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监回去就跟小盛道:“你杨爷爷有有亲了,你可把事情办好了,以后你去了小厨房里面,还能多吃点他的东西。”
小盛把杨太监姐姐的住址记住了,然后问刘太监,“刘爷爷,明日里去蜀陵侯家,筠雾去吗?”
刘太监摇头,“不去不去,你出去之后也不要提。”
小盛虽然不明所以,但也不敢继续问,只好转移话题,“这回蜀陵侯家风光啊,不过是个生辰,陛下却特意让殿下去吃席,以示看重。”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瑞王也去,小盛不用想也知道殿下看见端王肯定会不高兴。
刘太监坐下来,小盛给他倒一杯茶,然后又端来热水,亲自给刘太监脱鞋子,慢慢的给他加热水泡脚。
刘太监这双脚以前被磋磨过,一到冬日里就冷的透骨,需要用热水泡,越滚烫的水就越好,小盛不敢用太烫的,只提了好几壶在屋子里面,堂屋里还烧着一壶热的,慢慢的往木脚盆里面倒水,让水一直维持在舒适的温热。
刘太监泡脚泡的很舒服——所以说,他为什么将小盛带在身边,就凭着他这股孝顺劲,刘太监也乐意。
小盛是第一次去蜀陵侯府,年纪又小,很多事情没有听说过,刘太监乐意跟他说一说,以后这出去办事情,各家的底子是什么样子,小盛心里也该有个数。
“蜀陵侯府算是一点点用战功堆起来的,想来你也知道,这代的蜀陵侯是个打仗厉害的,当年能平定云州叛贼战乱,他功不可没。”
“自此之后,陛下便对他另眼相待,他班师回朝之后,便将五军都督给了他做,可谓是风光。”
小盛记在心里,将蜀陵侯和重臣连在一起,心道这家是不能得罪的。
刘太监却因脚泡的实在舒服,有闲心跟小盛说起蜀陵侯家人尽皆知的事情来。
“你道他如何一仗成名?比他战功传的更加广的便是他的为人。”
小盛好奇的道:“什么为人?”
刘太监一边让小盛再倒点水,一边唏嘘道:“蜀陵侯骁勇善战,他的夫人也是名门世家女,两人琴瑟和鸣,生下了三个儿子后,又生下了一个闺女,可把两人乐的,大摆筵席。”
“当年那女童才三个月吧?可惜了,正好碰见叛贼造反,蜀陵侯时任云州将军,自然要奋战卫城,当时情况艰险,先是吃的败仗,一军之人不断后退,退去了沙漠里,蜀陵侯夫人带着一家人也在。”
“听闻后来大军断水,又遭遇了风沙,一家人跟大军分散。当时,大一点的孩子尚且能自己跟着走,可是婴儿却不行,得抱着才行,可当时人哪里有那么多精力?蜀陵侯觉得只能舍弃。”
小盛听得入神:“然后呢?”
刘太监唏嘘,“当时,蜀陵侯一行人里面,有两个婴儿,还都是女婴,一个是他自己的女儿,一个是他兄长的。”
“他兄长当时战死在了云州,只剩下这么一点血脉,所以兄长的女儿自然不能丢,即便也是女婴,但他咬着牙没有舍弃,只舍弃了自己的女儿。”
“这事情被随行之人传出来,他的名声大噪,都说他有情有义。”
小盛听完也唏嘘了一声,往刘太监的脚盆里再倒了一些热水,道:“那他女儿真可怜。”
第9章 蜀陵侯府 朱门锦绣之家,门口……
朱门锦绣之家,门口都置两只石狮子。
蜀陵侯折家也是如此。清晨送走蜀陵侯,蜀陵侯夫人赵氏刚要转身,就瞧见石狮子上面有些灰尘。
她如今越发的喜欢洁白无瑕的东西,看不得东西上面有灰尘和污垢,便皱眉让人来洗。
“明日就要摆筵,记得今日清一遍,明日客来之前,还要再洗一遍。”
门童赶忙应下,让人去提水来清洗,赵氏这才点头,等回了屋,管事妈妈们早就在那里等她。
赵氏坐下后,就开始拿出牌子给众人分发,并仔细的吩咐明日她们要做的事情。
“今年与往年不同,陛下恩赏,太子祝贺,筵席必然盛大,你们各司其职,万万不可出差错。”
众婆子应下,拿了对牌出门,还没走完,就见老夫人那里的贴身丫鬟过来请赵氏过去。
赵氏烦躁的很。
她出身名门,跟将门世家蜀陵侯府倒是也算般配。丈夫英勇骁战,仕途正好,又爱重于她,多年不曾纳妾,膝下孩儿皆为她出,这么多年,她悉心教导孩子们,将他们养育得出类拔萃,人人夸赞,于是对现下的日子十分满意。
可惜,蜀陵侯是将门世家,蜀陵侯的母亲却不是。这也是赵氏嫁过来后最委屈的事情。
因为老夫人是农妇出身,只因救了老侯爷就一步升天,成了蜀陵侯的宗妇。
可她一个粗鄙妇人,怎么能担得起如此重任,于是蜀陵侯宗族和后宅之事,一直都是老侯爷的弟媳二老夫人管。
老夫人心里就憋着一口气,想着自己学也要学会,便日日卯足了劲学,却学了十几年还是不会,直到赵氏进门,二老夫人还了掌家之权,老太太心里才升起一丝希望。
她希望儿媳妇主动将掌家之权给她,但是赵氏没有。她本就是世家女,性子又强势,有了老侯爷做主,又见婆母为人浅薄,对各世家知道的不多,出门做客还好,要是掌家,那家里还不得乱套?
于是便拿住了掌家之权没放。从此老夫人就恨上了她。
她是个农妇,颇懂得泼妇骂街那一套,赵氏经常被她气得哭,好在夫婿体贴,她才慢慢的适应。后来熟悉了,她也懂得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字不动的法子,不管她不理她,闹了几回她自己就没脸了,赵氏耳根子才清净。
可没过多久,云州大乱,她和丈夫把小姒丢在了沙漠里面。
本是迫不得已,她已经很悲痛了,婆母却好像拿住了她的把柄一般,时不时就阴阳怪气的提出来让她心痛。
果然,这回叫她去,说是要商量生辰宴之事,却话没说几句,就听见她刺道:“早叫你当年带着孩子们出云州,你偏要装什么巾帼女英雄,说什么誓要与云州共存亡,好咯,你现在活下来了,我那孙女就死的惨咯。”
老太太说话带着一股讥讽,赵氏心里被刺痛,脸沉下去,两眼一瞪,老太太往后面一退,大怒,“怎么,你们赵家是怎么教女儿的!竟然还要打婆母吗!”
“好啊,我倒是要让大家知晓知晓,你们赵家的女儿好,不仅不让夫君纳妾,还要威风凛凛打婆母,可真是好教养!”
赵氏被气得心口疼,却又不敢真的打,只好恨恨的回去,一下午都不高兴。下响蜀陵侯回家,见了她这般模样,还能有什么不知道的,便沉着脸出门,先去母亲那里吵一番。
“丢姒儿是儿子做主丢的,你为什么不说儿子,你说她做什么?阿娘,你是不是存心不让大家过好日子?”
老夫人大哭,“是不是你媳妇又挑拨离间了,我可没有说。”
蜀陵侯叹气,“阿娘,当年的事情也是迫不得已,都已经过去了,我们是姒儿的爹娘,我们是最痛的,你这般胡闹,痛的还是孩儿啊。”
老夫人装听不懂,她好不容易拿住儿媳一个软肋,自然要乘胜追击,十几年来都养成了习惯去讥讽,哪里肯停。
蜀陵侯拿母亲没有办法,但他这般训斥一般,母亲也能消停个几日,他苦恼的回去,赵氏正冷冰冰的看着他,蜀陵侯心一软,过去搂着她,“是我不好,让你受委屈了。”
赵氏便瞬间低头抹泪,“说别的也就罢了,偏说这事情,当年我们有多么迫不得已,她也是看在眼里的。两个孩子,带一个走,可能还有一丝机会活,带两个走,却是肯定死局在前,我们是狠了心挖出心头血,怎么还能拿来讥讽我?”
她哭道:“她是真心讥讽我便也罢了,也是对姒儿好,可那孩子出生,她瞧见是个姑娘,便是不喜的很,看也没看过一回,我心里多委屈,你也是知道的。”
蜀陵侯自然知道,此时听妻子一点点道来当年之事,也觉得母亲越来越过分了,“她这般下去,咱们家非散了不可。”
赵氏见夫君站在她这头,心里还算舒坦,“没法子,她明明不喜欢姒儿,却还拿着她的死来刺我,我,我每回都要气的晕厥过去。”
蜀陵侯何尝不知,他也恼恨母亲这一点,于是轻轻的拍赵氏的背,不自觉的说了一句话:“你别跟她一般计较……不行,不行我就把她送回云州老家吧?”
这话吓得赵氏连忙抬头,“万万不可,你这般做,老太太心里不舒坦,闹出来便是你不孝顺,你仕途正好,孩子们也还要在朝廷做官,如何使得?”
蜀陵侯也只是有这个念头,仔细想想,也知道不行,叹气道:“只望母亲不要再糊涂了。”
两人正在说话,就听外面一阵脚步声,四个孩子进了屋,三男一女,男的都在十五至十八岁,姑娘小一点,十二三岁的模样。
四个孩子个个出落的人中龙凤,老大沉稳一点,看了看母亲,见她神色还好,便松了一口气。
老二是个暴性子,拍桌子道:“祖母也太过分了些,时不时就要这般,简直可恶!”
但刚说完,就被蜀陵侯打了一下手臂,“那可是你的祖母。”
老二闷闷不乐。
老三有心计一些,晓之以情,“如今京都谁还不知道祖母?谁还不知道咱们家的事情,别的时候还好,只明日是大日子,太子和端王都来,万望祖母不要闹出什么事情来。”
蜀陵侯心中认可,犹豫着让不让母亲称病,就听小侄女咳嗽了一声,开口道:“伯父,伯母,三哥哥说的对,明日是大日子,可不能出差错,祖母的嘴——太能说了,非是我们妄议长辈,实在是她脾性大,脾气上来了,便不管不顾。”
说话不过脑子,能在筵席上面闹——这种事情不止发生过一次。
蜀陵侯被说的越来越心惊。但想了想,还是摇头,“明日虽然是我的寿辰,但是母亲到底生养我一场,怎么能让她缺席?”
“不过你们说的也有道理,我还得去跟母亲说一说轻重缓急,免得她明日闹事。”
于是匆匆而去,留下几个孩子在这里跟赵氏说话。
赵氏此时心里已经好受多了,几个孩子都站在她这边,她还有什么好怕的,于是搂着小侄女,摸摸她的脸,“今日冷,你也不在屋子里面歇息,出来做什么?可别又病了。”
“没事的,虽然身子不好,可也算不得差,咳嗽几声罢了。”
小姑娘姓折,唤作明珠。
她是个性子开朗的,“伯母,侄女没事,你不用担心。倒是你,最近操劳的很,也要顾着些身体。”
赵氏哎了一声,再看看三个出色的儿子,心满意足的道:“有你们在,我就不怕。”
……
“我不是怕她。”折筠雾叹气,“就是觉得烦。”
腊月十七,太子殿下晚上出门吃席,折筠雾得以不去书房里面伺候笔墨。难得清闲,她也闲不住,拿着殿下给她的识字本努力学字。
她在自己的屋子里面是坐不住的——玉容总爱闹出一些小事情来,她有点烦,索性来春隐和夏隐这里。
春隐用手指戳她脑袋,“你瞧瞧你,还怕她,被她欺负出屋子。”
折筠雾眉毛都愁掉了:“她就是不小心弄掉你的东西,你还能打她不成?”
夏隐在一旁嗑瓜子,闻言笑,“所以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秋隐这段日子夹着尾巴做人,就怕她们联手找到她的把柄将她挤出去,于是逢人就三分笑,玉容却敢背后使坏,让人心里膈应。
春隐:“还不是她太软了,玉容才敢下手,换个人试试。”
折筠雾只是觉得烦,倒不觉得有其他——她还没学会狠,信奉的还是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才对你下手。
可是玉容只弄掉她一点东西,还会说一句抱歉,她就有些不知道如何处理,难道仅仅因为对方弄掉了你的东西,你就要上前喊打喊杀吗?
折筠雾之前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不知道如何处理。不过总这么下去肯定也不是办法,于是道:“明儿她再这样,我就吓吓她。”
春隐就也去抢了夏隐的瓜子磕,“哟,我们的纸老虎要发威了。”
折筠雾知道她在打趣自己,不好意思笑笑,但是因为揣了一件要“欺负”人的事情在心里,她后面读书都不能专注了,索性不读了,道:“我还是给殿下做袜子吧。”
如今做袜子她越发娴熟,已经可以一心两用了。
第10章 猫 将军可算是遇见对手了
晚间,蜀陵侯府觥筹交错,因有太子和端王在,蜀陵侯不敢多喝,怕喝醉了生事,但也不能不喝,不喝显得拿乔,所以妻子赵氏就给他准备了醒酒汤,提前喝了一壶,好让他保持清醒。
有太子在,端王肯定是不能坐主位的,所有的一切都得顺着太子为尊去,不然这寿辰喜事变坏事。
可也不能让端王不舒服,他就派出了自己的二儿子和三儿子陪着端王,谁也不得罪。
蜀陵侯是准备做纯臣的,在皇帝在世的时候,只效忠于皇帝一个人。虽太子早早的就立为了储君,可未来之事谁知道?
他们蜀陵侯府还没到要站队的时候。要是真站了队,怕是皇帝那里,第一个要砍了他的头。
太子心里门清,看着端王和善的跟蜀陵侯两个小儿子在那里推杯论盏,好似相交恨晚的模样,便笑了笑,觉得端王和蜀陵侯都挺有意思的。
一个给面子,一个就把这面子马上扒下来贴在自己脸上。
他低头喝酒,突然想到一件事情。
端王看清楚父皇意思了吗?他知道父皇是在把他们两个人当做蛐蛐吗?
就跟养蛊一般,赢了的人能成功的活着,可是接下来父皇还会不会推出来一个新的皇弟跟他们斗?
他们如今可是有十一个兄弟。
父皇如今还年轻,以后还有的是弟弟。弟弟们一年比一年大,心思多,都是龙种,只要父皇有所偏爱,谁不愿意坐在储君的位置上?
没到最后,赢家是谁真不知道。
见端王似有似无投来的目光,太子笑笑,朝着他一举杯,重重的闷了一口。他觉得端王不知道父皇的意思。他还在享受着这份可以媲美储君的恩宠,并乐此不疲。
太子想,端王还可能觉得他自己在卧薪尝胆,在慢慢的侵蚀储君的位置,正暗中得意。看,父皇派了你来,也派了我来,你有蜀陵侯陪着,他就不得不给我送两个儿子,我跟你储君可是一样的待遇。
想到这里,太子竟然有些意兴阑珊,他又倒了一杯酒喝下去,吓得蜀陵侯心中颤了颤。不过他也算稳得住,身居高位,早已经不是什么愣头青,即便太子生气,他也只能如此做,于是亲自给太子斟酒,道:“殿下,可要尝尝烤全羊?这是云州特有的做法,好吃的紧。”
太子笑笑,尝了一口,“确实好吃。”
肉不臊,很嫩,入口即化,裹着辣子别有一番滋味。他不免多吃了几口,蜀陵侯心中松弛了一些,等到送人出门的时候,他首送的是太子,然后才是端王。
端王一副温和的模样,并没有说什么,只道:“本王跟将军家的两个儿子投缘,约定了后日一起去灵山上采集雪水烹茶,还望将军肯允。”
蜀陵侯自然是要允的,端王满意的点了点头,回宫路上,太子的马车在前面,他的在后面,一前一后进了宫门,此间不曾说过话。
太子回到东宫后,就嗤然一声,拿出功课读书。此时已经天已经晚了,按理说该去睡,可殿下要看书,刘太监也不敢劝,连忙让小盛去叫折筠雾来。
于是快睡的折筠雾就又来了小书房里面。她也不困——这点太子一眼就看出来了,他只顾着自己读书,倒是没想让折筠雾来,谁知刘太监将人叫来了。
叫来了就叫来了吧,那他就多写几张大字。折筠雾研墨,他写字,悬着石头写,写完了字却没有睡意,一转头,见折筠雾像是有心事,脑门上全是官司。
太子将书和纸收起来,歪倒在炕上自己下棋,好笑的问,“你是遇见了什么难事?”
折筠雾走过来,不知道该如何说,她已经尽力在隐瞒了,但今晚实在是人生第一次琢磨怎么欺负人,她心中不宁的很。
她开了年才十三岁,进宫后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就已经花了十分的力气在里面,如今还要欺负人,以往在乡下长大的她,哪里碰见过这些事情?太子一问,她还想瞒一瞒,但太子殿下一双狐狸眼立马看出了她的心思,双眼一瞪,折筠雾就竹筒倒豆子一般倒完了。
太子听她愁眉苦脸的说完,这回是目瞪口呆了,然后哈哈大笑,觉得这姑娘委实太傻,竟然连欺负人都觉得难。
刘太监和小盛在外面听见了今日这久违的笑声,彼此之间对个眼色,刘太监看看时辰,轻声对小盛道:“你去你杨爷爷那里,让他准备些殿下爱吃的东西,说不得要吃点宵夜。”
小盛点头,踩着轻步子走了。
屋子里面,太子殿下还在笑。
他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却没想到是被人欺负了想要反击,可这有什么难的?
他教她,“孤这里这么多摆件,待会就赐你一个不起眼的,你拿回去,放在桌子上,她要是打烂了,你就拖着她来找刘得福,她以后就不敢了。”
刘得福就是刘太监。
折筠雾还是第一回 知道可以这样!但这样真的是最容易欺负玉容的法子!
她觉得殿下实在是太好了。
一点儿小恩小惠,就让感恩戴德。太子殿下其实还挺感慨的。
他觉得这根本就是微小到不能再微小的事情,但可能是逼得一个人茶饭不思的难题。而这个难题,他抬抬手就能解决,便是所谓的施恩了。
施恩么——有时候确实是一种手段。比如端王,他就很喜欢用这套。不仅如此,他还喜欢显得自己很是“好人缘”,很是“好亲近”,太子估摸着,很快端王就要约蜀陵侯的两个儿子出去玩。
他心里琢磨着今日的事情,看看天色,已经睡不着了,于是索性不睡,觉得折筠雾实在是可怜,又想起了今日吃到的烤羊肉,便道:“明日就叫小厨房烤一头羊,用你们云州的吃法来。”
折筠雾没吃过羊。虽然云州多羊,但羊可不是一般人吃的,她家虽然当时算不得很穷,但是也不富裕,不论是她,就是爹娘都没吃过。
夜深了,离吃晚饭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她肚子里面有些饿,听见烤全羊,情不自禁的咽了咽口水。
太子一笑,也觉得有些饿,喊刘太监,“让小厨房送点吃的过来。”
太子殿下永远都是说送点吃的来,送什么就不说了,这么多年,全靠刘太监猜,好在刘太监猜的还算对,太子殿下对吃食还算满意。
刘太监得了吩咐,就让李太监去催小盛。李太监如今夹着尾巴做人,被刘太监冷着之后,他就再没有在殿下的面前真正露过脸。
这话的意思是,他可能在守门,殿下路过看见了他,但是殿下会注意一个守门的太监么?不会,久而久之,殿下就会忘记了有他这么个人。
这时候,他就可以彻底被赶走了,刘太监如今还留着他,就是怕他之前在殿下面前有些印象,以免殿下某天问起他来。
李太监以前心里还恨刘太监,恨他吃独食,可是现在他不敢恨了,他连恨意都生不起来,他只希望刘太监看在他还算听话的份上,已经吓坏了再没有贼心的份上,留着他在这里做事情。
所以这段日子,他十分的乖顺,刘太监要捧小盛,他就要喊小盛一声哥哥。小盛提着食盒,可不敢应,连忙道:“李哥哥,你这是折煞我了。”
杨太监在旁边笑呵呵,给李太监递过去一块米糕,“剩下来的。”
然后对小盛道:“你跟刘得福说,殿下晚间吃了羊肉,肚子里想来还念着肉的味道,所以特意清炒了牛肉,配了一碗丝瓜汤解油腻,其他的都是平日里惯吃的。”
小盛记下来,跟李太监走了。
等他们一走,小厨房里的小太监立马提着水壶来烧,杨太监的小厨房里面一直留着火,从不熄灭,就是怕殿下晚间要吃食。可也不能干烧,所以就烧热水。
杨太监打了个哈欠,看看天,道:“我去眯半个时辰,你小子守着火,可别让它灭了。”
待会他还得要做早膳。但太子吃了这么一些宵夜,早食做一碗面就够了,杨太监并不焦急。
小盛提着食盒进小书房,折筠雾将菜摆出来,太子让她端了一些菜去旁边吃,还赏了一些给刘太监和小盛。他自己只要了炒牛肉和丝瓜汤。
折筠雾惊吓住了。
这还是第一次殿下赐菜。刘太监和小盛端着菜去隔壁屋子吃,折筠雾摆了张小桌子在殿下的下方吃,以便继续伺候定下。
她人小,坐在那里就跟个小猫似的,轻轻的咀嚼东西,如今她的心事没了,脑门上的官司也没了。一心一意吃着东西,满足的很。
太子看看她的模样,莫名觉得顺眼。然后第二天从南书房里面读完书去皇后的长乐宫请安,路过花鸟房,便临时起意让宫里的花鸟房送一只猫去东宫。
将军气坏了。最近它时常出入小书房,跟前主子两个一人一鸟霸占了殿下的目光,正是春风得意时,如今看见夏隐,又敢踩着矜持的小步子走了。
此时来一只猫——这是花鸟房里面第一只猫,可见稀奇。将军的豆豆眼充满了嫉妒,飞在空中,趁着夏隐不注意,飞扑过去,啄了猫一口。
然后被那猫啪的一爪子,打在了地上。
折筠雾碰巧过来,看见此幕笑起来,跟夏隐道:“将军可算是遇见对手了。”
第11章 猫鸟相争 怕是要不死不休了
猫跟将军同时到了小书房里。
猫是殿下让折筠雾去抱来的,将军是自己飞来的,它要告状。
到底是鸟不是人,即便再聪慧也不能像人一般说话,只知道喊:“贱人——贱人——”
太子瞪了它一眼,将军鸟翅膀在空中一僵,然后飞了几步,直直的掉落在折筠雾的怀里,双眼一闭,好似鸟生承受不住如此打击。
太子就笑了。他知道这鸟善妒,不过一只畜生想要抢夺他的注意力倒是情有可原,他并不怪罪。
折筠雾在旁边无奈的接住将军。庆幸猫儿已经被她放在了一边,不然将军来抢位置,怕是又要被一爪子扇飞。
她如今已经敢跟殿下主动说些话了,将刚刚将军被揍的事情说了一遍,“可见它是遇着了对手。”
太子就喜欢这样厉害的!他对这猫儿的兴趣越发大了一些,“那就叫猛虎。”
折筠雾觉得这名字好好啊,一听这名字就觉得是个厉害的,她由衷的夸太子殿下,“猛虎特别合适。”
太子被她这般敬佩的目光看着,倒是满意,只刘太监听了这名字后嘴角实在没忍住抽了抽,然后微微低头,心想不怪乎筠雾这小丫头受宠,就这“忠心耿耿”捧殿下,别说是殿下,他也乐意别人打心眼里敬佩自己捧自己的臭脚,可惜太监都是人精子,没个纯良人。
天越发冷了,也黑的快,刘太监上前问殿下是否要用膳,昨天说的烤全羊都准备好了。
太子饶有兴致,“那就抬上来。”
整个东宫就太子一个主子,他用膳不用像皇帝一般去这个宫妃那个宫妃的宫殿吃,太子用膳一年到头也只在三个地方。
一是他的寝宫——就在小书房不远处,一般在那里用早膳,午膳如果不在皇后宫里或者外处用,便是在小书房和另外一个书房,晚膳也一样,因为殿下总是在读书和看折子,喜欢近便用膳。
于是如今就是吃烤全羊,他也在小书房外间,杨太监亲自过来的,一顿烤,切,裹辣子,递给太子尝,然后被赏了五两银子。
这就证明太子很满意。冬日里,杨太监累的一身汗,却欢喜的很,这是他无数不多的在殿下面前露面。而且他还不敢将脑袋抬的太高,怕殿下看见他的瘦脸——这是刘太监告诉他的,殿下喜欢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