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摸着撑得滚圆的肚子,惬意地说道:“好久没吃这么饱了!”
林阡陌递过铜钱,让摊主用油纸裹了一摞烧饼,预备带回家给其他人吃。
“姐,是不是家去了?”林二问道。要买的东西也买到了,吃也吃饱了,任务完成,他们也该回去了。
“等会儿,还得办一件事。”林阡陌说道。出门时她可是打算好了的,将手中的两块玉给当了,一块是林阡陌的,另一块是第一次醒来时那个叫韩争的少年扔给他的。
原来她与韩争是指腹为婚,林大娘没多说,只说林家原也是当官人家,后来不知因何事获了罪,被罢了官,家道日渐没落,韩家便想悔了这门亲事。估计本尊的林阡陌不想就这么退了亲,所以才会被韩家的人打了一顿,这一打就将她的魂儿给打散了,也不知被安排投到了哪处地界,却让一个新的灵魂在这幅身躯里得到了重生。
林大娘的说辞颇有些矛盾之处,若是说林韩二人是指腹为婚,十多年前的林家应该还算昌盛,否则依韩家的势利,不可能干这种傻事,可是观林大娘的样子,气质倒是有那么一点,却怎么也看不出是富贵人家的小姐,据林阡陌所知,富贵人家的小姐不仅要上国学,还会请先生教授其他技艺,那文化水平,至少也应该相当于前世的高中毕业生,林大娘那水准,顶多一个小学肄业水平。
各人有各人的难处,林大娘不说,她便也不问,主要是问多了也白搭,就这样糊涂着还好些,知道得多了容易露馅,她现在就是个半失忆的主儿,能混则混,如此正好。
她很庆幸那天韩争把那枚玉佩扔给了她,既然是订亲的东西,想来也值不少钱,林阡陌早打准了主意将这东西当了,最好能当多些银两,起码可以撑到她把“遗忘”的知识学会,入秋时考上个工作为止。林家因为她欠了不少外债,在村里见到人都抬不起头来,总不能让家人继续借债过日子。
林阡陌没有直接去当铺,找了家玉器店,进去看了看,对比着玉佩的质地。那玉成色不错,虽然她不懂,也晓得是好玉。店铺老板是个四十开外的中年人,见有客上门,含着笑迎了上来。
“客官想买玉?要什么成色的,多少价位的,您说说。”
林阡陌微笑着指了指和她的玉佩颇为相似的一只玉玦问道:“掌柜的,这玉玦卖多少?”
“客官好眼光,这玉玦可比青玉、黄玉等其他玉质要好得多,您看这玉玦润泽无瑕,白如截脂,是白玉中最好的品种,出产稀少,因此也最为名贵…”
林阡陌专心地听着老板介绍,一旁的林二却是局促不安。
来此之前,林阡陌先去买了一身新衣换上,找了好半天才买到,这里的人一般不卖成衣,都是定制,今儿运气也算好,正好有一家给客人做的不合身,小了要重做,她便和老板讲了半天价买了下来,比原定的打了六折,让她偷笑不已,人家只当做坏了浪费了布料,有人买就不错了,不曾想却是便宜了她。林二就没这么便宜了,只得给了钱,买了人家穿过的一套半新不旧的。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她要卖玉,若是穿得寒酸,没准给人当成小偷,所以该奢侈的时候还是要奢侈的,等玉卖个好价钱,多的也赚回来了。
掌柜的介绍完毕,一脸殷勤地看着她。林阡陌摸出了玉佩,递到掌柜面前:“掌柜的看看我这玉佩,与你的玉玦相比如何?”她的脸上带着轻松的笑,看不出深浅来。
那掌柜的接过玉佩,仔细端详了一下,见亦是上好的白玉,脸上的笑纹更深了:“客官看来是个懂行的,也不敢欺瞒您,我店里的玉玦,不敢说比您的玉佩好,但质地绝对相当,不过,有一点是您的玉佩所不能比的,您仔细看看,我这玉玦可不是本朝的物件,这可是古物,距今不说有千年,这四五百年的历史可是有的,所以说我这玉玦的价码,可就比你的玉佩高了三倍不止。”
“这玉玦掌柜的要卖多少?”林阡陌问道。
掌柜的翘起了五个手指,左右晃了晃。
“五百两!”林二惊叹道。
掌柜的摇了摇头:“错了,小哥,五百两只能买半边,我说的是一千两。”
“照您这么说,我这玉佩只值得三百三十三两银子?”林阡陌皱了皱眉,她可听林大娘说,这玉佩是林家家传的,想来也应该有些年头了,说不定掌柜的为了吹嘘他自家的玉玦,故意贬低了玉佩的价。
“客官您不是在我店里买的吧?给您说句实话,我做生意讲的是实诚,这店是童叟无欺,除了我这里,您再找不到更便宜的店了,您这玉在别处,至少收您五百两银子,在我这儿,也就三百五十两,咱做生意讲究的是个缘份是不?一回生二回熟,还指望着回头客呢,决不会欺瞒客官半分。”
“既然掌柜的这么豪爽,那么,就请掌柜的取三百两银子,这玉佩归您了。”林阡陌说道。
掌柜的一下愣住,呆了片刻,出声喝道:“咦?是我开店还是你开店啊,怎么倒管我要起银子来了?”
“我并非玩笑,这玉佩乃是家传之物,小女子到蒲城来办事,手头上现有些不方便,不得已才想将它卖了,掌柜的也是个识货的,三百两买了去,转手您卖出去,绝对不止这个价,总的来说还是您赚不是?”
“嗨!奇事儿年年有,今儿倒给我碰上了。”掌柜的一听生意做不成,马上拉下了脸,“去去去,我这里不是当铺,要当东西出了门朝右拐,别在这儿挡着我做生意。”
林阡陌不知道这家店今儿还没开张呢,做生意的人讲究的是个好彩头,人家还没开张她就上来卖东西,这不是讨晦气么,如果是在掌柜生意好心情又好的时候,没准儿她这招能行,现在却是不行了,掌柜的毫不客气,眼睛一鼓,店里的伙计拿了扫帚就要赶人,林二跑过来挡了一下,给扫帚打在背上,哎呦呦直叫唤,店里一干客人见状,哄堂大笑。林阡陌抬眼一睃,不知何时店里多了不少客人,见人人拿打趣的目光看着她,脸不由得红了,也不敢细看,低头拉了林二就走。
出了店门,叹了口气,站在一旁寻思着是再找一家店试试,还是直接去当铺,如果去当铺的话,那是个喝人血的地方,再好的东西在哪儿都成了渣子,她知道顶多当个原位十分之一的价,心头觉得太不值,不去吧,又怕再遇到这么个状况。何况除了这家,别的店规模都较小,只怕也出不起高价收她的玉佩。
正自为难,身旁响起一个声音:“你的玉佩可否给我看看?”
林阡陌呆呆地看着面前的男子,正是那个给了她救命钱的人,他带着笑站在她面前,脸庞上,两只明亮的眼睛含着笑睃着她,纤长的手指摊开来,离她不到一公尺的距离。
“姐,姐,是前回给了咱们银两的公子。”林二凑到她耳边低语,扯着她的袖子兴奋地摇晃着。对他来说,这位公子可是记忆颇深,不仅因为那无与伦比的相貌,更因为他的出手大方与善良,对素不相识的人也能伸出援助之手,给的银子撑得起林家一年的生活,这样的人,便是想忘也忘不了。
林阡陌当然知道,只是没想到能够再次遇上他,当时的匆匆一瞥,几疑是梦,如果不是后来林二的叙述,她还以为自己看到了斑斓的同伴。这样的男人,本不该存在于人间的,他只能存在于天上,或者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像当中,一如她曾经看过的少女漫画,可是偏偏在这里,她遇到了。想说点什么,话却卡在了喉咙里,一时开不了口。
“怎么?不可以么?我正想买块玉佩,听到你和掌柜的对话,觉得你这玉佩不错,若是你不想卖,那便算了。”男人收回了手,有些腆地笑了笑。
“卖,卖卖卖!”林阡陌反应过来,一把拉过他的手,将玉佩放到了他的掌心。
男人就着阳光看了看玉佩,说道:“确实是好玉,咱们也不多说了,就照你给掌柜开的价如何?”
“好好好!”林阡陌忙不叠地点头,谁曾想会有这等好事。
男人对着身旁的随从点了点头,身着缁衣的随从取出三百两银票,递到了林阡陌手中。她接过看了看,下面落着大正钱庄的大印,高兴地收了放入袖袋中。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有话说这个栏目啊,每次想让它空着,又觉得浪费了,不过又没什么废话可讲,平时我爱收集些小资料,不如就拿来共享吧,大家每天看一点,积累些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许什么时候用得上呢,哈哈。今天就讲讲西红柿。
西红柿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维C含量高于苹果三倍,具有生津止渴、凉血平肝、健胃消食、清热解毒、降低血压等功效,常用来治口疮、口苦、中暑、口腔发炎等疾病。每日清晨空腹吃几个西红柿,可降血压、止眼底出血。
苏三
林阡陌的表情落入男子的眼中,令他眉头松展,脸上的笑意更深,看了看四周,他轻声嘱咐道:“虽然这里偏僻,没给外人看到,不过姑娘刚才露了玉,身上现在又带得银钱,怕给肖小之徒留意上,还是赶紧收拾回家去吧。”
“多谢公子提醒,既然生意做成,这就打算离去,”林阡陌拢了拢袖子,郑重地拜了下去,惹来男子一阵惊愕。
“姑娘何须行此大礼,折杀人也!”他待要扶起林阡陌,又想到男女有别,不好碰人家姑娘,又尴尬退后一步,脸上颇有为难之色。
“公子受得,”林阡陌说道,郑重地在地上拜了三拜,这才起身,“上一次多蒙公子相助,小女子才得以逃脱大难,还未曾谢过,不曾想今日又蒙公子伸出援手,林阡陌铭记于心,不敢稍忘,还请公子告知姓名,他日阡陌定当报答公子大恩。”
“不敢,不敢,我姓苏名染,因排行第三,人人均唤我一声苏三,姑娘叫我苏三便是。你卖我买,姑娘出的价钱也不算贵,说起来是苏三占了便宜。”他讷讷言道。
见苏三还是一头雾水的模样,林二将不久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苏三这才大悟,想来他经常助人,所以并不记得帮过林阡陌这一桩事,林阡陌见此情形,对他更是生起更多好感来,要知道长得漂亮的男人本就少,长得漂亮又善良的男人,更是少之又少,竟然让她给碰到了,心中一时感慨万分。
苏三看起来也就二十六七岁,于她前世的年龄差不多,林阡陌不是那迂腐之人,听苏三这么说,也就随口说道:“我姓林名阡陌,我叫你苏三,你可叫我阡陌。”
对苏三来说,林阡陌不过是个偶遇的陌生人,他笑了笑,也没将她的话放在心上,说了家中还有事,便告辞而去。
林二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子尽头,说道:“姐,这个苏三长得真好看,比那画上的人还好看,难得的是心更好。”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阿门!”林阡陌双手划着十字念道。
“姐,你这是做什么?”林二问她。
“我在为苏三祈祷呢,呵呵。”林阡陌笑道。
“对了,那玉佩你怎么不都卖了,留着一枚做什么?”
“三百两银子够咱家用好久好久了,那一块留着备用,以后咱有了钱,还得去买不是,回去告诉娘这个好消息,咱们把东头坡上那几块地买下来,租出去,爹娘就不用这么累了,姐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林阡陌的眼坚定地望着前方,她还是那个样子,依然是柔弱的肩,单薄的身姿,却又似乎比以往多了那么一点东西,至于是什么,林二说不出来,只是觉得如今林阡陌脸上的神情,是以前不曾见过的。
“怎么,不相信姐?”林阡陌大声问道。
林二被她的情绪感染了,也大声回答道:“相信,姐,我信你!”
姐弟俩一起咧开嘴笑了,林阡陌挥了挥手,豪气地说道:“走,咱们雇辆马车,坐车回家!”
所谓的马车,并不是贵人们坐的那种有车篷车帘遮盖的那种,不过是乡间拉货进城卖的马拉板车而已,刚好要经过定河村。林阡陌给了车主两个铜板,和林二一左一右坐在了车板上,车上捆着些新褥子,还有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正好可以靠着。赶车的是父子二人,老汉闷不吭声地坐在车辕旁边,小伙子十七八岁,侧着身子坐在老爹身旁,拿着鞭子赶车。
在马儿得儿得儿的蹄声中,姐弟二人晃晃悠悠地向着家门迈进。赶车的小伙儿不像他爹整一个闷葫芦,是个健谈的人,一路上说得口水沫子飞溅,扯东聊西,林阡陌心想幸好没答应他坐在前面,否则脸上落标点符号那是免不了的。听他说得有趣,也不时插上几句,乡里人整日下地干活,可不像城里人那么多讲究,也没什么男女大防的忌讳,老汉一幅老实憨厚的模样,不时咧嘴笑笑,也不说什么。
“大爹,你们进城买这么多东西,莫不是家中有喜事?”林阡陌问老汉。
林阡陌问话,不管问的谁,每次都是小伙子抢答,这次他没吭声,任由老汉说道:“嗯!就是我家这小子,等秋收的时候打了粮就要出嫁了。”
“恭喜恭喜,这是好事啊!”林阡陌笑嘻嘻地说,“看大爹满面喜色,嫁的定然是好人家了。”
提起自家儿子的亲事,老汉脸上浮现出喜色,话匣子也打开了:“家境倒是不怎么样,可也读过几年书,我家莫儿嫁过去是做正夫,以后小两口慢慢挣,这个家总能撑起来。我只是舍不得儿子…”老汉说到这里,停住不语。
在金陵国,能嫁作正夫还真是件体面的事,难怪老汉高兴。小伙子见父亲的样子,咧开一口白牙冲林阡陌和林二笑了笑,解释道:“我早年丧母,爹只有我一个儿子,这是舍不得我呢。”又转向老汉说道:“爹,您放心,美莲是个好女子,我们不会丢下你不管的,我和她都商量好了,成了亲就把你接过去,两家并作一家,我们会为您养老送终。”
“说什么傻话,哪有带着爹出嫁的,亲家会怎么想,你们不用管我,我这身子骨还熬得住,等真动不了,再去麻烦你们。”老汉背过身去,不着痕迹地抹了抹眼角。
“大爹,您儿子儿媳真有孝心,儿子养老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你何必顾忌,只管去就是。”
“姑娘你不知道,那样做会让莫儿在媳妇家抬不起头来,本来陪嫁就少了,再这么做,会被媳妇家嫌弃,对他不好,媳妇是个好人我知道,可她家不是只有她一个!”老汉叹道。
这些规矩林阡陌不懂,可老汉的话让她想起了孪生哥哥,他嫁到赵家时,不仅没陪嫁,还向赵家要了一笔钱,他嫁过去还只是做小,在赵家的日子想必不会好过。
她安慰老汉道:“您老也别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这么孝顺的媳妇儿子,总是会有办法的。”
老汉点头笑了笑:“只要他们小的过得好,我受再多苦也是甘愿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想到前世的父亲,林阡陌不禁深深地羡慕起这个叫莫儿的小伙子来,她觉得方才给的两个铜板少了些,情不自禁地想要为这父子俩做点什么,所以下车的时候,她悄悄从衣袖里掏出半贯钱,放在了褥子的夹层里。
回到家将进城的经过情形一讲,全家人都乐开了怀,除了那一油纸包的葱饼,她后来又买了两只烧鸡,乐得兄弟几个又叫又跳,林大娘也跟着笑,嗔怪道:“这孩子,有钱也不能这么乱花,就你宠着他们。”
林阡陌将银票交给了林大娘:“这钱娘收着,明天就去商议买地的事儿,要买多少娘您比我清楚,您看着办,反正这钱赚来就是要花的,我这儿还有一枚玉佩呢,您别惜痛钱,该花就花,谈好了价钱找里正兑成现银,这房子么也该修缮修缮,再加宽敞些,保证一人要有一间屋子。”
林大娘还有些责怪林阡陌把玉佩给卖了,林阡陌说道:“咱们又不是大富之家,拿着那等东西,中看不中用,不如卖成钱,好好过日子,娘若是喜欢,将来我赚了大钱,给你买更好的。”
“我喜欢啥呀,不过那是你…是林家的传家之宝,是你的订亲之物,卖了终是可惜。”
“亲事都黄了,还谈什么订亲之物,不见它倒干净。”林阡陌笑了笑,举起手中之物在林大娘眼前晃了晃,“我卖的不过是韩家手里那一块,我的还在。”
林大娘点了点头,始终有银子的喜悦盖过了其他情绪,与两位爹爹进里屋商议去了。他们一离开,林氏三兄弟围了上来,嚷着要看她从城里买的宝贝,她一样一样地拿出来给他们看,看到那一套笔墨纸砚,林四眼睛都直了。
“这值不少钱吧?”他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这纸比学堂里先生用的还要白呢。”
“没要钱…”林二挥了挥手,又将救人之事巴拉巴拉说了一通,这事林阡陌没提,这一说把林家三老也引了出来,听到女儿救了县郡大人的公子,林大娘嘴张得有鸡蛋大。
“我的娘哎!陌儿你啥时候学的这些本事,发羊癫疯你也能治?”
“你听林二乱说,我哪里会治了,不过是帮了点忙,免得病人弄伤了自己,治病得是大夫,我不过是从书里知道那么些招数。”
林大娘红着眼点头:“就是,当初你还闹着坚决不读书了,想来现在知道了,读书总是好的,总能比别人多懂些事理。”
“是啊,娘,我不会闹着不读书了,明天起我就进国学,接着跟先生学。”林阡陌说道。
接下来的日子,林阡陌每天早晨一点卯就起床,起来先沿着山路跑一阵,返回家吃了早饭就去学堂,听完先生讲课就回家临字贴,一写就直到天黑,收拾睡觉,第二天又重复昨天的故事。为了节约灯油,她一向睡得早,也不觉得累。
对先生所授的内容,她半知半解,时常在课后还去麻烦那位老妇人给她讲解一番。幸好先生也听说了她被打一事,只当她是脑子受了伤,变得比以前笨了,怜惜之下,见她如此好学,教得更是认真。林阡陌拿出了高考时背英语单词的劲头,把先生讲的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再结合前世所学,也总算能弄明白个七七八八。她知道不能太过急于求成,反正自己只有十几岁,还年轻,知识靠的是积累,只要勤奋,总有学成的一天。
慢慢地耐力越来越好,她便改了线路,每天跑到温泉洞,泡个澡又跑回来,也许因为温泉的作用,皮肤越来越好,人似乎比以前长得漂亮了些,身体也越来越棒,再不像以前,淋个小雨也能伤风卧床好几天。
偶尔她会想起苏三,那么俊的男人,想要忘记不容易,第一次见面她还当他是个梦,再次见到,他那么真实地出现在面前,就像一道美丽的风影,深深地映在了她的脑海,挥之不去。
她毛笔字写得无比娴熟之后,开始学习作画,先生只当她忘了先前的一切,让她从基础学起,不要急躁,她也认真听其教诲,只是在自家屋里无人之时,她悄悄地勾勒了一幅画,画中人只是个背影,一袭白衣飘飘,仿如要乘风归去,当她乏力想要偷懒之时,看看画,便又有了力气,振奋精神继续学习。谁也不知道林阡陌透过这幅画,看到了一双温润如玉的眼,静静地盯着她,眼里满是鼓励。
她知道他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她只是一介小农民,根本配不上他,何况以他的年纪,说不定早已成家,他只是她的一个梦,鼓励着她为了理想而不懈努力,当有一天,她看着他不再觉得自卑之时,就是她的理想实现之日。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早写好了的,但是全国哀悼日,停更,所以现在才放上来。
今天谈谈桂圆,这东西我不爱吃啊,觉得有药味,不过它含有丰富的维B和C、粗蛋白、粗脂肪及多种矿物质,很有营养。有开胃健脾智、益精安神的作用,家有小孩子的,可以给孩子多吃点。它在药用方面,可治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生体虚。果核不要乱丢,可止血、理气、止痛。
莫名落榜
虽说是女子当家,力气活儿都是男的干,不过穷苦人家可不养闲人,纵是当家的,也一样要下地干活,只不过旁的人都要听她指挥罢了。林大娘却不肯让林阡陌沾到半点泥腥,她偶尔习字久了,出门想要帮着做点什么时,总是才握了农具便被家人抢了下来,就连屋里的活儿也沾上半分,自有二爹一人操持着。
有时候她觉得自己不似这个家的女儿,倒像是主子,这样的感觉很奇怪。不过弟弟们一口一声姐地叫着,父慈母爱的,她仔细察言观色,又不觉得有异样,只得叹林大娘太疼自己这个独生女儿了,想想前世那些同学,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当宝似地养着,想来是一个道理,也就释然。只是因此压力也更显得大了,家人对她这么好,如若不能早日搏个功名,脱离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恁对不起疼爱她的父母兄弟。
她问林大娘,日子困难怎么不想到卖了那块玉,一说起这个林大娘就红了眼。
“若不是娘没用,家败落成这样,你也不至于给人退了亲,还被打成那般,差点…”
林阡陌见她说着便要落泪,吓得连忙住口,将话扯了开去,这才稍安,自此不再提这事。那韩筝她见过一面,倒是个俊俏的,不过在她眼中还只是个孩子,何况人都爱攀高枝,她家穷成这样,自己又是个长得不咋样的,人家看不上那也说得过去,就这点来说,她并不怪韩筝。只是不管怎么说,他们不该下那样重的手,为了赖掉亲事,竟然下狠手将林阡陌活生生打死,若不是她这个冒牌祸的到来,世上早没了林阡陌这号人物存在。心里对韩家就存了鄙视之心,更坚定了出人头地的念想,只盼着有朝一日能玉带锦袍,为林家、为林阡陌争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