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规矩,阿哥们腰里都系着明黄色丝绸带子,故会称‘黄带子阿哥’。荣国府里,能跟着老太太出出门的家人,自然不是那些没眼色的人,这二人稍一低头看见明黄色的带子,早就吓得魂飞魄散,赶忙跪在地上,齐声说道:
“奴才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贵人,请贵人见谅。”
“没什么,都起来吧。”胤禟得意的笑笑。
“二位贵人有何吩咐,奴才们但凭驱使。”
“不用了,我们二人陪八爷在前面院子里赏梅,因听见琴声,所以才寻了出来。不想却是你们家的姑娘们在这里。罢了罢了。我们回去吃酒了。”胤禟笑笑,转身就走。十阿哥看了看二人,也转身跟上。
第78章
荣国府的两个家人哪敢怠慢,眼看着两位皇子去了前面的那个院落,便急匆匆的进去传话,贾母也是闲来无事,才带着迎春姐妹三人和刚来京城的宝钗一起出来玩。这还是赖大为了给自己的儿子谋前程才舍得下血本,花了钱讨好贾政等人,请贾母出来的。
刚才那首曲子,正是宝钗探来给贾母等人听的。古琴还没撤下去,宝钗依然坐在琴前,听着贾母凤姐儿等连声的夸赞,忽听外边有小厮在门口回道:“奴才们有要紧的话要回。”
凤姐儿忙起身走到门口,低声问道:“什么事儿这么着急?忘了规矩了?”
“二奶奶。”小厮赶忙上前两步,悄声回了话,凤姐儿听完一愣,接着一拍手,笑道:“你们两个猴儿机灵,回头少不得赏你们。下去吧,老太太自有道理。”
凤姐回转过来,走到贾母身边,悄声把两位皇子寻琴声走到院门口的事情说了。贾母沉吟片刻,笑道:“这也是宝姑娘的造化了。她原本就是为了入选才来京城的。这会子就遇见了阿哥们,这确是极好的机会呢。不知姨太太怎么想?”
薛姨妈听见这话,心中暗暗地欢喜。心想宝钗就算是按照规矩进宫待选,也未必有什么结果。将来就算是选中了,也不知道被分派到何处。若是被指给那些无权无势的皇室旁支,所有的希望可就全完了。于是笑道:“我们在京城没什么根基,一切都要依靠老太太和我们姨太太给料理。今儿姨太太没出来,这件事情我自然听老太太的意思。”
贾母知道王夫人对宝钗入宫待选的事情不怎么热心,她一心想要让宝钗嫁给宝玉,好做她的膀臂,但贾母想着要让黛玉嫁给宝玉,所以每每都觉得宝钗碍眼,但碍着王家的脸面和亲戚的情分,又不好明着怎样。今天正好是支开宝钗的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笑道:“既然这样,你们就听我的,凤丫头,你去唤了这庄子的老板来,先把前面院子里的帐替几位阿哥结了。不过是几百两银子的事儿,这在平时,我们想孝敬还没个由头呢。”
“老太太,这银子自然是我们出。没有老太太替我们出主意,还叫您搭上银子的道理。”薛姨妈说着,看了看身边的香菱,“香菱,把钱给二奶奶。”
香菱如今是薛蟠的屋里人,跟着出门自然比丫头们更可靠。近日出门,她也是奉薛姨妈的命,装了几百两银票在身上,于是忙从随身的荷包里取了五百两银子的银票给了凤姐儿。
凤姐儿笑呵呵的接过来,还没说话,又听见贾母说道:“宝丫头刚才那首《梅花三弄》的曲子很好,只是有些过于高亢了些,入皇室的门,就要把这‘争’的心稍微收敛一下,多一些凝重的心思,稳重一些才好。不如再换一首,却不用在这里弹,凤丫头你少不得辛苦一趟,带着你妹妹到前面院子里去,想必那院子里也是有梅花的,只在那梅花之下摆上琴,清清灵灵的弹上一曲,可就有些意思了。”
“老太太,这方法虽好,只是太过意直白了些。”薛姨妈有些担心,就这样送上门去给人家弹琴,岂不是叫人家看轻了?
“两位阿哥都寻到咱们的门口了。若还在这院子里弹,岂不是让两位阿哥没面子?”贾母看着薛姨妈,低声问道:“姨太太别恼,我只说句实话,我们家大姑娘如今也只是太子府上的一个侍妾。宝丫头若是入宫待选,也不过是宫女而已。被指给皇室旁支还算是好的,若是被内务府送去守陵,可怎么办呢?虽然宝丫头天生丽质,我知道那不过是白白的担忧,但谁又能保证她一定会是荣华富贵?哪个人的荣华富贵不是放下了身段,努力修来的呢?”
“老太太说的很是。既然这样,一切就交给凤姐儿了。”薛姨妈同意的点点头,看着宝钗。
宝钗听说要让自己去给阿哥们弹琴,心中又惊又喜,还有几分羞涩。又因为是母亲同老太太商议过的,就算是羞涩不愿,也要过去试一试的。于是轻轻地点头,并不说话。
凤姐儿便叫人拿了大毛衣裳来,宝钗也披上一件茄紫色暗绣缎面的白狐斗篷,戴上昭君帽,抱着瑶琴跟在凤姐儿身后,乍然看去,颇有些昭君出塞的味道,只不过是把琵琶换成了瑶琴。
梅花开的正是鲜艳动人,踏雪而行,美人比梅花更加动人。
黛玉等人在屋里吃酒,火红的炭火上烤着一只整个儿的蒙古羔羊,红滋滋的肉上泛着油光,香喷喷的味道在屋子里弥漫。九阿哥拿着小刀轻轻地把羊肉一片片的割下来,放在身后小丫头靛蓝端着的盘子上,一片一片的,摆放的十分整齐。雪雁拿了调料来,细细的撒上一层,然后把盘子端到桌子上,八阿哥便招呼大家趁热吃。
“九爷,我们可要先吃了。”萱宁拿了一只小银叉子插了一块肉给黛玉。
黛玉笑着摇摇头:“我从小都不敢吃这个。”
“你小时候的病根儿已经除去了,吃这个无碍。很好吃的,快尝尝吧。”
“还是等九爷入座再用吧。”黛玉看看,胤禟还站在炭火跟前一片片的削着肉,如果在座的人这就吃,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不用等我,我在这儿边削边吃,自在的很呢。”胤禟说着,举了举手中的尖刀,开心的笑道:“吃烤肉最重要的是吃这份儿情趣。你们这些人只知道发懒,永远也尝不到这其中的妙处。”
胤禩微笑,示意碧菡也吃,自己有滋有味的嚼着烤肉,又端起酒杯,浅浅的喝了杯酒,叹道:“有酒有肉,有梅花有美人,这也是人生一大乐事了。”
十阿哥笑道:“八哥说的有道理。不过有酒有肉容易,梅花如今也有了。只是这美人嘛,却还不是咱们哥们儿的,倒是宁公子最自在,赏梅带着两个绝色佳人,分明是让我们兄弟眼馋。”
此言一出,黛玉的脸立刻白了。而碧菡则羞涩的底下头去,一言不发。
“老十!”胤禩转身低喝:“胡说八道什么?林姑娘和纳兰姑娘年纪还小。你这样胡说,人家小女孩儿家脸上可挂不住。”
“是,是兄弟莽撞了。”十阿哥看黛玉白了脸,宣宁也不开心。忙举起酒杯对黛玉笑道:“林姑娘莫生气,我自罚一杯,如何?”
胤禩一愣,奇怪的看着老十,心想这个弟弟从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皇阿玛跟前夜敢顶两句嘴。今儿倒是出奇的听话。
“十阿哥言重了。黛玉并没有生气。”黛玉淡淡的一笑,十阿哥的名声她早就听说过,乃是皇上这些儿子中尤为莽撞的一个。原本黛玉是有几分不快的,但人家立刻改口道歉,自己也不能抓住不放。
“林姑娘不生气了,那碧菡姑娘想必也没什么了。”十阿哥笑笑,转头看着碧菡。
“阿哥们面前,碧菡不过是个奴才。怎敢生气?”碧菡一直低着头,小声说道。
胤禩暗暗地摇头,心想纳兰明珠这老东西,教出来的孙女也这样圆滑。
“主子!外边有个自称是荣国府家二奶奶的女人带着一个姑娘,说是要给几位爷弹琴助兴。已经在梅花下坐好,奴才不敢擅自做主,特别来请示主子的意思。”
黛玉心思一动,心想怎么凤姐儿会带着姑娘过来弹琴?这姑娘是谁?迎春姐妹几个并没有善琴者,她们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好,刚才那一曲好虽好,但却还不尽兴,梅花三弄虽然应景,但古琴之曲还是《平沙落雁》最好听。就让她弹一首《平沙落雁》来给我们听听。”胤禟把手中的小尖刀放到靛蓝托着的盘子里,转身坐回席间。
胤禩见下人答应一声出去,便问胤禟:“她们好好地如何会来我们这里献艺?”
“刚才弹琴的人就是这位姑娘。我同十弟寻过去的时候,她正在后院弹琴。想必是贾府的老太太命她过来的。我们兄弟们在这里吃酒,她能过来弹一曲也是我们瞧得起她。”胤禟说的理所当然,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黛玉心中暗暗地叹息,这些皇子阿哥果然傲气的很。平日里并不觉得怎样,今儿听这位九阿哥说话,竟如此狂傲。不过他也是有资本的,这却怨不得别人。
“老九,荣国府乃是林姑娘的舅舅家。你好歹说话也要顾忌一下林姑娘的感受。”
“啊,是。”胤禟显然有些不以为意,但胤禩说话他还是要听的。于是对着黛玉点点头,黛玉微微一笑,表示自己并不介意。
琴声沉缓婉转,传递着大漠孤烟的荒凉。
众人都不说话,仔细的听琴。
宣宁并不在意,只管吃肉喝酒,仿佛琴声并不存在一般。黛玉悄悄地推他,他侧脸看黛玉。黛玉打了个手势,示意宣宁不愿在这里久坐。宣宁悄然握住她的手,轻轻一攥。表示明白。
曲终,胤禩等人皆点头称赞,胤禟也挑起大拇指笑道:“这曲子果然不错。来人,请了这位姑娘和琏二奶奶进来吃杯热酒暖暖身。”
屋里没有多余的奴才,靛蓝便答应一声出去传话。不多时果然带了凤姐儿和宝钗进来。凤姐儿走在前面,见席间有黛玉在座,先愣了一下。然后和宝钗一起款款的行礼:
“奴婢王氏(奴婢宝钗)给三位阿哥请安。”
第79章
胤祀看了看蹲跪在地上的两个女人,一个是一身湘妃色貂鼠排扣窄裉修身长袄,另一个是茄紫色白狐斗篷,并排在那里,靓丽的少妇和稳重的少女,俨然搭配的十分到位。于是轻声一笑:“荣国府的琏二奶奶亲自带着姑娘来给老八弹琴,真是有心了。”
“八爷高兴便是奴才们的福气。伺候主子们若是不用心,奴婢们真是该死了。”凤姐儿微微一笑,落落大方。不愧是见多识广的女人。
“起来吧。坐下说话。”胤祀笑笑,心想这个女人还真是八面玲珑。原本是有几分找茬的话,却被她这样轻松化解。自己还真不好再找她们的麻烦。不过荣国府向来跟太子亲厚,自己与太子不合那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们如此讨好,定然是有所居心。
“谢八爷。”凤姐儿和宝钗起身,微笑着看黛玉。靛蓝和雪雁一起搬了两个凳子来,放在下手。
黛玉起身,微笑着走到凤姐儿跟前,问道:“二嫂子怎么来了?”
“好妹妹。我们陪着老太太在这里赏梅花吃酒。不想却能见到你。”凤姐儿拉着黛玉的手,小声说道。
“你们认识?”九阿哥胤禟看了看宣宁,奇怪的问道。
“林姑娘乃是荣国府的外甥女。老太太的外孙女。他们乃是很近的亲戚,怎么会不认识?”胤祀笑笑,端起酒杯来对着众人点点头,然后一口把杯中酒喝下。
“哦!原来这样。八哥肚子里装的东西就是多。既然这样,都坐过来吧,也没什么外人。”胤禟说着,对着凤姐儿和宝钗点点头,二人起身,丫头把她们的凳子放在碧菡之侧。
“玉儿,你的汤冷了,不要吃了。”宣宁看黛玉拿着汤匙正要吃那道鸽子汤,忙阻止道。
宝钗坐在凤姐儿和碧菡之间,听见这声音再次侧脸悄悄地看,见那个青衫少年抬手夺走了黛玉手中的汤匙,又把那汤碗拿走交给身后的丫头。心中暗暗诧异:不到一年不见,想不到这二人已经攀附的如此高位。那个昔日林如海家的一个小厮,如今却坐在八阿哥身边。传说他是沾了跟当初失踪的六皇子胤祚十分相似的好处才得了万岁爷和宫里的德妃娘娘看重,如今看来,果然不错!他虽然相貌体态跟着三位阿哥截然不同,但那份尊贵的气质是难以掩饰的。此人对这个黛玉如此体贴,二人当初也是十分的狎昵,怎么老太太还一心想把她娶进门做宝玉的媳妇呢?
“这位姑娘刚才自称宝钗,不知是荣国府上贾赦之女还是贾政之女?”胤禟见宝钗低头沉思,一副安静内敛的样子,觉得喜欢,便转头问道。
“回九爷的话,奴婢不是贾府的姑娘。奴婢姓薛,金陵人氏。”宝钗不敢在胤禟面前宣扬家世,所以只好简单的介绍自己。
“金陵人?哦!呵呵…”宣宁听罢呵呵的笑着,对胤祀说道:“想不到荣国府的老太太出来游玩赏梅,身边也能带着歌姬。莫不是她早就算准了几位阿哥们会来这里,提前预备好了的?如此,他们的耳报神也真是有本事了。”
宝钗登时红了脸,羞愤之色无法掩饰,一抬头对上宣宁的目光,不快的说道:“这位公子说笑了,老太太出行,怎么会带着歌姬?我是金陵薛家之女,与公子在江南有过一面之缘,公子忘了,我却不敢忘,当日是我们有所放肆,还请公子见谅为是,这种往人家头上泼脏水的话,怎么能随便说呢。”
“哦?”宣宁微笑,然后点点头,挑衅的看着宝钗:“原来是这样啊。刚才你自请献艺,想必是有心讨好几位阿哥们,所以我才会有哪些想法,至于金陵薛家——对不起,我还真是没听说过。”
“公子。”凤姐儿忙转头打圆场,然后又看着胤祀,起身福了一福,“八爷九爷十爷,我这妹妹年纪还小,若是说错了话,还请几位爷不要生气。这位公子或许和我这表妹有些误会,不过就请看在林妹妹的面上,也给我们老太太几分脸面,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宣宁,你们之间发生过误会?”胤祀看着宣宁,心中的算盘霹雳啪啦的拨来拨去。这个宣宁是四贝勒府上的人,他和四贝勒走的很近。而老四如今明着看上去是和太子穿一条裤子,可皇子们的心谁又能说得准呢?若是能拉拢宣宁,也能让自己多一些筹码,就算是拉拢不成也没什么,反正当年老六被害,很多细节都指向太子府,顺便离间一下老四和太子,也是件不错的事情。更何况,如今皇阿玛如此宠爱这个宣宁,他一定是太子的眼中钉肉中刺,此人身上大有文章可做,如今正是有用之人。
“误会?若是有人指着八爷的鼻子说八爷勒索敲诈,八爷会不会把这事儿当成误会?”宣宁淡淡的笑,显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肚量去把那次的事情当做是误会,尤其是这个女人这副洋洋得意的模样坐在自己面前时,他的肚子里就有一股莫名其妙的火。
虚伪的女人!
这就是旧社会里大家公认的名媛淑女,虚伪到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谋害任何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惜一切代价的名媛淑女?可笑之极。
“恩,的确。这样的误会真是少见。”胤祀看看凤姐儿,微笑着说道:“音律乃自然之声,所谓天籁,也是如此。做人也好,弹琴也好,都要顺其自然的好。刚才的琴声去算是不错了,工于心计太深,会让琴声也为之失色。”
凤姐儿和宝钗闻言,忙站起身来。待胤祀说完,方半跪在地上,答应了一个:是。方慢慢的退出去。
宝钗出了房门,走了几步,然后猛然站住脚步,回头恨恨的看了一眼门口,心中的怒气已经不能用语言来形容。这个天煞的宣宁,一句话就坏了自己的好事。而且有了这句话,等过了年入宫待选,还说不定会遭到什么陷害。想想前途渺茫难测,宝钗心中的恨意宛如三九严寒的北风,呼啸着席卷了漫山遍野的梅花。
出了院门,凤姐儿方叹了口气,看了看脸色苍白的宝钗,摇头说道:“妹妹怎么还有这么一出?我们却一点儿都不知道。若是早些知道,也会替妹妹掩护掩护。如今这位宁公子在万岁爷的眼睛里比几位阿哥还宝贝。听说,德妃娘娘都悄悄地出宫去四贝勒的府上看他。我们得罪了他,还说不定有什么事儿等着呢。哎!”说完,凤姐儿自顾自的走开,留下宝钗一人站在雪地里,恨恨的看着刚出来的院门。
遇到这种事情,也只能像别的办法了。不过宝钗素日虽然娴静,但却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况且她平时也看过不少的杂书,策略二字虽然谈不上,但也不是那种无为之人。
宝钗进屋时,凤姐儿已经把事情的原原本本都说给了贾母听。贾母听完之后叹了口气对薛姨妈道:“我却没想到还有这段故事。今儿凑巧这位公子在座,不能让姨太太如愿。不过姨太太也不必太过悲观,宝姑娘品貌皆无人可比,有读书识字,琴棋书画上也很好。明年入宫待选再想想其他的办法,必然全了你们的青云之志。”
薛姨妈心中也后悔不已,早知道这样,在南边的时候就收敛一些,少得罪些人。如今说这些却为时已晚,只能另想办法了。于是她也只好附和着贾母,说些无关紧要的话。
迎春探春姐妹二人见宝钗虽然白走了这一趟,却依然落落大方,看不出有什么失落之感,便也不好多说什么。倒是宝玉听见说黛玉也来了,非得拉着凤姐问个详细,恨不得立刻就飞到前面去,拉着黛玉询问一番方好。
这里正在说话,忽见两个丫头抬着一个食盒进来,到了贾母跟前回道:“老太太,这是前面院子里的林姑娘叫这庄子的庄主特地给老太太做的四个小菜。林姑娘说,此时走不开,改日闲了,再去府上给老太太请安。”
众人听了,忙夸黛玉懂事。贾母听着脸上也十分光彩。宝玉忙上前来打开食盒,却见里面乃是四样山珍,松莪炖山鸡,红烧野兔腿,板栗甜羹,还有一样是梅花蒸饼。皆是这山庄里的拿手好菜,又合了贾母的胃口。
“林妹妹是真心的孝敬老祖宗。这几样都是老祖宗喜欢吃的东西。”宝玉感慨的说道。
“是啊是啊,宝兄弟以后可要多学着点儿。”凤姐儿亲手把菜一样样的端出来摆在贾母面前,又打赏了两个小丫头。方回来问贾母可有什么话儿说给黛玉,可一并让这两个小丫头给带过去。
贾母想了想,叹了口气,摇头说道:“并没有什么话。她今儿能跟着出来逛逛,可见那些病根儿都除了。她能好好地,我心里也觉得畅快。这孩子从小生的娇弱,她母亲在的时候,时常有书信过来,托我给她打听着好大夫。我也是年年打听,直到她母亲去了,也没了却这桩心事。如今她大好了,她娘在九泉之下也安心了。”说着,贾母便掉下眼泪来。
薛姨妈及众人忙劝道:“老太太能这样想,也是姑太太的造化呢。老太太既然想外孙女,且姑娘就在眼前,何不请了来见见,心里也喜欢。”
“不用了。”贾母摇手,“重重的赏了那两个丫头吧。回去就说,她送来的这些我很喜欢,这会子吃不了,还要带回去晚上再吃呢。”
两个丫头答应一声,又接了赏钱方告退下去。
第80章
在胤祀弟兄三人那里又坐了一会儿,说了些有关养生的闲话。宣宁便带着黛玉和碧菡告辞出来。临走时又留给了胤祀几个包养的方子,不过是寻常的家常药方,只是比太医院里开的那些更加简单些。宣宁说:“是药三分毒,能少吃药还是少吃药。尽量通过饮食调理。”
胤祀连连点头,称赞道:“那些太医恨不能把自己的药方写的越复杂越好,那样便可以表示他们对病人的病情十分用心。然后博得夸奖,然后升官,或者发财。唯有你,喜欢把那些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了,轻而易举的为人家解决了病情麻烦。好像人家原本就没什么病似的。”
“这世上的事情原本就很简单。是人们总喜欢把事情看得很复杂。”宣宁走到院门口,回头对胤祀说道:“八爷请回,我们这就告辞了。”
“好。改天你有空,请来我的府上说话。”胤祀点点头,站住脚步。
“嗯,有空一定去府上叨扰。”宣宁笑笑,抬手拉起黛玉,带着碧菡和两个丫头离开。
胤祀和两个兄弟站在门口看他们的背影消失在拐角处,方叹了口气摇摇头,转身回房。
“八哥。你怎么对这小子这么好?谁都知道他是四哥的人,四哥又和太子抱成团。按道理他应该是我们的对手。”十阿哥不解的问道。
“对手?他都不拿我们当对手,我们为什么要平白无故的给自己增加对手?”胤祀笑笑,进屋后依然坐在桌子跟前,自顾自的拿了酒壶,斟酒给自己喝。
“八哥说的有道理。人家都能坦然的面对咱们。咱们又没做什么亏心事儿,干嘛还老防着他呀?再说了,就凭他,也不值得咱们怎么样啊。”九阿哥点头说道。
“老九,你说。如果是你当初跟老六一样,被掉下了护城河。大难不死又回来了。你会怎么样?”
“我?我没那么倒霉吧我?”胤禟苦着脸说道。
“我说的是如果。”胤祀抬手拍了拍胤禟的肩膀,认真的说道。
胤禟皱起眉头,想了想,依然生气的说道:“如果真的那样。我会把当初对我不好的人一个个都整死。不喜不休!报了这深仇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