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是仔细人,先把那些不值钱的什么面料、毛皮一分。最后对着帐本,把库存里好东西一清点,让贾赦、张氏、艾若、贾敏一块看着。至于说贾母,没人记得通知她,代善也没记起。
“这小库房的东西我单立一册,这是传家的,只能传给长子嫡孙。老大,你要仔细,不能坏了规矩。这不是给你的,而是让你好好的传下去的。还有老2家的,你别怪老爷偏心。”指着单另出来的那块,代善敲打长子,顺便给艾若解释道。
“儿子(媳妇)省得!”贾赦夫妇赶忙起身应道。
“这是应当的。”艾若也接着应道,她倒觉得老爷子做得很对,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国家没有法度,就只能祸国殃民,一个家里没有家规,也就只能树倒狐狲散。代善此时相当于正在制定着家规,这是让贾家有传承下去的根本。
代善倒是欣赏艾若的坦然,他虽然对二媳妇越发的看不明白,但有一点他却越来越清楚,就是二媳妇守规矩。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就是这女人,从不让人抓到她任何把柄。
所以基本上,在代善心里,老2还是蠢货,只是比之前史氏养的强点。所以分东西,也没等贾政回来,只要老2家的在场就成了。贾敏其实可以不在场的,不过代善还是叫她来了,其实也知道,有些事史氏教不了她,让她跟着看着。
对着剩下的东西,代善轻轻的敲敲桌子,想了一下。
“不怕告诉你们,咱们库里除了古董、字画、好料的家具之外,还有些珍玩。你们祖父军功起家,打下了这份家业,好些东西,还是他当年挣回来的。我后来出门打仗,也弄了一点。你们祖父和我都是粗人,也不知道好坏,胡乱的弄了一些扔进库里也就没多管。不过你们的祖母是个精细人,好的坏的,也淘换了些。总算有点国公家的架子了。一些我给敏儿做了嫁妆,那是一辈子的事,你们当嫂子的,让一让。剩下的,之前分家,大房占了大头,这些玩艺,两房平分,你们可答应?”
“谨尊老爷的吩咐。”贾赦夫妇和艾若再起身,一齐低头应道。
“可知为何这么分?老2家的,你来说。”代善能放过他们吗?或者说,能放过艾若吗?
“老爷这么分极妥帖。大哥大嫂继承家业,来往多,花销大;况且,父母尤在,床前尽孝,原本就该多分。倒是老爷偏疼二房了。媳妇惶恐!”艾若定定神,本本分分的答道。
老爷子很清楚,他分的是公中的库房,将来自己的私房,贾母的私房都是老大家的,而先老太太的私房,其实也在老大手里。老大不缺钱。
分家时,他生了老2的气,故意少分了。但后来交了功臣田,他也补偿了大房。现在库房这块,平分其实是很公正的。大房也明白,所以他们没什么意见。而老2家的,他真的很想知道她怎么想。没想到,她竟然这么说了,老爷子倒觉得自己真的小看了二媳妇了。
而艾若的坦然,其实她们无国界医生组织里有世界各国的志愿者,而和她一块的还有一个韩国的大夫。他是家里的小儿子,出来闯世界,艾若有一次无意中问起,你父母不担心?韩国小子则笑道,他是小儿子,家里大哥继承家业。
艾若还以为他们家有多少家业让他们继承呢。结果竟然就是一般的人家。但他们的传统就是大哥大嫂在家伺候父母,然后父母的遗产,大哥大嫂是能继承绝大部分的。这是受法律保护的。
艾若也知道,谁伺候的多,谁多分也是常理,但是能被写进法律,保护长子的利益的,竟然也是儒家的传统。
艾若这才明白,红楼写得有多离谱了,难怪后世那些红学家们会觉得贾政是过继给贾母的,所以贾家贾母说了算。而贾赦根本就不是贾母的儿子,惟有贾敏才是史氏的亲生女儿。
不然,这家子怎么毫无礼法可言?长子住偏房;长房嫡长孙,弄得跟跑腿的似的;二房的嫡长孙更是跟个透明的似的;而次子被当成凤凰蛋一般养大,弄得好像他才是这府里的继承人一样。
以前小,不懂事,看过就看过了,还真的觉得宝玉就是继承人。可是越大越觉得疑惑。等她到了真的红楼里,才真的觉得,真真的贾家是毁于妇人之手了。
所以,此时贾赦货真价实的是长房长孙,他留守,他分大头,理所当然。当然了,艾若坏心眼的觉得,把史老太婆留给他,是太对不住他了,多分点钱,也算是抚平他们受创的心灵吧!所以,刚刚的那番话,她真的发自于肺腑,一点不带掺假的。
贾敏侧头看了一向看似木讷的二嫂,现在她真不敢说,这二嫂木讷了,可是她又找不出别的词来形容,心机深沉,总该为了点什么吧?
爵位没他们的份,分家也没多分一点,现在他们也就比一般京城有爵位人家的非长子多分了一点,那还是因为他们贾家人口比较少,在礼法上,他们真的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所以她万万不敢相信,二嫂会这么真心实意的说这种话。
不过她也学了不少东西,老爷分家叫上她,就是让她看二嫂如何表现的,来之前嬷嬷也提醒过她,好好看着,那个寡言木讷的二嫂会怎么做。
现在看到了,二嫂竟然什么也没做,安安静静的接受,并且还表了决心,跟之前那个木讷的二嫂好像又重合了?那之前在元春的百日宴上,她让娘家闹什么?贾敏觉得自己完全不理解,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二嫂了。
########
看到读者印象上,有‘智商无下限’。小P已经看了好些天了,你们是说小P的智商无下限吗?
48 混日子
48 混日子
代善笑了,他却是相信的,因为二房惟恐跟荣府扯上关系,给他们的,他们笑讷,荣府有什么事,他们才懒得搭理呢,他们还想着天高任鸟飞,千万别给他们若麻烦。
所以刚刚的话说得非常漂亮,但意思却只有一个,荣府是由老大一家继承,父母得由老大夫妇来照顾。分给他们财产,就是白给的。唉,能不孝到懒得管父母,却还让人说不出话来,是木讷人吗?挥挥手,让各人拿了分家的单子,自己找人搬,他不管了。
代善其实这些日子一直在调查,贾政分家之后的一切事。他已经知道贾政这回是跟贾珠的先生一块去的金陵。贾珠才多大,请什么先生?再打听,这先生却是之前户部侍郎的心腹幕僚,户部侍郎现已经升任地方,主政一方去了。而这位因为不想去蛮人的地方,没跟着去,由王子腾亲自去请回来的。
这中间有什么,一目了然。可是京中谁会关心一个幕僚的归属?可见二媳妇是所图甚大的,但她不图荣府,她图的是老2的前程。
只怕之前她也看出来,再不走,老2就得毁在史氏手里了。可是这中间她看似什么又没做,但生生的打掉了史氏对老2的影响,转而听她的话。从两看相厌,到现在的相扶相守,这中间,可没隔多少日子。能说她是寡言无才之人?真这么看,才是蠢货了。
再想想,代化为什么突然想到要摘牌匾?代化不摘,他真的没想到宁国府,已经不能再挂那个匾了。代化当然不能说,这是受了贾政的刺激,可是代善能没联想吗?
回头细想想,代化可是参加完老2家的百日宴后,突然做的决定。老2那个蠢货能说什么?不过是他无爵无功名,不敢擅越的话。当时自己听着还觉得老2小家子器,但那是因为自己还是国公,自然不会多想。可代化已经不是了,他能不多想吗?
老2那个蠢货,怎么可能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知道这些事?当然是背后有人教。除了那位老2家的请来的先生,还能有谁?只怕老2都不知道自己一句话,就改变了宁荣二府的格局。
虽然代善不喜欢老2媳妇,却不得不说,她走了一步好棋,为了儿子能有今天,为了宁荣两府去了一个隐患,代善也决定给老2家的一点好脸。
所以代善还是小看了艾若,路不群倒是想教这个,不过贪多嚼不烂,他是官场老油条,怎么会一口气让贾政吃个胖子。更何况,贾政现在虽然很尊重他,却还没有到言听计从的地步。贾政只能相信跟他一块从荣府里出来的结发之妻。当然,他哪能知道老婆换芯了。
不过也亏得贾政蠢,不然换个人,自己家老婆换了芯,怎么着都会有迹象,会疑惑。但在贾政看来,却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他之前老婆啥样,他根本就不知道。
张氏也累了,对艾若笑了笑,定了搬库的日子,就被贾赦扶着回去了。她也听明白了艾若的意思,虽然知道艾若一直也这么想的,而且也知道,就算不这么说,不这么想,荣府和代善夫妇也归他们奉养,可是被说出来了,心里还是有点纠结的。二房不给人添堵,就活不下去吗?
艾若也对贾敏点点头,带上自己的人,回自己院里去了。门一关,该干嘛干嘛。当然,心情不同。看看分给他们的古董单子,心情真不是一般二般的好啊。
那些东西,听听名字都像是国宝。想想还是两代荣国公,出去抢回来的,能一般吗?艾若马上屏避了关于抢的话题,改看书画作品了。名家的字画,虽然她欣赏不来,但听听这些作者的名字,这得多值钱啊!
艾若此时终于明白了贾母昧公中财物的心态了。这么好的东西,不放在自己的库里,真的实在太痛苦了。她想想,决心要不等贾政回来,跟他商量一下,让他答应,这个交给她?她保证将来一定给贾珠和元春还不成吗?
心动归心动,该做的准备还是得做。马上吩咐周瑞家的,让庄里来人,准备搬东西,好料的家具现在用不上,放库房里用布罩上。将来贾政有了官职,再派上用场。衣料、皮子什么的,先好好收起来,东西没有日子长,好些都是现在已经没有的面料,用了舍不得,不用,再过几年,只怕就成渣了。
古董、字画,先放到庄子里她的小库房里。她的好东西都在里面,安全系数是最高的地方,等贾政回来了,再问问他,怎么处置。
安排好了,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中间还带着孩子们回了一趟娘家,女儿也是子女,承欢膝下有什么不对。让老娘看看元春,逗老娘开开心,这是她当女儿义务。其实主要是,她实在看贾母不顺眼,她闹腾得越狠,她回娘家就越勤,看谁怕谁。
贾政不在,艾若除了每日早晚定省,就根本不出自己的院子,看看书、看看账,教教孩子,日子过得倒也快活。至于说窜门,跟谁窜?
跟张氏、贾敏,她不熟好不?再说,她也不大敢见张氏,每天看她那一脸的腊黄好受啊。但是总不能见天的问人请了大夫没?人家不得骂你没有眼色啊?
至于说贾敏,王氏跟贾敏从来就没话说,现在她若凑上去,只怕贾敏还得害怕,还是算了,老实过自己的,不要打扰别人好了。
其实有了距离,日子还挺好过的。艾若和贾珠玩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她基本上她也就是在大节日,全家必须出席的宴会上,见过贾家的长子嫡孙贾瑚,其它时候,她就没再见过这位。而《红楼梦》的书里,这位实在又没什么存在感,艾若也就华丽的把他给忘记了。
于是想想,为母亲的人,可能都想把自己的宝贝藏着,自己不愿人看元春,张氏估计也不乐意人看贾瑚。于是想想,大家其实都差不多,她也就不跟这些人装亲戚了。她就一借住的,所以礼数到了就成了,其它的,她真的不想。
还是关于吐槽,看到大家那么反对,可是问题是,小P觉得分析书其实和小说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有些读者可能很熟悉红楼梦原著,于是看小P分析原著会很烦。觉得有些画蛇添足。但是你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熟读原著,也许更多人看的是电视剧,甚至连电视剧都没看过的也有可能。若是不说说原著,大家也许并不清楚小P在写什么。谢谢大家看到现在。非常感谢,祝大家圣诞快乐!
49 剧情
49 剧情
但这是红楼的世界,所以该来的还得来,艾若想不起,不代表不会发生。
这天在史氏的屋里,正请安呢。张氏院里的奶嬷嬷冲了进院子,就嚎开了,“大奶奶不好了,瑚哥儿发烧了。”
“混账东西?规矩呢!”贾母发作起来。刚刚艾若和张氏聊天,又把她给忘记了,而分家的单子已经到了贾母手中,好些好多她收藏的东西,已经送到艾若的庄子里去了。没有人知会她一声,贾母能不生气吗?可是一早上了,艾若除了一早的请安语外,就没再跟她说过话了。贾母正是有肚子气的时候,于是当奶嬷嬷嚎时,贾母能不趁机发飙吗?
艾若倒是想吐槽,贾母是抓到机会就表现一下主母的威严,不过也不想想,这会,出来吼的不该是边上的大丫头吗?所以,此时贾母的声势还真的越来越差了。
“站在外面,不许进来。”艾若说时迟那时快,一手扶住张氏,一面喝止了嬷嬷。小心的把张氏扶着坐下,她也身怀熟孕了,可不敢吓着。
小孩子发烧可大可小,主要是,她突然想起,原著里贾瑚病死了。什么病?这么急,虽说见贾瑚得少,可是贾瑚和贾珠一样,不是那身体差的孩子。突然发烧,而贾琏又快要生了,她不得不多想,万一真的跟书里写的,贾瑚死了,张氏难产,留下个儿子,她自己见了上帝。艾若怎么办?虽说分家了,贾母可在呢。
她可是小儿科的专科大夫,脑子拼命的想,什么急病会突然发烧,也许不是突然,是奶娘才发现?腥红热、天花、伤寒可都是先发烧,后出病症的。最要命的是,这些都传染,而且这时代就是搏命,运气好,救回来,运气好,救回来。运气不好就完蛋,没有第三条路。
脑子动得飞快,嘴里流出了一串指令。
“拿老爷的帖子去请太医,大爷院里的人,不许出来走动。谁敢乱窜,打死做数。”艾若心急如焚,贾珠和元春还在荣府呢,万一是刚刚想的那些病,她要什么没什么,想救都救不来。
外头的人动了起来,谁也不敢说二奶奶的话就不是话了。
张氏眼泪都出来了,还想起身去看。被艾若按住。
“你不顾你自己难不成也不顾小的?那个是你亲生的,肚子里也是。大姑娘,你守着大嫂,我过去看看,还有吩咐所有人,大夫来之前,不许乱跑乱窜,乱说话。”艾若提裙抿着嘴出去,她又把贾母忘记了。
出了荣禧堂,吩咐跟着的吉祥如意回自己院去,进去前在耳房里换了身上的衣裳鞋子,还有戴的首饰都要取下来。洗洗才能进院。她没回去,关紧和荣府的院门。谁也不许出入。本想把孩子送回娘家,可是又怕把病传回去,只能下狠心,把儿女关在院里了。
“奶奶,是不是…”吉祥小声的问道,瑚哥儿发个烧,怎么就让奶奶这么大的阵仗。
“大奶奶才进来坐多大一会儿,这么会功夫突然发烧,你没看奶娘都快疯了?你们快回去,衣裳、鞋子给我烧了,首饰单放一处。虽说你们没接触奶嬷嬷,但大姐儿可还小,我不能冒险。”艾若盯着她们。
吉祥、如意也心慌了一下,马上点头,也不敢再跟人说话,匆匆的回去,洗头、洗澡、换衣服不提。
这头,艾若只能信守承诺去看贾瑚,就算没有这个承诺,她也得去,成为医生的第一天,她就发过誓言,她会善待每一个病人。
进了贾瑚的院子,再次重申不许乱窜的规定,被人引着进了贾瑚的房间,轻轻的摸摸贾瑚的脖子,再看看他的嘴。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也不知道王氏得没得过天花。要知道天花在二十一世纪因为牛痘的普及,已经绝迹了,谁知道天花该怎么治啊?
叫人搬来温水,先给贾瑚降温,边吩咐人拿开水和白糖和盐进来,并让人打开窗子透气,室内熏醋消毒。
也是春夏之交,正是天花漫延的时候,她怎么早没想到?不过早想到也没用,贾珠、元春都太小,根本就没到种牛痘的年龄,她根本就不敢试。
边给贾瑚退热,边吩咐人把院里洒上石灰消毒,还有,人都不许乱走,谁不舒服,赶紧说出来。
二奶奶手脚不停,却还在不停的吩咐着事,大房的下人们倒是想反对,可是看这情形,竟都不敢了。被艾若支使的团团转。
太医终于来了,号了脉,证实了艾若的判断,开了方子,让人抓药,他也并没有急着走,他也看出来了,艾若没有把孩子捂住,而是脱光光,用棉布沾着温水给他擦身。一会换一盆水,换块帕子。然后过一会,就用茶壶给孩子灌水。
“二奶奶,敢问这是为何?”太医看了一会儿,好奇的问道。
要知道此时,若是家里有个孩子见了喜,除了请豆神娘娘之外,就是关闭门窗,不见光,把孩子捂起来。然后满府不许炒豆。
看着艾若全部反其道而行时,竟提都没提痘神娘娘的话。他也是大夫,他也明白,请不请痘神,炒不炒豆跟病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他从来也不拦着,有神明跟他分担责任,何乐而不为呢?本就是一半生一半死的事,就是看造化了。
所以号了脉,开了药,倒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的观察着艾若在做什么。因为他注意到,此时的贾瑚看着凶险,可是脉象却比自己曾经看过的那些孩子好得多。他很有信心,贾瑚能好起来。所以他不忙让他们改过来,而是更关注了。
“清热解毒,再说,不给他喝点盐糖水,他怎么支持下去?”艾若能说,壶里的她按比例调配的盐糖水,为的就是不让贾瑚脱水。
而退烧用温水,不用酒精,其实不是把病毒逼回去,而是要发出来,温水能带走他的**,保持皮肤的干净和干燥。相对的,病毒也能快点被带离身体。
…………………
贾瑚的死书中着墨甚少,只说小时夭折。小孩子夭折了,无外乎几种,于是小P选了一个较俗的,大家别介意。
50 医者仁心
50 医者仁心
药没煎好,贾瑚开始拉肚子了,这是喝多了盐糖水的作用。其实天花的药里本身就有泻药的成份,也是要带走身体里的病毒。
大夫没想到贾瑚没吃药就拉了,而这时,奶娘赶紧要拿脏的被褥出去。
“地上挖个坑用石灰化水,这些污的衣裳被子全扔进去化了。”艾若按住,这些粪便传染性更强,贾家有的是钱,这点东西还经得起消耗。
奶娘吓了一跳,贾瑚身上的都是好东西,就算不要,洗干净,赏人也好。竟然要化了去。
“快去!”艾若吼了一声。
奶娘忙命人去挖池子了,扔了石灰,搅得浓浓的直冒烟,抱着贾瑚的衣物被褥扔进去用棍子搅着。衣服瞬间就化得没影了,被褥里有棉胎,慢一点,却也在慢慢消融之中。
太医就看着艾若抱贾瑚,手法非常熟练,他并不知道这是并非是大奶奶,只觉得这是一片慈母之心。
“二奶奶,大奶奶发动了。”瑚哥的门已经封了,进出都被禁止,只能隔着门传话。而内室,只有艾若和几个贾瑚贴身的人,其它人都不许乱走,大家也知道,瑚哥儿见喜了,为了避免被带累,还是老实呆着吧。
艾若下令封门,也没人敢说什么,不过张氏那头还是快疯了,惟一的儿子见喜了,情绪激动,提前发动再正常也没有了。
艾若倒是理解她,可是她现在真出不去,只能看向太医,想想,“麻烦您去看看大奶奶吧?”
太医也是懂行的,看看身上的衣裳,艾若也会意,忙对外喊了一声,让人准备水,请太医沐浴,拿大爷的衣裳给大人换。
太医下去,想想,艾若叫来奶娘,“你去门口跟报信的人说,让她对着大奶奶喊,她若死了,没人给她看孩子。”
“二奶奶!”奶嬷嬷没想到二奶奶会这么说。
“让人去喊,喊得大奶奶自己生下孩子为止。等我出去了,喊的人,一人一两银子。”
奶娘咬牙下去了。
艾若在贾瑚院里住了三天,贾瑚的身体还算是不错,总算挺了过来。小脸也漂漂亮亮的,一点痕迹也没有。艾若轻轻吻吻贾瑚的小脸,而贾瑚也虚弱的对艾若笑着。
而在他见喜第一天的晚饭上,张氏生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子,本来是很凶险的,结果因为二奶奶要给一两银子的赏钱,于是一群人都在产房外喊‘大奶奶,你若死了,没人给你看孩子’。
闹腾得张氏晕过去的人都醒了,只能咬牙奋力生下了儿子。太医正好过来,直接告诉张氏,二奶奶照顾着瑚哥儿,他保证瑚哥儿没事。张氏这才安下心来,沉沉的睡了过去。
代善和贾赦听到消息一块赶回来,结果家里一团乱,但贾瑚的小院那头封死了,不让人进出。一打听,才知道二奶奶自己进去了。外头大奶奶生孩子,而贾敏还是姑娘,总不好照顾嫂子生产,于是乱成了团。
其实贾母能管家这么多年,也没出过什么什么错漏,她真的算是不错的管家之人,只是问题是,人不能有私心,天平不平,就要出事。
张氏在她屋里发动,她找产婆,找太医,准备产房,能有多难?更何况,她只是动动嘴,边上一群人帮忙。可是贾母也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就跟小孩子生了气一般,躲在屋里不出来,说病了,头疼。
当然,贾母是生气了,外头有请客的,人给帖子也直接给大奶奶,根本就当府里还有一位太太般。加之分家,库房的钥匙、账本都交了,张氏真正的成了荣府的当家人。她除了还是太太,再无一点权限。撒气,媳妇当她是要糖吃的,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她心高气傲了一辈子,结果落得这个下场,她怎能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