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听听,还有那么多事要做。”
谢良辰显然还没说完:“这里还要再建几间房,等有人来村里的时候,有地方可住。”
陈老太太不明白为何那些人要住在村里,不去城中客栈,这是要让人仔细看看陈家村的模样?
陈老太太道:“村中不是空了几间房吗?收拾出来就好了。”
陈咏胜开口道:“那几间房还得留村子里添丁进口。”
陈里正天天算计着村中的人口,现在陈家村人手少,附近村子也想要娶陈家村的姑娘做媳妇,媒婆跑了几趟,才算摸透了陈家村人的心思,与其想着来村中娶媳妇,不如盘算盘算如何入赘进来,这样更容易些。
陈老太太叹气,这话没法听了,就算灶王爷在这里,都要皱眉头。
黑蛋几个孩子溜着墙角听得意犹未尽:“那会买马吗?宋将军他们骑的马可威风了,我们能不能学骑马?”
陈老太太气呼呼地去找赵氏说道。
赵氏虽然依旧糊涂,但脸色看起来没有从前那般黑了,看样子不止能挺过冬天,也许还能盼到明年过年。
陈老太太与赵氏说了一通,一直歪在炕上的赵氏忽然说:“听说还有大船咧,坐着大船哪里都能去。”
陈老太太觉得整个陈家村都疯了,这病可能就是从赵氏这里传出去的。
“大伯娘,”高氏拉住陈老太太的手就往回拖,“快去看看,良辰说风匣子做好了。”
陈老太太眼睛一亮,那东西终于能给人看了?
陈老太太院子里,已经站了不少人,看到陈咏义和谢良辰拿着风匣出来,黑蛋几个小子立即让开了路,就像在护着谢良辰向前走似的。
陈咏义脸上满是笑容。
“咏义啊,做好了?”陈老太太忍不住问。
陈咏义点头:“一会儿就看良辰的吧!”
说完这话,陈咏义就钻进了灶房,照谢良辰说的,将风匣放在灶膛旁,捣鼓了半晌才算接好。
“大家来看吧!”谢良辰快步走进去,握住了手柄,轻松的推拉了一下,灶膛里的火见了风,“忽”地一下烧得更旺了。
火光映着所有人的脸。
半晌才有人回过神。
“辰丫头,你再拉一下。”
“看到没?看到没?火大了,大了,你们瞧。”
陈老太太半晌没出声,她伸手揉了揉眼睛,继续盯着灶膛里的火势。
“大伯娘,小心些,烧到头发了。”
弓腰的时间太久,陈老太太差点爬不起来,火将她的脸烤得滚烫,她真是没看错,这不是灶王爷显灵,而是外孙女手里的风匣子显灵了。
高氏道:“这风……风……”
黑蛋提醒自家娘:“风匣。”
“对,”高氏道,“这风匣好做吗?”
“好做,”陈咏义道,“弄明白之后,想要再做就容易了。”
高氏琢磨半天才好意思说出口:“那等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大锅了,是不是都能做个风匣?这将来灶房用火就……”
高氏没将话说完,就红了脸:“看我,就想着这些,这是熟药所用的。”
谢良辰笑出声:“等我们有了大锅,灶房里都放这个,不过现在我要先拿去铁匠铺,四舅舅再做两个放在熟药所。”
“对,对,”高氏道,“大事要紧。”
谢良辰道:“吃饭也是大事,舅母想的一点没错,以后在村子里也能派上大用场。”
高氏的脸更红了,被辰丫头这样一夸,她都有点脚下发轻,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陈老太太则一直看着那风匣,这匣子真是越看越顺眼了,能让灶王爷发威的东西,能不值两头大黄牛吗?她决定这黄牛买了。
陈咏义道:“现在走的话,晌午之前就能到铁匠铺。”
陈咏义背着风匣,黑蛋几个跟着谢良辰,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城里而去,一口气走了很远,谢良辰回过头,仍旧能看到村口站着的村民,她向村子方向挥了挥手。
到了铁匠铺,谢良辰就看到了东篱先生和陈子庚。
谢良辰忙上前向东篱先生行礼。
陈子庚道:“阿姐说今天就能将风匣做好,我就与先生说了,先生也想来看看。”
陈咏义将风匣拿下来递到东篱先生面前。
东篱先生上前仔细查看。
王铁匠一直想知晓,陈家村的谢大小姐到底会拿什么东西给他,迎出来瞧见是个木匣子,不禁有些怔愣,喃喃地道:“这东西能和排橐一样?”
东篱先生捋着胡须:“能不能用,拿进去试试就知晓了。”
王铁匠这才回过神:“那就试试。”
……
宋羡与程彦昭正在衙署说话。
常安进来禀告:“大爷,谢大小姐的风匣做好了,已经拿去铁匠铺。”
程彦昭许久没有见到谢大小姐,却时常听到谢大小姐这个名字,就连萧炽被抓,也有谢大小姐的功劳。
总之现在他对这位大小姐做的事十分感兴趣。
“什么风匣?”程彦昭道,“人在铁匠铺?”
宋羡提笔去沾墨,就像没听到似的。
程彦昭起身抬脚向外走去:“你忙你的,我这边刚好没事了,正好过去看看。”
话音刚落,他就听到宋羡低沉的声音:“不准去。”


第144章 眼神似刀
程彦昭停住了脚步,他看了一眼旁边的常安,常安走出去沏茶,程彦昭则原路折返重新坐在了椅子上。
这次他没说话,而是狐疑地看着宋羡,一直盯到宋羡抬起头来。
四目相对,宋羡依旧没有说话。
程彦昭目光闪烁:“为什么我不能去?”
宋羡道:“李大人他们到哪里了?路上可有发现探子?京城那边快得到消息了吧?”
程彦昭没有轻易被带偏,相反他的神情看起来比往日要认真许多:“阿羡,你不觉得谢大小姐与寻常女眷不同吗?她很聪明,从卖给纸坊药材开始,到现在……我想多去陈家村看看,不知晓下次她又能做出什么来。”
宋羡的下颌绷起。
程彦昭眼睛一缩,带着怒火的宋羡还是挺吓人的,带着一股子杀气,让人觉得在他身边喘气儿都不对。
不过程彦昭既然敢开这个头,就要硬着头皮继续下去:“你也知道,我母亲与寻常女眷也不同,平日里不喜欢出去宴席什么的,就爱在家中弄什么筹算,你说……我母亲会不会很喜欢谢大小姐?”
这次宋羡抬起眼睛。
程彦昭活生生地打了个冷颤,如果他是敌方大将,现在也要掉头鼠窜,求留一条狗命。
阵前能吓死人,真不是假话。
“怎么?”程彦昭吞咽一口,“有什么不对?”
宋羡冷冷地道:“我早就跟你说过,离她远点。”
程彦昭半步不让:“为什么?”
在门口端着茶一直偷听的常安,听到这里不禁要为程二爷上一炷香,顺道拜一拜。
宋羡放下了手中的笔。
程彦昭接着道:“之前你就说过,我没有仔细问你,让我离谢大小姐远点,是怕陈家村不能好好为你办事,若是我保证不会有事呢?你还管不管?”
宋羡眼稍上仿佛笼了一层寒气:“无论什么原因,你都别往前凑,这件事到此为止,以后都别与我提及。”
程彦昭仔细地盯了宋羡一会儿,终于确定了般点点头,脸上那严肃的神情也瞬间去得干干净净,恢复了往日嬉皮笑脸的模样。
程彦昭道:“阿羡,你对谢大小姐与旁人不同,你发现了没有?不止因为她可能是你的救命恩人吧?
喜欢就早点说,这可跟打仗不一样,需要有把握之后再出手。”
宋羡皱眉:“你在胡说些什么?”
“刚刚你自己的模样没瞧见,”程彦昭咳嗽一声,“你看就连常安都躲在门口不敢进门,你手里握着的如果不是笔而是一柄剑,我都怕直接在我身上捅一个窟窿。”
说完这些,程彦昭压低声音:“如果你不敢,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如与我说说,我帮你出个主意。
你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形?谢大小姐那边对你有没有意思?就算郎有情妾无意也没事,我看陈家村至少很信任你,陈老太太毕竟是谢大小姐的长辈,你可以先哄好陈老太太。”
宋羡听着程彦昭的话,不想要仔细思量那些胡言乱语,那些话却一个劲儿的往他耳朵里钻。
终于忍无可忍,宋羡沉着脸从椅子上站起身。
程彦昭道:“打仗你行,这些你可不如我,我虽然没有成亲,但见过的听过的比你多,我可以一心一意为你,换做旁人想让小爷我帮忙,我都不愿意费心思。”
宋羡乜向程彦昭,除非他傻了,才会信程彦昭说的这些话。
宋羡道:“半个月后你去易州练兵。”
程彦昭打了个冷颤,已经感觉到了北风的寒冷:“你不是说要带着家将前去……”
宋羡道:“我要去趟赵州,还要去邢州看看那边的炼铁炉。”
程彦昭不肯相信:“你不是因为方才那番话,故意让我去练兵?”
宋羡眉目中一片澄明,看不出半点蹊跷:“不是。”
程彦昭挣扎:“我有老寒腿。”
宋羡淡然:“将来还要带兵打仗,正好,适应适应。”
程彦昭再一次叹气,忽然怀念早些时候,就算吃了蛤蟆油,但总算又得可吃,照宋羡这个模样,虽然现在死不承认,但……
想要吃谢大小姐亲手做的饭食,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门打开,常安将茶放在宋羡和程彦昭面前。
程彦昭将茶碗端起来,刚刚他提及母亲可能会很喜欢谢大小姐时,那一瞬间他真的感觉到自己要吃不上这杯茶了。
“大爷,”常安低声道,“外面下雪了,要不要用一贴豕膏?”
程彦昭耳朵竖起来:“什么豕膏?”
常安道:“谢大小姐送来的,要给大爷治肩膀的旧伤。”
“我也有旧伤,上次跌下马摔在屁股上,现在还没好,”程彦昭道,“快给我也用一用。”
宋羡挥手让人进门将程彦昭“端”了出去,然后走进内室坐在锦杌上。
常安在火上拷热了豕膏,贴在宋羡肩膀上。
温热的感觉从豕膏向肩膀上蔓延,宋羡穿好衣服走出内室,侧头去看窗外,大片的雪花从天而降,却让他有种错觉,仿佛那雪花还没落在地上之前,就会被一股暖意融化。
“天冷了,”宋羡道,“去安排辆马车,将陈家村的人送回去。”
常安应声。
……
谢良辰姐弟和陈咏义、黑蛋几个从铁匠铺出来时,大雪已经快要没过脚面。
谢良辰站在雪地里刚刚打了个寒噤,就看到常悦走上前。
常悦平日里是不会露面的,除非宋羡另有吩咐。
“谢大小姐,”常悦道,“大爷知道您送风匣来铁匠铺,眼见下了大雪,恐怕路不好走,让我用马车送你们回去。”
不远处停着一辆马车。
黑蛋几个人的目光早就被马车吸引过去,要不是有谢良辰和陈子庚在,他们现在就走上前去看马车了。
既然宋羡这样安排,谢良辰也不能拒绝,低声道:“有劳了,替我们谢谢大爷。”
常悦请谢良辰等人上车。
黑蛋几个听说真的要走马车回去之后,反倒安静下来,坐在车厢里半晌,黑蛋还没回过神,脑海中都是那匹拉车的马。
那马通体雪白,虽然不如宋羡将军骑的马威武,却也说不出的漂亮,现在他们就坐在那匹马拉的车里。
陈咏义与车夫一起坐在外面,心中也在感叹,宋将军能对陈家村这么好,都是因为看重那风匣,人还是得有本事。
陈咏义胡乱想着,马车经过路上的行人,陈咏义感觉到了来自别人羡慕的目光,他这是跟着良辰沾了光,否则别说坐宋家的马车,这辈子也不可能让宋将军多看他一眼。


第145章 登门
自从有了风匣,镇州的打铁铺更是日夜不歇,王铁匠的小徒弟将风匣拉的呼呼作响,王铁匠瘦了不少,但是精神很不错,将手里的铡药刀交给谢良辰时,脸上不自觉地带了一抹笑容。
除了觉得不负所托之外,更多的是对谢大小姐的感激,他终于不用整日里往衙门里跑求要排橐了,而且他总觉得谢大小姐这个风匣比排橐要好用,心里这样想,嘴里就这么说,终于能歇一歇的时候,都要与人夸赞这风匣。
看到没,镇州府陈家村谢大小姐做的,别的地方没有。
排橐?不要了,都什么时候了还要排橐,能不能有点见识?
这风匣不好吗?看起来就像一个木匣子,搬来搬去也容易,随便来一个人直接拉就好,谢大小姐还说了,这东西结实好用,就算坏了木匠也能修好。
磨刀不误砍柴工,炉子烧不到火候,也捶打不出好铁,靠着风匣这股东风,王铁匠甩开膀子,每天都把力气耗尽了才歇息。
“知道陈家村在做农具,这附近村子里的人都不准备打铁锅了,”王铁匠道,“没有锅还能凑合,开春之后没有农具就耽误事了,还是谢大小姐看得长远。”
有这么个看得远的人,大家跟着学也能获益匪浅。
铁匠铺开始打农具,陈家村就牵回了两头黄牛。
旁边孙家村的人来看牛,当瞧见陈家村用来安放牲口的大棚时,孙阿爷不说话了,半晌摇了摇头,他自以为见识很广了,但是与谢大小姐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
回孙家村的路上,孙江忍不住问道:“阿爷,您这是怎么了?咱们只要好好干,过阵子也能买上两头黄牛。”
孙阿爷叹气道:“你就看到了两头黄牛吗?”
不然呢?孙江没想到还有什么东西。
孙阿爷道:“十几头黄牛都塞不满的棚子。”
孙江恍然大悟。
孙方还没明白,不过看一个棚子怎么就将阿爷变成这样。
孙江沉默半晌才道:“阿爷,这就是您说的那种……远见吧?不是谁都能有的。”
孙阿爷伸手拍了拍孙江:“我老了,万一哪天我不行了,你总该知道去看谁,往哪条路上走,接下来不管你路走得顺不顺,你都得感谢人家,如同对待族中长辈一样。”
孙江道:“阿爷放心,我懂得。”
孙方在旁边直摸头发,他不知道阿爷说的什么意思,但他感激谢大小姐,可惜他们现在穷每次来陈家村拎来的东西都不好,但等他有了银钱,定然会好好报答谢大小姐和陈家村。
“那件事你记得,”孙阿爷吩咐孙江,“谢大小姐说,村子里若是有人生病,就要知会陈家村一声。”
孙江有些不好意思:“总要劳烦人家。”
孙阿爷将雪踩得“咯吱咯吱”作响:“不是劳烦的事,别大意了,这时候容易发时疫。”
听到时疫两个字,孙江脸色都变了。
除了战事之外,时疫最可怕,不知要带走多少人命。
陈家村。
陈老太太看着那两头黄牛,轰着周围的人群:“都回去,看什么看?还没看够?”
“祖母,”黑蛋道,“看又不花银钱。”
陈老太太后悔,应该到明年用的时候再买黄牛,外孙女非说要自己养一阵子,而且开春之后大家都买牛,可供挑选的不多,而且也不是这个价了。
总之到了花钱的时候,辰丫头就有一堆理由,每次她都无法反驳。
好不容易买了点药,这又没钱了。陈老太太嘟囔着,她本来还想留点银钱给辰丫头做两身衣裙。
辰丫头长高了些,身上的衣裙也旧了,整日里忙来忙去,就不知道打扮自己。之前陈老太太觉得辰丫头不肯打扮还挺好,免得被人惦记着。
现在陈老太太倒是不怎么担忧了,一来辰丫头会拳脚功夫,二来身边总有黑蛋几个护着。
最重要的一点,陈家村和附近村子的小子们,看到辰丫头脸上只有三个字:辰阿姐。
辰丫头这“阿姐”的地位,根深蒂固,谁也不敢起什么坏心思。
“阿姐。”
谢良辰正在熟药所和许汀真一起筛磨好的药粉,就听到黑蛋隔着门大喊。
“怎么了?”谢良辰转头问一声。
“来人了,”黑蛋道,“宋家老太太来了。”
宋老太太说过要来陈家村看看,但谢良辰以为要等到天暖和一些……
谢良辰看向许汀真,灶火上正在熬蜜,现在这里离不开人。
“你去吧,”许汀真道,“这里有我。”她早就看出来了,良辰这丫头不可能整天被绑在熟药所,良辰要做的事太多,除了陈家村之外,附近村子里的人也经常上门来请教各种问题。
许汀真现在想一想,此时的熟药所和谢良辰都与她开始想要收徒时期望的不同,但让她更加欣慰自己的决定,来陈家村是对的。
唯有一点让她心中一直不安,良辰帮府衙抓了辽人,她问起良辰这件事时,良辰说与她失去的记忆有关。
她总觉得这桩事不简单,养大良辰的到底是什么人?
……
谢良辰在村口见到了从马车上下来的宋老太太。
宋老太太穿着灰鼠氅衣,里面的衣裙颜色都很素淡,头上只带着一根碧玉簪,看起来很是亲和。
不过即便如此,陈家村的人依旧不敢围上来说话。
陈老太太向宋老太太行礼,陈家村的人才如梦方醒般,纷纷照做。
谢良辰扶着宋老太太往村子里走,宋老太太向周围看去,看到一间间茅草屋,不远处冒气的炊烟,还有跑得小脸通红的孩子们,忽然长长地舒了口气。
宋老太太只觉得胸口比往常都要舒畅许多:“好久没出来了,出来看看当真心情不错。”
说完这话,宋老太太看向陈老太太:“就是要辛苦你们了。”
陈老太太笑着道:“您这是哪里的话,您能来我们心里都欢喜着,就是……事先不知晓,否则定然多做些准备。”
宋老太太道:“突然来有些礼数不周,但好过让你们操劳。我也是想良辰了,年纪大了,心中一动,就怎么也坐不住了,还请老姐姐不要怪罪。”


第146章 惊讶
宋老太太坐下之后,看向躲在屋子外的孩子们。
宋老太太道:“让大家都进来吧,外面冷。”
宋家的马车到了陈家村村口时,陈咏胜就与村中人说了:“一会儿要来一位太夫人,她是镇国大将军的母亲,宋羡将军的祖母,千万不要冲撞了。”
村子里的人哪里见过这样尊贵的老太太,生怕在人前说错了话,所以大部分人在村口迎接了之后,就纷纷回到家中,反正有事谢大小姐和里正会吩咐他们去做。
陈咏胜,陈咏义和常常跟在谢良辰身后的黑蛋几个,则等在陈老太太的院子里。
高氏在灶房里看着火,煮热水,脑子里盘算着是不是要给宋老太太做些饭食,可她却不知道能做出什么来,这都得等辰丫头吩咐才行,正怔愣着,就听到黑蛋几个进屋的声音。
高氏一颗心高高地提起来,这些娃娃可别给辰丫头惹祸。
孩子们进了屋,宋老太太身边的管事妈妈就将点心盒子打开。
“吃吧,”宋老太太笑着道,“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我就让人每样都做了点。”
看着桌子上摆满了点心,孩子们谢了宋老太太却没有过去拿,而是看向谢良辰。
谢良辰点点头,黑蛋这才让大家去取来吃,等所有人手里都有了点心,黑蛋最后一个上前拿了红豆糕。
宋老太太看着这一幕,心中十分感慨。
陈老太太问道:“好吃吗?”
“好吃。”
“我这个一定最好吃。”
“我的也好吃,你尝尝。”
屋子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宋老太太这个清静惯了的人,一直觉得自己怕身边太吵闹,可坐在这里,看着屋子里那些质朴的村民和孩子们,她只觉得很舒坦。
不多一会儿,谢良辰和陈玉儿端了个炭盆进门。
净了手之后,谢良辰亲手沏茶给宋老太太。
“这是我们自己做的茶。”谢良辰笑着道。
摆在宋老太太面前的是谢良辰才去市集买的茶具,都是私窑出来的物件儿,比陈家村人平日里用的大碗做的稍稍细腻一些,但还是很粗糙。
可宋老太太看着这茶碗,心中却只有暖意,她知晓这是村子里将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给她用了。
蒸腾的热气中带着一股淡淡的花香。
宋老太太道:“花茶?”
谢良辰点头:“山里的采的。”
宋老太太端起茶尝了一口:“很香甜。”
陈老太太见到宋老太太夸赞自家外孙女,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她没有谦虚的习惯,可不是嘛,她的外孙女就是好。
宋老太太说完看着长凳上坐成一排的孩子们:“你们采的?”
黑蛋道:“阿姐带我们一起采来的,我们还会采药、挖药,我们村子不远就是两座山,山上有很多药材。
现在是冬天,山上什么都没有了,夏天山中有各种颜色的花……”
黑蛋打开了话匣子,说着山里的事。
夏秋时候大家采药,入了冬也没闲着,陈咏义带着村子里的人做了独轮车,方便明年搬运药材。
织房的毛织物弄出了新花样,村子里不少妇人都会用织机。
“对了,”宋老太太笑道,“上次良辰说过之后,我还惦记着要看看织机。”
谢良辰道:“就离这不远,您现在去吗?”
宋老太太早就被谢良辰那笑话挑起了兴致,现在不禁又将谢良辰那天说的话仔细回想了一番。
谢良辰搀扶着宋老太太向前走,宋老太太低声道:“你那表妹呢?”
谢良辰看了看旁边的陈玉儿。
宋老太太点点头:“看着就是个实诚的孩子。”
话音刚落,实诚孩子陈玉儿就道:“村子里好多人都会用织机了,不过还是我阿姐用的最好,大家都是我阿姐教的。”
宋老太太强忍了片刻,却还是不禁笑起来:“你阿姐能教会这么多人,真不容易。”
听到宋老太太夸赞谢良辰,陈玉儿比什么都高兴:“我阿姐心灵手巧,什么都会。”
宋老太太心中念了几遍经文,这才没有在人前大笑着失仪,也为良辰保住了这个秘密。
一行人走到织房门前,妇人们都迎了出来。
宋老太太摆手:“莫要这样见外,我就是来瞧瞧与我年轻时用的一样不一样?”
听说宋老太太年轻时也用过织机,陈家村的人立即多添了几分亲近。
织房是陈咏义的弟媳郑氏在管着,郑氏在织机上忙乎了一会儿,宋老太太看得明白,忍不住上前动手试了试,随着梭子移动,织物细密而整齐。
宋老太太松了口气:“看来我还会用,不过远远不如你们的手艺了。”
织房的妇人陪着宋老太太说话,谢良辰带着陈玉儿去了灶房里准备饭菜。
灶房中摆满了东西,都是村中人送来的。
谢良辰环视了一圈,这些东西,就算来十几个人也吃不完。
谢良辰挽起袖子,先将鸡放入瓦罐中炖上,再泡上陈皮,将猪肉切丝,准备炒个陈皮猪肉。
然后去小灶煮上玄参萝卜汤。
灶房里忙的热火朝天,陈老太太陪着宋老太太去了熟药所。
许汀真听到动静先迎了出来。
宋老太太没想到陈家村的熟药所会这么大,里面熟药用的物什繁多,几个炉灶一起用着,旁边都有妇人在看着火势。
熟好的药材整齐的摆放在一旁,等着送去官药局。
这样的阵仗甚至比得上那些老药铺了。
宋老太太暗自吃惊,谢大小姐比她想的更聪明,怪不得孙儿听她提及想来陈家村,就干脆地答应了,还安排好了马车和随行,即刻将她送过来。
大锅里熬着蜜,许汀真不停地翻搅着。
宋老太太道:“这是什么?”
许汀真道:“要用它做蜜丸,放在身上方便携带,这些是给田家商队用的,万一路上生病,就可以拿来直接服用。良辰建这熟药所,不光是为了送去官药局,还想要自己做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