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你要是让弟弟去伤害皇阿玛,请恕弟弟做不到,二哥既然是和弟弟一样,那么也没有什么能威胁弟弟的,弟弟就不奉陪了。”
“谁说要你对付皇阿玛了。”太子拉住十阿哥,“哥哥知道你一直想要研究医术,甚至想要对西医方面进行下手,这些贵妃娘娘都不好帮你,不过二哥可以,而且是只要你提条件,二哥一定帮忙,但是二哥也有一个要求。”
“既然是不伤害皇阿玛,那么二哥身为太子,有什么办不到的,要是二哥都没有办法,弟弟怎么可能会有办法。”
“二哥是要用你的医术,你不用推辞,二哥提供供你解剖的尸体,保证没有人知道,另外你所好奇的巫蛊一类的,二哥也能帮你,你说怎么样。”
“二哥要用巫蛊之术。”
“我不用它,如果用它估计也瞒不过你。”太子说道。
“二哥既然这么说了,你要求的弟弟先听听再说。”
“二哥查到了你这几年的研究,真的是成果斐然呀,所以二哥才找你,简单一句话,你帮二哥想想办法,下点药,让二哥能以病弱之身脱离这太子之位,二哥可不想再被圈禁了,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老十完全傻眼了,怎么觉得是自己在做梦,还是太子在说胡话,胤誐凑到胤礽跟前,伸手就往胤礽的额头上摸去,“没发烧呀,那就是我听错了。”老十诊断完毕自言自语的说道。
“你二哥我没发烧,也没喝醉酒,更没有吃错药,你也没有听错话,你就说你到底答不答应吧。”
老十完全无语了,“太子,你可是太子呀,皇阿玛现在对你的重视连我这个不太关心事情的人都知道,你怎么会这么想。”
“我经过百年的漂泊,重生以后,我就对那个位子完全没有想法,二哥我已经尽了一个大清太子的责任,剩下的重担,既然是老四后人惹起来的,就应该他这个祖宗去收拾,更何况现在的大清已经不可能走上前世的老路,我不想在将来在过圈禁的日子,我想去世界各地看看,只能在北京的日子我过得够够的了。”
不知道是不是胤礽的最后一句打动了老十,老十激动的说起了自己的漂泊岁月,胤礽也顺势提起了自己,胤礽要比老十好的多,他能在北京到处溜达,什么地方都能去,就是不能离开北京,老十听了,那个羡慕呀。
说着说着两个人越说越来劲,老十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说:“二哥的话有道理,皇位没有什么好争的,四哥的子孙惹出来的自然要他来收拾,二哥这个忙我帮了,但是二哥答应的我的呢。”
“十弟研究所用,二哥一定全力相助。不过十弟要想出办法以后,二哥才能完全相助,不过为了表示诚意,二哥先给你所要的千年灵芝,另外在给你一些进贡的良药,这些估计只有皇阿玛和我这里才有,十弟你要好好用呀。”
老十高兴极了,从太子手中拿过药材看了看说道:“二哥,还是你这里的东西好,弟弟找了很久的,你这里都有,你要的没有问题,最多半年弟弟就完全能解决,不过二哥,你真的想好了吗?”
“二哥主意既然拿定,就绝对不会更改,重生的这几年,二哥已经为大清做了很多,二哥只想顺利脱身,不想让兄弟的内斗来使大清陷入九龙夺嫡的尴尬,这样能使大清更快速的发展,二哥也不会因为在太子之位时间过长,让皇阿玛有忌惮之心,与其将来兄弟内斗,不如二哥自动退出,二哥看的远,希望能将来去转战海外,这到时候还是需要十弟帮忙的。而且二哥保证不让老八和老九落得前世那样的下场,要知道,历史的惯性是很大的,你帮了哥哥撬动这个环节,哥哥就一定有能力改变原来的命运。”
胤誐听到这里,才真正的安心了,九龙夺嫡也是他心中的一块石头,八哥九哥原来的结局他当然想要改变。如果太子能跳出来,那就完全是另一番天地了,自己要是能征战海外,老十实际上也是以战争狂人,这下子是真的动心了。
“八哥九哥的忙,二哥一定要帮呀。同时二哥你将来要是能出征海外的话,一定要带上弟弟,弟弟也不想去当九龙之一了,弟弟不求能帮到二哥,只要能当个马前卒就行了。”
“十弟岂无用武之地,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
“就这样说定了。”
交谈完毕的两人相互笑了笑,老十也就告辞了,他是带着找了很久的药材高兴的走了。
太子这边还在想:“十弟,这九龙能不能凑齐,我是真的不知道了,不过二哥答应你的,会替你办到。”说着太子悠悠的想着:“大哥,弟弟已经有办法解脱了,估计将来你就是知道老十有这样的能力,老十也是不能帮你脱身了,老十上了弟弟的贼船,基本上他就不用下来了。大哥不是弟弟不考虑你,只是弟弟还是先要顾及到自己呀。”
太子看着窗外初升的太阳,觉得曙光就在眼前了。
第二十三章
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乾清宫。
康熙看着窗外的鹅毛大雪,大地上白茫茫的一片,感慨道:“真是瑞雪兆丰年呀。”
旁边的李德全看着康熙的脸色,觉得还好,就顺着康熙的口气说道:“可不是吗?估计明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了。万岁爷随时关心江山社稷,百姓福祉,是万民之幸。我这个当奴才的,能伺候万岁爷,也不知道是几世修来的福分呢。”
“你这个奴才,真的是越来越会说话了。”
“奴才不是会说话,而是奴才说的是实话,万岁爷关心百姓当然是好的,不过您也要当心自己的身子呀,这天气冷您还是不要在窗边了,万一受了风寒,那太后主子也不会饶了奴才呀。”李德全看了康熙一眼,看着康熙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毕竟伺候多年,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样的话。
“主子,您就当是心疼奴才吧,咱们不要在待在这里了。”
“好了,好了,什么话都让你说了,朕这就离开窗边,你这个奴才呀。”康熙笑着笑着走进了内堂。
康熙今天的心情不错,弘旭已经满周岁了,虽然周岁礼的时候康熙没有在京里,但是专门下旨大办,唯独抓周是康熙回来以后进行的,结果这个孙子真的不错,康熙的贴身玺印被他抓住了就再也不放手了,后继有人了呀,康熙感慨。
所以康熙非常高兴,加上昨晚大雪纷飞,预示明年的丰收,康熙今天的兴致当然不错。
大清后继有人了,胤礽越来越有太子的样子,是个模范的储君,加上弘旭,朕真的是欢喜呀。重生八年了,朕兢兢业业,朕不担心朝政,不担心后世那些情况的出现,这些朕都能处理好,唯独担心这些儿子又会争斗,虽然朕有法子让他们斗不起来,但是朕不可能打发掉所有的儿子呀,现在好了,保成真是争气呀!哈哈!不过有些事情朕也要处理了,东北,东北,哼。康熙自己的想法当然没有别人知道。
但是康熙也不知道太子的打算,更不清楚太子已经找好了后路,连接替他的人选都找到了,四四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被太子认定是自己最好的代替人,谁让四四前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
又快要过年了,滢心这边打着算盘心里在不停的盘算着,“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呀,转眼间她都嫁人好几年了。”
王府的收入不错,以后自己就不用在这方面操太多的心了。
弘旵这时候摇摇晃晃的进来了,“额娘,额娘,抱抱。”
弘旵已经会跌跌撞撞的走了,一见到滢心,就让她抱,这边的弘昭倒是很乖,基本不跟弟弟争抢什么,就是有好东西,也是让给弘旵,很有哥哥的范呀。
滢心对这样的弘昭很满意。把功劳都放在自己身上,自己真的是很会教儿子,自己的儿子多好,这么小就知道疼爱弟弟,将来肯定不是跟九龙一样,就爱折腾自己的阿玛额娘。
滢心抱起弘旵,这个儿子可没有弘昭那么胖,滢心抱起来要省力的多。
抱着自己的儿子,滢心就在院子里四处溜达,旁边的丫头这时候就拿着虎头,兔子耳朵等来逗弘旵,弘旵就会央求着要玩,滢心这时候就能够解放了。
旁边的弘昭真的是已经大了,就在旁边笑着,有的时候四四也看见了这样的场景,什么是一家人,眼前就是最好的解释。
鞭炮声起,新年到来,康熙三十八年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从这一年起,陆陆续续的事情不断发生,大清从康熙三十年一直开始酝酿终于量变导致了质变。康熙后来回顾,自己的儿子就是陆陆续续从这一年开始逐渐逃离自己为他们画的圈子,结果自已就遇到了一个帝王从来没有想过的难题,而自己还不得不解决这个难题。
康熙三十八年正月十六,乾清宫里,康熙看着尼布楚条约的内容,暗自嘀咕:“差不多是时间了。”
康熙重生在三十年,但是在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尼布楚条约就正式签字,这虽然是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一个条约,但是大清做了很大的让步。从后世回来的康熙早就有心要改变,但是一直都没有准备好,如今的大清是兵马强壮,火炮犀利,条件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康熙就有心向沙俄动手了。
所以一过十五,康熙就暗招索额图,示意他前往边境,就尼布楚条约方面与沙俄进行商谈,要让沙俄一方主动毁约。
索额图通过康熙的暗示,已经明白,大清就是要打这一仗,这件事情自然不会瞒着太子,但是康熙的这个决定打乱了胤礽的全部安排。
毓庆宫里,太子看着自己刚刚得到的消息,左思右想,命令侍卫说:“你去请大阿哥前来。”
自己的安排看来是要推后了,与沙俄的交战,自己不能不参与,自己不能不尽力,不过就是晚脱身一年半载的,也没有什么,但是大清,只要胜利了,那么就可能通过沙俄插手欧洲,这是一个良机不能放弃。
胤礽拿定了主意,不过他倒是忽略了康熙怎么会想起来对沙俄动手呢。
一会儿,大阿哥来了。
胤褆一进门就说,“这年虽然过完了,但是怎么也算是个年尾呀,太子把我找来,是喝酒呀,还是聊天打屁呀。”
自从胤褆跟胤礽说开以后,胤褆在太子面前的说话就越来越随便,胤礽基本上对这个大哥已经无语了。
“皇阿玛要对沙俄动手了。”
“你说什么,这个消息是真的。”本来还打算调侃太子几句的大阿哥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一本正经起来,精气神完全就不一样了,难道这就是战争狂人的表现吗?
胤礽看着胤褆一脸激动的神色,有些无语的说道:“自然是真的,皇阿玛让索额图暗自前往,估计是要让沙俄一方先行毁约,估计一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了。”
“避免,为什么要避免,策妄阿拉布坦已经被咱们消灭了,我正不知道怎么对沙俄动手呢,结果这机会就前来了,皇阿玛也真是圣明,知道蒙古已经完全依附咱们大清,就放下心来要向沙俄开战,这是好事,你怎么还想着避免,你还是不是爱新觉罗家的人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大清以后…”
“我知道,我知道。”胤礽赶紧打断胤褆的话,不打断不行呀,不然胤褆还要说多少才能停,胤礽小心眼的在想:“难道你比老十还惨,老十是基本上就混医院了,难道大哥你就是混小黑屋了,怎么在我面前就这么跟打开话匣子似地,一说就没完。”
“大哥,我的意思是战争要爆发了,我们要准备好,我没说要避免,你怎么就听话听半句呢。”
“看来是我听错了,大哥给你道个歉。”胤褆有些不好意思,刚刚说完就给给胤礽行了个礼。
“大哥,你这是做什么,你我兄弟之间不用这样。”胤礽急忙扶起胤褆,心里却在想:“大哥你真的是不想挣了,要不然你见到太子也不行礼,相反误会了弟弟却要道歉,但是大哥弟弟对不起了,弟弟的动作在先,大哥你可是要多担待了,现在还没有八爷党,大哥,弟弟估计是要拖累你了。”
“你没有怪我就好,太子,你今生可是要做好这个位子,我可是只想打仗,不想别的了,大哥跟你是前世对手,今生就只剩下兄弟了,大哥就靠你了。”
“靠山山倒,靠水水干,靠人人跑,我的哥哥呀,弟弟嘛你估计是靠不住了,你只能靠你自己了。”胤礽听了心里在说.可是这话当然不能告诉胤褆了。
“大哥,言归正传,弟弟让你前来,就是商量这场战争的如何能让大清以最小的伤亡获取最大的胜利。”
“火炮武器方面不用你我担心,估计你那里鸭绒之类的研制已经成型了吧。”
“这个基本没有问题。”太子说道。
“地图方面,你我都曾经派人前往绘制过,这个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
“不仅仅是你我,皇阿玛早就派遣过,估计这些都已经准备好了,这些我也是刚刚通过索额图才知道的,加上你我当初的分工绘制,与皇阿玛那里的地图互相对照,应该能加大地图的准确度。”
“这样就好,剩下的…”
“………”
两个人一直在计划着,足足两个时辰,大阿哥才出了毓庆宫,然后直奔乾清宫。
“儿子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
“胤褆呀,你来见朕有什么事情吗?”
“儿子刚刚从太子那里知道皇阿玛似乎有意对沙俄用兵,儿子跟太子讨论了一番,儿子请旨,请皇阿玛恩准,儿子不求主帅之位,但是让儿子当先锋吧。”
康熙已经得知太子和大阿哥在毓庆宫里密谈超过两个时辰,虽然康熙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但是康熙倒是没有担心过。果然胤褆的话语不出自己的所料,康熙暗自高兴。
“你真的要去,决定好了。”
“儿子是真的想前往,真的决定好了。”
“好,既然如此,朕答应你。”
“儿子谢过皇阿玛。”
“你下去吧,有事朕会找你。”
“儿子告退。”
过了两天,康熙下旨封胤褆为盛京将军,前往盛京主持事务,同时暗自吩咐了胤褆很多。胤褆听了康熙的安排离开京城飞奔盛京而去。
这边太子得到消息以后也暗示了索额图全力相助,康熙得知太子的举动以后,本来就对胤礽满意的康熙更是觉得安慰极了,可是没有多久,太子就自己挖了个坑吧自己埋了,问题是康熙还不知道呀。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完毕,好累呀,明天能不能请假休息呀
第二十四章
康熙三十八年二月,滢心在雍郡王府里迎来了一大一小两位客人,来的是谁呢,是贾敏和她好不容易生下的儿子林璟玉。
贾敏此次前来是真心感谢滢心的,“福晋,如果不是您派的人,只怕我的儿子就保不住了,此恩此德,老爷和我真是…”
“什么恩呀,德的,只能是你的福气到,我又没有做什么。你我一见如故,那是我愿意做的。”
“福晋,我,我…”
怎么回事呢,三十七年,康熙奉太后銮驾至塞外,滢心也去了。贾敏本来在八月就应该生产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小家伙就是不出来,这大家也没有什么好方法呀,只好等了。
结果一等就是就等到了九月,九月十二那天本来贾敏就不应该随便走出自己院子的,但是临时娘家大嫂也就是张氏前来,本来张氏是要去见贾敏的,当时贾敏正在院子里面走路,为了能生产顺利,她每天都要多少活动活动。
当听到自己嫂子来的时候,觉得去看看也好,反正没有两步路,张氏当时正在往贾敏的院子走来,巧不巧,贾敏不知道是没有站稳还是脚上一滑,就径直跌倒了,这下可吓坏了一群人,这就要说,滢心考虑的非常周到了。
滢心当时通过自己弟妹瓜尔佳氏送给贾敏的嬷嬷有生产经验丰富的,姓韩,还有就是手脚利落的,姓赵。
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很着急,结果那个赵嬷嬷眼明手快的用自己当了贾敏的垫子,这样贾敏才避免了直接跌倒。
虽然没有直接滑倒在地,但毕竟是动了胎气,而且貌似挺严重的,当时贾敏的嫂子张氏着急坏了,急忙派人通知林如海和贾母,林家自己也是备好了嬷嬷。
但是因为还是受了碰撞,贾敏有些难产了,幸亏韩嬷嬷大显身手,最终通过自己的能力使贾敏母子均安,令林家后继有人,林如海有了自己的嫡长子。
事后林如海了解了始末,贾敏滑倒的地方倒是没有什么人动手脚,但是因为贾敏当时不常出院子,丫鬟当时没有注意,将水不小心洒在了那里,石头路遇水容易滑倒,贾敏不小心没有注意所以成灾了。
林如海通过大夫了解如果不是赵嬷嬷当了垫子,后来韩嬷嬷的接生水平比较高,那么严重的可能就是一尸两命,好的情况也是胎儿难保,就是现在这样母子均安的情况下,自己的夫人两年之内也难有子嗣。
所以林如海对四阿哥和四福晋真的是充满了感激,但是自己是一个小人物呀,四阿哥用得着这样费心拉拢吗?难道四阿哥觉得自己真的有入阁的一天。
林如海,你想多了。
林如海知道四福晋派的人明面上是通过自己的知己好友鄂尔泰的夫人,也就是四福晋的弟媳派来的,所以自己也不能明面上去感谢四阿哥,但是林如海将这暗暗记在了心里。
林如海只能让自己的夫人贾敏前往答谢,同时带上了自己的儿子表示自己的诚意。
滢心在贾敏前来之前通过自己派去的两个嬷嬷已经了解了情况,于是笑盈盈的说道:“你说你一个人来就好,还带着孩子,这孩子还小呢,万一着了凉那就不好了。”
说来孩子的运气不错,贾敏虽然伤到了,但是孩子因为是已经足月,生出来以后倒是非常健康可爱。
“这孩子身子不错,而且早就过了百日,如果是其他地方,我还能不带他,但是福晋您,可是我们母子两个的救命恩人,怎么能不带璟玉前来看看自己的恩人呢?”
“璟玉,孩子叫璟玉。”
“我们老爷说了璟是玉之光彩,家里这一辈的有个玉字,双玉之光,温润吉祥,所以起名叫做璟玉。”
“这名字不错,寓意很好呀。”滢心心里在腹诽康熙,你说人家探花多会起名字呀,可是我家儿子呢,弘昭还好,弘旵就太可怜了。
滢心这样认为的原因就一个,那就是旵字她不认识。
所以不管寓意,自己就是认为自己的儿子在一定程度上被康熙虐待了,你说别人的名字一看就知道叫什么,自己的小儿子呢,说不定,别人一看,直接就是错别字叫出来,而自己的儿子还不知道,别人以为喊了半天,自己的儿子故意不答应,这样儿子说不定就把人给得罪了还不自知呢。
滢心看着林璟玉,“这孩子真的很可爱,你看白白胖胖的。”说着说着,滢心让人拿上来了她早就准备好的见面礼。
一幅银质长命锁,一个翡翠观音玉佩,还有两幅婴儿带的小镯子。滢心说:“东西不多,这里的那个观音玉佩是请高僧开光过的,又在在佛前受过香火,说不定倒是能给孩子带来一些福气。”
“福晋,真是谢谢了。”贾敏是真心感激,贾敏自然知道滢心口中的高僧自然不是一般人,那应该是自己求都求不到的,当下贾敏就决定,玉佩一定要儿子贴身带着,这样才能保佑自己的孩子平安康泰。
滢心选择玉佩也是有心的,虽说康熙年间的翡翠不怎么值钱,可是不知怎么回事,本来应该在乾隆年间才开始走红的翡翠现在已经升值不少了,滢心准备的这个可是帝王绿,现在已经是万金难求了。
滢心心里嘀咕:“这下贾敏的儿子有玉了,看贾宝玉的的玉佩呢。”
滢心知道宝玉的玉应该是很难得的,所以自己用一般的估计是比不上,所以才在刚刚走红的翡翠中选择了帝王绿,这样一来应该不会输得厉害了吧。
滢心的小心思自然没有人知道,贾敏又跟滢心说了好一阵子,见天色不早,才动身告辞了。滢心是亲自送到了府外。
四四倒是也知道自己的福晋的安排,也知道自己的福晋与贾敏交好,但是不知道滢心的心思。虽然林如海也出乎他的意料,毕竟这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呀。
四四没有怀疑自己的福晋,因为四四知道鄂尔泰和林如海关系极好,而且滢心跟贾敏认识也是通过她的弟媳瓜尔佳氏,两人以前并不认识。这之后才和自己的福晋关系日益深厚。
四四对林家,对所谓的四大家族不怎么伤心,那是当然呀,现在可是爱新觉罗家族当政,什么四大家族,八公之类的在皇族面前都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不过奇怪的是这里没有什么北静王、西宁王之类的,就是八公也只有荣宁存在,反正没有太多要费心的四四认为更好,不管是所处的什么世界,自己现在可是真是存在的,大清也是真实存在的,改变这些又没有改动历史以后现在的自己是否消失的担心,那就足够了。
康熙三十八年三月来到了,这个三月里,发生了一件让无数读书人、朝臣关注的大事。
这事既不是康熙的万寿,也不是三年一次的科举,而是当朝的三阿哥居然发现了记录商朝的文字、文化的龟甲,这是何等的大事,消息刚刚传出来,就惊动了整个北京城,相信很快就能传遍整个大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