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文 婆文推荐PO18上一章:茶艺长姐反向带娃[六零]
- po文 婆文推荐PO18下一章:沙雕女配放飞爆红 顶流她是一只雕
黎夏果然给她爸添了二十几块钱,恰好比黎夏妈多一块。
黎夏妈知道后气结,“你跟谁一边的?”
“妈,这店以后都是您的,让黎会计好好给您打工不好么?”
黎夏妈这么一想果然气顺了。
九月生意回落了一点,升学宴的收入没了。但到月底一盘还是有二千出头。
这样攒两年总该够买百来平方铺面了。
哥嫂们努力了五个月,也赚了一笔。黎夏估着大房添了有一千收入,二房应该多三四百。杂货铺的生意比大嫂包抄手要多赚一些。
吃晚饭的时候说起要请黎夏客的事。
黎夏道:“请我倒是不必了。我想让爸替我去上海出趟差,要不你们添点钱?”
“出差?”全家都愣愣的看着黎夏。
“是这样,上海上个月开了国内第一家超市。呃,现在还不叫超市,叫自选商场。我走不开,想爸替我去看看。爸你以前替厂里出过差的,出去不至于找不着北。你干脆把妈带上,把苏沪杭慢悠悠的转一下。”
老头才58,老太太才53。腿脚都很好,精气神也佳。家里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正好可以出去旅游一趟。
老头还出过省,老太太好像这个年纪省城都没去过。
出差什么的,自然是个说辞。黎夏还没看过大超市什么样么?
打发他们出去玩玩,亲眼看一下国内的大超市,以后也能对她多点支持。
果然,一听是公私两便老头想想就同意了,“你那里安排得过来?”
“没事,我可以请曲叔叔帮忙看十几天。一天给他五块钱,他应该挺乐意的。”
黎会计点点头。老曲的人品还是信得过的,收钱不会有问题。
他高兴得道:“好,那我就替你去看看。正好我看了那沃尔顿的事迹,也可以对照一下。”
黎夏妈道:“那、那得花多少钱啊?”
黎夏道:“钱挣来就是为了花的。既然是为了我的事,那我出大头,我给拿四百。”
去苏沪杭旅游?其他几人还有些懵,这都从没想过的事。
魏容第一个反应过来,看眼黎竣无声的说了个‘二百’。
黎竣立即道:“那我们拿二百。”
黎阳也道:“我们也二百。”
这年头,八百块钱出去玩十天半月,挺富裕了。而且老头、老太自己手头也是有钱的。
他们可以把存折带上,去外地取钱。如今借记卡还没有出来,不然更方便。
黎夏妈还有些迟疑,这一走,她要少卖十天半月豆浆呢。
三毛钱一大碗或者喝水的瓷盅一盅。因为醇厚、地道,每天都有固定客户的。
黎夏道:“妈,等你以后当了老板就没时间出去玩了。反正我们钱给了,你实在不去让爸自己出去潇洒也可以。”
黎会计笑道:“走吧、走吧,我领你去大城市玩。”
“那我走了,谁给雯雯和小远做饭啊?还有他们几个要上班的。”
黎夏道:“我开着饭馆子呢,你还怕他们会没地方吃饭?”
这么一说,就连黎雯和黎远都劝了起来,“奶奶,你出去玩玩吧。我们老师说了,要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儿子、媳妇也劝道:“去吧,多拍点照片回来。听说外滩可漂亮了。还有苏杭二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呢。”
最终便决定了出行。
黎夏看黎雯和黎远看着她,“游乐场是吧,这个周末就安排。这不小姑才把债还清么。小远,这话不能再去外头说了。小姑不用你帮忙撑面子。咱们包子有肉不在褶子上。”
魏容点头,“没错,儿子。有个词叫闷声发大财。瞧你明叔名声在外,你们小学搞个六一文娱汇演都不忘给他发请柬。”
黎远和黎雯都知道那张请柬是要出钱的。明婶每年六一接了请柬都要买一千元的学习用品送去。少了还要被管财务的老师议论。
小姑虽然不至于,但还是别往外说。
兄嫂互相看看,这才多久债就还清了。
如今小妹有一套房子。因为刚装修过,银行估价七千。还有冰箱,电话。这加起来就上万了。
两个小的听说周末带他们去游乐场便咧嘴笑了。他们要上课,没时间出去玩十天半月。但周末去游乐场也可以在同学中间吹吹牛了。
黎夏找曲叔叔给黎会计代班。这一来,邻居都知道了。黎家的闺女和儿子、媳妇出钱让老两口出去旅游,苏沪杭呢!
别人问起,黎会计没提什么出差的事儿。他也有点回过味来了。
他去只能看个表象啊。这些夏夏跟她那个去上海读大学的同学就能打听到的。肯定也是那个同学告诉她自选商场的事的。
那犯得着花这么多钱让他们去一趟?
所以,孩子就是让他们出去玩儿。
黎明再来吃面,黎夏问他,“明哥你最近去不去省城的?”明哥现在在市里、省里都有了点了。
“嗯,下个星期要去一趟。你要上去啊?”
“不是,我爸妈要去苏沪杭玩玩。如果你要去省城,就顺便把他们捎上去。而且有你送上火车我也放心些。”
黎明满口答应,“没问题,你让他们把行李收拾好。到时候我开车到门口来接上他们。”
“不耽误你的事吧?”
“不会,哪能呢?车里有空位置。”
黎夏小声道:“我是说如果你要带那位去省城,那肯定不能跟我爸一起走啊。”
黎明道:“我可不想找骂挨,肯定不会安排在一起。她不去的,而且就是她要去,让她坐小马或者谁的车就是了。”
二叔跟他爸一样的老古板。这都长辈,骂他他也只有受着。
小马后来没再提,看来聊了一路是真说开了。
“那你看着让他们买卧铺票。我怕二老为了省钱买硬座。”
现在只有绿皮火车,要坐几十个小时呢。
黎明点头,“放心就是了。”
黎夏呼出一口气,“去有你盯着,回来怕是还得买硬座。”
黎明笑,“我家老头、老太也是一样的,就是爱省钱。对,回头我也打发他们出去玩玩。他们年纪可比二叔、二婶要大些。再不出去走动、走动以后不方便了。要不人家怎么说女儿是小棉袄呢,你看我就没想到这些。要不干脆让他们四个组团去算了。”
“可以的啊。大伯也是见多识广的人,一起去遇事我爸还能有人商量。”
嗯,大伯和大伯母要是一道去了,他们买卧铺票,老头就不会为了省钱回来的路上买硬座票了。她家老头很好面子的。
黎明道:“苏沪杭是吧,10月份不冷不热的,我这就回去问问他们要不要一起去。”
二人行就这么变成了四人行,到时候到了省城再由明哥接回来。甚至在外头万一遇上什么事他都有熟人可以托付的,这样就更让人放心了。
第37章
黎夏周六一大早专程带侄儿、侄女去市里的游乐场玩。
黎雯和黎远都不算熊孩子。虽然也有调皮捣蛋的时候,但曾经被她武力镇压过。而且出门在外都会怯一点,不敢不听她话的。
要不是这样,黎夏才懒得带他们去那么远呢。
上了车她直接买了三张全票。黎夏让他俩坐一起,自己和旁人坐的。反正都在一排,两小的也不会害怕。
有卖零食的在窗边兜售,汽水、瓜子、话梅......
“小姑——”
“车上少吃零食,万一晕车就麻烦了。回头下了车少不了你们吃的,先把肚子空着。小姑带了橘子,回头要是不舒服,就剥了皮嗅着。”
黎雯道:“小姑,我还以为你要说带了橘子回头可以吃呢。”
“当然可以吃啊。不过如果都不舒服到要闻橘子皮了,估计什么都不想吃了。”
黎夏看到坐前面几排的彭志歆了。不过既然不是对面撞见她也就没刻意打招呼。太热情了搞不好人家要误会的。
表姨那次回来后把跟她一路坐车聊天的内容都告诉黎夏了。
车开动起来,两小凑到车窗边看着。
“头不许伸出去,不然我以后也不会再带你们出来玩了。”
黎雯道:“还讲连坐啊?”
“废话,互相监督啊!反正我逮着一个,以后你俩都别跟我出门了。”
想着游乐场和市里的美食,两小一路虽然兴奋但还算安分。
路上三姑侄分着吃了一个大橘子。一来是确实很大一个,二来因为黎夏就带了一个。
水实货,重!而且也确实得把肚子留着。
橘子皮留着,下了车才扔。
照样是坐三轮车。这会儿十点钟,先去游乐场玩俩小时再去好吃街吃中饭。
小镇上什么都没有,所以不管是‘小飞机’还是‘碰碰车’、‘海盗船’两姐弟都玩得十分的开心。
“好了,下来准备吃午饭去了!”十二点一到,黎夏准时喊人。
姐弟俩还在坐‘小火车’,一圈一圈的从黎夏面前开过去。
两小还有些意犹未尽。不过确实玩饿了,而且他们已经玩掉了小姑好几十块了。
到了好吃街,看到整整一条街都是各式各样的小吃。两小‘哇’了一声!
别说头回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他们,就连黎夏嘴巴里都自动开始分泌有味道的唾液了。
三姑侄一连吃了几个摊,吃到吃不动了才停下嘴巴。
“小姑,有点撑。”黎远扶着后腰道。
“谁让你小子眼大肚子小。不是我让老板切成两半,最后那个咔饼你还要吃完的。雯雯就比你自律!”
黎雯小声道:“长胖了不好看。”
“这儿离卖东西的地方不远,走着过去消化一下。”
“要买什么啊,小姑?”
今天又有几个人托黎夏带东西。不过她主要是为了给老头、老太买路上用的东西。
黎夏还是去的私人店子,她已经有了几家比较熟悉的店子。
黎远道:“小姑,为什么大家都不爱去百货公司买东西了?”
“你听你妈说的吧?私人的店里东西不比百货公司的差,服务态度又好,还能讲讲价。咱们花了钱不说当上帝,不能总受气吧。”
镇上百货公司的东西出现滞销了吧。不过黎夏记得他们很快要想办法促销了。
不知道是哪个领导人决定的,抽奖!
第一天就有人抽到了一台彩电抱回家,迅速点燃了全镇老老少少的抽奖热情。
黎夏当时都去了,二十块钱买了二十张,抽了两包白猫洗衣粉和几块香皂、肥皂。比二十块钱能买的的东西少了一半。
但是,刺激啊!
当时她还是和汪敏一起挤进去的呢。
当天在那个摊位有人花两百直接承包了一个售货员端着的新脸盆里的两百张。当时每个售货员每天上班都有两百张任务。
一脸盆刚好两百张。当时黎夏和汪敏自己没抽到大降,全是安慰奖。两人就和众人一起站在那里看着人家大户一张一张的开自己的奖票,替人家紧张和兴奋。
好像是两百张抽到了一辆自行车。
“这就一样就赚到了啊!”
当时有大降开出,领奖台那里就一阵敲锣打鼓声。众目睽睽之下,那人把自信车推走了。车龙头上还挂了不少洗衣粉之类的日用小东西。
然后又是一波一次性买一百张、两百张的热潮。
那一回听说销出了不少滞销产品。二嫂那个月奖金还挺高。
不过套路用多了,也就不稀奇了。热闹过了一阵,大家伙的热情就消退了。奖票没人买了!
后来是买够二十元的东西,就可以白得一张奖票,下个月统一兑奖!
再后来这招也不管用了,还没过年供销社的仓库堆积如山、产品滞销的消息就传开了。
供销社没现钱了!
那场挤兑的风波就这么来了,再然后就是分作五年取出存的本金。
黎夏呼出一口气,快了呢!
等老头老太出去旅游那阵,差不多就要开始抽奖了。
再拖一个月,就是把全镇人都卷进去的高利息事件了。
不过她人微言轻,说了也不管用。还是什么都不说了。
黎夏去把给人带的东西都买上。这些都是能给她介绍客户的熟人,俗称人脉。
然后领着两个小的去给二老各买了四身轻便的衣服以及背包、运动鞋、帽子、保温水壶等等。
听说大伯还带相机呢,让他们老年团好好玩。
一家店一家店的逛,黎远早就不喊肚子撑了。两小也从兴奋变成了没精打采。
再后来黎夏进店买东西,他俩就在人家的凳子上坐着等。
东西买了不少,黎夏两只手都拎不过来,两小都得帮着拎。
看他们人都蔫了,黎夏给他们一人买了个塑料的水壶。俩人嘀咕过,不想再背家里的军用水壶去秋游来着。
一红一篮的卡通水壶背到身上,两小立即又来劲儿了。也不吵吵走累了,也不嘀咕拎的东西多了。
不过,回去的时候,两个都是在车上一路睡回去的。
该下车了还发懵呢。
“楞着干什么,拎东西下车。咱们叫个三轮车回家!”
“哦。”
回到家,老头、老太太一边说她浪费钱,一边高高兴兴把东西拿过去看。所有东西全部都是情侣款。
陈媛把衣服拿去下水、熨烫。虽然没能租到小姑子的店,但她能跟婆婆去争么?而且,这五个月实打实的多了一千块进账,她也是感激的。
魏容道:“我们要不要再给二老添点钱?毕竟是和大伯、伯母一道出门,不好让他们寒酸了。”
最近街坊四邻都在夸他们孝顺,听着心头也舒服啊。
孩子是二老帮着带大的,赚钱的主意是小姑子出的。这种时候没必要小气。说是去替小姑子出差,谁还当真啊?
至于陈媛,黎阳是老大,下面小的都出了,难道他们不出?
黎夏道:“八百块旅游是够了的,大伯也不是显摆的人。不过穷家富路的,多带几百不是坏事。要不,咱们一房再添一百?”
两个儿子也没意见,“可以。”
国庆过后的一天早上,黎明亲自开着他的桑塔纳来把人接走。
如今还没有黄金周,而且有钱到处旅游的夕阳红旅行团也不多。所以这趟他们应该去到哪里都不算太拥挤。
一家子送他们在邻居艳羡的目光下上车。
黎夏道:“每天晚上六点都打个电话回来。这样我们在家才安心。”
这会儿差不多九点,十二点多在路上吃午饭。要下午四点多才能到省城。
黎会计坐在司机背后的窗边挥手,“知道了,放心吧。”
黎夏妈坐后排中间的位置,右边是大伯母。大伯则坐的副驾驶位。
“大伯、伯母,爸、妈,一路平安啊!预祝你们踏遍青山人未老。今年走了苏沪杭,明后年再去爬五岳。”
大伯笑,“好啊,承夏夏吉言。”
他们的计划是今晚抵达省城,住在明哥的房子里。明天休息一天,然后在省城玩三天再坐火车出发。
省城可是历史文化名城,后世的旅游热点城市。
第一站上海,要去看外滩和附近的南京路,还有石库门一大会址。
东方明珠塔三个月前才开始修,四年后才会投入使用。这一次是看不到了。
然后杭州看西湖、苏州看园林、虎丘,南京去看看中山陵和□□的总统府。反正是不赶时间,慢悠悠的逛呗。
这个线路是老头和大伯商量了定下来的,两个人都兴致勃勃的。
把人送走,魏容道:“小妹,我们部门过两天要聚餐。真的不给签单啊?可以的话,我去争取一下啊。”
黎夏摇头,“不了,除了纸厂,其他一律收现钱。”
她当时需要纸厂的生意帮忙撑起来,而且有把握不会被飞单。
纸厂小,只有两个厂长有签单权。别的单位光主任就一堆,她分得清啊?而且去财务收钱还跟求人似的。
别的单位她一律没答应签单,因此丢了不少生意。至于供销社,那绝对是在她黑名单上的。
魏容笑笑,“你对我们供销社就是有成见。”
黎夏道:“没有的事。”马上就要抽奖了。二嫂什么都不知道,还高高兴兴要去聚餐。看来供销社上层把消息捂得很好啊。
果然,四个老的走了没几天,有人抽到彩电的消息就传到黎夏店子里了。
黎远站在厨房门口道:“小姑,你给我几块钱吧。我去给你抽一台彩电回来。”
黎夏呵呵一笑。要是我给你钱,你真抽到了彩电,那我跟你妈还不得为了那台彩电打起来啊?
再说了,头一天就抽到彩电那人肯定是安排好的。
其实抽奖这个主意挺好的,简直神来之笔。反正当年的她是入彀了的,完全没看出来。还真以为是供销社回馈广大客户呢。
但凡供销社不要囤积那么多货,没准这一把就盘活了。
“小子,你让我给你几块钱吃零食没问题。但抽奖还是免了吧,去找你爸妈要去!”
黎远瘪嘴,“我爸抠门得很!他总说他每天冒着酷暑踩自行车运花,挣得是辛苦钱。”
黎夏暗笑,这个抠门跟黎会计是一脉相传的。人家当年28块钱养全家,还得供三个孩子读书。全是精打细算出来的。
“那小姑的钱难道是飞来的啊?去去去,抽奖这段时间都不会给你零花钱的。”
黎雯好奇地道:“小姑,你不去抽奖么?我看到好多熟人都去了!”
黎夏道:“都是套路,我才不上当呢。回头抽一堆洗衣粉回来,用到过期都用不完。”
第38章
今天是赶集,早高峰刚过。店里还有三四个农民在吃面。
听到供销社抽奖有人抽了台彩电的消息,他们不约而同的加快了挑面的速度。
其中一个喊道:“老板,鸡蛋好了么?”
黎夏道:“应该还是糖心的。”她是按正常吃完面吃蛋的时间放进去的,按说还有一两分钟才是刚刚合拢的状态。
“没事,糖心的也能吃,给我捞起来吧。反正你卖的铁定是土鸡蛋,又不是良种的。”
黎夏便给他捞了起来,在冷水了过了一下放到厨房内侧窗台。
笑吟吟道:“要去试一把手气?”
供销社就在卖菜、卖肉那条街往前走一两百米转弯就看到了。
今天是赶集,还是周末,日子选得相当不错。
而且,一共十台彩电,最开始十五分钟就抽出来了一台。
锣鼓齐鸣、高音喇叭大鸣大放。中奖的人把装彩电的箱子绑在自行车后架推回家去。
上头还绑了一朵硕大的大红花!
供销社派了两个人帮他扶住箱子。沿途有人看到问起,那两人就会跟人解说一番。
几条主街转遍了才会回去!这热闹不吸引人才怪了。
关键一张奖票就一块钱啊!就跟吃面一样,又不是吃不起。
但是吃面最多吃一两碗,抽奖可是越抽越想抽!尤其是旁边高音喇叭一会儿又喊:“恭喜XXX抽得一等奖一份!”
你抽上十块的,就算运气和上辈子的黎夏一样差,也差不多能换回三五块钱的日化用品呢。反正都是家里平常用得上的。
那客人拿起煮鸡蛋,“去看看热闹。”
黎夏笑笑,“祝你手气大旺啊!”
“好啊,到时候抽到大奖来谢你吉言。”话音没落,人已经走出几步了。
一眨眼的功夫,这仅剩的三四个客人就走了个精光。
黎夏颇有几分好气又好笑。
都去抽吧,多些农民上街抽奖,她也也多卖几碗面。也算是小借了回东风!
表姨出去收碗,“夏夏,要清淡两个小时的。你要是想去看热闹就去吧,我一个人守着就行。”
表姨打的底料已经相当不错,偶有客人只要有浇头她就能应付。
黎夏并不想看这场热闹,但是两个小的都眼巴巴的盯上了她。要是小姑去抽奖,他们跟着沾光试几张手气也好啊!
黎夏从厨房走出来,在干净桌子上坐下,“来,给你俩算算数学题。”
两小本来以为她要去抽奖,一听这话便都不乐意。
“小姑,好容易星期六呢。算什么数学题啊?走啦,抽奖去啦。”
黎夏道:“过来,坐下——”
两个小的不情不愿的照办。
“刚才听人说的10台彩电、10台冰箱、10台洗衣机是吧?”
两小猛点头,“对啊。”
“那一共多少张奖票你们知道么?”
黎雯道:“说是抽一个月,一共三十万张。”方才已经有附近空手上街又回来拿钱再去抽奖的人说过了。
“万分之一!”黎夏道。
黎远道:“这只是特等奖!还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最差都有安慰奖!”
“那你俩数数一共多少个奖,价值多少。”
讲个数是不少的,安慰奖和三等奖黎夏上辈子都抽中了几个。
整整一万个安慰奖,尽是针头线脑,售价一块钱的小商品。
三等奖有五千个,毛巾、牙刷、牙膏、洗衣粉、香皂、肥皂之类,售价三块左右。
二等奖一千个,售价三十块左右。铺笼罩被之类的。
一等奖五百个,售价一百块左右。收音机、电风扇这类。
再然后就是特等奖,售价千元以上的大件!
每种等级都有几种商品备选,十分的贴心。
“你们算算,这些东西如果拿来卖能卖多少钱?”
两个人很快算了出来,所有奖品的价格应该是十四五万的样子。
只算成本价估计就十万块。
黎夏之前没有细算过,得到答案吓了一跳。这是揽了多少储,进了多少货啊?这些全部出掉都还没盘活?
她记得中途因为居民、农民太过热情,还追加过奖票和奖品。
黎雯眼睛亮亮的,“这么卖东西,赚的更多。”
黎夏点头,“雯雯说到点子上了!但抽奖也只能搞一次,不出两个月,大家的热情就会消退。”
黎远挠头,正想说什么,隐约又听到一张喇叭声。
他眉飞色舞地道:“小姑,又有人中大奖了。”
“乐得好像你中了大奖似的。奖的那些东西既不能吃也不能玩的,你俩低年级小学生那么兴奋做什么?想抽奖是吧,勤工俭学吧。剥葱、捣蒜、扫地、擦桌子,随你们选。干好一样五毛钱!以后小姑都不直接拿钱给你们了,都给我勤工俭学。”
她之前太惯两个小的了。
今天是第一天,他们这里都能听到点动静,还不知道现场热闹成了什么样。
也不知道有没有准备足够的保安。
肯定不能放这两只小学鸡去凑热闹啊。回头发生了意外她负得了责任么?
如今老头、老太不在家,哥嫂都在上班,所以两小的才在她店里里厮混。顺便赚二嫂给的五毛钱看摊费。
旺场的时候表姨一个人忙不过来的。
那里挣了五毛,她这里再给五毛,不就凑够一张奖票钱了?
自己半天的劳动所得拿去抽奖,看你们心疼不心疼。
要是真撞大运抽中了大奖,她也不眼馋。劳动所得,又不是她给的零花钱。
两小惨叫一声,“啊——”
家里小姑最大方了,又宠他们。小姑不给零花钱,那谁都不会给了。
但是小姑一向说一不二,两小没办法只能被圈在家里干活。
黎夏坐在旁边抱着手,黑心监工一样监督着他们。省得一个错眼不见跑街上去了。
虽然上辈子供销社抽奖没出意外,但这辈子有些事不一样了。
上辈子这套房现在还租给那对小夫妻住着呢,因为没人买。
黎夏估着钟姐和钟姐夫最后也是拿房子去抵押贷款凑够的股金。
黎雯剥葱,一小堆呢,可不是一根两根。黎夏的香葱用量每天都很大的。
黎远捣蒜,手学黎夏妈的样子遮着些,省得蒜被捣出来了。
“不错嘛,干得有模有样的!”黎夏夸道。
表姨收拾干净了厨房,把每样调料都补充了走出来,见葱和蒜两个小的在弄了,便去摘香菜、刮生姜。
一旁曲叔叔也点好钱了,并且和今天卖出去的各种面几碗都对上了,“夏夏,你来看一下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