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放了…
第七十八章 亭台重逢
阳光温暖,一路景致怡人。到亭台之后,施茜望着周围,正如楚楚所说,此际风景独好,鸟静桃花林,水坐兰苕渚。
楚楚将琴放在桌上,坐了下来。施茜走过去,轻轻挑了一下弦子,音符潺潺飞溅。施茜讶异道:“好流畅的音质!这弦子…”
楚楚淡淡一笑,并不回答。
施茜便不多问,挪开了手,兀自思忖半晌,定定站着。
今日的楚楚略略打扮了一番,扑了胡粉,抿了红纸,描了蛾眉,点了珠花,虽如此,却还端庄大方,丝毫不妖冶。也许她那穿透一切的清傲眼神,她那淡定稳静的面庞,无论如何打扮,都妖冶不起来吧。
正想着,施茜忽然看见,远处,一个白点,缓缓走近。
那一身的风清云淡,那一身的超然脱俗…除了他,还能有谁?
施茜可以听见自己的心,扑通扑通的跳。呵,竟然,真的是他…虽然如此之远,然而只消一眼,她便可以认出他来。
是他,真的是他。
越来越近了,她可以看出他的脚步已略带迟疑。
他,一定,是看到自己了。施茜这么想着,心中似生出一只手来,卡的自己呼吸困难。
已没什么好惊讶的了,不是么。自己早已猜出来,对出下联的人,就是他诸葛亮。此番来沔南,不就是为了要见他么?可为何,此时的心,却生生的痛。不错,自己是想要见他,却想不到,是以这样的方式相见。诸葛亮一步步走来,他必然已看到亭台内的是两位姑娘了,此时不扭头走,想必,他早已知道今日要见他的并不是黄承彦。他…早就知道,早就知道了。此刻,他不可能认不出自己,既已认出,却不停顿,不诧异,不尴尬,只安然迈步,看样子,他心中,已经有主意了。思及此,施茜娇躯一颤,坐了下来。
楚楚微惊,看了施茜一眼:“茜茜,你怎么了?”
“我…没事。”施茜笑笑。楚楚却蹙眉了。敏感如她,怎会看不出此时施茜眼中的怅然与期盼,而这期盼中,却分明带着绝望。如此的孤注一掷,她,究竟在想些什么?楚楚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那衣袂翩飞的公子,正越来越近了。
莫非…她,和诸葛亮…想到这里,楚楚仔细朝诸葛亮望去。他的脚步方才有一瞬间的错乱,难道,就是因为看见了她么?此时,却已恢复安稳,没有丝毫不妥。
近了,近了,更近了。
施茜不禁伸手,轻按住胸口。
诸葛亮的眉目已近在眼前。他在石阶上驻足,低头抱拳:“不知二位姑娘可曾见到黄承彦老先生。”
施茜在心中冷笑一声。诸葛亮啊诸葛亮,到此时此刻,你还装么?难道你不知道,黄承彦他不会来么?
楚楚却站了起来,回礼道:“家父今日身体不适,不便出门,托我来与公子言语一声。”
诸葛亮点点头,鬼使神差的,竟抬起眼,看向她们。在他的目光赫然撞入施茜眸中的那一瞬,他整个人一僵,深瞳内立刻起了波澜。
楚楚眯起眼来。看来,他们二人果然有猫腻。那么…今日茜茜过来,也是故意的了?她扭头,斜睨了施茜一眼,淡淡一笑:“看来,我站在这里已是多余,但小女子受父亲大人嘱托,必须要与诸葛公子谈论天下大事,可怎么好呢?”
诸葛亮赶紧低下头:“黄姑娘言重了,请黄姑娘赐教。”
“我也不多耗费时间了。”道完这一句,她坐定,指端忽然淡挑琴弦,乐曲魔音般溢散开来。这一曲,石破天惊,树梢百鸟惊起,扑扇着翅子回旋在林中,树枝摇曳,叶儿纷落,那乐声如泣如诉,却又高亢激昂,也隐着点点宛转轻柔,仿佛一阵阵热浪,柔软却灼然,激起层层波涛,拍打着人的心志。
曲终,施茜与诸葛亮均是愕然,而诸葛亮的眼中,则更多了一抹恍悟及赞许。
他早已猜到,她祭琴,就是为了这一曲能让天地变色的《凰》。若《凰》与《凤》合奏,则士气鼓舞,所向披靡,四海皆归。这是古老的乐谱,非祭琴不能弹奏。而她,竟为了黎民,为了汉室,冒着生命危险祭琴,纵使她无法弹响那一曲《凤》,也在所不惜么?
他此刻一撩衣摆,大步走上台阶,坐在楚楚对面,手指拨上琴弦。百鸟返巢,风声停息,树静水止,一切都归于平静。只是这穹宇间,却有挥遒意气凝聚不去,低徊浅吟,飘荡在空中,久久不散。这,便是《凤》了。
如今,轮到楚楚眼中渗出诧异与欣赏了。原本她以为他只是有些才华,没想到寻遍天下,那有古琴谱,并会弹《凤》的人,竟就在眼前。只可惜,他虽心系天下,却还未真正心静,他的眼中,分明还对过往有着无法倾诉的眷恋,而这过往——楚楚轻瞟了施茜一眼——就是她了吧。
楚楚站起,对诸葛亮笑道:“公子果然是世之高人,小女子佩服。只想奉劝公子一句,若要胸纳四海,便必然要斩断凡情。”她颇有深意的看了施茜一眼,“我先回去了,你们慢聊。”
看着楚楚远去,施茜竟愣在当下,不知该有何举措,倒是诸葛亮,不急不缓道:“姑娘慢走。”她既然已看出来,便大大方方的承认了吧。
回过神来,施茜转头看诸葛亮,目光凄然。她不顾一切的逃了出来,她想尽办法来到亭台,诸葛亮,却只是如此淡漠,竟还去回应楚楚的曲子么?她苦苦一笑,道:“公子,可还认得我?”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道疼痛,紧拧浓青:“你…”她竟这么说?当初与她在夔关巫峡之时,她没留一句话便离自己而去,他不怪她,不逼问她,只放任她自由,如今,他以为自己已看开了,她却恁地回来了,是又来惹出自己的千般愁绪么?方才努力抑制的情感,竟在此时,再也控制不住了。
“我,我如何?”施茜挑眉,“公子可还记得,在隆中之时,你也曾这样回应我的曲子。”
诸葛亮闻言,提步上前,却又顿住脚步,摇了摇头:“你可知她弹的是什么?”
“什么?”
“凤凰盘涅。”
施茜窒了一窒,没有再问下去。虽说她不知这首是什么曲子,但光听名字便也明白了七八分。凤凰盘涅,死灰复燃,是为了如今几乎倾覆的汉室么?原来…自己竟差了楚楚这么多。可,若要自己为了诸葛亮而心系天下,自己又怎会不肯呢?
良久,她呵呵笑了:“一曲凤凰盘涅,便拴住你的心了么?你可知,这首曲子,根本没有用处。”史书上一个字都没提过,诸葛亮,你却信么?
诸葛亮并不回答她的话,只是缓缓走向她,眸中的神色,顷刻令她动容。如此留恋,如此怜惜,如此心痛…他,他自己也心有不舍么?
“你不懂。”站在她身前,他只重重说出这三个字。他自己又何尝不知?只不过,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不会放弃。手臂缓缓抬起,在指尖快要触到她发丝的那一刹那,却又缩了回去。不,不能再如此了。呵,她这次回来,也许,明日又消失了,而自己,却要再经历一次离别的波澜么?
“我不懂,我是不懂,我不懂我拼命逃出来,夜以继日的跋山涉水,却为什么要看到这样的局面?”不哭,她紧咬嘴唇,对自己说,不哭,不哭。
诸葛亮面色一凛,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轻道:“你为什么要来?为什么?”为什么在自己下定决心的时候,你却偏偏再次闯入自己的生活中?天下,和你,我只能取其一呵。你不会知道我前途的凶险,我如何忍心将你一个人搁置在远方,自己却挥羽四海?你无法明白,你无法懂得…而,我若为你放弃天下,这黎民百姓的生死,这汉室的存亡,我又将置于何处?思及此,他长长叹了一声,后退一步。
“你要娶她么?”问出这句话,她眼中已不再有期许。
“我…”他原本已打定主意,此刻,却又犹疑了么?
施茜却当他是不好说出口,冷笑两声:“好,好,但请给我理由。”
他看着她的面容,心中的疼痛无以复加,她,却如何知晓?罢了,她既误会了自己,便让她误会下去吧。他淡淡道:“志同道合。”
“我也可以。”语气坚定。
“嗯?”他挑眉。
“我可以证明我和你也志同道合。”
诸葛亮略略一愣:“如何证明?”
“我可以和她比试学识,你若要进身之阶,我可以不要名节,抛开一切,认黄承彦作父亲,如何?”
诸葛亮一听这话,身形一震。他真是小看她了,她竟已能想到这一层。进身之阶,呵呵,她果然是了解自己。不过,她又如何知道,在她看来,他只不过是图个名利,而于他而言,却是牺牲一己。他不着痕迹的笑笑,并不回答。
施茜不再言语,转身便走。
诸葛亮一愕,不假思索的将她往回一拉。
施茜玩味一笑:“怎么,舍不得?”
“你…”浓眉渐拢,鼻息略过她的额际。
“放手,我会证明给你看的。”她挣开他,再不回头,大踏步而去。
她…究竟要做什么?此刻,他心中有不安,有惶然,更多的…却是好奇。她,总能给自己许多意外。
楚楚轻笑一声,看着施茜:“呵,这倒稀奇了,我看你平时水波不惊,闲闲散散,如今为了一个男人,竟要与我比试么?”
施茜缓缓摇头:“不,我只是想证明给他看,并无意与你争抢。我很欣赏你,正因如此,我才想比试,输赢我都不在意,我只想让他看到我并不只是个柔弱女子。”
楚楚不答话,扭过头,看向远方。
施茜却兀自笑了。因为,她已在楚楚眼中,看到了挑衅的痕迹。施茜早知道,像她这样清高的女子,绝不屑与凡人计较,同样的,像她这样清高的女子,也决不会拒绝与自己欣赏的姐妹比试,只因,她骨子里藏着永远不臣服的倔强。
黄承彦却在此时走了出来,大笑道:“这倒是生平难得一见的热闹事情,我会把水镜先生也请来的。”
施茜一愕,司马徽么?也好,人多了,见证的就也多了。
婉儿看着这一幕,瞠目结舌。
施茜深呼吸,朝黄承彦笑了笑。许久,不曾这样争夺过什么了。一场大赛的序幕,就要拉开了吧。
第七十九章 三锤定音(上)
施茜坐在前院内,看着那两架瑶琴和木制机关,心中知道楚楚胜出自己多少。然而,她比自己强,也不过强在智商毅力和心系苍生的念想,而自己,也并不是没有过人之处。楚楚她太清傲,容易轻敌,她理想远大,却不见得已有一套可实施的方案,也许她腹中有万卷,但不一定能结合实际情况。自己怎么说,也是未来的人,只要赛制对自己有利,想赢她,也不困难。
这么想着,她已草拟出了大赛规则。为了公平起见,裁判和出题人不能被单一化,否则很难避免偏见,题目也很可能对单方有利,所以,出题人必须每次都不同,而谁出题,就由谁来评判,否则众口难调,很难说清楚。参赛者也可出题,但参赛者不可参与评判。参赛者若出题,便由在座各位做裁判,票多者胜出。
楚楚与黄承彦站在一旁,看着她草拟的规则,点了点头。
“不错,很公平。”黄承彦呵呵一笑。
楚楚不说话,只挑了挑眉,算是赞同了。
施茜站起身,将毛笔递给楚楚:“剩下的,你来拟定了。”
“还是你来吧。”楚楚并不接笔,只冲施茜笑了一笑。
嗯?既如此,那她便不客气了。于是她重又坐下,写了起来。赛事不能太冗长,否则疲惫了,回答和评判都会有失水准。于是,赛事分为两或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由参赛者互相提问。将问题写在纸上,不公开不署名,答案也写在纸上,不公开不署名。答毕,将问卷与答卷交到评审者手中,进行评判。第二个环节,由水镜先生提问及评判,回答方式与第一环节相同。若前两环节均为一人胜出,则不必再做比试,若各胜一局,便让诸葛亮自己来出题,并自己评判,其他人不得参与。答题方式与之前相同。施茜故意忽略了黄承彦。呵,怎能让他来出题呢?那岂不是太失公允。
写完,她轻轻吹了吹墨渍,放下笔。
黄承彦拿起赛制看了看,抚须笑道:“可以,可以,就按此规则来吧。”
“好!”施茜笑笑。
楚楚只略略瞥了一眼大赛规则,便笑着点了点头。
“那么,大赛时间…”施茜试探性的问道。
“随你。”楚楚毫不在意。
“就明天吧。”黄承彦却开了口,“省得拖久了,大家都没了兴致。”
“好,就明天!”施茜拍掌,随即又有些不放心的问了一句,“那么,赢了的人…”
“呵呵,这个请姑娘放心,若姑娘赢了,老朽不会再向诸葛贤侄提亲,除非他自己愿意。”黄承彦眼中笑意浓稠。
施茜笑笑,在心中暗道:呵,是以为我不会赢么?不论如何,我一定会尽力。
第二日,施茜稍稍梳妆打扮了一番,尽量让自己看起来精神抖擞,至少在气势上不能输。
梳洗完毕,走出房门,却见楚楚已身着一席长裙,静静坐在院中的石凳上了。她身旁还摆着一个石凳,想必那就是给自己备着的吧。
提步走去,只见黄承彦身边坐着一个老者,婉儿立在他们身后,端着茶壶欲要上茶。这老者面容威仪,眼神淡远,想来,该是司马徽了。
她缓缓走过去,施礼道:“水镜先生。”
司马徽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番,“嗯”了一声,便不再作理会。
施茜暗暗吃了一惊。这个司马徽,好傲气!于是她干脆直起身子,几步走到石凳前,坐下。
她四周望了望,不见诸葛亮。怎么?没人通知他么?正在此时,不急不缓的敲门声响起。婉儿打开门,笑道:“诸葛公子里面请。”
诸葛亮?施茜的心瞬间又不平静了。明明知道他要来,明明做好了思想准备,可是在对上他那双眼睛的时候,心头,仍是一颤。罢了,不去看他吧。
诸葛亮快速扫了施茜一眼,脚步略略一顿,还是朝评审席走去了。
黄承彦朝婉儿使了个眼色,她会意的点点头,走到中间来,对各位道:“既然人都齐了,就开始吧,请两位小姐在半柱香时间内为对方各出一题。”
施茜早已想到一题。呵,古代的女子,三从四德是懂得多,楚楚估计圣贤书也读的不少,天下局势也了然于胸,要考倒她,呵呵,怕是只有出逻辑题了。她大手一挥,在纸上写下:“有十二枚铜板,特征相同,而其中有一铜板为异常,或轻或重。现有一等臂秤,有衡无权,限分三步,秤出异常铜板。”
而楚楚则洋洋洒洒写下:“如今天下分崩,汉祚将倾,豪杰并起,而势力最强大者为曹操,然后孙权,刘表,刘璋。敢问,其中谁最有可能重兴汉室?当用何种战略?”
半柱香燃尽,楚楚与施茜交换纸张。施茜拿到题目,喜上眉梢,这种题目,对她而言有何难?楚楚看到题目,柳眉微颦,眼中略带惊讶。婉儿拔出旧香,燃上新香,对她们二人道:“开始答题,一炷香时间内完成。”
施茜丝毫不必多想,写道:“曹操此刻拥有半壁江山,势力强大,且胁天子以令诸侯,此孙刘不可与之争锋。然而此人志不在匡复汉室,久必生贰,谋权篡位。如此,虽则他有实力号令天下,却无心重兴汉室。再说刘表,此人矢志将荆州七郡变为世外桃源,想在这战火连连之中寻求偏安,由此可见,荆州危矣,他的地盘不日将不复在。而刘璋,闭守蜀中,实为庸主,更不可能匡复汉室。孙权,固守江东三代之基业,此人胸有大志,却未必是为了汉室,愚以为,他更愿自立为王:或等待机遇一统中国,或与曹操划江而治。此间任何一人,都不是匡复汉室的人选。此时若有一英雄,能据荆州益州,随后联结东吴,共同抗曹,再等天下有变,趁机取宛洛与秦川,便可重兴汉室,一统天下。”虽然她知道刘备失败了,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她还是愿意相信,这一切,仍有希望。
她写完后,瞟了瞟楚楚,只见她深蹙黛眉,并未落笔。呵呵,看来,这第一环节,她是要输了。
然而,刚刚思及此,楚楚的面容忽然舒展开了,捻好笔尖,快速写下:“将铜板分成三组:甲组含铜板子丑寅卯,乙组含铜板辰巳午未,丙组含铜板申酉戌亥。第一次秤甲组和乙组,甲左乙右。
“若秤得甲乙不一样,设甲重(轻重本无碍,此处仅为叙述方便耳),则异常铜板在甲乙中,随即将丑寅卯换成巳午未放在左边,将辰和申酉戌放在右边。第二次则称左边——子巳午未,与右边——辰申酉戌。此时要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若左重右轻,则子或辰为异常铜板,子重或辰轻,此时的第三步为,称子与申,若子重,则子为异常铜板,若一样,则辰为异常铜板。第二种情况:若一样重,则异常铜板在丑寅卯中,且重,此时的第三步为,称丑和寅,丑重则为丑,寅重则为寅,一样则为卯。第三种情况:若左轻右重则异常铜板在巳午未中,且轻,此时的第三步为,称巳与午,巳轻则为巳,午轻则为午,一样则为未。
“若秤得甲乙一样重,则丙中有异常铜板。第二次称子丑寅与申酉戌。此时又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若两边不一样重,如申酉戌重,则异常铜板重,此时的第三步为称申与酉,申重则为申,酉重则为酉,一样则为戌。第二种:两边一样重,则戌为异常铜板。”
刚刚写完,一炷香便燃尽了。婉儿接过答卷,交给了三位评审。
黄承彦拿着两张考卷,思量半晌,轻轻在一章考卷上画了圈。水镜先生思忖许久,在同一张考卷上画了圈。到诸葛亮手中后,他看着考卷,眉目间神色变了好几变。盯着“此时若有一英雄,能据荆州益州,随后联结东吴,共同抗曹,再等天下有变,趁机取宛洛与秦川,便可重兴汉室,一统天下”此句,他沉吟许久,随后,在这张考卷上画了圈。此刻,他心中已惊起波涛,只暗暗猜度,这会是谁,竟与他想的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此时,结果出来,楚楚的考卷两票,施茜一票。
施茜吃了一惊,站起身道:“这…可否给个理由?”她自认回答的天衣无缝,怎么会输呢?既是两人都答出来了,按理说怎么也是个平手啊。
司马徽抬头斜乜了施茜一眼,冷笑道:“怎么,是姑娘输了这一环节?”
“是我。”施茜略扬起下巴,有些不服。
“哈哈哈哈。”司马徽站起身,拿起楚楚的考卷,道,“那么,这铜板的题目,是姑娘出的咯?”
“正是。”
“姑娘可要知道,个人修养,不只是看如何答题,还要看如何出题。此等题目,无关天下,无关人伦,无关礼教,无关圣贤,呵,焉能登上大雅之堂?”说到最后,他“嗤”了一声,慢悠悠的坐下。
在一旁的诸葛亮倒是一惊。这么说来,说出那句话的,就是茜茜了?真是想不到,想不到呵。他看向她,心思微乱。
施茜听完司马徽的话,不禁语塞。罢了,他言之有理,自己输便输了,反正也只是第一环节,丢了环节事小,丢了气节事大。于是她朝司马徽笑笑:“水镜先生教诲的是,茜茜记下了。”
诸葛亮此次是头一回见到如此倔强的施茜,微拢起眉。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他。想到这里,他轻垂眉首,在心中暗叹一声。
婉儿已走到中间,对司马徽笑道:“第二环节。请水镜先生出题。”
司马徽点点头,捋着白须思索片刻,道:“若二位姑娘才堪守城重任,此时敌军百万人马压境,而城中将领皆在此前被派出,敢问二位姑娘是效仿关云长将军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是宁死不屈,一死以谢天下?”
婉儿见题目出毕,便插上新香,说道:“开始答题,一炷香时间内答完。”
施茜偏了偏头,感觉这题怎么这么熟悉…略一思索,她恍悟过来:这,不就是将来的空城计么!
偷瞥楚楚一眼,只见她奋笔疾书,不消片刻,已写下许多段落。
施茜轻轻一笑,只在纸上写下一行字:不必效仿关云长,更不必以死谢天下——若对方行事谨慎,通晓兵法,只须敞开城门,以不欺售欺,暂守该城,而后作计较;若对方将领乃一莽夫,则略施小计以伐其情,其必自退,而城得保也。
不欺售欺…呵呵,诸葛亮,你的空城计,暂且借我用一用吧。
写完此句,施茜放下笔,笑吟吟的看着仍在答题的楚楚。这一回,她还能赢么?
果然,一炷香时间过后,楚楚的长篇大论诸如“绝不苟延残喘”之类,败在了施茜的“不欺售欺”之下。司马徽的选择,让楚楚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她深吸一口气,笑对施茜道:“茜茜答的好,我心服口服。”而司马徽,则是更加诧异,想不到先前他轻看的女子,竟有如此才华。他重新打量了施茜一番,许久,嘴角漾出一抹笑容:“姑娘,真是答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