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王斗等人平安回来,还带回了众多的人口财帛,堡内军民欢喜无比,他们倾堡而出,出来迎接王斗等人,堡内外一片欢天喜地。

崇祯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在王斗回堡后两天,操守官徐祖成亲将杨东民又来到舜乡堡,他一见王斗就笑道:“王兄弟,大喜啊大喜,昨日捷报递到卫城,守备李贻安大人紧急传令过来,点名要见你啊。”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中的羡慕之情怎么样也遮掩不住。
第132章 卫城
昨天,也就是王斗回堡后的第一天,王斗拿出了三成的缴获赏赐军士,让出战的军士们欢天喜地。
王斗吩咐林道符将余下的银钱粮米牛羊入库,那些或是自愿,或是拐骗来的军民也是安置好,将他们尽数登记入舜乡堡的军户户籍,让现在的舜乡堡人口达到了一万两千余人。
安排好这一切后,王斗便吩咐令吏冯大昌书写捷文,向州城操守官徐祖成报捷,那二十级斩首的清兵俘虏,还有新近斩首的十八级也全部算进去,虽然前些天分给了杨东民二十级首级,舜乡堡的斩首数还是又达到了二百六十一级。
捷报中,王斗率兵抢夺了大量人口物资的事情也提了提,这样的大事,不可能隐瞒过去,不过王斗略为含糊,只用一句缴获无算便带过去了。
王斗是昨天下午向州城报捷的,接到捷报后,操守官徐祖成是目瞪口呆,十天前,王斗向他报捷,共计斩首数二百四十三级时,他已经是吃惊不小,没想到十天过去,王斗的斩首数更是增加到二百八十一级。徐祖成知道王斗分给了杨东民二十级首级,不过就算如此,单纯算在舜乡堡的头上也有斩首数二百六十一级。
这么大的功劳,让徐祖成的手脚都有些颤抖,特别是王斗胆大包天,竟敢率兵去抢夺清兵押送的人口财帛,而且还成功了!虽说不知道王斗抢到多少人口财帛,但他这份胆量,怕在整个宣府镇,也是独属一份。
操守官徐祖成与心腹亲将杨东民大眼瞪小眼地坐了半个时辰后,在杨东民的提醒下,徐祖成才猛地跳了起来,让杨东民去将州城吏目陈余文请来。有了前些天的经历,徐祖成判断王斗这份捷报肯定属实,他请陈余文来,只是让他对捷报略为闰色。
陈余文对舜乡堡捷报闰色后,徐祖成迫不及待地派出了自己麾下最精锐的几个家丁,将捷报飞马传递到了保安卫城。
捷报传到保安卫城时,已是傍晚,当时守备李贻安正在吃晚饭,开始他接过捷报时,还有些漫不经心,不过他看清楚了捷报上的内容后,一下子站了起来,他动作过猛,力量过大,连身前的饭碗都差点带飞出去。
不过他恍然未觉,只是急迫地将徐祖成几个家丁招到自己书房细细询问,问了良久后,他还是不放心,又将卫城的大小官员招到守备官厅来议事。
不可思议,不敢相信,是卫城大小官员军将们的看法,最后李贻安心腹,卫指挥同知,佥书官,统管保安卫营操诸事,卫城中军千总王孝威提出一个稳妥的办法,将州城操守官徐祖成,还有那舜乡堡的防守官王斗一起招到卫城来仔细问问,再派人去州城查验首级再作决定。
他这个稳妥的方法得到卫城大小官员们的一致赞同,议事后,天色己晚,不过守备李贻安按纳不住激动的心情,还是连夜派出自己麾下最精锐几个家丁,随同徐祖成的几个部下一起回去,将守备大人的决定告知了州城操守官徐祖成。
得知守备大人招见,徐祖成的内心也是非常激动,这便有了今日一大早,徐祖成亲将杨东民紧急前来舜乡堡的事情。
杨东民对王斗叹道:“兄弟啊,哥哥真是服了你了,前几日你斩首二百四十三级,我与徐大人已是吃惊不小,没想到现在斩首数更是达到二百八十一级,这,啧啧…”
王斗微笑道:“是斩首二百六十一级,另二十级,可是杨大哥你苦战得来的。”
“要不是操守大人指挥若定,大哥你的美言,从州城拨来那些火炮器械,我舜乡堡此次能不能守住都是问题,更不要说那些斩首数了。”
杨东民拍着王斗的肩膀只是摇头叹气,他道:“一路前来,我看到董家庄,辛庄,靖边堡三个城堡又是毁去,兄弟你这次损失不小啊。”
杨东民知道王斗又烧了三个堡,一方面他吃惊王斗的狠辣果断,一方面也知道王斗此次元气大伤,他境下的屯堡尽数毁去,这舜乡堡受损这么严重,怕是几年时间都恢复不过来。
王斗黯然道:“小弟也没有办法,为了抗战杀敌,只好如此了。”
杨东民安慰王斗道:“放心吧兄弟,操守大人与守备大人仁厚,他们定会为你补充境内损失的人口财帛。”
他张了张嘴,没有问王斗此次出兵抢劫,从清兵手上夺走了多少的人口财帛,依他与徐祖成的估算,王斗虎口拔牙,就算能抢到一些财帛人口,所掳来的物资数量相必也是有限,就当这批物资补充舜乡堡此次的损失了,反正他们从王斗身上捞到的好处也不少。
当然,如果王斗识趣,事后有一些孝敬献上就更好了。
他只对王斗道:“兄弟,守备大人已是紧急传令过来,点名要见你,快随我去州城见操守大人。”

杨东民催促得紧,王斗赶紧安排了一下,除了自己的几个护卫外,他还带上了韩朝同往。
除此以外,他还带上了一些银子。
临行时,王斗拿出了一百两银子给杨东民,微笑道:“杨大哥辛苦了,这些银钱,是兄弟的一点心意,万望不要嫌少。”
杨东民看着王斗手上的银子,睁圆了大大的眼睛,他赶紧接过,哈哈大笑:“兄弟你真是太客气了…也罢,兄弟的心意哥哥不收下,反倒是对你不敬了。”
他喜笑颜开地将银子收下,此外王斗还有两百两银子是孝敬操守官徐祖成的,那些银子均经过处理,上面的铭文戳记都是消失不见,大可以公然使用。
王斗快马加鞭,随杨东民到了州城,看州城内外仍是一片戒备的神情,城门也是关得严严实实,城上巡防的兵丁不断。见杨东民回来,城上的兵丁赶紧打开城门,见到杨东民身旁的王斗等人,还有他身旁护卫旗手打开的旗号,吃惊的议论声不断传出,相必城内很多人已经知道舜乡堡的事情。
在一片如围观牛头马面的眼神中,王斗与韩朝等人进了城,相比以前热闹的州城,眼下若大的保安州城冷冷清清,街上难得见过几个人,只有巡弋的兵丁不断。见到王斗等人过来,他们同样投来吃惊又佩服的目光,窃窃私语声不断,让王斗身旁的护卫都是骄傲地挺起了胸膛。
杨东民看在眼里,感慨地道:“兄弟真乃豪杰,斩首二百八十一级,怕是整个东路将官也没这个功劳,真希望哥哥什么时候也与鞑子真刀真枪干一仗,真真切切地砍些鞑子的首级…”
杨东民自认武勇,率着州城内最精锐的官兵,操守大人的一百多个家丁,却只能整日缩在州城内,靠王斗分给他的一些首级算些军功,对他这种骨子里骄傲的大明世袭将官来说是一种遗憾。沿途而去,那些州城士卒对王斗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尊敬,便是身为操守大人的心腹将官杨东民也是得不到,所以他有感而发。
王斗要说什么,杨东民一摆手,道:“兄弟,赶快去见操守大人吧。”
到了城巽隅的操守府邸面前,通报后,王斗惊讶地看到操守官徐祖成含笑地迎了出来,在他身旁,还跟着保安州城的屯田官张贵。

“王斗啊,过了镇海桥,前面就是卫城了,等会见了守备大人,你可要谨言慎语,按我说的话去做就是。”
在王斗身旁,此时徐祖成指着前面那座大城,对王斗郑重交待道。
在州城见了操守官徐祖成后,经过一番褒奖,又是一番的窃窃私语后,徐祖成便迫不及待地领着王斗等人出城来,前往保安卫城。
一行人从州城出来,过了洋河,又过了清水河,再往北走了二十里,很快就到了保安卫城的西门外,一个叫镇海桥的地方。那镇海桥离西门不远,相传为嘉靖年间保安卫人宋虎所建。再过去一里,就到卫城脚下了。
眼下的保安卫城位于后世的怀来县境内,建城前称为雷家站,只是一个小小的驿站,“土木堡之变”当年,明英宗被俘后正是被押到雷家站去见瓦剌太师也先。有鉴于此,为了屏翰京师,在景泰年时,大明改变保安州卫同城的局面,将保安卫城移到雷家站,开始兴建新城。建成后,卫城称之为保安新城,原来的保安州城称之为保安旧城。
保安卫城建立后,管辖的范围很大,共有前、后、左、右、中、北六个千户所,境内共有屯堡一百二十七处,土地富饶,是宣府镇东路的重要屯粮之所。卫城内有保安卫指挥使司与保安新城守备官厅,甚至还有文庙,这是连保安州城内都没有的。
此时在王斗眼前,便是保安卫城那雄壮的身影。城周七里有奇,城墙通高三丈五尺,好一个庞然大物,比保安州城几乎大了一倍。
第133章 捷报传闻、卢象升(上)
徐祖成肥胖的身躯稳坐在马上,他对王斗说话时,满是横肉的脸上颇有亲切的神情,或许是王斗立了大功的缘故,又或许是王斗刚送他两百两银子之故。
他们这一行人出来时规模庞大,光光徐祖成麾下,就有杨东民领着州城的家丁五十余人,占了徐祖成家丁人数的一半,他们一路过来时,还满脸戒备,如临大敌的样子,怕哪里又跑出几骑清军人马出来。只有王斗与韩朝知道保安州卫境内不可能再有清军的人马,神情颇为轻松悠闲。
依王斗与韩朝专业的目光看去,徐祖成麾下那些家丁装备比舜乡堡的军士要好,不过他们单个的战力,恐怕只有舜乡堡普通军士的水平,如果结阵而战,徐祖成麾下一百多个家丁,他们的战斗力,只相当于舜乡军普通一队军士的水平。
当然,依大明军中的普遍观念,哪个将领麾下拥有的家丁人数众多,他的军队才算精锐。王斗此次出来,他的八个护卫,还有八个旗手尽数随来,依徐祖成等人看来,王斗身旁怕只有这十六个家丁了,寒碜啊。
不过徐祖成始终不明白,王斗靠这几个家丁,还有舜乡堡一些军壮,为何能斩获这么多呢?真是奇怪!
听了徐祖成的话后,王斗忙道:“大人放心,卑职一定会遵照大人的教导,该说地说,不该说的一句话也不会说。”
徐祖成满意地点了点头,王斗知情识趣,又骁勇善战,进一步加深了他将王斗拉为心腹亲将的念头,他踌躇满志地抬头看向不远处的保安卫城。看着城堡那雄壮的身影,他目迷五色。
以前徐祖成来保安卫城时,每次都是仰望这座城堡,今天第一次,他却是以主人的态度审视这座城,有了王斗这份功劳,想必不久以后,自己便会成为这座城堡的主人。
王斗也是随他的目光仔细打量保安卫城,依王斗知道的历史史料,保安卫城在万历年间全城包砖,内有守备官军两千多人,看城头巡逻的军士,还有那密密麻麻的火炮,都比保安州城多了一倍。
不过在王斗看来,城池再坚固,如果守城军士没有敢战的勇气,也是枉然。
一行人继续从镇海桥往北而去,很快,便到了保安卫城的西门外。
保安卫城设有三座城门,东门称德化门,南门称迎恩门,西门称镇靖门,在各城门及城墙外,还建有深深的护城河。似乎镇靖门曾被清兵攻打过,城门外还残留着一些战场痕迹,一些附郭的军民房屋,也尽被战火毁去。
此时在镇靖门外,卫城指挥同知王孝威己在城门外迎接徐祖成,王斗一行人。
王孝威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人长得高瘦,穿着一身从三品的武官服饰,显得非常精神,他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微笑。王斗第一直觉,这是个城府极深,属于那种喜怒不形于色,你猜不透他内心在想什么的人。
王斗曾听过徐祖成介绍卫城风物,这个王孝威,是守备李贻安大人最依重的心腹,卫城的佥书官,统管卫所营操诸事,还管着卫城一个千总的兵马。
保安卫几个指挥同知中,其中最有资格与徐祖成争夺守备之位的,除了那卫城管屯官,指挥同知温士彦外,便是眼前的这位王孝威大人了。
王斗敏锐地察觉到徐祖成与王孝威一见面,两人之间就有一股莫名的暗流涌动,不过表面上,两人却好得如穿一条裤子的哥们一样,相互拍着肩膀哈哈大笑。
王孝威大笑道:“徐大人何其来迟,王某奉守备大人之命己在此等候多时了。”
徐祖成也是笑,全身的肥肉,还有脸上的横肉都随之抖动起来,他道:“地方不靖,奴骑横行,不得不小心啊。”
王孝威也是叹了口气:“奴贼势大,徒之奈何,几天没见有奴骑前来,看来他们是退走了。”
他炯炯有神的目光向王斗看来:“这位便是斩奴二百八十一级,申报大捷的舜乡堡王千户吧?”
王斗上前向王孝威跪拜行礼:“保安卫左千户所千户王斗,见过指挥同知王大人。”
王孝威有力的大手扶起王斗,他上下打量,叹道:“好一条好汉,我的麾下,怎么就没有王千户这样的猛将呢?”
徐祖成脸上露出得意之色,王斗大声道:“全靠守备大人运筹帷幄,操守大人指挥若定,卑职微功,不值一提。”
王孝威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原先他看王斗身材魁伟,以为他只是一个敢杀敢打的悍勇武夫,不过此时看他言语得体,举止沉稳,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他沉吟道:“听闻王千户祖上曾跟随过戚帅…”
王斗心想这王孝威好生厉害,什么时候竟连自己祖上的情形都调查清楚了,他大声道:“不敢欺瞒大人,先祖王虎,确跟随过戚帅征战,后才隐居保安州乡里。”
王孝威道:“忠良之后,家学渊源,怪不得。”
他颇有深意地看了徐祖成一眼,又看了看王斗身旁昂首挺胸,脸现骄傲之情的几个护卫,赞道:“好兵哪。”
徐祖成哈哈大笑,对王孝威道:“王大人,还是进城吧,免得让守备大人久等了。”
王孝威微笑道:“徐大人,请。”

一行人从镇靖门进入保安卫城,那保安卫城建有东西南北十字大街,街巷呈“井”字形布局,十字街居于中心,并建有钟阁楼。城内有保安卫指挥使司,保安新城守备官厅。在城巽隅,又有巡按察院,分守藩司,分巡巢司,都是景泰五年所建。
城内还有养济院,新兴仓,备荒仓,草场,军器局,药局等建筑。在南门外,又有演武厅。城东八里,又有邮驿洪字暖铺,城东二十里,有转字暖铺,城东三十里,有气字暖铺。城西南一百四十里,还有一个深井站。在西门内,则有一个小马站,负责与鸡鸣驿的邮驿交通。
与大明所有的卫所军堡一样,保安卫城内同样庙宇众多,依史料记载,卫城内外共有庙宇三十九座。
同时卫城内的商铺、作坊也是众多,此时的保安卫范围极广,后世属于怀来县的新保安镇,东八里,西八里,沙城,桑园等地,都是属于保安卫的城堡乡里。
依大明史料记载,弘治年间,保安卫有官户一百五十户,军户八千一十九户,屯户一千一十三户。有署职或是实授的指挥同知五员,指挥佥事八员,卫城内还有儒学教授,训导,又有大小的吏员等。
这么多的人口,有相当一部分是居住于卫城之内,需求的广泛,便造成了城内商业的繁华。
不过与州城一样,由于清兵的入寇,此时街上行人寥寥,一片萧条的景色。
很快的,一行人便到了城巽隅的保安卫指挥使司大门前面,在这里,竖立着一块高大的坊表,上书镇北两个大字。
保安新城守备官厅设在保安卫指挥使司里面,大明各卫所就是这样,自卫所与营伍制合二为一后,每个卫城的指挥使基本身兼当地守备,各卫的指挥使司也分为两个部分,谈当地守备防御之事到守备官厅,谈卫所之事便转到指挥使司大厅。
在“镇北坊”的前面,保安卫另一个指挥同知温士彦已经率领保安卫一干大小官员在此迎接了,这温士彦年不到五十,三络长须飘飘,长相儒雅俊美,身着从三品的武官服饰,颇有风采,就是举止脸容有些僵硬,给人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感觉。
他不咸不淡地与徐祖成寒暄,在徐祖成让王斗上前拜见时,他淡淡地瞟了王斗一眼:“年轻人不简单哪,有这样的武勇,这样的胆量,很是难得。”
王斗面上恭敬,内心却在恶意猜测:“听闻温方亮是这温士彦的侄子,二人长得这么象,难道温方亮是他的私生子不成?”
徐祖成还帮王斗引见了温士彦身旁的几个将官,多是卫城的指挥佥事,千户等人物,见了王斗,他们个个都是满面笑容,至少在表面上,他们对王斗还是很亲热的,神情很佩服的。
人群中,王斗还看到离开舜乡堡的几个管队官,许禄,刘玮,余庆元,蓝布廉四人,四人站在温士彦的身后,见王斗目光投来,都是有意无意地躲开,特别是许禄低着头,脸上露出羞愧的神情。
王斗身后的韩朝也看到四人,冷哼一声,怒瞪了他们一眼。
寒暄过后,温士彦将徐祖成,王斗等人迎进保安卫指挥使司内,众人进到议事大堂前,王斗看到在堂檐下,站着一个枯瘦的老者,身着正三品的卫指挥使服饰,他神情慈祥,由身旁一人搀扶着,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一干进来的官员军将。
王斗心想这老者定是保安卫的守备李贻安了,引起他注意的是他身旁搀扶的那个人,那人身材中等壮实,穿着一身指挥佥事的武官服饰,他的脸隐在房间的暗处,看不清楚他的样子,王斗只感觉到一道锐利的目光射来,投射在自己身上。
第134章 捷报传闻、卢象升(中)
王斗眼前一花,他身前的徐祖成,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守备李贻安身旁,他速度之快,让王斗大吃一惊。徐祖成这一闪,怕能达到每秒三十米的速度,这种速度,连王斗都是自叹弗如。
徐祖成搀扶着李贻安的身体,什么时候已是眼睛一红,语声有些哽咽:“德公,您身子不好,怎么亲自出来相迎了?”
王斗再一看,温士彦与王孝威什么也出现在李贻安的身旁,他们左右搀扶着李贻安,只是连声道:“德公,您赶快坐好,小心着凉坏了身子。迎接徐大人诸事,交给下官等便是,又何必劳动德公亲自出迎?”
王斗看了看天空,眼前阳光明媚,甚至是太阳猛烈,怎么也没感觉到寒冷。反而是徐祖成三人的话语作派,让他全身上下感觉到了一阵阵寒冷。
李贻安不由分说,己被几个搀扶到自己的座位上,还在膝上盖上一层锦毯。
李贻安轻轻地咳了几声,叹道:“唉,老骨头不中用了,以后保安卫诸务军事,就要依靠你们了。”
徐祖成哽咽地流下泪来:“德公说的是甚么话,您老当益壮,身子骨还结实着呢。”
李贻安只是咳嗽,他闭目休息了一会,温和地对徐祖成笑道:“仲宣啊,快坐下来,你这一路辛劳,可有遇见东奴虏骑?”
他们那边说话,刚才搀扶李贻安的那指挥佥事己悄无声息地站到一旁,他静静不语地看着徐祖成几人,脸上的神情似笑非笑。这个时候,王斗也才看清楚他的样子,年不到四十,中等身材,但非常壮实,撑得一身的指挥佥事官服鼓鼓的。
他的脸容轮廓分明,有一双非常锐利的眼睛,他那犀利的目光一射来,王斗有一种感觉,自己的五官还有一切都被他记下,存在他的脑海中以备他日使用。
不过这指挥佥事似乎不喜见阳光,总是将自己的身形尽量隐藏在房间的暗处,而其他人则处于一览无余之下。
王斗感觉这指挥佥事的目光不时在自己身上扫射,他心中一动,这指挥佥事与守备李贻安脸容有几分相似,难道这人便是守备李贻安的儿子李守勤?
大明卫所高级官员子弟袭职时,须降三级袭职使用,听闻那李守勤从卫所千户做起,多年后,才做到卫指挥佥事一职,现掌握着卫城守备四百余人的家丁,此人行事低调,王斗对他了解也不多。
还有那李守勤的身后,站着一个笑眯眯的胖子,一团和气,年在四十多岁,一双细眯眼,貌不惊人,不过眼中偶尔冒出的精光却如毒蛇一般阴冷,王斗直觉这人不简单。
韩朝在王斗身后悄悄地道:“大人,那指挥佥事便是守备大人之子李守勤,他身后那位称吴达宗,听闻为锦衣卫出身,因犯事逃到保安卫城,被李守勤收留,人称笑面虎,为人最是心狠手辣不过。”
王斗点了点头,对这二人留上了心。
这时守备李贻安已经与徐祖成寒暄完毕,他招呼众人道:“诸位都坐下吧…我这老骨头还没事,对了,仲宣,你州城传来捷报,说是斩获奴贼二百八十一级,消息传来,我卫城上下可是军心大振哪,详情如何,你说来听听。”
众多各异的目光投射在徐祖成身上,徐祖成得意地站起来,他对守备李贻安深施一礼,然后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他是如何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气定神闲,在他的指挥下,王斗又是如何的苦战,自己又是如何派出亲将杨东民冒死支援等等,最后…斩获奴级二百八十一级。
李贻安连连点头:“这么说,斩首二百八十一级,这是确实的了?”
徐祖成道:“千真万确,德公可立出派出家丁检验,如有一级有假,属下愿意军法示众。”
李贻安微笑道:“仲宣这么说,我还会信不过么?”
他轻一拍手,喜道:“我保安将士斩获如此之多,大涨我全卫上下军心士气,兵备纪大人听闻后,不知会有多少欢喜!”
堂内轰然作响,王孝威与温士彦等人都是站起身来贺喜,李贻安不住微笑点头,他又招呼王斗过来,王斗连忙上前叩拜行礼,李贻安打量王斗良久,叹道:“好孩子,你立下这么大的功劳,真是难得。”
王斗心头有一种怪异的感觉,这李贻安的语气,就象家中老爷爷对有出息子孙说话一样,他道:“这全赖守备大人,操守大人,还有诸位大人之劳,属下不敢居功。”
李贻安含笑地看着王斗,连连点头。他想起一事,说道:“对了,听闻王斗你新纳娇妻,而且快要临盆了?也是巧,前两年我去路城拜见兵备大人时,他老人家赠给我一具人参,放在府中也是无用…”
他吩咐家人拿出一个锦盒,他颤巍巍地打开,里面摆着一具人参,根部肥大,颇似人体的头、手、足四肢俱全,好一只上好的人参。李贻安凝望了人参一会,对王斗微笑道:“好孩子,这只人参,便送于你吧。”
在座的官员都发出啧啧的声音,不知道是赞这只人参好,还是赞守备大人与兵备纪世维大人交情好,又或是叹王斗福气好,很多人眼中露出嫉妒的神情,就连操守官徐祖成眼中,都一样露出羡慕的神情。
王孝威走上一步,低声道:“大人,您的身子正需要调养,依下官看…”
李贻安微笑道:“文才,不碍事的。”
他对王斗吩咐道:“记着了,人参调气养血颇佳,不过七日内却是不宜服用,等过了那几日,便给你妻子好好滋补下身子吧。”
听着李贻安的吩咐,王斗只觉一股温暖流涌上心头,他双目一红,哽咽地接过了李贻安递来的锦盒。

斩获属实,接下来便是如何报捷的问题,堂内各人都是七嘴八舌,讨论着捷报该怎么写,徐祖成环顾众人,得意洋洋,只有王孝威与温士彦沉默地坐着。
忽然温士彦站起身来,他对着守备李贻安时,脸上笑得很欢实,但对上余者各人,又是那种皮笑肉不笑的神情,他对王斗笑道:“王千户武勇无双,听闻你不但守城斩奴甚多,更是出兵抢夺奴贼掳获的人口财帛,想必收获不小吧?”
卫城各人隐隐听说王斗出兵抢劫清兵的车队,不过各人都不敢相信,王斗哪来的这种胆魂?如果守城之战还好,出城野战,还去抢夺清兵掳获的人口财帛,这太不可思议了。
不但堂中各人,就是守备李贻安的眼睛,也是看向王斗,还有王斗感觉到李守勤那犀利的目光,也是投注在自己身上。
王斗还没有说话,他身前的徐祖成已是变了脸色,他站起身来,冷冷道:“温大人,你这是何意?难道我麾下的兵马出城追击奴贼还有错不成?”
温士彦脸上又现出那种皮笑肉不笑的神情:“当然没有错,我保安卫官军勇猛无敌,胆敢出城野战,还敢夺回被掳的军民百姓,这是大功哪,哪会有错?”
“本官只是问王千户此次收获几何罢了?”
徐祖成怒道:“就算夺回一些被掳的百姓财帛,也不足弥补我舜乡堡此次的损失!”
守备李贻安问道:“王斗,听闻奴贼入寇,你舜乡堡此次损失不小?”
王斗流泪道:“确实,此次奴贼入寇,除舜乡堡本堡外,境内余者的屯堡军堡尽数毁去,军民财帛损失不计其数。”
王孝威沉吟道:“想必奴贼攻打舜乡堡不成,退走时,恼羞成怒,便将诸屯堡尽数烧毁。”
在座各人都是点头,心想王斗此次损失确实极大,同时各人心下奇怪,那舜乡堡只是一个偏僻小堡,没什么油水,那清兵为什么找上王斗呢?难道那舜乡堡风水有问题?
李贻安叹道:“王千户出城追击奴贼,夺回我被掳的百姓财货,大涨我军中士气,令奴贼不敢小看我大明官军,就算王千户有获一些人口财帛,这也是他应得的缴获,诸位大人不要再提此事了。”
他对王斗道:“王斗,你有功于国,此次你舜乡堡损失重大,有什么需要补充的物资人口,只管与我说,我会给你补上的。”
李贻安这样说,温士彦便不好说什么,徐祖成得意洋洋地瞟了他一眼,王斗连忙谢过。

确定了保安州城官军的斩获后,李贻安喜气洋洋,吩咐为徐祖成与王斗等人摆酒设宴。
酒席中,上来向王斗敬酒的人不断,有几人引起王斗的注意,一个叫庄诲祖的,以千户充任把总,此人身材魁梧,听闻天生神力,可以舞动几十斤重的大刀。该人生性豪爽,一阵一阵上来与王斗拼酒,可惜酒品不好,喝点酒就发起酒疯,与谢一科有一拼。
还有一个叫刘仓的,年在四十余岁,是保安卫指挥佥事的官衔,听闻他善骑术,不过寡寡欲欢,只是独自喝着闷酒。
还有一人叫赵瑄,年在三十余岁,年纪很轻,听闻他是保定车营出身,被排挤到保安卫来。他坐在一旁,只是不时地对王斗探头探脑,以不可思议的眼神打量王斗,他那奇怪的眼神,不禁让王斗怀疑他的性取向。
以王斗锐利的眼神,除了这几人,卫城内便没有别的什么出众人物,吸引王斗注意的那李守勤与吴达宗又坐得远远的,似乎不怎么合群的样子。
还有许禄也是上前向王斗敬了一轮酒,王斗微笑称呼他许大哥时,许禄眼中露出羞愧的神情,说了一句:“不敢劳动大人如此称呼。”
又说了一声:“悔不该当初离开舜乡堡。”
就匆匆而去。
酒席临近尾声时,王斗看到守备李贻安,还有徐祖成,王孝威,温士彦往内堂而去,不知道要商议什么事。
第135章 捷报传闻、卢象升(下、上)
不知过了多久,守备李贻安一个亲随出来,将王斗唤进了后堂。
王斗随他进去,刚到书房,便见指挥同知温士彦与王孝威出来,二人脸上满是喜色,见到王斗,王孝威微笑点头,温士彦只是淡淡地瞟了他一眼,就扬长而去。
王斗看了二人的背影一会,在那亲随的催促下,进入书房之内,只见守备李贻安正与操守官徐祖成二人坐着。
见到王斗,李贻安微笑地招手:“王斗,你过来。”
王斗上前施礼,李贻安指着右首一张空椅:“王斗,你坐。”
王斗施礼后坐了下来,见徐祖成坐在李贻安的下首左旁,一直在低头想着什么,脸上神情有欢喜,也有恼怒,总之非常复杂。
李贻安坐在上首一张锦榻上,腰腿上还盖着一席缎锦薄被,不时的轻咳几声,他开口温和地道:“王斗,你们州城官兵此次立下大功,我们商议过了,如果兵部的封赏下来,徐大人或许便要调入卫城之内,过个两年,他便接替我这位子…”
徐祖成插口道:“德公,您还健朗,说什么接替的话。”
李贻安道:“仲宣,我自家知道自家的事,我怕是没有几年了。”
徐祖成流下泪来:“德公,您可别这样说…”
李贻安摆手道:“仲宣,你听我把话说完。”
他继续对王斗道:“兵部的封赏下来,我料你可以升实授两级,到时便是指挥同知的官衔。徐大人一力保举你为州城的操守指挥官,我与几位大人商议,也觉得你很合适。”
王斗连忙拜谢,李贻安慈祥地让王斗起来,随后他脸上现出为难的神情:“不过有一事要与你说说。”
他看了徐祖成一眼,徐祖成会意,他咳嗽一声,道:“王斗,是这样的,此次我们州城官兵斩首二百八十一级,不过我们保安州卫一体,总不可能我们保安州独占功劳,而卫城军士却是一颗首级也没有不是?这传出去不好听。因此在首级分配上,我们商议结果,便是由州城留下一百二十级,余下的一百六十一级,便由守备大人酌情分配。”
王斗吃了一惊,一时间说不出话来,没想到才斩首二百八十一级,还有这么多是非出来。
见王斗不语,徐祖成以为王斗不情愿,他苦口婆心地道:“王斗,我们这样决定,也是为了你好,你想想,你今年不过二十四岁,如果功劳大太,升迁太快,恐怕不是什么好事。你放心吧,保安州城这个操守职务,我们定会为你力保。”
王斗问了一下,州城的一百二十颗首级中,有八十颗算给他。依大明军功制,领军军官,有把总、千总领官军三、五百人者,部下斩获奴贼十名颗,着升实授一级,每加十名颗,加升一级。共升三级为止,二级实授,一级署职,并赏银赏布。
也就是说,王斗只要斩获首级二、三十颗,就可以连升两到三级,算在王斗头上有八十颗首级,这功劳已经非常耀眼了。
依徐祖成说的,八十颗首级的大功,就算王斗年轻,资历浅,最少也可以实授保安卫指挥同知,而大明卫所的指挥同知,哪个不是四十岁以上?到时王斗封赏下来,一个二十四岁的指挥同知,恐怕在整个宣府镇东路,也只有他一位了,仍有树大招风之嫌。
李贻安叹了口气:“虽说卫城有首级一百六十一级,不过此次奴贼入寇,未闻东路各将官有所斩获,只有我们保安州卫所得甚多,别的军堡卫所会怎么想?恐怕我们卫城只能留下六十一颗首级,余下的一百颗首级,要被东路游击与参将夺去啊。”
徐祖成愤怒:“那些丘八,自己不敢杀贼,抢夺别人功劳倒是有一手。”
不说徐祖成愤愤不平,李贻安的话如一道灵光,却是打开了王斗脑海中另一扇大门,让他目光透出保安州卫,放眼更广阔的世界。大明很大,不只有保安卫一个地方。
而且观李贻安,徐祖成等人的话语,恐怕经过激烈的争斗后,他们已经相互妥协合作了,徐祖成让出一部分首级,让李贻安,温士彦,王孝威几人联手扶他进入卫城,而自己如果合作,那保安州城的位子就是自己的。
总算他们吃像不会太难看,让自己也吃上一部分肉。
王斗当机立断,他拜谢道:“守备大人与操守大人拳拳之心,属下只有感激叹服,哪有什么异议?”
他叹道:“只是此次奴贼入寇,我舜乡堡上下惨烈杀敌,许多军民家小无存,只能指望博些军功换取赏银抚慰。诸堡被毁,要供养全堡上下,属下也是有心无心,整日焦虑。”
说到这里,他流下泪来。
守备李贻安见王斗如此知情识趣,连连点头,他叹道:“舜堡军士有大功于国,我也是知道的,舜堡被毁,都是治下的军民,我如何不忧心?虽然现在卫城艰难,但老夫还是决定拨出一千石米粮,抚恤舜堡伤亡的将士们。还有一些损失的器械,我也会补充下去。”
他对徐祖成道:“仲宣啊,我知道你困难,不过王大人颇为不易,你这个上官,也拨下五百石米粮吧。”
徐祖成道:“应当的,德公放心,属下回去后,立时为舜堡拨米拨粮。”

徐祖成与王斗走后,书房内走进一个壮实的身影。
守备李贻安在锦榻上闭目半晌,他睁开双目道:“我儿,你看那王斗如何?”
李守勤道:“此人年纪虽轻,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李贻安微微摇头,他从锦榻上起来,李守勤忙上前搀扶,李贻安颤巍巍地在书房内走了几步,他停下脚步,直直地看着李守勤:“我儿记住了,此人审时度势,然外恭内傲,桀骜难驯,不可威压,只可恩义笼络,你要多多与他交往,不要吝啬财货。”
李守勤道:“孩儿记住了,只是孩儿有一事不明,那舜乡堡额兵不过三百余,他是如何斩获如此之多的?”
李贻安道:“首级定是真实的。”
他沉吟道:“听闻那王斗在舜乡堡编练军壮,或许你有空可以去看看。”
李守勤点头,又道:“父亲,那温士彦与王孝威越来越不将您放在眼里,这难道也是父亲将徐祖成扶进卫城的原因?”
李贻安哼了一声:“温士彦、王孝威两个鼠辈…只可惜他们羽翼渐丰,为父也时日不多。”
他道:“徐祖成在卫城根基尚浅,他将来要坐稳这个位子,只能拉拢你,这样你日子会好过些。州城由王斗掌控,也比落到温士彦、王孝威手中要好。”
他道:“只叹为父大限不久,只能将你安排如此了。”
李守勤泪如泉涌,抱着李贻安的腿哽咽:“父亲…”
李贻安抚摸着李贻安的头,眼中露出慈爱的神情:“我儿不哭。”
他喃喃道:“我对你娘一向愧疚,几十年了,我终于可以下去陪她了。”
他的眼睛看向东面:“捷报明日该到路城了,兵备纪大人闻报后,不知会有多少欢喜。”

崇祯九年七月二十五日下午,因保安州卫大捷,合计斩首奴贼二百八十一级之事,守备李贻安飞马向永宁参将张国威报捷,张国威又惊又喜,很快的,他又飞马向怀来兵备纪世维报捷。
捷报从保安州城到卫城,又到永宁城,再到怀来城,虽说从保安卫城直接到怀来城比到永宁城近,不过东路参将辖下保安卫城等六守备,这个报捷程序,却是不可颠倒,否则后果严重。
崇祯九年七月二十六日,怀来城。
看着手中从保安卫传来的捷报,怀隆兵备道纪世维扯着自己三络长须,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又惊又喜,患得患失,非常想这份捷报所言真实,又担忧是部下谎冒军功,又或是杀良冒功。
不过内心中,纪世维是非常期盼这份捷报所言真实,斩首二百八十一级,这是一份多大的军功啊!
按大明防边功罪,镇守科道军将各员,遇有清兵或是蒙古兵入境,辖下人口男妇有被杀掳十名口以上,牲畜三十头只以上的,都要参究治罪,谁知道此次清兵入寇,自己治下的东路各堡百姓被掳了多少,牲畜被抢了多少头?
崇祯七年后金入寇,圣上雷霆大怒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当时掉了多少脑袋,免了多少官位?连三镇总兵巡抚皆换,当时还是因为保安卫的一份捷报,才免去自己丢官去职,沦为阶下囚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