个大肚婆受心里折磨,勾了抹笑意道:“祖父才是真正一辈子没吃过苦头的人,我要不去看看日夜都要不安稳。”
看到迎春过来了,花芷趁势起身,“我还有事要处理,先过去了。”
“赶紧去吧,我也马上回了。”
花芷福了一福告退离开,吴氏看着她的背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到底是她自私了,希望以后别因着这事生了嫌隙才好。
这么一想吴氏又笑了,看她多贪心,既不把人当回事,还盼着别人把她当回事。


第五十章 芍药诊病
回了自己院子,把侍候的人摒退,花芷单独留下迎春,“问到了?”
“是。”迎春低声回话,“老夫人屋里的人嘴巴都很紧,奴婢套了好一阵的话才从一个小丫鬟那里得知老夫人这段时间咳嗽得很厉害,每天苏嬷嬷会拿一些东西到小厨房里守着烧掉,奴婢叫一个小丫鬟盯着了,等老夫人屋里的垃圾一清出来就来通知奴婢,奴婢去翻翻看有没有帕子之类的东西。”
“做得隐蔽些。”
“是,奴婢不敢让老夫人知晓。”
“祖母已经知道了,我要防的是其他人。”花芷示意她退下,坐在那里一会实在静不下心来,干脆去到书桌前练了好一会的字。
都说字如其人,她偏不信邪,练了一手极绢秀的小楷,平日里也用这一手字见人,就和她平时的为人一样看起来无比乖巧听话,只有祖父知道她私底下那手字有多张牙舞爪。
借着练字发泄了一翻,心里的郁气散了大半,花芷才叫人进来打水侍候。
迎春和过去无数次一样收拾好拿去烧了,就听得小姐吩咐道:“留着吧。”
“是。”
“林嬷嬷回来了吗?”
“回来了,之前过来禀报过,说药都带回来了,朱老夫人还让她多带回来了好些,奴婢看您在忙便没让她打扰。”
“药呢?”
“拂冬收着了。”
“让她照着方子煎药,亲自给祖母送过去。”
“是。”
“再去后门吩咐一声,眼睛放亮一点,芍药来了立刻给我请进来。”
“您放心,芍药姑娘好认。”念秋拿毛巾包住她的手轻擦,“小姐想让芍药姑娘给老夫人看诊?”
“我信楚大夫的诊断,只是能年轻轻轻就跟在那种有身份的人身边,芍药的水平不会低,说不定她会有其他办法呢?”花芷起身走向门外廊下看着阴沉的天空,要下雨了。
一场秋雨过后,天气陡然冷了下来,遂不及防下族中一下病了四个孩子,楚大夫来过后花芷也没有多安心,在这个小感冒都能要人命的世界,她根本不敢掉以轻心。
侍候着祖母吃了药,花芷说出她的决定,“我想请个武学先生回来,花家虽说世代诗书传家,可身体强壮些也是好的,病痛都能少些。”
“想法是好,可咱们一大家子女眷,不是谁都能往家里请,穆先生要不是人品可靠,我也不放心他来。”
“这事我会去找外祖父帮忙,经他老人家掌了眼的人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老夫人心里还是不乐意,为着花家一众女眷的名声着想,她也不愿意家里再多一个陌生男人,可孙女的提议也不是没道理。
“而且家里护院的手底下实在是太过稀松了些,我想挑一些人出来也都跟着学学,至少跟我去北地的时候不能拖我后腿。”
老夫人到了嘴边的反对又吞了回去,如果是去北地,确实需要身手好一些,怎么着路上都要护得住芷儿才行。
“那就麻烦亲家公了。”
刘香从外进来,附耳在迎春耳边说了两句,迎春微微点头,走过来低声道:“小姐,抱夏回来了,芍药姑娘和她一起。”
可算是来了,花芷吩咐道:“你去替我迎一迎,把芍药带这里来。”
“是。”
“芷儿你的好友?祖母这病歪歪的样子也不想见客,你自去招待了就是。”
“她是大夫。”花芷也不多做解释,在老太太的病情上祖孙俩有了点奇怪的默契,谁也不提起,但也都知道对方心里有数。
不一会外面就传来脚步声,花芷起身在门口等着,芍药依旧是一身之前的装扮,进来就把帷帽取了,她虽然不想吓着人,基本的礼节却也知道,这是她朋友的祖母,她不能遮遮掩掩的让人不喜,哪怕她知道取了帽子后可能只会让人更加厌恶。
屋子里有小丫鬟轻呼出声,老夫人虽然也吓了一跳,看起来却和平常不异,看了同样吓一跳的苏嬷嬷一样,苏嬷嬷会意,摒退了屋里多余的人。
“祖母,这是芍药,我在庄子上认识的朋友。”花芷像是什么都没听到,拉着芍药的手温声给她做介绍,“芍药,这是我祖母,叫你来是想让你给我祖母看病。”
芍药就喜欢花芷这样不遮不掩的姿态,本来就是,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说句话还要算来算去的,她的朋友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芍药喜滋滋的想着,拍着胸口道:“包在我身上。”
老夫人有点明白为什么这个毁了容的姑娘会得自家孙女另眼相看了,在他们这样的家族,这种性子的人太少见。
她也不因对方是个不知底细的女大夫就不信任,主动把手腕伸过去,笑得慈眉善目,“那就麻烦女大夫看看。”
芍药对情绪再敏感不过,见她笑得真诚心里也多了两分欢喜,坐到床边的圆凳上细细的号起脉来。
看她越来越严肃的神情花芷就知道不好,不着痕迹的在芍药背上轻轻按了按,芍药抬头看她一眼,神情又渐渐放松下来,一会后才道:“老夫人多年前伤过身子吧?”
老夫人一愣,她根本没把自己的病和多年前的事拉到一起去,“确实是有过一回,我自己不小心,怀胎八月动了胎气滑了胎,养了两年才真正把身体养回来,和那事有关系?”
“病根还在身体里,有个引子就又带出来了,您最近用的药方能否给我瞧瞧?”
花芷接过话,“药方在拂冬手里,一会让她拿给你看,祖母这病可好治?”
不是能不能治,而是问好不好治,芍药想着好友之前的暗示,话便留了余地,“有些病其实在心不在身,心情好了什么病痛都找不上身,老夫人肝气郁结,显然是平日里心事太多愁绪太多这才导致,只要老夫人能将心中事放下,再用药调理,身体也就好了,这世间的所有药都是医身的,治不了心病,还望老夫人能看开些。”
她如何不想放开啊,只是几十年的性子便是如此,又岂是轻易能改的,老夫人苦笑,“我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