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们退到门外。若微除去衣衫坐到池边,以脚拭水顿感舒适,慢慢划入水中,眼中一时被迷雾笼着,这眼中的湿意不知是热腾腾的水雾熏了眼,还是源于心中涌起的那份感动。
从温暖如春的南京迁至寒冷的北京,抵京后的第一天,他就为自己做了这样的安排,若微泡在池中,让温泉水洗涤着她心中积蓄的全部委屈与怨恨,一切的一切,因为有他,才变得如此美好。
也不知过了多久,只觉得全身酥软,酣畅淋漓。这时才听得门外有人轻轻叩门:“令仪娘娘,温泉水不宜久泡!”
“好了,知道了!”若微这才从池中出来,在黄花梨木雕屏风后面,拿干净的毛巾擦拭净身子,又换好里衣和中衣。这时候才轻唤一声“好了!”
于是,外面侍立的丫头们又纷纷入内,引着她到外间的妆室细细打扮。
第104节:风翻晚照霞(6)
两个小丫环手捧托盘,静立两旁。看到她们手上捧的翟衣凤冠、花钗九树,若微心中便立时明白了,她静静地坐在镜子前,任由另外两名侍女为自己上妆打扮,华丽繁复的服装,高贵端庄的发髻,一切正是大明朝皇子婚礼的规格。
当一切打扮妥当的时候,她被蒙上一块红色的盖头,手中攥着红绸一角由丫环牵引着走出内室。
莲步微移,从西小间穿过回廊,走入正厅。
从盖头的一角,可以看到身旁,他的官靴。
他从侍女手中接过红绸的另外一端。只轻声说了句:“若微,我们不用礼赞,不用拜天地,只对拜可好?”
若微并不答话,悄悄转身对上了他,而身子已经微微下福。于是,没有鼓乐,没有礼官的唱赞,她和他相对,深深三拜。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牵引着她的手,步入东里间的卧房,坐在铺着龙凤褥的床榻之上。
他手拿秤杆,挑下了她的盖头。
满眼都是喜气洋洋的红色,窗子上贴着大红的喜字,香案上一对大红龙凤烛,室内铺着红色的地毯,床幢四周悬着重重的大红纱幔,一切的一切,如同一个新房。
他亲自拿起两只连体圆筒酒杯,这杯子很是精致,外侧还雕着龙凤的图案。他的手微微有些抖动,举着杯子递到若微面前,若微接过来,两人环臂对饮。
若微的眼角涌出一滴晶莹的泪水。
瞻基拥着她,怅然地说道:“对不起,只能给你这样的婚礼!”
“瞻基!”若微只觉得更加委屈,把头埋在他的怀里,再也不愿抬起。
第105节:艳艳冬晴雪(1)
第二十章 艳艳冬晴雪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入室内的时候,若微稍稍一动,随即缓缓睁开眼睛,正对上朱瞻基的一双俊目。他的眼睛清澈明亮,在演武场上,那眼神儿如利剑般果敢、刚毅,而此时,那眸子中却闪过一丝忧郁和柔情。
她嫣然一笑,眼中神色分明在问:“你看什么?”
瞻基看她粉面上一点朱唇,神色间欲语还羞,娇美如带露初蕊,眼波流转珠辉闪闪。光阴荏苒,她已出落得如此绝美出尘,可是在他眼中,仿佛依旧是往日那个一脸稚气的小女孩。
瞻基从枕头下面拿起一个荷包,在若微眼前一晃。若微伸出莹白胜雪的素臂,一把抢了过来,拿在眼前细细一看,竟然是那年瞻基随皇上远赴塞外北征时,紫烟比着自己临的王维的《江干雪霁图》而亲手绣的荷包。
若微的手指轻轻抚过荷包上的图案,那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素净的藏蓝色布面,用墨绿色和褐色的线绣成的雪霁图,将那孤傲、高洁的雪景展现的淋漓尽致,若微仰起脸,对上瞻基的目光:“你还留着?”
瞻基点了点头:“当然,你送的每一个物件,说过的每一句话,我都会妥妥当当地留着!”
“来!”瞻基把着她的手旋开那荷包上的珍珠扣子,“看看里面,装了什么?”
若微朝里面一望,立即呆住了,仿佛难以置信一般。她伸手轻触手指上的一团青丝。“这是?”
“这是三年前你离宫前的那晚,在静雅轩你用梳子狠狠地扯下的自己的头发。后来你走了,我在你的房里静静坐了一天,最后将你梳子上的断发收了起来,就放在这个荷包里。”瞻基说到此处,微微一顿,将自己胸前垂着的一缕头发上用力一拽。
“瞻基!”若微腾地一下坐了起来。
朱瞻基将两缕头发缠在一起重新放回到荷包中,似笑非笑地看着若微:“如此,可放心了吧!”
若微把头一扭,低语着:“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呵呵!”瞻基笑而不语,翻身下床,“走,快起来,今儿带你去看冰嬉!”
“咦!”若微好生奇怪,“殿下,怎么如今年纪大了,反而不忙了,今儿不用上朝吗?”
瞻基笑着说:“你再不起来,我可真要去上朝了!”
若微听了,立即满心欢喜地起身下床。用过早饭之后,瞻基便差人为她准备了一身男服。换好衣服后,若微与瞻基、瞻墉一道出了庄园。
若微坐马车,瞻基与瞻墉骑马走了半个时辰,再下车时已经到了西海沿子,虽然是寒冬腊月,这里却是一片喧闹。
瞻基牵着若微,来到湖边。
第106节:艳艳冬晴雪(2)
湖面早已冻得死死的,却成了一个天然的演武场。场内旌旗飘飘,场外四周围了黑压压的一圈人,大多是看热闹的老百姓。
瞻墉看若微一脸兴奋,仿佛献宝一般,立即凑到身边为她讲说详情:“这冰嬉原是民间老百姓冬天找乐子的玩意儿。朝廷北迁以后,皇爷爷为了让兵士们能勤加习武,这才下了旨意,定期让他们在冰上练兵。”
“哦!”若微点了点头,不由转身对着瞻基做了个鬼脸:“我说今儿怎么得空陪我出来玩,原来还是领了差事,我猜你们原本就是要来练兵的!”
瞻基笑而不语,瞻墉则说道:“这就叫假公济私。噢…不,是公私兼顾、面面俱到、顾全大局…”
“哈!”若微扑哧乐出了声,“咱们二殿下今天倒是才思敏捷,只是这词似乎用的不太恰当!”
瞻墉一脸的不服气,刚要回嘴,就在此时鼓声大作,场外众人都停止喧哗,翘首驻足静静观看。原来,练兵开始了。
身穿校官服饰的人高唱:“冰上武术!”
话音刚落又是一阵震耳的鼓声,在鼓声中,一个个身穿窄袖紧衣、束腿裤的兵士陆续上场,他们在冰面上飞速地滑行。绕场一周之后才滑入冰场中心表演出各种绝技。如大蝎子、金鸡独立、哪吒探海、双飞燕、千斤坠、朝天镫、卧睡春等,其动作变幻迅速,轻如飞燕、疾如鹰隼,看得令人目瞪口呆,惊险之处不由得让人拍案叫绝。
若微站在场外惦着脚尖不停地拍掌叫好,而身后还有不少后来的民众往前拥着,瞻基与瞻墉怕后面的人将她挤倒,在她身后小心地护着,仿如一道人墙。
令人惊叹的冰上武术表演结束之后。
紧接着是“冰上射箭”。
在冰场一侧树立着一座高达数丈的“霭杭”,也就是冰做的箭靶,上面悬着五色彩旗和彩带,兵士们列队滑行,至三十丈开外的红线之后,以各种姿势射击靶心。
在滑行中射箭,原本就很难,冰上滑行的速度不亚于狂奔的骏马。策马而行方向还比较好控制,可在冰面上滑行于喘息之间便会偏离方向,原本滑行中射箭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何况那靶子还是冰冻的,这就要求射箭者的臂力了得才有可能在飞速的滑行中,将箭射入冰靶之上。
第107节:艳艳冬晴雪(3)
若微一脸的兴奋,不停地欢呼、拍手。
场外围观的百姓皆与若微一样,被这样的热闹与壮观之景所感染,一时之间,欢腾呐喊之声不绝于耳。
演武结束以后很多人还不愿离去,许多小孩坐在木筏子上被大人拉着,他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赐予他们最原始的快乐。
若微看着冰上嬉戏的孩子们,一脸的羡慕。
瞻基不由笑道:“看得眼都直了,莫不是也想坐在木筏子上,让我拉着你走?”
“有何不可?”若微以手托腮,稍加思索,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二殿下,我给你想个新鲜的法子,你是否愿意一试?”
瞻墉立即来了兴致:“说来听听!”
若微这才说道:“以木材制成床框子的样子,在木床下面的四个框子处以铁条镶嵌。木床上面还可置上篷帘、伞盖,铺着毡毯,这就是冰床,这样一个冰床可以坐好几个人,冰床前面可让人或者牲畜用绳子拖拉。然后咱们就在这冰床上面摆起酒席,边疾驰如飞,边饮酒观景。怎么样,我的法子妙不妙?”
瞻墉听了,皱着眉头想了一想:“妙呀,太妙了!过几日皇爷爷要在北海检阅士兵们在冰上演武,到时候让皇爷爷坐在冰车之上。皇兄,咱们再叫上瞻■他们几个亲手为皇爷爷拉车,既尽了孝道又不铺张,这点子还新鲜,皇爷爷一定龙颜大悦!”
瞻基在他肩头轻砸一拳:“就怕到时候皇爷爷说你玩物丧志,不思进取!”
“会吗?”瞻墉苦着脸,细细思索,仿佛难以抉择。
“好了,天色不早了,咱们早些回去吧!”瞻基挽起若微,就向场外走去。
他们几人刚刚走到马车前面,还未及上马就听到不远处的一片湖面上,一阵喧哗与哭闹声。
“小善子,去看看!”瞻基吩咐着。
小善子匆匆跑过去一看,很快又跑了回来。
“回殿下,是有个少年在湖边破冰凿洞取鱼,后来不知为何与‘幼军’中的一名校卫发生了争执!”小善子抬眼偷偷打量着朱瞻基的神色,果然朱瞻基神色一凛,“过去看看!”
第108节:艳艳冬晴雪(4)
幼军,是永乐十三年起,皇上为朱瞻基在各地挑选的青少年随从,由兵部侍郎金忠负责训练,专属于朱瞻基的私人卫队。
虽然小善子说的含糊其辞,但是一听此事牵涉到“幼军”,朱瞻基立即面色威然,紧走几步过去看个究竟。
若微与瞻墉也紧随其后。
走过去一看,只见一个身穿青色粗布棉袄、面色清秀的少年用手紧紧扒着一个筐子,面上已有经有了几道血印子,而身上的棉袄也有撕扯的痕迹,有些地方还露出了棉花。
与他对峙的正是一名身穿甲胄的兵士,正指着他的鼻子开骂:“小叫花子,在这人来人往的道上挖坑捕鱼,害得小爷马失前蹄,一头栽在地上,你还有脸哭!”
“军爷,此处平时就是捕鱼之处,并不是练兵之地也不是人来人往的大路。我在这儿捕鱼也有些时日了!”那少年声音微微发颤,可是话说得却十分在理。
围观中的百姓,立即有人附和:“是呀,这孩子是一直在这附近捕鱼!”
“我不管,你说吧,脏了小爷我的皮袍子,磕坏了我的腿,你说怎么赔吧!”那兵士脸上怒气冲冲,显然不肯善罢甘休。
听至于此,若微心里就明白了。
刚要开口帮腔,那地上的少年仰起脸说道:“小的身无长物,有的只有今日打上来的这几条鱼,原是要到集上卖了,给娘看病的。如今都给了你,就算作赔礼!”
“你说什么?”那人挥着马鞭子的手微微发颤:“爷的皮袍子,新上身的,就你这几条破鱼能值几个钱?”
“小的真的没钱!这鱼既然你看不上,那小的就拿走了。”那少年苦苦哀求无果,抱着鱼筐起身要走。
那兵士立即恼了,大喝一声,一鞭子就抽在少年的头上。
头上的棉帽子落在地上,包头布一散,一头乌黑的秀发瞬时倾泻下来。
“原来是个女的!”兵士以马鞭抬起她的下颌,目光一扫,嘴角微微浮起一丝别有深意的笑容,“也好,没钱,就拿你抵账!”
第109节:艳艳冬晴雪(5)
说着,一只手就上来拉扯,那女孩也着实很是倔强,在他手上狠狠咬了一口:“你们这样比昔日那些元人又好到哪里去了?”
“你说什么?你敢谩骂时政?”那兵士眼中露出凶光,手中鞭子高高扬起。
鞭子狠狠抽下,那女孩却仰起脸,眼中充满恨意。眼睁睁地看着那鞭子向自己抽来,然而却最终没有落在自己的脸上,而是被突然伸出的一只手牢牢抓住。她诧异地转过身,看到一个人的影子沐浴在阳光中,面容俊朗如玉却面似寒冰、眸如深潭。他冷冷地盯着欺负她的那名兵士:“现在认错,还来得及!”
“认错?谁要认错?”那兵士被他的气度与穿着震住了,然而很快就缓过神来开口说道:“别管闲事,小爷是皇太孙的护卫,错与对,都轮不着你来管!”
朱瞻基点了点头,指着她:“她在此捕鱼并不犯法。你路经此处自己不小心跌落马下,她说一声抱歉,又愿意让出鱼儿作为补偿,情理已然做足,你苦苦相逼,又公开行凶,你可真犯了身为兵士的大忌!”
“你是谁,从哪儿冒出来的,也敢来教训小爷?”他嘴上依旧逞强。
“不管我是谁,路见不平,人人皆可管。身为兵士,习武演练就是为了保卫疆土、护一方百姓,更应爱民如子才是。若是人人都像你这样为了一点儿小事就滋生事端,那天下百姓岂有宁日?”朱瞻基目光如炬,语气凌然。
“嘿,今儿出来没看黄历,碰上硬茬子了。小爷我不懂这些大道理,懂的只是身上的拳脚功夫。怎么着?你想英雄救美,咱就练练!”
瞻墉在一旁哼了一声:“不知死活的东西,你在谁面前称爷?你想练练?好,爷爷我就陪你练练!”
说着把身上披风一脱,往若微怀里一塞,就与那人过上招了。
两人正打着起劲,小善子领着一群人跑了过来。
领头之人看那服色该是一名千户长,他见状立即跪下叩首:“下官参见皇太孙殿下、越郡王殿下!”
只此一语,冰面上立即鸦雀无声。与瞻墉对打之人顿时僵住犹如一座冰雕,忘了动弹也忘了行礼。
第110节:艳艳冬晴雪(6)
朱瞻基的目光环视四周,围观的百姓与赶来的兵士们纷纷下拜行礼,朱瞻基看了一眼那领队之人:“徐千户,此人是你手下吗?”
“是,是下官驭下不严!”徐千户立即低下了头。
“寻衅滋事,骚扰百姓,论军法该如何处置?”朱瞻基的声音中不带一丝温度。
“该重责五十军棍。”徐千户道。
“好,那就罚吧!”外表儒雅潇洒的朱瞻基,此时的眼神冷峻而锐利,冷峭峭地让人看了有些畏惧。
“是!”徐千户嘴上应着只是又悄悄抬起头,目光中仿佛有些迟疑:“现在?”
“正是现在!”朱瞻基脸上是前所未有的镇定。
“是!”
于是就在这冰面之上,前一刻还是靠精彩的武艺而博得阵阵掌声与喝彩的兵士们,此时都有些汗颜。
在百姓的注视下,那个滋事之人被结结实实地被打了五十军棍。这五十军棍打下去早已是皮开肉绽,血肉模糊。打完之后又被兵士拖出场外,在他身后是一道长长的红色印迹,印在白色冰面上的红色印迹是如此鲜艳,晃得人有些晕眩。
“刚刚你说自己驭下不严?”朱瞻基看着徐千户,眉头微微拧在一起,“本王才是幼军的统领,真正驭下不严的正是我。”
“下官惶恐,下官认罚!”徐千户连连告罪。
朱瞻基却摇了摇头,看了一眼小善子,小善子会意立即从怀里掏出一锭元宝。朱瞻基拿在手中,走到那名怔怔发呆的女子面前:“这位姑娘,是本王驭下不严,让你受惊了。这银两你拿去,赔你的衣裳,还有买些药来治你脸上的伤!”
那女子并没有接那银两,对着朱瞻基盈盈一拜:“殿下仁爱,民女惶恐!”
朱瞻基淡淡一笑将那锭银子放在她面前的鱼筐之中。此时他,脸上漾着温和的笑容,柔情似水,温文尔雅。
第111节:金殿仰圣颜(1)
第三卷 凤楼龙阁珠翠绕
第二十一章 金殿仰圣颜
永乐十八年腊月初八。
若微早早起床,在迎晖殿内的小厨房里精心熬着八宝粥。这腊八粥原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后放在一起煮成粥。而若微则又添了麦仁、黑米,还特意放了白果、莲子、桂圆又配以蜜饯,这样煮出来的粥不仅香甜可口还极为养生。
当她笑意盈盈端着粥走进内室的时候,才发现朱瞻基早就梳洗完毕正端坐在饭桌前,他似笑非笑:“快把好东西献上来吧!”
若微大呼无趣:“原想给你端到床头的,想不到你起的这样早!”
紫烟则笑道:“主子的心意殿下早就领了,刚刚在门口驻足观望了好一会儿,见你进了门才刚坐下的!”
“快尝尝,这是我第一次煮的腊八粥!”若微仿佛献宝一样,将粥碗递到瞻基面前。
瞻基看着她,又求助似的看了看立于一旁的司音。司音立即笑了,她转身出去不多时则奉上一柄勺子。若微愣了愣,面上一红,眼巴巴地等着瞻基评价。
“嗯,好香!”瞻基还未开口品尝,即大加赞赏。
“真的好吃?”若微眨着一双美目,似是不信。
“真的!”瞻基频频点头,不一会儿,一碗粥就吃完了。
“那好,紫烟,你去把我煮的粥给咱们殿里的人都盛上一碗,谢谢她们平日对我的照顾!”此语一出,迎晖殿内众人面上皆是一团喜气,纷纷上前又是一番相谢。
瞻基拉着若微的手,眼中含笑:“如今是越发贤惠了!”
若微撇了撇嘴:“殿下喝了我的粥,就要给我讲讲这腊八粥的来历!”
“这…”瞻基笑了,“这有何难?据传是印度的佛祖,成佛之前,在…”
“不是这个!”若微笑了:“说本朝的!”
“本朝的?”瞻基一脸糊涂。
“我听说是太祖皇上,小时候家里很穷,给地主放羊,经常食不果腹。有一天他发现一个老鼠洞,想抓老鼠烤熟充饥,就开始挖鼠洞。挖到深入,发现里面有老鼠的存粮,大米、豆子、玉米等,于是就把它们放在锅里熬成粥,吃起来感觉香甜无比。后来太祖率领群雄揭竿而起,得了天下、做了皇帝,吃厌了宫里的山珍海味,在腊八这天猛然间想起以前曾吃过的粥,便命御厨将五谷杂粮煮在一起做粥,果然十分好吃,这才命名为‘腊八粥’。是真的吗?”若微仰着脸,望着瞻基,仿佛一心想求证似的。
第112节:金殿仰圣颜(2)
瞻基不置可否,只在她脸上轻轻一拍:“淘气,快些梳洗更衣,一会儿要去宫里赴宴,可要小心行事!”
“是!殿下。”若微喜滋滋地应下,立即去内堂更衣梳洗。
巍峨庄严的乾清宫正中摆着天子的金龙大宴桌,东侧面朝西摆着皇后的金龙宴桌。虽然仁孝皇后徐皇后早就仙逝了,但是在这迁入紫禁城新宫内的第一次宴会上,永乐帝朱棣特意给徐皇后单独备下一桌,是追思还是作态,自是无人能晓。
然后是东西一字排开的是内廷主位宴桌。西边头桌是贵妃,二桌是惠妃、淑妃,三桌是顺妃、德妃,四桌是丽妃、贤妃,再往后就是婕妤和昭容、昭仪、美人的位子。而东边二桌,则是太子妃与太子侧妃。东边三桌是皇太孙妃并太孙诸嫔。四桌以后是诸亲王、郡王府的女眷。另设陪宴者,即有封诰的夫人,若干桌。
到此时才会真正明白在这后宫之中,一切的主宰只有一个男人,那就是天子。其余的,即使是太子也只能在外廷宴请群臣诸王。
只有朱瞻基,虽已过了弱冠之年,原本也该避嫌,可是得天子隆宠,也得以在内廷侍宴。此时,朱瞻基左侧主位坐的是胡善祥。原本按照位分,他右侧应该是袁媚儿和曹雪柔两位侧妃,若微入府最晚,位分最低,该坐在下首。可是从一入宫门时起,朱瞻基的手就紧紧拉着若微,仿佛她随时可能会消失一般。
直到入座之时,还执意拉着若微坐在自己右侧。若微自小长在深宫,自然知道宫里的规矩,不仅座次,就是杯碗羹匙,都透着森严的级别与身份,所以她微微有些忐忑,偷偷看了眼瞻基,瞻基则回以一个安慰的眼神儿。
坐在下首的袁媚儿突然响起一阵咯咯的银铃般的笑声。
“媚儿在笑什么?”胡善祥举止大方,面上一派端庄娴静。看得出来,今儿她是精心装扮过的。身上穿的是只有皇太孙正妃才能独享的大红色霞帔广袖对襟翟衣,头上是七翠二凤双博鬓冠,这样的按品正妆让她显得风华绰约,端庄得体中又透着温文尔雅。朱瞻基的眸子微微一扫,与她在不经意间对视一眼,她的脸不由刷的一下便红得如同飞霞流云。朱瞻基看了,心中不免有些怜惜。
第113节:金殿仰圣颜(3)
白白担了三年正妃的名号,却至今没有与自己圆房。即使如此,还要在人前人后保持着一份淡定与得体。以前若微在宫外,自己一门心思只想着怎样才能赢回若微。对于胡善祥,不仅是疏忽,更有着隐隐地恨意。因为正是她的突然出现,才会挤走了从小跟自己青梅竹马的若微。然而如今,若微回来了,两人夜夜缠绵,享受着鱼水交欢的幸事,才知道一个人独守空房的滋味是何得的难挨。想到此,便对她生出丝丝的怜惜与好感。如今放眼望去,不仅是胡善祥,就是温柔如水的恭仪曹雪柔,娇媚艳丽的敬仪袁媚儿,似乎都鲜活起来,看在眼里,也分外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