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夏在相熟的何木匠那里定制了等候的号牌。
每种面还分大中小三种号牌代表一两、二两、三两。回头看一下号码牌出去多少个,就知道卖了些什么出去。
曲叔叔没黎会计动作麻利,弄得比他慢一点。
“对上了就行,曲叔叔你去走走吧。十一点半再来就好。”
曲叔叔点点头。早旺场一个小时、午旺场一个小时。每天五块钱,挺好的!
“夏夏,你方才说的我听了一耳朵。的确是这么回事!其实好些人也能想明白。不过啊,还是受不住那些大件的诱惑。主要是一张奖票也不贵,搏得起!万一中大奖呢!”
黎夏点头,“去现场被那个气氛一激,人都有从众心理,很容易就掏钱了。”
一听曲叔叔的话音她就知道他要去看看热闹了。
也是怕两个小的闹着要跟带出去出事,所以才没有说破。
“行,那我去走走!”曲叔叔看看两个小童工,嘿嘿笑着、背着手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陈媛从厂子里出来了。
一看闺女老老实实坐在小板凳上在剥葱松口气。她也是听说了抽奖的热闹,生怕小姑子童心未泯,三姑侄一起看热闹去了。
别说被踩踏,万一磕着、碰着也不得了啊。计划生育,谁家也没有多的不是!
当母亲的,遇上这种热闹首先想到的不是抽中大奖,而是孩子的安危。
黎夏想了下,好像上辈子也很少不靠谱的家长让孩子前去的。
就是实在忍不住要去看热闹,也是家里父亲亲自带着。
急匆匆的跑出来,有些喘。陈媛自己去倒了碗水来喝。
“小妹,感觉这一年你变化好大。你以前最喜欢晚上洗了澡穿得漂漂亮亮的去看电影。三天换一次电影,有新的片子上映你必去的。”
以前哪有热闹也是必凑的,十处打锣九处都有说得就是黎夏这种人。
但是人家自从自己做生意,人成熟多了。如今也是靠谱的长辈了。
黎夏当然听出了她的意思,不过鉴于她从前确实是不太靠谱也没反驳。
只是心头再次感慨大嫂不会说话。明明是想感谢她,觉得她懂事了。非得这么说!
“那不是有录像看了么,谁还花钱去看电影啊?”
如今的电影票才三毛八,贼便宜!
不过,还是比不过一个月三块钱、全家都能一起看的地方录像台。
镇上的电影院如今已经有没落之势了。
黎雯苦巴巴抬起头来,“妈,远远问小姑拿钱去抽奖。小姑就说以后都不给我们零花钱了,要我们勤工俭学。”
陈媛道:“勤工俭学好啊,总理和小平同志都勤工俭学呢。”
黎夏道:“就是!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你自己有了钱,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就不用非得大人同意了。”
“可五毛、五毛的挣也做不了什么啊。”一张奖票还要一块钱呢,只能买半张。
黎夏道:“工是手段,学才是目的。你们现在还是小学生,学习才是你们的主业。经常来打电话的侯伯,你们叫侯爷爷,他姑娘读书就可厉害了。大学本科毕业直接分配进了当地省政府机构上班。”
黎雯好奇地道:“她挣钱有小姑多么?”
黎夏一滞,那可能真没有。如果侯娜没利用职务之便捞好处的话。
黎远也抬起头,“我们同学的爸爸也是做生意的。他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陈媛搁下碗正要说什么,黎夏怕她疾言厉色便道:“这话大错特错,小姑如今挺后悔以前没好好读书的。等小姑的生意都上了正轨,还要想方设法回学校读书的。”
“啊?”两小有些惊讶的看着她。
陈媛道:“听你们小姑的准没错。咱们家你们小姑最聪明、最跟得上时代了。那行夏夏,你看着她俩。工位上不能长久离人,托人看着呢。”
陈媛回到工位,很快她们那一条生产线的人都知道她小姑子如今越来越靠谱了。
汪敏已经干完了早班的那点活儿,准备溜出去叫上黎夏一起去抽奖。
这会儿她正从门外过。闻言挑挑眉,合着在这些人眼底,她是属于不靠谱的?


第39章
汪敏走到面馆对着黎夏道:“你大嫂在车间夸你靠谱呢。”
黎夏扯扯嘴角,“她刚已经亲自来夸过我变化大。”
汪敏闻言失笑,黎夏大嫂这张嘴真是,夸人都能夸成这德行。
黎夏也笑,她大嫂就是这样的。不过从来没有坏心眼儿。
还是她二嫂做事妥帖,一早郑重其事的托付了她帮着照看黎远,对她表现了充分的信任。
汪敏问道:“你去不去?”
黎夏摇头,“祝你好运!”
汪敏也知道黎夏家没大人在家,她表姨性子软,俩孩子不怕。所以她得在家镇着侄儿侄女。
不然就得把他们带上一起去,那多麻烦啊!
汪敏可不想帮着看孩子,笑笑自己走了。
捣蒜剥葱二人组都不想干了。
黎夏道:“中途违约是要付违约金的。你们今天看摊的五毛钱,归我了。”
两小肯定不愿意啊,两人换了个工种继续勤工俭学。
其实他俩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乖。黎远就试图偷偷跑上街去,被黎夏抓住衣领还在嘟囔,“我去看妈妈!”
是黎夏直接给了他屁股一巴掌这才老实下来的。
这小子真是这一年来被惯坏了,都恃宠生娇了。以前他哪敢对小姑的话阳奉阴违!
黎雯自然是看到黎远都挨打了才跟着老实的。不然哪可能这么乖坐那干活?
不过小姑娘还挺聪明,“小姑,你其实不是要我们干活。就是要我们在家待着吧?”
黎夏点头,“但是你俩休想半途而废。”
说话间小毛走了来,“黎夏,我打个电话。”
小毛是公用电话的常客,每个星期都要来给她亲爸打个电话联络感情。
“你不去抽奖啊?”黎夏问道。
“不去,我攒钱不容易。不想抽一堆用不了的日化用品回来。你不也没去吗?”
小毛说完就坐下拨号了,打通了就甜甜的叫了声爸,然后开始嘘寒问暖。
黎夏没有听她打电话,进去陪着两小干活了。
她觉得小毛每个星期来一次,说是真的思念她亲爸还不如说是完成任务。
不过,对于一个在她小学就抛弃妻女迎娶第三者的亲爸,她真的这么孺慕、依恋?
反正黎夏觉得不太合情理。
徐副厂长对小毛还是不错的。跟徐华肯定没得比,但还是相当说得过去了。
上次她跟黎会计打听的时候,黎会计说小毛亲爸后来发达了。
这是好处不能让第三者母女全占了的打算?
而且徐厂子对她每个星期来给亲爸打电话好像一点意见都没有。
徐家姐弟最近从门口过,黎夏发现他们和小毛走在一起时表情是很舒缓的。
她不会就此事还和徐家人进行过沟通吧?
那徐家三父子肯定乐意她回去跟小三母女争东西啊。
如果是这样,黎夏真的要对她说一句,‘姑娘,干得漂亮!’
比她还像重生的!
小毛打了十来分钟,付了六块钱脚步轻快地离开。
这个通话时长,据黎夏观察这几个月也是递增的啊!
这么做可是深谙远香近臭的道理!
一个是养在跟前、正处于叛逆期时常把自己气得跳脚的闺女,一个是十几年没管却一直对自己心怀孺慕、关怀体贴的闺女。
小毛的亲爸能通过脑补,给自己想像出一个完美契合他需求的闺女啊。
这是慢慢在使水磨工夫。
可惜了,小毛要是回去抢到了部分家产,就做不了她的创业小伙伴了。
中午上班的兄嫂回来吃午饭。这个月他们两家六口各一百生活费是交到黎夏这里的。
他们乐意得很。要是平时黎夏愿意让他们搭伙,加钱他们都肯。
不过,只有这十天半月。
魏容吃饭的速度很快,她吃完就要去换同事。这会儿抽奖现场还火爆着呢。
黎夏觑着她添饭的当口问道:“你们搞安保了么?”
“挤哭了一个孩子以后,男同事全部负责维持秩序去了,就连各部门主任都上了。现在秩序还不错,没之前那么乱。之前啊,要不是面前还有一排桌子放脸盆兼拦阻,我觉得我可能都被挤倒。别说,这主意真的是太绝了!之前卖不掉......”
魏容的声音戛然而止,好像把不该说的都说了。
之前开会领导三令五申不让乱说的。这里头的干系看大了!
黎远道:“妈,之前小姑都给我和姐姐分析过了。你们供销社搞抽奖就是变相的促销。而且是非常成功的促销!”
魏容对着黎夏笑笑,“都让你看出来了?就是这么回事儿,我也是今早班前会才知道的。”
黎夏道:“二嫂,这主意是谁出的?哪位领导拍的板?”
“听说是傅明华主任出的主意,他是最年轻的领导,前两年才上来的。一把手亲自拍的板。”
黎夏点头,“人才啊!”
供销社就快垮台了,这样的人才不知道会外流去哪里。
她肯定是不敢痴心妄想了。人家是国企领导,怎么可能屈尊去她的小超市?
而且,她的超市影儿都还没有呢。
“那,高薪揽储的事儿又是谁的主意?”
“肖华主任,不过当时傅主任反对来着。”
魏容坐下又开始扒拉饭菜。小姑子手艺好,而且今天消耗好大。
这样抽奖比她们日常舒舒服服的卖东西,还能偷着打打毛衣的日子可辛苦太多了。
但是,傅主任给她们争取了奖金。奖金和每天卖的奖票挂钩的。
大家一边卖奖票,一边都在按数量盘算自己的奖金。别提多有干劲了!
黎夏道:“今天抽奖,你的杂货铺生意非常清淡。他们两个小的后来都没事干,我就让他们替我剥葱捣蒜了。”
魏容点头,“只要你把人拴在家里,让他做什么都行。”至于生意,那是没法子的事。
公婆不在,黎竣上班。也是幸亏有小姑子在她才敢放心把黎远丢家里。不然还得送去县城给他外婆看着。
一天两天还成,天数多了嫂子要不高兴的。她叮嘱了黎竣最近多勤着些帮忙。
所以之前回来儿子告诉她想去看她,被小姑揍了小屁屁,她也只道:“小姑给你拍灰尘呢。”
这股热潮一直热到黎会计他们半个月后旅游归来才散去了一些。
还是明哥开车给送到黎夏门口的。他和黎阳、黎竣两兄弟的关系都很一般。而且这白天很可能家里没人。
黎夏请他进来坐下喝茶,他在车内摆摆手,“还有事,不坐了。”
老头、老太气色都极好。
黎会计此时显然很有谈话的欲望。路上还能有堂哥聊聊,这回来了别人他都觉得他们不懂,就想拉着黎夏说。
关于一路见闻、风光他没有多说,就说了一句,“等你大伯的相片都洗出来再和你讲。”
然后就预备好好说说上海的自选商场。
黎夏哭笑不得地道:“爸,那个不急,回头再说。你先去洗个澡休息一下。家里没人,灶都是冷的。反正你们衣服都有的,就在我这边洗吧。”
黎会计点点头,“也行。”他姑娘这边的厕所大许多,还干净。
黎夏没跟他们说供销社这半月抽奖的事。一路风尘仆仆的,先休息一下再说。
不过看老头这架势,对自选商场很是认同啊。
她拿了二十块钱让表姨去买点菜回来。
“记得买赖家的凉拌肉。”老头喜欢吃那个!
黎夏的是大灶。这会儿都下午了,没生意。直接捅开,很快烧了一大锅水让老两口分别去洗澡。
黎会计也就一开始见到闺女想分享见闻那阵很兴奋,洗过澡很快躺在黎夏的床上睡着了。
黎夏妈更是一早就蔫了。
老两口都很快睡着,黎夏索性坐到庭院的藤架下去。
到了五点一刻,黎雯和黎远放学回来了。
前几天觑着黎阳和黎竣一个休班、一个中班,带着眼巴巴想去抽奖的两小去了一趟。
一人给试了两块钱。
黎远脸黑,什么都没抽到。黎雯抽到一包白猫洗衣粉。
两人还有些心欠欠的想再去,但是磨黎夏显然是没用。
她可不想带两个孩子去挤。要去找你们亲爸!身板壮实、力气大,还能把你们顶到肩膀上从高处看。
她在面馆,其实已经察觉到大家的热情不像一开始了。议论得没那么频繁和热火朝天了。
热度还是很高的,供销社的套路层出不穷。
一盆一盆的买彩票的套路又出来了,有人买一盆两百张抽中自行车,有人两盆四百张抽中洗衣机。
反正宣扬出来的就都是有赚的!
更多的人脑子一热也跟着几百几百的买,大多抽到的都是小东西,顶多有个二等奖。
不过,再多的套路,顶多再维系半个月的热度。再熬一个月买20块的东西白得一张奖票。就该爆雷了!
正好爆在过年前,让镇上多少人这个年没过好啊!
至于说什么有感于大家的热情临时增加奖票和奖品,估计一大半是供销社自己在演了。
要说他们为什么不一早多放些奖票和奖品出来,如果过度了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为了销售挤压的库存,起死回生啊。
那样,搞不好一个没玩好就会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其实供销社真的不乏人精。之前揽储还规定时间,搞得镇上的人趋之若鹜。
现在奖票也是慢慢控制着放。而且这个时间点找得很合适。搞得正红火,让人以为真的是奖票和奖品原本准备少了需要增加。
除了黎夏这样的有心人,很少人会从吃面的客人身上看出大家的第一波热情已经在开始减退。
这次一搞,说是增加了奖品,估计又能有一波热潮了。毕竟之前的六十件大件,已经抽走过半了。
大家会觉得剩下的抽中的几率减少了。
黎夏看两个孩子回来了。往墙上瞥了一眼,嗯,时间刚刚好。而且一点不喘,不像是偷偷跑去看了热闹又跑回来的样子。
看到厨房准备了那么多菜,两小趴在厨房传菜的大窗户上,“小姑,有什么好事吗?难道你偷偷跑去抽奖,抽到了个大件?”
黎夏嗤笑一声,“你俩小声点,爷爷奶奶在睡觉。”
“啊,爷爷奶奶回来啦?”
两小的声音一下子就提高了,然后又伸手捂住嘴巴。
他们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半个多月不见还真是怪想念的。
“他们舟车劳顿,正在养神。你们不要吵吵,在庭院的桌上把作业做了。”
为了保持庭院的整体风格,黎夏在藤架上方是花钱搭的玻璃顶层,费了不少钱呢。
到了冬天一合上,这就是天然的暖棚。
如此,庭院里的四张桌子也不用每天抬进抬出了。


第40章
黎会计和黎夏妈睡了两个小时才被孙子、孙女叫醒。
“爷爷、奶奶,起来吃晚饭了!小姑做了好多菜。”
他们穿好衣服走出来,儿子、媳妇还没有回来。纸厂八小时工作制是没有安排吃饭时间的。
但是一个班至少有两个人,就可以轮替着回家吃。毕竟都住附近。
那就一点时间都不能耽搁,都是回家直接端起碗就吃。搁下饭碗嘴巴一抹就要去换工友回家吃饭。
总不能你慢条斯理,让人家饿着肚子坚守岗位。
这么几十年下来都是这样的,附近的人都很习惯这种生活方式。
方才叫醒了爷爷、奶奶,两小便又进厂去叫父母了。
要把时间把握精准,靠的就是他们的跑腿。
黎夏小的时候也经常奉母命,在家里摆碗的时候去叫黎会计回家吃饭。
只不过他是坐办公室的,时间要自由许多,不用急着搁下碗就走。
两老从厨房走菜的大窗户看进去,黎夏正在打蛋。
如今是没有打蛋器用的,都是用筷子打散。打到合适的程度放入葱花做香葱煎蛋。
这会儿是秋天,没有春椿。就只能用香葱了。
黎夏上辈子在深圳看到湖南人喜欢用剁碎的青椒,她吃过觉得味道很不错。但是四川人很少吃得惯。
“爸、妈,你们是七点钟就出发了吧?”
二老到家三点半,按照如今省城到镇上八个小时的车程,应该是七点就出发了。
黎会计过去坐下,黎夏妈站在窗边和她道:“是啊,阿明问我们几个老的早点出发还是晚点出发。我们都归心如箭啊。”
“哦,想孙子、孙女了吧。刚怎么没抱着好好亲香亲香啊?”
“刚才两个小时睡得太深,被叫醒了还有点懵。”
油锅辣了,黎夏搅着蛋液倒下去,立即就是刺啦一声。她拿起锅铲等了一小会儿,等蛋液膨胀、泡起然后才开始翻炒起来。
炒鸡蛋得用雪白的猪油熬化了炒才最香、最适合这一方人的口味。
黎竣和黎阳、陈媛前后脚的回来,一闻到这个香味就食欲大增。
三人在门口的水龙头洗手。
他们仨今天都是中班。陈媛是本来就轮到中班,黎阳和黎竣是之前为了运花尽量没上中班,如今上来还给人家。
洗过手的水会流到一旁的桶里,表姨拿来浇菜、浇花。庭院里空着的几个平方被她打理得很像样子。
“爸、妈,回来了——”见到父母,他们都喊道。还是有些激动的,但是三个人都不善言辞,所以只有干巴巴的这么一句。
如果魏容在就会多说几句把气氛都调动起来。
黎会计点点头,黎夏妈应了声‘嗯’,转头又问拿托盘端了四个菜出来的表姨,“桂花,这半个多月有没有人问起我的豆浆?”
一开始是有的,后来就没有了。
不过黎夏妈只问了有没有,表姨就只点了下头,“好些个问起。”
黎夏妈便高兴了。
其实一开始陈媛提过帮她磨来卖。钱自然是陈媛进。
但黎夏妈不放心大儿媳妇。以陈媛的性子会多掺水,这样能多卖好几碗。但是就不如她磨的醇厚了。
这样砸招牌。因此,她拒绝了。
表姨把菜摆上,众人便围坐了过来。
往日黎夏晚饭都是做五菜一汤,今天有八菜一汤。
比黎夏妈大分量管饱的四菜一汤过得精致多了。
表姨转身又进厨房去端菜。
黎会计道:“魏容呢?”
二儿媳平常是不用三班倒的,都是朝八晚五。这会儿了还不见人就有点奇怪。
黎竣道:“供销社最近不是抽奖么,火爆得很。她们五点下班还得点数、统计。一般会晚四十分钟才回得来。这会儿也该回来了。要是没赶得及不用等她,我拿个盘子把菜给她都拨一点出来。”
正说着,自行车铃响了。魏容脚步匆匆进来。
她如今上班每天都跟打仗似的,充实极了。好在奖金每天都在肉眼可见的增加。
“爸、妈,回来啦。这半个多月你们不在家,我们在家就跟没了主心骨一样。小远和雯雯也总说想爷爷、奶奶了!”
这还是累极了发挥得不好,要是平时还能多上两句的。
黎会计和黎夏妈都笑了起来,先前二儿媳没在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家里也都得有这么个人叭叭叭的才有气氛。
小女儿倒是也能说。但她在做菜呢,总不能对着菜叭叭叭吧。
魏容把车停在庭院里,洗了手过来。
黎夏的香葱炒鸡蛋起锅,她把盘子端出来放到桌上。
魏容都没有落座,就拿起二老的碗转身给盛饭去了。
往常她会给黎夏盛饭,说她‘辛苦了’。
等饭盛好端过来她笑道:“爸、妈快吃饭吧,在外头肯定没吃好。还是得咱们川菜,得咱们小妹的手艺才最对你们的胃口。”
黎会计接过碗,“刚听说供销社抽奖,怎么回事啊?”
等了解了所有情况,黎会计也是立即反应过来是变相促销。他没想那么多,只以为是年底清仓呢。
“你们领导很有想法嘛。”
魏容点头,“是啊。这个月我奖金肯定高。到时候买羊绒线给二老各织一件羊绒背心。冬天穿了暖和!”
说着看看黎夏,“也给小妹织一件,女孩子得做好保暖。”
黎夏笑,“那我可就等着了,多谢二嫂。”
羊绒线可不便宜。再加上他们一家三口得六件,这是大出血了!
黎会计道:“还有半个月是吧?行,那明天我们也去试试手气。你们都去过了吧?”
黎远道:“除了小姑,我们都去试过了。小姑说她没有偏财运。”
黎会计笑道:“试试何妨?明天老子请你十张。”
“爷爷,你也请我们吧。”黎雯端着碗道。
“行行,都请。下午去上学的路上拐过去。你们抽过了,那就请你们一人五张。哦,对了,这次你们给的钱我们没用完。等会儿一房退你们一百。”
魏容道:“退什么啊?您二老拿着用呗。是吧、小妹、大嫂?”
黎夏点头,二嫂最近好像真挺兴奋的。
陈媛也点点头。她没弟媳妇能说会道,但那钱留着给老人花,她还是乐意的。
以前孩子刚生下来,她和黎阳工资都低。公爹贴补了不少的。
一百块钱,如今她每个月包抄手就能挣到了。
小姑子又买了冰箱,她一天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包。今天包、明天用。包好了匀匀的铺洒一点干面粉就不会粘。
于是又问起二老出外的见闻。
黎会计道:“那自选商场你大伯也很感兴趣。我估着他明天歇好了会来店里找你说。干脆到时候一起说。至于沿途的风景,那的确是美不胜收。难怪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都要六下江南了。确实是美!我们拍了很多照片,回头等你们大伯洗出来再给你们看。”
黎夏道:“您拍的啊?”
黎会计点头,“你大伯的柯达相机,又叫傻瓜相机。对准了一摁就成。那三百既然你们让我们花,老太婆,要不咱们也去买一台照相机。反正以后每年也都打算出去两回。”
这个黎夏妈没意见,这趟出去她玩得很开心。
黎会计和黎镇长除了人文、景致,更多的去了解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了解还没刮到小镇的社会风气。
她和大嫂才是真正去看美景的。能把看到的美景留下来,把自己留在美景里,挺好的。
这趟出去大伯哥说的那句话一下子说到他俩心坎上了。
‘儿孙若有用,留钱做什么?儿孙若无用,留钱做什么?’
如今三个孩子都有挣钱的门路,一家子的经济条件大为改善。
家里七个大人都在挣钱,比当初黎会计一个人养全家的时候好太多了。花钱不用再那么精打细算了。
晚上黎夏妈如此对她感慨。
黎夏也有些感慨。上辈子她妈也就稍微松活了这么两年,然后就遇上全家下岗,境况比当初还不如。
还真是吃了一辈子的苦!
“嗯,会越来越好的。”如今整个黎家对纸厂的依赖,减弱不少了。
第二天下午黎会计请客,他和黎夏妈各抽了五张,黎夏抽了十张,两个小的也是五张。
结果果然是如黎夏所说,抽了一堆日用品。
两个小的耷拉着脑袋。怎么成天听说别人抽中彩电、冰箱、洗衣机,到他们就全变成了洗衣粉、肥皂、香皂?
这还是手气好的时候,手气不好就是‘感谢惠顾’!
每一次充满期待的刮开,最后都是失望。
黎夏好笑不已,“行了,你俩跟小姑一样没有偏财运。小姑回家好好开餐馆,你俩去学校好好读书。咱们把本职工作做好!”
两小点点头,“爷爷、奶奶再见,小姑再见!”背着书包往学校去。
黎夏妈拿着十几张三等奖的奖票兑奖去了,要精心搭配一下要哪些日用品。
等她弄好,黎夏推着自行车过去,都放在了车篮和衣架上。
一家三口过了一把抽奖瘾,慢慢悠悠往家走。就一里多路,路上遇到熟人都笑着招呼,“黎会计这是抽奖去了?”
“是啊,满载而归。估计几个月都不用买洗衣粉、香皂、肥皂、毛巾了。”黎会计笑呵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