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苏舒燕出事之后她赶着去,才远远地看了一眼。
在场的这些贵妇诰命之中,也有不少那日去东宫赴宴的。
其中有几个在早上见过太子的,这会儿听了嘉昌的话,心中开始疑惑。
现场一片静寂里,太子妃生生地咽了口唾沫。
正在她用杀人的目光看着嘉昌的时候,西闲道:“原来如此,金冠,绛红冕服。”
西闲环顾周遭,用足以让在场所有人都听到的声音慢慢说道:“但我为什么听说,那日王爷所穿的是一身银灰,可偏偏早上太子殿下是戴金冠,穿绛红……若我没记错的话,是在中午那场雨后,太子殿下才换了一身的。”
嘉昌所留意的是那个抱着苏舒燕的人,且先入为主地认为是赵宗冕,所以赵宗冕穿的到底是什么颜色,她却早混淆了。
听西闲说了开始一句,本还要驳斥,但听到最后,却忽然脸色刷白,魂魄出窍。
在场的众女眷们几乎都窒息了。
能在这里出席的自然都不是心智驽钝的人,像是嘉昌这样仗着东宫名头横行的毕竟只是少数,如今听了西闲跟嘉昌的话,大家心里早就雪亮一片。
只是没有人敢出声,甚至连喘一口气都怕给人听见。
太子妃已经不再理会嘉昌县主了。
她盯着西闲,眼神阴沉:“林妃……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太子妃问的很慢,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刀锋上磨出来似的。
这本来闲情雅趣的御花园,也仿佛无形中涌起了刀光剑影。
却不知西闲如何回答,且听下回分解。


第83章 0715一更
赵宗冕把亲卫交给了西闲调用, 西闲运筹帷幄, 调度自如。
赵宗冕对苏嫔意图不轨, 这说法东宫官面从不曾提过,毕竟不少人知道苏舒燕曾跟赵宗冕起过争执,若说两人见面, 一言不合继而动手……也是有的。
至于牵扯到男女之事, 却是当事人情急的一记昏招。
但其中有个异类独树一帜, 又有不同的见解。
这异类就是嘉昌县主。当日嘉昌也在宴上, 事后她曾对亲近之人扬言,说是镇北王同苏嫔之间勾搭成奸之类的话。
西闲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线索, 命人明察暗访, 便知嘉昌自称曾亲眼目睹。
所以今日的这个机会,正是西闲苦心等候的。
天随人愿。
两人对峙之中,现场连风吹一片花瓣落在地上都能听清清楚楚。
西闲身后吴妃眼见这样情形,忖度着想上前,却给她身旁的端妃轻轻拉住。
死一般的寂静过后,西闲慢悠悠地道:“臣妾的意思, 当然……”
每个人都紧张异常, 有的女眷甚至紧张的几乎要晕过去,但凡有点智慧的,都下意识地不愿听见西闲说出那个人, 但就算不说, 又有谁猜不出来?
相比较其他人的紧张恐惧,西闲却镇定自若的像是在闲话家常。
“当然不可能是太子殿下, 也自然不是镇北王。”西闲淡淡一笑,继续说道:“一定是有人偷偷潜入东宫,乔装改扮,对苏嫔下了毒手。”
西闲挑唇,气定神闲地看着太子妃:“娘娘说,是不是这样呢?”
听了这个回答,太子妃眉峰挑起,眼中有意外,也有瞬间的放松。
顷刻,她含笑点头道:“林妃的话,当真说到我的心坎上去了。可知我也正好儿是这么想的。”
两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彼此脸上虽带着笑容,眼底却都是冰冷一片。
柳姬事先也曾提醒过西闲,不能轻举妄动图一时之快。
西闲心中也清楚,就算是所有证据都在眼前,证明镇北王无罪太子有罪,放在皇上跟前,皇帝是绝不会“主持公道”的。
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但西闲已经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不管皇帝如何处置,这件事是注定不会给皇家蒙在鼓里秘而不宣了。
因为在场的这些各家的贵人诰命们,都是人证。
就算皇帝想灭口,能灭的了这许多家的女眷们?
西闲知道,太子妃自然也知道,但太子妃无可奈何,西闲给了个台阶,已经是目前最好的情况了。
而就在太子妃跟众家女眷们不约而同松了口气的时候,就在御花园之中,数丛花墙之后。却另有一队人悄然立在彼处。
“宗冕看女人的眼光不错,林妃比你的那些女人强上百倍。”
苍老的声音响起。
成宗凝视着身边的太子赵启,而赵启额头上涔涔有汗,不敢抬头同他目光对视。
皇帝道:“方才他们所说的你都听明白了?”
赵启道:“父皇,这必然是嘉昌信口胡说的,父皇不要听她……”
“朕是老了,只是还没有到痴傻的地步!”成宗道:“那日东宫到底发生了什么,你还不肯跟朕说实话吗?”
额头的汗顺着流了下来,汗水慢慢地爬过鼻梁,感觉就像是那天的雨,也是这样从眉角滑落,几乎把太子的眼睛都给模糊了。
那天赵启也喝多了几杯,内侍进来传消息的时候,他已经有三分酒意,却也无损清醒。
假称更衣出外,太子在门口见着了从雁北回来的密使。
因此地人多眼杂,且赵宗冕也在席上,天又开始零星下雨,赵启便同那密使来至水阁。
密使禀奏:“已经知会了雁北知州陆大人,他也正在加紧对于雁北军的控制,只是镇北王那些昔日的将士们……有人不肯驯顺,不知该怎么处置?”
赵启说道:“听说镇北王离开雁北的那天,有很多将领出城送他?”
“正是,大概有一大半校尉以上的将官。”“哼,他们的名字都记下了没有?”
“呃……若要统计应该是会记下的。”
“这些人通通杀了。”赵启突然冒出这样一句。
那密使也吓了一跳,迟疑着问:“真的要杀吗?算起来,足也有近百人,且这些人都是难得将才……”
不仅人数众多,而且都是雁北军的精锐将官,都是跟着赵宗冕南征北战历练出来的,都是最能带兵的可造之材,就连这密使也觉着贸然杀了的话实在可惜。
太子喝道:“这些人都是镇北王的铁杆心腹,留着干什么,能带兵又有什么用?留着将来让他们反孤?”
密使不敢再说,正要领命,突然听到阁子外有奇异的动静。
赵启吃了一惊,喝道:“谁在外面?”
半晌,有个声音微颤,却还镇定禀告道:“殿下,是臣妾。”
赵启眼神微变,知道是谁了,忙对那密使挥了挥手。
密使见没有机会再说,犹豫着退了出去。
密使去后,赵启道:“外头的是苏良娣吗?进来。”
不多会儿,苏舒燕从门外走了进来,身后跟着那贴身宫女,行礼参拜。
赵启道:“不用多礼,你怎么在这儿?”
苏舒燕的脸色隐约泛白:“妾身方才在席上多吃了两杯酒,太子妃体恤,叫妾身回房休息。”
“你不回去,怎么反在这里?”
苏舒燕道:“因看这水色清亮,所以过来观赏。”
赵启问道:“那方才孤跟人说话,你可也听见了?”
苏舒燕眼神微变,终于道:“妾身并非有心偷听机密,请殿下宽恕。”
赵启的眼神沉沉,盯着她片刻笑道:“不知者不罪,何况你是孤最宠爱的良娣,又有了身孕,就算听见了也无妨。”
苏舒燕回答:“谢殿下开恩。”脸上却并没有什么宽慰之色。
赵启为了安抚她,便示意那宫女退到外间,自己走到苏舒燕身边:“你有身孕,怎么不知保养还吃酒呢?若是对小皇孙有碍,我可要责罚你了。”
苏舒燕勉强一笑:“以后再不喝了。”
赵启道:“不过今儿是你的好日子,喝两杯却也无妨,下不为例就是了。”
说了这句,赵启又含笑道:“另外,方才你听见的那些,可记得不要对任何人透露,知道吗?镇北王如今在京内,他那个脾气……我听说先前还对你无礼呢,若知道了这消息,只怕他先把京内的天捅破一个窟窿。”苏舒燕听他说起此事,便小声问道:“所以,殿下要先处置雁北军……这是要剪除镇北王的羽翼吗?可镇北王迟早晚会知道的呀。”
赵启微微得意:“到时候他知道了,没了羽翼,又能怎么样?还不是落在我的手里。”
苏舒燕窒息:“可是,不必说王爷劳苦功高,就算跟随他的那些人,也都是军功在身,而且杀了他们,以后如果有战事的话,又去哪里找可用之人呢?”
“妇人之见,”赵启不以为然地瞥她一眼,“难道就他雁北军的人可用,其他人就都是脓包了不成?都是你们这样想,纵容的他越发不可一世。”
苏舒燕心中极不受用,但是赵启显然是意思已决,不能更改了。
按照她以前的脾气,这会儿早就争执起来,但是……她毕竟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才进东宫的女孩子了。
只是想想,因为误以为林西闲已死的缘故,她曾失控咒骂镇北王不得好死,可如今看这情势,只怕真的有朝一日……
苏舒燕望着赵启踌躇满志的样子:“殿下,真的要对镇北王下手吗?”
赵启道:“这些藩王,不止是我,父皇其实早就想下手收拾了,只是看合适的时机罢了,贬宁泽王一家为庶民的旨意已经拟好……不日就要送抵,镇北王,且先叫他在京内逍遥两天吧。”
赵启说罢,对苏舒燕道:“这些朝廷之事本不该跟你说,不过既然你听见了,说给你也无妨。何况你要给孤生小皇子了,等登基之后,即刻封你为贵妃,你说如何?”
赵启本以为苏舒燕会谢恩,但令他意外而失望的是,苏舒燕并没有谢恩的意思。
苏舒燕终究无法一言不发:“妾身并不懂朝廷大事,只是,总觉着太子贬斥诸王,剪杀雁北军……并不妥当。”
赵启皱眉道:“你说什么?”
苏舒燕道:“不管是文安王还是宁泽王,从没有做不利于朝廷的事,他们都是太子的叔王,如今太子还没登基就先要剪伐他们……臣民们会怎么想,至于镇北王……”
“够了!”话没说完,太子怒斥一声:“孤跟你说了那么多是因为你跟孤一体,你反而说这些,行了,我不想再听,你出去吧。”
苏舒燕眼中含泪,她一忍再忍,才终于忍不住把心里话说出来,本以为太子对自己那样宠爱,毕竟可以听一两句,却毕竟是有些自不量力了。
苏舒燕忍泪回头,缓步出门。
“你站住!”赵启见她并不行礼就要离开,便随着迈步出门:“我知道你跟死去的林妃情谊非常,当初……你也差点嫁给了镇北王,听说那会儿你对他痴心一片……只怕现在,也是旧情难忘吧!所以才要为他说话!”
天空轰隆隆一记响雷滚过。
外间的雨点瞬间密集,风吹着雨丝打在脸上,有些难受。
苏舒燕震惊回头:自打进东宫,太子从没有提过当初她差点嫁给赵宗冕的事,苏舒燕甚至觉着太子心中从无此事,所以一向安心。
没想到赵启居然都记着!而且在这时候戳心一刀。苏舒燕定了定神,道:“我进了东宫,就是太子的人,凡事自然也为殿下着想,方才所说的话都是肺腑之言,都是为了太子,没想到太子竟这样猜忌,不仅是对诸王,如今对臣妾也这样,殿下未免太心胸狭窄了。”
赵启生平最恨人说自己“心胸狭窄”,闻言怒斥:“住口!”
他也忘了自己是怎么抬手的,只记得手掴在苏舒燕的脸上,她的脸滑腻而冰冷。他认定自己没用多大力气,但苏舒燕脚下踉跄往外倒去,汉白玉台阶上落满了雨水,她的身子无法挽回地往底下倒去,头先撞在了玉栏杆的方形柱顶上,一抹鲜红立刻蔓延,又很快给雨水冲刷殆尽。


第84章 0715二更
端妃出来打了个圆场。
这以歌舞升平开始的一天, 终于在提心吊胆里结束了。
而随着各家女眷们离开了皇城, 今日在宫内发生的一切必然地也会传播开去, 或早或晚,东宫里苏嫔之死的真相,会存在于百姓们的口耳相传中。
这一夜, 东宫无眠。
太子赵启坐在桌后, 脸色雪白, 仿佛已经灵魂出窍。
他的脸上似乎还带着被成宗狠狠一掌打过后留下的火辣辣的痛, 但这跟此刻他心中的惨痛相比却绝算不上什么。
太子妃也知道了成宗亲询的事,她的脸色也比赵启好不了多少, 只是毕竟木已成舟, 再说别的也是无益。
“殿下,”太子妃道:“事到如今,只能想对策了。皇上虽然责罚,但殿下毕竟是皇上唯一的太子,皇上也是爱之深责之切……殿下只要向陛下诚心认错,承认是失手……”
“你还敢说!”正在沉默的赵启听了太子妃的话, 就像是蓄而未发的火山终于爆发的怒吼起来, “一切都是因为你!”
太子妃低下头去:“殿下……”
赵启却没打算就这么放过她,他霍然起身:“事情本来不必到达这个地步,都是你乱出主意!非要说什么栽赃给镇北王, 做就做罢了, 偏偏又是嘉昌冒出来坏事!当初若不是你在我跟前求了数遍,我为什么要出尔反尔又把她放回京来?如今竟像是放了个催命鬼回来, 你跟她竟也像是联合起来坑害我的,你现在还让我去父皇面前认错!我哪里还有这个脸!”
太子妃跪在地上:“殿下要责罚臣妾,臣妾尽数领受,只是气大伤身,殿下要保重身子。”
“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保重的了,”太子瞪着太子妃,摇摇头,“父皇对我失望极了,虽然我是他唯一的儿子,他也未必就真的废了我这个太子……但是,天下人会怎么想!”
他精心呵护了多年的清誉,如今,竟像是山高九仞而功亏一篑。
太子妃伏身,又急又怒,道:“这一切都是林西闲弄出来的,臣妾、一定不会放过她。”
赵启咬牙切齿道:“就算林西闲有天大的能耐,也是咱们先把一个活活的把柄送到她手里,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纵容你那些亲戚,你非但不听,反而把我也拉下水了!”
太子妃心中也恨极了嘉昌。
其实,先前太子妃本来也听了些风言风语,说是嘉昌县主目睹了之类的,还说是苏嫔行为不检等等……
可偏偏太子妃素来知道嘉昌的性子不端庄,又跟苏舒燕曾有宿怨,所以只当嘉昌县主是在这个时候出来踩苏舒燕一脚的,所以也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把这个当回事儿。
谁知就是她不当回事的这种细枝末节,却给林西闲握在手中,成了给东宫致命一击的法宝。
太子妃恨不得打死嘉昌,也恨不得打死林西闲,怒恨交加,泪跌在地上:“是臣妾失算了。”
她定了定神道:“殿下放心,明日臣妾会去皇上面前领罪,说明、说明一切都是臣妾的主意。皇上毕竟是疼爱殿下您的,到时候必然会谅解,不会再为难殿下。”
赵启脸色微变,有些不信地看着太子妃。太子妃道:“只求殿下明白,臣妾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殿下。”
赵启的眼神变化,终于叹了口气,道:“你起来吧。”
太子妃站起身来,拭了拭泪:“但如今,要如何处置镇北王?”
“方才我也想过此事,”赵启道:“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
太子妃道:“那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赵启横她一眼:“你还嫌事不够大?若这个节骨眼上镇北王死了,满朝文武自然知道是孤下的手!”
“毕竟是成王败寇,”太子妃道:“就算大家知道了又怎么样,太子毕竟是正统。而且只要做的让他们捉不到证据自然无碍。”
赵启看着脸色冷厉的方氏,从先前处理苏舒燕之事开始,自己的太子妃就令他意外,如今太子心中竟冒出一句:“果然是最毒妇人心啊。”
他有气无力地往后,仰头喃喃道:“且让我再想一想。”
七夕宫中之事,果然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而守卫最为森严的镇抚司,却几乎是在事发当日就得了消息。
这日,镇抚司的飞鱼八守之一,人称贺六爷的快步进了镇抚司大狱。
下台阶望内,七月的天气,大狱却蔓延着森冷的气息,两边侍卫见他来了,纷纷行礼。
贺六转到班房,还没进门,就听见有人拍着桌子叫道:“给钱给钱,别给老子哭穷,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别叫我动手啊?”
里间的一张八仙桌旁坐着四个人,中间放着一个碗,里头三色骰子。正叫嚣的这人一脚踩在板凳上,倾身往前,显然是赢家逼债。
其他坐着的三家身着飞鱼服,平日里都是赫赫有名的飞鱼卫,如今却都是灰头土脸,抬不起头来似的。
贺六见状笑道:“看样子又是殿下赢了?”
那正叫嚣催债的闻言回头,剑眉星目,竟是赵宗冕,见贺六来了笑道:“小六子,过来跟我赌两把。”
贺六后退两步:“王爷饶了小人吧,小人的钱还留着娶媳妇呢。”
赵宗冕笑道:“好,知道想女人了,有出息。”
其他三家见状,借机纷纷偷偷沿着墙角往外,赵宗冕眼疾手快,揪住领头一个:“钱三,欠了钱就跑不好吧?你这样怎么带好兄弟们?”
被他捉住的这位是飞鱼八卫里的钱三爷,镇抚司的名头不怎么好,因为是有名的六亲不认手段狠辣,钱三在外行走,朝廷里二品以下的官员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
没想到如今给人揪着逼债,也算是世间罕见。
钱三爷不敢挣扎,只忙陪笑道:“王爷,我对天发誓,下不为例。”
贺六见状上前:“王爷,小人有个大消息。”
“别指望老子会上你的当,先让我把他的钱挤出来再说。”
赵宗冕才要动手,贺六道:“是关于府里林侧妃的!”
赵宗冕手一停,钱三趁机忙后退一步:“今儿不是说西巷王府王妃跟侧妃进宫吗?可是有事?还不快说!”话虽如此,人却跟着其他两个弟兄溜了出去。幸而赵宗冕并未理会。
此刻屋内并无别人,贺六便把今日在宫中发生种种同赵宗冕说了一遍,又说道:“王爷放心,方才小人也探听到,王妃跟侧妃已经好端端回到府里了。”
赵宗冕听罢,缓缓地吁了口气,却并没有嬉笑宽怀之态。
贺六小心翼翼问道:“王爷怎么不大高兴?这件事过后,证明殿下无罪,自然很快就要给放出去了。”
赵宗冕不置可否:“是吗。”
贺六道:“当然,难道还要把殿下禁押在这里不成?”
赵宗冕仍有些心不在焉,手探入怀中,不知握到什么东西,在手中轻轻地揉来揉去。
贺六见他仿佛出神,不敢打扰,就悄悄地退了出来。
如此过了半个时辰左右,里头赵宗冕叫道:“三爷。”
外间钱三正跟众人也在暗暗商议此事,听了召唤忙进来,赵宗冕招手上前,如此这般吩咐了几句,钱三爷听着,脸上露出惊讶表情。
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太子妃在七夕之后便又进了一次宫,此后,根据宫中传出来的消息,皇帝龙颜大怒,有意废黜太子妃,据说跟东宫苏嫔之事有关。
七夕那天,本来苏府朱夫人也受了端妃之邀请,只是朱夫人因为苏舒燕之死,缠绵病榻数月,所以竟不曾前往。
但很快,苏府也听说了那日宫中的真相。
苏侍郎无法置信,却也因而老泪纵横,不能承受。
而满朝文武虽也心知肚明,却因为涉及储君,所以一时不敢发声,竟是满朝喑哑。
可却终究不是每个人都如此,这一次出面的,仍是御史台林牧野。
这次林牧野并没有像是上次痛骂赵宗冕一样,他只是言明苏嫔之死疑窦丛生,又有嘉昌县主的证供,说明谋害苏嫔之人并非镇北王。
林牧野恳请皇帝命大理寺联合刑部,京兆府会审,务求真相大白于天下,以塞悠悠众口。
通篇并没有提半句有关太子的不是,但如果真的三司会审,太子势必将被牵连入内。
对于林牧野的这份上书,皇帝批的很快,也很简单,只有短短地三行字:疑犯在逃,已命镇抚司侦缉。
太子妃统理东宫不力,废黜。
镇北王无罪开释。
皇帝明显将所有责任都推在了太子妃身上,这也算是丢卒保车了。
文武百官虽然仍有些心塞,但这毕竟是圣上的旨意,且毕竟太子只有一个,皇帝已经风烛残年,若真的因太子失德而废黜,那将来承继大统的又是哪个?
所以,这仿佛是最好的处置方法了。
七月末,西巷王府。
这段日子来,吴妃连做梦都想要笑。
方氏从太子妃被贬为庶人,此事在吴妃的意料之外,但对她而言,却简直是天降喜讯。
七夕在宫中对峙的时候,方氏还是那样不可一世,仿佛把所有人的性命拿捏在掌心,哪里想到转眼间竟落了这个下场。
先前她这个镇北王妃的头衔摇摇欲坠的时候,做梦也想不到,方氏会比她先一步惨落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