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掉后患,项羽终于可以放心地办理他的上将军转正手续了。
楚国的军权重又落回项氏手里。不管你楚怀王同意不同意,项羽是一定要名正言顺地坐上大将军这个宝座的。如果胆敢不依,那只有两个字:换人。再说了,楚国贵族后裔不只是你芈心一个,只要项羽愿意,找出一万个像你这样的人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项羽这招就叫耍流氓!
耍流氓的项羽派人叫楚怀王下诏书。被派去的这个人不是别人,他就是传说中的流氓大亨桓楚先生。
此桓楚亦是当初殷通企图通过项梁寻找共同举事的桓楚。当初殷通看得起桓楚,就是因为桓楚是个闻名吴中的大流氓,项羽要耍流氓,当然要派真流氓去耍,真流氓就非桓楚莫属了。
果然,桓楚人一到,他还没怎么耍流氓,楚怀王就哭了,他只好封项羽为真将军。
世界多可笑,人生真如戏,刚刚台上坐的,如今台下哭;刚刚台下闹的,如今台上笑。楚怀王你还是认赌服输、乖乖地把那顶傀儡帽子戴上去吧。人家抬得起你,也踩得死你,这个冬天有点冷,或许那顶难看的帽子还能够给你带来一丝暖意。
事实上,当楚怀王重新做回傀儡,他头顶上不但没有一丝暖意,反而感觉到全身有一股透心的阴凉。这种阴凉之气,来自项羽的眼神和表情,这就好像是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圈,唐僧一念咒,孙悟空就只有满地滚。
然而,项羽是唐僧吗?
当然不是。
项羽不是唐僧,芈心当然也不是什么孙悟空,前面等着芈心的将是一条通往地狱的黑暗之路!
二、一战震天下
十二月,项羽干掉宋义后,大刀阔斧地向巨鹿挺进。
但是,诸侯们看到项羽,并没有掌声雷动表示欢迎,而是以一种奇特的眼光看着他。
项羽一看到诸侯们畏战的模样就开始冷笑,战场如考场,你们是想考考我的勇气吗?既然如此,我就打一仗给你们看看,让你们知道我这新任楚国大将军不是白当的。
项羽之所以还能笑得出来,凭的不是胆略,而是自信。
他自信,是因为他看出章邯和王离这两只庞然大物,并非不可战胜,只要击中他们的软肋,他们必败无疑。
秦军的软肋,正是章邯为王离修的输粮用的甬道。
项羽认为,王离的力量之源来自这条粮道,只要切断粮道,他们就成了无米下锅的饿兵,那么王离就只有被动和挨打的份儿了。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章邯大军倾巢出动为王离守护粮道,可是甬道那么长,他能守得住吗?这种情况,其实只要楚军骚扰他,章邯不但守不住甬道,甚至还要分散兵力,成为楚军的攻击目标。
玩的就是心跳,出战!
项羽首先派出两名马仔冲上阵去探路,这两名马仔正是人贩子英布和蒲将军。蒲将军不知其名,也不知为何只留下一个姓。项羽给英布和蒲将军两万兵,这两万兵不是去打王离,而是直接去捣王离那条命根子——甬道。
两个烂仔搞建设不行,搞破坏还是绰绰有余,他们横冲直撞,一下子就断了王离的粮道。
果然不出项羽所料,楚军一切断甬道,章邯就分兵守护和修理。英布天生是个破坏大王,章邯修东墙,他就拆西墙;你修西墙,他就拆东墙。
章邯头都大了,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应付不了楚军这两个捣蛋分子。
此时,项羽闻听英布破坏顺利,立即率军渡过黄河。军队刚登岸,项羽就做出一个惊人之举:命令全军把所有船只凿沉,瓦瓦罐罐也全扔到黄河里,只许士兵带三天干粮。
很显然,项羽这招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三天之内,如果不击败王离,他们的结局就只有一个死字。
巨鹿城外,项羽陈兵列阵,士兵们全都神色庄严地仰望着他。他顶天立地,神情悲壮,家仇国恨像风雨雷电般在他英雄的胸膛里激荡着。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在这个荒谬的时代里,抗争是唯一的出路。王离,你爷爷灭我爷爷,今天我爷爷的孙子也要灭你爷爷的孙子!
项羽准备痛击王离时,在巨鹿城外屯兵的各路诸侯有十来个军营,然而项羽不要诸侯一个兵,也不跟任何诸侯打招呼,独自带着敢死队就冲出去了。
战争的意义在于为生命的尊严和光荣的梦想而战,在死亡面前,羊可能会变成狼,猛兽也可能变成任人宰割的羊。楚军气壮如山,喊杀之声惊天动地,他们如恶狼入羊群,以一当十,一狼追着十羊咬,十狼围着百羊撕,秦军一时哀号遍野,血流成河。
项羽前后与秦军大战九个回合,章邯抵挡不住,只得率军后退。
这时一直作壁上观的诸侯们,犹如大梦初醒,纷纷率军助战,而王离军就像一头笨重的大象,被群狼四处攻击和撕咬。
王离军,曾经是秦始皇消灭六国、北击匈奴,无往而不胜的铁军。但是此战过后,大秦的光荣和梦想已不复存在。巨鹿之战,王离二十几万大军全军覆没,王离被俘,以项羽为首的诸侯军赢得彻底的胜利。
击败王离后,项羽在将军帐下召见各路诸侯。项羽高高地坐在将坛上,高傲地俯视着芸芸众生,当诸侯们走到楚军军营大门外时,无人不手脚发软,全都跪在了地上,他们把头贴到地面,匍匐着爬到项羽面前磕头,高呼将军万岁!
在诸侯的拥护下,项羽从楚军上将军一跃当上了诸侯上将军,统率各路诸侯。
这时,张耳和赵王歇已足足被围困了三个来月,他们终于走出了围城。
望着蓝蓝的天,张耳都想哭了。感谢项羽和诸侯兄弟,你们再次让我呼吸到城外新鲜的空气,是你们,又给了我们一次重生的机会。是你们,让我看到了活着的希望,以及困境中的耻辱!
一想到耻辱,他就到处找寻一个人——陈馀。
于是,张耳一见到陈馀,就劈头盖脸地问道:“你为什么不救我?”
陈馀:“谁说我不救您,我这不是救您来了吗?”
张耳:“放屁,如果不是项大将军先打过来,你还不是继续在一边凉快着,看我被活活烤死?”
陈馀:“大哥不要说得那么难听,我按兵不动不正是等待机会为您报仇吗?”
张耳:“我问你,我派张黡、陈泽来找你,他们哪去了?”
陈馀:“他们死了。”
张耳:“死了?他们是怎么死的?”
陈馀:“我给他们五千兵去救您,没想到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张耳:“鬼才相信你的话。你是不是把他们给杀了?”
陈馀:“我对天发誓,那是绝对没有的事。他们真的是为您战死了!”
张耳:“我更不信!你肯定是把他们俩给杀了!”
张耳和陈馀立即吵了起来。一个说你杀了人,一个说没杀,争来争去互不相让。就在这时,陈馀突然内急,他实在忍不住了,干脆把将军印解下来丢给张耳,愤怒地说道:“你以为我忍辱负重,就是为了你这枚将军印吗?既然你不信任,那我现在还给你就是了!”
说完,陈馀直冲茅厕而去。
陈馀愤怒也是有其道理的。你张耳被围之时,你儿子不也在场吗?他不也没去救你吗?你不去骂他不孝不义,凭什么只骂我陈馀一个?
看来,陈馀愤怒是真的,但他还将军印却是假的,他做此动作,不过就是想吓唬吓唬张耳。他以为,凭着他们多年的感情,张耳不会做出夺兄弟将军印的蠢事来。
陈馀想得太美了,当张耳被王离围得差点儿跳楼自杀时,你死活不救,作为兄弟,你这叫忘义;作为将军,你这叫渎职,难道你不应该辞职吗?
就在这时,还没等张耳发话,有一个好事的门客凑上来对他说了一句话。正是这句话改变了张耳和陈馀的命运,使他们彻底决裂,从此走上敌对之路。
门客这样对张耳说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既然将军印都落到你手里了,就应该收下,不然,反天不祥!”
好一个反天不祥!
陈馀,既然你昨日不仁,就别怪我今天不义!张耳当即把将军印佩上,跳出门去把陈馀的部队全部收编了下来。
一泡屎尿工夫后,陈馀走到大厅,却发现人去楼空。陈馀这下子明白了,张耳假戏真做,果然是要把他扫地出门。
好呀你个张耳,亏老子辛辛苦苦救你出城,你连个谢字都没有,不但辱骂我,还夺我将军印,兄弟做到这份儿上,咱们就走着瞧吧。
瞧就瞧吧,谁怕谁呀!
三、诡异的赵高
项羽干掉王离后,休整军队与章邯对峙,暂时不战。
然而,王离战败的消息已传到了朝廷,狗皇帝秦二世闻听秦军战败,大发雷霆,他连夜派人前来骂章邯道:“大秦几十万大军,竟然连个小小的赵国都拿不下,你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章邯一听就郁闷了。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皇帝整天在后宫喝酒听音乐,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战争又不像街头斗殴,不是人多就能打赢的。当初我打败周文、陈胜及项梁,你连个奖状都不发给我,一打败仗你就骂东骂西,这是什么道理嘛!
章邯满腹牢骚,但也无可奈何。
没办法,打工的就是这样,领导眼里总是看不到你的好,却总是看到你的差劲之处。干得好真不如混得好,赵高在宫里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平步青云,我在外面拼死拼活的还要时时挨骂,真是同人不同命。
实践证明,发牢骚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天下谁人不知,嬴胡亥是个只爱听好消息、不爱听坏新闻的人,如果章邯再不拼命,下一个被斩首的就是他了。
为了让秦二世了解前线战况的特殊性,章邯只好派秘书长司马欣回朝廷汇报工作。
司马欣,秦朝官员,除此之外,诸多情况不详。当初,秦二世派两名政府大员前来辅助章邯打击陈胜,司马欣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位为董翳。
算起来,司马欣离开咸阳城已有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来,他只知在前线卖命,根本就不知道秦宫里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赵高联合李斯整死蒙恬兄弟后,李斯又被赵高整得家破人亡,三族被屠。其次,赵高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把学生嬴胡亥搞得服服帖帖,言听计从,正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也。
对司马欣来说,朝廷里谁整谁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牵扯到他,以此保住饭碗和一条小命就得了。
所以,他现在唯一关心的是,赶快见到赵高本人,以便向他通报北方战况。于是司马欣回到咸阳城,就去见赵丞相。可人家却告诉他:“稍等片刻,赵丞相在宫里正忙得不可开交呢。”
司马欣只好在宫外等候。
可是,一候就是三天过去了。
这就很奇怪了,我司马欣不是回来探亲的,更不是来行贿的。北方战场瞬息万变,你赵丞相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腾出时间来商讨事情呀,不然等人家打进咸阳城来,大家都只好喝西北风去了。
司马欣心头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司马欣毕竟是在咸阳城混过的,凭着官场经验和生存的本能,他仿佛嗅出一丝不祥的气息。于是,他派人四处刺探情报,一打听这才知道,原来赵高正在酝酿一场阴谋,那就是准备谋害司马欣。
赵高这招就叫杀人灭口、推卸责任。
这主要是因为嬴胡亥不喜欢听坏消息,每次听到战败,不是砍掉败将脑袋,就是责怪丞相。在赵高看来,要想保住丞相之位,只能报喜,不许报忧,既然司马欣是报忧而来,你不死,难道要叫我赵高死吗?
再不逃就来不及了。司马欣拔腿就往城外跑,又带着等候在城外的随行队伍立即向北逃亡。果然,司马欣前面刚逃,赵高后头就派人追来了,不过他还是成功地逃脱了赵高的追杀。
司马欣之所以能逃掉,不是因为他跑得快,而是他多留了一个心眼,不走故道另择他路逃亡,赵高沿着故道狂追,于是扑了个空。
真险啊,幸亏多学了两招防身之术,不然就成了赵高的一盘菜。
司马欣一回到章邯处,就对章邯哭诉:“如果我不是逃得快,早就成为赵高的刀下鬼了。现在朝廷被赵高掌控,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今天我们如果战胜了,他肯定嫉妒您;如果战败了,则必死无疑。战是死,不战也是死,将军您要考虑清楚啊。”
章邯看着司马欣,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的胸膛之内仿佛有千层浪在汹涌澎湃。赵高实在太让他寒心了,狗日的太监,仗是我打的,功劳却是你拿。现在我有点闪失,你就想拿我开刀,我章邯到底哪点对不起你了?
一事未平,又来一事。
这时,章邯收到了一封意外的劝降信,来信人不是项羽,而是下岗将军陈馀。
陈馀被张耳炒掉后,没有另找工作,而是带着一帮兄弟游荡江湖以打鱼为生。正所谓人在江湖心系诸侯,于是他就给章邯写了这封信。
不得不说,陈馀这劝降信写得太有才了,连章邯都不得不服他三分,所以我把它摆出来,以飨读者:章老弟,你知不知道目前形势对你极度不利。战国时秦国大将白起南征北战,赵国四十万兵被他打趴在地上,从此再也不敢跟秦国叫板。然而白起如此功高之人,后来竟然被赐死。还有蒙恬将军兄弟,北击匈奴,开山填谷、修筑万里长城,却被人活活地砍杀。
你知道白起和蒙恬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悲惨的地步吗?那是因为他们功劳太大,皇上无法酬报,所以只好找个借口把他们干掉。你当将军也快有三年了吧,三年来在你手上死亡的士兵也不止十万了吧。可是你没发现吗?你打来打去反秦的诸侯却越来越多,你这不是在做无用功吗?
你再回头想想,赵高是靠拍马屁爬上丞相之位的,他现在发现你顶不住了,又怕二世杀他,所以想用法子把你干掉重新换将军,以此推卸责任。而你长期在外征战,却不知道朝廷内部已危机重重,所以现在才落得有功被杀、没功也被杀的窘境。
地球人都知道秦朝灭亡那是迟早的事,你却还一个人在外苦苦为朝廷卖命,难道不觉得悲哀吗?你为什么不反戈一击,与诸侯结盟一起打回咸阳杀了赵高,这样你不但可以报仇,还可以被封为王。你自己说说,那样比起你即将趴在砧板上被腰斩、妻子被杀是不是会好一点儿呢?
章邯看完,心里不由得对陈馀升起一股敬意。
与其说这是一封劝降书,倒不如说是一封救命书。陈馀就是有水平呀,分析问题入情入理,晓以利害,令人佩服。
章邯开始动摇了。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胡亥皇上,不好意思了,是你那个赵老师逼我反的,那我就不得不反了。
于是,章邯决定派人秘密去跟项羽谈判。
你猜人家项羽怎么做的?
谈判可以,仗还要再打。打你就是要让你刻骨铭心,打你是让你不要漫天要价,打你就是要告诉你,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项羽兵分两路,一路由蒲将军带兵日夜渡过黄河,从侧面进攻,一路是以项羽为主力军从正面穷追猛打。这一打真让章邯有苦说不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明明都认输了你还要打。
章邯不得不再次派人去跟项羽说,我都向您求饶了,求求您不要再打了好吗?
项羽一声冷笑。当初你杀我伯父项梁时,眼睛都不眨一下,不打你教我如何出得了心头这口恶气,打你狗日的,求饶了也要打。
这一幕就像是在放电影:章邯一个劲地求饶,项羽一个劲地打。我打打打,打得你鬼哭狼嚎,打得你六亲不认,不把你脸打得像车祸现场不罢休。
这一战,项羽打得太解气了,他不但把章邯彻底打趴,还让他本有的声威越发壮大。最后,项羽打累了,也解恨了,那就休战吧。于是项羽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他对谋士们说道:“我们粮食不多了,不能再打了,不如接受章邯投降吧。”
大将军都发话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众将士也异口同声地说道:“好,就按您说的办。”
公元前207年六月,项羽选好日子在洹水(今安阳河)南岸举行受降仪式。举行盟誓过后,章邯见到项羽就一个劲地痛哭流涕。
项羽奇怪地看着章邯,我都不打你了,还哭个屁呀。
章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赵高迫害他的经过一一道来,又说当初是赵高命令他率军出来打诸侯的,所以你的伯父项梁战死一事,要怪就怪那太监赵高。
项羽长叹一声,行了,我知道了。
战事终于暂时平息了。如果说,项羽最后打章邯是打出了水平。那么章邯最后对项羽哭,也是哭出了水平,项羽不但原谅了他杀项梁之仇,甚至还封他为雍王。但章邯只能留置军中,军权亦被剥夺,秦军二十万俘虏兵交给司马欣,以他为先锋杀向咸阳。
咸阳,一场历史的巨大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四、天下赌徒何其多!
那个十月的冬天,宋义率军北上救赵,刘邦也出发了。
目标,咸阳。
对刘邦来说,此次开向咸阳,与曾经以亭长身份带着徒奴去咸阳的时候,心情大不一样了。
楚怀王说,先入咸阳者为王,今天,他要告诉全世界,咸阳将不再是凡人眼中的海市蜃楼;它是催发男人舒展自我出人头地的兴奋剂,更是英雄建功立业的必争之地。
咸阳城,你等着,我来了。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楚怀王偏爱刘邦,就派他独领一军前往咸阳。其实,刘邦也是楚怀王棋盘里的一枚棋子,从后来宋义和项羽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楚怀王的如意算盘是,宋义率领的这支精锐部队明看是北上救赵,暗地里是想打掉章邯,然后西入咸阳,成就帝业。帝业一成,以刘邦之仁,纵使封他为秦王,一时也是可以拿捏得住的。哪像项羽,狼子野心,天知道他要闹出多大的事来。
还有一个问题更要注意,楚怀王把精锐部队都给了宋义,留给刘邦的不过是一支无关紧要的部队。
所以说,刘邦这条咸阳之路也走得很是艰难。秦二世又不是刘邦的亲戚,不是招招手就可以进城去的。
当初以周文之勇,二十几万兵屯军戏水都不敢打入咸阳,除非老天爷帮忙,要不我刘三又有何德何能进得了咸阳城?
机遇与冒险同在,通往咸阳之路是一条炼狱之路,同时也是一条帝王将相之路。
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前途未必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
既然如此,那就赌一把吧。
人生就是赌博,我本是草莽出身,烂命一条。我拿青春赌明天,如果输了,当不了诸侯王,大不了带老婆孩子回砀山当猴王!
刘邦冬天从砀山出发,他的运气并不差,一路上遇魔斩魔,遇妖砍妖。几场战役下来,他从秦军那里夺得几千兵,元气大增。春天,刘邦打到了昌邑(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上天给他送来了一个真男人——彭越。
彭越,出生年月不详,字仲,昌邑人。
最初,彭越在昌邑一带的湖泊中以打鱼为生,或许是因为打鱼利润不高,他便兼职做了强盗。陈胜吴广起义时,有人对彭越说道:“天下豪杰都纷纷叛秦,我们可以效仿他们,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然而,彭越只是淡淡一笑,说道:“别急,两龙相斗,还是先等等吧。”
所谓两龙相斗,就是诸侯斗秦朝。彭越真不愧是打鱼出身的,他所说等等,其实就是想坐收渔翁之利。然而,他这一等,一年多的时间就过去了,最先劝说他的那帮少年再也坐不住了,他们聚了一百余人前来游说彭越道:“你还等什么呀,请赶快做我们的首领吧。”
是啊,都一年过去了,再等黄花菜都凉了。但是彭越对少年们说的还是那句话:“你们要干就自己干,我不愿跟你们去蹚那浑水。”
那帮小青年一听就急了,为什么不跟我们干,你到底是嫌弃我们嘴上没长毛、办事不牢,还是觉得时候未到?
其实,这不是时候未到,彭越担心的正是那帮小青年所想的,他们的确是一帮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家伙,根本就不是什么做大事的料。
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彭越是强盗,总不能做一辈子的水上强盗吧。
于是,那帮少年再次强烈要求彭越当头,一致说道:“彭叔叔您就别推辞了,昌邑这块儿地方,除了您之外,再也没人有资格当我们的首领了。再说,您也不要嫌弃我们年轻不懂事,如果您不带我们长大,那我们又找谁去呢?”
彭越终于被打动了,他试探性地说道:“老实说,我不愿跟你们干,主要是因为我老了,怕拖你们的后腿。既然大家执意选我当头儿,那我就以一个首领的名义跟大家做一个约定,明天早上太阳升起之时,所有人必须按时到此集合,迟到者斩,你们意下如何?”
只要彭越能答应当头儿,什么事都好说,那帮小青年异口同声地说道:“好,我们就按彭大叔您说的办。”
第二天,彭越早早地站在约定地点等着诸青年,当太阳都升到一个长竿子高时,现场才陆陆续续地来了十来个人。彭越果然担心得没错,这不过是一帮没组织没纪律以为造反是闹着玩的家伙,如果不给他们尝点苦头,这帮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造反。
彭越只好一等再等,一直等到大中午,一百多号人总算来齐了。彭越却脸色阴沉地看着众人,问道:“我昨天的话还算不算数?”
小青年:“当然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