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笑道:“那敢情好,我到是个有口福的。只是这天眼见得热了,支个炉子煎茶未免受罪了些,还是等到天凉了吧。”
白英摇头道:“煎个茶罢了,哪里就受罪了。我可以配好了药材,让小丫头帮忙看着炉子。”
三娘见她坚持也就笑着由她了。
喝了茶,翻了几页书,果然有了睡意。三娘便招呼执意陪在一边打着络子的白英熄灯歇下了。
次日,三娘与王璟在自己院子里用过早膳,便去孙氏的院子里给孙氏请安。王璟请完安还要与长房的大爷,二房的二爷,三爷一起去族学。
青城王氏的族学是族中有威望的几家合办的,族中子弟都可以去上学,坐馆的是王氏家族中一个致士的前科探花。一般王氏子弟都是进的族学,例外的只有当年的王宏王显两兄弟。历来族学都设在族长的府中,而这一任的族长却是王府的老太爷王宏,出于某些考虑族中族老们经过商议之后把馆定在了坐馆的那位前探花府中。这样王璟他们上学还要每天乘着马车穿过好几条街道去学馆。
到了孙氏的院子,长房的大爷王玬,四娘王婉,六娘王珊已经到了。三娘和王璟上去给坐在那张紫檀三围屏的罗汉床上的孙氏磕了头,跟大房的兄妹互相见了礼,王璟便坐到了正跟他挤眉弄眼的王玬身旁。三娘看了一眼正左右围着孙氏坐在她脚边小杌子上给她捶腿的四娘和六娘,老老实实坐在了右边第三张紫檀足节回纹椅上。
“玬哥儿你对着你五弟挤眉弄眼地做什么?”孙氏语气虽是责备,表情却很是慈爱。
孙氏对这个嫡长孙向来很是疼爱,因此玬哥儿也不怕她。
“祖母,我在问五弟昨日的功课可曾落下。”王玬笑嘻嘻地答道。
“哼,大哥哥定是在和五哥哥商量着又要把夫子的戒尺藏起来。”与王玬一母同胞的六娘却见不得哥哥在祖母面前比她得宠,告密道。
“哦?这是怎么一回事?”孙氏看了王玬与王璟一眼。
王玬白了妹妹一眼,然后仍是笑嘻嘻地拿手肘碰了碰王璟。王璟却是摸了摸头,有些不自在。
孙氏正要教训几句,外面有丫头禀道二夫人来了。
不多会儿,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妇人领着三个儿女走了进来,那妇人身穿丁香色素面杭绸褙子,梳了个简单的圆髻只带了几件简单的金饰,看着很是端庄温淑。
二房的一行人上前去给老夫人行礼问安,孙氏淡淡地吩咐他们起了。
屋里的人又相互地见了礼。
“咳,既然二弟和三弟都来了,那我们也该去学里了。先生昨儿交代了让我们今儿早些去学堂他还要考校昨日的功课。”王玬拉着王璟起身,对孙氏说道。
“先生何时说……”二房的三郎王瑞有些不解,正要发问,他旁边二郎王璋笑容温和地打断他道:“先生到是说过要考校功课的话。”只没说是今日而已。
三郎像是对自己的异母兄弟很是信服,马上改口道:“好像确实是说过要我们回家来好好温习。”
孙氏点头道:“即是先生吩咐了那你们便早些去吧。不可以淘气,否则让我知道了定不饶你们。”说完还特意瞄了王玬与王璟一眼。
四人忙恭谨地应了,鱼贯退出了上房。
等上了马车,王玬拍了拍王璋的肩膀道:“今日多谢二弟解围,否则我与五弟又要被祖母一阵念叨。”
王璋淡笑着说:“彼此兄弟之间何必客气。只是大哥以后切莫再打先生的戒尺的主意了,还硬是把五弟也拉下水。”
王玬笑嘻嘻地搂了王璟的肩膀道:“我与五弟是难兄难弟,自然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王玬在读书上也是个没有天分的,因此同样被先生骂是榆木疙瘩的王璟很是投他的缘。
王璋摇头失笑,他看了满脸无奈的王璟一眼,说道:“五弟是个厚道的性子不好拒绝你罢了。而且你就算是藏了先生的戒尺也是没用。”
“怎么没用?他昨日想打我手心的时候就因为没有了戒尺作罢了。”王玬得意洋洋。
王璋好整以暇道:“是啊,所以他昨日说那把木戒尺丢了也罢了,他早想着要换把铜的了。”
“什么?”王璋眼睛瞪得老大,这是晴天霹雳!
兄弟几人车里说笑着,松龄院孙氏的正房里众人也说着话。
“五娘身子可好些了?”坐在右手边第一张椅子的二夫人白氏问三娘道。
五娘是三房的庶女,因此白氏才有此一问。
三娘欠了欠身子回道:“多谢二婶挂念,今日来祖母院子前打发小丫头去问了,说是吃了药好些了,只是身上还有些懒。祖母体恤就让她在院子里歇着,今日不必来请安了。”
“这湿热的天气,五妹妹定是晚上贪凉才会如此。我那里还备着一些藿香丸,治这热症最是有效,等会儿差个丫鬟给五妹妹送去,服了必能尽好了的。”元娘关切地说道。
元娘王佩今年十三岁,是个圆盘脸,丹凤眼,长相很有福气的姑娘,性子也很是温柔良善。因此在众姐妹中,三娘最喜欢这个长姐。
三娘笑着点头,并代五娘谢过。
元娘又摇摇头认真道:“我是长姐,这是应该的,三妹不必谢我。还有三妹,你住的院子离着花园子近,这夏日也容易患湿热之症,我也给你备了一些,等会儿一块送去。”
三娘正要说话,一个声音嚷嚷道:“大姐姐就知道疼三姐和五姐,就是不把我和四姐放在心上。四姐你说是不是?”
四娘忙不迭点头附和道:“就是就是,祖母您给评评理,大姐姐就是偏心。”
元娘愕然,她看着上头坐着的四娘和六娘有些无措:“大姐并没有偏心,这药又不是什么好东西,怎么能见人就送?”
“那三姐也没有生病,怎么就有了?”四娘反驳道。
“这,这不是预备着吗?”
“那我和六妹怎么就不需要预备?”
元娘被抢白地不知道如何回答,半响,她无奈道:“那等会儿大姐也给秋衡院送些去。”
六娘满意了,又消停下来给孙氏摧腿。
四娘却是眼珠子一转,看了眼孙氏,说道:“母亲总是教我们说有好东西第一个要想到祖母,祖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大姐姐怎么不想着要给祖母送些药丸备着?”
三娘看了越发无措的元娘一眼,也有些无奈,这些小丫头真不让人省心,这么小的年纪就为了争宠花样百出。
三娘拍了拍元娘的手,继而正色对四娘道:“四妹这话可错了,祖母还年轻着呢怎么就年纪大了?听说很多府里的夫人都偷偷地找我们府里的丫头们打探祖母的养生法子。我昨儿还听松龄院的丫头说前段日子祖母还长出了一颗新牙,这说明祖母身体好着呢。再说,给长辈送药材那是孝心,无端地送些成药却是不妥的。”孙氏平日里对衣着打扮很是上心,这种人是见不得人说她老的。而且给老人送药,这得看送药的人跟老人的关系,人家可以以为你是在表达关心,也可以认为你这是诅咒,全凭人怎么想。
孙氏瞥了四娘一眼,四娘吓得一抖,低头再不敢出声。六娘也不敢再造次了。
元娘感激地看了三娘一眼,又对孙氏解释道:“这藿香味属阳,为生发之物,不宜多服。元娘听说祖母最近饮的薄荷茶里加了这一味药便不敢再把这药给祖母用。”
孙氏点点头淡声道:“你有心了。”
这时有丫头进来报说是常嬷嬷带着侄女儿来求见。
孙氏对四娘和六娘摆摆手,又对众人道:“你们都回自己的院子吧。”
众人忙起身告退。
第十一章 问罪
三娘他们往外走,看见一个衣着朴素的嬷嬷领着一个十岁左右的丫头正往里走。那嬷嬷见了众人忙停下,拉着那小丫头行礼。那小丫头穿着一身粗花布的衣裳,衣裳有些旧浆洗得到很干尽。看那穿着不是府里的人,却是个懂规矩的,进了门并不张望,常嬷嬷拉她行礼她便恭恭敬敬地行礼也不抬头。
众人出了院子,六娘撇了撇嘴道:“那就是要到祖母院子里当差的丫头?瞧那身打扮,也不怕伤了祖母的体面。”
四娘点头附和,六娘看了元娘和三娘一眼,想起了刚刚在屋子里的事情,撇撇嘴。
“我就说大姐姐和三姐姐是一伙的,合着来欺负我和四姐。”
三娘对这丫头的颠倒黑白,胡搅蛮缠很是无奈,想着这才是个九岁的小姑娘,并不想与她计较,便低头装作没有听到。
元娘叹气道:“六妹切不可这样说话。我们都是姐妹,什么一伙不一伙的,大家相亲相爱才是正理。”
四娘又要张嘴帮腔,二夫人却柔声打断道:“佩儿不可与妹妹争执,尊长爱幼才是女子本分。我有些乏了,你扶我回去。”
元娘听了便向四娘和六娘告罪一声,向三娘笑着点点头,扶了白氏去了。
三娘见元娘走远,看了四娘和六娘一眼,抢先说道:“我正要去看看五妹妹,四妹和六妹要一起去么?”
四娘看了六娘一眼,六娘皱皱眉并不情愿。
四娘便道:“我和六妹也想着要去看五妹妹呢,不过母亲今早嘱咐我们向祖母请完安就马上回秋衡院,母亲让夏姨娘指点我们女红。五妹妹那里我们得空就去。”
六娘点头道:“正是正是。三姐你先去,我们得空就去。”
三娘便笑着带着丫头们走了。
五娘跟着生母崔姨娘住着,并不是住在荷香院,而是住在三房原来的院子,三老爷与平妻柳氏住着的芳芷院后面的小偏院。三娘去了芳芷院,崔姨娘的丫鬟玉贵却拦着说五娘刚服了药,已经歇下了,也怕过了病气给三娘,说是等病好了再去荷香院请罪。
三娘也不强求,嘱咐玉贵好好伺候着便回了荷香院。
中午,各房都是在大厨房领饭食回自己的院子吃。荷香院今日是白果与另一个小丫头白芨去领的饭,回来的时候却是比往日晚了些。只是众人也没有在意。
三娘吃完午饭像往常一样小睡了一会儿,才起来没多久就有松龄院那边就有丫头来说是要叫荷香院的白果去问话。
三娘让白芷去把白果叫来,又叫赵嬷嬷拿碎银子出来打赏那来叫人的小丫头。
“不知老夫人叫白果去松龄院所为何事?”赵嬷嬷问那小丫头。
那丫头摸了摸手中的银子,犹豫了一会儿便说了:“老夫人今日喝着补汤的时候发现比平日里淡了许多觉着不对,便叫厨房里的人来问话,厨房里的人说汤罐子是让李嬷嬷与厨房管事福顺嫂子查看过了才端到了西厢等着丫头来取的,老夫人便又叫今日去厨房端汤的那个新来的叫三七的小丫头来问话,却看到她的手包着纱布,说是烫伤了。厨房里的人便说定是三七去厨房给老夫人取膳食的时候因为烫着了手把老夫人的补汤洒了许多。她怕被人知道挨罚,便在那汤里兑了水。”
“这事与白果有何关系?”
“这……”那丫头转了转眼珠子,摇了摇头。“这个奴婢就不清楚了。”
这时,白芷正好领着白果过了来。
白果听说荷风院里传唤,有些不解。又想起来听说老夫人十分严厉,便心里有些惴惴。
“小姐……”白果看着三娘,眼神可怜兮兮的。
三娘莞尔,她安慰白果道:“既是祖母传唤你便去吧,问你什么你如实回答就是,万不可隐瞒。”
白果听了也只得一步三回头地去了。
三娘想了想便打发白英带着个小丫头跟着后面去看看,有什么事情就打发丫头回来报她知道。
白英本来想叫上白芨,却发现那丫头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就另外带了个小丫头。
三娘便去了书房练字。
刚写好两张大字,白英带去的那个丫头白芍就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直奔书房。
“不好了,不好了,白果她要出事了。”
三娘手中的笔一颤,一滴墨汁便滴了下来把刚刚写的那个“安”字给染花了。
三娘把手中的笔放下,对那丫头缓声说:“别着急,你慢慢说就是。”一旁的白芷,已经倒了一杯茶递到了白芍手中。
那丫头被三娘柔和的声音一缓,稍微平静了下来。
“老夫人房里的三七说她去厨房的时候厨房里的人正忙着,便要她自己去把温在西厢小风炉上的补汤盛到碗里。她端起砂锅罐子的时候却发现那罐子右耳柄松动了,她怕汤洒了心里一急便用手稳住,结果把手烫伤了。三七还说她烫伤手的时候白果正好进去拿食盒,可以为她作证她并没有把汤洒了。之后白果去了老夫人院子,老夫人问她中午的事情,她说她中午去拿饭的时候确实看到三七为了护住汤罐子烫伤了手,那汤并没有洒出来。”
那丫头喘了一口气又接着道:“可正在这个时候我们院子里的白芨求见老夫人,白芨上前就说她中午与白果一起去厨房拿饭,刚走出花园白果发现荷包不见了,便要她先往厨房去。白芨便独自去了厨房里摆着各房食盒的西厢拿了食盒。她在那等了会儿,当时在西厢里的婆子管事们都因着外院来了大老爷的客人要内院帮着做些菜送去就都去了伙房里帮手,她便也跟着她们离了西厢打算先回荷香院,三七正好这时候进了西厢,白果也正从外面进了厨房的院子。她便想着等白果拿了她的食盒两人一起回来,便跟在白果身后也往厨房的西厢走,却远远看见看见白果往里进去的时候走得太急和端着汤碗的三七撞上并把汤洒了。她怕会被牵连,就没有进西厢,而是自己回了荷香院。刚刚听到老夫人院子里说要审白果和三七便去求见了。”
三娘听到这里眉头一皱。
果然,那丫头又说:“现在老夫人怀疑白果和三七两人相撞,洒了汤正好烫伤了三七的手。两个人就串供,并一同商量着故意把那砂锅的把手弄坏,在老夫人的汤里参了水。白英姐姐见情况不好,便让我回来告诉小姐。”
三娘有些头疼,这可是欺主之罪,老夫人的大忌讳。那次她给刘嬷嬷讲的那个梦,虽然并不全是事实,但是欺主背主确实是孙氏最不能容忍的。如果罪名坐实,这两个丫头恐怕不死也要脱层皮了。
不过以白果的性子,她应该不会做出这种事情,那就是有人栽赃陷害?可是这样花心思对付两个小丫头又是为了什么?
三娘想了想,便道:“赵嬷嬷你留在院子里,白芷白芍跟我去松龄院。”
赵嬷嬷看了三娘一眼,欲言又止。眼看着三娘要出门,她跺跺脚又追了上去。
“小小姐,老夫人的脾气你……哎……你可千万不要顶撞啊!要真是没有办法……那……那也是那孩子的命。”
三娘安慰赵嬷嬷道:“嬷嬷别担心,三娘知道分寸的,绝不会顶撞长辈。”
赵嬷嬷只有无奈地看着三娘去了,她在院子里站了会儿,便去了摆在她房里香案上的观音像烧香磕头求菩萨保佑。
三娘到了荷香院,等在院门口的白英远远的就迎了上来。
“小姐,情况很不好。李嬷嬷说要是白果她们认罪就赶出府不再追究,可是白果性子倔,拒不认错,说自己是冤枉的。老夫人很是震怒,正要行家法把白果和三七打死。”
三娘听了便往孙氏的正房去了。一进屋子就看见几个嬷嬷上前拉扯着白果还有那个叫三七的丫鬟,仔细一看那三七正是今日白天她来请安时见到的那个穿着粗花布衣裳的女孩,此时她已经换下来原本身上的那一身,穿着一套府里三等小丫头的青碧色比甲。当时跟她一起来的那位常嬷嬷此时正跪倒在孙氏面前求情。孙氏却是把脸撇向一边不理睬。
白果见了三娘眼睛一亮正要呼救,三娘把食指往唇边一靠示意她别说话,白果便收了声,只是那眼睛满是祈求,三娘心中一叹。
只见李嬷嬷上前拉起那位常嬷嬷,道:“老夫人是最念旧情的,否则怎么会把你那侄女叫到跟前服侍?这可是天大的脸面!可你那侄女却……哎……本来老夫人也说了,只要好好认错,看在你伺候多年的份上只把那丫头赶出府了事,可是她呢?她却欺着老夫人心善!这认证物证俱在,她居然还想抵赖,死不悔改!”
孙氏闻言冷哼一声,转眼却看见三娘进了屋。
“三丫头怎么来了?难不成是为你的丫头求情的?”孙氏冷声道。
三娘也不辩解,上前给孙氏行礼后恭谨地站到了一旁。那位所谓的证人白芨正跪在一旁,抬首看了三娘一眼便又低下了头不言语。
三娘柔声道:“刚刚听说我屋里的丫头惹了祸,便赶了过来了。不管是什么事,总是我屋子里的丫头,是我管教的疏忽。因着她们让祖母劳了神,三娘心中很是惶恐不安,因此便忙赶过来请罪来了。”
第十二章 丢卒保车
闻言,孙氏脸色好看了一点,便转头不再搭理三娘。
三娘皱着眉头,很是忧心道:“刚听说是我院子里的丫头状告了祖母屋子里的丫头,三娘心中更是不安。虽都是三等的小丫头,那三七毕竟是伺候祖母的,比起一般的小丫头自是不同。三娘想着若是我院子里的丫鬟冤枉的祖母的丫鬟,那便是三娘不孝。”
李嬷嬷道:“三小姐不必担心,白芨说的有理有据。必不是冤枉了那丫头。”
三娘朝着李嬷嬷点点头:“话虽如此,三娘却觉得若不过问,实在是心中不安。还是让我问这丫头几句话吧。”
孙氏没有言语,李嬷嬷一皱眉似是有些不赖烦。
三娘见孙氏没有说话,便当她不反对。正要问话,那李嬷嬷却对着门口的婆子道:“还不把这两个丫头拉出去行家法,老夫人的吩咐你们没有听见吗。”
“且慢。”三娘拦住那些婆子,也不管李嬷嬷什么脸色,径直走到了三七面前。
“可否让我看看你的伤?”三娘指了指三七包着纱布的右手。
三七看了三娘一眼,顺从的用左手揭开了右手上的纱布。三娘看到那只手手掌心已是起了一片水泡,伤得这样重恐怕以后就算伤愈,也会留下伤疤。
三娘看完后示意三七再包起来,便走到白芨身边问道:“你说你看到三七和白果两人撞在一起,然后把汤撞洒了,于是烫着了三七的手?”
白芨跪直了身子道:“是的。”
“你看清楚了么?他们确实撞在了一起,那汤确实洒了?”
白芨垂下了眼睛点点头道:“是的,奴婢确实看清楚了。”
三娘笑了,她转身对孙氏说:“祖母,这事情真有些稀奇了。”
孙氏皱皱眉,道:“有什么稀奇的?”
三娘笑道:“刚三七拆了伤口让我看了,那伤却是伤在手掌心的。听说今日煲汤的罐子是个双耳瓦罐,三七端起瓦罐与人相撞,被洒出来的汤烫伤的伤处不是应该在手背么?”
孙氏一惊,看了跪着的白芨一眼,眼神很是凌厉。
白芨惊恐地抬头,牙齿都在打颤。“老……老夫人……奴婢……奴婢没有……”
三娘又对跪在稍远处一直没有说话的三七说:“你的伤是怎么烫伤的你再仔细跟老夫人说一遍。”
三七抬起头,认真地看着孙氏说道:“奴婢端起了汤罐子,却发现那右手耳柄松动了,眼看着要断,奴婢心里一急便把手掌心贴在了汤罐子上将它稳住,不想却烫伤了手。”说着她又把那伤了的右手伸了出来,证明她所言不虚。
孙氏看了看眼神清澈神情不似作伪的三七,又看了一眼脸色已是惨白的白芨,心中已是有些偏信三七。
李嬷嬷心里一紧,刚刚只想着厨房里的人和白芨都众口一词,三七与白果这两个丫头定是白口莫辩,见她手上包着纱布也没想着要拆开来看一下伤,却是大意了。她想了想便向站在她旁边的福顺媳妇使了使眼色,示意她想办法把话圆上。
那福顺媳妇转着眼珠子犹豫了一会儿,却是低下了头装作没看到,李嬷嬷恨极。
三娘叹了一口气,对白芨说:“祖母向来慈和,你把当时的情形如实说了,万不可再欺瞒。”
白芨壮着胆子偷偷抬眼往旁边一溜,却看到了李嬷嬷那张面无表情的脸,她咽了咽口水,似是想要说些什么。
福顺媳妇却突然指着白芨道:“好你个两面三刀,胆敢欺主的狡诈丫头。居然差点把我们连老夫人都骗了去!定是厨房里的人出了西厢之后你不慎洒了汤还把那耳柄撞坏了,却怕担干系便设了这个局把我们都绕了进去,最后让另外两个丫头替你背了黑锅。”
白芨被福顺媳妇骂得一懵,等反应过来了想辩白,福顺媳妇已经对着老夫人跪下了。
“老夫人,奴婢没有管好厨房奴婢认罪认罚。但这个奸猾的丫头在我们出了西厢之后定是在西厢逗留了会子,不慎弄洒了汤却往汤里参了水还想嫁祸于人,这种卑劣狡诈的丫头必不能再留。”
白芨扑到在地大声喊冤:“奴婢没有做过,奴婢是冤枉的,请老夫人明察。”
福顺媳妇却问在场的几个厨房的婆子:“你们可曾见她跟着出了西厢?”
几个婆子对视一眼,都摇头说不曾。
白芨环顾了一下,盯住了李嬷嬷,只想着扑上去求李嬷嬷救命。却不想李嬷嬷先她一步走了过来,冲着她就是踹心窝子的一脚。白芨惨呼一声倒地,却是喘着气半响发不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