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珊左顾右盼,想找个人来问问这是什么情形,温益卿却道:“我有话问你,不想争执,毕竟有些事情,说开了最好。”
听了这句,阑珊才后退一步,在旁边的圈椅上落座:“郎中想说开什么?”
“你为何如此针对我。”
“我以为郎中知道。”她看向别处,唇角多了一丝讥诮。
“我更愿意听你亲口告诉。”
“你真的想知道?”阑珊总算看向温益卿。
温益卿的神色异乎寻常的平静:“不错。我想听你告诉我,实话。”
之前给掌掴留下的痕迹消失了大半,嘴上那残存着的几处伤就格外醒目。
若是换了别人,若他真正狼心狗肺,吃了那样的亏,应该会……睚眦必报的吧。
但他竟没有。
阑珊又想起日前他挺身而出挡下西窗之事。
也许,的确该跟他好好地说道说道了。
阑珊低头整理了一下思绪:“郎中该知道,荣王殿下这次见怪于圣上的缘故吧。”
“人尽皆知。”一是圣孝塔非乐攀咬,二是荣王夤夜欲开城门。
“殿下之所以要开城门,您可知道为何?”
“后来我才听说,是原先你在泽川所破的那个什么帮派报复,掳走了你的家人。”
“哈哈。”阑珊仰头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难道不是?”
“我斗胆问一句,郎中这话是从哪里听来的?”阑珊想了想,认真道:“是不是,正是温柔和顺高贵大方的公主殿下所说?”
温益卿听出她又对公主语出不逊,只不过这次,他好歹压住那要反驳的冲动:“是又如何?”
“作恶的人,总是会粉饰太平,或者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阑珊喃喃了这句,冷笑道:“郎中既然开口问了我,我再藏着,未免不够意思了。我家娘子跟言哥儿给掳走,真凶不是别人,正是你温郎中那位娇妻。”
阑珊说着,看温益卿果然要发作的样子,便抢在他前头道:“我知道郎中不信,但你既然问了我,我只能告诉你真相。”
温益卿的手攥紧又松开,反复几次,终于说道:“还有一件事。”
“请讲。”
“那天,你跟我说,我害死了计姗……是什么意思?”
阑珊笑,过了这么些日子,她居然可以面不改色地跟温益卿说起自己的‘死’来了。
她略一想:“这个是不是又跟郎中原本的认知大为不同?回京路上你曾说,你那原配不喜欢你,自引火身亡,可是我听来的版本更有意思,说的是郎中你为了攀龙附凤,所以才在洞房花烛夜设计了那样一场,逼得新娘子葬身火场。”
先前温益卿听阑珊说公主如何的时候,脸色还算平常,可听到她最后一句,他猛然站起身来:“你胡说什么!”
阑珊道:“郎中听到的就是我说的。而且在我看来,我说的这个版本,比郎中先前所说原配作祟要可信的多啊。郎中,你是昏了头了吗?原配是你老师的女儿,据我所知她还是个孤儿,从小视你如同父兄一般,你说她不喜欢你才新婚大闹?哈哈哈……”
阑珊仰头大笑:“有意思,不过这个世上颠倒黑白的事情本来就不少,也不差这一件了。是不是?”
她说完后,无视温益卿难看的脸色,起身走到门口道:“我没有心情再理会郎中的家事,横竖您的事情,您只能自己弄清,也只能自己解决!”
这日,温益卿回到了府中。
自然先去内宅上房,给老太太请安。
温益卿的母亲戚夫人正给几个丫头簇拥着在说笑,隔着门就听见欢快的笑声。
戚夫人有个姊妹,昔日远嫁北地陈家,因丈夫去世,家族没落无法支撑,后听说外甥是计成春的弟子,又入了工部,前途无量的,这才千里迢迢地进京投奔,也便于亲戚之间互相照顾。
此刻陪着戚夫人说笑的,是陈夫人的女儿、温益卿的表妹陈初箐,并几个温家其他房的丫头们。
见了温益卿进来,几个女孩子都站起来行礼。
戚夫人笑道:“今日怎么回来的这样早?”
温益卿道:“今日事情少些。”
戚夫人道:“方才你几个妹妹们才说起来,你们工部的那个圣孝塔,很是得意,据说圣上还有褒奖呢?”
“哦,是,今日尚书大人便是带了舒丞进宫面圣了,只不过这个差事,我并没有参与其中。”
“呵呵,参不参与什么要紧,只是差事做的好,你们工部上下都体面,就是好的。”
她说了这句话,陈初箐先也笑道:“可不是吗,表哥总是这样自谦。叫我看,若是表哥负责这个差事,只怕做的比现如今的更好呢!”
戚夫人便又笑了。
温益卿见母亲高兴,换做往日,只怕他也就一笑了之了,但是今天不同。
他便淡淡地说道:“这个不尽然,造塔非我擅长,除了舒丞,其他人只怕做不到这种地步。”
房间内快活的气氛略有些收敛。
陈初箐的脸上红红白白的,然后笑说:“到底表哥是内行,我们外行只看热闹罢了。”
戚夫人似乎瞧出儿子今日有些异样,便笑道:“你们且都先散了吧,我正有件事要交代。”
当下众女孩子便都告退出去了。戚夫人才看温益卿:“你的脸上似乎有些许气恼之色,怎么,是不是在外头又有人给你气受了?”
温益卿道:“母亲多心了,并没有。”
戚夫人看看左右,见只有个心腹大丫头在身后,才又小声道:“公主那边呢?”
温益卿笑道:“更加不会。母亲不用担心。”
戚夫人松了口气,又念了声佛:“这就好。”
温益卿沉默了片刻,终于说道:“母亲,儿子有一件事情……有些记不清了,想要问一问母亲。”
“什么事儿啊?”
“就是、当年我跟计家小姐……”
温益卿还没说完,老太太的脸上就露出了惊恐的表情,她又飞快地看了看门口:“好好的,怎么提起这个来了?”竟不等温益卿问完。
温益卿一愣:“我、我只是忽然想起来……”
“想起什么了?”
戚夫人的神色竟是格外的紧张,这种怪异的紧张看在温益卿眼里,心头竟像是也随着一刺!
“也没有,”他只好若无其事的一笑,道:“是因为圣孝塔的设计,原先计老师在的时候也曾提过,工部的人都在谈论,因此我才又想起计家的事情,可是印象十分模糊,才来问母亲的。”
戚夫人放松下来:“原来是这样啊,我以为你……”她欲言又止,只也笑笑,摆摆手道:“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好好的又提他做什么,何况人已经去了,不要再提这些没要紧的。”
温益卿张了张嘴,却也瞧出了戚夫人是个完全不想旧事重提的样子。
他是个孝子,从不愿让母亲忧烦。当下只得缓缓起身。
往门外走了几步,耳畔却响起阑珊在营缮所的话。
温益卿转身回来,走到戚夫人跟前儿,俯身握着母亲的手道:“母亲,我只是……只是记不真切了,您能不能再告诉我一句,姗儿真的是自己纵火身亡的吗?”
在他的注视下,戚夫人的脸色变得很难看,隐隐竟还透出几分恐惧似的,然后她猛然把手抽了出来:“不然呢?又会是怎么样?你这会儿又提,是不是觉着我还没有给气死?”
戚夫人骂了这句又愤愤然地说道:“那不过是个祸害,死便死了!幸而你没给她带累,你瞧瞧现在,尚了公主,工部的差事也好,还提那个死人做什么?是嫌我心里太过舒坦了吗?”
老太太如此发怒,温益卿无话可说,只得跪在地上:“儿子不敢。”
戚夫人连声咳嗽,身后大丫鬟上前给她捶背:“老太太别气了。”
戚夫人指着温益卿又道:“你记得,这种话不要再提,尤其是、是在公主面前,日子过的好好的,别自找些不痛快。”
温益卿给训斥了一顿,退出上房。
本是要回自己房中的,却有公主府那边的人来请他过去。温益卿道:“身上不太好,回去禀告公主,今日不去了。”
那来人面带难色,却也不敢违拗他,只答应着去了。
温益卿回了房,贴身的小厮说道:“大人,殿下先前派人送了宫内御医新调配的药丸,还特意嘱托别忘了服用,大人要不要先吃一颗?”
温益卿不语,那小厮就去柜子上,打开盒子,取了一颗,倒了温水。
药丸捏在手中,味道很是熟悉,因为总吃这个,那气息竟引得心中一阵作呕。
温益卿正端详,隐约瞧见门外有人影闪动:“是谁在那?”
“回驸马,是属下。”答话的是金侍卫。
温益卿不再言语,只慢慢把药丸放入嘴里,喝了水,又叫小厮再去倒一杯。
等门口的人影退下之后,他才起身走到床边的花架旁,将口中咬碎的丸药吐了出来。
等小厮重回来后,温益卿已经在桌边坐了,看着那小厮的脸,温益卿问道:“你是从什么时候跟着我的来着?”
“大人怎么忘了,是三年前。”小厮陪笑。
“三年前……”他喃喃了声,“也是挺久的了,这屋里还有没有比你更久的人?”
“这个,据小人所知好像是没有吧。”
温益卿“哦”了声:“知道了,我累了要歇息,你去打水来洗漱吧。”
小厮去后,温益卿看着面前那焰心跳跃的红蜡。
为什么之前……一点也没有发觉呢。
他明明在京城居住时间过半,身边应该都是跟随他的老人,怎么居然,连个三年以上的旧人都没有?
这是一个巧合吗?还是说,之前的人都不好,所以通通换了?
“我娘子跟言哥儿被掳走……真凶正是你那位娇妻!”
“你为攀龙附凤……逼的原配葬身火场!”
阑珊的话在心底跳出来,四面八方的,令他心慌意乱。
越想,越是无法自制的难过,明明是气候和暖的春夜,温益卿突然感觉到了刺骨的寒意。
当夜,就在温益卿似睡非睡的时候,他终于想起来,京城内还有一个人自己可以去打听。
作者有话要说:小温:赐予我力量吧~
小赵:你还想咋滴,要变身成美少女啊?

第 94 章

次日早上温益卿收拾整理, 前往工部。
轿子走到半路, 温益卿忽然把金侍卫叫了来,吩咐道:“你回家去,把房间内的丸药取一颗来。”
金侍卫忙问:“大人为何要取药?”
“军器局的事情尚书催动急,我怕晚上回不去。你取来预备着。”
金侍卫不敢怠慢,忙答应着去了。
轿子往前又走了片刻, 温益卿又叫改道往西坊去,跟随的管事道:“郎中怎么不去工部了?”
温益卿淡淡道:“多嘴,我想起昨日军器局跟我推荐了一个高手匠人, 正好顺路去看看。”
于是转轿子往内, 走了一阵, 温益卿不耐烦,命停下轿子等在路边:“我自己去找就是了。”
管事忙道:“这可使不得, 小人陪着郎中便是。”
温益卿也未说别的,只带了他沿路往前而行。
自从尚了公主后, 温益卿很少往西坊这边来, 除了上次在这里捉到了阑珊去芙蓉院子。
这一次他按照脑海中的记忆一步一步往前而行,看着道路两侧那熟悉的屋宇,耳畔传来悠远的叫卖声, 以及食物的味道,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在路过一个小巷口的时候, 他突然听见了滋滋的声响,鼻端也嗅到一股异样的香气。
这香气好像唤醒了他的五脏六腑,来不及反应, 双脚先动了起来。
温益卿迈步往前而行,等抬头的时候,却看到面前是一个给油烟熏的发黑了的牌匾,上头是“张记”两个字。
“客官您要油煎豆腐吗?是新出锅的,好吃着呢。”油锅后传来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
温益卿猛地抬头,看到有个老者伛偻着腰身,从店中走了出来。
目光相对的瞬间,那老者看到他的官帽跟身上的官袍,有些诧异,忙后退一步:“原来是位大人!”
温益卿张了张口:“你这、这油煎豆腐……”
他身不由己地说着让自己都觉着陌生的话,仿佛鬼使神差:“我要十文……”
他话未说完,“您、”那老者却慢慢地瞪大了眼睛,他擦擦双眼,凑近看了会儿,突然叫道:“您是温公子!”
温益卿非常意外,他端详着老者:“你……认得我?”
“您不记得我了?”老者愣了愣,却回头又看了一眼身侧的巷尾处:“当年您来彭家探望计小姐的时候,每次都要在我这里买十文钱的油煎豆腐。”
温益卿听着这话,心突然开始狂跳,又像是给放在油锅里的那油煎豆腐,发出了惊恐而焦灼的惨叫。
身边跟随的管事听到这里,忙呵斥道:“住口,别胡说,冒犯了大人。”
温益卿抬手制止了他:“老丈,你没认错人吗?”
“我怎么会认错呢,”老者忐忑地看了管事一眼,笑的十分质朴,“计小姐很喜欢吃小人这里的油煎豆腐,有时候派丫鬟圆儿出来买些回去,还有时候自己偷偷跑出来买呢……虽然大人您当时没跟我说过,可我也知道,您是给计小姐买的。哈哈,您常来常往的,经常还带些别的吃食呢!比如那边的糖炒栗子,还有原本开在那条街上的苏记油炸果子,好几次看到您特意绕了路去买的。”
温益卿开始头晕,他感觉自己仿佛随时都要一头栽倒在面前的油锅里。
这老者的脸在心底里想起来,很快开始有了熟悉的感觉,不错,他确信自己见过这老者,他也经常把这里走,唯独……给计姗买东西,他居然一点印象也没有!
而且,明明在他的记忆里,他常常去买东西送的那个人——是公主啊。
不对,不对!很快又想:公主殿下身份尊贵,他怎么会隔三岔五的去见她,又怎么会买这些东西给她吃……
公主又怎么会、把这些街头小吃看在眼里?
虽然成亲后他也常常买些东西给公主,但那些,都是跟公主身份相匹配的。
比如永和楼的贵价点心。
什么油煎豆腐,什么苏记炸果子,又什么糖炒栗子,公主从来不碰这些!
温益卿开不了口,只是下意识地摇了摇自己的头,仿佛是想把那些混淆他记忆的东西扔出去。
终于他敛了心神,叫老者包一些豆腐。
又问:“老丈可知,彭家的人如何了?”
老者正在夹煎好的豆腐,闻言那长长的竹筷子一抖,掉了块儿:“彭家的人,早就搬走了,据说已经不住在京城里了,怎么、怎么大人不知道吗?”
温益卿心头一窒。
“啊,因为公务繁忙,所以……”他只能如此搪塞一句。
老者长长地叹了口气:“虽然不好说这话,但是、计小姐真的是……可惜了啊。当初小人看她跟大人您那样,还以为两位会长长远远白头到老,没想到居然……”
管事听得不太像话,忙又道:“你在瞎说什么!这话也是你能说的?”
温益卿怒道:“滚!”
老者却有点不敢多嘴了,忙着把豆腐包起来双手呈上。
温益卿叫管事给钱,老者却无论如何不敢收。
温益卿只叫扔下,临去又问:“可知彭家的人因何搬走?”
“这、”老者略微犹豫,终于说道:“原本大家以为,是因为计小姐的事儿闹得……可后来、后来看他们家的人似乎也不怎么伤心,听说是有谁抚恤过不少银子之类,小人也记不清了。”
温益卿又听见那种呼啸而来的噪音,几乎把他击倒在地。
“那他们搬去了哪里?”
“应该是金陵吧,听说他们原本是那里人,不过也未必,若是有钱,这天下多大,哪里都可以去得。”
温益卿握着那包油煎豆腐,也不再往深巷子里去了。
他想找的人竟也离开,想问也问不到什么。
可是到底还有些意外收获。
走了几步,温益卿想起一件事,他转头看向管事,凛然道:“今日的事情,不许对任何人多嘴,不管是家里老夫人那边,还是公主府那边,若是叫我知道了一点风声,我便饶不得你,你明白吗?”
管事方才第一次看他发怒,此刻也噤若寒蝉道:“是!小人不敢!”
于是来到工部,一路向内而行,正过角门的时候,那院子里有些来的早的官员,一个个正在闲聊。
有道:“听说今儿舒丞告了假。”
“啊,也该告假了,之前因为圣孝塔的事情,舒丞熬了大半个月,也难为他了!”
“听说昨儿舒丞跟着尚书进宫面圣,皇上很是喜悦,赏赐了什么宝物给舒丞。”
“这是人家应得的,原本以为他不过是顶着尚书大人同门的名头,实则是绣花枕头,没想到这样能为,也算是实打实的青年才俊了。羡慕不得的!”
这人果然是得有真本事的,当初觉着舒阑珊的设计漏洞百出,如今见了真章又得皇上青眼,大家的口风一致变了。
可又有人笑道:“可惜啊。”
有问:“可惜个什么?”
“可惜舒丞年纪这样轻,竟早早地成了亲,他那娘子听说还丑的骇人!你说他要是现在没娶妻的话,京城里哪一家公府侯门的不忙着招婿?”
“哈哈哈,这话说的是。不过人家儿子都那么大了,还是别说这风凉话!”
“说起舒丞那儿子,啧啧,倒是生得好个相貌,多半是随舒丞。”
“对了,上次大理寺姚寺正领着来,我看了一眼,你们猜怎么着,我怎么觉着那孩子的眉眼里,隐隐约约的有点像是咱们温郎中……”
大家一听,有人不以为然便笑起来:“又瞎说了!”
那开口的也忙笑道:“是开玩笑,玩笑的,各位不要当真!”
温益卿握着那包豆腐,面上平静,心中却仿佛惊涛骇浪一般。
若是在平时遇见有人背地嚼舌,温益卿自然会立刻义正词严的制止,何况涉及自己,更会勃然大怒。
但是今日他并无此心,反而放轻了脚步,直接回了自己的公事房。
本来该立刻去军器局督促的,可是方才那几步路仿佛耗了他浑身之力,他坐在圈椅上出神。
那包豆腐放在桌上,温益卿看了半晌,终于将其打开,他犹豫了会儿,拈了块试探着放进嘴里。
真是,像是藏在记忆深处的味道。
耳畔蓦地响起女子银铃似的笑声:“你快别藏,才进门儿我早闻见了!快拿出来给我趁热吃,老张头的油煎豆腐,凉了就变味儿了!”
他想着这不知从何而来的声音,嘴角却多了一抹微甜的笑意。
只是嘴里的豆腐越嚼越碎,咽下去的时候,隐隐地竟有一股苦味。
难道是因为变凉了的缘故吗?
等睁开双眼的时候,温益卿淡淡地问才进门的副手:“舒丞的家,记得是在西坊吗?”
西坊。
阑珊从昨儿回家,只匆匆地扒拉了一碗葱花面,然后就开始倒头睡觉。
从天才黑到日上三竿,她才懒洋洋的翻了个身,却仍没有要醒来的意思。
阿沅进来看了几次,见她睡得香甜沉酣,便不敢打扰。
只出来对飞雪道:“昨儿晚上,都打鼾呢……真是吓人,她从来不打呼噜的,可见是累坏了。”
飞雪又是觉着好笑,又是觉着心疼:“是啊,舒丞的确是劳累了。”
阿沅笑叹道:“这段日子里也没回来几次,只怕饭也没好好吃过,昨儿又只吃了一碗面,我去买些菜,今天再好好地置办一桌,给你们补补,你有什么特别爱吃的?”
飞雪笑说:“多谢,我什么都爱吃,好好给舒丞补一补吧。”
阿沅临去又道:“我灶下烧好了水,预备着她醒了洗澡,她要催呢你就帮着提到浴桶里,要是不催,就等我回来伺候。”
飞雪忙答应,见她摘了篮子,挽着出门去了。
等阿沅去后不久,外头院门便响了。
飞雪出来查看的时候,微微诧异,原来是宫内的太监们到了。
因不知道找的地方对不对,正在门口探头探脑的。
飞雪对这些应对并不陌生,忙过去行礼接了:“公公们找谁?”
那为首的太监道:“是工部营缮所舒丞的家吗?”
“正是。”
太监闻听,满面堆笑:“太好了,咱家是奉命来送皇上御赐给舒丞的龙纹甲的,舒丞可在,请出来接领吧?”
飞雪略觉为难:“这、虽然在,但是因为身体欠佳,所以还未起身,请公公们进来稍候,我去叫醒……”
“不不不,”那太监竟拦着她道:“不必了,雨霁公公特意吩咐过,说是舒丞为了圣孝塔的事情忙的亏了身子,何况这御赐之物,之前舒丞也在御前领过了,我们只是来跑腿儿的罢了,很不必再吵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