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小娟先将舒安鸿的打开:《计算机基础》,拿着书,有些感动!记得无意间提过,现在外面都开始使用电脑了,两界镇却闭塞得彩电都还没见过几个,舒安鸿记住了,还特意买了这本现在不热门的书;接下来的就是热门书了,卫小娟下意识看看四周,竟然是金庸的《射雕》和《神雕》,记得一天和舒安鸿争论里面的内容后,他就老是叨叨要让她看到原著,不然会“不解真意”,哪是不解真意啊?实在是卫小娟看过三种版本的《射雕》、《神雕》,肯定有些地方记忆模糊了!不过,卫小娟一点儿不介意这个馈赠,小心藏起了小说,可不能让老爸发现!其余的就是一些饼干、各种罐头等新潮食品。还落出一个红包,卫小娟好奇打开一看,四个人头的100块一张!
红包放在一边,打开朱家的大袋子:一个漂亮的音乐盒,一定是优优挑的;两套男女童装,是周雅挑的;还是有一个红包,卫小娟一同放到了大床上。
出门到任长凤家,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打过招呼,拎回了还在看《白娘子》的卫小明,见大人们还在火边闲聊,自顾打理了两人的洗漱,姐弟俩爬上小床睡觉了!
卫大军和王芳直到近十二点才洗漱进房,山村的农历十月已经开始冷起来了,王芳先是拉开蚊帐,看到两个孩子的被子没有踢开,这才放心上床躺下,发出舒畅的叹息!
卫大军伸手抱她入怀,她难为情道:
“今天算了,太累了!你也早点休息吧!”
“呃~!我只是想和你说说话!累是累点,但高兴啊,反而睡不着觉了!”
“你说!呵呵!”王芳有些不好意思,用力往他怀里挤挤。
“床上有两个红包,应该是小娟在拆那两个当兵的礼物发现的,一个就装了100块!有些受之有愧啊!”
“那么多!但礼金总不可能退给人家吧?那两个解放军为人都挺好,挺大方的,要不?让小娟认舒医生做干爹吧!听说朱营长和他本来就有亲戚关系,那样也就等于多了两家亲戚走动了!”
“还不知道人家愿意不?以后再说吧!芳,咱们家这次酒席还赚了钱!”
“我两头大肥猪都杀了,你怎么不算?”王芳过手的礼金转手就交给卫大军了,她只知道娘家除了自家,其他叔伯兄弟送的礼都不重,能有几个钱?
“真的,那两桌煤矿老板加起来我收了一千块,还不用还礼的!上院子的大奎哥这次帮了大忙,…总之,算下来还赚一千来块,加上建房剩了两千块,家里总算有余钱了!”
“你不用给我说,听到就头晕。真是的,以前你什么都不说,我怄气;现在你给我说,我又不懂。不过,我还是挺高兴的!”
“现在家里你和孩子慢慢亲近我,我才感觉到有家的温暖,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有了挣钱的动力。我想要0你手上没有这么厚的茧,想小娟考个好大学,想满足小明天天有肉吃的愿望!能每天给你们说说话,哪怕你们提不了什么意见,只要不继续忽视我,我也很是知足了!”
“大军!以前是我误会你了,我一直以为你被妈逼着娶了我这么一个女人,所以才不爱在家待着?害怕我们娘三再惹你生气,你就更不愿理我们了,就经常告诫两个孩子不要惹你,幸好,菩萨保佑!我们趁早发现了你的…唔…!”唇被堵住了!
“傻女人!…”

卫小娟用力将脑袋捂进棉被深处!眼角微润。
明天!不管吊脚楼的墙面有没有干透,一定要搬进去!免得再失眠的时候又听到什么秘辛!
在卫大军和王芳的眼里,卫小娟已是颇为懂事了,建房忙碌的半月里,她带着卫小明上学放学,辅导功课,家里能搭上手的地方她也是眼疾手快的先做了再说。
所以对她要求搬寝室也是没有多问,卫大军找师傅给她另做的一间新床也取回来装好,抬了一间书桌进去,按照她的要求做了一个立式的两开门衣柜,屋内的空间还很大。卫小娟拒绝了王芳用布帘隔出一个“粪桶间”的建议,搬了一张方桌和几条木凳在里面摆上。
所有木质的家具都没有上色,整个屋子泛着柏木的清香,简单的家具,合理的空间布局,书桌上整齐的排列的书籍,方桌上放着一个红色的大花盘,里面装着一些卫小娟自制的小玩意儿。…
对这提前N年享受到的房间,卫小娟相当满意。开始全心投入调教各个“小孩子”的大业中去了!
-——转换视角——
今年元旦,小川县文化广播局空前的忙碌,日子好过了,各处文化汇演争相举行。邀请局内各领导亲临现场的函件是积了一堆,整个文化局空前的忙碌了起来!
马友方是广播局的副局长,九三年十二月三十号,他被安排到了一个叫“两界镇”的中心小学做文艺比赛的评委。
在早上天微亮的七点,揣着文化局的工作证和学校的邀请函,拎着公文包,他登上了前往虹山县的长途公车。看着越来越高的大山,越来越少的人烟,越来越窄的马路,他的心里有些失望和无奈。
“两界镇”这个地名,他甚至没有听说过,当年高中毕业,他到过深圳,去过上海,喜欢上了文艺表演类的工作。后来回到蓉城家里,千方百计的跑关系,执意进了小川县比较冷门的文化局,一做就是近十年。
结果,自己快三十了,只有放弃自己成名的“理想”;期望能遇到一两个值得包装的“明星”,也算了了一个心愿,可不知是自己要求太高,还是什么原因?到现在熬到了副局长的位子,也没“熬”出过一个苗子来!如今,更是沦落到去给山村的小学生做评委了!
在破旧的公车上颠簸了近两个小时,终于被售票员告知“目的已到”!头晕脑胀,腿脚酸软的下了车,目送公车继续向前方更深的大山深处远去。马友方直觉看看时间,饶是再不愿意,他还是必须守时,这也是他的工作原则。
九点,离信函上的时间还差半小时。他远目四望,下车的地方是一个路边的“丁”字口,不用辛苦找寻其它的道路,沿着岔路走就是了!
第二十章 元旦文艺表演
马友方沿着岔道走了不到两分钟,迎面跑来一个满头薄汗的半老头,穿着一身正式的中山装,花白的头发,黑框眼镜,黑瘦的马脸,…
老头也看见了马友方:年约三十岁,长相斯文,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一身微皱的西服,露出深蓝色毛衣“v”形领口,里面还扎着一根银色的领带,手里拎着一个黑色公文皮包,一副专家的“派头”!老头缓下稍急的步伐,试探问道:
“这位是县城文化局的马局长吧?”
马友方猜测着老头的身份,也没纠结于正副局长的称谓,谁想当“副”的啊!点头承认道:
“你是两界镇中心小学的…,来接我的吧?”
“敝姓刘,您就叫我刘老师吧!这边走,咱们边走边聊,我给你介绍一下今天的情况!”
两人走上了另外一条岔道,刘老师滔滔不绝的介绍了起来:
“今天我们镇上约四十个节目参赛,这次特地请县上的专家来我们镇上看看:一方面,丰富一下咱们山里人地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有专家点评,孩子们和孩子家长也图个高兴!您说是吧!和您一起当评委的还有我们镇上的副镇长,我们中心校的校长和音乐老师…”
九点半,各就各位,表演正式拉开帷幕!
马友方看完了近一半的节目也提不起兴趣来,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窝在家里看看新租的四大天王的录像呢!翻来覆去,生涩僵硬的表演很难看到出彩的地方,连县城的幼儿园也比这自然吧!还有,谁编的舞,动作不连贯…
总之,问题特多!这时台上收音机传出一个他不甚熟悉的音乐,“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谁也不知道…”,台上来了一个小男孩,戴着涂成褐色的纸板“犄角”,身上是一条牛仔背带裤,裤子后面还真的有一条尾巴,接着又来几个小孩子,几人随着音乐演出了一幕生动的情景剧。可以给个七十分!
马友方不是看中节目了,他看中了这个创意!在小学生千篇一律的唱歌,跳舞中穿插了这样一个独特的节目,还是很扯人眼球,编排的确实也不错!
节目很快结束了,“小龙人”跑下台子,奔到了一群人中间,拉住其中一个短发女孩的手似乎在说着什么?那个女孩伸手帮他取下头上的“犄角”…
接下来,马友方又被中心小学一个钢琴演奏,搭配其她几个同学的诗朗诵吸引了目光,在他看来,这位女生的钢琴演奏相当到位,完全掩盖了诗朗诵的光芒;这个女生的形象也不差。
他突然看到,旁观有个评委脸上出现了掩不住的得色,大概知道了,这个节目照惯例,应该就是今天的内定冠军了吧?好吧,给个九十分吧。
多人相声:节目不错,普通话太差,内容也不适合学生,照搬的春节上面李金斗大师的节目!勉强及格。

欢快的异域歌舞《天竺少女》,让他有些诧异,小学生就有选择这首歌的么?
前三后四的排列,整齐划一的动作,服装倒是没有多么统一,黑毛衣,红裙,样式有些杂。
其中有两个女生引起了他的关注:一个长发气质女孩,和一个短发灵动女孩,她俩的动作很到位,就像学过似的,整个舞蹈的编排也连贯一致,比起有些中学生也不遑多让。但是这是个整体节目,两个人出彩并不足以加分,所以只有遗憾的打了一个八十分。

到快结尾时,又上来一个相声《天大的事儿》:表演者的那个女生很是眼熟,正是那个帮“小龙人”取犄角,跳天竺少女的那个短发灵动女孩。
女生用一种极端八卦的语气问道:昨天咱们学校发生了一件大事,你知道吗?
男生:不知道。昨天我正好生病没上学。
女生:这件事太吓人了。我亲眼目睹的,当时吓得我差点哭出来。
男生:啊!什么事这么可怕?快说说!
女生:这件事,你得听我从头慢慢说起。
男生:你就别卖关子了。
女生:它发生在昨天早晨9点59分60秒…
男生:你说10点不就完了!
女生:当时,吴老师正在给我们班上课。同学们听得特别专注、认真。教室里鸦雀无声,静得地上掉下一根针都能听见,可惜当时就没一个人带针。
男生:咳!
女生:就在这时,坐在窗户旁的我,看见校园里有几位老师,正在饶有兴趣地朝天上望。不一会儿,就围了好几位。再过了一会,又围了几十位。再过了一会,又围了几百位…
男生:等会,我们学校哪有这么多老师?
女生:呵,后来的好象是学前班的小朋友。
男生:你倒看清楚点!
女生:吴老师正盯着我,我能看清楚吗!
男生:快说,怎么回事?
女生:我也朝上看,可头上是楼板,什么也没有。
男生:废话。快说!到底发生了什么?
女生:只见天上,阴云密布,没有太阳,也看不见星星…
男生:你咋这么多废话!
女生:就在这时,天上,突然…好象不是打雷声。
男生:啥?是飞机爆炸啦?
女生:不是。
男生:是美国火箭失事啦?
女生:不是。
男生:外星人撞电线杆啦?
女生:也不是。
男生:哎呀,快说,你急死我了!
女生:时间一秒一秒过去。你说吴老师也是,她哪节课都不拖堂,偏偏就这节课拖堂。正在这时,天上掉下…你猜掉下什么?
男生:我猜呀?!
女生:猜猜。
男生:掉下一块大陨石?
女生:不是。比这小。
男生:掉下一辆大坦克?
女生:再小点。
男生:一辆拉煤车?
女生:小点。
男生:马车?
女生:再小。
男生:自行车?
女生:不对。你往吃的方面想?
男生:你早说么!——大天鹅?
女生:不,含水份的…
男生:大冬瓜?
女生:有点门,再小点。
男生:西瓜?
女生:再小点。
男生:西红柿?
女生:小点。
男生:橘子?
女生:小点。
男生:葡萄?
女生:再小点。
男生:还小?我猜不出来了!
女生:笨的,是…
男生:到底是什么?
女生:雪花。
男生:下雪呀!
两个人的普通话很好,各自的表情做得也不错,尤其是那个女生,神态夸张的引得所有人都跟着紧张,揭晓最后答案时,下面所有人都一齐恍然大笑!
这么小的一个姑娘,长相不是那么炫目,却能吸引住马友方全部的注意力,真是一个天生的演员料。马友方坚决给出了一百分。
后面的节目就再也没能吸引住他的目光了。
最后结论出来了,竟然是两个成绩第一,“钢琴朗诵”和相声《天大的的事儿》,内定没有成功,评委有人黑了脸!
马友方暗笑了一下:可能内定不止一个,另外一个被早早淘汰了…所以…!他看现场有些僵,打圆场道:
“要不,奖状再写一份,奖金就平分吧!”
——转换视角——
“平分!不干!”
“平分!不干!”
两个节目的小演员被叫到了办公室,听得这个最终决定,两个作为主导的女生一齐反对道。
说出方案的刘老师有些呆滞,他没想到有学生竟敢这么坚决反对老师的意见,一时茫然问道:
“那你们说怎么办?”
卫小娟正是那个灵动短发女孩,她不同意平分的原因很简单:要是得奖的那个六人舞蹈,倒是可以考虑让出一半去;好不容易只和搭档董一建一个人平分“二十块钱”,怎么可能会放过?虽说现在家里比较开明,一二十块钱,说明原因了也能要到,但是意义不一样啊!再说了,蚊子虽小,它总是一块肉啊!
另外那个弹钢琴的女孩叫曹月然,她整整比身边的卫小娟高出一个头,十二岁的女生已初露绝色风采,蔑视了卫小娟一眼!她不干的原因不是为钱,是她的傲气使然,她不会允许在这落后的小镇上有人越过自己。
两个各有心思的少女都不说话,气氛一时僵了下来。
PS:相声节目从百度贴过来的,为了弥补它占的字数,多传了一段。原谅偶吧!还有,请有意见的亲一定在书评区提出来啊!偶一定斟酌改进!有了你们的意见,作品会越来越完美!鞠躬,感谢!
第二十一章 剽窃来的“第一名”
马友方喜欢看到良性的竞争,玩味儿的看完两个女生多变的脸色,提出了一个谁也无法拒绝的条件:
“十分钟时间准备后,你们一人再表演一个节目!不限人数,不限内容,随意发挥,能出新最好!我代表小川县文化广播局可以郑重承诺:优胜者可以在明年四月份代表小川县参加蓉城电视台的台庆晚会,而且今天还会获得文化局提供的五十块钱额外奖金!”
“¥”卫小娟被诱惑了,“五十块”!
“*”曹月然也被诱惑了,“电视台晚会”!
卫小娟首先回复冷静,道:
“这个节目的评委能不能从现场征集二三十人,不选教师,选观众!”
马友方再次为眼前的女生喝彩,聪慧,冷静,灵秀集于一身,希望待会儿的表现能再让自己惊艳!他哪知道卫小娟的“大众评审团”完全是剽窃人家“超女”的创意!
吩咐依旧呆愣的刘老师出去选“大众评审”,他也心情舒畅出门去了,顺带把两人的“亲友团”放进来,一人选了一个教室紧急集训去了。
十分钟时间眨眼即过,台上没有了主持人。
悠扬的杨丽萍89版《孔雀舞》音乐响起,曹月然是一身靓丽的“孔雀”妆容震撼亮相,在山区的元旦,天气还颇冷,丝毫没有影响到身着单薄的她身姿款摆。
短短的四五分钟,她为在场的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华丽的服饰,浓烈的民族风情,优雅迷人的舞姿,令人目眩神迷。唯一令马友方感觉不足的是:曹月然完全是照搬杨丽萍的舞蹈,没有创新,动作还微微有些生涩!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曹月然鞠躬下台。卫小娟看着她孔雀般得意的样子,皱了皱眉,换做真正十岁的卫小娟来,不但这个加时赛都可以省略,说不定比赛都不一定能参加;但是现在是“二十九岁”的卫小娟,二十一世纪的儿童歌曲舞蹈可是信手拈来啊!
掌声渐歇,台上不见有人出场。一些心急的观众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另外的那个学生是否临阵脱逃了?
正在这时,一个娇憨的声音单独响了起来:
爸爸妈妈,
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陪陪我,
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亲亲我,
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夸夸我,
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抱抱我,

接着,一种从没听过欢快曲风响起,台上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先是一个卫小明蹦跶着欢快的舞步最先出现,然后是腰系小鼓的朱优优、摇着沙铃的李思琪、敲打着三角铁的董一建,最后是“说唱”的卫小娟。
到了台上,曲风又转,卫小娟也把声音从“仔仔”的娇憨,换成“林妙可”的清脆,继续唱着这首“剽窃”而来的最优儿歌。
唱着这首歌的卫小娟心思飞得老远,犹记得和女儿元乐乐总是一起欢快的演绎这首歌,有时元锦也会加入,在唱到“抱抱我”,三人就会抱在一起;“亲亲我”,两人就会各自亲吻元乐乐的嫩脸;“夸夸我”,两人就会举起大拇指夸奖女儿“真棒”…
卫小娟觉得:自己必须尽快看一眼元锦,证明他的存在!
一曲唱罢,台上几人没有多作停留,在一片掌声中回到暂时借用的办公室,李思琪和朱优优兴奋的讨论激动的心情;卫小明早就在卫小娟那学会了这首歌的简易街舞,在办公室东摸西瞧的,根本没有发现姐姐低落的情绪;只有最后跟进来的董一建,用惊讶疑惑的目光注视着这个越来越独特的同桌,他发现自己有些雀跃的心竟然随着她的低落而低落,这么出色的表演,她究竟伤心的什么?
外面已是一片激烈的探讨声,各路家长的惊叹,问询…,胜利属于创新者!
马友方郑重的把手里的小型录音机装进公文包中,这才匆匆召集两个节目的小演员到一起,宣布了他的决定:
今天的第一名给卫小娟的原创节目,但是曹月然的舞蹈也一起入围明年蓉城电视台的晚会。接着他又统计两人的资料,还打算长篇大论一番!以表达心中的雀跃…
“老师!这都中午了,您是不是先把奖金发给我,我还要招待帮忙的同学呢?”
卫小娟的举手发言打断了马友方的畅谈,自然引得曹月然侧目的鄙视。对这一切,卫小娟视而不见,她才不想去做什么“明星”,现在只想快点拿钱走人,吃了饭还有十几里路需要走呢?
马友方闻言愣了愣,对卫小娟灵动出尘的人儿却说出如此市侩的话语感到讶异,思及她的年龄,又释然道:
“卫同学真是个急公好义的小姑娘,知道受恩将涌泉相报。嗯!这样吧,你们两人务必在年前带着家长或老师来我们小川县文化局登记详细资料,我们好根据你们的特长设计一些适合的东西!这是我的名片,你们收好,那就这样吧,你们随时可以来找我,我住宿也在那儿的!”
不同于曹月然的兴奋及小心翼翼,卫小娟双手礼貌的接过名片,连同奖金一起淡定的揣进随身的小包,奖状折好,递给了代表学校的思琪。在马友方的殷殷嘱咐中离开了办公室,途中向激动不已的李老师报备完情况,几人才一同走向两界镇的街道。
两界镇在卫小娟的记忆中倒是没怎么变样,这时已是一点过了,街上熙攘的人群渐少,倒是各个小吃餐馆、炒菜馆子还热闹不已。
李思琪带路来到了一家大路边的餐馆里,叫了五碗抄手,趁着还未上桌,几人都在四处张望。
卫小娟的失落心情早已压下,身揣“巨款”,她的心情也恢复常态了。见到朱优优目不转睛的看着餐馆蒸笼里,小巧可爱的“青蛙”,连忙殷勤的叫来了一盘。
“优优还没吃过吧?这是甜的,青蛙脊背上的红色是食用色素,眼睛是黑豆,肚子里装的是豆沙!来,你们都别客气呀,今天真是谢谢你们无偿帮忙了啊!”
她把“无偿帮忙”咬得特别清楚,大大咧咧的李思琪闻言,连忙客气道:
“说什么话啊!你我什么关系啊,还谢谢你让我大大露脸了呢!是吧优优?”
“嗯,就是,你真要感谢我们,就把你新做的洋娃娃送给我们一人一个,那才是我们喜欢的。”
李思琪连忙补充道:“就是,就是,我们只要洋娃娃!”
这时,抄手来了,卫小娟从碗里挑了两个到卫小明的碗里:
“弟弟,姐对你还好吧!”
“好!当然好了,只要不骗我做家务就更好了!”卫小明含着不常吃的小吃,囫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