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曹家最后因为这笔亏空而被抄家,他也感觉有点冤,想到这里,他猛然一惊,雍正后来抄了曹家,他难道就不需要曹家的情报网?微微一顿,他便明白过来,粘杆处,对!粘杆处宁静定还兼有收集情报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雍正才毫不留情的抄了曹家。
在这个信息不发达,交通落后的时代,情报就显的尤为重要,四哥胤破日后将是自己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可不能在情报方面落后于他,想到这里,胤祯对曹寅手上的情报网就更为重视。
见胤祯默然不语,曹寅又接着道:“不仅如此,三织造还有为宫里采办贡品的职责,举凡彝鼎古玩、秘籍珍本、山珍海味乃至名优特产,都在搜罗进贡之列,在家父手中,就曾进呈过铁梨案、博古围屏、名人字画、淳化阁帖、秦镜、汉唐鼎、太极图端砚、程君房墨以及各种名玉笔架等。
到老奴任上,又进献各种名贵西洋漆器、苏州戏班女孩、丝竹技师,至于皇上嗜好的鲂鱼、冬笋、火腿、茶叶、腐乳、卤蛋、糟鹅蛋、小瓶卤菜、菱白、新鲜佛手、洞庭桔子等,更是不断地进贡。”
见曹寅一唠叨起来,竟是没完没了,连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扯了出来,胤祯不由暗笑,这人老了,是不是都会变的这样嘴碎。笑了笑,他才说道:“这事,容本至先想想,曹大人先把心放宽,这笔亏空,包在本王身上,你只管安心办差就是。”
一听这话,曹寅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十四爷身家几千万,四百万不是小数目,但对他来说,却也不是难事,只是这个人情领的可就大了,沉吟了下,他才道:‘奴才老了’已不堪大用,就让曹颇为十四爷出力吧。”
见曹寅再次提出依附,胤祯也不再推辞,含笑道:“以后就让曹颇派人与本王单线联系,你现在心结已了,该多作养身子,曹颇还年轻,需要你多扶持。”
见胤祯应承下来,曹寅不由大喜,若是十四爷日后能够上位,曹家还能再红火几十年,即便不能上位,曹家也能全身而退,不虑后顾之忧,他忙起身跪下道:“奴才叩谢十四爷大恩。”
胤祯将曹寅送了出去,折返回来,就见达春拿着一叠名贴迎了上来,“王爷,外面有一群官员候着拜见。”
接过那一叠厚厚的名帖,胤祯暗自奇怪,自己什么时候变的如此受欢迎了?随便翻了一遍,大都是四、五品官员,估计这些官员都是来混个脸熟的,他也没心思见,只是把正六品的江宁农学院院使李锦,正四品的江宁督管秦淮河试点的钦差鄂尔泰这两张贴子抽了出来,吩咐道:“叫这二人进来,就说本王旅途劳累,事务繁多,叫其他人散了。”
李锦、鄂尔泰二人进来请安见礼之后,胤祯伸手示意让二人坐下,这才瞅着李锦道:“农学院已经全部完工?”
李锦欠身回道:“回王爷,农学院于半月前就已经全部完工,江南各府、县推荐而来的三百二十名生员亦全部入院就学。”
胤祯微微颌首,“明日,陪本王前去视察一下。”
李锦忙乖巧的说道,“谢王爷,下官明日率农学院全体先生及生员恭迎王爷。”
“不必。”胤祯摆了摆手,“不要影响生员们读书,明日,本王微服并往,有你陪着就行了。”
一听这话,李锦却是神色一肃,“王爷,恕属下直言,农学院初建,虽规模宏大,却名声不显,王爷声名显赫闻达于朝野,又是农学院的首倡者,更是皇上钦命督查农学院的钦差,前往视察农学院,既能使农学院扬名,又为农学院增色不少,属下恳请王爷大张旗鼓前往,方显得皇上和王爷对农学院的重视。”
听李锦这一说,胤祯不由暗自欣喜,康熙亲自挑的这个农学院院使不错,做事认真,而且有眼光,他微微一笑:“李院使说的有理,本王允你所请。”提供无弹窗精品小说阅读
第155章太子的橄榄枝
第155章太子的橄榄枝
见胤祯从善如流,李锦不由暗暗松了口气,心里对胤祯也是大为敬服,这位十四爷年纪轻轻,却是才华出众,文武双全,见识和眼光皆有独到之处,尤为难得的是他并不持才傲物,刚愎自用,他欠身一揖道:“王爷亲临,农学院必将为江南士林、缙绅、百姓所瞩目,声名鹊起不过等闲事,属下先行谢过王爷。”
说完,李锦直起身来,又沉吟着道:“王爷,农学院目前虽然生员众多,却苦无饱学大儒授业,属下为此绞尽脑汁亦苦无良法,着实惭愧。”
胤祯闻言淳淳说道:“农学院不比国子监,授业必须从实际需求出发,饱学大儒不一定知农事,若为提高农学院名声,可聘请几个大儒为名誉讲座,而实际授业,需以熟知农事的教习为主,另外,李院使不妨鼓励生员放下身段,多下乡请教老农。
前朝传承下来的农政书籍也须一一甄别,要勇于质疑,勇于创新,岂忌生搬硬套,大清眼下熟知农事的士子太少,李院使须得多多留意学业优异,作风严谨,长于务实的生员,以为农学院储备教习人才。”
“属下谨尊王爷教诲。”李锦恭谨的欠身回道,稍后又才道,“属下还有一事劳烦王爷,农学院新建,属下既无经验,亦无借鉴之地,难免有遗漏不周之处,只是朝廷下拨的经费早已用尽…”
绕了半天圈子,这才是李锦前来的主要目的吧?少字胤祯微微一笑,“农学院是朝廷创立的经制机构,一切皆须遵守朝廷法度,本王虽有责督办农学院事,亦不能有违朝廷制度,所缺经费,呈文户部,奏请划拨,皇上尤重农事,户部尚书噶敏图想必亦不敢怠慢,若是急务,本王可先行垫支,不过一应帐目须的清楚。”
听到胤祯特意点出户部尚书噶敏图的名字,李锦顿觉懊恼,怎得忘了噶敏图是十四爷的人,他忙躬身谢道:“王爷教训的是,属下一定尊循朝廷法度,循章办事。”
鄂尔泰一直正襟危坐,聆听二人交谈,暗暗在心里揣摩胤祯的驭下之道,处事之道,待李锦告退,他方欠身说道:“王爷,秦淮河青楼业截止到六月,已征税五十余万两,秦淮河上下较大的青楼共一百单三家,奴才明查暗访详细的打探过,目前所征税额基本上占其利润的一成左右,各业主虽稍有微言,但抗拒情绪并不严重。”
才征一成的税,他们能有什么意见?即便加上其他杂税,也达不到二成,跟后世那是根本没的比,倒是这鄂尔泰果真是个人才,办事严谨,细致,务实,沉吟了下,胤祯才道:“按原定计划,从七月起税额再翻一番,最终要达到三成,这些昧心钱,不能让他们赚的太多。”
鄂尔泰躬身揖道,“奴才谨尊王爷钧旨。”
祯微微颌首道,“本王让你留意其它各行业,可有心得?”
“禀王爷。”鄂尔泰欠身说道:“奴才对珠宝首饰、梨园等行业做过初步的调查。”
胤祯一听就知道他想左了,便温言道:“倡导奢侈之风,对奢侈行业征收高税,不仅只局限于个别的奢侈行业,其实奢侈是无处不在,衣食住行百行百业都有,就以饮食而言,小面馆、小食店、小餐馆等不在之列,但大酒楼就属于奢侈之列,对它就应该征收高税,但凡暴利、高利润的都属于奢侈之列,不要有行业局限。”
鄂尔泰闻言不由豁然开朗,原来京城的工商杂税革新也是出自十四爷的手笔,而且与倡导奢侈之风是一脉相承,竟然涉及所有的行业,这完全就是税制革新,自己身处其中,那是大有可为,想到这里,他大为激动,终于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忙躬身回道:“奴才明白。”
江宁素有‘四大火炉’之称,六月的江宁更是又闷又热,但元武湖(即玄武湖)边却是另一番情形,这里林木茂密,风景优美,穿林而过的湖风亦不似城内的热风,吹在身上相当的惬意。
农学院就建在鸡鸣寺东,紧临元武湖,距离江宁府学不远,整个农学院的大体布局都是依照胤祯提供的草图,再根据具体的地形稍加变化而成。
胤祯去巡视农学院,江宁的一众地方官员自然是景从若骛,就连两江总督噶礼也是抽出时间特意陪从,一行人浩浩荡荡开到农学院,李锦早已率领农学院一众教习、生员恭候在大门外。
在一众官员的镞拥下,胤祯饶有兴致的参观了一番,见农学院的教学区、宿舍区、活动区、实验区基本都是按照自己所设计的草图布置,不由颇为满意,转了一圈下来,早有教习带着一众生员在学馆前候着了。
李锦见胤祯兴致颇高,便躬身说道:“农学院是恂王爷首创,这些生员皆可说是王爷门生,王爷难得来一次江宁,还请王爷稍作训示。”
扫了一眼皆是肃手恭立的一众生员,胤祯点了点头,前走了几步方扬声说道:“农学院初创,尔等皆是江南各府县举荐而来的品学兼优,才学出众之辈,本王深感欣慰。
农业是什么?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商业之本,是人口繁衍的根本,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而农学院则是农业的根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农学院的兴盛将直接关系到大清农业的发展与兴盛。农学院的创立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日后,朝廷对农业还将大力扶持,还将成立更高等级专门从农业管理的职能部门,农业人才将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才。
你们是农学院第一届生员,本王为你们感到自豪,你们将成为大清的骄傲本王可以宁静定的告诉你们,你们之中将有不少人会被载入史册,名流千古。”
说到这里,胤祯一顿,一众生员立时被他的这番话激励的热血宁静,但一个个都强行压制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以免胤祯面前失仪,不过却都仰起一张张因兴奋而胀的通红的脸,两眼一眨不沾的盯着他,生怕漏过了任何一句话。
农学院的创建本就是开天辟地之创举,从农学院四年结业,便授于正九品的实职更是打破了唯有读书方能入仕这一承袭千年的规定,使得所有人都看到了从事农业的前景。但从来没人把农业抬高到这种高度,他们连做梦也不敢想过,会因为学农而名传千古。
这时代的人咋就没学会鼓掌呢?鼓掌可是很能够调节气氛的,要不要先在海军灌输一下?胤祯也就只想了一下就打住了,这年头,等级制度太森严了,怕是很难流行起来。
迎着众人炙热的眼神,胤祯接着道:“荣誉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身为农学院第一届生员,你们肩上责任也不轻,你们将是以后历届农学院生员的楷模,所以你们必须要以身作则,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去学习研究农业,为后面所有的农学院生员树立榜样。
本王今天为什么要用白话训示,就是在这里带一个头,你们不论是著书立说,还是到田间地头指导,面对的都是广大的不识字的农民,本王要求你们尽量要用白话,之乎者也,农民们听不懂,你们说了也是白说。
另外,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严谨的习惯,不要用虚数,要数据详实,力求准确,不能似是而非,这不比写文章,没写好,可以马上重来,农时是误不起的,一丁点的失误就可能导致一府一县谦收甚至是绝收,你们要明白这其中的重要性。
最后,本王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为大清的农业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从农学院出来,两江总督噶礼便趋步跟上胤祯,陪笑道:“恂王爷,天时已经不早,下官在不远的‘缘聚居’订了一桌席面,还望王爷赏脸。”
胤祯也正觉肚饿,带着钦差仪仗回到织造府至少得半晌,而噶礼一再相邀,相必是有事,因此稍作沉吟他便含笑道:“噶大人再三盛情相邀,本王若一味推辞,倒显的不近人情了。噶大人请。”
“恂王爷请。”听的胤祯同意,噶礼不由松了口气,整个两江官场都知道,宴请十四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躬身待胤祯上轿,他才转身上了自己的轿子。
‘缘聚居’就在元武湖边,距离农学院不是很远,占地广阔,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是应有尽有,在江宁也是一流的大酒楼。
噶礼一早就命人将‘缘聚居’包了下来,一行人一进‘缘聚居’,噶礼就陪着胤祯直趋后院,一众官员自在前院大厅就席,亲卫扈从也自有人招待安排。
进入后院,待见的一席只有噶礼与自己两人,胤祯便知噶礼确实是有事跟自己商谈,果然,待的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噶礼就屏退了屋里侍侯的一应人等,用茶漱了口之后,才开口说道:“十四爷文才武略出众,又擅长经济之道,论眼光见识更是无人能比,实乃国之柱石,而今又自立一党,皇太子心甚喜之,特谴下官探询,可有能相助之处?”
第155章太子的橄榄枝
第155章太子的橄榄枝,提供无弹窗精品小说阅读
第156章敲竹杠
第156章敲竹杠
太子欲与自己结盟?胤祯闻言不由微微一怔,福建饥民暴动,山东山西饥民暴动的背后都能看到太子的影子,康熙对太子只怕已经是忍无可忍,这个节骨眼上与太子结盟,岂不是自寻死路?
胤祯缓缓的呷了口茶,直接拒绝也没必要,太子现在是身在局中,是否意识到他自己的危险处境,还很难说,被他临死咬一口可就太不合算,而且这事也不能让康熙有所查觉,以免康熙日后对自己加强防范,拖,是最好的办法。
缓缓放下茶杯,胤祯才微笑道:“转告太子,就说十四多谢他的厚爱,事关重大,十四还得慎重考虑一下,看看有没有需要他援手的地方,若有需要,本王会派人通知噶大人。”
见胤祯没有直接拒绝,噶礼不由暗松了口气,最起码还有机会不是,他忙笑道:“下官恭候佳音。”
江宁城郊的徐家庄,邓老大郁郁的闷在屋里,一脸的无奈,就在这时,八叉却急奔了过来,说道:“老大,点子在江宁现身了。”
邓老没好气的说道:“卢子昨天就将消息传回来了。”
见邓老大脸色不好,八叉陪着小心问道:“咱们不动手?”
“动什么手?”邓老大闷闷的说道:“江宁不是广州,在这里动手,那是找死。叫兄弟们准备下,明日动身北上。”
待八叉离开,邓老大才苦笑着摇了摇头,就在昨天,他收到密信,‘情况有变,停止行动。’想想他就气闷,这次行动,历时近半年,折了近一半的人手,半途却突然叫停,很多年没吃过这么大的亏了。
七月初一,江宁农学院举行盛大的开业庆典,胤祯、噶礼、曹寅三人广邀各界名士前往出席,这时节,开业没那么多讲究,胤祯简短的倡明了建立农学院的意义之后,便是揭匾、题字、舞狮之类的节目。
胤祯在江宁没什么事务,因为要处理淘汰的海军学员的事情,二日后,他就顺江而下回到了上海。
武格闻讯后,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留春园,见礼之后,他便从容易说道:“报告院长,海军新招的五千名新学员已全部到达,目前已经开始进行为期半年的队列训练。被淘汰的所有学员,标下也一一征询过,他们全部同意进入海关。”
祯点了下头,“一年内,考核合格,允许回返海军的事情交待清楚了吗?”。
“报告院长,标下已经全部交待过。”说完,武格有些伤感的道:“标下是真舍不得他们离开,海关的月例高,一入海关,怕是没人愿意再回来,标下现在仍然坚持认为,他们都是好兵。”
“有什么心痛的?”胤祯沉着脸道:“去海关也是本王的兵,海关缉私的任务很重,一般的水师兵丁都无法胜任,更别说那些招募的了,这些人去了海关,也算是人尽其才,不算白白浪费咱们的心血。”
一听这话,武格心里不由好受多了,“标下倒忘了,院长还是海关总监督了。”
“坐下说。”胤祯伸手一让,而后才道:“新学员的训练要抓紧,老学员的训练更不能放松,海洋和航海的学习,帆船操纵固然重要,火铳火炮的实弹训练也很重要,海军,最终是要靠枪炮去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
另外,队列训练也不能拉下,队列训练不仅是锻炼海军的凝聚力和纪律性,培养相互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它也是为以后的战术动作做准备,相信你们也感受到了,火铳火炮的射击都有严格的动作规程,这些都需要良好的队列动作做支撑。
再有两个月,首批风帆战舰应该就可以下水,到时候全部装备上大小火炮,把他们都拉到海上去给我狠狠的练,不要心痛银子,好的炮手,都是银子喂出来的,爷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银子。”
武格一听马上就有一批风帆战舰下水,立刻兴奋的敬了一礼,“标下尊命。”
二日后,胤祯就命人用海军手上的所有战船将那淘汰下来的八百人送往粤海关、闽海关,前往粤海关的还有胤祯从江海关抽调的一批熟练的各级吏员,不仅如此,他还命人将自己的王命旗牌也一并送去了粤海关。
胤祯倒想看看朱延志到底有没有魄力,值不值得大用,他这次要还摆不平粤海关,就该考虑换人了。
忙完了这些事,胤祯刚想松懈一下,已经升为上海传教士分会长的白理华神父却是上门求见来了,胤祯原本准备过几日去找他的,一听禀报,忙吩咐传他进来。
一见胤祯,白理华就学得有模有样的跪下行了个请安礼,“尊贵的皇子殿下,神父白理华向你请安。”
见他不知道自己站起来,胤祯微笑着道:“免礼。”心里暗忖,他这是跟谁学的礼仪?
白理华起身后就说道:“尊贵的皇子殿下,我们今年足足为您带了一百二十名各种人才,因为你要造船,这次大部分都是来自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的熟练造船工匠和水手。”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欧洲人更是无利不起早,白理华送来这么多工匠,宁静定是有目的的,胤祯不接他的话,反而东拉西扯的问道:“白神父,你们在上海的教堂快完工了吧?少字”
“是的,谢谢殿下的关心。”白理华有点郁闷,胤祯竟然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
祯点了下头,“你们不远万里而来,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王关心也是应该的。”
一听胤祯扯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白理华就不接这话了,要沿这这个话题说,包准聊倒天黑也聊不完,他很清楚,跟东方人周旋,纯粹是浪费时间,便直接说道:“殿下,我们请求得到你的批准,能够到上海附近的地方去传教。”
想发展传教的范围?这倒问题不大,反正康熙过二年就要驱逐你们了,不过得借这个机会弄点好处,他故做为难的道:“白神父,本王去年奏请的只是让传教士在驻留上海,这件事,本王还真不敢作主。”
送了这么大份礼物,竟然没一点效果,白理华一张脸登时就有点发僵。
瞥了一眼一脸郁闷的白理华,胤祯才缓缓的道,“本王最近想研究点东西,手头很缺化学、物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一听这话,白理华登时来了精神,“皇子殿下,这些人才,我们可以尽力帮你物色。”
“那好,本王就担点风险,允许你们先在南汇、奉贤、金山三县传教。”
第156章敲竹杠
第156章敲竹杠,提供无弹窗精品小说阅读
第157章调将不调兵
第157章调将不调兵
上海靶场,火炮试射区。
随着“轰”一声巨响,炮身前后都腾起一股烟雾,胤祯看的眉头一蹙,炮尾部密封不严,火炮的威力将大打折扣。
见胤祯皱眉,戴梓颇感无奈,这主子对火炮的要求咋就这么严?试射的这门火炮采用了后装炮弹,炮管亦是四根螺旋膛线,炮弹与子母炮的子铳一个原理,不过是改成了尖头桶形,炮尾的炮门栓,他倒是琢磨了出来,但是点火孔的密封却是个老大难问题。
不过就算这样,这门火炮他亦是相当的自豪,虽然射程稍有欠缺,但火炮的射击速度和精度已是大幅提高,与之前的火炮已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胤祯瞥了戴梓一眼,便自走上前去,仔细的查看炮的结构,要说对火炮,他是个十足的门外汉,对具体的结构,他还真不敢指手划脚,因此看了半晌也没作声。
戴梓见他半晌不语,呐呐的说道:‘主子,这点火孔因为要穿引线,根本就没办法密封。”
胤祯凝神回想了半晌,才道:“亏你在火器上侵阴了这么多年,这点火孔的位置难道不能够换个地方?非得在上方,下面不行?尾端不行?点火孔从外面无法密封,就不能从里面想办法?”
有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戴梓苦闷了几个月的难题顿时迎刃为解,他眉飞色舞的笑道:‘主子骂的好,骂的妙,这法子也就主子能想出来。”
待戴梓平复下来,胤祯扫了一眼身后站立的一众火炮研究攻关小组的成员,语重心长的叮嘱道:“对火器的研究永远不能满足,你们要勇于打破常规的、现有的、固定的条条框框,
要勇于质疑,敢于革新,不敢质疑,不敢革新,怎么会有进步和发展?这门火炮不就是很好的例子?
火炮的威力,你们都看到了,本王告诉你们,火炮将是以后战争的主宰,火炮的发展,这才仅仅是开始,本王远洋舰队的巨舰上需要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射速更快的各式火炮。
这门火炮成形后,本王将重赏你们三千两银子,希望你们不要自满,继续努力。”
回到留春园,胤祯前胸后背都湿了一片,忙进入后院痛快的冲洗了一番,本想找个阴凉的地儿休息一下,张梦娇却拿着一叠邸报匆匆迎了上来,“王爷…。”
一见张梦娇欲言又止的样子,胤祯便道:“去书房吧。”
进房,落座,张梦娇乖巧的给胤祯斟了杯茶,这才在他下首款款坐下,“王爷,皇上最近一段时间,对京城及地方各八旗统领调换频繁,这是妾身整理出来的,您看看。”
胤祯伸手接过单子一看,就被密密麻麻的调动吓了一跳,不由凝神细看:
降镶黄旗蒙古副都统觉罗阿腊纳、为镶白旗护军统领。正红旗满洲副都统琅图、为镶蓝旗护军统领。
调镶黄旗蒙古都统班滴为正蓝旗满洲都统,升镶黄旗护军统领善丹为蒙古都统。正白旗满洲副都统苏克肫、为镶黄旗护军统领。
调正白旗满洲副都统英赫紫、为镶白旗满洲副都统。升前锋参领五鬲、为镶黄旗蒙古副都统。调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宝色、为满洲副都统。升护军参领赫迓图、为正白旗蒙古副都统。调正黄旗蒙古副都统毛奇塔特、为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升护军参领吴勒、为正黄旗蒙古副都统。
调正红旗蒙古副都统鄂代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升护军参领吴法为正红旗蒙古副都统。
调镶蓝旗蒙古都统硕鼐为正红旗满洲都统。
调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吴勒正红旗满州副都统。升参领腾额特为正黄旗蒙古副都统。
调正蓝旗蒙古都统阿拉纳为镶黄旗满洲都统。正白旗蒙古都统朱麻喇、为镶白旗满洲都统。升前锋参领觉罗图拉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云南提督偏图为镶白旗汉军都统。
胤祯细心看完,心里便已明白过来,调将不调兵,康熙这一手玩的漂亮,举手间就牢牢的掌控了满蒙八旗军队,而频繁的更换护军将领,则是为了加强他自身的防护,由此看来,康熙果然是对太子深具戒心,这翻调整之后,怕是就将开始对太子动手了。
见胤祯眉头舒展开来,张梦娇轻声问道:“王爷,这里面调整最多的就是各旗的满蒙都统,其次就是护军统领、参领,护军的具体职责是什么?”
胤祯沉吟了下,心道也不是什么机密的东西,便道;“护军营是禁卫军之一,分上三旗和下五旗,护军皆是自八旗中满洲、蒙古精兵中遴选,上三旗的主要是负责是守卫宫殿门户,稽察出入,皇帝出巡时扈从,驻跸则保卫御营。下五旗则是守王公府门。”
广州,粤海关,粤海关监督朱延志见十四爷没来,却送来近六百人的强助,而且连王命旗牌都送了过来,心里大为振奋,他上任粤海关监督这四个月来,着实是憋屈到了极点,不仅安插下去的人手被排挤,就连他这个监督也几乎被人架空。
粤海关号称‘天子南关’是四大海关之首,以前每年的税额占了四大海关总税额的六成,可谓是富的流油,广东大小官员纷纷往内安插自己的亲信,上至总督,下至知府,无一不是如此,这也是朱延志倍感棘手的地方。
不过,自上次十四爷来广州整顿十三行,连扫两广总督和闽浙总督的面子后,朱延志的胆气也足了许多,十四爷这是有意做给他看的,只是当时限于清洗之后,没有足够的人手维持海关运转,这才没有动手。
现在要兵有兵,要人有人,而且又有王命旗牌在手,他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当下差票四出,令人缉拿一应他早就暗中调查清楚的各级海关吏员。
粤海关各总口分卡立刻就是一片混乱,眼见各委员吏头纷纷被抓,海关上下人等都是惊恐不安、人人自危,亦不乏机灵的急忙谴人四处报信求援。
广州一众大小官员闻讯亦是万分惊讶,平日里闷声不响的朱关宪怎得一反常态,突然间就翻脸不认人,一众官员平日里可没少拿海关亲信送的孝敬,这当口,自然要出面回护,以免寒了下属的心,不过一个个官员赶到海关署衙,看到竖立在门口恂郡王胤祯的王命旗牌后,立时都打了退堂鼓。
朱延志一口气拿了三十五个大小吏员,上至总口委员,下到书办,各级皆有,并放出风声,三日内三倍退还一应贪贿银两者,革职处理,逾期者,送上海交海关总署总监督恂郡王胤祯处理。
送去上海,那会是什么结果?一应吏员就是用脚也想的到,十四爷整顿海关,可正需要人头立威,运气好,站笼处死,还能留个全尸,运气不好,就是斩首的下场了。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犹豫,一众人等立刻就根据宣布的各自的处罚数目,谴人回家拿钱,这些年,他们哪个不是赚的盆满钵满,拿钱赎命,谁不愿意?
提心吊胆过了两天,见朱延志手段还算温和,广州一众官员不由大松了口气,不牵连到他们身上就好。不过一想到,就此断了财路,一众官员心里又愤愤不平起来,观望了两天,见广东巡抚、提督、布政使、按察使等一应大员都没事人一样,一个个也不由大为沮丧,捏着鼻子自认倒霉。
朱延志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大好机会,一边张贴告示招募寒门子弟,一面在海关大肆清洗,几乎将粤海关从上到下的吏员、杂役都彻换了一遍,同时推出新的海关制度,一举将粤海关整合成铁板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