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文 婆文推荐PO18上一章:姜倾心霍栩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 po文 婆文推荐PO18下一章:秦舒褚临沉免费全文最新章节
“可侯爷真正放在首位去思量的,却是那些人的下落安危。”
衡玉转头看向他:“这思量看似为浅表,却是别样深刻。如今局势莫测,侯爷本该是自顾之际,却未曾有一刻将治下百姓与民生落于自身之后——”
她只字未提钦佩,却字字都在表达钦佩。
“侯爷,您当真是我见过最好的人了。”夜色中,女孩子眼眸晶亮,格外认真地道。
好人?
这过于直白的评价,惹得萧牧看了她一眼:“这夸赞如此天然去雕饰,你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侯爷不懂吧,这叫愈简愈真。”
萧牧似有若无地笑了一声。
又走了十余步,才道:“既在其位,便当尽力而为。做与身份相应之事,如人生来即懂呼吸,从来都不该被夸赞,夸赞也向来无意义。”
衡玉闻言,不觉间慢慢停下了脚步,看着那道半浸没在夜色中的背影,思及他背负着的一切,只觉胸口处发闷发涩。
世道如何待他?
而他又是如何待这世道的?
察觉到她没跟上来,萧牧驻足,转身看向她,眸中有询问之色。
衡玉快步几步来到他面前,眼神莫名有几分固执地道:“侯爷说得不对,做得好就该被夸赞,侯爷就是很好,世人也都该知晓侯爷的好——”
四目相接,萧牧有些好笑地看着她:“怎么,今晚酒吃多了?”
“哪有?”衡玉轻咳一声:“就喝了两盏而已。”
萧牧未再多言,转回身,嘴角微扬地往前走去。
嗯,突然觉得,夸赞似乎还是有些意义的。
此一夜,衡玉做了个噩梦。
醒来时仍觉梦中的一切颇真实,坐起身好一会儿,才自梦境中慢慢将神思抽回。
“姑娘醒了?”
吉吉走上前,笑着道:“姑娘今日醒得晚了些,想必睡得极香,婢子便也没有擅自将姑娘喊醒。”
“该喊一喊我的,做了个很不祥的梦。”衡玉目光没有着落,有些怔怔地道。
“啊?姑娘又做噩梦了?”吉吉忙来到床边,倾身替衡玉捏肩,好叫她放松下来:“姑娘别怕,既是未发生之事,梦都是相反的。”
衡玉缓缓吐了口气。
她也希望是相反的。
她也会尽力让它变成相反的。
“姑娘,咱们用些早食,便该去苏姑娘家了。”见衡玉缓过神来,吉吉才提醒道。
前日里,衡玉受邀去了苏先生家中作客,席间称赞苏大娘亲手包的饺子好吃,苏先生闻言大喜,当即再邀衡玉隔日再来吃饺子。
衡玉点头答应了。
毕竟,酸菜肉饺子真的很好吃。
此时她念着梦中事,倒没了分毫胃口,然而苏先生一家盛情,此时想必已经做好了等她过去的准备,她便也做不出随意食言爽约的举动来。
衡玉遂起身洗漱,早食简单吃了五成饱,便叫翠槐提上备好的礼,往苏家去了。
苏先生一家三口所住着的宅子,是萧牧命人安排的,与定北侯府只隔了一条街。
马车在胡同口便停下,胡同里的小道铺着青石板,洒扫得十分干净。
此刻日头正暖,衡玉走在青石板路上,嗅着不知哪户人家飘来的饭菜香气,心中莫名安宁许多。
此时迎面走来一位穿灰袍戴毡帽的中年男人,衡玉下意识地往一侧避了避。
擦肩而过之时,中年男人胡须杂乱的脸庞闯入余光内,让正往前走着的衡玉脚下微顿。
她转过身看向那人侧脸,一瞬之间,便有熟悉感涌上心头。
是在哪里见过此人吗?
正如萧牧所言,她来营洲城后,一直也不算“安分”,时常出入市井,见过的人不知有多少,又因记性好,对只有一面之缘者留有印象也不奇怪。
然而衡玉看着那道再寻常不过的背影,却久久未有移开视线。
记忆深处渐渐有一种直觉在告诉她,此人或许有些不同……
哪里不同?
衡玉思索片刻未得结果,遂原地闭眸,脑中立时飞快闪过诸多面孔,包括一些时隔久远的画面。
几息后,她忽地睁开眼睛,当即道:“快,翠槐,追上方才那人!”
说话间,已然提起裙角,朝胡同的出口方向追去。
她想到了!
她想到此人是谁了!
第109章 神医下落
衡玉带着翠槐几乎是跑着出了胡同。
然而胡同外便是热闹的大街,人来人往,商贩叫卖,衡玉定睛看了片刻,再未瞧见那男人的身影,一时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去追。
“姑娘,您认得方才那人?”翠槐问。
衡玉的视线仍在人群中搜寻着,未顾得上回答翠槐。
此时等在胡同口马车旁的程平走了过来,见衡玉面色焦急,微皱眉询问:“出什么事了?”
“平叔,我想让你帮我去找一个人,就在方才,他刚从这条胡同里出去——”
衡玉回头看了眼身后胡同里的民居,又看向长街人群,形容道:“此人中等身形,穿一件灰袍,戴着一顶灰蓝色旧毡帽……约三十五岁上下,做的应是与打渔有关的活计,多半是一位卖鱼夫!他是步行来此,想来所在之处或不会太远——”
“卖鱼夫?”程平顺着她的视线看向人群:“姑娘怎知他是卖鱼的?”
衡玉:“他身上的鱼腥气极重,绝不像是偶然沾上的。”
也正因有那股鱼腥气的提醒,才能让她这么快便想起是在何处见过此人!
程平眉头紧皱,想不通她为何突然要去追一个卖鱼夫,但见她神色着急,便也没多问,不冷不热地道了句“知道了”,便闪身扎进了人群里。
衡玉于原处思索了片刻,到底是转身回了胡同内。
追人她不比平叔擅长,而这条胡同里或会有些线索也说不定。
此处是民居,对方若还是和当年一样以卖鱼为生的话,来此处身上却未背鱼篓,便可见不是为上门卖鱼而来,既不是为了卖鱼,那么依常理来推测,便只剩下两种可能——
他兴许住在附近,亦或是与附近之人有所交集……
衡玉于脑中飞快思索分析着,脚下未停地往胡同深处走去。
她起初虽未仔细留意此人,但从与对方相遇的位置来看,也足可说明对方是由胡同深处走出来的。
有的人家院门紧闭,或从外面落着锁,亦有院门敞开的人家,可见院中有孩童嬉戏——
衡玉脚下放慢,凝神思忖间,一道略有些激动的声音传入耳中。
“吉姑娘到了!”
抬眼望去,只见苏先生快步迎了上来。
再往前便是胡同里最后一户人家、苏家所在了——
衡玉回过神来,不由道:“先生太客气了,我身为晚辈,断无让先生于门外相迎的道理。”
“岂会,吉姑娘乃是寒舍贵客!”苏先生今日显然打扮过,胡须修剪打理得极整洁,发髻梳得一丝不苟,身上穿的是新衣,熏的是兰花香。
说话间,苏先生抬手做了“请”的手势,满脸笑意道:“吉姑娘快请进家中说话吧!”
再往前已是胡同尽头,衡玉思量一瞬,点了头。
翠槐跟在衡玉身侧一同往院中走去,嗅着苏先生身上的淡香,再看着脚下几乎擦得发亮的青砖路,翠槐只觉若是仲春或夏时,苏先生只怕是要将这条路铺满花瓣来迎接她家姑娘的……
“吉姑娘且坐着吃茶稍等等,我去后头唤莲娘过来。”将衡玉引入前堂,苏先生笑着说道。
虽说极想与吉姑娘多说说话,但姑娘家上门作客,自然还是得女眷来陪着才妥当,苏先生对此也一贯很有分寸。
衡玉刚要点头之际,目光扫到临窗茶几上放着的一只托盘,见托盘内显然是用到一半撤下去的茶水,她不由问:“苏先生家中,方才是有客人来过吗?”
苏先生闻言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了然笑道:“是,方才有人送来了两条极新鲜的草鱼,已拎去厨房拿来加菜了——”
衡玉身形一直,忙问:“送鱼之人可是一位三十五岁上下的大叔?半刻钟前刚离去?”
她问的如此细致,苏先生有些疑惑,却也立时点了头,答了句“正是”。
衡玉眼睛亮起:“那先生是否还能找到此人?”
“此事倒简单,他在后街有间鱼铺,我数日前去买鱼时,听他那十来岁的儿子在鱼摊旁读书,偶有错字,便纠正了几句。他倒也客气,今日说是捕了两条颇眉清目秀的好鱼,便特意送了来。”
那日他特意同妻子自荐去买鱼,便是为了招待吉姑娘。既是招待贵客,萝卜需买那卖相最水灵漂亮的,鱼自然也得挑了眉清目秀的才好。
衡玉此时全然顾不得去细究如何辨别一条鱼是否眉清目秀,已自椅中起了身:“不知先生可便带我前去见此人一面?或是告知鱼铺详细所在——”
“自是方便的,苏某这便带吉姑娘过去?只是……姑娘何故要见此人?”
“实话不瞒先生,我方才在胡同内见到此人,只觉像极了一位旧人,我有要事需与之相询。”衡玉简单说明目的,并道:“只是此事尚且不宜为外人所知,我今日之言之行,还望先生能替我保密。”
萧牧中毒之事处处透着阴谋的气息,定有眼睛在暗处紧盯。虽她因身份使然,按理说不会引起太多注意,但还是小心为妙。
“苏某明白了!”苏先生压低声音,面色隐有些激动地保证道:“吉姑娘尽管放心。”
他竟也能替吉姑娘保守秘密了!
这种离晴寒先生越来越近的感觉,叫苏先生颇为上头,一时将此事视作了绝顶紧要的大业来对待。
甚至未走大门,而是由自家后门悄悄离开,在一条阴暗的小巷里走了许久,又穿过了半条街来绕路——
奉命于暗处跟随保护衡玉的王敬勇:“???”
他甚至怀疑对方是有意想要甩掉他!
然而一生好强的王副将自不会允许此类事发生——
于是,他一直跟到了鱼铺前。
看着衡玉和苏先生同鱼贩交谈的画面,王副将脑门儿上的问号逐渐增多。
“……不知这位姑娘寻我何事啊?”中年男人听苏先生道明来意,不解地看向面前的少女。
“我有话想与大叔单独一叙,不知可方便?”此时近距离正面看着对方,衡玉心底再没了丝毫不确定。
就是此人,她绝没有认错。
虽已隔了八年余、近九年之久。
“这……”中年男人有些犹豫,为难地看了一眼自己身前摆着的几只大鱼盆。
鱼如果卖不完,媳妇可是会念叨他的。
方才去给苏先生送鱼,还是特意找人帮忙照看了一会儿才敢走开的。
“我来替你顾着这鱼摊!”苏先生自荐上前,当即就挽起了衣袖。
中年男人颇惶恐:“这等脏腥的活儿,怎能让您来……”
回应他的是苏先生的吆喝声。
“新鲜的鱼,个个儿眉清目秀,走过路过都来瞧瞧!”
面对行人,苏先生端着热情的笑脸相迎。
“……”看着那位被自家将军尤为看重的机关术大师,王敬勇的表情逐渐迸裂。
见那名鱼贩同衡玉一起进了身后的铺子里,王敬勇心底疑窦丛生,然而想到自家将军那句“只需护其周全,不可过多探听其私事”的交待,到底没有再跟过去。
“脏了些,姑娘勿见怪……”
鱼铺中随处可见的是一应鱼篓渔网之物,还有未来得及丢掉的死鱼死虾,气味刺鼻,脚下俱是泥水。
见少女干净精致的裙角染上了泥点,中年男人很有些不好意思。
“是我打搅了大叔做生意,应当请您勿怪才是。”
少女语气客气友好,中年男人笑了笑,更多的还是不解:“姑娘寻我到底为何事?”
少女却是反问:“杨福叔,我们曾是见过的,您不记得我了吗?”
中年男人闻言一愣。
这小姑娘知道他叫杨福?
便是那位苏先生都尚不知晓他的全名,身边人也多是喊他老杨……
此时再顾不得失礼与否,杨福仔细看着面前这位样样貌出众的女孩子,却还是没认出来:“姑娘是……”
这小姑娘一看就是非富即贵,他一个卖鱼的,怎可能认得呢?
“八年前,我们曾在幽州白神医家中见过的,且不止一次。”衡玉道。
杨福闻言怔了怔,下意识就道:“什么白神医?我不知道……姑娘定是认错人了。”
“杨叔此前每日都会去白神医家中送鱼,您的鱼总是又大又新鲜,白神医亲自下厨煮的鱼汤又白又浓,我至今还记得,又岂会认错呢?”
“你……”听着这番话,杨福一阵恍然:“你……你是当年跟在晴寒先生身边的女娃娃?!吉家姑娘?”
他认出来了!
虽说是女大十八变,但这娃娃从小就十分好看,眉眼间那股子带着笑的狡黠劲儿叫他尤为记忆深刻。
若是晴寒先生的孙女,那他也就不必再装作不认得了……
“是我。”衡玉露出笑意:“杨叔记性真好。”
中年男人复杂地笑了笑,道:“这些年来寻神医的人颇多,各路人都有,我为了寻处清静之地,这才辗转来了营洲一带……方才不知姑娘身份,这才没敢承认见过神医……”
衡玉理解地点头,这才问出最关键的一句:“杨叔可知白神医现在何处吗?”
听她如此问,杨福沾满了鱼鳞的手悄然握紧。
第110章 不正常的祭奠方式
“神医他……早在八年前就离世了。”杨福垂下眼睛说道。
衡玉的身形一瞬间仿佛被定住:“神医不在了?”
“是。”
衡玉轻吸了口气,提醒自己冷静下来,再次看向杨福:“敢问神医是因何而过世的?”
“年纪大了,难免有些突发的病痛……具体是什么病,我也不太清楚。”
衡玉不解道:“我最后一次随祖父见神医,也在八年前,彼时他老人家分明格外硬朗,且深谙养身之道,为何会突发病痛?”
白神医与她阿翁年纪相仿,八年前虽已六旬上下,却仍是一头乌发,身形亦无老态——
“这世上的疑难杂症多得是,有些病症神医自己也是束手无策的,更何况医者不自医……”杨福面色复杂地道。
“自三年前起,我便使人多番于幽州一带打听过神医的下落,为何却未曾听闻过神医已经故去的消息?”衡玉半真半假地问。
“吉姑娘应当也是知道的……神医他脾气怪,一贯不喜与人接触往来,身边也没有家人,一直都是孤身一人……神医临去前,交待我不必为他办丧,一切从简,因此知道此事的人并不多。加上我后来也离开了杨家村,离开了幽州,这么多年过去,打听不到什么……倒也正常。”
衡玉拢在袖中的手指握紧又松开。
她方才说“未曾听闻过神医已故去的消息”,自然是假的。
不单是她,据严军医说,侯府派去寻找白神医下落的人,也带回过类似的消息——
但正如杨福所言,白神医性情孤僻,不喜与人往来,早年间便已不愿再行医,因此名声并未曾大肆传开过。
且其当年所在之处是一座名为杨家村的村落,杨家村不大,地处偏僻,村子里的人大多是没读过书的乡野庄稼人,客观而言见识稍欠缺了些,所言让人分不清真假,因此白神医的事迹更是渐微。
譬如,侯府的人费尽心思一路打听到杨家村时,得到的多是些此类消息——
“白神医啊……是有这么个人,但早就死了!”
“什么神医?假的!他根本不会治病,从没见他给谁治过病,都是瞎传的!”
“哦哦,白神医啊……那日夜里,我见他背着包袱走了,往西边去了。”
“升仙啦!都说天宫里缺一位医官,白神医被召到天庭去了!白神医升仙当日,我们整个村子里彩霞漫天,紫气东来……”
“……”
总而言之,那些得来的消息或离奇或离谱,真真假假,全无说服力,叫人无从分辨。
故而,在得到她的肯定之前,严军医等人甚至无法确定白神医此人是否真的存在。
也因这些消息的来源不够准确,故而她纵然也听闻过白神医故去的消息,却也尚存质疑,从未真正信过。
可杨福与别人不同,他几乎是当年唯一与白神医有过交集的故人。
他必然知道“真相”——
“杨叔,您不会是在骗我吧?”衡玉忽然问。
面对心思相对简单的淳朴之人,直截了当的质疑,会比拐弯抹角的试探更容易看到对方最真实的反应——
“这等事……我岂有理应骗吉姑娘?”杨福说话间,往外面看了一眼,像是在操心着鱼摊的生意。
衡玉眼神微动:“白神医的身后事,是杨叔亲手操办的对吗?”
“对,都是我一个人办的!”
“那敢问白神医葬在何处?我想去祭奠他老人家。”
杨福的神色似乎微松了些:“神医不喜喧闹,特让我将他葬在了药园里,只是没有立碑而已……”
“神医的药园啊,我记得……”衡玉点头,道:“那我明日便带人去替神医迁坟,为他换一副上好棺木,另寻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落葬。神医一生无儿无女,我也算略尽一份身为晚辈迟来的心意了。”
“?”
啥意思啊?
杨福一下没反应过来,待片刻后,方才猛地瞪大了眼睛。
这不就是……挖坟吗!
这姑娘祭奠人的方式过于不正常了吧!
“吉姑娘……神医他早已入土为安,这……不合适吧?”杨福的神色显而易见地忐忑了起来。
“我总算知道杨叔为何要离开幽州了——”衡玉无奈地看着他:“杨叔并非是怕有人询问神医之事,而是不擅撒谎,怕被人问起时三两句就露了破绽。”
杨福眼神一阵变幻,脸色顿时涨红,双手都不自觉地抬了起来比划着:“吉姑娘,我……我真没骗你!”
“杨叔是因当年幼子患怪病命悬一线,为神医所救,故而欠下了神医这份恩情——”
衡玉看进他的眼睛里:“我知杨叔定有为难之处,白神医隐居人后,也定有缘故。若非性命攸关,我也绝不至于这般深究探问——我此时的心情,同杨叔当年寻医救子之际是相同的。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会竭尽全力,直到寻到神医为止。”
思及当年替子寻医时的心境,杨福心中滋味翻涌,不由就问:“莫非吉姑娘家中也有人……”
他一时不好妄加揣测具体的情况。
“是极重要之人。”衡玉答道。
昨夜梦中,萧牧毒发身亡时带给她的感受,至今尚且挥之未去。
“可……”杨福神色踌躇不安。
见他如此反应,衡玉心中已是大定。
方才种种,多为试探,虽知对方在撒谎,但尚不确定撒的什么谎——
而当下已足以确定,白神医必然还活着!
“我答应杨叔,定不会让神医尚且在世的消息走漏分毫。”衡玉郑重保证道。
“吉姑娘,我……”杨福的表情为难到了极点。
他曾是答应过神医的!
且这守诺不仅是出于恩情……神医走之前说了,他如果敢和人透露,就拿针扎他!
神医一针下去,要他的命都有可能!
可……如果他是被威胁的呢?
杨福眼神闪躲间,视线落在了一旁的杀鱼刀上。
衡玉循着他的目光看去,顿时心领神会——
懂了。
下一瞬,看着眼前情形,杨福目瞪口呆。
女孩子握着那把杀鱼刀抵在自己心口处,朝他道:“杨叔若不答应,我今日便死在这里。”
杨福于心中叹气。
哎!搞错了啊!
他想要的不是这种效果!
但……也行吧!
到底也没外人,他也就顺势往下道:“吉姑娘,你冷静冷静!有话好好说啊!”
第111章 “养在乡野的外室娘子”
“此事于我而言至关重要,若今日不能得知神医下落,我便只好下去寻祖父了!”女孩子握着刀,神色决绝。
听得晴寒先生名号,杨福面色愈发挣扎:“姑娘是晴寒先生的亲孙女,晴寒先生又是神医的至交……若我今日眼睁睁看着姑娘自尽,来日神医必然不会原谅我的!”
这么一说,简直也太合情合理了吧?
对对,就应该是这么个思路!
如此一来,相较于他被胁迫而说出真相,心系晴寒先生后人安危这一思虑,无疑显得更有人情味,感觉层次都拔高了!
还是吉姑娘的法子好!
“可……可是我曾答应过神医,绝不……”杨福重重地拍了拍额头。
衡玉沉默了一下。
这“焦头烂额”的呈现方式,不失为有一丝直白。
但戏做全套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位叔实在不擅撒谎,今日若不将对话细节铺垫好了,来日他在神医面前怕是不好交差。
衡玉手中的刀尖抵着自己心口更近了一寸:“也罢,我不叫杨叔为难就是了。”
“好!我说,我说!”杨福伸出手做阻拦安抚状:“你先把刀放下!”
“好。”衡玉点头,随手把刀丢回到了桌子上。
这刀丢的有些过于利落,杨福顿了一下,才维持住脸上复杂的神色:“没错,神医他的确还活着。”
衡玉眼底露出喜色:“那他老人家此时在何处?”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衡玉再次看向那把杀鱼刀。
杨福见状连忙道:“真的!我发誓是真的!”
见他神态,衡玉心中看到希望的喜悦顿时消减大半,却也立即问道:“神医走之前,没有提到自己会去哪里吗?”
杨福摇头:“神医不曾告诉我……只说再不会回幽州了。”
再不会回幽州?
衡玉问:“那神医为何要突然离开幽州?”
她隐约记得,这位神医喜好安逸轻松,并不似她阿翁那般钟情游历山水——
对了,阿翁……
杨福已再次摇了头:“这个神医也没说。”
他显然是个不会揣测他人想法的,对方不说,他便不知。
衡玉凝神思忖了一瞬。
那次是她最后一次随阿翁出行,初春即从京城动身,经过幽州时曾在白神医家中小住过十余日。然而返程时阿翁走得很急,几乎日夜未停地赶路,再经过幽州时便没能再去看望白神医这位好友——
但既然都是在八年前,阿翁又是在幽州出的事,白神医离开幽州会不会同阿翁之事有关?
她忙问:“神医离开幽州,是在我阿翁出事之前,还是之后?”
“这个我记得!是晴寒先生出事后……”提到此事,面对面前的少女,杨福的眼神难免有些同情:“晴寒先生出事的消息传开后,我曾跟着神医去先生出事的地方悼祭过……神医还带走了那山中的一捧黄土。”
他回忆道:“回来后,神医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一连数日,后来便是叫我四处去打听打听姑娘的下落……如此打听了半月,也没能打听到什么,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姑娘您一个小娃娃定是凶多吉少了,后来就听闻吉家人已经赶来了……”
想到旧时那些经历,衡玉面上并无异色,只继续问:“神医便是在那之后离开了幽州,对吗?”
“是。”
衡玉心有思索。
“对了,神医走之前,好像说过……要独自去赴什么约……”顺着这个话题说得多了,杨福隐隐约约回忆到了一些零碎画面。
“赴约?”衡玉问:“您可知神医有没有什么远房亲戚,亦或是有往来的好友?”
“神医的好友,我只知一位晴寒先生了,也从未听神医提起过其他人。”说到这里,杨福又想到一句话:“那次晴寒先生走后,我有一回还听神医埋怨念叨,说晴寒先生知己好友遍天下,三年两载都不来看他一次,他倒像个不怎么受宠的乡野外室娘子了……”
衡玉:“……”
这酸里酸气的话,听起来怎么如此之怪?
好似她家阿翁突然成了个到处沾花惹草的负心之人?
而若非足够怪,杨福也不至于记了这么多年了。
但怪归怪,这般说法,是不是也足以说明,她阿翁在白神医心中的分量颇重呢?
到底她那时尚且年幼,虽知二人是故交旧识,但情谊份量如何,倒无法判断得太深刻。毕竟正如神医所言,她家祖父云游四方,结识的至交好友实在太多了些——萧伯母不是也曾说过吗,萧侯的“父亲”也与她祖父有些交情的。
而当下是否有这样一种可能——阿翁在幽州出事后,神医极有可能是不想再触景生情,才离开了此伤心之地?
所以,选在那时“独自”赴约,会不会也与阿翁有关?
再问旧时白神医都说过什么值得留意的话,杨福已记不起其它。
衡玉便唯有问:“神医走时,都带了些什么东西?”
既然神医的“身后事”交给了杨福,那么即便是在整理“遗物”时,应当也能留有些大致印象在。
果然,杨福的印象还算清晰:“神医走时没带太多东西,是走着离开的杨家村,身上只背了一只包袱,还有一个……”
说到这里,杨福似有些不知怎么形容,伸手比了个小半人高的长度:“怀里抱着一个长长窄窄的木匣子……”
衡玉:“画匣?”
“对对,应当就是了!神医之前屋子里挂着幅画很显眼,之后我收拾东西时,的确没再见到了!”
衡玉眼前陡然闪过诸多旧时画面。
画……
神医并非爱画之人,爱画擅画者是她阿翁。
而阿翁不仅喜欢交友,还极喜欢作画赠知己。
阿翁好像是赠过一幅画给白神医的……
凝神回忆之下,衡玉脑海里重现了一幕场景——
那年在神医家中小住,正是春末夏初交替之际,午后药园里的葡萄架下,她腿上抱着神医养着的一只狸花猫,趴在石桌上打起了瞌睡……
阿翁那时便是在作画。
她是被阿翁和神医的说话声吵醒的。
‘我可不懂画,这画中是个什么讲究?’
‘此处乃是……’
‘哼,我又没去过……’
‘所以画给你瞧瞧嘛!无妨无妨,来日你我可结伴同游……’
‘那就这么说定了!’
‘……’
衡玉一瞬间仿佛回到了那年的葡萄架下,看见了那两位说笑的老人。
可她纵然记忆绝佳,然而所谓过目不忘,也尚需留神去记,彼时她昏昏沉沉初醒来,那番对话的关键之处便也是模糊的。
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阿翁那时和白神医约定了要去某地同游——
故而白神医的“独自赴约”,或许赴的便是与阿翁的昔年此约!
而约定之地,多半就是阿翁画中所指!
“杨叔可记得那幅画中画的是什么?”
杨福苦思冥想片刻,还是道:“这倒是丝毫记不起来了。”
他本就不通书画之流,自也不会细看。
衡玉此问本也未报太大希望,与其说是在问杨福,倒更像是在问自己。
可她彼时根本没有细看,或是说没来得及细看,便被神医拿走了——
至于后来是否有在神医家中再见过那幅画,便还需再仔细回忆回忆……
到底线索皆是今日才知,往日根本没有细思过,一时所能记起来的只有以上那些了。
衡玉暂且按下这条思绪,继而又向杨福问了些其它细节。
杨福将能想到的都说了,脑袋都要想破了,只觉得这辈子费的脑子加一起都没今日来得多。
他记得这小姑娘小时候就记性贼好,但他不一样,他是个正常,啊不,普通人啊!
见人不停挠头,头发都挠掉好些,衡玉也不好将人往死里逼,及时收手道:“今日多谢杨叔了。”
杨福大松一口气:“多谢吉……咳,吉姑娘客气了!”
衡玉走时,塞了一只钱袋给杨福。
杨福起初大惊失色不愿收,只觉是个烫手山芋——若他收了吉姑娘的银子,那今日之事岂非就成了他见钱眼开?这可是要挨扎的!
但衡玉说,这银子是拿来赔给他的,耽搁了他的生意。
杨福犹豫了一会儿,到底是收了。
毕竟苏先生一条鱼也没给他卖出去……
不想挨扎,也不敢空手回家挨骂。
衡玉随苏先生原路回了苏家后,苏家母女已是等急了。
听着衡玉一句“叫大娘久等了”,苏家大娘笑得可亲至极,忙道“没有没有,饺子也是刚包好”,转过头时,则狠狠瞪了丈夫一眼。
等了半天客人没等到,他倒也不见了!
苏先生于心底冷哼一声,面上优越之色颇浓。
这妇人懂什么?
他可是和吉姑娘一起办正事去了,这种参与感,可不是她能想象到的!
见自家爹神情如此,苏莲娘默默看了眼条几上的鸡毛掸子。
这也就是吉姑娘在,阿娘想维持一下和蔼的形象了……
衡玉心中装着事,吃起饺子来竟也没了当日滋味,只觉平白辜负了这桌饭菜和苏家一番心意。
饭后她也未有久留,道了谢便告辞了。
从苏家出来后,衡玉几乎是心不在焉地走出了胡同。
“人没找到。”马车旁,显是刚回来不久的程平对衡玉说道。
衡玉回过神:“不打紧,我找到了。”
“?”程平皱了下眉,“哦”了一声。
旋即道:“我虽没找到那人,但偶然发现了一件有些古怪之事。”
第112章 秘密理应保守
衡玉看着他:“何事?”
“我在一间鱼铺前,看到萧侯身边的那位先生在卖鱼。”程平说话间看向胡同深处:“就是这个苏先生——”
衡玉轻轻“啊”了一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叔也算是替她找到人了呢。
只是那时她和杨福在里头说话,卖鱼的便成了苏先生……
“萧侯待手下之人,竟如此苛刻?”程平微皱着眉问衡玉。
偌大一个侯府,竟逼得府中幕僚先生去卖鱼贴补生活吗?
且叫卖时那般卖力,竟也无人问津,他看在眼里,甚至都有些同情了。若非是怕对方尴尬,他多少是要上去买两条照顾一下生意的。
衡玉沉默了一下。
那倒也不是因为这个……
“这个,许是个人爱好或追求也未可知……”她勉强替萧牧挽救了一下无辜受损的形象,立时岔开话题:“这些是平叔买的?”
程平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里提着的花雕酒还有烧鹅。
“我行走菜市街内寻人,若两手空空,恐显得异样,这才随便买了点。”他看向衡玉,正色道:“这可是因公花销!”
许是对苏先生辛苦卖鱼的情形尚且阴影颇深,面对这些周身仿佛写满了压榨二字的主家,程平此时十分警惕。
衡玉不假思索:“翠槐,待会儿回去之后,记得给平叔将银子补上。”
“是,姑娘。”翠槐应下一声,又有些好笑地对满脸戒备的程平解释道:“今日带出来的银子都用光了,平叔放心,姑娘不会赖账的。”
程平面色稍缓,将东西递给翠槐。
“不必,平叔留下当晚食吧。”衡玉说了一句,便提裙上马车。
“……我可不是故意买给自己的!”程平解释道。
他一个老男人不买酒不买肉,还能买什么?
“明白,当然不是平叔买给自己的,是我孝敬平叔的才对。”衡玉临进车厢前,回头朝他笑着说道。
程平听得脸颊一抽。
孝敬?
孝敬到给他下毒,可真是孝死他了!
回侯府的路上,衡玉坐在马车内一言不发,闭着眼睛像是在养神,然而细看可见眉眼间俱是思索,而未得片刻放松。
程平拎着酒肉跟着她回到客院,见衡玉要往书房去,忽然道:“我有事说——”
衡玉回头看向他:“那平叔随我进来吧。”
程平点头。
“年前我想再去幽州一趟。”
书房的门合上之后,程平说道。
自他卖身,不,中毒以来,幽州已来回跑了数趟,就是为了监视查探那些人的活动迹象。
但此前都是衡玉差使逼迫,此番主动要去,且是头一次。
见衡玉有些意外地看着他,程平皱眉解释道:“虽说营洲城布防严密,但这些人一直守在幽州实在异样,以防万一,还是再去探一探为好——我可不想大过年的到时再被你差使出去。”
衡玉露出一丝笑意,点头:“那就辛苦平叔了,若他们还是没动静的话,咱们也可过个安心年了。”
“嗯,我明日就动身。”
毕竟得吃完烧鹅吧。
“好,那平叔早去早去,还有七日是除夕,刚巧能赶得上回来过年。”衡玉笑道:“到时还给您备上烧酒烧鹅。”
程平:“……”
都说了不是特意给他自己买的了!
“走了。”程平绷着脸转过身去。
身后传来女孩子认真的声音:“平叔,一路小心。”
“不用你说。”程平没好气地应了一声,出了书房。
他走后,直到天黑,衡玉仍未有从书房中出来。
翠槐在旁将墨磨了又磨,眼看着自家姑娘试着画了一幅又一幅山水景图,却每每画到一半便停笔,时而又凝神冥想,翠槐心中难免困惑。
“姑娘,您到底想画什么呀?”见女孩子似暂时放弃了一般将笔丢下,翠槐这才出声问。
“一幅阿翁画过的山水画……”衡玉喃喃着,有些疲惫地低下头,闭上眼睛拿手掌撑着额头,心中生出久违的焦急与挫败之感:“我怎如此笨,竟丝毫也想不起来了……”
今日所得,本该欣喜,毕竟确定了白神医还活着。
但转念一想,八年前白神医虽是活着走的,可这都八年了,会不会……?
在鱼铺时她便提出了这个猜想,当时她和杨福都沉默了。
然而人必然还是要找的。
且必须要尽快……
据严军医此前所言,萧牧剩下的时间,至多只有一个月了……
一个月,要去寻人本就十分紧张了,而她当下却丝毫头绪都理不出来。
阿翁当年赠予白神医的那幅画,是如今唯一的线索和机会!
“姑娘笨?姑娘若还笨的话,那婢子们怕是只能一头撞死了。”翠槐笑了一声,柔声道:“姑娘别急,有些事越急越乱……您都画了半日了,吃杯热茶歇一歇,婢子替您揉一揉手腕。您静下心来,说不准就想起来了呢。”
她将一盏茶递到衡玉眼前,衡玉抬起脸,接了过来。
此时,门外传来吉吉的声音:“姑娘,萧夫人使人来请您同进晚食——”
“姑娘去吧,人吃饱了才有力气想事情啊。”翠槐笑着道。
衡玉稍收拾了一番,便去了萧夫人处。
“有故友使人送了年礼过来,我瞧了瞧有几壶好酒,便想着让我们阿衡也来尝尝……”萧夫人满脸笑意。
衡玉下意识地看了眼身侧那空着的位置。
她本想着,萧牧或也会来——
将她这细微的动作看在眼里,萧夫人眼中笑意更浓几分:“景时那臭小子,成日说是在忙什么公务,使人喊了他也没来……不管他这没口福的了,今日这好酒,咱们娘俩分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