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可以对天发誓,什么都没有做。不信,您可以去查!那个江由是什么人,臣都不知道。”裴延龄满头大汗,不停抬袖子擦着额头,“是不是有人要对付您,所以才从臣这里下手?”
李谟立刻想到了曾应贤派刺客去骊山的事,只怕李淳把这笔账全算到了他的头上。不过想想也是,放眼朝堂之中,能这么做,敢这么做的,也只有他这个舒王了。虽是曾应贤自作主张,但曾应贤可不就是他的人。
李淳这么快就反击,他还是小看这个侄子了。自从玉衡到了李淳的身边,李淳是胆子也肥了,翅膀也硬了,处处跟他作对。李淳真以为凭一个玉衡,就能扭转乾坤么?他下的这盘棋,只要把白石山人找到,便定下胜负了。且再让那小子猖狂一阵。
“大王,曲江宴的事…”裴延龄小声问道。他们可是谋划了许久,如今圣人不去,有种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感觉。
李谟冷冷地睨他:“蠢货,这个风口浪尖,圣人还有心思再去开宴?你是想让人再参我一本?江由的事,你最好尽快给我摆平。你死不要紧,敢拉上本王,你就会死得很难看!”
裴延龄连声应是,只觉得手脚发抖,头皮发麻,比在御前的时候都害怕。不过,他真想不起跟这个江由有什么过节,此人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要这么害他。
李谟又交代了他几句,便甩了甩衣袖走了。裴延龄不敢那么嚣张,还是先从小门里往外看了看,确定没有人之后,才快步出宫。
*
木诚节和木景清回到府中,崔氏特意问了今日的事。木景清根本没想那么多,只觉得逃过曲江宴,十分开心。木诚节虽然对今日发生的事也满腹疑惑,但最让他耿耿于怀的,是今日出宫时遇到虞北玄。
虞北玄如今是舒王面前的大红人,手握重兵,刚立下战功,很多朝官簇拥着他,竭力讨好,比朝廷的三品大员还要风光。木诚节不由得想起自己当年也是这般,前呼后拥。风水轮流转,如今哪个朝官还会巴结他云南王。
他本是要走的,但虞北玄特意过来打招呼,他也不能不理睬。
虞北玄在南诏的时候,始终没有露面,木诚节也是初次看清这个差点拐走了他女儿的男人,到底长什么模样。两个人只是客套地说话,装作此前不认识。可临分别的时候,虞北玄故意凑过来说:“今日,大王得感谢那个叫江由的人,免了世子一劫。”
木诚节本要追问他什么意思,他却行礼之后离开了。
这番话一直搁在木诚节心头,参不透其中的玄机。稍晚,等就剩他跟崔氏两个人坐在屋子里,他还是对崔氏说了:“阿念,你帮我想想,这话是什么意思?”
崔氏却吃了一惊,她几乎立刻联想到那未能成行的曲江宴。虞北玄是舒王的人,可就凭他敢只身留在南诏那么久,还冒险潜入崇圣寺见昭昭,就足以见得他对昭昭并非没有真情。他这句话更像是对木诚节的提醒。
崔氏两只手抓着木诚节的手臂,紧张地说道:“大王,是不是你得罪了舒王,而后舒王想在曲江宴上,对付二郎?妾身觉得封了官要留在都城,会不会…”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木诚节恍然大悟。从前就有把节度使和藩王的儿子扣在长安为质的做法,往往地方上有任何异动,这些孩子都成为了牺牲品,冤案也不计其数。舒王这一招真是狠毒,他只有这个儿子!
木诚节抓着崔氏的手安抚道:“阿念,你别担心,我一定把二郎平平安安地带回南诏。但是现在,你得装作若无其事,不能让他们发觉我们已经知道了。连昭昭都不能说,明白吗?”
崔氏点了点头,还是有些六神无主。她只要想到今日差点失去儿子了,就一阵后怕。那些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朝堂形势波谲云诡,不来长安就好了!
木诚节看她神色,知道她未完全放心,索性把她抱入怀中手:“阿念别怕,有我在。咱们的儿子一定会没事的。”
崔氏忽然想起刚嫁到南诏的时候,自己夜里睡不着,他也是如此安慰她。心里本是怨他,恨他的,一点都不想靠近他。可此刻,却没办法推开他。她以为自己的心已经变得足够坚硬,无坚不摧,可原来遇到困境,她还是习惯于依赖他。
寿宴当日,崔家门庭若市。马车堵在巷子里,还造成了不小的混乱。后来还是崔府的下人出来,让马车都井然有序地靠着崔家的围墙墙根,才腾出空余的路给旁人通过。崔老夫人寿宴这么隆重的原因,不单是因为崔植要升官,还因为她的女儿乃是舒王妃。
舒王权倾朝野,官员多少都要给他面子。
木诚节和崔氏便因这首尾相连的马车阻道,晚了半个时辰才到崔家。崔老夫人穿着一身赭色如意纹长裙,外披同色大裳。银发梳得一丝不乱,头上插着几根金镶玉的瓜果簪子,庄重而典雅。她坐在堂中,众人贺寿,寿礼堆得像两座山一样。
崔氏带着嘉柔和顺娘去后院等着,老夫人的住处也早已经是人满为患。舒王妃和卢氏在里头招待各位女眷,舒王妃也俨然一副女主人的风范,盛装出席。崔氏几人进去以后,卢氏迎过来:“您可来了,正说到您呢。”
屋中的女眷都站起来给崔氏行礼。崔氏是云南王妃,除了舒王妃,其它人身份都比她低。这些人里头有些是崔氏的老相识了,只不过十多年不见,再好的感情也生疏了。
嘉柔是极不喜欢这样的场合,前世都是长平去应付,她就只呆在自己的院子里,偷个清闲。她眼神四处飘着,想这些繁文缛节早点结束。直到听卢氏说:“这位可是跟咱们郡主有几分渊源呢。郡主不来见见吗?”
嘉柔这才往前看,只见一个穿着璎珞纹杏色襦裙,容貌昳丽的女子,施施然地走过来。她嘴角含笑,眼神却有种不屑一顾的清冷,好像没把任何人和事放在眼里。嘉柔不知道她是谁,只听卢氏介绍道:“这位是李家二郎君的娘子,卫国公的女儿,郭敏。”
嘉柔可以不知道郭敏,却不能不知道卫国公郭淮。卫国公是一品功勋,朝中只有这独一份。别的国公都得往下排。郭淮是已故的文献大长公主的儿子,她的妹妹是李绛的原配。这位卫国公府出来的嫡女,当年可是干了轰轰烈烈的一件大事。不顾家里的反对,硬要嫁给彼时还一文不名的李绛,没过几年好日子就去世了,只留下两个儿子。
郭淮对此事一直无法释怀,连带看李绛也不顺眼,所以在李绛最艰难的时候,郭淮选择不闻不问。后来李绛在官场站稳了脚跟,两家才恢复往来,郭淮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绛的二儿子。
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本就盘根错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的君王一直提拔寒门,可直到现在,寒门出身的官员在朝堂之上仍然是弱势的原因。
嘉柔知道这些,全因为前世虞北玄老拿郭氏跟她比,说她们两个都是贞烈女子,为爱可以义无反顾。嘉柔如今想来,却觉得这些话很讽刺。
郭敏对崔氏和嘉柔微微行礼,她出身太过显赫,因此也没把所谓的王妃和郡主放在眼里。她一向这么傲慢,京中的圈子也都习惯了。而且她还是那种不显山露水的人,不好亲近,但也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最多是相安无事罢了。
嘉柔就比较头疼,这位以后是她的妯娌。想来和睦是不太可能实现了,她有种感觉,郭敏不怎么喜欢她。
卢氏正在一一介绍,外面又响起个女子的声音:“婶母呢?我要回去了。”
这个声音嘉柔十分熟悉,以至于那女子走到她面前的时候,她还有些错愕。长平穿着用金丝勾边的牡丹纹襦裙,头上梳着高髻,戴着花冠,一张小脸明艳动人。她姿色出众,跟嘉柔相比也是不遑多让的。
但她的目光只在嘉柔身上停留片刻,然后略过,径自提着裙摆走到舒王妃的面前:“婶母,这里好没意思,我要回宫去。”
卢氏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只有长平郡主敢如此说话。舒王妃拍了拍她的手背:“你着急什么?等用了膳再回去。你那日不是生气广陵王没把玉露团留给你吗?今日可是能吃到更好的。”
长平撇了撇嘴,似乎还在挣扎要不要留下。这个时候,一个婢女跑进来,对卢氏耳语了几句。卢氏大为惊讶:“你说淮西节度使来了?”


第24章
虞北玄如今在朝中炙手可热, 当下厅堂中未嫁的小娘子们便有些兴奋。舒王妃看到长平一下安静了,竟然乖乖坐在自己身侧, 觉得有些稀奇。前些日子这小妮子为了不嫁给虞北玄, 可是要将整个皇宫都闹翻了。
有个妇人道:“难不成, 这淮西节度使是追着我们长平郡主来的?听说他这次进长安, 光是进奉便是其它藩镇的好几倍, 出手那叫一个阔绰。郡主以后嫁给他就有福气了。”
其它人纷纷附和, 长平却嘟着嘴,手抓着裙子上的七彩宫绦。她派人去杀了虞北玄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她知道自己是杀不了他的,而圣旨已下,她也不可能抗旨。她曾经想过一死了之,可是阿兄却骂醒了她。
她父王这一脉,只剩下她了。她如果草率地去死, 怎么对得起战死沙场的父兄, 对得起将她一手养大的太后?她现在有点认命了。而且那个虞北玄, 除了出身卑贱, 有胡人血统, 却是人人口中的大英雄,威震一方的节度使。她嫁到淮西节去, 除了不能经常见到太后和阿兄, 其它也不会比宫里差。
舒王妃笑着打趣她:“我们长平莫不是害羞了?这可真是难得。我也好奇这位大名鼎鼎的节度使究竟是何等英伟, 竟然连长平都收服了。”
周围的人都在轻笑, 有的在低声议论虞北玄。
“婶母, 不要笑话我!否则我就回去了。”长平嗔道,整张脸却红若海棠,说不出的美艳动人。可她越是如此,越引得旁人发笑,她羞恼之下,干脆自己跑出去了。
舒王妃维护道:“大家别见怪,小姑娘脸皮薄,禁不得说。”
嘉柔想起前世那个深爱虞北玄的长平,在得知虞北玄要起兵谋反的时候,表现得十分平静。她甚至没有哭闹,只对传消息的人说了句:“若这是他要的,我便成全他。”那个晚上她就服毒自尽了。所以民间所传的虞北玄杀人祭旗,根本是以讹传讹。
他从没有说过要杀她,但所作所为都是在逼死她。
那时嘉柔听到消息,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她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地方能胜过长平,甚至长平还是他明媒正娶。可能区别只是她早一点认识虞北玄而已。
她还问虞北玄,若有朝一日她也没有用了,他是否也会如此绝情地舍弃她。
虞北玄听完后眉心直皱,将她按在床上,一遍遍地索取。情到浓时,他说:“柔儿,你跟她不同,你是我唯一认定的女人。”
直到在刑场的那一刻,她才明白。她们并没什么不同,只是他的垫脚石。他对她,全是欺骗和谎言,又何来真情。
崔氏原本还担心嘉柔听到虞北玄和长平郡主的事会不自在,但看到嘉柔眼里的寒光之后,又觉得她有些陌生。这种感觉就像是历经沧桑,看破红尘的那种决然,不应该属于十五岁的少女。
“昭昭…”崔氏抓住嘉柔的手,却发现她的手十分冰凉。
嘉柔知道崔氏所想,轻轻摇了摇头:“阿娘,我没事的。”她对虞北玄绝不是余情未了,而是恨之入骨。所以他要娶谁,她是不会在意的。
这个时候,一位妇人说:“骊珠郡主也好事将近了吧?听说前几日,太师夫人都亲自上门提亲了。李家出手果然就是不一样,想来是格外看重这个儿媳,等不及娶回去了。”
勋贵圈子就是这样,一点小事,很快就传得人尽皆知。在座有些不知道此事的,听了之后都十分吃惊。当朝太师是正一品,太师夫人都是古来稀之年了,德高望重,轻易请不动的。连上次韦贵妃的生辰,她都没有进宫贺寿。
居然被李家请出来保媒。
太师夫人拄着拐杖登门的时候,崔氏也吓了一大跳。不大讲究的人家通常是找个媒人上门提亲,像李家这样的权贵,会请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但居然请了太师夫人,又来得这样快,她也没想到。大概是想趁他们夫妇在京城的时候,把婚事确定下来吧。
毕竟纳采问名之后,要了女方的生辰八字,再将两人的一合,卜得吉兆,便可以下聘定婚期了。
郭敏听着其它人的议论,低头喝了口茶,目光又落在木嘉柔身上。此女容貌的确出众,五官精致漂亮,肌肤吹弹可破,若不是那双像寒星一样的眼睛,大概就是男人最有保护欲的那一款。明明是楚楚动人的长相,却没有柔弱之感,甚至觉得她冷若冰霜。
李四原来喜欢这样的?竟然不惜跟家里闹翻也要娶她。
舒王妃对左右说道:“母亲估计还有一会儿才能回来,在这屋里坐着闷得慌,不如咱们去水榭那儿看看荷花?这季节荷花开得正好,白白净净的,看着也解暑。”
无人应不好,谁都要卖她这个舒王妃面子的。崔氏却推说怕热,不想去。想到舒王的那些手段,崔氏就不寒而栗,还是对舒王妃客气了一些。
舒王妃也没有勉强她,领着众人就出去了。卢氏犹豫了一下,还是留在屋中作陪。
“阿嫂也去赏花吧,那里人多热闹。我是清静惯了,不喜欢应付那种场面。就在这儿喝果饮就行了。”崔氏善解人意地说道。
“没事,我也不喜欢动的。今日酒席的事都由二娘操持,我难得落个清闲。”卢氏温和地说道,“倒是郡主和顺娘可以出去走走看看。”
顺娘便小声地问道:“母亲,我也可以去看荷花吗?”她才不是想看荷花,而是想看崔时照。几日不见,她这心里就空落落的。
崔氏点头应道:“想去就去吧。年纪小,应该活泼爱动一些。昭昭也去吧。”
顺娘高兴地站起来,看了嘉柔一眼。嘉柔这才起身,双双行礼之后退出去了。
嘉柔不想去看荷花,她只是觉得崔氏和卢氏在一起,聊的也不过是些家长里短,她没有兴趣听,不如随便在院子里看看紫薇花。顺娘另有目的,带着春桃自己走了。
花园里的紫薇花开得很好,碧叶遮眼,花红满堂。她自己随便逛着,也没让玉壶跟,毕竟崔家的内宅还是很安全的。她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假山那边似乎有动静,好奇地绕过去,竟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她头皮发麻,立刻要走,却被虞北玄一下拉进了假山里。里面的空间狭窄,他们的身体紧贴在一起。嘉柔要开口,虞北玄却捂住她的嘴,压低声音:“别闹,有人来了。”
不久,外面响起长平的声音:“虞北玄,你到哪里去了?我话还没说完呢!赶紧出来!”
嘉柔不能出声,此刻被长平发现,他们就说不清楚了。等到那阵脚步声过去,她才用力拉下那只大手,怒道:“放我出去!”
虞北玄低头看着她,眼中升腾起几分笑意。一阵子不见,这丫头的姿色更出众了。他搂着她的腰,让她更贴进自己的胸膛,瞬间满怀馨香:“你真的打算嫁给一个无权无势的病秧子?李晔有什么好?他能给你的,我都可以给。甚至他不能给的,我也可以给。”
这话说得霸道,是他向来的风格。
“我嫁给谁好像与你无关吧?你应该关心的是长平郡主,你的妻子。”嘉柔冷冷地说道,伸手推虞北玄,可他胸膛如磐石般,怎么都推不动。虞北玄伸手抚摸她的脸颊,肌肤细嫩光滑,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我想娶的人只有你。只要你一句话,我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带你走。”
嘉柔侧脸躲开,冷笑道:“不惜任何代价,包括放弃你好不容易得来的权位吗?我跟李晔已经正式定亲,要你娶长平郡主的圣旨已下。这个时候带我走,意味着什么,你心里清楚吧?”
虞北玄的神情凝固,手臂微微收紧。他刚才也是脱口而出了,没想那么多。
他的确想要她,在离开南诏之后,日思夜想都是再度把她拥入怀中,甚至还有些更露骨的梦境。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何会对一个女人产生这样的迷恋。大概活到现在,还没有他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可她说得也没错,他不可能放弃现在好不容易到手的一切,只为了跟她在一起。他要做的事情,已经变成他生命里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可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开她。所以他今日来了崔家的寿宴,因为知道她也在这里。
“你放不放手?再不放我就叫人了。”嘉柔用力地挣了挣,恼怒地说道。
“你尽管把人叫来,我看你怎么解释我们之间的关系。若是被李晔知道,他还会娶你么?”虞北玄气定神闲地说道,丝毫没有放开她的打算。
这人是故意要找事!还好她早就跟李晔坦白过了。他以为把她困在这里,她就没办法了吗?嘉柔抬脚,狠狠地踩在他的鞋背上,趁他手臂微松的时候,一个弯腰从他臂下跑出去,然后大声叫来婢女,说自己迷路了。
虞北玄呆在假山里,看着她跟婢女离去,微微扬了扬嘴角。
嘉柔低头整理着身上的衣裙,跟着崔家的婢女回老夫人的住处。婢女看到她独自一人在此处,虽然感到奇怪,但也不敢多问。
前面拜寿应该进行得差不多了,崔老夫人也该回来了。从她们面前跑过去几个婢女,好像在兴奋地讨论什么,看样子是往前院去的。
嘉柔觉得这场景好像在哪里见到过,像上次李晔到府里拜访的时候一样。等她回到崔氏身边,卢氏已经不在屋子里了,显得有些冷清。她问道:“阿娘,舅母去哪里了?”
崔氏把手中的杯子放下,笑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广陵王来贺寿,她自然要出去迎了。”
怎么连广陵王都惊动了?
广陵王代表着皇室,他亲自来给崔老夫人贺寿,给足了崔家的脸面。他送上一尊紫檀木雕刻的佛像,惟妙惟肖。额头还镶嵌着一颗很大的南珠,熠熠生光。
“愿您福寿绵长,身体康健。”他开口说道。如此出众的人物,自然是全场的焦点。
崔老夫人拱手拜了拜:“您亲自来,真是折煞老身了。”本来拜寿的人都会收到老夫人回的一粒金饼。但广陵王是上位者,老夫人反倒不好给他了。
李淳笑了笑:“您不用这么拘谨,我今日来也是讨个吉利的,占寿星的光。”他本来是陪某人来的,可到了崔家的巷子口,某人却忽然改变主意,就变成他单独来了。既然来了,也不好送完贺礼马上就走,只能留下吃顿酒席了。
崔植安排广陵王入了上座,前院这边也到了开席的时间,众人依次落座。
卢氏扶着老夫人回到后院,女眷们也都回来了,独独不见长平郡主。舒王妃说:“她赌气回宫去了,各位不用理她,尽兴就是了。母亲,不如我们也开席吧?等了许久,大家也都饿了。”
崔老夫人便吩咐开席。今日的寿宴是由崔雨容亲自操办的,卢氏有意锻炼她,一点都没帮忙。总共上了三十六道菜,果品六样,糕点八样,每一样都做得十分精致。
众人都夸崔雨容能干,小小年纪已经能将这么大的酒席安排得如此井井有条,将来出嫁,也必定能为夫家主持好中馈。卢氏听到这些夸奖,比夸她自己还高兴。她的一双儿女就是她全部的骄傲了。
酒足饭饱,众人正在闲聊,有一个王府的婢女匆匆走进来,直接到了崔氏的面前禀报:“王妃,南诏发生了内乱,云南王已经带着世子进宫去辞行了。他要婢子来告诉您一声,尽快做好准备。”
众人都安静下来,面面相觑。崔氏故作镇定地说道:“我知道了。”她那日跟木诚节商量过,一时半会儿弄不清这动乱是真的还是假的,但他们能够借此平安离开长安就行了。


第25章
崔老夫人听说她们要走, 自然是舍不得的,险些要落泪。众人连忙过去安抚她, 崔氏道:“母亲, 我只是回府去等消息, 并不是今日就走了。您还能见到我的。”
“阿念, 你不要骗我。”崔老夫人紧拉着崔氏的手, “当年我送你出长安的时候, 你也说会回来看我,这一等就是十六年啊。我再也等不起十六年了。”
在座的人看到这幕,也难免动容。当年在家中,老夫人就最疼崔氏。舒王妃听了自然不舒服,她三天两头往家里跑,事事尽孝,竟比不过一个离家十六年才回来的人。但她还是安慰老夫人:“母亲, 南诏发生了大事, 阿念得回府去打点。她不会不告而别的。”
卢氏也劝道:“大家, 今日是您的寿辰, 应该开心才对。王妃真的有要紧事, 您先放她回去吧。改日我亲自去把她请回来看您,好不好?”
崔老夫人这才放了手, 但委屈得像个孩子。崔氏看了也觉得辛酸, 交代卢氏好好照顾母亲, 带着王府众人离去。
她们走得匆忙, 马车直接从侧门出去。前头有些宾客还未散, 崔植和崔时照正在门前送客,看到她们离去,崔时照问道:“父亲,南诏不会有事吧?我们要不要帮一下姑母。”
崔植叹气道:“今时不同往日了。当年天子看重云南王,是因为云南王可以制约西边的吐蕃,所以想尽办法拉拢他。但如今吐蕃已成猛虎之势,云南王再也压制不住。南诏成为弃子,朝廷不会出兵,更不会干涉它们的内务。我们又如何帮得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