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进得山门,光德当先领路,过前院,经前殿,才要转到大雄宝殿,突然有个女声喜道:“你怎么才来,我等你好些天啦!”淡绿倩影一晃,已跳到谢君恺跟前。他定睛一看,竟是唐莞。她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瞅着他,颊生红晕,柔柔道:“少林广发邀请帖,我猜想你也许会来,就……就央着爹爹带了我来,果然……果然我没料错。”
谢君恺道:“你爹爹也来了?这么早就上了山,唐门可真是心急啊!”唐莞道:“不只我们唐门,其他门派的人也早到了。”伸手往后一指,说道:“诺,就在那边的一排厢房,我们女眷住东厢,你以后可以到那儿去找我。”顺着她一指的方向,谢君恺正好瞥见李悦随同水霄他们一起拐过大雄宝殿,转眼没了踪影。
唐莞没觉察到他发怔,殷切道:“嵩山附近的风景不错,春天花开正艳,不如我领了你去四处逛逛吧。”谢君恺心不在焉的说道:“不去啦,我累的很,想回房歇歇。”唐莞道:“那你住哪间房,我明儿去找你玩。”
谢君恺心道:“这姑娘也老大不小了,怎么还像个小孩子似的,老想着玩!唐掌门带她出门办事,还真不嫌麻烦。”他也不好意思当面回绝,便随口撒谎道:“我住在……山下小镇的客栈里。我现下还有事要找方丈,回头再聊吧。”一拱手,扬长而去。唐莞哎哎叫了两声,他只当没听见,头也不回。唐莞嗔道:“这个人真是的,人家干巴巴不远千里跑来,就为了见他一面,他倒好,话也不肯多说两句。”
第七回
更新时间2003-9-23 16:22:00 字数:10449
谢君恺赶到时,李悦等人已在一间偏厅禅室内安然就坐。没过多久,两名青年僧人抬了一副软榻,从内室走出,软榻上躺着的却是方丈光悟大师。众人忙站起,光悟的气色不算好,有些无力的招呼道:“诸位请坐,毋须多礼。”
光悟年事已高,郤炀这一剑没立时要了他的老命,已属万幸。光相虽听光智简略提了光悟遭刺之事,却没料他伤势竟会有如此严重,很是吃惊。光悟在武林中威望甚高,无人能及,这些在座的人中,对光悟生死毫不在意的,恐怕也只有李悦一人了。她冷冷的坐在椅上,默不作声,光悟的眼光穿过众人,落到她身上,微微一笑道:“原来女施主也来啦!”
李悦冷道:“怎的?你也认为我不该来,来不得么?”她原指的是光晦在门前拦阻她,不容她入寺一事,光悟不知这份情由,见她态度清冷,心底暗暗叹了口气,说道:“老衲受伤一事,与女施主毫无干系,女施主来去自由,何来‘该’与‘不该’一说?”李悦正待反唇相机,见他躺在软榻上,精神委顿,一副恹恹气息,心中一软,鼻子里轻轻哼了声,瞥开眼去。
光悟眼珠子在各人身上滚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水霄身上。他在后堂已得通报,却没料到打败光晦之人竟是个年纪轻轻的少年郎君,微微一点头道:“好,好,诸位都是英雄侠士,这事原本欲待再等上几日,在锄魔大会时方提起的。不过……”他稍稍转过身去,他身后的一名青年僧人立即奉上一件物什来,那物什用红布密密的包裹着,光悟颤巍巍的接过,拿在了手里,续道:“现下事出突然,老衲也只能不得已而提前公开啦。诸位慧眼,可有识得这件东西的么?”
红布一揭开,众人引颈去看,李悦好奇心起,也忍不住偷偷瞅了眼。那红布上托着件黄灿灿的小东西,她才望了两眼,便情不自禁的“咦”了声。她咦声才落,谢君恺与光相竟也同时惊讶的“咦”了一声。
光悟忙道:“你们可是曾见过?”谢君恺伸手拿起红布上的东西,说道:“这不是那条小金龙么?李姑娘……”李悦接口道:“不是我拿的那个,原来的那个早在山腰间,与那恶贼打斗时失落啦。”
光悟忙询问是怎么回事,谢君恺见方丈问的慎重,便一五一十的将今日下山游玩时,遇见那奇特少女的事说了。光悟愈听神色愈是凝重,嘴里不停嗫嚅道:奇怪……奇怪……“最后说道:”这么说诸位也不识得这‘金龙锥’的来历罗?“神情大为失望。光相问道:”方丈师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光悟叹了口气,光晦忍不住叫道:“还不是你那个大徒弟,他带回消息说,有厉害的对头欲图对少林寺不利!方丈师兄见情况危急,便广邀群雄,召开武林大会,商量锄魔大事!”他说话又急又快,听的人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光相熟知这个师弟的性子,也不着急打断他的话,只是用眼神询问光智。
光智道:“师弟座下俗家大弟子沈汉兴,他半月前被人追杀,幸亏遇见谢少侠拔刀相助救下了他,还劳烦给一路护送回了嵩山。”光相向谢君恺行礼称谢,谢君恺哪里敢受,连忙还礼。光智接着道:“沈师侄拼着一身重伤,带回了件至关重要的东西,交给了方丈师兄。”
水霄忽道:“可就是这枚造型古怪的金龙锥?”光智刚要回答,一旁的李悦插嘴道:“当然不是了。”光晦与水霄齐道:“你怎知道?”两人虽然问的话一般无二,语气与声调却是完全不同,光晦叫道:“妖女,看你还怎么狡辩,这次可是你自己露出马脚来啦!”李悦淡然一笑,说道:“这有何难猜到,你们少林和尚做事就爱遮遮藏藏的,既然说是至关重要的东西,又是什么师侄拼死带回来的,自然不肯轻易拿给我们这干外人看了。”
光相心惊道:“好厉害的女娃娃,她猜到事实也就罢啦!如此一说,倒把那谢、水两位少侠与她拉在了一块。今日少林寺若不把那东西亮出相来,便显得小家子气,处处在提防着他们三人了。”果然,光悟从僧袍袖内拿出一封黄皮信封来,说道:“这便是沈师侄带回少林寺,亲手交给老衲的信函。”说着抽出一张薄薄的信纸来,递给光智道:“师弟,劳烦你给大家念念。”光智迟疑道:“这……”光相忙说道:“师兄你快念吧,好教我们大伙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李悦听他这么一说,知道他是在极力替少林避嫌,嗤的发出声轻笑。
光悟道:“没几个字,师弟大声念就是啦。”光智这才念道:“三月初一,主攻嵩山,铲灭少林,夺回经书。一共十二个字,没有落款。”谢君恺道:“三月初一进攻少林?这是何人所写,好大的口气!”顺眼一瞥,见那信笺上十二个小字,字迹娟秀,似是女子所写。
光悟接回那条小金龙,说道:“这金龙锥当时便插在沈师侄的胸口,也算是个重要的线索,他便一同带了回来。”谢君恺心道:“我给他疗伤时怎的没见过这锥子?”显然当时沈汉兴是偷偷藏了起来的,至于隐藏的目的,自然是不想让谢君恺这个外人知道了。谢君恺想通这一点后,倒也不着恼,只微微一笑。
光悟问道:“水少侠意下如何呢?”他不问其他人,却偏偏询问水霄。水霄暗自沉吟片刻,说道:“我刚上少林,有很多事尚不大了解。只想请教方丈大师一件事,少林寺广发邀请函,请武林同道上嵩山召开锄魔大会,为的可就是这件事?”光悟道:“正是。”
李悦却嗤的笑道:“拐着弯子说话,不觉着太累么?”谢君恺等人皆是一愣,不知她所讲为何意,光悟老脸上闪过一阵尴尬,水霄轻咳一声。
这几人中,光相是第一个明白过来的,当下说道:“女施主说的甚是!方丈师兄,水少侠虽说是官场中人,但他今日孤身上少林,并没有任何官府的意思,方丈师兄尽可放心。”这席话固然说的漂亮,同时也是拿话挤兑了水霄。哪知水霄虽长居官位,性子却很干脆直爽,听光相如此一说,便道:“不然。我今日突访少林,正是奉了太后娘娘懿旨,就三月初一的锄魔大会,前来一探究竟。太后娘娘还命我带了三千禁卫军前来,此刻正候于山脚待命。不过,我毕竟出身草野,也知少林寺召开武林大会或许别有用意,不若娘娘所思虑的那样。方丈大师今日说出实情,如此甚好,只要少林寺对朝廷无异心,我水霄现在就可向诸位大师担保,少林寺当香烛鼎盛,永保太平。”
原来至二月中,太后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虽立豫王为睿宗皇帝,却是居别殿,政事悉听于太后。各地拥护李氏皇族的叛军纷纷涌起,但规模均未等作大,便被则天太后四处派兵给镇压了。少林寺乃武林泰斗,有一呼百应之势,当年太宗皇帝李世民与郑帝王世充作战,少林武僧应邀相助,活捉王仁则,逼降王世充,为李姓大唐立下赫赫功勋。现如今武则天已隐现废黜李氏大唐、自立称帝的野心,但她对少林寺的戒心却一直闷在肚里。此时江湖上忽然传言,少林欲号召群雄聚集,召开什么“锄魔大会”,太后容颜大怒,她一心便认为少林寺公然要锄的大魔头便是她武则天,盛怒中下旨,命水霄带齐人马在三月初一前赶赴少林寺。
这还多亏了太后选中担当此重任的人是水霄,他原是武林中人,不愿见血染嵩山,便命手下精兵山下待命,不得妄动,他仗着艺高胆大,一人上山先探了个究竟。他此刻虽将来意挑明,却也有所保留,事实上他带来的兵马共有一万之众,太后密旨在三月初一当日,将一干与会群雄一网打尽,血洗少林。
光悟虽不问俗事,潜心修佛有三年,但他毕竟心机老练,见到水霄上山,便料知是朝廷起了疑心,为了辟除嫌疑,他这才将原本要在三月初一锄魔大会上要说的事,当着水霄的面,慢慢全盘托出。哪知李悦聪慧过人,听了两人几句对话后,早将个中的原委机窍猜了个七七八八,她心里对少林寺和尚殊无好感,便两次出言挖苦。
当下光悟等五位高僧齐声念了句:“阿弥陀佛,多谢水将军!”光悟道:“少林寺得保周全,老衲等感激不尽。烦请水将军禀明太后娘娘原委,少林寺乃方外之地,皇家的事情,少林寺绝不会出手干预半分。”李悦冷冷讥道:“这便叫识实物者为和尚也。”
光晦气恼的横了她一眼,但因滋事体大,他在水霄面前不敢胡言乱语,只得生自己闷气,狠狠的跺了一脚。水霄听李悦竟敢如此肆无忌惮的讥讽少林寺五位高僧,颇有些惊讶困惑,便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下她。偏巧李悦也正笑吟吟的朝他望来,四目相对,李悦杏靥含娇,柳眉拥秀,冲他嫣然一笑,当真说不出的妩媚动人,水霄一时竟看走了神。
两人这一眼波交流,只是瞬间的事,恰被谢君恺瞧的一清二楚,他心头一颤,一股酸意随即涌上。他原本就对水霄没甚好感,这下厌恶更深,忍不住冲口说道:“也不知是哪位上山时曾言道:在朝为大将军,在野便只是那无影剑。嘿嘿,果然是好个无影剑啊,在下真是佩服之至!”说罢,对那水霄一拱手,冷道:“我还有事,少陪了。”
他不顾光悟几位大师的招呼,赌气似的跨出门去,才出门,李悦脆生生的声音从后头传来:“谢大哥留步,我还有话要讲呢。”谢君恺与她共处了将近半月,她至多也只是生硬的喊他一声“谢公子”,这一声突然改口唤作“谢大哥”,他的心里打了个咯噔,身子像是不受控制似的又转了回去。
李悦笑脸盈盈,掠了掠垂下的发丝,朝他招招手,唤道:“谢大哥,你来。”谢君恺像是着了魔般,不由自主的走到她身旁,低声道:“悦儿,你不生我气啦?”
光智等人暗暗摇头,光相更是大为叹息:“自古道红颜祸水,这少女生得如此娇媚。谢君恺枉称妙手圣医,他一世的大好前途,恐怕便要就此葬送在这少女手中啦。”
李悦对谢君恺微微一笑,说道:“你坐,听我说会话。我见识浅薄,待会儿也不知说的对不对,若说了什么不中听的,你也好提醒提醒我。”谢君恺见她突然态度温柔,脑子里晕乎乎道:“你要跟我说什么你便说吧,你知道的,你现在便是狠狠骂我一顿,我也绝不会恼你的。”
李悦没料到他傻傻的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面上一红,低声尴尬道:“你……你都胡说些什么呀。”声音一顿,她转向水霄,说道:“水将军,少林寺口口声声说与皇家事毫无干系,但请教,公主算不算得皇家事?”水霄大愕,愣了愣,答道:“公主千岁乃皇亲贵胄,当然算得。”
光智与光晦二僧神色大变,均想:“这妖女诡计多端,她强留住谢君恺护在她身边,不知又要搞什么鬼。”
李悦点了点头,问道:“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京城可曾有大事发生?”水霄面色一变,倏地站起,大声道:“姑娘何出此言?”李悦袅袅站起,裣衽道:“回将军,婢子实乃御凤公主殿内侍寝女官,御凤公主銮驾遭劫当日,我随侍在侧,亲眼目睹是个光头和尚将公主掳走。我幸得这位谢大哥仗义相救,流落江湖,一心只为寻得公主殿下,便冒死上了嵩山。哪知少林寺和尚刁蛮无礼至极,不问情由将我打伤,要不是谢大哥医术高明,我哪里活的到今日……我说的句句属实,将军若不信,自可问谢大哥。”她说的话假里带真,真真假假的混合在一块,让少林寺众僧一时无从称辩。
水霄目光凌厉的射向谢君恺,谢君恺不及深思,脱口道:“是没错,那日确是我救了她……”水霄大吼一声,一掌拍在身侧的花木案几上,那茶盏砰地震起老高,茶水打翻,他怒喝道:“好大的胆子!光悟方丈,你做何解释?你可知御凤公主乃太后幼女,当今圣上亲妹,太后更是爱她若掌上明珠。你动一千个、一万个公主都好,却偏偏不该去碰那御凤公主一根汗毛!”
光悟惶然失色道:“哪有此事?”光晦忍无可忍,指着李悦骂道:“你这个妖女,妖言惑众……”他愤愤的跨前一步,谢君恺一闪身将李悦拉到了身侧,光晦眼珠子一瞪,叫道:“好哇,你是摆明了要护着这个妖女啦,且看我这虎爪手下容不容得这妖孽胡来……”双爪探出,迅捷无比的抓向李悦花般的脸蛋,李悦早有防备,头一低,躲到了谢君恺身后。谢君恺伸手一挡,架住光晦双爪,只感胳膊一麻,说道:“大师有话好好说,李姑娘伤后初愈,身子娇弱,实在受不住大师这一掌。”
光晦只觉自己掌心传来一股强力,将他爪劲硬生生压下,惊道:“瞧不出这姓谢的少年竟也如此好身手。”他一天之内,连遇两位少年高手,竟都没能讨到好去,不由又是敬佩又是惭愧。正要大发雄威,横里拍来一只手掌,抓住了他的手腕,抬首一看,却是师兄光相。
光相喝道:“师弟,你怎可如此性急卤莽!”光晦被当头一喝,松开手来,垂首站立一旁,默然不语。李悦探出头来,冷冷说道:“佛门中人却性烈如火,妄动、妄念、妄言,妄行,佛门大戒,你守得几条?照此如何修得正道,皈依佛祖?你念一世经,修一世佛,也是枉然!”
光晦光滑的脑门沁出一阵冷汗,涔涔而下,大悔道:“我……我错啦,我果然错大啦……我,我还修什么佛,我真是枉称高僧,我做的错事何止这些……”愈想面色愈青。
水霄冷道:“这姑娘既是宫里的女官人,我自然也不会袖手任由他人再欺负了她。方丈大师,你欠我一个解释。”光悟面色更白,急道:“哪有这样的事,哪有这样的事,老衲着实不曾听过什么御凤公主……”顿了顿,他声音突然拔高,说道:“御凤?你……你……少侠可是说那公主叫御凤?”水霄正色道:“小公主封号乃先高宗皇帝爷亲赐,正是‘御凤’二字。方丈大师可是想起来啦?”
光悟转头望向光相,后者也是一脸的惊讶。光悟喃喃念道:“……三月初一,主攻嵩山,铲灭少林,夺回经书……夺回……经书。难道……难道指的是那本书不成?”光相道:“我云游归寺途中,隐约听闻此书重出江湖,不敢轻信。难道确是真有此事?”光悟黯淡道:“咱们都想错啦,一直以为这写这封信的人会是她,其实……其实……大大的不对呀!”神情委顿,转瞬似又苍老不少,续道:“三年前咱们便冤枉了她,这三年后,没想仍是在她身上错加了罪名。还扬言道要锄什么魔,师弟呀师弟,咱们要错几回才能悟透啊!”
水霄听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只谢君恺与李悦隐约猜出方丈所指的乃是冷香仙子。光智昂然道:“那也说不准。她‘*’的人半月前公然上少林寺挑衅寻仇,后更又刺伤方丈师兄。这封信明眼人一瞧便知是女子所写,这十二字分明便是她勒令门下徒众,杀上少林,以报三年前的旧仇。方丈师兄号聚群雄,当着大伙的面,意图却是想化解了与她三年来的恩仇。师兄,我看是你太仁慈啦!”光悟道:“出家人当以仁慈为先。三年前,咱们一错在先,三年后咱们又险些铸成大错。幸而佛祖保佑,让咱们得以事先洞晓别情,为时未晚矣。”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论不休,水霄早听的不耐烦了,正要发火。却听殿外响起一声清叱道:“你莫要再缠着我,否则我可真对你不客气啦!”铿锵响起一阵金属撞击声,显是有人过招,又一女子声音道:“小妖女,没想你也会来,很好,很好……看我这次可轻饶了你!”听声音竟是唐家二小姐唐莞。
谢君恺一愣,但见光德、光相两位高僧已抢出门去。李悦心里好奇道:“不知是谁竟也被人唤作‘妖女’?”跟在两位高僧后头跑了出去,谢君恺怕她有闪失,忙尾随于她。
殿外空地上,一团红影里裹着一团淡绿影子打得甚是激烈。那绿影步步进逼,那红影身法灵巧,游走不定,如同一朵飘忽的红云。谢君恺眼见那红云胜火,脱口噫呼道:“英珞!”
那红衣少女听得有人唤她的名字,激斗中回过头来,认出是谢君恺,脸上喜道:“啊,原来是谢大哥,你好么?”谢君恺答道:“你还记得我啊,太好啦。哎哟,你可小心……”
原来,唐莞与谢君恺分手后,心有不甘,便一路悄悄寻来,不曾想路上竟会碰上了东张西望的英珞。唐莞记起那晚在土地庙挨的一巴掌,很是不服气,便上前挑衅。果然两人言语不和,当场打将起来,少林寺有三四个武僧看见后,赶来劝架,竟被两女子三拳两脚打昏。两人又各自抢了柄武僧用的戒刀,一路乒乒乓乓直打到偏厅门口。
唐莞听谢君恺出言相帮,显得很是关心英珞,这情形便与在土地庙那日一般无二,不由又气又怒,心里似打翻了醋坛子,忖道:“好哇,你迷上了这小妖女,心里尽向着她,我……我就偏要她好看!”手里戒刀划了个圆弧,砍向英珞。
刀势来的很急,比方才不知要凌厉多少倍,英珞一个不察,险些被砍中,叱道:“你这人真蛮不讲理的很……”唐莞不待她讲完,一刀又至。她出自唐门,自幼习武,十八般兵器虽不敢说样样精通,却也使来得心应手,非寻常庸手可比。英珞却又不然,她手里的那柄戒刀使来似是颇为不顺,连连数招被唐莞抢得先机,如若不是仗着轻功巧妙,她早伤在唐莞刀下。
李悦看到惊险之处,险些惊呼出声。谢君恺本欲出手,但思及此处乃少林寺的地头,他若一出手,不只削了少林寺众僧的面子,便是那唐门掌门的面子上也过不去了。一时左右为难,脸现焦虑,回眸望向光相等人,见他们气定若闲,只目不转睛的盯着场中的打斗,却毫无劝阻之意。
英珞连避十数刀,直退至角落,眼看已无处可躲。唐莞嘿的一声冷笑,不依不饶的又是一刀反削而至。英珞身子骤然凌空拔起,犹如一只火红凤凰,手中戒刀一抖,自上而下的对准唐莞头顶坠落。唐莞未曾料到她竟有这般古怪的动作,大吃一惊,慌忙就地矮身一滚,避开一丈。只听“叮”的一声,英珞手中的刀尖触地,借着反弹之力,她双脚在地上一点,戒刀快如闪电的刺向唐莞后心。唐莞不及站起,只得又是一滚,险险避开,哪知英珞的刀就如附骨之蛆,始终跟在唐莞身后,如影随形。唐莞连滚四五次,也没能摆脱得了,最后直滚得发髻散落,一身绿衣上沾满灰尘,说不出的狼狈。
英珞这招反败为胜,好不精彩,在场之人顾及唐莞面子,忍住没有喝半句彩,但每个人的脸上却均有赞许之意。李悦却是丝毫不懂这些江湖禁忌的,看到精彩处,忍不住拍掌叫道:“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