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出帐外,去替诸葛亮煮饭,边走边逸兴神飞的想,这下好了,自己改变了历史,诸葛亮没有杖责苟安,苟安就不会投降魏国,那么,诸葛亮这次说不定就可以克服中原了!她这么想着,一边生火一边哼起了山歌,心中激动不已,却哪里知道,正是因为她为苟安求情,她所期待的一生一世伺候诸葛亮,帮他匡复汉室后归隐山林的愿望,就此幻灭了。

第二十八章 生死契阔
诸葛亮站在帐外,凝望“克服中原”的旗帜,兀自叹了口气。
施茜默然立在他身后,看着他落寞的背影,不禁心头一酸。类似身影,小时候曾在三国的电视剧里看过,当时不曾有这样的感慨,然而此刻,诸葛亮真真切切的站在她面前,每日真真切切的当着她的面派兵遣将苦思计策,她不觉被感染,仿佛自己也是蜀国的一份子,若不能克服中原,就愧对诸位拼死搏杀的将士,和在蜀中恭候佳音的人们。
她走到诸葛亮身后,道:“现在司马懿死守渭南不战,你想到办法了吗?”
“唉,还未曾想到。”诸葛亮并不回头,只是又轻叹一声。
“为什么不用骄兵之计?”
“之前用过,此番司马懿恐不会再中计。”
“就是因为这样,司马懿才会中计。”
“哦?”诸葛亮转过身来,定定看着施茜。
“呵呵,你只要变变花样,他应该会信。他也是聪明人,知道你不会连番用骄兵之计。而且,就算他不出战,他营中将士也不会甘心的。”
“你有办法?”诸葛亮略有些惊讶。
“有是有,不过不知可行与否。我觉得,不如你先装病,闭寨不出,司马懿怀疑,定然令细作来打探虚实,等细作回去之后,你一营一营慢慢退兵阴平,然后竖起白旗,司马懿以为你已经,已经…呃,所以,肯定会来追,你让姜维断后,等魏兵追来,让他诈败,引司马懿到山谷,你却伏一万弓弩手于山上,并且滚下木石截去魏兵的去路。”
诸葛亮听罢,先是一愣,旋即莞尔一笑,道:“好!就用此计!”
施茜第一次献策,没有想到这么轻易就被采纳,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过了片刻才呵呵直乐:“哦,好啊,哈哈,好!但是要演就要演真点!”
“那当然!呵呵。”诸葛亮心领神会,随后便向她使了个眼神,往地上一倒。
施茜急忙佯装失措,大声叫唤:“不好了,丞相操劳过度,晕过去了!”
蜀军接连几日闭寨不出,诸葛亮躺在病榻上,请诸将到帐内嘱托后事。
所有将领挥泪走出营帐之后,诸葛亮独独留下姜维,密授计策。姜维一听诸葛亮是装病,之前的悲戚一扫而光,高兴得直说:“好,好,维这就去办!”
等姜维退出帐外后,施茜从内帐走出,冲诸葛亮笑笑:“嘿嘿,希望司马老贼会中计哦!”
诸葛亮也一笑:“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鬼点子,真是看不出来。”
“你现在才知道我聪明啊!”施茜将头一扬,颇为得意。
“丞相!”此时姜维忽然急急走进帐来,“适才发现在我营中有一鬼鬼祟祟的士卒,已经离开我军营寨。”
“哦?好!好啊!你下去吧,呵呵。”诸葛亮闻言喜不自禁,道,“司马懿果然起疑了!”
施茜听说,抿嘴一笑,忽然她脑子里闪过一个想法,于是扑通一声跪在了诸葛亮榻前。
“啊,你这是?”诸葛亮一惊,赶紧起身扶起她,“你这是…何事啊?”
“我要和你一起去山谷看戏!”
诸葛亮一听,呵呵直笑:“傻瓜,那是自然,你不去山谷,难道还去断后吗?”
施茜听到“断后”二字,眼睛一亮:“好啊好啊,就去断后!”
“胡闹!”诸葛亮神色一凛。
“开玩笑的,嘿嘿,那我就和你在一起在山谷看戏咯!”
“是啊,罗嗦。”诸葛亮摇摇头,宠溺的笑笑。
“Yeah!”施茜一蹦三丈高,“太好了!”
姜维勒住缰绳伏在路边,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看,远处尘头蔽日,司马懿大军来了!”
姜维不禁回头看去,果然见有旌旗摇动,于是高兴的叫道:“司马老贼中计了!”
眼看司马大军逼近,姜维横鞭立马,高喊:“司马老贼,姜维在此!”
“呵呵,你家丞相已死,量你姜维小儿,何足道哉!上!”司马懿冷哼一声,利剑出鞘。于是喊杀声震天,魏军一齐杀将过来。
“撤,快撤!”姜维佯装不敌,一边吩咐将士撤兵,一边挥鞭疾奔。
司马懿在姜维身后紧追不舍,扬鞭大呼:“姜维小儿,休走!”
马蹄卷起尘土,渐渐逼近阴平的山谷。姜维头也不回只往前策马,司马懿在后边一面追一面骂。
正在此时,山谷上传来一阵笑声。诸葛亮坐在高处,将羽扇轻轻一挥,于是弓弩手尽皆站起,拉起弓弦。
“啊!”司马懿大惊,“诸葛亮没死!我等中计矣!”他急忙掉转马头,却已经来不及了,山上木石如雨,截断了魏军去路。
姜维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司马老贼,你中我家丞相之计矣!”
施茜站在诸葛亮身旁,嘿嘿笑着拍手:“诸葛亮,你回去之后可要好好奖赏我哦!”
诸葛亮笑笑,淡淡颔首。
张郃看看事急,于是不动声色的勒起缰绳,悄悄退到一边,拈起弓箭,拉紧弦子,屏住呼吸将其缓缓举高,对准诸葛亮。在无人注意之时,只听“倏”的一声,那箭便凝着无尽力道破风急速朝诸葛亮回旋而去。
施茜此时正笑意盈盈,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身后似乎冷飕飕的,回头一看,却蓦然惊见一支弓箭正朝自己左边的诸葛亮飞速驰去。施茜哑然失色,竟想也不想便朝那支箭直扑过去。此时王平也发现了这支冷箭,于是点地而起,拔剑出鞘,飞身欲要拨开它。
王平身姿还算快,在那支箭碰触到施茜或诸葛亮之前拨开了它。然而施茜扑箭的力道一时收不住,只眼看着箭被王平扑落在地,却不知自己已冲到山谷的边缘地带,再走一步脚下便空无一物了。她此时只是长呼出一口气,暗自庆幸冷箭没起到什么作用,继续被惯性牵引着朝前冲去,于是身体就在这一瞬间忽然失去重心,脑中一片空白,一步踏空,从高处直直滚落,耳边霎时只充斥着呼呼风声和“茜茜”“乔夫人”的叫喊声,不一会便径直滚到司马懿的坐骑前方。
诸葛亮心中猛然一颤,下意识伸手去拉,却是拉了个空,王平只来得及喊一声“乔夫人”,便见施茜已经稀里哗啦的滚下去了。
司马懿冷眼看着这个倒在自己脚下的女子,不急不徐的将她抱了起来,猜想这乔夫人大概是诸葛亮的老婆,于是凝视她半晌,忽而放声大笑,举起她,高声道,“诸葛亮,你看看这是谁?你还要放箭否?”
施茜此时悠悠转醒,只觉浑身撕裂般疼痛。待完全清醒后,她蓦然发现自己已落入司马懿手中,不禁一愣,紧咬嘴唇,只恨自己太不争气,本想救诸葛亮,却害得诸葛亮错失这次机会。她抿嘴暗忖,司马懿一天不死,诸葛亮的匡复大业便难完成,这次既然是自己的错,便自己来承担吧。她趁司马懿不备,一把抽出他随身佩戴的利剑,横在胸前,笑道:“司马懿,你以为你可以用我来威胁丞相吗?我现在就在这里自刎,诸葛亮为了报仇,一定会射死你的,哈哈哈哈。”
“不要!”诸葛亮见此情景,慌忙站起,只恨自己的手臂不够长,不能抢下施茜手中那把剑。
施茜本来是唬司马懿的,没想到诸葛亮信以为真,他这样一表露态度,司马懿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了?施茜正在懊丧之际,忽然听到远处隐约有马蹄声,怕是魏军来接应了,万一兵分几路,那诸葛亮不是危险了?
她抬头,看着诸葛亮,心中乱成一团。自刎的计策不成,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仍然保持着刚才说“不要”的姿势,也是呆呆看着她。蓦地风声大作,电闪雷鸣,眼看一场暴雨要倾盆而下了,若是如此,弓弩的威力就大打折扣了。
她心急如焚,马蹄声也越来越明显,将士门全都眼巴巴的看着诸葛亮,等着他下达命令。诸葛亮却仍是呆呆站着,眉头紧蹙。
“丞相!”她心一横,大叫道,“快让他们放箭!”如果诸葛亮能够在这里杀死司马懿,能够从此克服中原,匡复汉室,能够不在五丈原的秋风中饮恨而终,能够看见孙权曹睿伏在刘禅的脚下,自己死了,便死了吧,反正刚才从上面滚下来,估计也骨折了,跑也跑不掉了。她回忆着这些天与诸葛亮一起度过的日子,纵然不舍,若能改变诸葛亮的命运,也值得了。说起来,自己确实还不想死,然而,能够再貌美如花的年纪死去,也算是赚到了吧。她自我安慰了一番,随后深长一笑,仰起头,看着天上乌云密布,大声喊道:“丞相,你若不放箭,我便自刎!”
诸葛亮踉跄一步,眼神焦灼,抬起的手始终没有能够挥下去。
“放箭!”眼泪自她眼眶涟涟涌出,她却仍笑黡粲然,“还记得我在你手中画的那个圆么?放箭吧!”
诸葛亮闻言,缓缓点了点头,纵然千般不愿,仍是再次抬起了手臂。弓弩手拉紧弓弦,蓄势待发。
姜维眼中满是不忍,却也知道情况危急,于是一闭眼,扭过了头去。
一滴泪水从诸葛亮眼角滑落,他长叹一声,重重挥下手臂。弓响之时,他别过脸,闭上了眼睛。而她的一颦一笑,却如此真切的印在眼中,淘气的她,安静的她,幽思不已的她。往日的回眸转身笑语宴宴,竟在此刻,恍如隔世。雪白衣衫上那些凌乱的有关江南的文字,大概便成了她留给他的最后回忆。他轻握拳头,指尖摩挲着掌心,寻找那个圆圈的痕迹。
千万支箭离弦而去,施茜只是看着诸葛亮,淡淡笑着,在三国的一幕幕恍惚从心底滑过。司马懿若死了,他的匡复大业就能够完成了,也许,余年,他真的还能做一个垅亩民,咂着清茶看斜阳,背着锄头吟诗歌,再不会在萧瑟秋风中望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卧于病榻之上,卒于军马之中了。他若幸福了,便够了。只是,他唇边流离的浅笑,眉宇间隐忍的皱痕,眼中的犀光与坚韧,从此,再也见不到了。伺候他一辈子,陪他隐居山林的愿望,再也无法实现了。
“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凤兮,凤兮,思高举,时乱势危久沉吟;“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半生遇知己,蛰人感幸甚;“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程;”龙兮龙兮风云会,长啸一声抒怀襟;“归去,归去,来兮,我宿愿,余年还做垅亩民;”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天道常变异,运数杳难寻;”成败在人谋,一诺竭终悃;“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归去,归去,来兮,我宿愿,余年还做垅亩民;“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轻哼起这首歌,她含笑闭上眼睛。此刻雷鸣电闪,是苍天在怜悯她么?
泪珠和着雨点砸在地上,碎裂开来,箭矢伴着风声不绝于耳。她在心中默道:余年,愿你还做垅亩民。

第三卷 身陷囫囵 第二十九章 泪醒蒹葭
郑旦看着眼前这位静静躺在榻上的绝代美人,不禁拿过菱花铜镜左照照右照照,希望能跟她比个高下,然而无论如何比,她身上总有一种气韵是自己所不及的。她浑身似乎都散发出一股不羁的美,五官虽妖娆含情却也放肆佻达,是郑旦从没有见过的韵味。
郑旦趴在榻前,看着这位沉睡的绝色,很是不懂她为什么在昏迷中都会流泪。忽然郑旦见她轻咳一声,悠悠转醒。
“啊,你醒了?”郑旦赶紧倒了一杯水过来,扶她起身,“喝点水吧。真奇怪,你怎么会无缘无故晕倒在小溪里,像是被水冲过来的一样。”
“我还活着?”她望了望四周,忍着周身的疼痛,虚弱的问道。
“是啊!”
“我,我身上有没有伤?”
“没有啊!就是浑身湿淋淋的。”郑旦上下打量着她,并未见一处伤痕,“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啊?”
“茜茜。”
“西施?好特别的名字。”郑旦念叨着这两个字,点头笑笑。
听到“西施”二字,她浑身一震:“你说什么?”
“我,我说,你的名字好特别,呃,也很好听啊。”郑旦见她神色怪异,不禁有些愣怔。
她这才觉得郑旦吐字与发音有些异样,赶紧问她:“你是谁?这是哪里?”
“我叫郑旦,这里是竺萝村。”
她闻言,嘴唇微张,呆愣半晌,反应不过来。许久,她才颦眉问道:“你再说一次,你叫什么,这里是哪里?”
郑旦暗忖,这美女莫非是被水冲坏了耳朵?于是耐心的又说了一次:“我叫郑旦,这个地方是竺萝村!你以后可以叫我郑旦姐姐。对了,听你的口音,不是本地的吧?”
这里是竺萝村?这怎么可能?她竟然是郑旦?怎么会这样?爸爸曾经说过,闪电打雷暴雨等恶劣天气会影响震动频率还有可能造成两极不对称,难道,那个山谷,正好具备了时空扭转的条件?而箭矢与雷电夹击她的角度与力量,恰巧促成了共振点的捕捉,把她送进了她没有走完的空间旅程,回到了春秋?如此,自己虽不死,却也和诸葛亮永远分开了,只是不知道司马懿死了没有,不知道诸葛亮会不会很难过,会不会偶尔想起她,会不会北伐成功,会不会凯旋归去,会不会在须发皆白的日子里,还能回到隆中,怡然安享天年,没有自己在身边,他会不会一味的操劳,会不会作贱自身,会不会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太多的会不会,让她心绪不宁。事情怎么会这样,真是上天弄人!她呆呆坐在榻上,黛蛾长敛,仿佛没有听到郑旦的问话,眼泪夺眶而出,滴答滴答摔在地上。
许久,她长叹一声,扭头看窗外。她没有想到,原来除了死亡,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永远的分开两个人。
“西施妹妹,你怎么了?”
听郑旦这么一叫,施茜才回过神来。她似乎忽然想起什么,急切问道:“这里真是竺萝村?”
“是的啊。”
“那,这里有没有一个叫做西施的姑娘啊?”
郑旦闻言,蓦地一愣,伸手探上施茜的额头:“西施妹妹,你怎么了?你没事吧?你就是西施啊!”
“我?我就是?”施茜怔了怔,旋即又问,“除了我呢?你们这里就没有一个叫西施的吗?哦,或者是施夷光?”
“施夷光…没有啊…我没有听说过。”郑旦思索片刻,始终想不起有这么一个人。
“啊?!”施茜锁眉不语。怎么回事呢?明明以后的历史里有西施这个人啊,难不成这个西施不是竺萝村的了?忽然间许多往事和疑虑一齐涌进她的脑子,拧成一团。她微张着嘴,有些愣怔。
“你没事吧?”郑旦见她如此,赶紧拍了拍她的背,劝慰道,“有什么事情慢慢说啊,别太难受,那个人是你亲人?”
施茜木然的看了郑旦一眼,轻轻摇头,似乎并没听明白她在问什么。这么多思绪在此时迸发,一时半刻哪里理的清呢?她顾不上郑旦询问的眼神,径自跳下床,奔了出去,冲到溪边。她跪在芦苇丛中,看着远方,苦笑出声。风吹来,她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却还嫌不够清醒。于是她将手伸进小溪里,揽起一臂清寒水珠,希望凉水能让自己更清醒些。爸爸,哥哥,诸葛亮,这些亲人,这些自己曾经最爱的人,却一个一个的离开了自己。而爸爸交代的任务,难道就是从此刻起,终于落在了自己的肩上?远处依稀有乐声传来,恍然如梦。此前,那第一次对他吟唱的记忆,竟然就成为最后一次了。此后,是否唯有梦里独行,看十八长亭,或是荷叶田田,再寻不到故人踪迹。
郑旦看她没头没脑的冲了出去,便跟着她也跑了出来,只见她衣衫淡薄跪在溪边,身旁芦苇在风中摇摆不定。
“西施妹妹,你回去休息吧,身子还没好呢。”郑旦不知道这个女子究竟怎么了,只觉得她似乎深藏着许多心事,眼中一片凄然,迢递几千里。
施茜被郑旦扶回榻上,再度躺下。她钻进被窝,任泪水横流,暗想,睡吧,只有在梦中,才能再见到他,再看着他清皓的笑容,攥住他散着墨香的温暖。
她闭上眼睛,紧咬嘴唇,只求此后,梦里相会。
少伯走到门口,又折了回来,然后再走出去,再折回来。范伯见他如此,摇头笑道:“你扭秧歌呢?要去就快去,这次跟人家好好说,不要一去就国家大事云云,那还不把人女孩子气个半死啊?人家一颗心就拴在你身上了。不过也不要紧,按理说,你这次应该能钓到大鱼。”
“什么大鱼?”少伯闻言,忙不迭问道。
“你去试试吧,呵呵。”范伯回转身,抱起茶壶嘬个不停,不再理会少伯的提问。
少伯就知道范伯又要来这一招,于是只得提步出门,朝竺萝村走去。
他跟着熟悉的阡陌交通,不禁又走到了溪边。而芦苇丛中,郑旦娇孱的身影,赫然临溪而立。
“郑旦妹妹。”他朝她走了几步,试探性的叫道。
郑旦回头,见是他,眉尖一蹙,高声道:“走开!不要过来!我不要再见到你!”
“郑旦妹妹,你不要这样,上次是我不好,我道歉!真的很抱歉!”少伯欠身拱手。
郑旦见他憨态可掬,不禁偷偷一笑,却仍佯怒道:“我不会原谅你的,你走吧,我要回去了。”
“慢!”少伯急急上前,“不要那么快就回去啊。”
郑旦轻哼一声:“不要那么快?我家里还有病人,不能跟你在这里废话。”
“哦?莫非是令尊?还是…”
“呸!你不要乌鸦嘴好不好?是我捡到的一个绝色大美女!”
绝色大美女?少伯暗自忖思,若真是绝色美女,倒可以让她去吴国救主公了。思及此,少伯一把抓住郑旦的手:“她在哪?”
郑旦皱了皱眉:“怎么,听说是美女就迫不及待了?你见到我的时候都没有这么激动!”
“你想到哪里去了?我只不过是想让她去吴国…”
少伯话音未落,脸上便重重挨了一巴掌。他猛地一惊,盯着出手打他的郑旦,一脸愕然。
“范蠡!你有点人性好不好?你没听我说她在生病吗?我告诉你,你要是敢打她的主意,我绝对不放过你!”郑旦没有想到少伯竟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心中除了主公还是主公,完全不理会别人的死活,不禁恨从中来,泪水在眼眶中兜兜转转。
“不是,你听我说,这关系到许多老百姓的安危,关系到国家存亡啊,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况且我临危受命,肩负重任,怎能不思报国呢?”少伯见事情又砸了,只得无奈的拉着她解释。
郑旦虽然不满,却也无从辩驳,只能气鼓鼓的站着,不搭理他。
“郑旦妹妹,你带我去见她好不好?”少伯见郑旦不再言语,心中一喜,以为有了转机。
“不行!”郑旦甩开他的手,“你别再打她的主意,我既然救了她,就不能再害她!”
“郑旦妹妹…”少伯还想说什么,郑旦却转身跑开了。
少伯想了想,便偷偷跟在她身后,来到她的小茅屋外。从窗口望进去,果然可以见到榻上躺着一个女孩,只是她的身影为何如此落寞,她青丝乱挽,如同深宫里的秋槐落叶,让人看了便心生怜惜。想来她一定国色流离,美艳夺目了。
他暗忖,既然今天事又不成,只得找一天背着郑旦来茅屋和这名女子谈谈了,希望她能从大局出发,可怜越国的百姓和入吴为奴的主公。
诸葛亮颓然坐在帐中,不发一语。
“丞相!”姜维实不忍看着诸葛亮如此,跪了下来,“丞相保重啊!”
“伯约,快起来!”诸葛亮回过神来,将姜维扶起,“我没什么,让我一个人安静一会吧。”
“丞相,也许乔夫人无故消失是上天在暗暗相助呢?也许乔夫人仍然活着呢?”
“呵,你不必担心我,我知道她去了哪里。她还会见到我的。”他神色怅然,却仍微微一笑。
姜维闻言一惊:“哦?这…丞相与乔夫人还能相见?”
“唉,我怕是见不到她了。”诸葛亮说着,拿起桌案上的衣衫,墨色仍然清晰,“你如江南,江南如你”这几个字仿佛是昨天才写上去的,而那常常吃吃笑着握笔写字的女孩,却已不在了。
诸葛亮走出帐外,想起施茜每日为他做饭洗衣倒茶,在他睡不着的时候陪他乱侃古今中外,默默为他披上披风,盖好被子,心中便一阵疼痛。她竟然甘愿为他如此,甚至甘愿为他而死。想起她在马背上叫他放箭时固执的笑容,他吃痛地闭上了眼,阻隔自己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