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吴皇后最终是哭着离开寿康宫的。不过不同于她来时的那般欲语还休,娇娇怯怯,委委屈屈,吴皇后走的时候,是真的伤心,她脸上的妆也花了,头上的发也乱了,被陪嫁来的侍婢搀扶着,踉踉跄跄的走出寿康宫的正殿,边走边哭,那声声不绝的呜咽,那掩面哽噎的狼狈,那歇斯底里的形容…真是要多凄惨有多凄惨。
就连一直看她不顺眼的洪贵妃都有些不忍直视。可是事件的另一位当事人却能硬着心肠,冷着颜面就这么看着吴皇后离开,一句话也没有说。
只在吴皇后并仪仗全部离开后,沉声吩咐了一句,道:“今日之事,倘或从尔等口中传出去一星半点,朕必严惩不贷。”
寿康宫众多内侍闻言,立刻躬身应道:“奴婢遵旨。”
承启帝见状,颇有深意的扫了一眼殿中站着的洪家众人。直看的洪萱心惊胆战,就怕承启帝起了灭口的心思,却见承启帝已经换了一副浅笑容颜,向上首坐着的孙太后赔罪道:“今日朕宣洪爱卿一家进宫,本想着要讨母后的高兴,却不料出了这么多岔子。希望没坏了母后的兴致才好。”
孙太后微微一笑,看了一眼皇帝身后的洪贵妃,语带双关的笑道:“吴氏虽贵为皇后,然其年岁太轻,哀家也只把她当做小儿女一般看待。自家晚辈犯了错,身为长辈的岂有认真怪罪之理。只是劳累了陛下,国事繁忙,还得为后宫琐事操心。”
听得洪贵妃一阵心虚,连忙看向承启帝。
却见承启帝微微一笑,只说了句“无妨,既是一家人,操些心思也是应该的。”
语毕,并不想就此事深谈,遂转了话题问及宫中赐饭之事。
此言一出,洪萱等人才感觉到饥肠辘辘,看了眼时辰,却已是未时三刻了,怪不得大家都饿了。
孙太后连忙吩咐寿康宫的小厨房,张罗了一顿丰盛的午膳。周太后见状,刚要起身告退,只见承启帝笑眯眯的看了过来,向周太后说道:“母亲也没吃午膳吧?既如此,不若一起吃一点,人多,也热闹。”
孙太后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笑向周太后寒暄道:“是啊,周妹妹也留下一起吧。宫中许久没有这样热闹的事情了。”
周太后见状,顾念着儿子的颜面,也只得留了下来。嘴里却有些不甘不愿的说道:“既知道后宫清冷,就该多纳些贤良淑德之女子入宫侍奉,也是为皇家开枝散叶,绵延子嗣。哀家九泉之下,也好对仁宗交代。”
说的洪贵妃越发低头不语。洪氏众人也有些坐立不安。
承启帝见状,微微皱了皱眉,端着茶盏,不咸不淡的说道:“后宫清冷吗?朕怎么不觉得,朕只感觉自皇后入宫以来,这后宫是越发热闹了。”
一句话堵住了周太后的嘴。周太后讪讪地看了承启帝一眼,想了又想,最终还是没开口说什么。
孙太后见状,连忙向周太后说道:“这道醋腌小萝卜是芫儿的手艺。虽然食材粗糙,但吃起来香脆爽口,很是开胃,周妹妹也尝尝。”
洪芫当年侍奉承启帝于顺王府,一应吃穿恨不得全都自己准备,因此也养成了事必躬亲的性子。现如今虽已是贵妃之尊,然则洪芫闲来无事,还是喜欢鼓捣些酱菜小吃一类。只不过这些小菜用料粗糙,若是送给旁人也拿不出手。便转而送给自己的姨母孙太后,一来聊表晚辈孺慕之情,二则也是期盼自己能与孙太后在宫中守望相助。
周太后因承启帝谈及吴皇后不能安分随时,恪守妇德,不觉又想起了自己与皇后前来寿康宫问罪反而被扫了颜面一事,心中便大不自在。此刻又见孙太后请她吃醋腌小萝卜,知道孙太后是想转移话题,免得大家尴尬。心中略平整了些。遂示意身后服侍的宫俾夹了一筷子放进面前骨碟中,周太后略尝了一口,只觉果然是酸甜可口,爽脆得很。不觉点了点头,看了洪贵妃一眼,开口说道:“果真不错。一转眼风风雨雨二十来年,现如今咱们年岁都也大了,反不爱吃些大鱼大肉,海味山珍,只觉油腻的很。并不比这些个清粥小菜爽口。还是姐姐有福气,能得贵妃亲手腌制之物。哀家就没有这个福分了。”
此话一出,洪贵妃连忙站起身来,诚惶诚恐的赔罪道:“并不是臣妾怠慢太后娘娘。实在是这些东西粗鄙得很,且不值什么,倘或正经送给太后娘娘,也实在拿不出手,且无礼了些。”
周太后眼角扫过承启帝,发觉他根本没什么反应,只一味就着碧梗粥吃腌萝卜,吃的很是香甜。周太后微微一叹,便笑向洪贵妃道:“你既博闻多识,岂不知古人有云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的道理。何况哀家也并不是那等嫌贫爱富之人。你若有心,不拘送什么,只要是花了心思的,哀家自然喜欢。倘若你并无心思,哪管是送了什么奇珍异宝,认真说来,也不过是黄白之物,哀家就很稀罕不成?”
洪贵妃自承启帝登基以来,一直便受着周太后冷言冷语,横眉怒目,哪里体会过今日的和风细雨。不觉也是又惊又喜,连忙躬身说道:“太后娘娘既如此说,臣妾便明白了…臣妾宫中还有些亲自酿制的腌黄瓜,腌豆角,太后娘娘若不嫌弃,等会子臣妾回宫了,即刻叫人送往寿宁宫。”
周太后暖暖点头,冲着洪贵妃道:“你有心了。”
承启帝闻言,撂下筷子,向洪贵妃笑道:“朕记得你包的豆皮包子也很好吃。不如也做些给母亲尝尝。早起的时候,吃两个豆皮包子,一碗菜粥,再吃些醋腌的小黄瓜,比大鱼大肉香甜多了。”
洪贵妃得了承启帝的提点,连忙向周太后道:“既如此,臣妾明儿一早便包了包子,熬了菜粥使人送到寿宁宫,还望太后娘娘不要嫌弃。”
“怎么会。只是要劳累你早起做饭,哀家倒是有些过意不去。”
“能为太后娘娘做些事情,是臣妾的福分。”
周太后原也不过是客气一句,见洪贵妃这么说,只微微一笑,也不再多言。
一时间席上气氛倒是缓和了许多。众人边是吃饭,边是闲聊,倒也有了些其乐融融的意思。
欣然饭毕,又上了茶水。众人还未来得及饮用,只见承启帝的心腹内臣玉沉公公便匆匆走了进来,躬身秉道:“启禀圣上,椒房殿有人来报,皇后娘娘…自缢了。”
此言一出,四下皆惊。周太后更是吓得一个哆嗦,手里的茶盏“豁啷”一声砸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岂料承启帝只瞥了一眼神色恭谨的玉沉,依然不紧不慢的掀起茶盖,拂了拂水上的沫子,轻啜一口,淡然问道:“死了吗?”
玉沉一愣,旋即回过神来,低首回道:“没。幸而皇后娘娘的陪嫁侍女秋月发现的早,将皇后娘娘及时救了下来。如今已请太医过去诊治了。皇后娘娘且已清醒过来,只是…想面见陛下。”
“朕又不是太医…”承启帝有些心烦的将茶盏重重放在茶几上,想了想,到底还是有些不忍,遂起身说道:“算了,你也跟着过去一趟吧。”
这话是冲着下面的洪贵妃说道。洪贵妃闻言,立刻躬身应是。
杨氏并孙氏见状,也立刻起身告辞。
承启帝愧疚的看了孙太后一眼,转头向着孙氏说道:“今儿叫你们入宫,本来是想你们能陪着母后说说话,派遣一下宫中寂寞。不成想…不过如今你们也回京了,闲来无事,便递牌子入宫,多陪陪母后吧。”
孙氏等人立刻躬身应是,然后行大礼跪安,离宫不提。
而承启帝既打发了闲杂人等,便同两宫太后并洪贵妃前往椒房殿探望吴皇后,至于其后又有何种风波罗乱,自不是洪萱这等外臣之女能够知晓的。

第十七章

洪萱等人回到理国公府的第二天上午,便接到了宫中接连不断的赏赐——这当中有承启帝钦赐的,也有孙太后赏下的,甚至连分外不待见洪贵妃和理国公府的周太后都破天荒的送来了赏赐。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洪贵妃怀孕了。
年近三十的洪贵妃在承受了承启帝长达一年时间的专宠与耕耘之后,终于有了好消息。而洪贵妃腹中的胎儿,也将是承启帝的第一个孩子。
这对承启帝和大雍皇室而言,都是意义重大的。至少证明了承启帝作为一个皇帝和一个男人而言,是有着为皇族开枝散叶,为江山绵延子嗣的能力的。
而在宫中的几位主子看来,以前洪贵妃一直没什么音讯,可洪赋一家只不过入宫觐见了一回,就带来了洪贵妃怀孕的喜事。可见洪赋一家人身上,是带有福气的。
因此高兴坏了的承启帝并两宫太后,很愿意同洪赋一家共同分享这份喜悦。而皇家的看重与欢喜,向来就表现在源源不断的赏赐之中。
而这个孩子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出现,对洪贵妃自己来说,也是极为幸运的。因为他的出现,可以缓解洪贵妃因为皇后自缢所面临的危机与责难——虽然这件事情因为承启帝和两宫太后对后宫的绝对控制和严防死守,已经死死的捂住了。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那些宫俾内监得了上头的命令不敢嚼舌根儿,也难保皇后不会自己讲出去——为自己博得世人同情的同时,也能叫外人留下一个洪贵妃专横跋扈,逼死皇后的印象。
更何况,洪贵妃最害怕也最不希望的,则是皇后这么一闹,会在承启帝心中能留下一个“为情而死”的忠贞形象。
要知道在长久的相处中,没人能比洪芫更清楚,承启帝那表面冷漠,但内心多情的性子。所以洪芫不敢赌,虽然她向来鄙薄于皇后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小家子伎俩。然而不得不承认的,则是女人为了博得男人的注意才有的哭闹和蛮不讲理,很多时候都能激起男人心中的自得与怜惜。
而这样的局面,可不是洪贵妃想要看到的。而当她同承启帝一起进了椒房殿,看到了形容狼狈面容苍白的躺在床上,但却绝对经过了精心装扮而愈发显得楚楚可怜的皇后时,虽然承启帝的表现一如既往的冷淡,但是洪芫的心里还是不可避免的升起了强大的危机感。
又急又怒之下,洪贵妃一时气闷的昏了过去。再次醒来的时候,洪芫躺在了椒房殿的偏殿,她的身旁坐着又惊又喜的承启帝,孙太后与周太后则十分关切的站在地上打量着她,地上跪着的太医也一脸惊喜的禀明了她怀有两个月身孕的事实。
不过在恭喜的同时,太医也说出了对洪贵妃这个“高龄产妇”怀头一胎须得分外谨慎保养的担忧。更提醒洪贵妃在三个月内,不得太过劳累,须得安心养胎。
对于太医的遗嘱,承启帝并两宫太后自然是认认真真地听着,并嘱咐洪芫宫中伺候的人要分外精心。孙太后拨了两个心腹嬷嬷照料洪贵妃的身子,而向来瞧着洪贵妃有些不太顺眼的周太后干脆免了洪贵妃在三个月内的所有请安问候,也不要洪芫明儿起早为她准备早膳了,更嘱咐承启帝道:“陛下也要小心注意,这是洪贵妃的头一胎,她年岁大了,怀了孩子不容易。且她多年跟在陛下身边,也吃了很多苦,身子也单薄。须得好好保养才是。尤其是三个月内,洪贵妃胎相不稳,陛下若是有了什么兴致,也得忍耐一些才是。”
这会儿倒也不赶着劝谏承启帝要对后宫妃嫔雨露均沾了。大概也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叫洪贵妃添堵,影响了腹中胎儿。
而承启帝也难得的,对周太后的嘱咐表现出了顺从的意愿,这厢皇帝与两宫太后不约而同的表现出了对洪贵妃怀有身孕的紧张和高兴。多少奇珍药材,稀世珍宝不要钱似的赐给永宁宫。为庆祝天家喜事,后宫内的宫俾内监也全都多得了三个月的月俸,真真是普天同庆,竟把正殿内刚刚闹了一场自缢的皇后忘了个干干净净。
寝殿中,得到了风声的皇后却只能心有不甘的死死攥紧了身上的锦被。掩住口中的呜咽,两行清泪滚滚而下。
看着皇后如此绝望不甘的模样,守在一旁又替主子心疼又替主子委屈的花蕊立刻开口劝解道:“娘娘且莫伤心,仔细想想,永宁宫那位主子若真有了,兴许对娘娘而言,也并非坏事。”
“不是坏事,难不成还是好事?”吴皇后泪流满面的看着自己的陪嫁丫头,忍不住哭诉道:“原先她没有子嗣,只仗着陛下宠她,就将本宫逼迫至此。如今她且有了身孕,还不知是男是女,就连周太后都忘了当日承诺,对她百般殷勤。若他日真为陛下诞下麟儿,这后宫还哪里有本宫的立足之地?本宫莫不如今日就自请下堂,给那妖妇腾位置。”
“娘娘错了。正是因为永宁宫那位主子怀孕了,才有娘娘的机会啊。”花蕊一边说着,一边掏出帕子为吴皇后擦了擦眼泪,细细分析道:“娘娘心想,那永宁宫主子怀了身孕,不拘她生男生女,可太医说了,她身子骨不好,且年岁太大,若是为了安胎起见,这几个月是必然不能侍奉皇上的。这不就是娘娘的机会吗?难不成永宁宫那位主子为了博得陛下的专宠,就连不能服侍陛下的时候,也要拦着陛下,不让他去其他妃嫔宫中吗?倘若真是如此,不说周太后与满朝文武的态度,恐怕陛下也会心生芥蒂的。”
“一旦洪贵妃失了陛下的宠爱,就算她真的为陛下安然诞下麟儿,也不过是个人老珠黄的妃嫔罢了,娘娘又何必惧她?”
吴皇后闻言一怔,不觉抬起头,愣愣的看着花蕊。
花蕊见状,继续说道:“娘娘再想,周太后虽然一时对洪贵妃改了态度,却也不过是为了子嗣着想。老人家年岁大了,难免喜欢孩子些。这也是寻常事。可洪贵妃毕竟是孙太后的嫡亲外甥女儿,有着这一层关系,想叫周太后全心全意的对洪贵妃好,那也难。可是娘娘就不一样了,娘娘是周太后亲选的皇后,自娘娘自入宫来,每日晨昏定省,从来没错过规矩。周太后对娘娘也是满意的。如今洪贵妃有了身孕,不能侍奉陛下,若娘娘能趁此时博得陛下的欢心…将来有幸怀有龙嗣,那娘娘腹中的胎儿便是皇帝的嫡子,又何必在乎一位贵妃之子?”
“正如娘娘所言,如今洪贵妃也不过是刚刚怀有身孕,生男生女且还不知道呢?更何况…”花蕊说到这里,倾身上前,凑近吴皇后耳旁,悄声说道:“她洪贵妃年事已高,身子骨儿也弱,能不能安然生下这一胎,谁也不知道。且女人生孩子,本就是极危险的一件事儿。倘或运气不好,如奴婢的娘生弟弟的时候,就这么一尸两命的去了,也未可知。”
说到最后,不知怎么地,花蕊的声音竟是低沉了许多。她一张清秀的容颜隐藏在一片阴影里面,显得越发冷漠。
“你说的很对,不过是刚刚得了她有孕的消息,是男是女还未得知,本宫又何必自乱阵脚。”在花蕊温声细语的分析下,越发镇定清醒的吴皇后摸了摸脸上的泪水,含笑拉过花蕊的手,满面叹息的说道:“多亏了你这番金玉良言。不然本宫还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花蕊,也谢谢你救了我的命。若没有你,在这冷冰冰的后宫中,本宫真的不知该怎么活下去了。”
“娘娘何必如此。奴婢乃是吴家的家生子,生来便是为主子做牛做马的。能帮上娘娘,是奴婢的福分呢。”花蕊低眉敛目,遮掩住眸中真正的情绪,柔声提醒道:“不过当务之急,娘娘是否该梳洗打扮一下,去瞧瞧偏殿的贵妃娘娘。免得叫陛下和两宫太后误会娘娘是因为贵妃娘娘怀有身孕而不痛快,才不去道喜的?”
吴皇后闻言,如得了金科玉律一般,立刻点头应道:“你说的对,本宫这便梳洗一下,去给本宫的好姐姐道喜!”
于是盏茶功夫以后,面色苍白,一脸病容的皇后便在贴身宫女花蕊的搀扶下,摇摇欲坠的进了椒房殿偏殿。因着她刚刚在宫中大闹了一场,承启帝并两宫太后见着她的时候,便不由自主的皱了皱眉,心下一跳,生怕她想不开又来闹腾。
岂料吴皇后只是怯生生的看了众人一眼,神色羞愧的冲着承启帝并两宫太后行礼问安后,便走到洪贵妃的床榻前,略施脂粉却掩不住面色苍白,神容憔悴的脸上露出勉强的笑容,冲着洪贵妃柔声说道:“听太医说贵妃姐姐怀了两个月的身孕,本宫特来给贵妃姐姐道喜。”
只是吴皇后口中说着道喜,那脸上欲哭无泪的表情,以及语气中惋惜惆怅的情绪,却将她的糟糕情绪暴露无疑。不过在承启帝和两位太后眼中,皇后这样的表现也属正常。毕竟这可是一位因着承启帝不爱搭理她就能闹自缢的任性女子,如今得了这样的消息,却还能忍着性子不哭不闹,甚至还过来道喜,已是极为难得了。
洪芫见状,也不想在承启帝面前留下一个她得理不饶人的印象,遂勾唇一笑,很是诚挚的说道:“多谢皇后。”
再多的话却也没有了。毕竟言多必失,更何况当你极为欣喜且面对着极为落魄的对手时,很容易就会得意忘形,从而做出一些能叫人瞧得出破绽的事情。
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更冷静,这边是洪芫在后宫争斗中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体会的最为深刻的道理。
吴皇后看着眼前虽未表现出一笑泯恩仇的大度,却也淡定从容无懈可击的洪贵妃,看着她与承启帝相视时会心一笑的默契与幸福,心中微微有些刺痛。
周太后打量着打扮素净的吴皇后,也是微微一叹。
她当初之所以会选择吴阁老家的嫡长女为皇后,除了不满洪贵妃比皇帝大了太多,且跟孙太后关系太过密切,生怕这两人联合起来笼络陛下不亲近她这位生母之外,也是打听到吴家嫡长女同她的母亲一样,是一位极其娴静端庄,明白事理的才女。周太后想这样的女子入宫,必能同洪贵妃与孙太后好生相处,且以女子之柔顺安抚儿子那颗虽然年轻却也历经人情冷暖的内心。为陛下绵延子嗣,打理后宫。
可谁承想这吴氏自入宫后,只消停了几天,便仗着家世才学,年轻貌美,跟洪贵妃斗得那叫一个针尖对麦芒。纵然这当中也有几分是周太后的手段,可是眼看着自己相中的儿媳不能拢住儿子的心,周太后心中对吴皇后的表现也是不满的。
至如今,周太后眼睁睁看着她与吴皇后被孙太后和洪贵妃联手逼得节节败退,越发得了承启帝的厌烦。甚至洪贵妃如今更是连身孕都有了——
正如吴皇后身边的心腹花蕊分析的那样,老人爱孙辈,周太后一时也有些心灰意冷,甚至有借此机会下了台阶,与孙太后与洪贵妃一脉握手言欢的打算。
不过当周太后看到神色憔悴,楚楚可怜的皇后,看到皇后脖子上那一抹淤青的时候,又觉得于心不忍且心有不甘——这好歹也是她为陛下挑选的皇后,若是真的就这么遭了陛下的厌弃,岂不是说她周太后的眼光不行,所以才闹得后宫不合?
更何况周太后也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孙太后与洪贵妃联手独霸后宫,迷惑陛下。要知道对于帝王来说,将太多的宠爱与关注都放在一个人的身上,其实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所以就算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陛下,为了江山社稷考虑,周太后也不能允许承启帝专宠于洪贵妃一个人。
不过这一年的节节败退与处处失利,也让周太后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以寻常的手段去争宠,让承启帝疏远洪贵妃而亲昵其他的后宫妃嫔,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因为周太后机关算尽,却也忘了琢磨承启帝的心性——这位年少的帝王,当真像他的父皇一般,念旧,长情,且从不受人胁迫。
因为承启帝少年时被继宗迫害囚禁的往事,他在成为顺王的那几年,并没有机会遇见更多的女人。而在他最艰苦危难的时刻,又只有洪芫这么一个女人无怨无悔的陪着他,保护他。充当着爱人与亲人的角色。
老话总说“相依为命”,这样的情感也许在外人的眼中,并不能体会的如何深刻。但是在共同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之后,那种只有彼此的感觉,早就深入骨髓,无法遗忘。
而在承启帝的眼中,与他共同经历困苦的洪芫自然是最特别的。所以在登基为帝之后,承启帝为了报恩,也是为了维护心中积蓄已久的情感,他一直不顾外人的强烈阻力与反对,执意专宠于洪贵妃。
而为了表示他对洪芫的特别与器重,承启帝也甘愿在很长时间以内不触碰别的女人,所以大雍朝承启初年的后宫一向是比较清冷的。这也是皇后为什么从入宫后,就没消停过的原因。
不过现在看来,洪贵妃的怀有身孕,虽然是孙太后与洪贵妃短暂的胜利,但是对周太后和吴皇后来说,却也是打破了目前僵局的契机。
一个能让承启帝暂且将注意力从洪贵妃身上移开,留意到后宫其他女人的契机…
不谈后宫中,因为洪贵妃的身孕而再次酝酿的暗潮涌动。且说玉沉公公在宣读过圣旨与宫中的赏赐之后,也特别宣了孙太后的口谕——孙太后希望孙氏与洪萱能够经常入宫陪伴洪贵妃。一则是贵妃有孕,有娘家人在旁照顾,可以宽慰贵妃的心情。二来孙太后也觉得孙氏与洪萱是有福气的,能带来好运的。不提这两人还是同自己有着血缘之亲的家人,谁都喜欢同这样的人呆在一起。
所以次日一早,孙氏并洪萱又递了牌子进宫请安。
而这一次,她们冤家路窄的,又遇见了吴家众位女眷。后者也是递了牌子入宫请安的。只不过与孙氏母女想要探望洪贵妃的喜庆不同,吴家女眷,是奉了周太后的懿旨,入宫劝慰皇后娘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