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家的财权本来就在宁苏儿手上,所以置办起事情来,倒也顺当,只是到了临出发的当口,却遇见坎了。
“这些事情只差个家里下人去做好了,好歹也是大家的千金小姐,怎好自己去做这些事儿。”宁夫人听说宁苏儿要自个去,心里便老大不乐意了。
“娘亲,女儿只跟着表哥一路走,有什么不放心的?”宁苏儿撅了撅嘴巴。
其实这事差个家丁去做也未尝不可,可是宁苏儿心里却揣着两件事,一是怀念起江南的水乡风景,这第二嘛,就是想陪在表哥身边了。
“莫要再提,我是决计不会许的。”宁夫人转过身去,不再搭理女儿。
宁苏儿见娘亲这里很难说动,轻咬了咬嘴唇,退了出去。
大明嘉靖四十年,五月二十六日。
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渡。
透过篆刻着“四海地咽喉,五云天咫尺”两排大字的牌坊看过去,上百艘粮船沿河一字排开,真个是千帆竞流。当先一艘大船上,高悬着“奉旨赈灾”的旗号,正是两位钦差赈灾使的座船。
嘉靖皇帝不愧是修道高人,连赈灾船队出发的日子,都选了个黄道吉日。
在萧夫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萧墨轩拜别了娘亲,带着萧四和几个公差向通州渡而去。
“这位大人是?”港口守护的卫兵是从五城兵马司临时调来的,并不认得萧墨轩,可见了萧墨轩背后的几名公差,又不敢仔细盘查。
“钦差赈灾副使萧大人都不认得。”萧四洋洋得意的对卫兵说,这次得了和少爷一起下江南的机会,他也乐得几乎要飞起来。
“萧大人?”卫兵好奇的看了萧墨轩一眼,嘴里不禁嘀咕了一句,“到底有几个萧大人?”
“萧大人就只有一个,哪里还有许多?”萧四觉得这卫兵说的话好生奇怪,可转头一想,自家老爷也是萧大人,也没再说话。
“不是不是,小的绝没有多话的意思,只是刚才来了一位公子打扮的,也自称是萧大人。”卫兵被萧四一顶,向后缩了一步,“眼下已上了船,正坐在那呢。”
“还有一位萧大人?”萧四心里也是一阵纳闷,回头看了看萧墨轩,却见他也是一副不明就里的样子。
“上船去看看便是知道了,兴许是罗大人的哪位随从也姓萧也未可知。”萧墨轩向船上拨拉了一下,向前走去。萧四和公差们连忙跟上。
等上了船,见船上的通舱里果然已经坐了一位公子,手里端着杯茶在那端坐着。
“苏儿!”萧墨轩等进了船舱,一眼便看了出来。旁边还一个人,却正是宁家的家丁。
“表哥怎生如此慢怠,苏儿已经在此坐了许久了。”宁苏儿抬起头来,抿嘴一笑。
“舅母不是说不让你去吗?”萧墨轩好奇的问道。
“我留了封书信让景星午后交给娘亲,便就出来了。”宁苏儿颇有几分自得。
“这…”萧墨轩有些担忧的说,“你若是跟了我去,回头舅母岂不怪我。”
“是我自个要去的,娘亲要怪也只是怪我。”宁苏儿微扬了下眉眼。
“表哥,你若是现在叫我回去,还是免不了挨骂。等从江南回来,也大不了是挨骂,你就带我去吧。”宁苏儿见萧墨轩还在迟疑,撒娇似的说道,两道目光,像是在哀求一般。
后面几个公差,还没看出宁苏儿是女扮男装,只见萧墨轩和她一副亲密的样子,未免想歪了,互相惊诧的看了一眼,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来。
“哈哈,萧大人已经到了,我倒是来迟了,来迟了。”舱门外又传来一阵笑声,一个微胖的中年人从门外挤了进来,红红的脸上,油光可鉴。
“罗大人。”萧墨轩知道来的这人定然就是罗龙文,连忙迎上前去。
“萧大人这回南下,倒是带了不少物器啊。”罗龙文轻描淡写似的像舱外看了一眼,窗外略靠后的位置上,停了五只商船,都是京里的大人和宫里的公公托萧墨轩带到南方去的货物。
“哦,呵呵。”萧墨轩略有些尴尬的笑了一下,也向外看了一眼,却见自己那五条船后面又跟了近十条船,也不是赈灾的粮船。
好家伙,比我还狠呢。萧墨轩一看便知道那也是罗龙文要带去南方的货船,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都是朋友托了带去的,罗大人不也一样。”萧墨轩轻轻笑了一下,坐下身来。
“呵呵,一样,一样。”罗龙文本来倒是怕萧墨轩看见自己那么多船会有想法,等到了码头,却见萧墨轩也带了五条,心里也是宽了些。
“这位是?”罗龙文看见了站在萧墨轩身后的宁苏儿,只见眉清目秀,肤如凝脂的,身上还带着股香气。虽然穿着男装,却倒更像是个女儿家。
“在下表弟,姓宁。”萧墨轩低着眼皮,漫不经心的回了句,又招手示意苏儿坐了下来。
苏儿知道表哥让自己坐下便是同意带自己江南去的意思了,向着萧墨轩甜甜一笑。
“表弟?”罗龙文的脸上也泛起一层神秘的笑来,“倒是很标致呢。”
大明朝的大户人家常有蓄养“娈童”的,倒也不是什么希奇事。罗龙文见了宁苏儿这副模样,便立刻把萧墨轩也认做了此道中人。
“砰,砰,砰。”说话间,时辰已到了午时,只听码头上几声炮响,便是钦差船队就要出发的信号了。
“起锚喽。”随着大船工一声长长的嘶吼。
“千斤呀,万斤呀,嗨!铁锚呀,动身呀,嗨!”上千名船工以及运河岸边上的纤夫立刻齐声唱起了京杭大运河上,名为“凤凰三点头”的起锚号。
上百艘满载着粮食和货物的船只,向着萧墨轩等人南下的第一站,扬州,扬帆而去。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十一章 孤男寡女
(银月这里又下雪了…好冷。)
……………………
上百艘船拔锚之后,劈开水波,浩浩荡荡,直向南方而去。
这一百多艘船基本都是货船,只有萧墨轩他们乘的这艘,却是一艘二百料的印巡船。
此船长约四丈二尺,宽一丈五尺,立有两桅,上设望亭,吃水约有七尺,虽然不甚宽大,但是却极适合在江河里行驶。
平日战时船上都备着神沙、沙筒、神火和标枪。这时因为做了钦差的座船,却是撤去了。
“下官姓王。”负责护卫的巡检在船上查看了一圈以后,凑了过来,“此去江南,路途遥远,在下先安顿两位大人歇下吧?”
“那就有劳了。”萧墨轩朝着王巡检拱了拱手,罗龙文虽也站了起来,却只挺了挺胸,迈开了步儿,就要往舱里面走。
“右手边的第二间,最是宽敞,就请罗大人住在这里吧。”王巡检领着一行人,边走边说,“对面的这间,也是单间,只是比刚才那间稍微小了一些,便委屈萧大人了。”
王巡检朝着萧墨轩微微欠了欠身。
“不打紧,不大紧。”萧墨轩连忙摆了摆手,站在了门口,却也不往里面走。
“其他兄弟跟我来。”王巡检带着其他人继续向前走。
“罗大人的随从,就住这间;萧大人的随从,就住那一间吧。”王巡检又向前走了几步,停了下来,指着两个通间说道。
“王大人…”宁苏儿见王巡检像是已经分配好了,略迟疑了下,才吞吞吐吐的唤道。
“这位小兄弟有什么事,但说无妨。”王巡检刚才见苏儿一直站在萧墨轩身后,便料定是萧墨轩的随从。
“请问,可否也分一个单间给我?”宁苏儿硬着头皮问道。
“哎呦,可真不巧。”王巡检摇了摇头,“这船上只有两个单间,正好都分给了两位大人。”
“那…可有其他房间?”苏儿听他这么一说,心里有些急了。
“嗨,又不是娘们,挤挤怕什么。”王巡检挥了挥手臂,“这运河上的船,哪能有多大,若是公子不肯住这里面,怕是只能和我们一块挤去了。”
说完这话,王巡检也就掉过了头向外面甲板上走去。
“表哥。”宁苏儿略有些尴尬的向萧墨轩这里转过头来。
“要不,你住我这间,我去和萧四他们挤挤?”萧墨轩见苏儿这副可怜兮兮的表情,觉得有几分好笑。
“你那是副使的房间,我怎生好占了。”苏儿觉得这样也有几分不妥。
“那…先进来坐坐吧。”萧墨轩朝着房间里拨拉了一下。
“嗯。”宁苏儿撩了一下鬓间垂下的发丝,点了点头。
萧墨轩的这间舱,虽然是个单间,却还是很小,里面只有一张床和一个挂橱,剩下的地方,也就只够站人了。
两个人进了门,关上了房门,只站在那里都觉得有几分局促。
“连张凳子都没。”萧墨轩微微咳嗽了几下,指着床铺对苏儿说,“就坐床上吧。”
“嗯。”宁苏儿又点了点头,转身在床上坐了下来。
“这里离扬州有一千多里,还有几段河面是逆水而行,恐怕这一路要得费上些时日。”萧墨轩站在那里,对宁苏儿说道。
宁苏儿千算万算,却也没有算到这船上没地方住这一层,听了萧墨轩这样说,脸色更是困窘。
“表哥,你不坐吗?”宁苏儿见萧墨轩仍只是站着,颇有些过意不去。
其实萧墨轩只这么站着,也是乏了,若是按他自己的脾气,早就也在床上坐下了。可是眼下看着苏儿坐在床上愣是不好意思。大明朝的女娃儿,毕竟不会像二十一世纪那么大方。
“表哥也坐这里吧。”宁苏儿的脸上涌上两片红潮,向着里面缩了缩。
“哎。”萧墨轩应了一声,支着半个屁股,坐到了床沿上。
“回头我去和萧四他们睡。”萧墨轩回过脸安慰苏儿。
“苏儿…只在这里坐着便是好了,反正也没几天就到扬州了。”宁苏儿低声说道。
宁苏儿虽然平日里和萧墨轩并不显生,可是在府里的时候都有其他人陪着,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孤男寡女,和萧墨轩独处一室,又挨得这么近。脸上涨的通红,连头都不敢抬。
隔壁的通间里。
“没想到萧大人还有这爱好。”一个公差甩掉了脚上的鞋子,压低了声音说道。
“是啊,那位宁公子,长得倒真像个女娃儿。”另一个公差,嬉拉着脸皮,侧躺到了床上。
“你们休要胡说,宁公子可确实是大人的表弟呢。”萧四心里虽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也不好说出来。
几个公差毕竟忌惮萧墨轩,见萧四有些不悦,也一起停住了嘴,只是脸上却还没停下笑来。
宁府的那个家丁,抬眼看了看众人,也更是一句话也没敢说出来。在他心里,兴许觉得大家描得越黑越好呢。
杭州,浙江巡抚衙门。
“才四万石?今个钦差的船队今个已经从京城出来了,怎么才这么点?”浙江巡抚郑必昌,颇有些气急败坏的喝道。
“那些个大户都说没粮,难道我们去抢不成?”浙江布政使司布政使何茂才,有些气急败坏的回道。
“你就是抢,也得给我抢到十万石。”郑必昌似比他更恼怒,两只手不断的在空中比画着,“罗大人倒还好说,只那个萧大人可是裕王爷的人,若有什么不测,我们有十个脑袋都在阁老,小阁老那里交代不过去。”
“只是一个毛头小子而已,有这么可怕吗?”何茂才不以然的说道。
“就是因为他是个毛头小子,他就是个愣头青。”郑必昌一把扯下头上的乌纱帽,“罗大早就给我来了信,他有裕王爷在背后撑着腰,别看他只是个九品,说句话比我们这二三品的都管用。若是有什么事,别说这乌纱帽,就是这头上的脑袋还不知有没有。”
“哼,回头我再发几份公文给下面的府县,让他们抓紧点做便是。”何茂才扯了扯袖子,鼻子里哼出两股粗气。
“你和我过两天就去扬州。”郑必昌又拿起扔在案桌上的乌纱帽,戴在头上。
“去扬州做什么?”何茂才转过头来,“扬州又不归我们浙江管。”
“迎接钦差船队,回头去和胡部堂也说上声,能拖上几天是几天。”郑必昌跺着脚说道。
……………………
《星纪道标》,不多说了,去骂吧,一本恶趣味的书。
点下面连接进入。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十二章 共处一室
杭州,浙直总督行辕。
“你做你的抚台,他赈他的灾,何必要去和他们纠缠在一起。”浙直总督胡宗宪的眼睛只盯着方几上的翠松盆景,并不回头去看郑必昌。
“不过是两个九品的官,难道要我胡某人迎出数百里外?”胡宗宪把盆景上一根突出的枝条,用丝线给系了回去。
“胡部堂,阁老的信你也是看过了,那个萧墨轩,分明就是裕王他们派到浙江来的探子。”郑必昌听胡宗宪的话,倒有几分像在推托,心里顿时生了几分不满,“眼下水灾已经过了有二十天了,不但官仓里的粮食和从江西运来的粮食都用完了,就连刚向大户们借到的四万石粮食,也已经去了一半。”
“去了扬州,不等钦差来,浙江就有粮食了?”胡宗宪又从抽屉里拿出剪刀,修剪着盆景上的枝叶。
“只要能把那愣头青拦在扬州,不急着到浙江。这样,我们还可以继续放手去向那些大户征粮。即使再借不够,稍微拖上他几日,也可以说是赈灾用掉了。”郑必昌对胡宗宪说道。
“把他拦在扬州,那浙江的百姓若真断了粮,饿死了人,谁来负责?”胡宗宪微皱了下眉头,把手里的剪刀重重的丢在了案上。
“我这不是已经让何大人又派人下去了嘛。”郑必昌向前迈了一步,抖了抖袖子,“他就是抢,也得给我把剩下的六万石给我抢出来。那些个劣绅,不狠狠整治一下,不知道大明朝的天在哪儿。”
“我是断不会去的。”胡宗宪冷哼一声,“昨天戚继光来报,宁波的海面上已经发现了倭寇的踪迹,这时候我又怎能去扬州。郑抚台若是要去,我也不拦你。”
郑必昌见仍说不动胡宗宪,不但没有再恼怒,嘴角反而露出一丝笑来。
“胡部堂军中的粮草,也是很充足吧?”郑必昌呵呵笑着说。
“承蒙关照。”胡宗宪仍是冷冷的回道。折了个身,坐到了一边的椅子上,又顺手自斟了杯茶拿在手上。
“用到年底也是够的吧?”郑必昌跟着胡宗宪转了个身。
“呵呵。”胡宗宪听了郑必昌的话,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来,“郑抚台,我看你所说的大户,恐怕不止是你治下的那些吧。”
“胡部堂既然明白在下的意思,嘿嘿。”郑必昌又是嘿嘿一笑。
“不行。”胡宗宪却猛的收起笑来。
“胡部堂,去年以粮抵税的法子可是你想的。”郑必昌没想到胡宗宪拒绝的这么干脆,脸色顿时一愠。
“法子是我想的,担子我也可以挑。”胡宗宪的脸色严肃起来,“这一场大水,浙江的百姓已经陷了进去,浙江的兵就更不能乱了。”
“胡部堂,那萧墨轩若是在这里寻到了任何蛛丝马迹,怕是到时候谁也没办法向上面交代。”郑必昌仍有些不死心,“只等过了秋收,便可以立刻补上了。”
“秋收?”胡宗宪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去年的时候,谁又能想得到这场大水。若是秋收前再出些意外,军中没了粮,到那时候,才是真的交代不过去。”
“你…”郑必昌有些气急败坏。
“郑抚台,若要我胡宗宪担责任,你尽管带人来。”胡宗宪低着头,缓缓说道,“若说要借粮,免谈。”
“行,你行。”郑必昌用力握了握拳头。
天色,渐渐的黑了下来。
赈灾船队在运河沧州段附近扔下了锚,停了下来。
用过晚膳后,萧墨轩拿了几件衣服,就要往萧四他们住的通间走去。
“表哥。”宁苏儿抱膝坐在床上,看着萧墨轩,怯生生的叫了一声。
“不打紧,那舱里睡个六七个人都挤得下。”萧墨轩以为苏儿仍只是过意不去。
“表哥,我怕。”宁苏儿两只眼睛里,透着些慌乱。虽然平日里她神气活现,可是毕竟只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又一直被家里人宠着。在这时候,却露出了本相来。
“闭上眼,钻进被子里,就啥也不怕了。”萧墨轩回忆着自己小时候躲避黑暗的办法。
“表哥,你就睡这里好不?”宁苏儿向床外挪了挪,“苏儿只要在这边坐着便是好了。”
“那怎么成,又不是一两天的事儿。”萧墨轩见宁苏儿略有些惊恐的样子,心里也生出几分怜爱来。可是这舱里又只有这一张床,剩下的地方连放几张凳子都不够。
宁苏儿没有再说话,只是瞪大了眼睛,直直的看着萧墨轩,平日里那股聪明劲也不知去了哪。
“唉,也罢。”萧墨轩轻叹一口气,丢下手里拿的衣服,也在床边上坐下,“那你睡着,我只坐这里便是好了。”
“都坐上来点吧。”宁苏儿见萧墨轩不再离开,心里松了口气。一排皓齿咬了咬朱唇,对萧墨轩说道,“靠在板墙上,也不甚累。”
“嗯。”萧墨轩觉得这个法子还行,靠在板墙上坐着,也能勉强打几个盹儿。便向上移了移,和苏儿并肩靠在了板墙上。
“表哥,苏儿是不是很任性?”宁苏儿略侧过头,看了看萧墨轩。
“这…”萧墨轩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如果说任性,是有那么点,可是在他心里,却不知怎的倒觉得更是可爱多些。
“表哥一定是生苏儿的气了。”宁苏儿见萧墨轩并不回答,心里一沉,低下头去,喃喃说道。
“没,没,绝对没有。”萧墨轩连忙摆了摆手,转过头,笑眯眯的看了宁苏儿一眼。
“果真没有?”宁苏儿狐疑的看着萧墨轩。
“绝对没有,倒觉得苏儿很可爱呢。”萧墨轩呵呵笑了几声。
“苏儿可爱?”宁苏儿听见萧墨轩这么说,心里顿时满是欢喜,又低下头去,轻轻咬住了嘴唇。
“嗯。”萧墨轩连忙又点了点头。
宁苏儿的嘴角微微翘了起来,胸前一颗心突突的跳着,两只手把弄着腰间的玉扣环。
两人就这样并肩坐着,竟是好半天没再说话。
“河面上风大,夜里又有寒气,把被子盖上吧。”萧墨轩见苏儿忽然拢了拢身上的衣服,知道她有些冷了。
于是推开了被子,帮宁苏儿盖上。
“表哥,你说江南的那些失了房的灾民,现在会不会很冷?”宁苏儿看了看身上的被子,开口问道。
“虽然已经快到夏天了,夜里仍是会冷的吧。”萧墨轩微叹一口气。
“那我们到济南以后,多买些毯子带过去分给那些灾民可好?”宁苏儿的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傻丫头,江南那么多灾民,你又顾得了多少?”萧墨轩听宁苏儿说这话,心里也是不禁一热。平日里只觉得苏儿精明,兴许这层光芒太过耀眼,倒忽视了她也有一颗善良的心。
“能帮一个是一个。”宁苏儿轻轻说道。
“那便依你吧,这也是好事儿。”萧墨轩不忍打碎这颗水晶般的心,仰了仰头,又叹一口气,“几百万人啊,不管出了什么事儿,苦的总是百姓。”
“嗯?”没等萧墨轩低下头来,便感觉自己身上也被搭上了被子。
“这被子颇大,够两个人一起盖着。”宁苏儿有些害羞的对萧墨轩说。
“呵呵,多谢。”有着现代人灵魂的萧墨轩虽然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是也知道苏儿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
“表哥,人们都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衾眠’,是真的吗?”苏儿突然又开口问道,说完之后,只觉得自己脸上一片火热。
“这…兴许是真的吧。”萧墨轩从前倒是不太信鬼神,可是自从穿越以后,却多了些疑惑。
若说没有鬼神,没有灵魂,那自己怎么会跑到这个身体里来了?难道是嘉靖老人家修道有果,一片诚心直上三十三重天兜率宫,太上老君他老人家一感动,就把自己给弄到这儿来帮帮渐染沉疴的大明朝了?
想到这儿,萧墨轩突然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起来。
………………………………………
〈星纪道标〉,我想,这个兴许连广告词都可以免说了吧。
连接在下面。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二卷 浪卷江南 第十三章 淮南烟花地
京杭大运河的水,静静的流淌着。冷冷的月光折在水面上,像是洒上了一层细碎的银粉。萧墨轩他们乘坐的印巡船,像是母亲怀抱里的婴儿一般,随着水波上下轻移着。
宁苏儿已经渐渐进入了梦乡,小巧的鼻翼带着均匀的呼吸,嘴角上还挂着一丝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