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曹州的刘泽清总兵对此事就十分不屑,认为是浮山这边吹牛,一定是备了大量骡马和大车,假充步行,以次邀名。
反正在刘泽清这样的宿将来看,张守仁不过是无名小辈,根本就是无足挂齿。
所谓大名,就是胶东一带空虚,没有真正的强藩镇着。
要是他刘某人在胶东,哪有姓张的什么事?
这等狂妄之语,在阴毒惨刻,为人十分刚愎自用,向来跋扈嚣张的刘泽清说出来,当然是十分正常。
别的大人物,就算心里不信或是对张守仁不屑,但顾忌自己身份都不会轻易说这等话。毕竟张守仁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又是刚任职的游击,和总兵还隔着参将和副将两个很难跨越的级别…国朝营制将领可不是那么好升迁的,不少将领当了十几二十年游击,死活升不上去的例子可太多了。
最有名的是陕西将门世家的贺人龙了,贺氏一门世镇陕西,为国捐躯都不知道多少人,麾下有几千强兵,是洪承畴和孙传庭剿李自成的主力之一,不过贺人龙的副将一职,却是死活上不去,不管立过多少功劳苦劳,差了这半级,就是不大容易跨的上去。
有的事,不是光靠本事,还得看实力的同时再看人脉和运气啊…
总之不管别人怎么说或怎么想,张守仁在登州一役后一直在考虑把拉练正常化的事情。
在大明这会子,拉练的作用比后世更大,后世其实更注重的是对人的精神的锤炼,可是在这个时空,到处是响马,处处有烽烟,道路条件,卫生防疫,宿营吃饭,从安全到卫生到食宿,没有哪一件事是省心的。
明朝将领带兵出征,平均一天十里到十五里,走二十里就是高速,超过这个速度就只能用奇迹来形容了。
就算是纯马队,速度也快不起来,原因也简单,马是走的快,但长途行军掉膘厉害,所以必须要人照顾,还得带大量的精料跟随,否则一路吃草,十天半月就瘦的脱形,当不得战马用了。
女真人和蒙古人打仗,彼此在草原上长途万里的挑逗对方,一仗打了大半年时间,并不是需要走这么久,是因为打打停停,要歇息马力,要想办法喂马吃精料补肉,否则不等人家来打,自己就先跨了。
如此种种,行军,宿营,紧急集合备战等后世军队很轻松的事,在这个时代反而是极为难得的最强的军人素养。
既然如此,那就往死里操练罢!
正文 第402节:第一百六十七章 扩编(2)
张守仁是说干就干的性子,正好,大佬们都走人了,他的浮山营营号也不用流行的什么选锋,刚锋了,就用浮山二字,将来再立新营,就按卫所取名,正好也一目了然。
这一点就是张守仁实在没有几分雅骨,营号取的这般掉渣,实在是叫人笑掉大牙。
营旗也是设计出来,和勋章一样,正面是刀剑相交,背面是绣的浮山图景,有山有水,倒也漂亮别致。
这些表面功夫一做完,接下来就是充实营伍。
六百多兵,几天功夫就扩充到了两千人左右,并且预计在半个月内,收足五千人。
当然,是包括辎重营和辅兵在内,否则五千战兵就太逆天了,够大明一个省的军镇抚标镇标相加的数目了。
营设五个步兵队,一个炮兵队,一个辎重偏厢车队,当然,还有一个张守仁一直想建立的马队。八个队三千多人,加上一千多纯粹的辅兵,五千人的架子就能立的起来了。
各队原本的队官几乎照旧,都是第一批亲丁队时的小旗官的资历才够格,辎重车队还有炮兵队的队官人选尚未确定,马队的队官更是叫张守仁头疼,还好五个步兵队不仅编入人手,而且队官除了甲队调入曲瑞外,别的队官都是十分稳定,省了他不少事情。
补进来的新军,原本在方家集和堡中训练的就有一批,人数不多,但算是教导队的前身,都是识字和机灵的营兵立功后选进去的,读书,识字,学习管理和更强化的技能训练等等。
人数是不足五十人,培训三个月后,正好赶上了这一次大扩编,他们全部充实进了底层的军官队伍,这使得各队扩编之后,好歹还保持了最基本的运动和调动能力。
林文远虽然久隔军伍之事,但很多东西还是烙在骨子里的,听了几句就是明白了。
新入伍的加入二十来天了,现在是七月快下旬的天气,中午热,早晚凉,每天跑步和队列训练之外,也是开始格斗和军阵阵战的训练,这个时候,拉出来吃点苦头,把长途行军和宿营,警备等诸多行军时遇到的问题实践一下,学习一下,对各队官和哨官正目副目等军官,对普通的士兵,都是难得的考验。
倒是有一点林文远不大明白,向着曲瑞问道:“怎么才二百人不到?按大人的编制,一队满编得四百人才是。”
“大人说,浮山一带的精壮已经差不离了,几次招亲丁,合格的早进来了,不合格的补补身子,也是第二次就进来,或是列为候补,这一次也直接补进来了。再继续收浮山一带的人,兵员素质就得下降了。”
曲瑞的声音很小,尽管身边的都是贴队副官和老资格的哨官,没有什么闲杂的人,哨官以下,都在继续打扫战场或是追击逃敌,不过事涉机密,曲瑞谨慎的天性还是占了上风。
林文远立刻就会意了。
正文 第403节:第一百六十七章 扩编(3)
按浮山人的想法,营兵当然是继续在浮山招就行了,最多要一些方家集的民户,毕竟也是离的近,算是乡亲。
当了营兵,一个月一两五的俸禄加支粮,还有衣服鞋子等物品下发,浮山营的福利早就在胶东一带传扬开来,人近皆之。
加上屡胜强敌,死伤也不大,老实说,别的营头将领没事砍脑袋玩都比浮山的历次大战要死的人更多一些。
如此种种,能进营当兵当然是最好不过。
但浮山一地的人口是有限的,合格的精壮就是现在这些了,两千人不到。
剩下的,要么是性格不合适,要么就是年龄不合适,或是心志不坚,或是体能不足,要么就是家中独子等等。
继续在浮山招兵,兵员素质确实无法保证。
不过张守仁向来是以浮山保护神的形象示人的,这等事,就算是在理上,也是不在情上,只能瞒着。
“大人的意思就是借拉练为名,沿途招募豪杰志士,是好汉子的,我们浮山营都收!”
“这样当然最好,正好,我也随甲队一起,如何?”
“求之不得,哈哈。”
两个队官都是聪明人,这个话题并不适合再聊下去,也就适时打住了。
此时打扫战场的士兵大半回来,火铳手们也是把枪膛清理干净,背在肩膀上往回走着,沿途到处是面色狰狞的尸体,这些士兵也象没看到一样。
“高密真不太平啊。”曲瑞看着战场情形,还有呆若木鸡的百姓们,感慨道:“拉练了两天,打了三仗,斩首过百,最菜的菜鸟都开过荤…嗯,我是说最少都拿枪捅过人了。”
“开始是难,不过习惯了就好了。”
“这等事,不习惯也没办法啊。”
“大人在哪里?”
曲瑞笑道:“我以为你一开始就要问来着,怎么到现在才问?”
“其实我和大人天天有书信往还,所以其实不大关心。”
“怪不得…大人在登州,领关防印信,还有谈粮饷的事,还有,从海上运来一批货,大人亲自去收货去了。”
说到这里,曲瑞挤了挤眼,用很罕见的俏皮态度笑道:“大人说了,粮饷的事,叫大伙儿还是不要多想的好。”
这么一说,林文远也是噗嗤一笑。
鲁军向来就是后娘养的,各营都没有什么足饷的时候,新立营头,又没有重任,想得到粮饷补给根本就是做梦。
朝廷立浮山营,多半是顺势而为,而且其中有不少是面子上的事,倒不是觉得浮山这边需要这个营头。
笑毕之后,林文远也是摇头,换成苦笑:“各地都这么不太平,平度州想来更不太平,梁山一带更不必提了,官兵不击贼,朝廷不给饷,这样下去如何得了?二哥,你知道么,我从咱山东一路北上,路过河南境时,看到的那样子,那叫伤心惨毒。”
林文远在河南一路所见所闻,也是写成书信回来,军官开会的时候,张守仁当众念过,当时也是极为愤恨。
曲瑞沉默不语,半响过后,才长叹道:“尽人事,听天命,反正吾辈追随大人,最少保胶东一方太平就是了。为武人者,不过就是这一点责任而已!”
正文 第404节: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1)
第一百六十八章招兵
既然定下来和曲瑞及甲队一起回程,林文远就把两个随员打发掉,叫他们带着大车先回浮山,自己的马匹也是叫他们一并骑回去,自己则是和甲队一起,全部步行。
现在浮山的马还是很少,在浮山所的时候,传令和通信有马,队官一级也有配给的马,不过马的数量不够,质量也差,多是一米五不到的矮马,体重也是在四百斤左右,稍微一掉膘,大个子点的人就驼不动,跑起来就吃力了。
偏远地界,又是近海的半岛,能找到这几匹马就算不错了。
林文远从京师回来,就是特意买了这三匹河套马,重六百斤左右,高在一米五以上,短途冲刺十分有力,四腿坚实,肌肉盘结。
就是跑长途不大行,这千多里路下来,三匹马已经严重掉膘,非得好好养一阵不可了。
人倒是很精神,在京师虽然呆了不短时间,但林文远每天打熬力气,绕圈跑步,一点也没耽搁锻炼身体,所以此时看过去仍然是虎背蜂腰,一副气宇轩昂的俊杰模样。
这会子甲队的官兵都返回过来,尸体会叫高密县派人来打扫,他们的衙役差人也不少,平时鱼肉乡里,正事不做,坏事做的不少,这一次也算是能小小帮一下手,县牌发下火票,动用里甲,这些尸首,很轻巧就打扫干净了。
“是林队官。”
“见过队官!”
“队官好!”
二百来人有百余人是林文远的旧部,适才追击逃敌没有注意,这会子回来了,眼一看到林文远,便是有不少人跑来见礼。
大家行的礼都是张守仁教的罗马式军礼,拳头握起来,在胸前重重一砸,然后弹开伸直。
开始时所有人都是觉得这礼节有点怪异,不过行的久了,倒是真觉得有男子汉和军人的感觉。这么一弄,男儿的气质就是全出来了。
在大明,军礼就是打拱作揖,或是下跪,要么就是打千。
哪一种,都无助于提升军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瞧人家浮山的兵,真是了得。”
“这军礼也好看!”
“人也精神!看着就是舒服!”
“杀响马杀的真狠,官兵要是全是象他们这样,我们行道的人还有什么可担心害怕的?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有理,列位,众列位,听我王四一言…今日若非是浮山营兵救我们,遭遇响马,必定是九死一生,最不济也是要把全部身家交出去,才可免一死。如今既然得救,咱们可不能装傻充楞,我看我们凑点银子给军爷买点好酒,列位看如何?”
这个提议十分在理,大家是死里逃生,另外也是看这些官兵十分顺眼。
这些官兵的衣服都是一式的,虽然设计不是好看的形式,但胜在一致,而且不论新旧,都是浆洗的十分干净。
若是他们知道,这些天来浮山甲队的行程已经超过五百里,在外的时间也有好多天,并且从来不象普通明军那样宿在城市或是民宅而是全程野营…就算是有人这么说,怕是也不会有人相信的。
正文 第405节: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2)
“又有人要凑银子犒劳我们了…”现在情形有点乱哄哄的,曲瑞向林文远告罪一番,便是爬到一辆大车的顶上,向着众人道:“本官是浮山营千总队官,众位父老的犒劳,本官代表甲队官兵谢谢了,不过,东西我们不敢收受…”
曲瑞和林文远一样,都是灵山卫千户,世职百户,千总差遣,正经的府卫五品兼营兵千总,这个地位,搁伪清时算是和一县知县持平,地位还要稍高一些。
搁大明,虽然还是远不能和文官相比,但好歹也是正经的经制武官,非普通的世袭府卫官可比了。
“这是我等心意…”
“吾等也没有太多钱财,只是些许微物。”
听了曲瑞的话,又是看到一个威风凛凛,神态仪表都十分出众的大明武官,众人凑钱的心思就更热切了。
此时赶过来瞧热闹的人也是越来越多,这官道四周,围了怕不已经有过千人了。
行商旅客不少,四周赶来的百姓更多,还有总甲小甲什么的地方上的人物,都是眼巴巴的看着站在车顶上的曲瑞千总。
这其中,也是有不少大姑娘小媳妇,瞧着曲瑞的眼神就是有点不对。青壮年的男子也是不少,原本就是十分羡慕,看到女人们的表现,就得又加上嫉妒恨了。
曲瑞的身材原本就不错,这大半年军旅生活下来,身形更是健美无比。
后世的人,常运动健身的人,身材就是比普通人要好看,军人更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非普通人可比。
浮山官兵,都是张守仁一手调教出来的,曲瑞练站姿的时候,没少被张守仁在脖间放上长针,稍稍一动,就等着针扎的疼痛吧!
这样练出来的身形,配上乌纱帽,绣着熊罴的五品官服,银带乌靴,腰佩的宝剑,加上二十来岁的年纪,长相也够英俊,这样的人,要说不吸引女人的眼球,才是奇了怪了。
不仅是他,估计林文远上去的效果也是不差,林云娘生的美貌无比,她这哥哥当然相貌也不会差了,同样眉清目秀,十分漂亮。
“非是吾等矫情,此次到高密来,是我浮山营游击将军张大人所令,拉练练兵,除了自带军粮之外,不得擅取民间一草一木,违令者重罚。本官这里受了银子和酒肉,回去屁股就得开花,众父老想,这我还受得受不得?”
这么一说,众人都是轰然大笑,凑钱的人也就停了动作,四周庄子上担着牛酒来送的甲长耆老们也是面面相觑…看来这礼是送不出去了。
再想起浮山营这些天在高密,和各乡的响马打了好几仗,斩了百多首级,但自始自终没有进县城一步,没有骚扰过地方。
原本地方上一听说官兵要来,个个都是吓的魂飞魄散。
当今大明,最倒霉的不过就是遭遇兵灾,这其中还有学问,就是兵灾也是分好几种。
响马,海盗,流贼,官兵。
这其中最狠最厉害的,当属官兵。
正文 第406节: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3)
前三种毕竟是贼,要可能面对优势官兵的进剿,所以抢掠强奸杀人什么的不是那么理直气壮,有点赶时间的感觉。
官兵来了,一旦祸害起来,那可是毫无担忧…因为不可能有人来剿了他们。在村子里,祸害起来那是十分仔细,根本不可能有任何遗漏之处。
一处庄子,要是过了兵,钱财不要想留下,处女和贞洁妇人怕也是一个也找不着了。
浮山营来,不仅不入城,不扰民,不抢不烧,不四处找妇人女子,相反,宿是在路边或是林地里头,村庄都不进入,这么守规矩的官兵,不要说几十年,怕是大明开国以来,华夏有史以来,也没有几支罢?
冻死不拆屋的岳家军肯定也不差,不过岳家军已经是历史,只存在书本和说书先生的嘴巴里头,浮山营可是实打实的在身边呢。
“好官,好兵!”
“浮山营果然是俺们胶东的定海神针!”
原本百姓和商旅行人就十分感激承情,曲瑞的表现又是把这种情绪掀到了顶点,一时间赞扬声大起,不要说大姑娘小媳妇的眼里直冒红心,就算是那些刚刚还羡慕嫉妒恨的小伙子们,一个个也是在脸上露出敬服非常的神情。
“我要投军!”
突然就有人一声大吼,炸雷一般。
曲瑞向下一看,是一个身高五尺,宽也是五尺的车轴汉子,脸上胡须根根暴起,如爆炸过一般的模样,看起来还真的是十分后现代。
被这人一带,原本就十分心动的高密青壮们,不少人都是振臂挥拳,叫道:“俺也要投军!”
“好汉!”
曲瑞也是忍不住赞了一声。
那厮自是十分得意,洋洋得意的向曲瑞抱了一个拳,说道:“在下朱王礼,听说过浮山营招人的规矩…在下走十里地不喘不流汗,百十斤的石滚子单手就转着玩,想来是够资格入浮山营罢?”
“嗯,脚力和身体力气是够了,不过还不止如此。”
甲队这一次拉练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招兵。
既然今天效果极好,现场就有不少人当场表示要到浮山营吃兵粮,曲瑞也就不嫌麻烦,把浮山营对招兵的种种要求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其实高密县城,还有几个大的集镇,曲瑞等人都是派人贴了榜文,把招兵条件都写在上头。不过看眼前这些人的样子,十个里头怕是有九个半都大字不识一个,指望他们能看懂榜文,还不如指望母猪能上树的好。
“某都符合条件!”
听完曲瑞的话后,朱王礼仍然是大大咧咧的答道:“某身家清白,从无过恶,人缘亦好,递保绝无问题,而且家中只有自己一人,更谈不上独子什么的…不知道大人能容留否?”
这确实是个天生当兵吃粮的人,论胆色力气什么的都是一等一了,不过还是有最后一个条件要说:“好汉确实都够条件了。”
曲瑞看向四周,在这刚杀过响马的战场上,不少青年在跃跃欲试:“我甲队将士,餐风饮露,奔波近四百里至此,来回吃的干粮,不住民家,皆露营耳。这般苦楚也只是小事,还要上阵击贼,适才情形,众位都看到了。所以,要想成为我浮山营的一份子,请诸位也从高密这里步行到浮山吧…我们会给诸位开路引,能成功到达的人,才会受到我们的欢迎,成为我们的弟兄,否则,就只能等下一次的机会了。”
正文 第407节:第一百六十九章 豪杰尽来投(1)
第一百六十九章豪杰尽来投
众所周知,浮山营的待遇不低,原本人们还嫌当兵的名声不好听,而且遇到苛刻上司,克扣粮饷,随意打骂,甚至用军法杀人什么的,所以当兵风险太大,人不愿为之。
但现在张守仁名声在外,浮山营没有肉刑,最多是打军棍。
打军棍算得什么?
随便哪个甲总,或是快班马班的衙役下乡催租子什么的,哪一个老百姓还没挨过板子是怎么的?几小板也怕,那不是笑话了?
当然,这些善良的百姓还没有弄明白浮山军棍是怎么个打法,不过等他们身临其境的时候,后悔也是晚了…
总之现在敢出声报名的,都是羡慕浮山营的威风和名气,对待遇和风险也是进行过一番评估,然后才怦然心动,踊跃报名。
老百姓是没有傻的,只有你真正取信于他,活生生的出现在他面前,并且做出实事之后,才会有如许效果。
不是甲队到高密来拉练,就算浮山营的名头在胶东再响亮,怕是也不会有人报名,更不会有人冒险行数百里,前往浮山报名。
“不就是几百里路,俺走得。这位将爷,一会叫人开给俺路引就是。”
在众人犹豫的时候,还是第一个报名的朱王礼最为爽快,最先一个答应下来。
在他的带领下,也是有十来个青年走了过来,都是表示要领路引和盘缠,走到浮山去报名当兵。
这个条件,在后世可能没有什么。
几百里路,坐车两小时,晃晃悠悠也就到了。
隔几百里路,甚至感觉都是家乡,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事实也可能是如此,相隔数百里,从风土人情到衣着吃食,还有言语,可能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加上时间短,叱咤立至,所以离家数百里根本不算出远门。
就算不坐车,改骑车,甚至就是步行,也是没有什么可怕的。
后世的自行车爱好者,一天一百多里二百里路的赶路,根本不算什么。身体好,平时锻炼多,骑行起来自是飞快。
就是走路,也是一天大几十里路,根本就很轻松。
关键之处,就是在路好。
后世的路,再差的也是比现在的要好上百倍。柏油路或是水泥路,笔直宽阔,标志分明,而且都受过教育,可以轻松看懂地图,甚至在有些荒僻地方,有指南针可用,定位定向,十分轻松。
现在的人,哪有这些条件?
身体差营养差还是小事,传染病多,瘟疫流行,就是最要命的事情了。
加上道路条件差,有道路就算不错,很多地方干脆就是村庄连村庄的夹堤,羊肠小道,或是直接翻山越岭,没有地图,亦无指南针什么的,而且那时候也没有人常出门,没有标志性的建筑,一旦迷路,浅浅的树林就可能把人困死在里头。
野物也多,遇到什么狼群老虎什么的,就得准备葬身狼腹或虎口了。
所以商旅都是结伴而行,要么就是在本乡本土的州县之间活动,离乡数百里,投到一个陌生地方去当兵,不是心志坚强和体能充沛,充满自信之流,是绝对不可能完成这种任务的。
正文 第408节:第一百六十九章 豪杰尽来投(2)
眼前的青年,已经是在队文书官那里领取路引和盘缠路费,一个个信心满满,前途虽然艰难,但这年头敢站出来的也绝非等闲之辈,固然有不少人知难而退,但迎难而上的也是不少。
“俺一定要去浮山看看,亲眼看看张大人是何等样人!”
领了盘弹,朱王礼咧嘴大笑,他只孤身一人,家里大约连家俱也没有,所以也不回去叫人看门或是处理家当了,在路上捡了一根树枝,把盘缠放在一个小包里挑在棍子上,就这么大步向前,往着浮山方向徒步而去。
“张大人不会叫你失望的。”
林文远很喜欢这个姓朱的,爽直痛快,是一条好汉。这样的好汉,在浮山肯定是已经被吸引入军中了,但齐鲁大地之上,恐怕还是有不少这样的好汉存身草野之中,没有合适的契机,这些好汉豪杰只能终老乡间,或是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就默默死去了。
“大人,真豪杰也。”
在冲着朱王礼叫了一句之后,林文远也是发自内心的赞叹。
眼前的一切,再一次印证了张守仁的决断之英明神武,一想到从高密到平度州,再到灵山,莱州,整个胶莱大地到处都有好汉被吸引入伍,接受浮山营完整的训练,林文远就是心驰神摇,不能自已。
“唉,可惜甲队叫曲二哥拿去了…”
在激动了一阵子之后,林文远也是颇感失落。
甲队现在的队官已经换了曲瑞,自己却是没着落了。
算算几个步兵队,够资格的队官真是不少,这一次究竟还有没有继续带兵的可能,或是独掌一队的可能,林文远心里也是没底了。
至于自己大舅哥的身份,林千户还真的没有列入计算的范畴之内。
张守仁的军人性格,还有那种公平公正的做事方法,大家早就心知肚明。凭本事能在张守仁面前争,凭关系什么的,还是自己远远走开,不要自寻没趣的好。
“我们走吧!”
从车顶跳下来,曲瑞的动作也是十分潇洒漂亮,更是惹动不少眼球。
高密典史官带着一群衙役赶了来,还带着地方甲首和民壮,密密麻麻的人群涌了过来。
一个哨长迎了上去,开始和县典史交接,说明情况,并且备案记录。
浮山队官是千户千户级,贴队是副千户级,哨官就是加府卫百户,并且有一些资深的百户,张守仁上报兵备和都司,加了把总官衔。
大明的把总不比后世伪清,那是正经的品级武官,这个哨长就是加把总衔,手按腰刀,身形威武雄壮,地方上的这些杂职官员自是十分奉承,围拢在这个哨长身边,点头哈腰,样子是什么恭谨。
杀伤这么多人,地方上是一定要上报的,而且逐级上报,可能一直到中枢内阁为止。
当然,这种消息是好消息,上报时是大家抢着接手的,就是眼前这典史官笑的脸都烂了,就是明证。
典史等于后世的公案局长,境内水匪旱匪都归他管,强势的典史会使得境内没有匪患,比如江阴的阎应元,上任之后,自己背负弓箭,率领精壮,把江阴的江匪杀的抱头鼠窜,根本没有敢留在江阴的。
没用的废物点心,也就只能平时混日子,或是等着捡漏发达了。
今天这种场面,对这个典史来说就算是捡着大漏了。
在林文远身上重重一击,曲瑞笑的十分开心:“高密事毕,就算有一些杂匪漏网,其中不少是有马的,我们再能耐,可也追不上骑兵,罢了。”
他斜眼看了看那个典史,还有懵懵懂懂的高密地方的民壮,低声笑道:“这些王八蛋,也不能白捞好处,总得出点力。他们之前不敢动手,是被响马震住了,吓坏了。现在咱们杀的这么狠法,是个人都不把响马看在眼里了,底下的事,也确实不需我们再操心了。”
高密毕竟是要紧州县,响马形成大股的可能不大,所以被这番痛剿之后,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变的十分太平。
当然,这是浮山之功,浮山营的声名威望,也必定会随着此役而水涨船高。
“听说平度州那边有马的响马多,纵横莱州等地,十分难制。”
林文远眼神热切,微笑道:“我想向大人请示,愿到平度州剿灭该地响马。”
现时的明军各营,除非是能抢掠生发,不然将领愿主动出战的,还真是不多见。不过浮山的风气就是如此了,不服气想上进,拿功劳说话。
功名但在马上取,男儿汉就是要如此!
听着林文远的话,曲瑞但只微笑:“此事大人断无不应允之理,到时候,我与你一同面请,一定帮你抢到这个功劳不可!”
在两个前小旗官,现千户千总武官计较要抢功的时候,张守仁也是从登州返回,眼看要到浮山地界。
此行他没有带多少人,只是张世福和张世强两人跟着,当然,黑室的特务头儿王云峰肯定也是带着少数亲卫随行。
此次登州之行,所获颇丰,所以相随而行的众人,此时脸上都是遮掩不住的笑容。
当然,所获不关朝廷官府的事,要是提起此事,众人都是一脸怒气。
朝廷也不是什么都不给,额定是浮山营一千八百战兵,就是按这个数字发饷,每个月每兵一两五银,月支两斗粮,每年发给一定布匹做衣纳鞋…当然,给的这些东西,全部是在嘴头上的。
登莱巡抚刘大人对自己的门生也不掩饰什么,直接便道:“朝廷现在左右支拙,胶东这里还算太平,想指望朝廷拨给粮饷,这是绝无可能之事。有限粮饷,都是留守登州的兵马优先,就算如此,都是供给不足。浮山营的饷械,暂且只能欠着。不过,官照关防,朝廷不吝惜,已经全部发放下来,官服腰牌,也是可以领了。”
正文 第409节:第一百七十章 战马(1)
第一百七十章战马
按刘景曜的话说,朝廷除了赐给应给的官爵,给印信关防外,别的好处就是一点没有了。
当然,印信关防也是有用处的,张守仁可以利用身份调用一些地方府库,或是找地方上的士绅大户募集粮饷。
不少军镇都是这么做的,朝廷给不足饷,也就只能用这种放任自流的法子。
包括后来的江北四镇,也是允许高杰和刘泽清等部自己征调地方府库的物资,这也造成四镇跋扈,擅自征调,弄的地方上民不聊生,不过,这是后话了。
除了这些,军械物资是什么都没有,不过刘景曜也是答应下来,允许张守仁自己设法,如果需要他开具什么公文文书之类的,倒是举手之劳,一定会帮忙。
登莱巡抚在富裕的时候,就是孙元化执政的时候,物资多到用不光,能雇佣大量的耶苏会技师和葡萄牙人当雇佣兵,现在轮着刘景曜时,却是穷的底儿掉,连自己的得意门生也是没办法支应,到最后时,刘景曜也是苦笑着道:“国华,老夫实在是无能为力,是否能留在登州,尚在两可之间。不过,能至此位,也是要谢过你才是了。”
以他的文官身份,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诚属难得。
因为资历就是资历,到了刘景曜现在的地位,就算登莱撤销,朝廷把他调任别处,最少也要有对应的官职才成,到了巡抚这一层,封疆大吏的身份是怎么也去不掉了。
得意之余,自也是要感激张守仁才是。
对这样的感激,张守仁自是表示不敢当,逊谢过后,脸上却是一片平静,根本没有刘景曜担心的着恼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