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丫头,你是不是哪里不舒坦?”
陈老太太和陈子庚刻意放慢了脚步,关切地看向谢良辰。
“没事,”谢良辰道,“可能收药的时候累着了。”
“那就多歇歇,”陈老太太道,“明日别早起陪着庚哥儿学拳脚了。”
谢良辰安慰陈老太太:“祖母放心,练拳虽然累,但是强身健体。”
陈老太太知晓外孙女脾气倔,也只能都由着她:“天天吃的那么好,怎么就不见长肉?到了冬天哪里能行?一阵风就要吹倒了。”
谢良辰觉得陈老太太说的有道理:“等一会儿送完了束脩,我与外祖母一起去买些东西回家,冬日里要进补才不会生病。”
陈老太太瞪着一脸歪理的外孙女:“没带银钱出来。”
谢良辰目光瞄向陈老太太腰间:“我知道银钱就在外祖母的裤腰里。”
祖孙三人一路说说笑笑,走到了东篱先生住的小院子里。
陈老太太上前叩门。
门只响了两声就被拉开,陈老太太看着眼前的人,一笑露出满脸的褶子:“李大人,是您啊。”
三人向李佑行礼。
李佑道:“快进来吧,先生正在屋中等着子庚。”
祖孙三人进了院子,陈老太太就要去拜见东篱先生。
“先等一等,”李佑看向陈子庚,“我给你准备了一身新衣衫,换好了再去向先生行礼。”
陈子庚有些错愕,怎么也没想到李大人还会为他准备这些。


第73章 师兄
陈子庚穿着宝蓝色长袍走出来,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被那簇新的颜色照亮了不少,那挺着小腰板,一举一动规规矩矩的模样,就像是书香门第的后辈。
陈子庚向陈老太太和谢良辰一笑,就被李佑带着进门拜师。
拜师的仪式很简单,墙上供奉一幅孔圣人的画卷,东篱先生坐在椅子上,看着陈子庚上香、叩拜。
陈子庚每一拜都尽量做到极致,小小的孩子不骄不躁的模样,颇为让人欢喜。
李佑站在一旁看着陈子庚想到自己当年拜师的经过,他是一介莽夫,还不如陈子庚做的好,但先生悉心教导他,从来没嫌弃他愚钝。
身边有先生的那些年,想起来心中一片温暖,先生对他来说既是老师又是严父,后来先生一心归隐离开京城,他悲伤的感觉旁人难以体会。
这些年跟在皇上身边,他常常会思量为何先生要一走了之,不是嫌弃他愚笨,也不是嫌弃他粗鲁,而是他答应先生的没有做到。
这次皇上要请先生归朝,他动身前来见先生,一路上他想了许多,当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北方一片狼藉时,他隐约明白了当年先生拂袖而去时的愤怒。
从前想的是收拾河山,为百姓谋福,可这些年征伐不断,百姓苦不堪言。
李佑心中叹息一声,皇上为了守住皇位,忘记了停下来看看治下的子民。
拜师礼成。
陈子庚走上前将东篱先生搀扶起来,一老一小走出了屋子。
门外站着的陈老太太和谢良辰忙上前向东篱先生行礼。
东篱先生笑着道:“第一次见面老夫就不拦着了,以后断不能如此。”
陈老太太应声:“我这小孙儿就托付给先生了。”
东篱先生道:“老夫年纪大了,膝下没有儿女,也是有私心,想要寻个好徒儿,为我关门。”
陈老太太也知道关门弟子和寻常弟子的不同,整个人都怔愣在那里,要不是身边的谢良辰扯动了她的袖子,她一时半刻还回不过神来。
“先生,”陈老太太道,“您这是对庚哥儿有大恩啊。”
说完陈老太太嘱咐陈子庚:“从今往后就算不听祖母的,也要听先生的,日后好好孝顺先生。”
谢良辰看着外祖母,到了关键时刻,外祖母不用旁人提醒就知道该说些什么。
陈老太太思量,唉,得多赚点银钱,多给先生些束脩,先生就子庚一个徒儿,束脩少了如何能生活?
往后还得多买书籍和纸墨笔砚。
这些都是正经事,不能省。
陈老太太待不住了,她要回去村中收药。
东篱先生又将目光落在谢良辰身上,少女站在旁边脸上满是恭敬的笑容,那神情让他颇为熟悉,因为方才陈子庚就是这般模样。
陈子庚的一举一动都在学他的阿姐,虽然没有与谢良辰说话,但东篱先生笃定,这少女定是十分聪颖,常人难及。
怪不得就连许汀真都动了收徒的心思。
唉,惹不起许婆子,他还是不跟她抢人了。
东篱先生看向陈子庚:“走吧,与我进门读书。”
等到主屋的门关上。
“我走了,”陈老太太吩咐谢良辰,“庚哥儿第一日来,你留下照应着。”
陈老太太火急火燎地要赶回村子,人正要向李佑行礼告退,只听李佑道:“我与老太太和大小姐说两句话。”
李佑将陈老太太和谢良辰请进了侧屋,从桌子上拿起一只青布包袱交给陈老太太。
李佑道:“那里面是我给子庚准备的笔墨纸砚。”
“这怎么好?”陈老太太哪里好意思再要李佑的东西,“李大人给子庚寻了先生又置办了衣衫,我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报答。”
李佑那刚正的脸上浮起一抹笑容:“先生是真心喜欢子庚,才会收子庚为徒,这与我没有关系,我之所以要送这些,那是因为东篱先生也是我的恩师,子庚从今往后就是我的小师弟。
师兄总要给师弟置办见面礼。”
陈老太太惊诧地张大了嘴,怎么转眼之间庚哥儿就与李大人做了同门?陈老太太忍不住掐了掐自己的大腿。
哎呦,疼,没有做梦。
“外祖母。”谢良辰上前挽住了陈老太太的手。
李佑接着道:“这些你们知晓就好,不宜声张,以免会为子庚招来祸事。”
陈老太太知道宝贝多了易被人惦记的道理,忙不迭地点头:“李大人放心,我们谁也不会说出去。”
李佑脸上重新浮起笑容:“子庚比我资质要好,只要好好跟着先生,将来必定会有一番作为。”
陈老太太和谢良辰再次向李佑行礼。
李佑亲手将陈老太太搀扶起来:“老太太私下里再如此便是与我见外了。”
陈老太太欢喜的不知如何是好,半晌才平复了心情。
李佑望着这一幕,如果他说子庚与当今圣上也是同门……
唉,这件事日后再提吧!
李佑将目光挪到谢良辰脸上:“最近谢大小姐在做什么?陈家村的药材卖的可还顺利?”
谢良辰应声:“这次我还请田家商队帮我从南方采买一些药材回来。”
“哦?”李佑十分不解,“这是为何?”
谢良辰道:“北方与南方不同,到了冬天就没有了活计,我想学着熟药,若是我熟药做的好,还能从药铺接生意。”
李佑没成想谢良辰将冬天要做什么都思量好了,如果不是谢良辰就站在他面前,他怎么也不能相信这话出自一个十四五岁少女之口。
谢良辰接着道:“生药和熟药的价钱相差甚多,如果能做得好,定能从中赚到银钱。”
谢良辰从袖子里掏出几张纸递给李佑:“李大人请看,这是我让铁匠铺做的物什,准备熟药时用的。”
李佑不懂熟药,但是看那纸张上画的东西颇感稀奇。
李佑道:“都是你想的?”
谢良辰笑着点头,这是前世在苏家用过的。
李佑端详了半晌将纸张还给谢良辰,看到这些他想到了一个人,先生认识的许婆婆。
眼下朝廷又要在镇州建药局,官药局是为民谋福祉,官药局采买的药材既要好,价格又要尽量便宜,陈家村真的做了熟药之后,药材的价格会比药商更低吗?


第74章 好光景
经过了纸坊和药材的生意之后,李佑对陈家村有种莫名的感觉,这村子常常会让他惊诧。
李佑颔首道:“若是能再走通熟药这条路,陈家村也算是个药材村了。”
谢良辰不止是想要“药材村”,她在李大人面前提及熟药,也算是过个明路,她盯着的并不是镇州附近的药铺,而是将要开起来的官药局。
李佑不知晓宋羡早就将官药局的消息透露给了她,她事先说一句,免得到时候李大人会起疑心。
李佑很欣赏谢良辰,陈子庚又是他的小师弟,他虽然不能将官药局的事提前说出去,但也开口提点谢良辰:“现在许多药商都会熟药,既然要做,就尽量做好。”将来或许能被官药局采用。
谢良辰应声。
李佑和陈老太太一个去衙门,一个赶回村子,只有谢良辰留在院子里。
谢良辰正低头看着自己画的那些熟药用的物什儿,就听到门被人推开。
谢良辰循声看去,瞧见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她下意识地站起身,脸上露出些许惊讶的神情,停顿片刻喊了一声:“婆婆。”
许汀真就住在隔壁,早就听到了这边的动静,等到李佑走了之后,她才过来查看情形。
谢良辰接着道:“婆婆……您怎么……您是来找先生的吗?先生正在教我阿弟读书。”
提及东篱先生,许汀真脸上又是嫌弃又是无奈:“来给他做吃食。”她目光落在院子里的两只母鸡上。
不用说这肯定是送来的束脩礼,老东西还配收这些?他不是说不再收弟子了吗?怎么好意思又抢一个娃娃来给他关门?
许汀真刚想到这里,屋子中传来陈子庚郎朗的读书声,声音清越好听。
“婆婆要做什么?”谢良辰道,“我来帮您。”
许汀真望着前去灶房烧火的谢良辰:“丫头,你还带了药材来?”
谢良辰应声:“带了,之前您看过的制黄精,还有制何首乌。”
许汀真这些日子没有去陈家村,却一直关切这陈家村的情形,知晓陈家村与商队做了文书,将药材送出了镇州,她心中不禁夸赞谢家丫头真是聪明。
懂药材,识买卖,心胸宽广,有眼界,这样的人委实不多。
许汀真将黄精凑在鼻端闻了闻,又拿起一块送入嘴中品尝味道,半晌她颔首:“这制黄精火候刚好。”
正是因为这样,酒楼才会亲自前往陈家村买药。
许汀真接着道:“何首乌也不错。”
既然话都提到了药材,许汀真问谢良辰:“接下来你准备要怎么做?”
谢良辰眼睛发亮:“我想在村中建个熟药所,到了冬天不能采药却可以熟药。”
听到熟药所几个字,许汀真眼睛一跳,她放下手中的何首乌:“年纪不大,口气不小。”
许汀真说完这话,故意去看谢良辰的神情,只见少女莞尔一笑,整个人被阳光笼了一层耀眼的颜色。
谢良辰道:“做好了熟药所,我将来还想做丸剂、散剂、酒剂、洗剂这样的汉方成药。”
许汀真问道:“为何想起来做这些?”
前世时,谢良辰曾在苏老太爷面前说过一遍,没想到重活一世,她还要说这番话,只不过眼前的人不一样了。
谢良辰道:“能盼得到。”
许汀真不明白:“什么?”
“您见过瘟疫村吗?”谢良辰脑海中隐约有些零碎的情景闪过,“生了病的人一直盼着能有郎中前去治病。
终于等到朝廷赈灾的药材,却没想到医工、郎中在村中支撑了几日就病倒了。
因为病患着实太多,没有足够的人手照应。
想要活下去的村民便自己抢药回去,但是没有郎中指点,无论是否抢到药,最终都是难逃一死。
这是让人谈之色变的疫症,寻常病症也一样会死人,许多人都是糊里糊涂就丢了性命。
我们到底是缺医还是缺药?遇到急症,即便有郎中在,有没有时间抓药熬药?医者重要,药石也重要。
有些容易诊治的病症,若是有成药便能立即让病患服用。
偏僻的村子,路上的商队,不方便服用药剂,就可以携带成药。就连疫症也是一样,若有成药先到,汤剂加减,岂非事半功倍?
我不知我说的对不对,从前的事我都忘记了,但毕竟经历过波折,知晓义父义母死在疫症中,心里一直有个念头,想要让人人都能吃得上药,能盼得到治病救命的药。”
谢良辰笃定地道:“是真的能吃上药,能治病的药,医者辩证,药石治病,本就该相辅相成。”
许汀真胸口不禁一阵激荡,情绪不受自己的掌控,而是随着少女的声音起伏。
半晌许汀真才道:“话说的容易,做起来却难,真正的熟药所可不能只会制几味药材。”
谢良辰颔首:“我知晓,我正在打听药铺,希望能向药铺的老伙计学到一些。”
许汀真微微扬起头,脸上露出些许轻蔑的笑容:“他们即便知晓也不会告诉你,那是药商、药铺的不传之秘。”
谢良辰沉默着没有说话。
许汀真微微扬起眉眼:“等你修葺好房屋,准备好熟药的用具,就来知会我,我来教你们。”
谢良辰愣在那里半晌,忙向许汀真行礼。
许汀真早有准备,她伸手扶着谢良辰:“我与那老东西不同,我不讲究这个,我只是想要看看,人人都能吃上药会是什么好光景。”
说完这话,许汀真看向谢良辰:“走,去我院子里,我看看你识得多少药,能背下多少制药的法子,又懂得多少方剂。”
谢良辰应声,随着许汀真一起出了门。
东篱先生放下手里的书,今日的教授就到这里。
“走吧,去用饭。”
师徒两个一起出了屋子。
陈子庚环看四周,发现谢良辰不在,他又跑去灶房一番,这才回到东篱先生身边:“先生,灶房还没烧火。”
东篱先生胡子一翘,他收徒第一日她就撂挑子不干了?让他在徒弟面前颜面何存?
陈子庚眼看着先生撸起了袖子,一副要寻人算账的模样,正要好言相劝,却看到先生向门口跺了跺脚,最终转身大步走向了灶房。


第75章 热热闹闹
许汀真眼看着谢良辰将眼前的药材全都放入药柜中。
剩下最后几味不常见的药材,谢良辰多用了些时间,不过也准确地辨认出来。
“我的药材图还没画完,”谢良辰道,“我想要将所有能入药的药材,全都编入画册。”
许汀真不禁颔首。
许汀真继续道:“熟药的法子呢,你又懂得多少?”
谢良辰道:“参去芦、麻黄去根、山茱萸去核、肉桂去粗皮,龟板、鳖甲、阿魏除腥臭、柴胡醋炒增药效、蒲黄生炭炒止血,大蓟、乌头祛毒……”
陈子庚轻轻地推开门,听到屋子里传来阿姐的声音,他转头向身后的东篱先生摇了摇头。
显然眼下不该打扰她们。
东篱先生叹了口气,许婆子十多年前就是名噪一时的杏林圣手,不仅通医理,而且擅熟药,广阳王和王妃过世之后,许婆子整个人都沉寂下来,隐姓埋名走动于深山乡野之中,他花了许多功夫才寻到她,为了能跟在她左右,他死皮赖脸用尽浑身解数,即便如此,许婆子平日依旧不肯多言,更别提与旁人论药理。
这也是找到了让自己称心如意的徒弟,准备要悉心教导了。
东篱先生摸了摸陈子庚的头:“一时半刻她们出不来,我们先去吃饭。”
陈老太太站在村口张望,天都黑了,还不见外孙女、孙儿回来。
总算等到两条人影向这边你走来,陈老太太这才松了口气。
祖孙三个坐在一起吃饭,陈子庚喋喋不休地将今日做的事都告诉陈老太太:“先生与阿姐说的一样,读书不是为了科举,为的是更明白事理,我遇到一个好先生。”
陈老太太道:“既然这样就要听先生的话,不要惹先生生气。”
陈子庚应了。
谢良辰看着扒饭的阿弟,在看着眼睛里满是笑意的外祖母,心口更觉得温暖。
这天夜里突然下了一场大雨。
陈家村的房子还没有修葺好,大多数人家都泡在雨水中,但大家顾不得这些,最先要护着的是村中几个仓廒。
陈咏胜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一阵冷风吹来,陈家村的村民不由地打了个冷颤,但没有一个肯离开。
今晚的雨比往常的都大,提前做的沟渠不足以疏通所有的雨水,所以需要先用泥土将仓廒围住。
陈咏胜有些后悔,早知道他应该准备的更妥当些,没想到这次的雨会这样急,现在只求着雨快点停。
陈老太太和谢良辰来查看情形,很快就被陈咏胜劝了回去。
陈咏胜道:“有我们和村中的半大小子在就行了,这些事你们做不了,回去等消息吧!”
谢良辰这才离开了仓廒,带着陈玉儿等人挨家挨户的查看。
陈家村的村民平日里就相处融洽,遇到了这样的事不用别人提醒,就早已经开始互帮互助。
大人们寻了不漏雨的房子安置孩子,折腾了大半夜,孩子们挤在一起睡着了。
年纪大的也需要照顾,剩下的妇人则想法子让大家舒坦些。
有的烧火,有的试探着去堵房顶的漏洞。
眼看着风势渐起,谢良辰将房顶上的人唤下来:“等到风停了再去。”
陈家村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但这次的大雨又开始提醒大家从前日子有多难熬。
“入冬前定要将房子修好,否则北风一吹,真是透心的凉,就算窝在炕上也没用。”
“里正和大娘早就说了,还不是你们舍不得。”
“留着银钱没用,要为日后做打算。”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
一直熬到了天亮,雨终于停了。
陈咏胜带着村中的男子走回家中,妇人们立即将热水递过去让大家喝下,又找来了衣服让他们换上。
谢良辰望着聚在一起的众人,想着与许先生说的那些话,她看向陈咏胜:“二舅舅,刚好大家都在,我有事想要与大家商量。”
听到谢良辰说话,整个院子登时静寂下来,所有人都看向谢良辰。
谢良辰道:“我想在村中开熟药所,熟药所需要有几间房子,要盖在仓廒旁边,如果要做熟药所,我们现在收来的药材也不能再卖了,也就是说,又要压着大家采药、收药的银钱。
不止如此,若是熟药所需要买更多的药材,说不得需要动村中公用的银钱。
做熟药所,我也是为日后思量,到了冬天就不能上山采药,大家总要有些活计做,但这样一来也有坏处,大家还是要过苦日子,可能房屋修葺的不如想的那么好,饭食也只能吃饱……”
听到这话院子里的众人一时沉默,被折腾了一晚上,这样的苦日子谁能不打怵?
片刻之后不知是谁先说:“什么是熟药所,我也不懂,但辰丫头说的我就乐意听。”
“我们陈家村现在可有名了,我去集市上还听到有人打听我们呢。”
“辰阿姐也是为了我们着想,这是要拉着陈家村越做越大哩。”
陈咏胜思量半晌,先开口道:“但也不是每次都能做成,如果不成这是大家伙儿一起拿的主意,不要怪良辰。”
“这点我们省得。”
“现在别说我们陈家村,连我岳丈村子都跟着赚了不少银钱,每次我回村总会被人缠着问这问那,好像我是个先生似的,别提有多长脸面了,不能好的我们受着,其余的都丢给良辰。”
“里长您这样说,就是在打我们的脸。”
陈咏胜看向谢良辰:“等到地干了,我们就去盖房子,还需要什么你只管安排下来。”
一直很少说话的陈咏义道:“银钱不够各家各户还能收上来些。”
不等陈咏胜和谢良辰说话,陈咏义道:“我去收,还不上……我还……”
有妇人忍不住笑:“瞧瞧,闷葫芦都开口说话了。放心,不叫你为难,不用你收,我们自己就拿来。”
院子里的众人都笑起来。
陈咏胜道:“那就这样定下了。”
陈家村开始盖房子,谢良辰每天从许先生那里回来,就开始捣鼓买来的羊毛,先是用石灰水洗掉羊毛上的油脂,又开始用弹棉花的物件儿将羊毛弹的松软。
陈老太太在一旁看着,不知道外孙女到底在折腾什么。
这一晃又是半个月过去了。
宋羡从定州回到镇州的小院子里,换下身上的衣衫,宋羡坐在书房里处置公文。
常安将茶碗放在桌子上,就小心翼翼地退出来。
常安手下的人上前道:“您去歇一歇吧,这里有我们盯着。”
常安也确实累了,原来他们兄弟两个还能替换替换,现在常悦一直在陈家村,大爷身边也只能他守着。
心中想着,常安正要去值房,就又被手下人拦住:“大爷那劲儿过去没?”
这半个月大爷让人陪练拳脚时,下手格外的狠,尤其不能试图去攻击大爷脖子以上,否则定会被摔跌出去。
常安心里明白却不能说,大爷的下颌嘛,那是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生怕被人觊觎,所以但凡别人扫过去,就会心虚。
他也没想到大爷会这样。
常安想到这里不由自足地琢磨起陈家村,不知道陈家村现在怎么样了?
他猜不出三日,大爷就会找谢大小姐前来。


第76章 亲近
书房里的灯很亮,但是比不上外面透进来的阳光。
宋羡抬起头,天亮了。
常安亲手端了水进来让宋羡梳洗。
“大爷,李大人知晓您回来了,吩咐人来知会一声,他在衙署等着您。”
宋羡听着常安的话,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谢良辰和陈家村,他知道太医院的人到了镇州,已经选好了地方准备修葺好做官药局。
他接管镇州的消息传到了京中,紧接着就是宋启正请罪的折子,皇上安抚了宋启正,没有提及节度使之事。
朝中有人为宋启正说话,也有人借此弹劾地方官员,请求朝廷整饬吏治,自然也有夸赞宋羡的奏折,说他年少有为,文武双全,一心一意为百姓做事,陈家村这几个字也是第一次出现在金銮殿上。
想到这里宋羡微微翘起嘴唇,脸上却没有半点笑意。
这是有人故意将他和陈家村送上风口浪尖。
前世也有人夸赞他每战必胜,然后他就被朝廷派去西北,收复广阳王属地,眼下他接手镇州才一个多月,就已经有人忍不住在背地里谋划。
换上官服,宋羡带人去了衙署。
衙署的二堂内,李佑正和几个人在说话,宋羡看过去就知道那是太医院的人。
众人上前见了礼,李佑让人将太医院带来的公文递给宋羡看。
李佑向宋羡道:“官药局在东边选了几处地方,到底要在哪里还要你来定夺。”
太医院副使贾似躬身道:“过几日京中还有医工前来,我们定然尽心尽力将差事办好。”
贾似说完稍作停顿:“我也去附近的药铺看一看,听说卖药的陈家村就在镇州,不知是否可以去村中……”
听说镇州的陈家村,都是因为宋羡才能买卖药材,贾似来镇州之前,嘉慧郡主特意提点他,让他去看看陈家村,宋启正请罪时提及过这村子,一个小小的村子,既然能出现在李佑和宋启正的奏折上,自然有它的特别之处。
嘉慧郡主是广阳王一脉留下的唯一血脉,聪明伶俐,颇得皇上喜欢,经常出入宫中伴驾,她的话,贾似不能不放在心上。
“自然可以,”李佑道,“上次本官去陈家村,看到村中老少都在晒药材,周围的村子都将药材送去陈家村,你想要知晓附近山中药材如何,不妨去那里看看。”
贾似还以为宋羡会开口,没想到回他的却是李佑大人。
贾似急忙应声。
宋羡看似无意地喝着茶,屋子里所有人的一举一动却都逃不出他的眼睛。他离开镇州不久,但李佑对陈家村又多了几分亲近。
是因为陈子庚拜师东篱先生,谢良辰与许汀真学药理?于是李佑私下里与陈家村的人多了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