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兆东有些生气了:“二弟!大局为重,章家与朝中大臣勋贵皆有联姻,杀他们容易,就怕惹得其他人不满。如今新君登基在即,正是要紧的时候,不能出岔子,何苦节外生枝?!”
冯兆南不服气地一仰脖子:“我也是为了大局着想!章家男人是流放到何处?圣旨里写的是太原!太原总兵是老燕王的亲信,而燕王的藩地又离辽东都司不远,更别说燕王自幼养在宫里,一向与太子亲近,让章寂父子去太原,岂不是便宜了他们?!万一他们因章常氏之死对越王与我们冯家怀恨在心,从中牵线,说动燕王与开国公联手,整个北方就要落到他们手中,到时候恐连越王的皇位也难坐得稳当!还有章沈氏,耍得我们团团转,就此饶了她,我断不能忍!”
这倒是个问题。冯兆东陷入了沉思,冯立省看向幼子:“中儿,你可有法子?”冯兆西见状暗暗咬了咬牙。
冯兆中微微一笑:“这有何难?要如何处置他们,不过是明面上的文章,实际上要怎么做,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明鸾在刑部的大牢里才待了三天,就觉得无法再忍受下去了。且不说现在住的牢房条件恶劣,光是在经历了被释放的幸福日子之后,再重回这阴森的牢狱,就足以让人发疯。明鸾觉得自己的脾气见涨,而且对沈氏的怨恨日复一日地加深。
她在想,如果再没人来救自己,而最终的结果是死路一条的话,她一定会在赴死的前一刻把沈氏掐死的!
幸好这种苦日子没有持续太久,只过了三天,狱卒便带来了最新的消息,说是刑部查明案情了,没什么变化,章家案子维持原判。
明鸾几乎要吐血,但在心中暗骂之余,也感到欣喜万分。维持原判就意味着她们这些女人孩子终于可以离开京城回老家去了,能重获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宫氏与陈氏等人也都满面喜色,沈氏虽不如她们笑得欢,但脸上的表情也轻松了许多,还问狱卒她们什么时候可以出狱。
但狱卒只是叫她们等待,这一等,便又过去了一天。到了第四日,言氏带着一个婆子打通了门路,前来探监,双眼红肿地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什么?!”明鸾以为自己听错了,“我们也要跟着去流放?为什么?!”
(这就叫做池鱼之灾…)
第二十七章 起解
更新时间2012-3-27 19:23:07 字数:4841
明鸾很想仰天长啸,她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往今来最悲催的穿越者了,那些穿公主、穿皇后、穿贵族千金的她比不上就算了,可现在是连穿宫女、穿丫环、穿穷家女的都比她强,人家好歹还有自由自在的日子过,就算粗茶淡饭,也有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她才穿过来做了十来天的千金小姐,日日被关在屋里喝苦药,好不容易终于能放风了,就摊上了抄家下狱的事,本想着爵位富贵没了就算了,安安分分回乡下种田也不错,结果现在还要去流放?!穿越大神,你也太坑爹了吧?!
明鸾双手紧紧抓着牢房的铁栏暗自咬牙骂娘,其余人没留意到她的表情,都专心致志地盯着言氏那张嘴,想要知道更多的细节。
言氏哽咽道:“相公这几日都在外头打听消息,疏通官员,想着好歹要让你们在牢里过得好些,咋一听闻刑部下了判决书,维持原判,实在喜出望外,立刻便赶来领人,不料刑部却迟迟不肯释放,后来寻了朋友打听,才知道…上头发了话,说章家亲眷暂不必释放,要等章家男丁发解,便一起送往流放地。”
宫氏尖叫出声:“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皇上已经下过圣旨了,我们是要回乡的!既然刑部是维持原判,凭什么改了对我们的处置?!”
沈氏的表情还算镇静,两眼直盯着言氏:“我听说皇上又病了,衡王失踪,越王还朝,想必如今朝上是越王与冯家势大,可是他们对我们家怀恨在心,连女眷孩子都不肯放过?但我朝本有律法规定,犯人中若是有年逾七十的老人,以及妇女、孩童、病弱者,都可以用金钱收赎,无需发遣。陈五奶奶不妨转告陈五爷,请他略破费些,先将我们赎出去再说,若真的流放,我们大人倒罢了,几个孩子却是经不住的。日后出去了,我们自会将钱财偿还,绝不会让陈五爷破费的。”
陈氏愣了愣,难堪地咬住了下唇,言氏索性沉下了脸:“章大奶奶这话说得糊涂,我们夫妻若是舍不得银子,当初也不会巴巴儿地赶来帮忙。先前接你们出去,安排吃的、喝的,住的房子,穿的衣裳,请大夫抓药,花了多少银子?我们夫妻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又怎会在这种要紧事情上小气?!”
沈氏眼圈一红,哽咽道:“是我说错了,陈五奶奶莫见怪。我实在是着急,案子闹到最后居然是这样的结果,几个孩子都吃了好大的苦头,再折腾下去,如何撑得住?就连三丫头,这几日也没了精神,家里出事前她才大病过一场,还没养回来呢…”
言氏的神色放缓了些,看了看明鸾,见她几日不见,小脸就瘦了一大圈,顿时心疼不已:“罢了,大奶奶你也是心急。别说你们自家人看着,便是我做亲戚的,瞧这几个孩子如今的模样,也觉得不忍心。你说的律法,相公早就想到了,也寻了朋友探问。可听那位大人的说法,你们娘儿几个本非犯人,不适用这条律法,因此不能用钱帛收赎。若是能的,我们早就把事情办了,又怎会拖到这会子?”
明鸾不解:“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不是犯人,不能收赎,那刑部为什么还要扣着我们不放呢?不是犯人的,当然就该放出去才对啊!”
言氏道:“听那人说,你们虽不是犯人,但都是罪犯亲眷。如今章家案子结了,男丁不日就要发解,朝廷念及章家先祖曾有功于国,不忍见其后嗣妻离子散,特地开恩,让亲眷随行前往流放之所,好让其在千里之外服役,亦能与家人团聚,不必牵挂亲人,也能更加安心地服刑。”
明鸾差点一口气没上来。这理由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更狠更毒!本来只是流放男丁而已,现在却等于全家大小一起流放了,吃了更大的亏,还要对朝廷感恩戴德,这是谁想出来的阴损招数?!明鸾狠狠地在心里诅咒那人生儿子没屁眼。
沈氏问:“刑部已经发下文书了吗?发解的日子可定了?即便我们要随行流放,到底不是犯人,也该把我们放出去才是。这一路北上,千里迢迢,一点行李总能准备吧?”
言氏答说:“相公也这么问过了,那位朋友也不清楚上头是怎么想的,只知道有命令下来,说是章家人明日一早就起解,为了不耽误行程,到时再将亲眷从牢里提出来,直接押到城外去一起出发。行李等物,相公与我已经在准备了,到时候就一起送过去。”
沈氏脸色渐渐白了,她咬了咬下唇:“怎么会是明天?不是说…犯人是五人一批起解的,还差两个名额不曾凑齐么?”
“刑部决定专案专办,既有亲眷随行,也就不必再等别的犯人了,省得途中人太多,不好管束。”
宫氏吞了吞口水,小声问:“为什么要管束?我们本不是犯人,不是么?便是要跟着流放,也用不着官差管束啊?”
言氏摇了摇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刑部那边自打有了新尚书,打听消息也好,疏通打点也罢,都没先前那么方便了。便是相公那位同年的朋友,也不敢透露太多。我们本来还想问上头是哪一位在留意这桩案子,他也不敢透露。”
明鸾郁闷地道:“肯定不是越王就是冯家,越王现在恐怕没功夫理我们这样的小卒子,是冯家在搞鬼吧?什么念及章家祖上有功,特地赏的恩典,通通都是借口,实际上就是全家流放!”
“慎言!”陈氏很想习惯性地斥责女儿,但一想到自家的处境,又心灰了,“事已至此,我们又能如何呢?”
谢姨娘忽然哭着跪倒在地,向栏杆外的言氏磕头:“舅奶奶,求您开开恩,我们哥儿还不满周岁呢,这千里迢迢的,如何撑得住?还请您无论如何想想法子,救救哥儿吧!”
言氏愣住了,看向陈氏,陈氏僵了僵,背过身去暗暗抹泪,明鸾却没那么好脾气,冷笑道:“你打的好算盘,如果能救,你以为五舅舅五舅母不会救?我都逃不过去,更何况弟弟是男丁?!”言氏也叹道:“刑部的意思是一个人也不能放,明日直接押送城外,这位姨娘,若我们夫妻真有这本事,早就把姑奶奶和外甥女救出去了,又怎会在此措手无策?你不必哭求,我是真没法子。”
谢姨娘抱着儿子嘤嘤哭着,角落里的周姨娘已经软软滑落在地了,她右手紧紧搂着儿子,左手牵着女儿,整个人如同木雕一般。
事情已经成了定局。言氏带来的坏消息让所有章家女眷都泄了气。沈氏木木地坐在角落里不知在想什么;宫氏则坐立不安,在牢房里走来走去,见玉翟小声哭泣,便骂她两句,接着又柔声安慰女儿,信誓旦旦宫家不会坐视不理,一定会想办法救她们母女的,但玉翟早已失了信心,反问母亲:“我们家自从出了事,只有嬷嬷来过一回送了些吃食衣物,还有小姨来探听消息,除此之外还有谁来过?连我们上回出狱时,也只有三婶娘家派了人来接,母亲送信回去,连个来问好的人都没有,可见是不打算管我们了,母亲如今再说这话又有什么意思?”宫氏听了顿时哑口无言;陈氏在旁看着,也是无精打采的,却还要安慰谢姨娘:“别再哭了,回头没了力气,还如何抱文骐?他今天吃过奶了没有?哭得好不可怜,是不是饿了?”谢姨娘却只是抱着孩子哭个不停,没有回答半句话。
明鸾看得心烦,扯了条干草绞了又绞,猛地站起身来:“谁说流放就一定是死路了?我还不信了!跟着去就跟着去,太原又不是什么鸟不拉屎的偏僻乡下,一起去还能一家团圆呢!”她扑到陈氏面前,小声提醒对方:“母亲忘了上回出狱时遇到的那个送文书的官儿么?他不是说了,北边已经安排好了,祖父、伯父和父亲他们去了会有人照应的,还有燕王什么的,只要我们平平安安地到了地方,未必就会受苦。”
陈氏想了想,觉得似乎有些道理:“说得也是,我差点儿就把这个给忘了。”
“是吧是吧?”明鸾脸上开始有了笑意,“还有啊,五舅五舅母不是说会帮我们打点行李吗?祖父他们是去流放,那当然不会过得太舒服,但我们只是随行,不是犯人,多带点银两行李也是可以的,路上可以过得舒服些,也能照应一下祖父、伯父和父亲他们。如果押解的官差是好说话的,还可以收买他们,让祖父、伯父与父亲路上少受些苦。我们别想这是在流放,就当作我们是要迁居北方好了。”
陈氏坐直了身体,脸上表情带了几分惊喜,谢姨娘早已不知何时停下了哭声。宫氏听见了,两眼放光地扑过来道:“三丫头这话说得不错!到时候我们雇上几辆车跟着,比两条腿走着强!”玉翟抹了一把泪,哽咽着问:“能坐车吗?祖父和父亲、叔叔不能坐吧?”宫氏语塞,但很快反应过来:“给押解的官差塞银子就是,只要不在人前坐,官差不说,又有谁知道?”
沈氏皱着眉道:“三丫头的话虽有理,但越王与冯家既然有心为难我们章家,又怎么肯轻轻饶过我们?从来就没听说过流放的犯人还能坐车…”
明鸾打断了她的话:“那有没有犯人坐囚车呢?”
沈氏顿了顿,有些迟疑:“这个是有的,但囚车跟车不同…”
“都是车子,谁说犯人就不能坐车了?”明鸾心想,男人们身体强壮,可以走路,但女人孩子却是受不了这个苦楚的,当然是坐车更好,问题在于章家是大户人家,如果讲究个礼法孝顺什么的,长辈走路晚辈就不能坐车,那才是真的吐血呢,如果到时候真的遇到这种事,她一定会找章家的男人骂的,孙子一辈的年纪都小,身体又弱,是守礼法重要还是孙子的命重要?只要章老爷子发了话,想必妇孺坐车就没问题了。
唉,她对这些亲人长辈还真是没什么感情,事关自己的小命,就怨不得她自私了。
就在明鸾还在盘算路上要如何减轻自己的负担辛苦之际,沈氏已经考虑起到达太原后的生活来。既然有人在太原为章家男丁做好了安排,北上途中也有陈家帮忙打点照应,她也该好好想想日后的事了。等一家人在太原安顿下来,不用说第一件事就是联系远在辽东的丈夫,以及派人找自己的一双儿女,还有驻守北平的燕王,记得昔日养在宫中时,曾经受到过太子妃的照拂,很快送个信去,请他出面为沈家昭雪…
再多的盘算与想法都只是虚幻,现实就是用来打击人的。明鸾第二天早上随家人一同被押到城门外的时候,脑子里再次骂起了穿越大神。
章寂父子三人穿着深红色的囚衣,一个个篷头灰脸的,额角还刺了字,因离得远,也不知道都写了些什么,但看上去真是狼狈不堪,一个个都不复往日的白净体面,跟街上的叫花子没什么区别。女眷们虽在牢中捱了几日,到底曾经在陈家梳洗过,瞧着比他们要整洁多了。父子母子夫妻相见,一时间都难以抑制心头的悲伤,抱头痛哭。
明鸾也被章三爷搂着哭上一份,只不过他怀里还抱着陈氏和谢姨娘,以及谢姨娘怀里的小文骐,含泪泣道:“几乎以为此生再不能见了!”明鸾虽然不大看得上这个渣爹,心里也有些酸酸的,见陈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便出声安慰道:“往后我们一家人就在一起了,父亲不要伤心。”章三爷哭着不停点头,又搂过她嚎。
陈宏夫妻早就坐车赶到了,见状也忍不住有些难过,言氏悄声吩咐婆子打了水来,请章家众人梳洗,又送上干净的秋衣。章寂感动地向陈宏拱手致谢:“亲家高义,老夫此生决不敢相忘,日后若有幸,定会报答。”陈宏道:“都不是外人,亲家老爷何必说这等外道的话?两家既联姻,本就该相互扶持才是。”
章寂叹了口气,看向陈氏的方向,面露愧色:“是我章家家门不幸,连累了贤媳。当日结亲,本是拙荆存了私心,想着陈家富裕,娶了陈家女为媳,日后几个小儿分家,三儿阿敞凭借妻子的嫁妆,也能过上安乐日子,可惜这孽子不能体会慈母之心,多年来都不曾厚待贤媳,如今还连累她受苦。亲家不念旧恶,反而对章家伸出援手,实在叫我无颜以对。”
陈宏淡淡一笑,这些事他早就听族人提过了,心里有数:“亲家老爷不必多说了,婚姻乃是结两姓之好,怎能因一方失势,便束手旁观呢?家妹与外甥女是章家人,日后还要请亲家多照应呢。”
章寂明白他言下之意,郑重点头应承:“放心。”
众人梳洗换装过后,一直在不远处跟洗砚搭闲话的差役过来催了:“日头升得老高,该走人了。若是错过了宿头,我们还要吃挂落呢。”
一行人无奈起程,陈宏便命洗砚带上几个车夫婆子,牵着两辆马车在后头随行。明鸾悄悄打量着那几个差役,见他们仿佛没看见那些马车似的,心下大定,双腿也忽然间有了力气,大踏步走起路来。
沈氏一路走,一路不停地回头望向南京城墙,眼圈都红了。陈宏与言氏对视一眼,低声商量了两句话,后者便赶上前对沈氏道:“章大奶奶,你不必看了,沈家与李家的案子如今也已了结,都是判的长流,就跟你们在一个地方呢,早在昨儿一早就已经出发了。”
沈氏讶然,眼中泪花翻滚,盈盈下拜:“多谢陈五奶奶相告,大恩大德,必结草衔环以报。”
言氏哪里会将她的报答放在心上?转身便回到了丈夫身边,夫妻俩目送章家人远去,便回转城内,陈宏还跟妻子商量:“明日就回去吧,出来这么久了,再不回去,怕是要耽误公事。”言氏连连点头。
才进了城,他们便听到皇宫方向传来了钟声,不由得双双愣住,细心一数,都大惊失色。
承兴皇帝宾天了。
第二十八章 大行
更新时间2012-3-28 19:06:57 字数:5124
衡王朱允熞站在宫殿门前,木然看着宫中一片素白,半日没说出一个字。
他被“绑架”了几日,虽然有吃有喝,没受什么苦楚,但整个人都清减了,眼中阴鸷之色更甚。
王府随侍早已得了消息赶到,见他这副模样,也不由得胆战心惊,小心上前问:“王爷,是不是…先换了孝服再说?”
衡王斜了他一眼,一声不吭地往前走,随侍慌忙叫人跟上。主仆一行往前走了没多久,便看到迎面来了一群人。衡王认出为首的是自己的亲姑姑安庆长公主,脸上不由得更阴沉了几分,双脚也慢了下来。
安庆长公主原就是寡妇,但既要进宫,自然也要正式穿戴一番,比平时家常打扮又添了几分贵气。她刚刚在大行皇帝灵前哭了一场,两眼肿得如同核桃一般,扶着侍女有气无力地走着,想着是不是到皇后那里歇一歇,见衡王迎面走来,不由得愣了一愣,旋即露出惊喜之色:“允熞?阿弥陀佛!你可算回来了!”急急走上去拉住了对方细细打量,眼里又冒出了泪花:“瘦了,你受苦了吧?可曾受伤?那起子逆党真真胆大包天,居然敢对天家皇子下手!”
衡王盯着她的表情,淡淡地道:“叫姑母担心了,侄儿无事。”
安庆长公主闻言放下心来,但随即又忍不住痛哭出声:“你虽无事,可你父皇却…可怜你自幼得你父皇宠爱,却未能见他最后一面…”哭了一会儿,发现衡王没有跟着哭,她心下疑惑不解,但也只以为是对方甫脱险地,精神不济,也没多想,便劝他:“快去换了衣裳,先到你父皇灵前告诉他你已经回来了,也好让你父皇安心。”
衡王不咸不淡地应了,视线却转到安庆长公主身后的两名青年身上,两人他都认得,但他今天对左边那一个更感兴趣,便扯了扯嘴角:“郭钊也来了?我听说你如今管着姑父留下来的人手和产业,理应忙碌非常才是,没想到也会陪姑母进宫。”
郭钊敏感地察觉到他话中的敌意,心下疑惑,嘴上却答得飞快:“回衡王殿下的话,在下俗务再多,也没有师母重要。师母为大行皇帝悲痛不已,在下生怕她伤心太过,会伤了身体,便跟着进来侍候。”
衡王点点头:“你倒是个有心的。”才说完这句话,便飞快地盯住了对方:“我听说姑父从前曾经收罗过一些身负奇技的人手,什么飞檐走壁、偷鸡摸狗的事都能干,若不是身有残疾,口不能言,早就被各王公贵族奉为上宾了,是不是真的?”
郭钊微微皱了皱眉,安庆长公主更是沉了脸:“允熞,你这是什么话?你姑父生前何曾收留过这样的人?不过是听说军中一些身有伤残的老兵,退役后无所营生,才好意收留了几个,让他们有个差事能养活妻儿罢了。你都是从哪里听来这些乱七八糟的话?”
衡王和气地笑了笑:“是侄儿说错了,姑母别见怪。侄儿只是一时好奇,想要问问,既是身有残疾,又怎会有传言说他们都是高人呢?”
安庆长公主对这些事一贯不上心,便道:“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你怎么就信了?眼下是什么时候?还不赶紧回宫换衣裳到你父皇灵前跪着去?还有你母亲和哥哥,这几天为你担心,都快病倒了,你也该看看他们去。你哥哥就在乾清宫跪灵,你先过去见他一面,也好叫他安心。”
衡王眯了眯眼:“我听说父皇留下遗诏,立二皇兄为储,继位大宝,是不是真的?”
安庆长公主点点头:“确有此事。”想起之前的传闻,她便柔声安慰道:“允熞,你别多心,虽说悼仁太子余党将你绑了去,害你错过见你父皇最后一面,但你素来鲜少涉足朝政,比不得你哥哥有经验。你父皇虽一时恼了你哥哥,但为了朝廷稳定,还是会选择你哥哥为储的。你失踪这几日,你哥哥没少为你担心,日夜难安,你可不能误会了他,伤了兄弟之情。”
衡王没有接话,只是再问:“听说遗诏是由姑母宣读的?”
安庆长公主又点了头:“是,是我宣读的,怎么了?”
衡王盯着她:“那真是父皇的旨意么?姑母没弄错?”
安庆长公主有些生气:“自然是你父皇的旨意!你若不信,只管问乾清宫里侍候的人!”
衡王冷冷笑了一下,没有应答。
郭钊惯与三教九流打交道,自然能看出衡王眼中的讥讽与不满,虽然心中讷闷,但也知道对方绝不会平白无故在这种场合、这种时机问起这种事,忽然想起了衡王离奇失踪后的传言,再联系上对方此刻的态度,心道一声不好,连忙道:“衡王殿下,师母宣读遗诏,原是皇后娘娘的旨意,当时大行皇帝已经在乾清宫停灵了。您知道,从覆舟山过来,路途可不近。”
衡王仍旧没有应答。
郭钊小心地继续说:“此外,先生生前确实曾经收留了几个身有残疾却会武的江湖人,原是一番好意,把他们送到庄子上过活,去岁先生过世,师母要守孝,无心料理这些俗事,在下问过那些人的意思后,便每人给了一笔银子,放他们各自回乡去了。殿下若是想要见一见,怕是有些难办,若殿下实在感兴趣,其中有一人倒是住得不远,传他来一趟还算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