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听完,更是惊讶了几分,问道:“二老爷去瞧女孩儿作甚,难不成想纳妾?他可是正守着孝呢,家中不能办喜事。”

杨婶撇嘴道:“谁晓得,干过眼瘾也不定。”她见院中无事,索性拉了林依起来,道:“咱们也去瞧瞧热闹。”

田间菜未熟,林依正无事,于是点头,随她去了。到了村东头一瞧,好个热闹景象,黑压压一片,全是男人们,个个瞧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指点几下。林依挨着瞧去,里正,户长,张梁…村中稍有些钱的,都位列其中,她将杨婶扯了一把,问道:“怎地不见有女人来瞧?”

杨婶笑道:“家中钱财,都在女人手里掌着,她们不来,男人怎么买人?”

林依想了想,明白过来,也笑道:“原来个个都长了心眼子。”

她俩在旁边讲话,正巧被户长听了去,打趣张梁道:“你家娘子捏着钱还不放心,派了奶娘来盯梢。”

里正昨日才买了个十来岁的女孩儿回去做小,闻言也来笑话张梁:“怪不得张二夫人不来揪你回家,原来怕来了,被你讨钱买人。”

张梁面红耳赤,辩道:“我正居丧,岂可买妾,莫要瞎说。”

户长与里正挤眉弄眼,笑道:“哪个叫你买妾,咱们明明讲的是丫鬟。”一众男人哄堂大笑,个个来望张梁,张梁面儿上下不来,走到被卖的几个女孩儿跟前,挑了个最水灵的,中气十足地冲牙侩喊道:“这个丫头,我要了。”

杨婶在旁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又糟蹋一个。”林依踮脚瞧那女孩儿,年纪比她大不了多少,不禁皱眉道:“杨婶你不拦着些?”杨婶得了提醒,连忙挤进人群,扯住张梁袖子,劝道:“二老爷,二夫人才抱怨家里短钱使,莫要再朝家里添人了,添张口,多费几多粮食…”


第四十五章四个丫头
林依眼一闭,这话劝的可不高明,再睁眼时,果见张梁气愤伸手,将杨婶推了个踉跄,嚷嚷道:“一个下人,胡言乱语。”周围有人在笑话张家无钱,更是让他着恼,血涌上头,一时激愤,竟又挑出三个来,道:“四个丫头,咱张家男人,一人配个丫头,正好。”

杨婶一惊,忙要再劝,却又被推了一下,跌倒在地,她老胳膊老腿儿,不敢再上前,只好眼睁睁瞧着张梁带着四个丫头和牙侩,朝张家去了。林依挤进人群,将杨婶搀了出来,关切问道:“摔到哪儿了,可要看游医?”

杨婶摇头道:“无妨,哪有那样娇气,二老爷往家里去了哩,二夫人定要发脾气,咱们赶紧回去看看。”

林依扶着她朝前走,却将脚步放慢了,道:“咱们不去触这霉头,待二夫人发过脾气再进去。”杨婶摸着还隐隐作痛的胳膊肘,点头依了她,二人慢吞吞行至张家门首,只在院门外躲着不进去。

张梁已将人带至方氏跟前,方氏站在堂屋门口听他讲了缘故,并未吵闹,但却强拗着不付钱,牙侩见状,只好到张梁身后,将那四个丫头拉了过来,道:“既是把不起钱,我再带回去,户长说还要挑一个哩,莫耽误了我的生意。”

张梁方才就是被激着一气挑了四个,这要是又被领回去,岂不是更丢脸,他连忙大步迈过去,拦住牙侩去路,软声央道:“且等等,我去取钱。”他方才吼过方氏,无果,这回就换了套路,将她拉至背人处,好声好气解释道:“我瞧你在家辛苦,送个丫头来服侍你而已,你想想,我还守着孝呢,怎么纳妾?”

这话还算中听,又还占些理,方氏缓了神色,问道:“服侍我,一个尽够,你买四个作甚?”张梁脸色泛红,道:“既是丫头,只有咱们买,显得小气,因此我多买了几个,分与大哥和儿子们。”

儿子是亲生,买两个丫头使唤,方氏无话讲,但听说还有一个是要送与张栋的,那眉毛就挑了起来。张梁急着叫她掏钱,忙道:“任你请谁帮个忙,也要送份礼去,儿子们往后还要指望大哥,能不先巴着些?”每每有事,总是这套说辞,方氏气恼瞪他一眼,但还是看在儿子份上,点头允了,随即走下台阶问牙侩:“一个丫头几个钱?”

牙侩见张梁说动了她,先暗地竖了竖大拇指,又赞了声:“这位夫人好贤惠。”再才报了个价钱:“四个丫头都是容貌出挑,每个一贯钱。”

方氏一瞧那四个丫头都是貌若春花,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听了这价钱,更是转身就走,道:“咱们家一农户,买了丫头是要做活的,要她长得好看作甚,且领回去。”

牙侩生怕失了生意,拉了一个丫头与她瞧,道:“手脚也灵便,最难得的是老实。”张梁一旁帮腔道:“年纪都只十三四,你想怎么调教,就怎么调教。”这话方氏爱听,扯过一个细打量,瞧手脚,瞧眼神,又问了几句家住何处,为甚么被卖等语,再向牙侩讨价还价道:“十来岁的女孩儿,吃得多,力气却没一点子,我买来亏得很,每个两百文,就买下。”

牙侩愣道:“你这杀价也太狠了些。”

张梁见方氏把这价还得没谱,忙道:“各退一步,五百文罢。”

牙侩不大愿意,方氏就开始挑毛病,这个手太嫩,那个狐媚子。牙侩听得急了,道:“狐媚子算甚么毛病,当作妾卖,人人争着要哩。”

大概是流霞通风报了信,杨氏走出门来,道:“你这女孩儿,除了长得好些,曲儿也不会,舞也不会,哪个大老爷愿意买回家去作妾,哄谁呢。”

方氏见她帮自己还价,很是诧异,侧头望了她一眼。牙侩抬头一看,见杨氏虽着素衣,却有雍容气度,她正揣摩如何回嘴,流霞在一旁插话道:“我们大夫人乃是东京人氏,甚么没见过,你少要搜寻些假话来哄人。”

牙侩被戳中心思,尴尬一笑,不敢再讲,就依了张梁的价格,收了两千文,将四个小丫头卖与了张家。

因杨氏帮忙还了价,方氏看她顺眼许多,就不等她回屋,将个容貌最出众的丫头领到她面前,笑道:“大嫂家三口人,却只一个丫头服侍,向来诸多不便,咱们特特多买了一个,送与你使唤。”

杨氏也不推辞,只问:“真个儿送与我?”

方氏点头:“是。”

杨氏又问:“随我处置?”

方氏将这丫头的卖身契递了过去,笑道:“既是大嫂的丫头,要打要骂自然随你便。”

杨氏接了卖身契,谢过她,道:“弟妹所赠,自然要与几分颜面,哪能说打就打。”她见方氏面有得色,很有些瞧不起她,垂了眼帘,扶着流霞的手重进屋里去。张栋正在桌前看一封昔日同僚来信,见她领了个新丫头进来,抬头问道:“哪里来的?”

杨氏朝椅子上坐了,道:“外头动静你竟是没听见?二弟领回来,弟妹送的。”

张栋将那丫头打量几眼,面露满意之色,挥手叫流霞领了她下去,再向杨氏打商量:“儿子去了,你总得让我留个后,原先那几个妾,久无生育,卖了也就罢了,这一个,且当丫头养几年,待得出了孝,与她开脸放到我屋里,可好?”

杨氏闭眼想了想那丫头的容貌,摇头道:“二十七个月的孝,只剩两年,那丫头我刚问过,她才十三岁,再过两年也只得十五,怕是不好生育哩。再说咱们外债未清,哪来的闲钱多养一口人,不如先转手卖掉,待得出孝,我另与你挑个好的。”

张栋舍不得,但各方各面考虑一番,还是杨氏的话更在理,转念一想,反正杨氏在纳妾一事上,从不拦着他,早纳迟纳都是一样,遂道:“依你,还是唤方才那个牙侩来,免得麻烦。”

杨氏应了,唤进流霞,命她去问林依牙侩何在。流霞去过,回报道:“林三娘讲,就在村东头,围着一大圈人的就是。”杨氏闻言,便叫她带着那丫头,去寻牙侩退掉。流霞领命,去了,那牙侩本不愿意,口称货已售出,概不退换。但那丫头容貌上好,不等流霞与他辩解,先被另个有钱老爷瞧上,流霞是个灵活人,便不再提退货,直接改卖了他人,反倒多赚了五十文,回去报账,叫杨氏狠夸了几句。

方氏赠了个最好看的丫头与大房,摆明了要瞧杨氏笑话,正在房里偷着乐,却见任婶跑进来道:“二夫人,大夫人真是厉害人,转头就将你送的丫头卖掉了,大老爷吭都不曾吭一声。”

方氏不信,亲自走去杨氏房里,四面溜一眼,问道:“怎不见新丫头在大嫂跟前侍候?”

杨氏先道歉,再道:“缸里没了米,你大哥硬要将你送的丫头卖掉,我一个没拦住,只好由他去了。”

方氏将怀疑摆在了脸上,道:“天下男人一个样,大哥会主动卖丫头?是大嫂卖的罢?”

杨氏一笑,也不争辩,回头唤流霞与二夫人斟茶。方氏见她默认下来,心内佩服大过气恼,不由自主羡慕道:“大嫂真真好本事,干净利索卖了丫头,还不见大哥抱怨。”

杨氏啜了口茶,叹气道:“迟早是要纳的,总要续香火。”叹完又劝方氏:“我是为了子嗣,无可奈何,你有儿有女,由着二弟买个丫头来家作甚,若真是缺人做活,左邻右舍无事做的媳妇子多得是,雇两个来家便成。”

她一力劝方氏也将新丫头卖掉,方氏自己也极愿意的,但摸了摸额角,昔日的大包虽已消退,却似还在隐隐作痛,她怕卖了张梁心头好,又要惹来皮肉苦,思前思后,道:“我要做个贤惠人呢。”

杨氏与流霞捂嘴偷笑,她还浑然不觉,顶着一张不甘愿的脸起身告辞。她蔫蔫地回到房内,张梁正在与两个儿子分发丫头,她见那三个样貌都差不多,便没多话,由着张梁行事。

张伯临与张仲微一人分得一个丫头,二人两两对望,都是莫名其妙,张伯临胆子大,直接问张梁:“爹,别个读书,都是书童跟着,为何咱们却是丫头?”

张仲微连连点头:“叫个丫头磨墨捧书,带到书院去,好不丢人。”

张梁被两个儿子的话臊红了脸,但他们是无心之语,又不好发作得,只好胡乱应答:“哪个叫你们把丫头当书童使,这是瞧你们大了,送与你们叠被铺床的。”他将通房丫头一职讲得极隐晦,张伯临到底大些,听明白了,有些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欢喜,笑着谢了父亲赏,拉着张仲微出去了。

张仲微却还是没想明白,脚跟着脚,跟到张伯临屋里,指着自己的那个丫头问张伯临:“哥哥,我有奶娘服侍,要她叠被铺床作甚?”

张伯临忙着打量自个儿的丫头,懒得理会他,不耐烦道:“亏你读了那么些书,自己琢磨。”


第四十六章懵懂仲微
张仲微老实应了一声,准备回房翻书,向文中求答案,张伯临却又叫住他,兴致勃勃问道:“你瞧我这个丫头长得像不像颜如玉,我唤她如玉可好?”

张仲微哪里晓得取名儿的讲究,随口答道:“哥哥说好,定是好的。”张伯临听他也说好,便向那丫头道:“从今往后,你就唤作如玉。”新得了名儿的如玉脆脆应了一声,取过桌上茶壶晃了晃,道:“空了,我去厨下烧滚水,与两位少爷煮茶。”张伯临见她机灵又懂事,大喜,眼神随着她出门去,直望到拐角不见影儿,才将目光收了回来,拉着张仲微道:“你这丫头,可想好了名儿?”

张仲微懵懵懂懂,挠了挠头,道:“我问问三娘去。”

张伯临朝他胸前捣了一拳,道:“这等小事,你还要去问林三娘,没得出息。”

张仲微不惯与兄长顶嘴,只道:“我还不大明白,且等我回房想想。”他别过张伯临,领着自己的丫头回到房内,想了好一时,还是不明白张梁为何无缘无故要送个丫头与他,去翻了几本书,圣人们也没给出答案。他困惑坐到窗前,眼睛望向林依卧房方向,问那丫头道:“你会些甚么活计?”

那丫头打了个呵欠,答非所问:“跟着牙侩赶了一晚的路,困得紧,能不能先让我睡一觉再回话?”

张仲微吓了一跳,朝后一缩:“你这丫头好没规矩,这里可没得床与你睡。”

那丫头转头看了看,墙边就有一张床,她将手一指,道:“那不就是,二少爷莫要小气。”

这若换作张伯临,听了这话定然欢喜,但张仲微却很不高兴,斥道:“你这丫头也太胆大妄为,且站好了回话,你到底会些甚么活计,若是甚么也不会做,我还将你送还给爹。”

一个是风华正茂的少年,一个是年近半百的糟老头子,那丫头略一想就作了选择,连连摆手:“别,可别再把我送回去,我本事可大了,你能讲得出,我就做得到。”

张仲微暗道,总算答了句正经话,又问道:“叠被铺床,会不会?”

那丫头忙点头。

张仲微稍感满意,接着问:“种地会不会?”

那丫头明显一愣,犹豫着答道:“不会…我学…”

张仲微笑道:“有上进心,甚好。”他又朝窗外瞧了瞧,林依房间的窗子开着,想必有人在家,这就把丫头与她送去,帮她种田,真真是美事一桩。他笑呵呵地站起身,领了那丫头朝偏房去,叮嘱道:“我送你去林三娘处服侍,你须得听话,不然打你。”

那丫头似是困极,边打呵欠边点头,也不知有无听进去。

林依在屋里瞧见他们过来,忙起身拦到门口,问道:“这是作甚?”

张仲微将那丫头朝前一推,笑道:“爹送我个丫头,说是替我叠被铺床,我那里有杨婶服侍,哪里用得着她,因此送来与你使唤。”

他不懂“叠被铺床”之意,林依却是懂的,看着他傻乎乎的模样,自己羞红了脸,没好气道:“我不要。”

张仲微最怕被她拒绝好意,急道:“为何不要,你这里正缺人手,我才刚问过她,虽不会种地,但却是肯学的,你费心教教她,叫她做些粗使活计,自己岂不轻松些?”

林依望着他半晌无语,张梁送的通房丫头,被他遣来做粗活,这是故意变相表衷心,还是真不明白这丫头的功用?她想起张梁是买了四个丫头的,问道:“你哥哥是不是也分了一个?”

张仲微点头道:“是,已取了名儿唤作如玉,这个我还没取,留着你来罢。”

林依暗骂一声“傻瓜”,道:“我自己还养不活呢,哪有口粮来养丫头,你赶紧领回去,若是不懂使用,就问你哥去。”

张仲微一片好心被拒,神情沮丧,又不甘就此离去,赖在门口不肯就走,道:“你总往城里跑,累得很,身边有个丫头,叫她代为奔波,岂不美哉?”

林依听了这话,有几分意动,田里出产越来越多,事务也愈发繁忙,确是需要一个传话人,但牙侩还在村里,自去买一个便得,何苦非要张仲微的?遂坚决摇头,道:“多谢你提醒,我这就去村东头寻牙侩,买个丫头使唤。”

张仲微不满,嘟囔道:“现成有一个,何苦多花钱。”

一个硬要送,另一个就是不收,杨氏立在耳房门口瞧了多时,向身后侍立的田氏道:“我瞧林三娘平日里挺精明,这回怎地糊涂起来,难得仲微有这个心,她为何不收下。”

田氏想起已去的张三郎,先前也是有个通房的,便道:“大户人家,进门前有个把贴身服侍的人,也属正常。”

杨氏看她一眼,面露不悦。流霞察言观色,忙道:“我瞧二夫人行事,通无大家作派,像她这般不做手脚,就把通房丫头送与两个儿子,万一庶子生在嫡子前头,多不好看。”

杨氏带了笑意,微微点头,夸道:“还是你明白。”流霞得了赞扬,笑道:“我去劝一劝三娘子,叫她领了二少爷的情?”田氏插道:“只怕二夫人要恼。”

“有理。”杨氏也夸了她一句,转身回房,命流霞请来林依,劝她为今后打算,收下张仲微的丫头。

林依暗自惊讶,杨氏并非爱管闲事之人,今日真心替她打算,为的是哪般?

杨氏见她不作声,又道:“可是怕二夫人耍横?我先出面将那丫头买下,再转赠于你,可好?”

林依对自身婚事,早另有打算,婉言辞道:“二少爷不是那样的人,不消如此行事。”

杨氏叫了声“糊涂”,急道:“男人就是那猫儿,哪有不偷腥的,趁着他现下还算纯良,先将他收服住,不然将来有你后悔的。”

林依听得这般真心劝告,心下十分感动,若不是她无心嫁入张家,杨氏所言,就正是她心中所想。她鲜得人关心,脸上难免现了感激之色,杨氏看在眼里,还道她是被自己劝转过来,欣慰一笑,朝流霞使了个眼色。


第四十七章亏欠人情
流霞何等机灵之人,立时会意,悄悄走了出去,四面一望,张仲微还苦守在林依房门口。她忍着笑走过去,将杨氏要买他丫头之事讲了,又悄声道:“大夫人想要送个丫头与林三娘,这才来寻你买。”

张仲微关键时刻没犯糊涂,听明白了,欢喜道:“替我谢过大伯母。”二人将转买转卖的手续办妥,流霞回房,把新的卖身契放到林依身旁的小几上,看了杨氏一眼,笑道:“咱们大夫人瞧你没人服侍,送个丫头与你。”

林依自然坚辞不收,杨氏苦劝道:“莫要意气用事装甚么贤惠,听我一句劝,我不害你。”

林依暗道,我晓得你是好心,只是张仲微收不收通房,与我不相干。她这里不愿意收,起身欲溜,杨氏却道“长者赐不可辞”,硬把丫头的卖身契塞进她手里,道:“二夫人那里你不用理会,自有我应付。”又吩咐流霞:“我瞧那丫头眼睛四处乱转,只怕不是个安份的,你送林三娘回去,顺便替她敲打敲打。”

那丫头不好降服,林依并不晓得,但杨氏既知晓,为何还要赠送?林依心中奇怪感觉愈盛,却始终摸不着头脑。她正琢磨如何辞掉杨氏好意,流霞已走到她跟前,朝门边做了个“请”的手势,她无法,只好冲杨氏福身一谢,告辞回房。

路上,林依问流霞:“我哪里入了大夫人的眼,叫她如此关照我?”流霞但笑不语,只道不是坏事。她口风严,林依也无法,只能作个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的心理准备罢了。

流霞得过杨氏吩咐,到了林依房门口,先将那丫头叫出去训话,道:“你的新主人林三娘,最是个能干的,别瞧她年纪小,赚钱本事大,你若好生服侍,少不了你的好,若不入她的眼,罚起来也是没人救你的。”那丫头眼珠子飞转,连连点头。

林依瞧着流霞讲完,将一张一贯的交子递了过去,道:“大夫人是好心,我哪好意思白受恩惠,这丫头算我买下的。”

流霞推道:“三娘子这是叫我回去挨骂。”

林依将交子叠了,塞进她荷包里,道:“多了一张嘴,添些饭食钱总是该的。”

流霞想了一想,没有再辞,道:“那我回去问过大夫人,若她不愿收,我还与你送回来。”

林依笑道:“她不收我也不收。”她瞧着流霞离去,转身回房,先将门掩起,把卖身契藏了。不多时外头有人敲门,她应了一声儿,那丫头便进来,爬下磕头。林依没使唤过下人,不知如何应对,半晌道了句:“起来罢。”那丫头以为她故意立威,有些诚惶诚恐,垂手侍立一旁,小心翼翼问道:“三娘子有无吩咐?”

林依走到书桌旁,取了本书翻了翻,道:“先与你取个名儿罢。”她拿的是本《齐民要术》,随手翻到一页,指了一处,瞧来是个“麦”字,笑道:“巧了,正好收完菜要种麦子,不如就叫冬麦罢。”

得了新名儿的冬麦嫌这名字土气,又不敢反驳,低低应了个“是”字,再不作声。林依瞧在眼里,也不说她,只吩咐道:“冬麦,去杨婶那里借一床铺盖,晚上你就在我床前打地铺。”

冬麦神色一变,试探问道:“三娘子是要我上夜?”林依饶有兴趣地瞧她,道:“夜里无须你服侍,是我只得这一间屋,没有多的床来与你睡。”

冬麦不信,指着屋外道:“我瞧有好几间空屋,怎会没多的床?”林依坐到桌旁,顺手翻那本《齐民要术》,道:“那都是张家的,我姓林哩。”冬麦疑惑道:“你不是张家亲戚?”

林依答道:“不过远亲而已,我在这里赁屋住。”

冬麦脸上的不屑神色,藏也藏不住,站在原地不动身,不知在想甚么。林依故意道:“怎么,后悔跟了我?还是二少爷那里好?”冬麦再无恭敬态度,大胆直视她一眼,没有作声。林依只当没瞧见,头都不曾抬,对着书轻轻一笑:“借完被褥,再去厨下帮流霞劈柴,预备做晚饭。”说完也不管她有无听见,自顾自看书。

冬麦盯了她一会子,见她没反应,便轻手轻脚溜了出去。不多时,杨婶来敲门,问道:“三娘子,那个叫冬麦的,是你转了几道手买的丫头?”林依点头,道:“辞不过大夫人,只好收下。”杨婶直点头,道:“收下是该的,只是她正在那边草垛下躲着闲聊呢,你怎地不派活计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