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出宫,她的眼前心底时不时所想起的,都是那天西闲跟太子妃对峙的场景。
林西闲的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纵然是面对杀气凛然的方氏,气势亦丝毫不输半分。
吴妃知道在对付东宫这件事上,她跟西闲是一路的,同仇敌忾,西闲的胜利亦是她的胜利。
但她在为方氏倒台而喜悦的同时,却又有着不安的后怕。
假如有朝一日,自己站在了太子妃方氏那个位置上呢。假如有朝一日不得不跟林西闲对上呢。
王妃绝对不愿意这一天的出现。
可事实上,自从赵宗冕带着西闲回到雁北王府的那一刻她就心知肚明,她们两个必有不得不对上的一日。
几乎是一种准确的直觉,王妃知道,林西闲跟赵宗冕曾有过的那些山花野草不一样。
所以对于王妃而言,这种扳倒太子妃的喜悦里,掺杂着一丝惶恐跟忐忑。
但是王妃不知道的是,西闲从没有思考过王妃所担心的这些事。
因为西闲没有空暇跟心思去想什么“有朝一日”,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对西闲来说,太子妃被废并不是结局,这只是个开始。
如果是别的什么人身死,兴许这个已经可以算是圆满的结束了,但那个是苏舒燕。
是她从小到大,不似姐妹,胜似姐妹的苏舒燕。
所以,不管是谁害了苏舒燕,对西闲来说只有一个结局。
以血还血,以命抵命。
就在西闲盘算下一步的时候,赵宗冕的内卫疾步而入,向她报告了一个消息。
虽知道这些内卫个个精明强干,得到的消息往往精准无误,可西闲仍是怔了怔:“消息是真?”
“确凿无误,”内卫道,“章令公主的车驾已经快到京城了,同行的是关小公爷,据哨探回报的消息……”
内卫顿了顿:“他们还带了个一两岁婴儿。”
第85章 0715三更
关潜先前给文安王所邀, 同西闲碰面, 得她所托将泰儿带在身边, 亲自保护养育。
但他毕竟是个年少男子,又怎会深懂看护婴儿的法子,虽然文安王派了个奶娘跟着, 但关潜心思缜密, 他的想法跟西闲一样, 都有些不信任文安王, 所以找了个时候,把那妇人给辞了。
幸而关潜身边跟着个小丫头阿芷。
原来先前他去南浔找西闲的时候, 扑了个空, 正在院子里发呆的时候,门外有个小女孩儿进来,见了是他,诧异道:“你是谁?我还以为是我们少奶奶回来了呢。”
关潜一听话中有玄机,一番细问之下,才明白西闲给人带走了。阿芷说完了, 眼睛红红道:“你是不是认得我们少奶奶?我们三爷明明买了我, 让我好好伺候少奶奶跟小公子的,突然就把我打发了,走的也匆忙, 都不告诉我去哪里……”
阿芷这丫头是个孤儿, 只有个乡下的叔叔带着,当初苏霁卿见她聪明伶俐便买了她, 她的叔叔带了钱回乡下了,阿芷虽然年纪小,却十分重情重义,因西闲等走的匆忙,她恋恋不舍的,便时常在这院子周围徘徊,希望有朝一日西闲会再回来。
没想到没遇到西闲,却遇到了关潜。
关潜虽然觉着带个小丫头在身边有些麻烦,可毕竟是西闲曾用过的人,既然见不到西闲,带着她……就当是“望梅止渴”罢了。
果然这小丫头是个福星,带了她,很快跟西闲见了面,又得了小泰儿。
因为打发了那奶娘,关潜自己想再找一个,阿芷就说道:“不如回去找姆妈呀,小公子从开始就吃她的奶,姆妈又疼小公子。”
关潜正想找个稳妥的人,既然是西闲用过的就更好了,于是又特意绕道回来,叫阿芷带着去找那孙奶娘。
谁知奶娘因为离开了西闲跟泰儿,已经回了乡下,阿芷找了两天才终于打听到她所住的小村子。
姆妈见了阿芷,喜出望外,又见了关潜带了泰儿,越发高兴的流了泪。
原来奶娘先前所生的一子在月前夭亡了,正是悲痛之时,见泰儿回来,忙洗干净了手,把泰儿抱入怀中,先让泰儿饱饱地吃了一顿。
关潜见这妇人干净利落,又真心的疼泰儿,心里才有几分踏实。
这村落倒也山明水秀,只有一件不好,孙奶娘的丈夫好酒滥赌,把她之前攒下的钱都会挥霍光了,隔三岔五地又拿孙奶娘跟两个孩子撒气。
阿芷暗暗地询问奶娘要不要跟着离开,奶娘还没出声,她的丈夫已经跳出来,叫嚷着只要给钱就可以把人带走,哪怕不回来呢。
孙奶娘舍不得自己两个半大的孩子,还在犹豫。
关潜很瞧不上这样没出息的男人,给了他五两银子,又让人写了个卖身契,叫孙奶娘摁了手印,关潜又做主,把孙奶娘的一子一女送回了她的娘家,给了他们家二十两银子。
奶娘的家人倒是良善,也保证会善待孩子们,自然比留在原来的家中给那男人打骂强上百倍。
孙奶娘这才放心,转悲为喜,死心塌地跟随关潜一行。
车上,阿芷悄悄地问:“姆妈,平日里你那么厉害,连西园先生都敢顶撞,为什么那个男人对你那么坏,你却不跟他吵闹呢。”
孙奶娘黯然道:“谁让他是我的丈夫呢。女人都是这样的命……嫁人就像是投胎,嫁的好不好全靠命,不认命还要怎么样呢。”
阿芷道:“有这样的丈夫,我宁肯不嫁,就相当于不投胎了。”
孙奶娘笑道:“年纪大了自然要嫁,只有姑子才不用嫁人。”
阿芷道:“等找到了少奶奶,我跟着她一辈子,少奶奶那么通情达理,一定不会逼我嫁人的。”
孙奶娘想了想:“这倒也是一个法子。”
阿芷又说:“奶娘,你以后也不要再回去了,你又不是不会赚钱,就同我一起跟着少奶奶,咱们都不嫁人了好不好呀。”
孙奶娘笑道:“我已经卖给了关小爷,再跟那个烂人没关系了,孩子们也跟了我娘家里,衣食都不用愁。不然的话,迟早晚都要给那个烂人卖了。以后呀,我就好好照顾小公子,再不想别的了。”
阿芷道:“那这算不算又投了一次胎啊?奶娘,你投了三次胎了,你可真了不得。”
孙奶娘大笑起来,惹得怀中的泰儿也哇哇大叫。
孙奶娘忙轻轻地拍着泰儿,哼着江南的催眠曲给他,这本是西闲常唱的,泰儿听到熟悉的曲子,乐得嘻嘻地笑,过了一会儿就睡着了。
孙奶娘才对阿芷说道:“可怜见的,年纪小小就跟少奶奶分开,对了,你可知道少奶奶只一去得多久吗?小孩子正长的时候,可不能跟亲娘分开久了呢。”
阿芷摇头:“我不知道,也不敢问,横竖咱们都跟着主子走就成了。”
两个人在里头对话,有时候用的江南的话,有时候用官话,关潜在外听在耳中,似是而非,连猜带蒙倒也懂了大半。
直到听到最后,关潜不禁也皱起眉头,若说他不为西闲担心,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可就算操再多心,却也帮不上,想到西闲临去之时的叮嘱,关潜安慰自己:横竖只要照料好了泰儿,就算是帮了西闲了。
又因泰儿身份特殊,关潜不想带他往那人多眼杂的地方去,便想在这江南之地也选一个偏僻幽静的地方,安稳居住。
不料才到了江州,关潜突然得到了一个消息。
先前因关潜在白山负伤,性命危殆,早有消息传回了桃城,章令公主听说后,急得厥了过去。
章令公主爱子心切,又因跟雁北隔得太远,消息传递不便,章令即刻收拾启程,想亲自往雁北一探究竟。
不料在章令还没到雁北的时候,关潜就已经领了赵宗冕的密令悄悄离开了雁北。
章令公主扑了个空,而赵宗冕只跟她装傻,说关潜先前跟他请辞回桃城探望母亲去了。章令公主无法可想,只以为跟关潜走岔了,于是仍回了桃城。
桃城当然找不到关潜,章令公主内忧外患,外加上连着数月的颠簸奔劳,竟病倒了,这一病非同一般,桃城派了信使回京,向皇帝禀告说公主病危的消息。
关潜虽然飘荡在外,心里却也还惦记着母亲,那日路过客栈,听几个客人在说些奇闻异事,除了先前镇北王侧妃殒命,朝中苏嫔之死外,另一件就是章令公主病危了。
这些人说道:“近来皇室很不太平,屡屡出事,是不是哪里风水不对。”
“说的是啊,先是镇北王内宅不宁,连小王子都没了,如今又是太子的苏嫔出事,也没了一个皇子,这皇室的血脉接二连三的出事,可不是个好兆头。”
“现在连公主都病了……还有一件,先前文安王爷遇刺,幸而王爷命大不在车驾中,这才躲过一劫,唉,照我看,这朝中只怕会有大事啊。”
关潜听着这些人的议论,心中担忧章令公主的同时,不禁也想道:“近来皇族的事实在太多,连这些走卒贩夫们都嗅到不对了,偏偏她这时侯回京……”
关潜惦记母亲,思来想去,终究放心不下,他从小很得公主爱护,这时侯母亲病重,做儿子的还在外头飘荡不回去,自然不孝,于是关潜便带了泰儿一并回了桃城。
章令公主正奄奄一息,见到儿子回来,顿时去了心病,心病既去,加上药石得当,恢复的便很快。
公主病愈后,又问关潜这段日子去了哪里,又问泰儿是哪里来的。关潜知道母亲不是好糊弄的,早在回来的路上就想好了说辞,只说泰儿是阿芷的家人,阿芷的哥哥是当初为救自己身死的同僚,所以关潜为报救命之恩才特意接了这小孩子跟阿芷的。
章令公主也知道儿子向来性情凉薄,等闲绝不会如此对人掏心掏肺,听了这样的说辞,倒是可信。
关潜在桃城住了一个月,发生了一件事,泰儿突然病了。
泰儿一病,几乎把关潜逼得疯了。整天守在泰儿身边,不眠不休地照顾,又催人遍请大夫来调治。
章令公主起初不觉着如何,渐渐地看出不对,就算对生死之交的遗孤,也不至于上心到奋不顾身的地步,就是对亲儿子只怕也不过如此。
章令心中生疑,暗中弹问阿芷,阿芷倒也机灵,且跟关潜对过口供,所以并没有露出什么来。
幸亏老天保佑,泰儿病好之后,关潜便要辞行上京。
章令公主问他去京城做什么,关潜只说是去探望镇北王。
这会儿赵宗冕因为苏舒燕之事人在镇抚司,章令便不敢让关潜贸然前往,免得他掺和进这乱局之中。
可关潜去意已决,章令见拗不过,便索性同他一块儿前往,关潜拒绝无效,只得由她同行。
在路上,章令忍不住心中疑惑,敲问泰儿的来历。
关潜知道这一次上京一定瞒不住的,于是就同章令说了泰儿的来历。章令公主听说是镇北王的血脉,惊得无法出声。
半晌,章令公主回过神来:“潜儿,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瞒着宗冕?你瞒得过他吗?若他知道真相,你当他会怎么待你?那个林妃……她也太荒唐了,居然拉你下水。”
“不是她拉我下水,是我自己找过去的。”关潜道,“何况此事文安王也知道。”
章令公主道:“怎么王兄也跟着你们一块儿疯了。你抱了这孩子走也就罢了,如今却又要回京,你若回京,此事更加藏不住了。……你干什么非要这时侯进京?”
关潜低头道:“我不想让泰儿跟侧妃分开太久。先前泰儿病了那一场,我……”
泰儿那一场大病非常凶险,关潜无数次想过,若泰儿救不回来,自己该怎么向西闲交代,他这辈子只怕都没脸再见西闲了。
也正是因为泰儿的病,让关潜想通了,绝不能带着泰儿在外头,必须要让泰儿回到西闲身边。
仗着如今镇北王人在牢中,应该还不至于怎么样。关潜念头一定,恨不得立刻带着泰儿飞回京内。
章令公主为人母,又是女子,也懂关潜的心意,当下无法,只得陪他一块儿回京罢了。
这日眼见京城在望,远远地,便见一辆车迎了过来,将公主的车驾拦住。
公主的侍从才要喝问,对面之人问道:“关小公爷可在?”
关潜打马上前:“你们是何人?”
话音刚落,对面车门打开,有个戴着纱制罩面的人探身而出。还没看见那人的容貌,关潜已知来人是谁,心潮澎湃,早就翻身下马,且走且道:“你……怎么亲自出来了?”
这来者自然正是西闲,她扶着关潜的手:“泰儿呢?”
关潜指了指第二辆马车,西闲紧走几步,那边阿芷正探头看过来,见西闲来到,喜的叫道:“少奶奶!”
西闲本是想克制的,可是看见她,就仿佛看见泰儿,两只眼睛里早蒙了泪,她脚步匆匆到了跟前,关潜也随着赶上,举手扶着她上车。
阿芷早先打开车门,西闲定睛看去,却见泰儿给孙奶娘抱在怀中,见人进来,便瞪大乌溜溜的眼睛盯着看。
才不过是短短的几个月,泰儿却已经比先前跟西闲分别的时候长了一大半,西闲离开的时候他还不能下地行走,如今却已经能够跑了,只是仍不会开口说话。
孙奶娘红着双眼,又忙道:“小公子,快叫娘亲。”
泰儿却不认得西闲,只是歪着头看她。
西闲缓缓靠前,轻声叫道:“泰儿,泰儿……”再也无法忍耐,张手将泰儿一把抱入怀中。
泰儿像是受惊,又像是觉着不对,在西闲怀中放声大哭,又试图挣开她的拥抱。
那边章令公主虽知道是西闲赶了来,却很识趣地并没有露面打扰。是以这往京城的一段路,西闲把泰儿抱在怀中,百般地疼爱。
起初泰儿还不认得她,对西闲的抚抱颇为抗拒,只要靠在孙奶妈怀中。
奶娘跟阿芷齐声引劝,西闲见孩子跟自己生疏了,虽然心酸,可见他长了这么许多,越发玉雪可爱,却又万分欣慰。
如此过了一刻多钟后,小家伙怔怔地盯着西闲,仔细打量她的眉眼,听着她柔声唤自己的名字……突然间,就像是藏在小家伙心中那些模糊美好的记忆都浮了起来,泰儿努着小嘴,语调模糊却十分响亮地大声叫道:“良!”他主动抱住西闲的颈项,哇哇地大哭不止。
自此后,小家伙一直赖在西闲怀中,半寸也不舍得离开,又因他还不会说话,却又一心想讨娘亲的欢心,便不时指手画脚,呀呀做声,各种天真无邪,憨态可掬,引得西闲心花怒放。
马车驰进宣德门的时候,西巷王府的亲卫飞马前来,向西闲报了一个最新的消息。
——半个时辰前,镇北王从镇抚司大狱离开的时候,遇到刺客狙杀。
第86章 0716一更
在听说关潜带了个孩子上京, 西闲就有些自乱阵脚。
她并没有想过这种意外情形的出现, 但除了意外跟起初的慌乱外, 更多的却是喜悦跟盼望。
当母亲的天性压过了所有的理智,西闲满心所想的只是如何尽快地见到那小孩子。
既然泰儿来了,这件事要压只怕也压不下去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拟一个合适的说辞, 在合适的时间让泰儿露面。
一路上西闲同关潜这般如此地商议着, 恰也跟关潜在回来的路上所想的不差许多, 两人计议已定, 望着关潜笃定的眼神,西闲才稍微松了口气。
他们两人一个车内, 一个车外, 这样低低密密说话,期间泰儿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不知为何笑的格外开心似的,还时不时地钻到西闲怀中撒个娇。
只是毕竟闹腾了半路,将到城门的时候, 泰儿困得趴在西闲怀里睡着了。
而在听说了赵宗冕遇刺的消息后, 关潜有些担忧,低低问西闲道:“不知道舅舅怎么样了?”
那边章令公主也早按捺不住,亲卫隔的远她听不见说了什么, 便探身来问。
此刻亲卫回答道:“虽然击退了刺客, 但王爷也受了伤,就近在镇抚司疗伤。”
关潜问西闲:“要不要过去瞧瞧?”
章令公主吃惊不小:“这当然要去的。”
“公主若去亦可, ”西闲摇头:“我就先不去了。还是回王府。”
章令公主诧异:“若是宗冕有个三长两短呢?”
西闲道:“王爷不会有事的。”
关潜就对公主道:“既然这样,就先送娘娘回王府吧。”
章令公主笑道:“难道我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罢了,我也不去了。”
于是车驾仍往王府而回,将至半道,西闲掀开车帘:“潜儿。”
关潜忙倾身过来,西闲道:“还是去镇抚司吧。”
当即车驾改道往镇抚司而来,但越是靠近镇抚司,马车走的越慢,关潜命人去探,回来道:“因为今日镇北王出狱,所以有很多百姓过来围看,先前又听说王爷遇刺,不知为什么来的人更多,把街头都堵住了,马车一概都过不去。”
关潜对西闲道:“既然这样,不如还是回去王府?”
西闲想了想:“下车,步行过去。”
关潜不由捏了一把汗,此地人多不说,且龙蛇混杂,加上先前有刺客风波,其凶险简直无法估量。
但望着西闲淡然的神色,关潜便只说道:“好。”
于是奶娘跟阿芷留在车上,章令公主问明白后,心念转动,笑道:“今儿人家一家团聚,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也在这里等着罢了。只是接到了宗冕出来,以后定要让他请吃大酒。”
当即关潜召唤众家奴前头开路,左右护卫,他自己紧紧地守在西闲跟泰儿身边。
又有西闲所带的亲卫,也都下马跟随,且走且戒防着。
西闲把泰儿抱在怀中,泰儿睡得迷迷糊糊,小手却紧紧地握着西闲肩头的衣裳不放,如此走了半刻钟,突然有人叫道:“娘娘!”
关潜陡然惊动,猛然转头,看见左手边有个人在人群中向着这边大叫。
西闲抬眸看去,认得是西巷王府里走动的内侍,只是这人突然一嗓子叫出来,引得周围的百姓都看过来。
此刻这人奋力靠前,关潜恐怕不妥,喝道:“站住!”
内侍艰难地躬身行了个礼:“娘娘,您怎么在这儿?”
西闲道:“你如何在此?”内侍道:“王妃在家里等候王爷,等来等去都不见人,又听说王爷遇刺,所以让小人在打听打听。”
两人说话之间,周围的百姓顿时都听见了,纷纷惊动起来,不时低语说道:“这里是镇北王妃!”交头接耳低声高语之间,人群纷纷地往后退去,不多时竟把西闲他们所站的地方空了出来。
关潜毛骨悚然,只屏住呼吸防范就是了。
西闲却还淡淡的,对内侍道:“我也是来见王爷的。”
内侍早看见西闲怀中抱着的泰儿,迟疑了会儿,又不敢问。这会儿因安静下来,泰儿舒服地打了个哈欠,转了转头,那内侍一眼看见泰儿的长相,顿时惊得倒退了两步。
西闲道:“怎么了?”
内侍慌里慌张地跪在地上:“娘娘,这、这小主子是……”
西闲不答,只是抱着泰儿仍往前走去。
西闲身边那四个亲卫,在看见她抱着泰儿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暗中震惊,只不过他们都是训练有素之辈,就算诧异也绝不多嘴,如今看着内侍如此行径,顿时也都确信了心中猜想,纵然再冷静,脸上也都忍不住露出了激动难忍之色。
不过片刻的功夫,在场百姓们渐渐都知道了镇北王的王妃亲临了。
西闲往前且走,众人且都主动地后退,竟给她让出一条十分宽阔的路,也没有人敢高声,更不敢尽情打量,只半垂着头,在他们经过之后才偷偷抬起头来看一眼。
纵然关潜捏着把汗,但这一段看似漫长而凶险的路,眼见竟要平安无事地度过,往前穿过街头,就是镇抚司的门首在望。
就在这时,镇抚司的大门突然打开了,有一个人先走了出来,龙行虎步,目无下尘,浑然不像是个受伤之人,不是赵宗冕又是何人。
在他身后是身着飞鱼服的七八个镇抚司的诏卫,威风凛凛地跟随而出。
有侍卫拉了马过来,跪地请王爷上马。
赵宗冕挽住缰绳,脚踩马镫,只是还未动作,突然停了下来。
浓眉一皱,赵宗冕慢慢回头,目光扫过前方围聚的人群,终于找到了他想找的那个身影。
西闲抱着泰儿,仍是不疾不徐,从容而行。
目光相对,西闲看清赵宗冕的上流露出无法置信般的乍喜。
他撤镫回身,眼中的笑就那样流溢出来,在金色的阳光底下四散蔓延。
赵宗冕不相信西闲会亲自来镇抚司接自己。
在最初的那一刻,赵宗冕眼中所见的只有林西闲,甚至自动忽略了趴在她怀中睡得正香的那个小家伙。
直到身后飞鱼八卫面面相觑,有人惊道:“那孩子……”
“难道是……”
大家在猜测,却又不敢说出答案。
赵宗冕目光转动,看到紧紧地趴在西闲身上的泰儿,眼中因她而生的笑慢慢地收敛,赵宗冕看看西闲,又看看泰儿。
他脚步迟疑地放缓,直到西闲在距离他三步之遥的地方停下。
西闲仍是小心翼翼地抱着泰儿,微微躬身向他行礼:“臣妾恭迎王爷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