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儿眼睛越发的湿,却还是不做声。
我拍了拍他的背,“姨姨的伤已经上了药,过几天就好了,没事的……”
他闷闷的,低声说:“是姑姑做的。”
我愣了一下。
“姑姑把茶水浇到姨姨身上。”他又往我怀里埋,“……韶儿亲眼看到的。”
我看清扬,清扬无奈的别开头,好一会儿,才说:“……想来秋姑姑门上有个洞。”
才将韶儿哄好了,传进晚膳来,便听外面匆匆来报:“皇上驾到。”
话音还未落,便见苏恒随手掀了身后擎来的伞,大步进屋,打眼一扫,便向着我和韶儿走来。
珠帘在他身后响成一片。他身上衣衫湿了一半,雨水一滴滴打在锦绣地衣上,氤成一片。
深情
话音还未落,便见苏恒随手掀了身后擎来的伞,大步进屋,打眼一扫,便向着我和韶儿走来。
珠帘在他身后响成一片。他身上衣衫湿了一半,雨水一滴滴打在锦绣地衣上,氤成一片。
他目光黑漆漆的,染了些水汽,越显清亮。却看不出什么情绪。
今日下着雨,他又不曾说要来椒房殿过夜,却偏偏在正吃饭的时候不由分说闯进来,未免让人心中惴惴。
殿内空气一时凝重起来。
人人屏气凝声,为我布菜的宫女手上玉箸已经有些抖。
我心中漠然,将韶儿抱到怀里,柔声道:“跟你姨姨进屋去,娘亲跟父皇有话说。”
韶儿上嘴唇叠了下嘴唇,脸蛋圆鼓鼓、眼睛水漾漾的望我,我都看不出他是在撒娇还是在生气,简直怀疑自己藏了什么好东西不肯给他吃。他从我怀里一挣,便跳到地上去。我慌忙去接他,他落地时只一踉跄,却不管,展开手臂便向苏恒跑过去。
“父皇──”
苏恒下裳全是水,抱上去必然是一身湿。
幸而他半途躬身,一把将韶儿抄了,举到空中。
他面上寒气散去,已换了一派慈父面孔。将韶儿抛起来再接住,放到自己肩膀上,韶儿咯咯的笑起来。
我心中不觉一柔,身上已经松懈下来。
红叶早取了苏恒家常燕居时穿的衣服来。
我上前接了韶儿,清扬胳膊还伤着,我便将他递到入画怀里。又接了衣服,道:“进屋换上吧。”
苏恒望了望韶儿,转向我时,面上已经不带笑,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我。半眯了眼睛,漆黑,漠然。他不冷不热问道:“听说皇后殿里来了人?”
分明就是来捉奸的语调。
我气懵了一阵,又觉得好笑。虽然恼人,但其实这些话对我又有什么实质妨碍。便只说:“太后刚刚遣吴妈妈来。臣妾这里会来什么客,陛下还不清楚?”
他无可无不可的“哦”了一声,仍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我。
韶儿道:“父皇身上都湿了,去换衣服吧。”
他随手揉了揉韶儿的头发,又道:“──太后大雨天遣人来,想必是有什么要紧事。”
“听说臣妾病弱,来送了一料人参养荣丸。倒没说什么要紧事。”
苏恒眸光一转,转身进屋,一面:“老人家吃的补品,未必合你的症状。”他打起珠帘,又回头。
我不说话,他便一笑,笑容里透着冷嘲:“──就说是朕的话。”
我不由疑惑,莫非他是怕我吃了太后送的药,特地来嘱咐我的?
这就引人深思了。
当然,太后还没有那么明目张胆,苏恒也不会这么琐碎,必然是我多想了。
他很快便换了衣服出来,将韶儿抱到他膝上坐着。
我正拿了调羹喂韶儿喝汤,他扫了一眼,说:“韶儿不爱吃鱼。”
我愣了一下。
韶儿忙说:“能吃……”表情扭捏一下,又补充,“一小口。”
我不由笑起来,命人给我换了一只调羹,问道:“想吃什么?”
一大一小一沉一脆、异口同声道:“烧鹿筋。”
我不由看了苏恒一眼,却发现他也在看我,眼睛里依旧是带着些嘲讽的旁观姿态。
我问韶儿:“嚼得动吗?”
又是异口同声说:“可以喝汤。”
韶儿抬头望了苏恒,咯咯的笑起来,自然是觉得这么答话好玩。
我明知苏恒是故意刻薄我,心中却也不由愧疚,脸上已经烧起来。
──韶儿的口味,我竟是半点也不清楚。反而是苏恒,不过扫了一眼,便知道桌上菜肴,哪一样最合韶儿的口味。
我盛了一勺汤喂给韶儿,苏恒随即便抿了一筷子粳米饭给他。
韶儿腿上一晃一晃,片刻后便从苏恒膝盖上滑下来。苏恒又将他勒上去,说:“别想让朕追着你喂饭,还没学会用筷子吗?”
面上虽看着严厉,眼睛里却全是无奈的意味。
不像是皇家的父子,甚至也不像是普通人家的父子──我仍记得,儿时父亲甚少与我们一同用饭,偶尔有那么一次,也必然全家肃静端坐。席间若有一点杯箸声响,便人人心中惴惴。而哥哥稍大一些之后,便搬去外院读书。若从父亲那领了饭,必是又新考较了功课,或是领受了教诲。他与父亲,竟是从来没有过亲密的时候。
然而我知道,这情景我是熟悉的。
当年景儿还在,苏恒也还不是皇帝时。征战之余,他若能歇在王府里,便这么把景儿抱在膝上,一面看我喂他,一面跟我说话。
我一时有些恍神,忽然便见苏恒身边的中常侍方生急匆匆进来,道:“陛下,陇西周公子到了。”
苏恒面上一喜,忙将韶儿放下来,道:“周赐终于来了!”便要走。
我手上才盛了一勺鹿筋汤,想到他进门至今滴米未沾,再见了周赐那个酒鬼,今日便别想再吃东西了。便随手拉住他,将汤抿到他唇里去,又盛了一勺粳米粥塞过去,道:“急什么,好歹先吃一口再走。”
正要让人去取蓑衣和披风,便觉他已停了脚步。
他眸光转深望着我,眼睛里渐渐泛起笑来。
我今日已受够了他带笑的嘲讽,立时便回过神来。不由懊恼不已。
忙松了他的胳膊,垂头道:“陛下礼贤下士。是臣妾糊涂了……”
他抬了我的手腕,将粥含了,咽下去,低声道:“朕回头再来陪你。”
他很快便收拾妥当,不过片刻,便已消失在茫茫雨幕之中。
周赐来了长安。
苏恒想必从回宫那日便在等,州县驿站必然会紧盯着,随时将周赐的行程上报给他。
周赐今夜会到,想来他是知道的,是以留下方生在宣室殿等着消息。
可他中间不零不落闯进椒房殿是做什么的?
看到清扬,我心里便依稀有些猜测。
然而怎么想,却都觉得很荒谬。
我和韶儿吃完晚饭,青杏儿才从秋娘房里回来,说是吴妈妈她们已经走了。
青杏儿是个胆小又不会学话的,我也不指望能从她口中问出什么来。却不想她记话的本事却很不俗。
不过,问出“吴妈妈对秋姑姑说,她是太后用出来的,只要安心伺候太子殿下,娘娘就不会慢待了她”后,我便知道,今日青杏儿能听回来的,必然都是吴妈妈想让她学给我听的。
无可无不可。便点头让她接着说,随便听听。
“上午太后娘娘已经请陛下去说过话了,顾姑娘……”青杏儿顿了顿,有些惴惴的抬头偷看了我一眼,咽了咽唾沫。
我知道她是怕我的,不由无奈的揉了揉额头。
她声音越发小下去,却还是接着说,“刘美人晋位后,顾姑娘是要补刘美人的缺的。只是现在没有名分,所以暂且让她来照看太子。太子的奶娘,还是秋姑姑。”
我点头,表示听到了。
“秋姑姑说娘娘让她管帐,吴妈妈便说,瞧,皇后不也是信你的。”
“还说,陛下说等娘娘身上一好,便给刘美人晋位,顾姑娘不会住多久……”
我忍了笑,对红叶道:“你说吴妈妈跟秋娘说话,也三句话不离‘刘美人晋位’,真是有趣得紧。”
红叶恍惚着,随口应了一声,“嗯。”
……只怕此刻她满心满脑都是周赐。
我也有过这么痴痴傻傻爱着一个人的时候,她的忐忑与辛酸,我都明白。
直到我死之前,周赐都还没有娶妻。那时他浪荡江湖,过着无比舒惬的日子,却也未必没有遗憾。我仍记得,我被废之后,他去沈家“访友”,隔了一座院墙与我品茗对弈。那个时候红叶就在我的身后。
我问周赐何以年近不惑、尚未娶妻。他说曾经沧海,寻常女子已入不了他的眼。与其浑浑噩噩,如禽兽一般择偶,不如抱残守缺了此余生。我问他是怎样的沧海,他说他曾经想娶的那个姑娘,不慕富贵、不辞贫贱,有见识、有胆气,一身侠骨、不拘于俗……他曾射雁求娶,可那姑娘接了雁便拔毛剔腹,煮成一桌好菜给他吃。
那个时候我才确信,周赐心中仰慕的,确实是红叶。
那日红叶将雁煮了,我才想起以雁为贽是求娶之意,然而再问周赐时,他却什么也不肯说了──他本来就不是个拘守礼法的人,我便也没有往深处想。
然而那时河北义军才起,苏恒困在长安生死未卜,我与平阳两个女人抹黑了手脸扮作男人,强撑着局势,身边只得红叶和翠羽照应。便是周赐说了,红叶也未必能舍得下我。
都是乱世误人。
我便让青杏儿下去,想与红叶说几句知心话。
──如今我已没了退路,红叶却还有。周赐能等她到四十岁,足见深情。将红叶交给他,我很放心。
我才要开口,红叶便匆忙打断我,道:“皇上要纳了清扬?”
我无奈扶额,“他若有心纳了清扬,怎么可能让清扬来照料韶儿?”
连儿子身边的掌侍女官都要下手,这种荒淫的名声,苏恒是不会去沾染的。
何况他心上的人还等着我点头晋位、移宫。
我说:“红叶,你给我个话。你心里对周赐,究竟怎么想。”
红叶眼神恍惚,略愣了一刻,道:“陇西周家的嫡子,许是未来的族长。惊才绝艳,名重当世。”
我说:“你喜不喜欢他?”
红叶一笑,仰头望着我,目光明亮坦然:“小姐,红叶虽然贫贱,却也知道这世间男女,需得门当户对、两情相悦,方是良配。家中后院除了主母,其余不过是生养工具,打个不雅的比方,就譬如配种的母猪。小姐若让红叶去给人作妾,不如让我一头撞死。”
一面说着,已经泪水滚滚。
我心里一酸,红叶已经抹去眼泪,岔开话题,道:“皇上说要回来,娘娘可要沐浴?”
我摇头道:“他跟周赐见了,哪次不是喝到酩酊大醉,通着腿呼呼睡到天亮?”
红叶“噗”的笑出来,抽了抽鼻子,道:“也是。”
我并未料到,苏恒竟真的回来了。
他喝得并不很醉,一身酒气,脚步却还是稳的,掀了帘子进来,便在我身边坐下。
我才躺了,甚至还没熄灯,自然不好装睡,便攥了头发起来,想向他行礼。
他握了我的头发,道:“不用起来。”
他爱我将头发散下来的模样。当年在萧王府里,我的卧房足足有十面镜子,全部都是他征战间隙为我带回的礼物。每次沐浴过后,我站着梳头的时候,四面铜镜映了及膝的长发,熠熠生辉。他便从后面抱住我,一缕一缕为我顺下来。
他仍和当初一般,轻轻的顺着我的头发,有些含糊的道:“朕时常想,你是否也白了头发。若是可贞满头青丝成雪……”
话说了一半,便停下来。
我心中不知为何,便沉寂下来。
怕是要让他失望了。我上一世并未活到能满头白发的年纪。被他废了之后,也曾有一阵子生过白发,三五年之后却也好了。
我说:“皇上不是陪周赐饮酒吗?”
他笑道:“朕说要回来陪老婆,便被他撵了。天下只一个可贞,朕抢了先,他没别处寻去,嫉恨得紧。”
我不由悚然而惊,他却全部在意,只撩起我的头发,亲我的耳朵。
我便起身揽他的脖子。
他僵了一下,道:“可贞想要?”
我无所谓,倒是他半夜过来,难不成还有别的意思。
不过若能讨他一时欢心,我也不介意说几句违心话,“嗯。”
他眸色又有些深,不知为何,竟让我背后发寒。
他生气了。
我不由谨慎起来,他却不肯体恤,俯身在我耳边道:“那么,就为朕宽衣吧。”
我下意识又想到前夜的事,心上一晃,手便有些抖。
只不停的对自己说,不要紧,不要紧,不要紧。
我颤抖着揭开他里衣上了绳扣,分开衣襟,露出他光裸的肩膀来。
他俯身压下来,我却不由的伸手推拒。
他挑了眉毛,冷笑道:“怎么又不肯了。”
我手指划到他的左侧锁骨之下,哪里有一道白色蜈蚣一样虬结的痕迹。我脑中一片空白,隐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我说:“这里有一道伤。”
他说:“旧伤而已……”
我说:“不是──”
他身上每一道伤口,我都清清楚楚──至少在上一世南行之前,他身上的每道伤口我都清楚。
我说:“怎么弄得?”
他的笑容里透着兵锋,刮得我身上生疼,他俯身问道:“怎么弄得,可贞不是最清楚不过吗?”
释疑
我一把伸手推开他。
他这话说出来,就是要我的命的意思了。并不只是我的命,还有韶儿与沈家满门。也许连我死去的舅舅也要受我牵连,不能得尽荣哀。
我该战栗觳觫,跪下来痛哭流涕的向他表白忠心,然而此刻心里寒风夹着怒火翻腾不已,竟是半点泪水也逼不出来。片刻之间,脑中竟然几经算计。冷漠得我自己都惊心。
我说:“你路上遇刺了?”
他有些烦躁,却不徐不疾的伸手解我的衣服,道:“都与你说了是旧伤。”
我抬了膝盖踢他的下腹,翻身将他压倒骑了,道:“苏恒,我跟你夫妻多久?你身上哪一道伤,不是我亲手敷药包扎的?!”
他胸口起伏,眼睛里带些血色望着我。片刻之后,忽然目光如水晕染开,唇角挑了起来。
他笑道:“可贞,朕都忘了,你还有这么生猛的时候。”一手遮了眼睛,一手扣住了我压在他胸口的手,又道,“在抖──是怕的,还是累的?”他抬了抬手背,一双漆黑潋滟的眼睛扫了我。
不待我回答,便抬手摩挲我的脸颊,道:“是朕糊涂了,你何时怕过?你只会生厌,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将人心随手丢到一边,连踩一脚都不肯。定然是累的,瞧,汗水都湿了鬓角……可贞,你身子何时变得这么虚了?”
我不明白,他已疑心我要杀他了,为何还能若无其事的将话拨开。
然而他不肯接话,必然就是被我说中了。
我说:“你果然是遇刺了。怎么,逼出了供词,是我指使的吗?”
苏恒只揉着我的耳朵,手指顺着滑下来,勾了我的下颌。不置可否。
──看来不止是供词。
我笑道:“难不成还搜出什么信物来?”
苏恒依旧不听不问。目光专注,像是透过我,在看着另一个人。
我不觉又恼怒起来,我说:“看来我是百口莫辩了。苏恒,我这一生最不爱担虚名。谋逆罪名都沾了,日后想来也没什么好日子过。不如干脆坐实了它。”
我抬手去拔头上发簪,虚握了一握,才想起今日刚刚沐浴过,头发还散着。
不由越发羞恼。
我四下寻找锐器,苏恒却先攥了我撑在他胸口上的手,抬起来。
他说:“不用找了。你枕头下的匕首,早已经被朕处理了。”
我脑中嗡的一响。
他已经将自己头上的发簪塞进我的手心里,帮我阖上手指,半眯了眼睛笑,“喏,给你。”
我先前发狠,也不过是靠着一口气强撑,此刻手上已经抖得握不紧东西。然而我很清楚,有些时候人心稍纵即变,当此之际我有片刻犹豫,便可能让苏恒疑虑深种。
他今日出言试探,只怕我派人行刺他这种供词,他是有几分信了的。
──如果他恨我是因为这个,那么上一世他只将我废了遣送回家,实在是手下留情了。若我不在此时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一世定然还会重蹈覆辙──也许比上一回还要惨些。
我所寒心的是,我们夫妻一场,他当年竟不肯听我一句分辨,便信了有心人的构陷。
可当日情形我一无所知,如今也确实百口莫辩。唯有以命相搏。
我反手将发簪刺向自己的喉咙。
他黑瞳一缩,兔起鹘落间已压了我的手臂,将我反制在床上。
他目光里染了怒气,清亮逼人。
他掐了我的手臂,几乎要捏碎我的骨头。说:“沈含章,你很好。能对自己下狠手,你很好,很好!”
可是,逼得我只能对自己下狠手的人,是谁?
然而我能仰仗的并不是怨恨。
我说:“苏恒,你我夫妻九年,生养了三个孩子,几番经生历死,才熬到今日。我不信寻常陷害能骗得过你。你今日既然已经疑了我,只怕已是罪证确凿,不容我分辨。你我夫妻情分非比寻常人家,若是我疑你要杀我,因爱生恨,定然也比别人恨得深些……”
他不做声,我已泪流满面,明明是要做戏,却不知悲从何来。
“心里一旦有了恨,能查清的事也就查不清了。所以,三郎,不如我一死百了,先给你解了恨。你解了恨,说不定还能念及我们当日的情分,善待我的韶儿,不追究我的家人。若我有幸,有朝一日冤屈昭雪,也能瞑目了。”
苏恒眸光漆黑,面容却平静无波。
他情绪一贯埋得深,让人想入非非、惶恐不已。
可是我见得多了,早已学会猜不到时便不去猜。
他沉默到最后,竟然笑起来。他起身将我拉起来,圈在怀里,笑道:“谁跟你说我疑你了?”
我一时还止不住泪水,便不说话。
苏恒是聪明人,聪明人容不得别人替他做判断。我若说证据确凿,他就必然非往疑点上想。大约一时还不会在心里为我定下罪。
我必须趁早将这件事查明了。
他为我理顺头发,爬了个顶髻,将簪子从我手里掰出来,为我插上,道:“又是谁跟你说罪证确凿了?那刺客笨得很,一口供词露洞百出,朕实在懒得听,早一刀将他劈了──不过朕现在倒是后悔了,早知道该让你亲自来审,省得你七想八想。”
我一时又有些发懵,“陛下已经知道是谁主使了?”
──否则就是他故意替主谋遮掩,才将刺客灭口。
他这一次的笑货真价实,颇有些扬眉吐气的快意,“当然。不过朕不会说──可贞闲着也只是胡思乱想,不如就找件事做,查查是谁在陷害你吧。”
然而他已将刺客灭口,分明就是让我无处去查的意思。
他为我理好了头发,片刻后又沉寂下来。他捧了我的脸亲吻,将我推倒在床上。
“可贞,朕没想到,你竟然连死也要算计这么多。”他解我身上结扣,我下意识伸手推拒,他将我的手拨开,道:“不会再弄疼你。”
但我很清楚,这并不是怜惜。我久病未愈,身上其实不适合承欢。
他的头发从肩头滑下来,落在我的颈侧。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若朕不听你这番辩白,你今日便白死了。”他这一次确实很轻柔,我咬了嘴唇,也依旧控制不住泄出声响来,他在我耳边低声的笑,“你可知道,这世上固然有以死明志,却也有畏罪自裁。知道若你背着朕死了,朕会怎么做吗?”
我掐住他的肩膀,控制不住弓起身来,却被他强按下去。
他说:“朕会把你死前惦念的所有人,都送去给你陪葬。”
我脑海中某些场景一闪而过,血色满目。我想要哀求些什么,却瞬间被夺去了思绪。
发难
他摇了摇头,仍旧将匕首归鞘,递给我,道:“既然是鸳鸯刀,自然该你一把我一把。如今这柄素质染了朕的血,也该沾些灵气。只愿它能护着你,长命百岁,一生无忧。”
他将我散开的头发仔细的抿到耳后,目光如深潭般寂静深黑,“朕也会把含章贴身带着,好好珍惜,不相离弃。”。
明明知道他说的是匕首,也明明知道他是在跟我调情。
可是这种似曾相识的温柔情话,霎时便又将我带回到当初,泪水瞬间盈满眼眶。
依稀记得那时春光繁盛,花开锦绣,梁上燕子衔泥飞来,爱巢新筑。谁能想见日后的结局……被骗第一次,是我遇人不淑。被骗第二次,便是我自寻死路了。
我便恭顺的垂了头,说:“有陛下护着,臣妾无需什么东西庇佑。何况匕首是兵器,臣妾原本就不该带在身上。过去臣妾不懂事,如今既然想明白了,便不该再错下去。恳请陛下收回吧。”
他的手攥了匕首,在我身前停了很久。
他说:“可贞,朕并不是……”。
我忙把头叩下去,静静的听他说。
我也真的很想知道,他怀疑我派人刺杀他,却又特地准我贴身带着凶器,究竟是什么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