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祯轻笑道:“这两年我一路行来,稍有头脑的都知道我的心思,畏首畏尾,倒教人小瞧了去。 ~海军可是我一大凭仗,必须是铁板一块,抓军队,首先得把人心抓住,若任由二派拉拢,时间一长,人心散了,这队伍可就难带了,再过半年,海军就要实行首次淘汰,不听话的,到时候统统都得给我淘汰出去,时间紧迫,可不能再拖了。
公开自立一党,这事我也是深思熟虑的,现而今,八哥一党势力太大,我破门而出,首先,皇上应该是乐于见到的,当初让我出京建造海军,皇上应该就存了分化八哥一党的心思,我这一自立门户,跟太子和八哥相比,势力是最弱的,为平衡考虑,皇上对我的支持力度应该会更大。 ~
其次是太子一党,八党分化,他们应该是最高兴的,我们现在虽然根基弱,但以太子的眼光,不可能会做出打压我们的蠢事,再说,就咱们这小不点,他也不会放在眼里。
其三就是八哥一党,我破门而出,损失最大的就是八哥一党,不过,我才送了他们两份大礼,足以弥补这个损失,而且,咱们也无须担心八哥一党的报复打击,只要太子在位一天,我与八哥就不会是敌对关系。
最重要的是,不公开自立,咱们无法吸纳有识之士,形成自己的势力,眼下咱们的摊子越铺越大,可手头却是无人可用,能不急嘛。
现在公开自立一党,好处是能够获得皇上的大力支持,能够公开招揽人才,坏处是失去八党的支持,不过实际上,八哥一党对我们的支持很有限,他们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却恰恰是我们不想用也不敢用的,所以说,公开自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为何还要再等?”
说完,胤祯轻笑道:“现在放心了读书阁,你去把那个刘知生叫来,我跟他谈谈。 ~”
待完颜海锋出去之后,胤祯不由一阵苦笑,这番说辞不过是为了安抚、鼓舞海锋等一众手下,真实的原因可不是如此,所谓深思熟虑,也不过是他最近几天仔细权衡、推敲的,但愿八哥他们不要误会太深。
刘知生来的很快,得知是胤祯单独召见,他既兴奋又有些忐忑,在门口按规矩喊了声,“报告。”
胤祯淡淡说道:“进来。”
一进门,刘知生几步跨到胤祯面前几步远的地方,标准的立正敬礼,“中队长刘知生向院长报道。”
看着这漂亮的动作,胤祯微微点了下头,随后便上下打量了一下他,这刘知生不愧是出身名门世家,身高在1.75米左右,身材极为魁梧,国字脸,脸上棱角分明,浓眉大眼,一双眼睛既黑又亮,在胤祯的打量下,他丝毫没有怯场,毫无扭捏或是不安的神情。
仅是这份稳重和大方,就让胤祯大起好感,刘知生的资料,他记的很清楚,浙江金华人,二十岁,秀才,家中五兄弟,他排行老三,自小熟读兵书,豁达大度,重信义,不过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在一众名门世家子弟和新学员中拥有极高的威信,微微打量了下,胤祯就微笑着问道;“听说你自小熟读兵书,都曾读过哪些兵书?”
见胤祯有考较他的意思,刘知生不由微微紧张,谨慎的说道:“回院长,标下自小喜爱兵法,读过《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将苑》。”
“哦。”胤祯随口问道:“何为将骄吝?”
“回院长,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判。将不可吝,吝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则军无功。”
“何为将之五才十过?”
“五才者即‘勇、智、仁、信、忠’,所谓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
十过者即,有勇而轻生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行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儒而喜任人者。”
见他对答如流,胤祯微微一笑,“知兵必知史,司马错其人其事,你可知晓?”
“司马错乃秦国将领,纵横家,司马迁的八世祖,首创‘挖心战术’一破蜀国,二下黔中。”
“陈庆之呢?”
“梁武帝的大将,陈庆之率七千白袍兵在一年零两个月之内,在睢阳破敌七万,在屯考破敌两万,在荥阳破敌四十万,攻占三十二座城,胜利四十七场,堪称一代战神。”
胤祯颇为满意点了点头,温言说道:“历来纸上谈兵者,如过江之鲫,真正名将却寥若晨星,你切不可读了几本兵书就沾沾自喜,目中无人,骄狂自大,自古名将都是尸山血海中滚出来的,你没经历过战阵,日后每经一仗,必要三省其身,勤总结、善归纳。
兵书是死的,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切忌生搬硬套,活学活用,方是正道,马上你们就要开始学习有关海战的课程,海战不比陆战,气候、信风,风速、航海、航线等都是新内容,你要多下苦功,虚心向外籍教官学习操纵战舰,编队作战等新技能。”
刘知生仔细听完,神色凝重的敬了一礼,“标下定勤奋学习,戒骄戒躁,以不负院长厚爱。”
胤祯轻“恩。”了一声,接着又问道,“你对海军目前的情况有何看法?”
第104章 沙船协会
;刘知生微皱了下眉头,方沉吟着道:“海军的队列训练跟八旗、绿营的会操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训练队列的时间很长,学员们多有抱怨,不过,通过四个月的训练下来,标下倒是发觉了队列训练迥异寻常的地方,首先是学员的精气神明显不同,其次是相互之间融和的很快,其三是行为举止间流露出一股阳刚坚毅的味道。 ~”
胤祯本意是问他对满汉的看法,没想到他竟然说起队列训练来了,想想,平日还真是疏忽了,只是命令他们训练,却从来没跟他们谈过队列训练的意义,看来,这个意义有必要说一说,让他们了解队列训练的重要性。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为将的必备条件,继续发扬。”胤祯毫不吝啬的赞赏了一句,才点明问道,“对海军中满汉杂处,你有何想法?”
刘知生毫不犹豫的回道,“标下坚决支持院长的做法,一军之中,最忌赏罚不均,待遇不公,若士卒分为三、六、九等,对阵之时,除非待遇好的能够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否则,立马就会崩溃。而且,在平日里也不利于团结,在训练、指挥等方面都会产生极大的弊端。”
这小子不错,胤祯暗赞了一句,才道:“为将者要公正无私,对下属要一视同仁,你是我亲手提拨的,要做好表率,起到榜样作用。 ~”
“是,标下定不辜负院长的厚爱。”
刘知生本以为谈话就此结束,却没料到胤祯又说道:“陈汤你熟悉不?”
刘知生正欲开口,却及时的闭上了嘴,大感为难的望着胤祯,一张脸已然是涨的通红,却就是说不出口,胤祯见他难受的样子,不由投以他一个鼓励的眼光。./ 首.发
“回院长。”刘知生朗声说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便是出自陈汤之口,陈汤既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在西域假传圣旨,聚集西域各国联军四万多人,一路穿越沙漠,斩杀郅支单于,扬大汉国威于域外。”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话可谓是掷地有声。”胤祯神情凝重的说道:“读书是让人明志,让人开阔眼界的,汉唐扬威域外的英烈何其多,西域诸国现已尽归大清,我建立海军的目的就是要在海洋上再创汉唐雄风,刘知生,你可愿扬威外域,青史留名,在这万倾碧波上打出我大清的赫赫威名!”
刘知生顿觉浑身热血沸腾,“砰”的一声,跪了了下来,直着身子昂然说道:“标下此生愿追随院长,扬国威于域外,留威名于海上。叶*子悠*悠”
胤祯回到留春园,已是掌灯时分,却见园门口仍有不少人侯着,着人一问,才知道都是些海商船主,原来年前,这帮海商船主在得知胤祯出任海关总署的总监督之后,就纷纷赶来拜见,哪知道胤祯马上就回了京城,今天他们闻知胤祯回到了上海,便又纷纷赶了过来,
在门外求见。
胤祯清楚他们无非是借拜年之机打探整顿规范管理海外贸易船只的事,对此,胤祯感到极为头痛,不见他们,损伤他们的积极性,见他们,又没出台具体的整顿措施,略为思忖,他才着人去通告他们,正月二十日,开门见客。
进了园内,下人前来禀告,张元隆仍然在客厅等着,胤祯便径自折向客厅。
见礼之后,胤祯知道他是关心张梦娇,便先行解释道:“我急于回来处理这起案子,一路赶的急,就没让张梦娇随行,她跟张大人一起亦是同一天出京,再有个五、六天应该就到上海了,随行有一百亲卫,毋须担心。”
听到张梦娇并未留在京城,张元隆不由松了口气,胤祯却是想到刚刚才打发走的那群海商船主,接着问道:“上海附近都有哪几家大船主?”
张元隆略略沉吟,便如数家珍般报道:“川沙的汤家、沙家,宝山的殷家,崇明的张家,青蒲的徐家,上海的顾家、王家都是一等一的大船主,沙船、海船、三不象船的规模都在数百艘以上。”他估计胤祯也分不清这几种船,又接着道:“沙船是平底不能破深水大浪,但特别适合在近海、湖泊航行,主要是跑北洋,山东、辽东一带。三不象船则主要是近海和内河,
海船则主要下南洋,上海之前的主要航线都是北洋,所以沙船的数量特别大,仅仅是上海一带的沙船数量就在三千艘以上。”
三千?胤祯登时就吓了一跳,沙船他不是太清楚,但在上海港见的不少,听说元朝当年打日本时,好象就是征用了不少的沙船,结果遇上了风暴,死的干干净净,只是没想到上海的沙船数量有这么大。
凝神思忖了半晌,胤祯的眉头才舒展开来,对张元隆道:“你连夜派人去通知沙船数额在一百条以上的船主明日一早,叫他们过来。”说着又嘱咐了他一番。
等张元隆一走,胤祯就自得一笑,“这次我非得狠狠搅一把,让你们无从下手,无所适从,这王爷的瘾,我可还没过足。”
次日一早,二十余位沙船主就早早的恭候在留春园大门前,辰时四刻,留春园大门准时打开,张元隆带着一众船主到客厅候着。
胤祯用过了早餐才施施然而来,一进大门,一众人便请安见礼,胤祯微笑着道:“大家都不用客气,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是为了沙船管理的问题。”说着他扫了众人一眼,“上海沙船数量众多,而且沙船的航线也较为固定,本王想成立一个沙船协会,对沙船进行统一管理,诸位东家商量一下,看是否可行。”
沙船协会?一众船主登时都楞了,经营的好好的,成立这么个东西干啥?一楞之后,一众船主就“嗡嗡”的议论开来。
讨论了半晌,川沙汤家的汤德贵才站起身躬身一揖道:“恂王爷,不知您说的沙船协会是官办还是民办?其职责是什么?每年费用几何?”
“自然是民办,在座的诸位即是东家,掌舵的也在你们之中挑选。”胤祯笑的一脸灿烂,“成立沙船协会的目的主要是管理进出上海港的沙船,你们现在就是一盘散沙,有了沙船协会就能把你们拧成一股绳,利于朝廷管理是次要的,最主要是利于提高你们的生存能力,说简单一点,有了沙船协会,你们之间就不在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你们可以垄断,就是独揽北洋的贸易,可以合理、有序的利用手中的沙船赚取最大的利润。
-----------------
呼唤推荐票!收藏!
第105章 远洋贸易船队
connection: clo涩
独揽北洋的贸易!赚取最大的利润!一众船主被这两句刺激的不轻,胤祯话一落音,一众人等也不在意是否失礼了,立时就交头接耳的讨论了起来,客厅很快就跟菜市场有的一比。 ~
这次讨论时间不长,很快,汤德贵再次站出来道:“恂王爷,沙船协会对在座的船东来说确实是百利而无一害,只是沙船协会的费用…。”
胤祯轻笑着接过了话头,“没有额外的费用,不过沙船协会必须接受朝廷的管理、调度,当然,调度都是有偿的,同时朝廷也会尽力的扶植,例如北洋的棉布份额以后就只给沙船协会,采买货物或者是委托货运,也会直接找沙船协会,不过,沙船协会不能够排挤、打压小船主。本王只强调一点,从沙船协会成立起,凡是有违法、不良记录的船主,沙船协会必须坚决的剔除。”
听说不用给朝廷任何费用,一众船主都放下心来,接受管理和调度那是理所当然的事,剔除不听话的更是天经地义,那有什么好说的。这沙船协会一成立,好处可是显而易见的,到时候那些中、小船主还不疯了一样的往里挤,完全可以肯定,被排除在外的沙船主,结果就是死路一条,谁会为了一点小利把自己的船队致于死地,这一来走私偷运之风必然大减。 ~
崇明的张青山手下却有大量的海船,见沙船成立了协会,心里也是痒痒的,可胤祯没提海船,他只得问张元隆,“老哥,沙船有了协会,我们海船不妨也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协会,老哥可有兴趣?”
张元隆早得胤祯嘱咐,本就是一托儿,正准备找机会提出这话头,张青山这一问,却是正中他下怀,当下便道:“我的船队早已入股恂王爷名下的大清远洋贸易船队,承蒙盛情。”
在座诸人很多船主手下都有规模不小的海船船队,一听这话不由都上了心,这恂王爷什么时候成立了大清远洋贸易船队,这可是从未没听说过,张青山微微一楞,却是接着问了下去,“老哥的船队占了几成的股份?”
“呵呵,就我那小船队哪里能够占几成,恂王爷照顾我,赏了半成的股份。”张元隆笑着补充道:“连我船厂今后四年建造的一百艘千五和二千料的大船一起。”
这话一出,满屋都是倒抽冷气的声音,一百艘千五料和二千料的大船再加上张家原有的船队,怎么也值八、九百万了,入股都只能够占半成的股份,这是多大的船队?恂王爷难道是要独霸南洋的贸易?
想到张元隆最近接连下水的那四条千五料和二千料的大海船,想到洪港已经快要完工的那两个巨型造船厂,众人心里就直打鼓,真是如此,这以后他们的海船还有生意做?人家可是海关总署的总监督,手里掌控着所有棉布出口的份额,又有那么大的船队,拿什么去跟他竞争?
胤祯微笑着给众人又来了记狠的,“大清远洋贸易船队不仅经营东洋(日本)、南洋,而且要开通西洋贸易、非洲贸易和美洲贸易,以后,专营的也绝不会仅只棉布一种商品。叶*子悠*悠”
开通西洋贸易,非洲贸易、美洲贸易,那不是跟前明的郑和下西洋一样,应该还要远,可没听说过美洲。专营的也绝不会仅只棉布一种商品,所有人心里都是一紧,难道生丝、丝绸、茶叶这些东西都将专营?一众人不由都羡慕的望向张元隆,张家可真真是大发达了。
一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汤德贵已是试探着问道:“不知恂王爷的大清远洋贸易船队可有草民等人入股的机会?”
胤祯颇为赞赏的瞅了一眼汤德贵,矜持的笑道,“当然允许,不过,每家最多不能够超过二分,一百万一分,不妨明白告诉各位,朝廷占了四成的股份。”
‘四大恒’!又是一个‘四大恒’,所有的人在一瞬间就反应了过来,汤德贵毫不犹豫的说道:“我汤家买二分。”
“顾家也买二分。”
“张家船队可以折价入股不?”
“沙家船队也折价入股,不够的用银子补,沙家也要二分。”
“殷家要一分。”
大清要下西洋拉!十四皇子事隔两年再度出手!大清远洋贸易船队隆重出台,皇家占股四成,垄断出口商品,巩固东洋、南洋贸易,开通西洋贸易,非洲贸易、美洲贸易,现在已经开始外卖股份,一盏茶时间就被上海一地的海商抢购了一成半的消息立时就以堪比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扬开去,与这个消息同时传扬开去的还有胤祯自立门户的消息,不过传播的路径不同,关注的对象也是不同。
独霸银号、票号业的垄断巨头‘四大恒’就是十四皇子的手笔,也是他最好的宣传***,海贸比起票号业来说,更是暴利,江南但凡身家上百万的巨商富贾谁不知道,东洋、南洋贸易就已经是4、5倍的暴利了,西洋贸易该是多少倍?非洲、美洲是哪里?没听说过,那肯定不会比西洋差,而且还将象棉布一样垄断出口的商品,是个人都知道其中的利润有多恐怖。
什么?船队还没建成?你还没睡醒读书阁?船队建成了,还有你入股的机会?张元隆的船厂去年才下水四条千五料和二千料的大海船你没听说过?十四皇子那两个占地千亩的造船厂难道是建起来让人参观的?
十四皇子已经整合了上海所有的船队,仅仅是两帆的小海船就有五百多艘,你知道不?你以为上海那些海商船主都是人傻钱多?没时间理你,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多少人现在不定急的跳脚呢。
一时间苏州、江宁、杭州、宁波、汉口等近水楼台的各路富贾纷纷开挖银窖,‘四大恒’银票、会票业务暴增。
远一点的佛山、广州、天津、京城的富商听到这个消息确实是急的跳脚,朝廷占了四成,仅上海一地就买走了一成半,只剩下四成半了,苏州、江宁、杭州、宁波、汉口那些地方可都是有钱人扎堆的地方,比上海那小地方可有钱多了,等他们带着银票、会票赶到上海,怕是黄花菜都凉了,不过,如此大好机会,怎么也得试一试,所以仍然有大把的富豪揣着会票往上海赶。
不想,留春园紧接着又传出了消息,大清远洋贸易船队剩下的股份定于二月十五日,集中发售,这消息一出,不知道又要跑死多少匹马了,上海港大小快船更是穿梭不息。
第106章 各方反应(上)
随着大清远洋贸易船队股份出售的消息传开,上海再次成了大清的焦点,每日里都有大豪富贾鲜车怒马而来,张鹏翮、噶敏图、陈鹏年、朱延志、徐世桢几人只看的感慨不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十四爷这圈钱的手段也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叶*子悠*悠
张鹏翮、噶敏图二人是户部的主官、高官,对钱最为敏感,简单的给胤祯算了一笔帐,仅是把剩下的五成半股份卖出去,十四爷一举就将囊括五千五百万,而国家去年的岁入还不到三千四百万,虽然嘴上没明说,两人心里却都是暗想,要是将来十四爷得登大宝,这户部的日子该是最好过的了。
相比于胤祯自立门户的消息,这几人的反应倒是淡了很多,早就上胤祯的船了,这一天只不过是迟早的事,胤祯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开自立,自然有他的考虑,对于胤祯的手段和心机,他们是早就领教过了,这么大的事,想来他是绸缪已久,何须他们费神,他们考虑的更多的是,这消息传出去,各方会是什么反应,对他们来说是好是坏?又该如何应对自处?
正月二十,张梦娇、陈鹏年、郑清海三人便赶到了上海。 ~
胤祯免不了包下‘自然居’三楼,摆酒宴请几位手下得力大员,一则为陈鹏年接风洗尘,二则也算是为张鹏翮、噶敏图、朱延志三人饯行,噶敏图自然是要回江宁,张鹏翮授大学士了也不可能再呆在上海,朱延志在交割清楚之后,也即将赶赴广州接任粤海关监督。
一开席,胤祯就端起酒杯笑道,“这第一杯酒,本王就先敬陈大人,为陈大人接风洗尘。”
一听这话,陈鹏年唬得急忙站起,躬身说道:“王爷真是折杀沧洲了,王爷对下官恩同再造,岂敢当‘敬’字,该是下官敬王爷才是,王爷请便。”说着一口干了杯中酒,随后又斟了一满杯,走到张鹏翮面前,躬身说道,“沧州累及恩师受圣上斥责,心下悔恨疚愧难当,今日借花献佛,敬恩师一杯,恩师请。”说完又一杯干了。
张鹏翮举杯小抿了一口,责怪道,“王爷在此,就敢如此放肆。”
胤祯微笑道,“陈鹏年是真性情,张相何须怪他,随意就好,来,这第二杯酒算是为你们三人饯行了。”
三人连道不敢,起身共饮一杯。 ~
放下酒杯,胤祯才道:“朱大人尽快将江海关事务与陈大人交割清楚,尽早动身前去广州,在出任粤海关监督的上谕到达之前,对粤海关私下探访一番,以便接任后能迅速打开局面,此间事情一了,本王亦会前往广州,帮你整顿粤海关,上海现在已有基础,江海关人马,有愿意随你去广州的,只管带去。”
“谢王爷体贴。”朱延志躬身谢过。
胤祯又看向张鹏翮,“张相回京之期不远,本王既已自立门户,张相这一回京,定然有大臣前来依附,一个原则,宁缺不滥,少而精。”
张鹏翮神色肃然的起身一揖,“下官谨尊王爷钧旨。”
回到留春园内园,胤祯便一把将张梦娇搂入怀里,凑在她耳边柔声道,“这么长时间想爷不?想哪里?”
张梦娇用手指轻点着他胸膛,羞红着脸细语道:“想就想呗,还想哪里?”
胤祯正欲上下其手,张梦娇已是如鱼一样滑了出去,娇笑着道:“爷可真是好手段,不过提前来了几天时间,就搅出这般动静,又是自立门户,又是大卖股份,你是担心械斗一案被弹劾,想把水搅浑,想转移注意力?我看未必尽然,可一路琢磨下来,我却仍是雾里看花,爷可否先解我心中之惑?”
见张梦娇提起这事,胤祯不由苦笑,只得将搪塞完颜海锋的话说了一遍,张梦娇心细如发,一听便知背后另有原因,这么大的事,之前再未听胤祯提及过,这案子一发,他就突然提了出来,定然是由这个案子联想到什么。不过胤祯不想说,她也不再追问,她很清楚,胤祯既然不愿意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不该知道的,坚决不要多问。
见张梦娇黛眉微蹙,胤祯却是不让她多想,坏笑着凑了上去,“本王为你解惑,你该为本王解渴了读书阁。”
京城。
春节这一段时间,各地方都处于休假阶段,唯有上海一地消息不断。
军民械斗案,胤祯在海军中推行满汉一家,胤祯公开自立门户,十四党火热出炉,大清远洋贸易船队公开售卖股份,一个接一个的消息,让人目不暇接,也让人一时之间无所适从,原本打算大弹特弹的一众官员,不由都犹豫起来。
十四皇子的身份变了,不再是八党的人物了,而是自立一党,原本是两党相争,现在成了三党,皇子们之间的关系一下就变得微妙多了,天知道康熙是什么想法?太子一党和八爷党又是怎么个想法?还是先观观风向再说。
胤祯十四党的新鲜出炉,让一众宗亲皇族大感为难,这个十四手上可捏着他们子弟的性命,几乎家家都有子弟在海军当差,而且现在他又鼓捣出远洋贸易船队,那可是比‘四大恒’更赚钱的生意,还指望从他手上买股份呢,思来想去,还是不得罪的好,先观望再说。
而原本中立却又有心依附一党的大小官员心思却就活泛起来,十四皇子会赚钱,长于兵事,且深得圣心,即便是没上位的机会,但跟着他绝对有钱有肥缺啊,他现在不就兼着海关总署的总监督嘛。
最纠结的是八爷党中的一众官员,又面临着一次站队,是继续跟八爷,还是去跟十四爷?八阿哥胤禩基础浑厚,人脉广阔,呼声极高,最近康熙对他也是优赏有加,可十四爷也不赖,这两年风头之盛已是盖过所有的阿哥,康熙对他可是圣眷优渥,该何去何从?
第107章 各方反应(中)
紫禁城,养心殿。
康熙习惯的在殿里踱着步子,老十四可真是好胆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果断迅捷,竟敢公然喊出自成十四党的口号,并以此为由放手清洗、整饬海军,不愧为好手段,倒真是个领兵的好苗子。
至于在海军中推行满汉一家,倒是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他戎马多年,岂能看不出其中的弊端,更何况老十四对海军的航行、作战说的很透彻,海军中确实不能出现满汉对立的情况。
大清远洋贸易船队股份的售卖,他亦早有预料,一百万一分,朕有四成,老十四密信中还建议秘密拿出一成来卖给宗亲皇族,一来可以套取现银一千万两,二来亦可增强宗室的凝聚力,这主意倒是不错,有一千万现银在手,能办多少大事?另外,他既然以增加专营出口商品为幌子,少不了要配合一番,省得腹诽朕光拿钱不做事。
这几件事他虽是早有预料,但短短几日接踵而至,却就有些蹊跷了,表面看来老十四是想混淆视听,保他的郡王爵位,可即便如此,也没必要那么大的动静,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两年前老十四便有自立门户之心,可这两年来,朕给他机会,却未见他有何动静,反而频频为老八出谋划策,如今却又为何在毫无根基的情况下,突然仓促的自立门户?仅仅只为清洗整饬海军?这可不是他一惯的风格,这小子,越来越有意思了。 ~
毓庆宫,
胤祯自八党破门而出自立十四党,最高兴的就应该是太子胤礽,自证实这个消息后,他一直就显得很是亢奋,老十四的这一举动不仅大大削弱了八党的势力,也打击了老八的威信,连自家兄弟都驾驭不了,又如何能够驾驭群臣,更为难得的是,老十四的这一番举动,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正好方便他暗中行事。
胤礽正自心中盘算,朱天保却是赶了过来,见礼之后便试探着问道:“太子爷,十四爷现在根基浅薄,新近又接连出事,却兀自狂妄,公然自立一党,咱们是否乘机发力,狠狠打压他一番,以免其他皇子群而效之。”
“呵呵,那倒不必。”胤礽轻笑着摆了摆手,“九如,看事情得从大处着眼,老十四这一自立,最受打击的是老党,不仅严重损害老八的声誉,而且势必引起老党的内乱,老十四这两年拳打脚踢可是折腾出了好大一份家业,在老党中也很得人心,看好他的人不少,他一自立,八党内部就面临分化,对我们而言,这可是大好事。叶*子悠*悠
若是现在出手将他一棒打死,岂不是倒帮了老八的忙?老八稍一整合,八党岂非铁板一块?对我们更是没一点好处,现在是三股势力,要想利益最大化,最好是拉老十四打老八,这才是对我们最为有利的,别忘了,老十四可是要钱有钱,要兵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