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二婶放我们那吧,我们屋人去的少。”锦溪从外面进屋听见说。
“你不嫌乎它埋汰呀。”二婶笑笑,锦溪把自己屋子收拾的比她都利索。
“嫌乎啥,这可是咱们家重要财产。”锦溪说着看了看鸡蛋“奶再选几个吧,我觉着咱们家母鸡好像大了许多,炕天天烧着温度够呢。”
“用不着,这天冷成这样,还不知道能不能养活呢。”
“怕啥,小的时候就养在屋里,大点再放出去,咱们家那几只鸡不都好好的。”就是下蛋的速度降下来,恢复成以前的样子,两天一个或者三天一个。
老太太想了想也是,先孵出来再说。又挑了十个。
抱窝的母鸡被弄到锦溪屋里,老太太照顾的精心,热了冷了的随时注意。锦溪还把之前闹蝗灾捉来的蝗虫干切了喂给母鸡吃,这东西从别人那里收购不少,都晒干了。每次锦溪看到那么大个都觉着这东西很奇怪它到底怎么长得那么大的。
时间慢慢的溜走,天气寒冷大家不怎么出屋,虽然没再连续下雪可是过两三天总要飘一次清雪,村里的人开始聚在一起玩麻将或者打牌,心情不想以前那么紧张了。
锦溪没有出去,只是几个堂兄弟过来找他玩扑克,张诚倒是天天来的,两人把张诚电脑里的影碟都看完了,有时候一家人都聚在一起对着电脑,实在没啥事做。
家里的母鸡正常来说二十一天就能出壳了,可是他们家母鸡整整三十天还没动静,奶奶有些担心,生怕孵不出来,好在第三十一天夜里锦溪听到咔咔的声音,打开灯一看,小鸡出来了。
新生总是让人高兴,奶奶和二婶选的四十只蛋有三只没孵出来,其它三十七只都活了,锦溪看着那黄黄的小小的一团,喜欢极了,那么可爱,这三十七只小鸡生命力比起以前的小鸡要强许多,刚出生就可以满炕的跑,叽叽喳喳十分有活力。养了几天,身上的绒毛就张全了,厚厚的,有一拳头大,之后就养在外面堂屋里。锦溪每天多出来收拾鸡窝的活。
看得多了锦溪发现每次开门,外面冷风进来,小鸡就挤在一起,互相取暖,等门关了它们就恢复正常,很好玩。有一回虎子掀开罩子抓了两只出来,正好爷爷从外面回来,一不注意,就被两只钻了出去,锦溪怕这两只冻坏了在把别的鸡招上,就给它们换了地方,没想到这俩鸡一点事没有。可见这鸡适应环境也是很厉害的。

第22章
十二月下旬,又下了一场大雪,这次持续一个星期,道路上的雪堆积的车都没办法行走,他们去县里都不可能更别说去更远的地方,姜宸还没有回来,锦溪心里异常担心,却没有任何办法。
村子里有的人家粮食吃紧了,有的人家已经开始一天一顿饭,几乎不出屋了。村子和村子之间联系都少了,大嫂子已经很长时间没回娘家了,她哥哥和弟弟来了一次,家里不放心过来看看情况,兄弟俩早上出发走了一天才走到,晚上在这住了一宿就回了,老爷子给他们拿了二十个鸡蛋,和一兜黄米团子,他们家里不缺粮食,鸡蛋却是稀少的东西,人都过来了也不能让空手回去,老爷子原本想给拿回去五十个鸡蛋,家里一共才攒了六十个,后来被英子制止了,给二十个他们自己家吃就够了,多了到让人惦记,不是她不想着家里人,实在是家里三叔三婶太闹腾,听哥哥说,三叔东家借西家借的,当初弄了些粗粮都换了米面,也没吃多少时间,还要给三婶娘家,都不知道他们还剩下多少粮,一家人也厚脸皮,总是吃饭的点去,东蹭一顿西蹭一顿的。烦死了。这些鸡蛋拿回去要是被三叔三婶知道还不得长在他们家。而且还得惦记老叶家。何必惹那麻烦。反正家里存了不少粮食日子总是能过的。
不过就算给二十个鸡蛋也不少了,这个时候鸡蛋可是稀罕物。
锦溪家里现在剩下十三只鸡,十二只母鸡有九只下蛋,就算隔一天下一个,每天也有三个鸡蛋吃,更何况家里的鸡食物够吃,几乎两天一个,有时候三天两个,就这就比灾难来临前都好,所以锦溪觉着肯定是一些原因让动物发生了改变,长得越发好了,之前专家不是说,星球磁场发生变化,运行轨迹也发生改变了吗?
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眼看快到新年了,腊八那天锦溪家做了腊八粥,其实往年家里也没想过做腊八粥,他们家里对这个不是很在意,最多早上煮些鸡蛋。
今年不同,可能想要得一个好的意头,希望来年能有好日子过,加上这一年日子过得压抑,家里希望趁着过年的时候热闹一下,所以全家人都很认真。
头天晚上奶奶就把准备做粥的材料弄好,大锅里多添点水,材料放进去,都是家里有的材料,红小豆,绿豆,菜豆,大米,黄米,花生,大枣,还有张忠提供的黑米。烧一把火,就不用去管它,一直闷到第二天早上,腊八粥就好了,多放水闷了一宿,粥十分粘稠,豆子也绵软了。
除了腊八粥,二婶子还蒸了年糕,这是她的绝活,正好张忠上次给他们的锅里有一个特大号的蒸锅,就架在堂屋靠着门的小灶上,二婶子将准备好的豆子铺上一层,然后再往上面撒黄米面,然后撒一层豆子再撒黄面,因为是撒出来的要均匀,时间掌握也很重要。
锦溪搬了萝卜干咸菜,就听见外面狗叫,以为张忠他们过来了就出去迎迎,昨个就跟他们说好了今天过来。
刚打开门就看到一个魁梧的男人,身上穿着厚厚的雪地服,带着围脖帽子还有雪地镜,许是走了很多路,围脖上都是雪霜,捂得严实看不清面貌。
锦溪心突然嘭嘭的跳了起来,可能跳的太过猛烈都疼起来了,男人看到他迈了大步,一下子把他抱住,紧紧地让他有些喘不上气来,冰凉的气息透过来,让锦溪有些空白的大脑恢复了运转,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将脑袋深深的埋在男人的怀里,使劲的呼吸好像要嗅一嗅熟悉的味道。
双手握拳忍不住敲打男人的胳膊,似乎发泄什么。
男人使劲的抱着,那种终于回到爱人身边,思念的情绪好像爆炸一样冲击他的大脑,无法用语言形容。
“大姜?”二婶子有点傻眼的看着锦溪被人抱在怀里,不过很反应过来,能这么跟锦溪亲近的也只有姜宸。
“哎呦,爹娘,锦阳他爸,大姜回来了。”二婶子高兴的往屋里跑。
锦溪听到声音,推了一下,男人又紧了紧,松开了手,把雪地镜往上抬露出一双浓眉和略微有些狭长的双眼,熟悉的面容让锦溪眼泪涌的更加厉害。
“我回来了。”姜宸眼中也有水光“进屋,外面冷。”说着揽着锦溪的肩膀就往屋里走,没进屋就被赶出来的爷爷奶奶拉住了。
“你这小子怎么才回来。”叶爷爷使劲的敲了敲姜宸的肩膀,脸上带着激动地红晕。
叶奶奶更是背过身抹泪。
“爷,奶,我回来晚了。”姜宸脸上带着愧疚,他之前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回来这一路却看到了太多,每每想到家里人可能碰到的灾难,总是心急如火。
“不晚不晚,回来就好。”二叔拍了拍姜宸肩膀,“快进屋,冷坏了吧。你怎么回来的?”二叔说着拉着姜宸进屋。
姜宸跟着二叔往屋里走,手上却拉着锦溪不放。
锦溪抹了把泪,瞪了他一眼,把手拉了出来,那一眼看的姜宸心里火热的。
进了腰屋,锦溪把姜宸背上的大包拿了下来,很沉,看着上面还放着帐篷和睡袋,锦溪心里一沉,姜宸不会是走回来的吧。这么一想心疼的不行。
姜宸把外面棉袄脱了,里面还是一件棉衣,人看着就不那么魁梧了,比上次离家的时候看着要结实,却瘦了很多。
姜宸离家的时候有一米七八,在他们村子也算是很高了,结果出去几年个子又长了,估计有一米八七了都。他人长得好,眉脊突出,一双剑眉浓黑清晰,双眼狭长黑白分明,鼻梁高挺,脸上很有棱角,下巴方正,锦溪却最喜欢姜宸的唇,上唇有些薄,下唇有点厚,不说话的时候抿着有个很好的唇形,笑起来有个很好的弧度。
这回再见面,姜宸身上带着一股野性,一股很彪悍的感觉。身上的气息也很危险。
锦溪给姜宸端水让他洗洗手洗洗脸,姜宸笑着跟爷爷奶奶他们说一些经历,眼神时不时的飘过忙碌的锦溪。
姜宸刚洗了脸,张忠他们就过来了。
正好二婶子的粘糕蒸好了,大家一起吃腊八饭。
姜宸把锦溪拉在自己身边坐上炕,左手忍不住放到锦溪腿上,以前俩人就很亲密,锦溪倒是没感觉那里不对,反倒是张诚发现两人之间的气息有些暧昧,难道他看错了,姜宸不是锦溪的哥哥么?
其实他不知道锦溪跟姜宸完全没有血缘关系,而且姜宸对锦溪还有别样心思。这么些年下来,全家都习惯了两个孩子亲亲热热的,也不觉着奇怪。
要算起来姜宸是锦溪奶奶的亲戚,锦溪奶奶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后来她爹又娶了一个二婚的,她后妈还带了一个妹妹嫁过来,然后又给她爹生了一个儿子。
姜宸就是锦溪奶奶的异父异母妹妹的孙子,应该叫叶奶奶姨奶的。
姜宸的父亲是家里的独子,很出息考上了大学,母亲也是医生,他家里原本是不错的,只是他的命运与锦溪十分相似,父母也在一场意外中丧生,那时候姜宸才八岁。他父母去世后就被父亲的堂兄照顾,原本父母留下的钱财也被他伯父给保管了,开始他伯父一家对他还不错,只是他伯父挪用姜宸父母留下的钱做生意,在姜宸十二岁那年炒股被套牢,不但自己的钱没了,姜宸的钱也没了,还欠了债,为了躲避追债的,他带着老婆孩子跑了,就剩下姜宸。
姜宸也没啥亲戚了,又没有钱,原本警察想把他送到福利院的,可那时候姜宸,被亲人抛弃,父母留给他的东西也没了,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正是塑造性格的时候,那时候他不与人交流,有时候还有些暴力倾向,福利院也不想收留。
警察查找一下姜宸的亲戚,就找到了叶家,说实话,那时候叶家条件不怎么样,还是农村,姜宸可是城里孩子,负责他的干警也没想到叶家能收留。
可是叶家还真把人留下了,叶奶奶知道妹妹的儿子的事,她妹妹去的早,跟城里的外甥没啥联系,后来知道她外甥的事,难过了一下,打听知道孩子挺好的,就放下了,毕竟他们关系远了。
不过听到姜宸现在的情况,老太太心疼了,叶老爷子也是个心胸阔达的,甭管怎么说,姜宸跟他们家也连着亲,他们家再穷也不差他一口饭吃。总不能让孩子真去福利院。
就这么的,姜宸被接到家里。刚来叶家姜宸就跟个刺猬似的,他比锦溪大两岁,锦溪因为大宝的关系,跟村里其他人关系一般,难得家里来了一个年龄差不多的,就特别高兴,他性子好,总是乐呵呵的,把父亲给他买的好东西都给姜宸玩,不过姜宸那时候太敏感,脾气也不好,不爱搭理他,又一次还把锦溪推沟里了,夏天沟里有水,衣服弄湿不说,还灌了好几口泥汤。姜宸看到他掉下去,也挺后悔的,那不是他本意,他只是不想相信别人,看着锦溪狼狈样,姜宸觉着可能要被送走了,其实叶家人都挺好的,对他跟家里其他孩子一样。他其实挺想跟锦溪玩的,只不过伪装时间长了,有点脱不下来了。
他没想到锦溪没有告状,只说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的。等洗完澡,还没心没肺的冲着他笑,姜宸虽然觉着他那笑容很傻,却是撒入他心底的一缕阳光。
从那以后姜宸跟锦溪的关系就好了许多,开始还别扭冷着脸,慢慢的两人就开始形影不离。而且对于叶家人也不那么戒备了,直到他有一天发觉自己已经把自己当做叶家人了。
发现自己对锦溪的心思是十七岁那年的夏天,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锦溪占据了他的心,似乎他现在活着的意义就是跟锦溪在一起,他不知道如果没有锦溪会怎么样。是不是回归儿时冰冷的状态。
少年的懵懂似乎没在他身上体现,从了解自己的心迹,他就确定了目标,他就想跟他在一起,姜宸因为儿时的伤害,很难将谁放在心上,或者说只有叶家人才被他真正的放在心里,而锦溪就是他唯一的爱人。
生活总有各种无奈,锦溪的父母去世了,十分巧合的与姜宸父母一样出了车祸。叶家陷入困境,那年姜宸参加高考,他的成绩很好,足以考上一个重点大学。不过他没有去。因为锦溪比他成绩更好,如果他上了大学,锦溪十有八九会休学。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姜宸偷偷报名参军了,他想这样可以减轻家里负担,还可以给锦溪攒学费,只是他一入伍新兵,每月补贴很少,自己再省也不够锦溪学费的。
因为当时在南方当兵,他参加过几次任务,知道了一些事情,两年后退伍,他直接出境加入了一个雇佣兵团,开始了刀头舐血的生涯。那时候他没想那么多,他只是想多挣些钱,给锦溪攒学费让家里生活好点。真正加入后他才知道雇佣兵是多麽危险的职业。只是那时候想退出已经不容易了。
为了活命他学了很多本领,因为心中有着信念,他在一次次危险的任务中活了下来,他不敢告诉家里他退伍了,也不敢说自己加入了雇佣兵这个行列。他也怕锦溪知道他手上沾满鲜血,害怕他唾弃他。
这次去非洲的任务是他最后一次任务,因为报酬高,他们的头也准备退休了,他也趁着这次机会退出,只是没有想到任务会那么复杂,他们在丛林里遇见很多离奇的事情,最终活下来的只有他和维克。
更让他意外的是离开丛林,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变了,世界末日到了。

第23章
姜宸累坏了,之前走了一天一宿,加上从最后一次任务到现在都没好好休息过,现在到家了精神一松,身体就有些受不住了,吃了饭躺炕上就睡了,昏天黑地的,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
睁开眼感受身下热乎乎的温度,姜宸都有点不想起来了,不过还有事没做。
“醒了?这一觉睡的。”锦溪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毛巾,看见他睁眼把毛巾挂到炕上边的竹竿上。
“你瘦了不少。还黑了。”姜宸看着锦溪,昨天太累了,俩人也没好好说说话。
“还好吧,结实不少。”锦溪笑笑出门去端了一大盆热水,“起来洗把脸精神精神,奶看你回来高兴蒸了一大锅包子。”
“我都多长时间没吃那个味了。”姜宸坐起身,也不穿衣服,就下了地。
“穿上点衣服冷。”
“没事,我经冻呢,我擦擦身上,好些日子没洗澡了。”
锦溪也没说啥,拿着毛巾帮着他擦背,凑合着擦了个澡。
“你的那个同学和他哥哥能信任么?”姜宸一边擦着头发一边问。
锦溪跪在炕上从柜子里拿出新的线衣线裤,听见他的问话扭头坐在炕上“嗯,他们人都不错,这半年来往没啥不好的地方,张诚性格就不说了,我们一个寝室两年,关系很好,他本身也很正,不会有什么坏心思。”
姜宸把毛巾扔水盆里,拿过线衣线裤套上,“那张忠和郑源呢?”
“他们俩以前不认识,还是跟张诚一起过来才了解的,人也不错。”锦溪想着把张忠和郑源来到这里做的事情说了一遍,包括他们去市里报仇的事,他想姜宸肯定有什么事情又或者有什么打算,所以说的特别详细。
听过他的描述,姜宸点点头,之前吃饭的时候他就观察过三个人,张诚不说没多少心眼,那个张忠心思比较多,不过他看的出来张忠是个聪明人,往往聪明人懂得选择。只不过他没想到张忠会选择自己动手报仇,这么看来这两人的能力比他想象的还要高。
姜宸不会轻易相信一个人,不过在外面几年他学会了很多东西,自然不怕他们出现什么问题。
“爷爷咱们家还有存放东西的地方吗?”吃了饭姜宸问叶老爷子。
叶爷爷拿着烟袋,摇了摇头“地窖都满了下屋也没多少地方了。”主要是地瓜土豆占地方,就算晒成了干还是装了好多麻袋,更何况还有很多没有晒成干的。
姜宸坐下来,挨着爷爷说,“我带回来一批物资,得找地方放着。”
叶爷爷一听来了精神,小声说“咱们家还有个密窖,里边空着一半呢。”
姜宸笑了,没想到爷爷还会这一手,不过想到他们带来的东西,摇了摇头“我带回来的东西有点多,粮食只占了一小部分,其他的东西虽然现在不一定用上,将来就说不准了,我回来的时候去了几个国家,都乱套了,有两个小国直接灭国了,人口所剩无几,这场灾难要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将来情况更加恶劣。”姜宸有些担忧的说,他从外面得到一些消息,知道这些灾难只是开始,未来怎么样谁也不知道,所以现在就要做好准备。
“东西最好找个稳妥的地方放着,不能都放家里,但是一定要安全。”
老爷子听了低头想了想“咱们北边山林子里我知道有个洞,那里挺隐秘的。”
“难道没人知道么?”姜宸觉着既然爷爷知道那么别人也会知道。
“当然有人知道,这些年虽然进山打猎的少了,可还是有一些,有时候回不去就在洞里住一宿,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那洞里还有洞,我记着那是我七八岁的时候,跟我爹去山里采山菜,我们就在那住的,我跟你四爷爷在洞里转悠就发现一个小洞,比狗洞大不了多少,我们俩勉强爬进去,我记着我们爬了差不多有十多步远,里面就大了,那里还有个洞,只不过没有光我们有点害怕就顺着爬回去了,你太爷因为这个把我们打了一顿,还用石头把洞口堵上了。”老爷子感叹一下。
“那洞口太小只有小孩子才能爬进去,后来堵上了我去几次也没看到洞口打开,想必不会有人知道。”
姜宸听了觉着可行,洞口小点不怕,他们想办法凿开。
老爷子叹了口气“当年跟我进去的就你四爷爷一个,他那时候比我小,吓的不行,还被你太爷打了一顿到家还病了一场,也记不起来,再说他现在知道也不会找人说了,人都没了。”说完老爷子揉了揉眼睛。
锦溪从姜宸后面推了他一下,瞪了他一眼,姜宸眼神十分无辜,他不知道四爷爷没了,他怎么能知道爷爷将这事跟四爷爷联系在一起,还伤心难过的,太无辜了好不好。
老爷子也只是伤感一小会,就恢复了,姜宸又跟老爷子商量下,看看他对张忠三人的看法。
“我看着还行,不是那种背后捅刀子的人,值得信任。”老爷子对三人评价极好。他这么大年纪总比锦溪会看人。当初他就想过这事,帮着张诚未尝没有相互依靠的意思,所以他一直在观察,别的不说,这三人都不是那种心眼小眼皮子浅的,如果姜宸想要找靠得住的人,他们三个比村子里的堂兄弟还要合适。
其实老爷子的侄子侄孙子不少,叶家人性格大多豪爽讲义气,一家有事多家帮忙,只是老爷子看的比别人远,按照锦溪梦中情景末世真的来了,这样困难的时候要持续很长时间,那时候人性就要经受考验,他愿意相信那些孩子是好孩子,只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家,相互间亲戚套亲戚的,谁没几个糟心的亲戚呢,就像英子她三叔,那是个什么东西,将来肯定是个祸害。
万一出点什么事,就晚了,所以他们的底牌不能让这些人知道,他可以去帮助活不下去的亲戚,却不能把命运交给他们。反而张诚三个人无牵无挂的,他们相互依靠,让人放心。最主要的是他看张忠三人都不是有野心的人,也不是利益至上,对这样的人只要关系处好了就不怕他们背后捅刀子。
姜宸也赞成老爷子这个观点,“东西离的有点远,在北鱼甸那边呢,不好弄回来,我回来的时候找错道了绕了远,咱们去也要一天时间。”
“家里的驴子还能用,坐爬犁去,还能快点。走西北路。我给你带路。”
“爷你先别去了,我们把东西弄回来直接去北边山里,我们这一去还不一定几天回来,爷你得留家里。”姜宸知道有老爷子带路他们可能顺当点,不过不行家里壮年都走了,留下老弱的,不放心。
老爷子寻思了一下点头“那行,我不去,你二叔也知道路,这条道偏不怕碰上人。”
决定好了,一家人就做准备,锦溪去找张忠三人,张忠和郑源晚上的时候也说过姜宸,虽然只是一顿饭的时间,当时他们总觉着这个人不一般,身上带着股煞气,显然不像锦溪说的是单纯的军人,肯定是和杀过人的。
他们俩对姜宸实力有些评估,不过他觉着这不是什么坏事,他们跟叶家是很亲近的关系,在村子里也算是同盟,如今有了姜宸实力增加,万一有点什么事,更安全。所以当锦溪过来找他们的时候他们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因为路上时间长,他们准备了不少东西,主要是保暖,爬犁上铺着稻草棉被锦溪还带了个泥炉,能烧水做饭的。
爬犁被重新休整了一下,前面坐人后边还加了一个拉饲料和他们要用的物资。
中午吃了饭趁着天暖和一点就出发了。
二叔知道去北鱼甸的近路,不过可能挺长时间没人走了路上的雪稍微厚一点。
晚上七点他们在林子里的一块空地休息,七个人支了帐篷,是张忠提供的军用帐篷,很大,足够他们一起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