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那困扰后宫多日的鬼.竟是先帝生前打入冷宫的妃子。”周文摇头叹道:“打入冷宫十多年,先帝死后,妃殡太多,这人……就不小心被淡忘了,也没上到陪葬名单上,身边的宫女也死了,这几年还是靠宫里的老太监替她送送饭……这几个月,老太监太老了挨不住劳动,总要躺着几天,这几天那鬼,不,那太妃就……自个去找饭,路过宁安宫被人当鬼了——唉!”周文再叹:“听说皇上召那送饭的老太监来问话,那老太监说是怕往上报了,这先帝妃子……只怕也逃不了一死,所以……”
“皇上嘟有这么坏?”庞何想叹又不敢叹。怕一叹就折命,她还有胖小子要养呢。
周文笑道:“是啊,现下那先帝妃子被送到慈寿宫那儿养老了,皇上圣明啊!”
庞何微扬着眉,慢慢打开随身的扇子。“周兄,你对这种事真是掌握得透彻啊!才一个晚上,竟然能八卦到绝对真实?了不起。”
差点让她以为宫里七大秘探现身了呢!周文笑笑。“庞何,也不是只有你有恭亲王这靠山啊!今年年初我认了皇上身边喜公公当义父,他自然熟知一切……那个,听说你要送给赵子明一幅美人春睡图……也送我一幅吧。”
啪的一声,庞何合上扇子,眯眼拎起周文的衣领道:“周大人,我庞何最喜欢送人一幅血溅大人图,你要不要?”
周文自是明白他言下之意,沮丧道:“不给就不给吧——听说,你扮女装的模样只有太后太妃皇上恭亲王看过,实在是……”
话还没说完,他双膝一软,被踢得跌坐在地。
周文不敢发怒。皇上身边的喜公公地位颇高,但哪高得过国舅跟恭亲王啊……
他步进书室,看见李大人睡倒在桌上,还拿着墨笔呢。他叹道:“李大人,您也太努力了吧,年纪都一大把了,还熬夜译文。”
听到扇子落地的声音,他回头一看,庞何正傻眼望着李大人。
他心知有异,问道:“怎么了?”
庞何赶紧上前,轻轻碰触老人的鼻下。
周文脱口:“庞何你这……”
“走了。”
周文腿又软了。“死、死了?”
“嗯。”
周文半爬半奔,奔出翻书房喊道:“不得了了……”
庞何望着老人像睡着的脸、跟她爹真像啊……正因为她曾看过爹走的模样,所以一看见李大人就知道他也走了。庞何看向桌上散乱的纸张,以及译到一半的书。
翻书房的官位不算高,只能说是有知识有学术没野心的人最是适合这个位子,当然也有像周文那样半吊子的学士。她翻了翻那些译过的小说。陌凤小说共有七册,李大人才勉强译到第二册结束,为了这七册小说,值得吗?
天朝不记载野史,也不准民间论皇宫是非,不准成戏不准书,但其它小国不同,陌凤国这七册虽带强烈淫乱,但却是以宫廷皇室为主,最终覆灭的故事。这种书册译成文后是绝不可能由天朝皇宫流入民间毁坏皇室声誉,但,它绝对会先送到皇上面前让皇上过目的。李大人想让皇上体会什么吗?庞何自知己身任性惯了,无法拥有高尚的意志与目标,但起码她可以做到一点。她慢慢跪下,小心地取过李大人手里的墨笔。喃喃道:“李大人,你看见我爹时,倒可以跟他切磋一番。平日你跟我也不怎么交好,不过,我一向很尊重你的,光看我没找你麻烦就知道?你安心的去吧。”
语毕,沉默一会儿,磕了个头,当是送老人一程。周文狼狈地带人进来,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庞何,是在捡东西吧?
----本作品由派派txt文学论坛: http://.txt. 之“﹎."滣ル”整理收藏! 。----
------------------------【如需更多好书,欢迎光临派派论坛 http://.txt./?u=271541】-----------------------
第九章
天朝康宁八年秋,李大人死后三天.翻书房里学士各自在译文时,有太监扶着周文进来。
“周大人怎么了?不是上朝了吗?”有同僚接过周文,一看那臀后都是血迹。不禁骇然。“皇上赐打的?”
那太监点头,道:“喜公公也挺生气的,周大人不是在翻书房译文吗?怎会连点番话都不会讲?”
庞何打着哈欠,自屏风后现身,她一脸困意看看已经痛得晕过去的周文,她也不不记得周文会番话啊。
有同僚低声道:“往年各国使节来访,都是李大人去搞定的,这机会也是不多,通常都是其它小国学天朝语言,天朝人学其它小国语言是很丢脸的……这使节难道一句天朝话也不会说?”
那太监看着翻书房的七八个年轻学士,最后锁定自己的鼻子,平板说道:“皇上有旨,立派翻书房的大人上朝。”这句话让向来安静的翻书房炸开了。
“上朝干什么?”有人失声叫道。不用问也知道,上朝要跟它国使节沟通,之前周文的义父喜公公看这是在皇上面前出头的机会,立刻进言说周文精通数国语言,周文硬着头皮上场,掉了屁股肉回来,谁还敢去啊?谁会讲啊?
有人喃喃道:“那使节不会讲天朝话,来天朝干什么?”
太监继续看着鼻子道:“奴才扶着周大人回来时,喜公公要奴才转告各位大人,那使节分明是存心看天朝笑话,泱泱天朝怎会连个人才都没有,皇上正火着呢,无论如何,翻书房是得摆平这事的。”
学士们面面相觑,只恨李大人早死了三天。以前,李大人就算遇有不熟的语言,一半比手划脚也能猜出来,周文想必要用这方法却失败了,谁还敢不要命的去比手划脚啊?这一比是断手断脚的回来吧!
“皇上下令找哪位大人啊?”庞何问道。同僚个个回避着太监。那报讯的太监瞄了眼庞何,赶紧收回目光,看着鼻子道:“皇上没说,只要派个大人过去。”
因为皇上根本不了解翻书房的人才吧,庞何又随口问道:“哪个国家?”
“是东阳国。”
“东阳国?”有人低叫:“十万八千里远的小国呢,我只懂小楚过的啊——”
庞何正打着呵欠呢,忽地一顿,精神来了。她来到太监面前 又问:
“除了皇上,还有谁在?”
小太监觉得自己鼻子很好看,继续看着答道:“还有恭亲王与摄政亲王都在,一朝大臣也
都在。”
师父也在,师父懂东阳国的话却不吭声……她眨眨凤眼,举手。
同僚们瞠目结舌,看着庞何高举的手。
小太监又在观察自己弧度很美的鼻子道:“皇上悄悄跟喜公公吩咐了,庞国舅可不必来。”扇子立即去向小太监的后脑勺,但见这小太监意志坚定, 绝不因暴力屈服,庞何遂及时住手。她眼珠一转,咕咕怪笑道:“改明儿,本国舅要喜公公拜我为义爹。”
小太监一呆,终于把目光自圆鼻上移开,停在庞何刚睡醒但很灿烂很容易迷乱人意志的丽容上。
庞何再微微一笑道:“你说到时候,我要他做什么他还做不做啊?”那言下之意就是,到时要喜公公整死他这个小太监,喜公公也绝对会整下去就是了。
庞国舅的名声,这刚进宫的小太监早就—清二楚,他立即见风转舵答道:“皇上有旨,宣庞大人上朝。”
小皇帝目瞪口呆了。
满朝大臣也目瞪口呆了。
东阳使节更是目瞪口呆了。
坐在小皇帝左侧的恭亲王垂着眼,嘴角扬着隐约的笑,他并没有目瞪口呆。坐在小皇帝右侧的摄政亲王也没有目瞪口呆。时间回到一炷香前,当小皇帝见到上朝的人是庞何,他直觉就是要这混蛋退下。庞何呢!他可以罩庞何一辈子,前提是,私下。庞何当众丢他的面子,他有心要保也保不了啊!
他用着眼神对着进殿的庞何如此诉说:混蛋,你看见周什么的下场了吧!
庞何凤眸弯弯,眼神道:看见了!
看见了你还来?翻书房里没有人,还是你怨朕母后,所以要让朕没面子?
这眼神肯定太复杂,庞何竟然看不懂,还全身洋溢着欢喜的笑意,上前作揖道:
“皇上万岁,臣,翻书房庞何。”
小皇帝又气又怒,狠狠地瞪了庞何一眼,又看向那会人发恼的东阳使节。
那东阳使节早就傻眼,显然从未看过如此绝色的人儿,可惜,天朝文武大臣熟知庞何之恶,早就对庞何美色麻痹了。小皇帝扫过一朝大臣,赫然发现大臣们都目露异色直看着庞何。他内心惊讶,又仔细一看庞何,这小子,不,这舅舅眉开眼笑,像春天开了花一样,春色满景,他心一跳,平常庞何不是这样的,难怪大臣都傻眼了……他又瞄瞄神色自若的恭亲王,再看向庞何。
这舅舅真是女人么?竟然对他眨眼!他的面色微红,咳了一声,眼色微眯。
既然如此,舅舅你不要令我失望。
庞何眼眸大张。快来快来,我等着接招呢!
小皇帝暗骂一声,这时就看懂他眼神啦!
他深吸口气,沉声道:
“东阳使节,庞何乃是朕最为倚重的译官……”他很言不由衷地说着,但面色还是要维持
稳重,当皇上的时常要言不由衷的,他早已体会。
庞何可是他最看重的舅舅,但绝不是最倚重的人才,晚点他就要丢脸了。东阳国分明看他年幼,故意欺他。晚点,他该如何保住庞何的屁股呢?晚点……他就一直维持目瞪口呆的表情到现在因为,他从不知这个时常无事生非的舅舅竟然会东阳国的语言,听起来很流畅……虽然他不大懂,但似乎比李大人说得还好,甚至庞何还很自负拒绝比手划脚。
最后,庞何以东阳国与天朝语言各说一次:
“天朝如庞何这等人才,多不胜数。本来以天朝威名,是不必学尔等小国言语,但吾皇向来尊重各国文化,特要天朝青年学子多学些异国语言,方便交流…以庞何为例,不过二十出头,就学会了……”她来回数着十指,一时之间数不清到底学了多少国的言语。
太扯了,舅舅。小皇上掩嘴咳一声。
庞何有点遗憾,收敛道:
当我算清楚了,我会上东阳使节府上再交流交流,顺道请教贵国文化,它日若能出海,必
想一访那女人跟男人一样高大强壮的东阳国!“
那东阳使节大喜,没料到天朝竟有人注意远方小国的特性。
小皇帝马上收拾善后,送走使节。他怕再不收拍,就真的要露馅了。
庞何笑眯眯的。小皇上沉默地看着她。庞何还是笑眯眯地,然后补上一句:”皇上,臣不辱使命啊!”打赏打赏!
“……”小皇帝终于笑了,难得哈哈大笑地看看恭亲王.故意问道:“皇叔,你道该赏什么给庞何呢?”
恭亲王沉吟半天,温声回道:
“今天庞国舅算是替天朝解了围,自然该赏她真正想要的东西才好。”
小皇帝叹了一声,“正是啊!”他没问摄政亲王的意见,直接对着庞何道:“朕一向自以为天下事哪有能难倒朕的呢,哪知,一个小小东阳使节竟让朕说不出话来,朕连他的国家女人跟男人一样高大都不知情,庞何,你说,你怎么学会它国言语的?”
庞何笑道:
“臣自幼多病在床,无聊时先父曾跟臣形容书上各国风俗民情,也有其它小国定居在天朝的百姓,仰慕先父之名而来,教会臣几句,因此引起臣的兴趣……”后头为了师父努力学各国话就不必多说了。
“朕倒不知,你竟会东阳言语……”他有点恼儿。
“因为,臣向来主张韬光养晦嘛。”她理所当然道。世上任何人都懂韬光养晦,惟独庞何最不懂吧!小皇帝想笑骂她又不能当场发作,只好憋着笑改口:“好了,领赏吧!”庞何连忙撩过袍襟跪地。“谢皇上!”
“你——想要什么呢?”
“李大人生前尚有陌凤国的译文没有完成,臣想接下李大人的工作,在皇上大婚前完成此事,亲将这六册书籍交给皇上。”
小皇帝一愣。“你也懂陌凤国文字?你还懂哪些?”
庞何数了数,再数了数……
“好了好了!晚点再问你事。”小皇帝瞪着她。
她笑得眯眼。
以为朕不知道吗?你根本是以退为进。小皇帝扫过满朝文武那副不可置信的表情,他也不可置信啊!庞何呢,打赏时不讨个好东西,却来搞尽忠职守这一套,可能转性吗?他又瞄瞄身边的恭亲王。恭亲王虽是垂着目,但小皇帝可以清楚地看见他这皇叔唇角挑了起来。庞何,你真能让皇叔笑得如此开怀吗?
小皇帝撇撇嘴,朗声道:“庞何,你对朕天朝的心意,朕真是感动……既然如此,朕,愿允你一个愿望。”她笑得差点没满朝春花飞舞了。
“皇上英明啊,臣自幼听先父说各国故事,心里总想着能到各国去见识,当然最主要还是想宣扬天朝威名,哪怕是天边的小国也要让他们知道咱们天朝咱们皇帝……”
“够够够,想要海令?”小皇帝直接挑明拿她没辙了。她再笑下去,谁都腿软了,他也不想腿软地爬下龙椅。他发怒地瞪着那真的腿软的大臣们,就没一个人禁得起庞何的笑吗?
他又偷瞄身边的喜公公,喜公公站得笔直,果然是太监,已经无动于衷……他眉目上挑,看着喜公公目不斜视地看着地上,不敢抬头再向庞何。小皇帝叹息。
她咧嘴一笑:“皇上圣明,臣确实想要海令!”
“这海令,已经有十多年没人拿过了,朕想让它回到适合它的人手里。”小皇帝嘴角浮起温柔的笑,甚至连语气都有点柔了:“朕允长年心愿……”“太后驾到!”小皇帝一怔,也看见恭亲王长孙励终于抬首。庞何暗捶一下膝。早知如此,刚才多邀什么功,速战速决,生米做成熟饭,太后来了也是白费工夫!
喜公公附在小皇上耳边低语什么,小皇上点头,面无表情道:
“回头,你解决吧,朕的身边不需要通风报信的人。”
那喜公公低声说:“是。”
天朝后妃不能走上金殿,遂在皇上龙椅后搬过玉锦帘子,未久,有人在帘后坐下了。
小皇帝起身对着帘后道:
“不知何事,母后怎来殿上呢?”
“今日听闻庞家国舅为天朝立下功劳,正好,哀家有先帝秘密留下的遗诏,正与庞家国舅有关,趁此宣诏吧。”
小皇帝不以为然道:
“父皇有遗诏,儿臣怎会不知情们呢?”
“此事自是极属机密,原该是上大婚时示诏,但若是让庞家国舅远走海外,那就来不及了 。喜公公,还不快来宣诏。”庞何一脸疑惑看向长孙励,长孙励依旧坐在椅上,摄政亲王也在位上,仿佛太后只是闲话家常而已,没什么重要事。哪
来的遗诏?
小皇帝淡声道:
“诏书拿来,朕看看。”
帘子后面迟疑一下,而后太后道:
“交给皇上。”
喜公公连忙接过,垂着头来到小皇上面前摊开。
小皇上看着这诏书,神色自若,并非无任何惊讶,只道:“父皇临终前真是神志不清了,竟然写下如此诏书。”
“皇上念诏吧。”
“既然都已神志不清了,又何必去公诸于世呢?喜公公,收起来。”
“皇上!这是先帝遗诏,你身为儿臣,岂能不从?”
“母后!”小皇上也加重语气:“现在是朕!是朕在龙椅上 难道母后想要干涉朕?还母后
曾经干涉父皇写下这遗诏?”
一朝大臣暗自互看,个个一头雾水,最后群臣一块跪下。
“请皇上息怒。”群臣齐声道。
息什么怒都不清楚,只知那份遗诏里有问题,事关庞国舅。
还有什么问题?自先帝在世,庞国舅就在京师闹事,先帝看在老太傅以及恭亲王面上,始终没有说话。现在要一个个挖出来了吗?但挖出来也绝对罪不致死啊!“皇上,你向来亲庞何不亲母后,难道你也被庞何迷惑了吗?”
“朕一向敬重母后。不管母后心中想什么,不管母后曾令儿臣失望几次,母后都是儿臣最敬重的母后。”一顿,小皇帝语气渐温:“现在,已经是朕掌天下,跟先帝无失了。朕有权决定这遗诏的去留。喜公公,将这道诏密封,永不得见天日。”
“奴才遵命。”
“皇上,庞国舅颠乱朝纲……”
“母后曾窥看过遗诏,明白遗诏里说了什么吗?遗诏未开,母后怎能看?你真的看了吗?”
帘子后沉默了。
小皇帝暗叹口气,朗声道:
“后宫一向不得干政,太后,你回去吧。”
“皇上未及大婚,尚需摄政王辅政。”帘后,冷冷的声音响起。
小皇帝闭上眼,而后张开时,看向一朝文武,再看向庞何。庞何虽不知那遗诏里说什么,但隐约知道必是毁掉她的可怕方法,她张口欲言,小皇帝微微一笑以眼神昭示她别开口,那笑容竟是早熟不少。他有侧头看着长孙励,长孙励回看着
他,励皇励一向如此的,若有重要决策,一向不会干涉他,就让他磨着练着,他又转头看向摄政亲王。
庞何之事,他本就避着摄政皇叔,摄政皇叔终究跟母后是一起的……
“朕,要赏庞何。”他一字一语地说道。
那眉目与小皇帝自些许神似的摄政亲王看着他,答道:
“那么,皇上就赏吧。”
小皇帝呆了呆,帘子后的太后吸了口气。
“你……”太后一时之间想说什么,却无法在满朝上对着摄政王说话。
小皇帝又回头看向长孙励。
那与自己同样有些相似的皇叔,眼里竟有几分笑意。
励皇叔一直不干涉,是因为他知道摄政皇叔心是偏向他而非父皇吗?
父皇,您的兄弟都……背离你了,却一直替儿臣稳住这片江山啊…
小皇帝慢慢坐回龙椅,头也不回道:
“请太后回宫吧。”“皇上……”“父皇已辞世多年.母后也在宫里养老了,朕必会将祖宗传下来的江山一代一代传下去,母后,你回去吧,以后,没有朕的允许,不许再进殿一步。”
那帘子被撤下了,遗诏被小心地密封起来,虽然小皇帝知道后者很有可能随着日子淡去而偷偷被人毁个彻底,但样子总要做做的。
他又看向庞何,也没要让她起身,笑道:
“庞何,你猜,方才先帝遗诏说些什么?”
“自是怕庞何不小心败坏朝纲,惹怒皇上,要请皇上赐个免死金牌给臣……”她答得顺溜。
小皇帝忍了忍,忍不住,轻笑了声。
这舅舅怎么老想着免死金牌?她也知走坏事做太多,怕有一天皇叔跟他都保不了她吗?
“好了好了,刚才说到哪了,朕赐你海令。”
“谢皇上恩典啊!”她快速答道。速战速决将成为她人生中的行事准则之一。
小皇帝瞪她一记。“用不着这么快谢,朕还没说完呢。”见她面色一垮,他心里就高兴。
“朕封你为天朝使节,要你带着这海令,出海宣扬天朝天威维护天朝名声,每到一国,便将该地风俗传回天朝,懂么?”“是,臣懂……”
瞧那有点不情愿的样子,想也知道她是偏向当野蛮的海盗。小皇帝又轻声道:
“明年朕大婚后再走吧。”
“谨遵圣命。”
小皇帝一顿,微微一笑:
“庞何。”
“臣在。”
“朕虽然不能赐给你免死金牌,但,朕还可以允你一个愿望。”
她抬头。
“最后一个愿望。你出海时,可以带走,这朝堂上的任何一个人,当然,除了朕。”他慢慢地说着。
群臣错愣惊讶,同时看向小皇上与庞何,又赶紧埋首在地,就怕庞何一个恶作剧随便指了他们。
出海呢?一出海就是没有未来了。明为使节,但到时会有多少人折损都不知道,天朝历史上有一年就是有官员带着海令出海,六年后回来时不满三十人……庞何又笑弯了眼,小皇帝也笑了。
庞何实在忍不住,掩住了嘴,发出古怪的笑声。
小皇帝笑容僵住。这个笑声,实在不好听。
他又转向恭亲王长孙励,看见皇激也在笑。
这般温柔宠溺的笑容,只有庞何能拥有吧。
“皇上,君无戏言?”庞何再三确认。
“废话!君无戏言!”小皇帝又恼又笑。
“那皇上,臣——”庞何伸出手,指着小皇帝左边的长孙励,笑得十分灿烂。“臣指名恭亲王长孙励”
那一天,看见庞何笑容的臣子都恍神了。
小皇帝并没有恍神,但一直到很多年后,他还是记得庞何这天如春神降临的笑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