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8-24 19:21:36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8-21 19:36:26
檀月心扔了1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6-08-19 01:31:18
酱油瓶一枚~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8-16 16:44:45
阿布夏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8-16 12:54:13
陆尺微°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8-15 11:55:39
陆尺微°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8-13 11:49:30
爱吃水煮鱼的兔子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8-12 11:11:24
紫小楼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8-12 00:44:56
阿布夏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8-11 23:37:36
北风犴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8-11 21:21:14
长安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8-11 15:06:02
陆尺微°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8-11 13:53:36
馍馍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8-11 12:46:25
*
读者“粘着骆队的七年纠缠不休”,灌溉营养液 +20 2016-08-30 18:26:11
读者“莫莫”,灌溉营养液 +20 2016-08-30 15:29:14
读者“那些年貌美如花的阿汤哥”,灌溉营养液 +2 2016-08-30 08:48:39
读者“打西瓜!”,灌溉营养液 +17 2016-08-29 23:58:07
读者“王菇凉没睡醒”,灌溉营养液 +1 2016-08-29 19:59:09
读者“小曦”,灌溉营养液 +20 2016-08-29 19:04:47
读者“糯米丸子”,灌溉营养液 +20 2016-08-29 15:23:16
读者“莫莫”,灌溉营养液 +40 2016-08-27 20:41:12
读者“=w=”,灌溉营养液 +20 2016-08-27 18:32:00
读者“有幸生于人间”,灌溉营养液 +20 2016-08-27 06:04:47
读者“=w=”,灌溉营养液 +20 2016-08-26 12:26:45
读者“xiaomamei22”,灌溉营养液 +10 2016-08-25 23:18:26
读者“未命名”,灌溉营养液 +1 2016-08-24 20:49:52
读者“未命名”,灌溉营养液 +1 2016-08-23 20:42:44
读者“未命名”,灌溉营养液 +1 2016-08-23 19:58:09
谢谢大家的营养液!!!!浇灌得我好满足(づ ̄ 3 ̄)づ

20.1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二十一章

____
梅林之下,站着个年近三十的男人。梅花开得正盛,他静静地站在那儿,发上、肩上都是雪花和梅瓣,也不知站了多久。明明年纪已经不算小,见颜舜华和沈云初望过来,表情竟有些窘迫。
颜舜华呆了呆。她也许多年没有见过颜正卿。对这个父亲,颜舜华并不熟悉,只在儿时见过几面。后来颜正卿一直守在南疆没再回来,她只能从姥姥的只言片语之中了解父母当初的相爱相知。纵使姥爷和姥姥对颜家不满,姥姥提起颜正卿是也都是夸的话,是不想她与父亲之间有隔阂。
可惜世事匆匆,眨眼间她已过了需要父亲的年纪,他也百事缠身离不得半步。颜舜华虽与颜正卿不亲近,但也钦佩和信任颜正卿。有颜正卿在,她们从不需要担忧南边。若不是朝廷无力支援,说不定颜正卿还会将青州、越州收回。
马上就要过年了,颜正卿为什么会来通州?
颜舜华的迷惑只有那么一瞬间。很快地,她已经明白过来:她没有回京,所以颜正卿来了。纵使在颜正卿心中有许多事要重于她这个女儿,但这一刻他挂念着的只有她。
他们父女是世间最熟悉的陌生人。她曾经也会想过,若是自己父亲也在身边会是什么光景,后来经历的事情多了,便觉得不见也很好,两个人都为守住心中想守好的东西不断努力着,即使不在一起也会明白对方的想法。
只是,能再见到自然是好的。
颜舜华挣开沈云初的手,迈开小腿儿跑向颜正卿。
颜正卿愣了愣,向前迈了几步,弯下身让颜舜华扑进自己怀里。在那小小的、软软的身躯落入自己臂弯之中,小小的、软软的手环抱住自己脖子时,这个而立之年的男人眼泪倏然落下,汹涌得难以抑制。
颜舜华感觉有温热的泪滴滑落在自己颈边。她想稍稍退开,却被颜正卿抱得紧紧的。她的眼睛也有些红了,不说、不见,不等于不想念,她和颜正卿是相像的,即使京中同样有自己挂念的人,她还是选择留在通州,在这边做更重要的事,一如当初守着南边不回京的颜正卿。
颜舜华软声说:“爹爹别哭。”她把脑袋从颜正卿颈窝里挪出来,伸手替颜正卿抹掉脸上的泪水。
只是她越贴心,颜正卿脸上的泪就越擦不完。
颜舜华定定地看着颜正卿。
颜正卿再次将她抱入怀中。这一次他的泪止住了,心却还一下一下地抽痛。他没有护好女儿的母亲,根本无颜见女儿。可是他的女儿这般懂事又这般可爱,他如何舍得不见。颜正卿将颜舜华抱了起来:“晚晚,你带爹爹去见姥爷好吗?”
颜舜华正替颜正卿拍落头上和肩上落着的雪,听颜正卿这么说,点了点头:“好。”
这时沈云初这才上前,彬彬有礼地喊:“姑父。”
颜正卿刚才整颗心都挂在颜舜华身上,根本没细看旁边的沈云初。听到这声“姑父”,他才细看了几眼。一看之下,颜正卿在心里夸了句“好个丰神俊逸的少年郎”。他知道沈家的打算,见到沈云初之后更知道沈家待颜舜华是怎么个宠爱法。这恐怕是沈家最出色的男儿吧?
颜正卿说:“多谢你对晚晚的照料。”
沈云初说:“应该的。”他并不喜欢颜正卿向自己道谢,这显得他不是能够名正言顺对颜舜华好的人。明知眼前这人是颜舜华的生父,他还是有种颜舜华被人抢走的感觉。
想到是自己做主将颜家来的人赶回京城,沈云初心底有些心虚,只好默然地到前面为颜正卿领路。
颜正卿却没注意到少年复杂的心情。他看着颜舜华利落地翻身上马,俯身与那匹雪白雪白的马儿说话,心里又是酸涩又是难过。
女儿学会说话,他不在;女儿学会识字,他不在;女儿学会骑马,他仍然不在。可一见到他,女儿就认出了他,还愿意伸手抱住他。
他有世上最懂事也最大度的女儿。
他是天底下最不尽责的父亲。
颜舜华察觉颜正卿望过来的目光,抬头看去,只见颜正卿两眼发红,眼底溢满藏不住的哀伤。也许在无数个夜晚里,颜正卿都怀着这样的伤怀和自责入睡,第二天醒来又不得不强打精神去应对繁乱的边事。
守国难守家。
颜舜华说:“爹爹,你今年会在这边陪我过年吗?”
颜正卿鼻头一酸。他说:“当然会,爹爹一定会在这边陪你过年。”
颜舜华说:“会像别人家的爹爹一样带我去看灯会,把我扛在肩膀上,让我可以把灯看得更清楚吗?”
颜正卿说:“当然会。”
颜舜华一路上央着颜正卿答应了许多事。颜正卿一直回三个字:当然会。
回到最后,声音已有些哽咽。
他女儿所求的,不过是天底下所有女孩儿理应有的。
到了沈家别庄外,颜正卿先下马。转头一看,颜舜华正乖乖坐在雪球上等着。他走过去,伸手将颜舜华抱离马背。
女儿柔软的身躯一落入怀抱,颜正卿就再也舍不得松手。
有沈云初领路,一路上没有任何人阻拦。不一会儿,他们就走到了沈老太爷所在的院落。
沈老太爷正在用木棍逐一掀开花上覆着的稻草,仔细观察底下的花木有没有冻伤。听到脚步声,沈老太爷回过头望去。见到抱着颜舜华的颜正卿,沈老太爷脸皮抽了抽,转身,看花,再也不看向他们。
颜正卿让颜舜华下地,自己一个人走上前,撩起长袍往沈老太爷身后一跪,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沈老太爷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仿佛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颜正卿开口说:“是我对不起宝珍。”
听到这句话,沈老太爷身体抖了抖,拿着木棍的手也在抖。他的女儿啊,他如珍似宝特爱着的女儿啊,嫁到颜家没几年,就那么没了。他一生不图名、不图利,就图个一家安康,不想竟让女儿嫁入那样的人家。
很快地,颜舜华看到一直教她遇事要冷静的沈老太爷转过身来,举起手中的木棍往颜正卿身上打。沈老太爷边打边说:“我打死你!我打死你!我把宝珍交给你才几年,你说啊,才几年!”
颜正卿跪得稳稳的,不闪也不躲。
颜舜华想要上前拦着,沈云初却拉住了她的手。
下一刻,沈老太爷深吸一口气,扔下了手中木棍,再次转过身背向她们。他的背还是在发颤,仿佛一下子佝偻了许多。
沈云初松开颜舜华的手。颜舜华会意,跑上前抱住沈老太爷,她人小,矮得很,只能抱住沈老太爷的大腿,胳膊还短,根本圈不住人,偏还努力地抱着,像是害怕沈老太爷会倒下。
沈老太爷心中一软。他虽然痛恨颜正卿没有照顾好女儿,但也不至于让自己外孙女也恨上亲生父亲。他叹了口气,揉了揉颜舜华的脑袋。
罢了罢了,看在这人是他外孙女的父亲的份上,他也不为难他了。沈老太爷将颜舜华抱了起来,问:“晚晚,你要不要去京城?”
颜舜华一顿。她看了眼跪在地上没起来的颜正卿。
沈老太爷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说:“起来吧,晚晚在呢。”意思是看在颜舜华的面子上不和他计较。
颜正卿站起来,静立一旁,也和沈老太爷一样等着颜舜华的回答。
沈云初开口:“爷爷…”
沈老太爷一个眼神看去,让沈云初把话咽了回去。
颜舜华说:“先生答应让我进鹿鸣书院了。”
沈老太爷一愣。他说:“先生?哪个先生?”
颜舜华说:“程先生。”
沈云初也同时开口:“就是我老师,也是鹿鸣书院的山长。”他的话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急切,生怕说得慢了,颜正卿和沈老太爷就把事情定下来了。
沈老太爷有些吃惊。
颜正卿也听说过程应星,知道能得到程应星的认可有多不容易。他的女儿竟这般聪明,让程应星让她一个女儿家入鹿鸣书院?颜正卿当即表态:“这样的话,晚晚你可得好好学。”这是决定让颜舜华留在通州这边了。
颜舜华松了口气。
她怕自己的回答会伤到颜正卿。但她现在还不能回京,她要在朔北十二州先埋下一些“种子”。若不能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岂不是白瞎了老天让她回来这一趟?颜舜华高兴地说:“我一定会的!”
颜正卿这么痛快,沈老太爷看他也顺眼多了。他说:“去见一见晚晚的姥姥吧。”他心中对颜正卿有恨,妻子却不一样,妻子反倒疼惜颜正卿多一点,觉得他这一路走来实在不容易。
颜正卿点头答应,伸手要从沈老太爷手中抱过颜舜华。
沈老太爷看向颜舜华。
颜舜华机灵地说:“我自己走!”说着就要从沈老太爷怀里滑下地。
沈老太爷却止住了她,将她往颜正卿怀里一塞。
“去吧,去吧。”
沈老太爷转过身,背对着所有人,微微仰起头,让眼泪顺着脸颊无声地滑落。不能怪他,不能怪他啊,发生那样的事,谁又想的呢?
谁都不想的啊。
出了院门,颜舜华才问:“爹爹,疼吗?”
颜正卿说:“不疼。”他有世间最聪明、最贴心的女儿,也有世上最宽容、最仁厚的岳家,把女儿留在这里,比让女儿回京城更让他放心。
*
与此同时,秉笔太监魏公明得来了通州的消息,说沈家卖起了不少新玩意,有些已经传到其他地方了。这些魏公明早已知晓,他案上正摆着一副象牙雕的象棋呢,是底下的人孝敬上来的。
魏公明背着手踱步两圈,招呼左右:“走,我们去看看太子殿下。”说着他低低地笑了,“他回来这么久,圣上还没去看过他呢,一定急了吧。”

第22章 21.20.1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二十二章
东宫。
京城连日大雪,琉璃瓦上堆满积雪,东宫内侍们忙碌地清扫着园子,生怕慢了一步会被迁怒——最近太子殿下可心情不太好啊!
顾成晁心情当然不好。
他回来这么久,来东宫的人越来越少,除了三师还会兢兢业业地来教他课业之外,几乎没有人会再到访。
这一切,都与他父皇的态度有关。
都说虎毒不食儿,在他那位父皇心里他根本不算是他儿子吧?
不来看他,也不让他见,这是准备废了他这个太子吗?
可是他那“弟弟”年纪比他还小上几岁,废了他立那么个奶娃娃为太子,朝臣难道会同意?
至少在这几年里,他还是有点用处的。可惜那女人太蠢,居然这时候就想对他下手!
顾成晁冷笑。
他可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他会活下去,而且活得好好的!
顾成晁咬牙切齿地想着,却听有人来报说:“殿下,魏公公来了。”
话刚落音,顾成晁已瞧见魏公明的身影。
位至秉笔太监,魏公明身着红色圆领长袍,头戴垂脚幞头。他面白无须,永远和和气气。
远远见顾成晁望过来,魏公明殷切地加快了脚步,快步走到顾成晁面前往地上一跪:“殿下,这么久不见,真是想煞老奴了。这些天忙着祭天的事,老奴实在抽不开身。”
这种话别人说来会让人觉得肉麻,魏公明说来却让顾成晁觉得十分贴心。
不过顾成晁更关心魏公明提到的两个字:祭天。
等了这么久,顾成晁终归是沉不住气了。他上前扶起魏公明,问:“祭天之事,父皇可有提到我?”
魏公明叹了口气。
顾成晁心一沉。
他说:“父皇不准备让我去吗?”
放任别人里应外合掳走他,让他名声扫地;削减他出现在人前的机会,不让他建立半点威信——这就是他的父皇!
这就是他的好父皇!
总有一天,他会让他这好父皇后悔!
魏公明抬手擦泪:“是老奴没用,没办法替殿下说上话。”
顾成晁知道魏公明被掌印太监死死压着,在宫里是不可能出头的。他脸上没有流露半分失望,反而平静地开口:“我有一件事交给你去办,你若办成了,掌印太监算不了什么。”
顾成晁舅家那边虽然被没落了,但也还留着一点底子,在宫里宫外都埋着线,就等着顾成晁需要用到的一天。顾成晁身边没有十分信得过的人,所以一直藏着没和任何人提起。
眼看父子离心已成定局,一切都没了转圜的余地,顾成晁不再犹豫,屏退左右与魏公明细细道来。
魏公明眼睛越听越亮。
最后魏公明伏地一拜,对顾成晁说:“殿下放心,老奴定不负殿下所托!”
顾成晁颔首。
送走魏公明,顾成晁眼神阴鸷地望着屋外飘落的雪花。
天下会是他的,谁都别想拿走。
*
还有两年便是除夕,京城游人熙熙,热闹至极。
林家的马车在贺家面前停下了,林夫人先下了车,而后林灵妙也在丫鬟绿绮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她带着帷帽,目光丝毫没有偏移,仿佛对京城的喧闹一点兴趣都没有。
林夫人对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女儿非常满意。
林夫人差人上前敲门。
门房是新来的,听是出嫁的姑娘回来了,有点吃惊,忙让人去通禀,自己则领着林夫人和林灵妙在大门附近打转,等着里面的消息。
虽然这位夫人和她领着的姑娘确实不像来打秋风的,可谨慎些总是没错的。这些客人来几天就走了,里头的主子他们可是拿着他们卖身契的!
哪边才是得罪不起的人,他们都门儿清。
林夫人看出门房的想法,气得不轻,却只能咬牙等在前庭。
若是换了以前,林灵妙会觉得难堪至极,这一次却有些不同。她依然和林夫人教的那样安静守礼,但她脑袋里想着的却是颜舜华。
如果颜舜华来了,肯定是待不住的,外面新鲜的、好玩的事儿那么多,颜舜华哪里愿意等在这里?兴许来个两天,颜舜华就会把京城玩个遍。回头约她们出去,颜舜华说起每个地方肯定都头头是道,像个地地道道的京城人似的。
林灵妙想着想着,眼底便有了几分笑意,眼前这尴尬到煎熬的等待似乎不算什么了。
此时里面有人走了出来。
林夫人看了一眼,发现出来的不是刚才去通禀的仆人,而是要离开的客人。
林灵妙还没来得及掩住眼里的笑,手便被林夫人紧紧攥着,用力之大竟像要把她的手背掐出血来。
林灵妙的笑倏然褪去。
她早已习惯这样的痛楚,面上有着一贯的沉静。
什么人让林夫人这般激动?
林灵妙抬眼看去,只见一个芝兰玉树般的男子从里面走出来,身旁跟着个绝美的妇人。
就连同为女子的林灵妙,见到那妇人也觉得眼前一亮,舍不得将目光从那妇人身上离开。
那妇人身边跟着两个年纪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男孩儿比她大一两岁,长得像他父亲;女孩儿应该和她十分相近,长得像她母亲。一家四口站在那儿,谁都会忍不住夸上几句。
那妇人见了林夫人,竟停下脚步,讶然地说:“凌芙?你回京了?”她上前牵起林夫人的手,“我们许多年没见了,你这次若是留得久,可要到我家来坐坐才行。”
凌芙是林夫人的闺名。
林夫人看着眼前的妇人。
这曾是她的闺中好友,可是她看上了好友的未婚夫薛侯爷,还试图将人抢过来。
事情败露之后,薛侯爷发话让她远嫁,家人觉得她丢人,就将她嫁到通州那种地方。看来好友依旧被人保护得很好,所有人都瞒着她…
林夫人挤出一丝笑:“好。”她的目光落到好友的一双儿女身上。
妇人介绍道:“这是我儿子,叫靖安;小的是我女儿,叫璇玑。靖安,璇玑,这是你们芙姨,阿娘相识多年的好友。”
薛靖安和薛璇玑齐声说:“芙姨好。”
薛靖安说完,目光落到旁边的林灵妙身上。
薛璇玑则打量着林夫人。从第一眼看到林夫人开始,她就发现这位夫人不对劲。这位夫人被她母亲殷切地抓住双手,不仅没有半分欣喜,反而僵硬地站在那儿。
而且这位夫人的目光落到她父亲身上时更为古怪。
也只有她单纯的母亲才会觉得这是故友相逢。
薛璇玑眸光一转,看向自己的父亲。
薛侯爷知道自己这女儿聪慧至极,淡淡地扫了她一眼,意思是让她别在她母亲面前多话。
事实上连他也有点意外,这贺凌芙远嫁通州之后竟还没死心?如今竟连过年都不在夫家那边过,巴巴地回到京城来——也不知想做什么。
薛侯爷看了眼旁边的女娃,见那女娃目光沉静如水,他便知这女娃过的是什么日子。
薛侯爷难得耐心地站在一边,听着妻子与“好友”叙旧。
林夫人也终于从失态中回过神来,说道:“这是我女儿妙妙。”她看了林灵妙一眼,眼底带着警告,“妙妙,还不快叫人。”
林灵妙照着林夫人的教导一一喊过去。对上薛璇玑的目光时,林灵妙竟有种“我这辈子都不可能比得过她”的感觉。
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后,林灵妙垂下眼睫,掩藏起眼底的思绪。
她脑中又闪过那双亮亮的眼睛。
若是颜舜华在的话,肯定不会这么想的。
颜舜华会说:“比骑马她肯定比不过我!”
如果薛璇玑连骑马都会,颜舜华一定会说:“我为什么要和她比?”
林灵妙的眉眼又忍不住染上笑意。
对,就是这样的。
她从未与颜舜华真正交好过,却很了解颜舜华。
每一次颜舜华从琴楼下跑过,她都会掀起帘子往外看,看颜舜华和小乞丐说话,看颜舜华和商贩压价,看颜舜华时不时抱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回走,看颜舜华每天都高高兴兴到处玩耍。
那样的家伙,是不会被任何事难住的吧。
那家伙永远不会有不快活的时候。
所以,她又为什么要和薛璇玑比?根本就是自寻烦恼。
林灵妙落落大方地站在一旁,等着林夫人和薛家一行人寒暄完。她注意到那个叫薛靖安的少年不时地看自己一眼,她抬眼回望过去,朝对方露出友善的笑意。
隔着帷帽,薛靖安是看不到她的脸的,不过能瞧见那双含笑的眼睛。
刚才他一出来,看见的就是那么一双带笑的眼。
明明旁边的林夫人脸上已有恼意,她却还怡然地站在那儿等待,真是沉着得很。
只是当林夫人抓住她的手之后,她眼里的笑意便褪去了。
真是一对奇怪的母女。
盯着女孩儿看是不礼貌的,薛靖安也朝林灵妙笑了笑,收回了视线。
此时去通禀的仆人回来了,过来领林夫人和林灵妙去拜见老夫人。
薛夫人依依不舍地和林夫人道别:“我今日要去慈孝寺礼佛,不能多留了。改日你得了空可一定要到我家来,我们许久没好好说过话了。”
林夫人答应下来,着人将东西搬进厢房,领着林灵妙往里走。她紧紧地抓着林灵妙的手,指甲几乎陷进林灵妙的手背里。
不甘心,她不甘心啊。
林夫人低声说:“等一下你要表现好点,让你外祖母喜欢上你。看到刚才那个女孩儿了吗?她已经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静雅学坊,我会央你外祖母将你留在京城,你好好准备半年,争取快些考进静雅学坊。”这正是她不顾丈夫挽留一意回京的原因。她这一辈子已经没指望了,女儿绝对不能再耽搁在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