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弘外表宽宏大量,脸上老是堆着谦和的微笑,内心却城府很深。汲黯不断当庭诘责他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称:“齐人多诈而无实话,当初公孙内史与臣等一起议定此事,如今他却改口,这人是个奸臣。”刘彻随即问公孙弘,他答道:“夫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刘彻很是满意,从此每每有人再指斥公孙弘,都不为所动。但公孙弘由此深恨汲黯,便向皇帝建议道:“右内史界部中多贵臣、宗室,难治,非重臣不能胜任,臣推荐汲黯。”将汲黯由主爵都尉迁为最容易得罪权贵的右内史。
中大夫主父偃为天子宠臣,曾向刘彻献“推恩令”,分封诸侯子弟,有效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中央政令达于全国,有大功于朝廷。其为人锋利尖锐,不留情面。他在一些事务上与公孙弘有分歧,常常当着天子的面与其争论,争得面红耳赤,令公孙弘难以下台。公孙弘表面继续与主父偃往来,暗地里却寻机报复。不久,主父偃为齐国相,有人上书告发他受诸侯重金,又向齐王刘次昌索金,逼迫齐王自杀。刘彻大怒,下令逮捕主父偃审讯。主父偃承认受过诸侯贿赂,但不承认齐王自杀与己有关。公孙弘乘机进言,说齐王自杀的首恶是主父偃,如不处死,将无以服天下。刘彻本想将主父偃免职了事,听了公孙弘的进言后,信以为真,便下令灭了主父偃的全族。
中大夫董仲舒曾建议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为人廉直,痛恨公孙弘的表里不一,对其行事作风十分不齿。公孙弘心中衔恨。正好胶西王刘端骄纵无赖,残害官吏,肆行不法。公孙弘便向皇帝谏言道:“只有董仲舒才能担任胶西相,教导胶西王。”预备等胶西王犯法后将董仲舒一并牵连除掉,董仲舒意识到危机,遂称病辞官,只居家修学著书,这才得脱大祸。
但由于公孙弘巧言令色,善于揣测天子心意,一直很得宠信。他提出禁民间弓弩的建议后,也引起了刘彻的重视,下令朝议此事。光禄大夫吾丘寿王认为此建议愚蠢而可笑,对道:“秦代兼并天下,销毁甲兵铸十二金人,但百姓仍以锄耰箠挺奋起反秦,所以圣王治民重教化而省禁防。现在陛下昭明德,建太平,宇内日化,方外乡风,然而圣王合射以明教,未闻以弓矢为禁。所以,禁民挟弓弩无益于禁奸,反而会因此废先王之典,使学者不得习其礼。”刘彻当然是要当一个圣王,于是没有采纳公孙弘的建议。公孙弘忙低首悔过,改言谢罪道:“臣山东乡鄙之人,见识短浅,经众位陈明其利害关系,我已明白了。”
“禁民间弓弩”是公孙弘为数不多的当着天子之面被驳倒的糗事,此刻却被东方朔有意无意地重新提了起来,虽未指名道姓,旁人却都知道究竟,知道他在暗讽公孙弘,有会意微笑的,有怕遭公孙弘报复而假意不闻的。
於单对此一无所知,当即点头道:“东方大夫的话我算是听明白了,原来这十二金人是这样的来历。我们匈奴也有祭天金人,但那是当做大神祭拜的,而且是真金,供奉在休屠王的驻牧地,是匈奴的镇国之宝。不过我还是有一点不明白,这金人的样貌服饰,为何是夷狄人呢?”
东方朔道:“这也是有来历的。始皇二十六年,秦国大将王贲攻灭了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天下一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始皇帝嬴政欣喜若狂,下令天下大庆,同时诏令各地官吏,广征神异祥瑞之事,上奏朝廷。各地官员遂广征博采,纷纷以本地祥瑞之像上奏。临兆郡守上报,说本郡出现了十二个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均穿夷狄服饰。而且当地还有童谣唱道:‘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始皇帝大悦,以为喜瑞,令销天下兵器,按照十二大人的图形铸造了十二金人。这是当年最著名的两件祥瑞之一。”
以前旁人均以为是十二金人着夷狄衣代表秦始皇志在四海、征服夷狄,东方朔的解释甚是新鲜,非但於单,在场群臣包括皇帝刘彻都是第一次听到,不由得面面相觑,也不知道是真有其事,还是东方朔临时编造出来的。他最爱在群臣聚集时大出风头,言语求新求奇,常常奇谈怪论,有时候甚至胡说一气,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公孙弘从旁窥见天子神色,主动开口问道:“东方大夫提及两件祥瑞,那么另一件是什么?”东方朔惊讶地道:“呀,御史大夫君广见博识,竟然不知道么?”
公孙弘登时灰头土脸,大是没趣,不知该如何下台。还是刘彻催道:“东方卿快些说出来,朕也想听听另一件祥瑞到底是什么。”东方朔道:“是,臣遵命。另一件祥瑞是河内郡温城县令许望之妻赵氏生一女,手握玉佩,玉上隐约可见文王八卦图[9]。而且此女出生百日后即能开口说话,实属神异。河内郡守将此事上奏,始皇帝亦以为吉瑞之兆,令赐许望百镒[10]黄金,以善养其女。”
公孙弘道:“祥者,吉利也,瑞者,征兆也。东方大夫所举,仅仅是民间有女子握玉而生,‘吉’倒也勉强,可‘瑞’就实在说不上了。除非是母亲孕时有吉兆,譬如皇上诞世前太后梦日入怀,这才是真正的祥瑞。”
他说的是太后王娡还是太子刘启的美人时,怀了当今天子刘彻,曾梦见太阳投入她的怀中。刘启知道后道:“此贵徵也。”结果孩子还没有出生,文帝刘恒去世,太子刘启即位为皇帝。当年七月初七,刘彻生于猗兰殿。刘启认为此儿出生前即有祥瑞,将来必定不凡,因此格外宠爱。
东方朔也不揭破公孙弘这番强辩意在当面拍刘彻马屁,只微笑道:“御史大夫君有所不知,那女孩儿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女相士许负。”公孙弘道:“原来如此。”一时再无话说。
许负是秦末汉初著名女相士,擅长相面,还是少女时就已经名望天下。她曾预言汉王刘邦将得天下,刘邦当上皇帝后封其为鸣雌亭侯,她由此成为汉代第一个有封邑的妇女。后来执政的高后吕雉、文帝刘恒、景帝刘启均对其礼敬有加。
许负著名的相例莫过于她为文帝宠臣邓通和周亚夫看相。邓通是文帝晚年极为宠幸的大臣,许负却说他相貌欠佳,将来会贫困不堪,甚至饿死。文帝刘恒听后很不高兴,堂堂天子喜爱的人日后还会饥饿而死?于是慷慨地道:“要邓通致富,有什么难的?只要朕一句话,保管让他富贵终身,将来怎么会饿死呢!”下诏将蜀郡的严道铜山赏赐给邓通,而且允许他自己铸钱,这无异于将天下的财富赐给了他。当时吴王刘濞占据东南,觅得故鄣铜山,自行铸钱,并且畅行天下。邓通所铸铜钱与吴王刘濞东西并峙,天下流通的大都是吴钱和邓钱,东南多吴钱,西北多邓钱,邓通的富贵,可想而知。然而文帝死后,邓通即一落千丈。景帝刘启还是太子时就痛恨邓通,一即位便将其遣送回乡,废为庶民。不久,又有人告发邓通犯法,其家产被抄得一干二净,邓通虽然出狱,却无力生活,最终穷困饿死,果然应验了许负的话。
周亚夫是大汉开国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他在河内做郡太守时,许负给他看相,说他三年后为侯,封侯八年为丞相,掌握国家大权,位尊任重,在众臣中将首屈一指,再过九年会饿死。周亚夫却根本不相信许负的话,大笑道:“我兄长已经代父为侯。如果他去世,他的儿子理应承袭爵位,我周亚夫怎说得上封侯呢?再说若我已显贵到如你所说的那样,怎么会饿死呢?你来解释解释!”许负指着他的嘴唇道:“你嘴边有条竖线,纹理入口,这就是饿死之相。”周亚夫也没将许负的话当回事。过了三年,周亚夫的哥哥绛侯周胜之因杀人被处死,文帝刘恒选周勃子孙中有贤德的人嗣立为侯,周亚夫因此被封为条侯,继承了绛侯爵位。八年后,景帝当政,周亚夫因平定七王之乱有功,升为丞相。当时景帝已经立王娡为皇后,想封王娡兄长王信为侯,因为此举有违祖制,所以私下与周亚夫商议,想先取得丞相的支持。不料周亚夫道:“当初高帝曾杀白马与众大臣盟誓:‘非刘氏者人不能封王,非立大功者不能封侯,不遵此约者,天下共击之。’王信虽然是皇后兄长,但没有为朝廷立下功劳,封他为侯违背了高帝誓约。”汉初丞相权力非常大,皇帝在很多事情上必须要听取丞相的意见,加上周亚夫搬出了高帝刘邦,景帝只好沉默不语。王信自然也没有被封侯。皇后王娡自然不高兴,景帝也很不高兴。不久,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汉,景帝想要赐封,用来鼓励匈奴高官降汉。周亚夫道:“这些人背叛了他们的单于,陛下却还要封他们以侯爵,那么今后用什么责备不忠诚的臣子呢?”景帝闻言很不高兴,当众道:“丞相议不可用。”坚持封徐卢等人为侯。周亚夫心高气傲,很受打击,因而称病闲居,景帝顺势免去他的丞相职务。但周亚夫毕竟还是个声名在外的臣子,景帝既想重新起用他,心中又有些顾忌,决意先考察一番,于是有预谋地在宫中召见周亚夫,赏赐食物与他。汉时是分食制,宫中使用筷子,以饭为主食,可周亚夫的席上只有一块大肉,没有切开,没有放刀子,也没有放筷子。周亚夫还以为是疏忽了,转头叫管酒席的官员取筷子来。景帝于是笑着讥刺周亚夫说:“这难道还不够您满意吗?”周亚夫这才觉察出这顿饭是来者不善。若是换作别的人,应该惶恐交加,立即向皇帝谦卑地参拜请罪,然后涕泪交加地请求原谅,大表忠心。然而周亚夫性情耿直,不通权术,不但没有作出任何申辩,还当场免冠告退,然后便快步走出大殿,对皇帝的恼怒一览无遗。景帝本意就是要试探周亚夫,见他愤然离去,恨恨道:“这人遇上这么一点事就如此愤愤不平,将来能事奉少主吗?”心中动了杀机。对于周亚夫来说,大祸已经不可避免,不过是时机的问题而已。不久,正如所期待的那样,景帝的机会来了。周亚夫之子出于一片孝心,悄悄给父亲买了五百件皇家殉葬用的铠甲、盾牌,预备等周亚夫百年后用。这些东西不少,体积也大,搬运的雇工很受累,周亚夫之子却有点仗势欺人,不肯爽快付工钱。雇工们知道周亚夫之子偷买的是天子用的器物,一怒之下就上告周亚夫之子要反叛。事情自然牵连到周亚夫,廷尉官吏按罪行书一条条质问,周亚夫却拒不答话,保持了他一贯的高傲态度,也因而将事情引向更糟糕的结局。景帝知道周亚夫的态度后,大骂道:“这样的人,朕实在不能用了!”下诏令正式逮捕周亚夫,交由廷尉治罪。当初官吏去逮捕时,周亚夫不甘心受辱,本想当场自杀,后因夫人劝阻没死。被关进了廷尉的监狱后,他一连绝食五天,最终吐血而死。相士许负当日预测,无一件不应验。
许负的相面故事极为著名,刘彻本就对异象、祥瑞、方术、谶语、预言这类带有传奇神秘色彩的事物极是迷恋,忽听得许负出生在秦始皇统一天下的那一天,又与十二金人同为祥瑞,不觉悠然神往,竟以不能亲眼见到许负深以为憾。
於单却对走远的话题没有多大兴趣,心道:“这些秦人[11]可真是奇怪,无时无刻不在斗嘴耍嘴皮子功夫,非要在言语上占到上风。”也不愿意多去理会这些事情,道:“匈奴有镇国之宝祭天金人,听说大汉也有一件镇国之宝,是当年高皇帝遗物,不知陛下可否允臣一观?”刘彻道:“卿说的是高帝斩白蛇剑,供奉在前殿之上。”
虽是供奉在殿上,剑本身却是锁在一具石头的剑匣之中,钥匙由九卿之首太常和长乐宫卫尉分别掌管,须得两把钥匙合用,才能打开剑匣。
太常司马当时忙上前禀道:“臣料到今日涉安侯可能向陛下请求瞻剑,已从太常寺取了剑匣钥匙带在身上,只要与段卫尉掌管的钥匙合用,就能立即开匣观剑。”长乐宫卫尉段宏忙道:“臣这就去卫尉寺取钥匙。”
刘彻很是满意,命道:“薛丞相,劳烦你领涉安侯和群臣到前殿观剑。”薛泽躬身应道:“诺。”
刘彻招手叫过东方朔,问道:“卿适才所言十二金人和许负出生同为祥瑞之事,可是真的?”东方朔道:“千真万确,臣不敢欺瞒陛下。况且今日有匈奴太子在场,臣岂敢信口胡诌,坠了我大汉威名?陛下,臣从未看过高帝斩白蛇剑,也想趁这次机会好好观赏,臣暂请告退。”
刘彻道:“不准,朕还有话问你。”命人叫来主爵都尉李蔡,问道:“许负号称天下第一神相,曾被高帝封为鸣雌亭侯,她可有传人在世?”
李蔡是李广堂弟,所任主爵都尉专掌列侯封爵事宜,当即道:“臣不闻今侯爵中有鸣雌亭侯的名字,当是许负没有后人世袭下来。等臣回去官署查到雌亭侯爵位取消的时日和原因,再禀报陛下。”
刘彻便问道:“东方卿自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难道也不知道么?”东方朔道:“臣凑巧略知许负后人下落,就怕陛下知道了反而要发脾气。”
刘彻好奇心大起,道:“言者无罪,无论你说什么,朕恕你无罪。”见东方朔仍是不肯开口,会意过来,笑道,“你还想要什么赏赐?你已经骗得夷安公主做了你徒弟,难道还缺钱花么?”
东方朔道:“钱是不缺了,但臣还缺一条命。臣今日当众得罪了御史大夫,怕是很快有祸事上身。”刘彻微一沉吟,即笑道:“好,将来你若犯下死罪,朕饶你一次不死。快说许负后人的事。”
东方朔道:“听闻许负封侯后不久就离开了京师,一直隐居在商洛山中,潜心相术,不问世事,还写下了十六篇《许负相法》。她夫婿姓裴名钺,也是一名相士,实际上是她不记名的弟子,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名叫裴洛,后来继承了许负的爵位,文帝时封洛商侯,但裴洛无子,他死后侯爵也就被取消。女儿嫁的是河内大侠郭器,也就是关东大侠郭解的父亲。”
刘彻一听到郭解的名字,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东方朔佯作不见,继续道:“据说许负之子裴洛对相术毫无兴趣,她只好将玉佩和那十六篇《许负相法》传给了女儿裴氏,推算起来,该传到了第三代郭解手中了。”
刘彻“哼”了一声,正待发话,太仆卿公孙贺匆匆奔了过来,禀告道:“适才太常卿取钥匙打开剑匣,由郎中令李广将军拔剑,才发现金剑剑身已略有些发黑。按照旧制,高帝斩白蛇剑每十二岁磨莹一次,眼下还有数月才满十二年。臣特赶来请示陛下,是否要责令考工令提早磨剑?”
公孙贺是匈奴人,景帝时其祖公孙昆邪投降大汉,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有功封平曲侯。公孙贺少年从军,后又娶卫皇后大姊卫君孺为妻,很得皇帝信任,几次被任命为将军出战匈奴。他所掌管的太仆掌管宫廷车马事务,负责安排天子出行的礼仪队伍,但其属下有考工令,专门负责兵器生产,汉军的各种武器均由这一官署负责督造。
东方朔忙叫道:“陛下,臣愿意请命磨剑。”刘彻很是惊奇,道:“卿想请命磨剑?”东方朔道:“磨剑是假,臣想好好看看高帝斩白蛇剑,说不定里面有着什么秘密。”
刘彻会意过来,道:“朕知道自从你在右北平郡断了金剑之案后,就一直对高帝斩白蛇剑有兴趣。那管翁留给少子管敢的金色短剑,真的跟高帝斩白蛇剑很像么?”
东方朔道:“臣没有见过高帝斩白蛇剑,不敢妄言,但据说很像。可惜一直未能追捕到平原商人随奢,那柄短剑也失去了下落。但高帝斩白蛇剑为本朝镇国之宝,只有极亲信的皇亲权贵才有缘观瞻,臣侍奉陛下十余年,都没有机会见过,更不要说民间普通黔首。管氏那柄短剑已经很有些年头,想来是祖传之遗物,既能与高帝斩白蛇剑形似,很可能原本就是一对。臣心中实在好奇,想查清楚究竟,不过首先得从高帝斩白蛇剑着手。”
刘彻用人做事向来不拘一格,当即应允道:“既然牵涉到镇国之宝,朕准你调查,不过不准大张其事。太仆卿,磨剑之事就交给东方朔处置。”公孙贺躬身道:“诺。”
众人遂往西来到前殿,正好於单观完剑出来,东方朔自与太常司马当时、太仆卿公孙贺进前殿处置高帝斩白蛇剑,刘彻便命丞相薛泽带外臣先退回未央宫预备酒宴,自己率近臣引着於单来拜见王太后。
太后王娡住在前殿西侧的长信殿,她早知道儿子要带未来的孙女婿前来拜见,已穿戴得整整齐齐,正襟危坐在主殿堂首。她虽然年近六旬,却依旧雍容华贵,能看得出年轻时是个绝色美人。
太后的四个亲生女儿平阳公主刘媖、南宫公主刘婧、隆虑公主刘姈、修成君金俗均侍立在一旁。四女中以金俗容貌最为美丽,艳绝出众。她虽是长姊,却不是皇室血脉,地位远远低于三位公主妹妹,只能站在最下首。
王娡最早嫁给长陵[12]人金王孙为妻,生下了女儿金俗。后来有相士算命,称王娡和其妹王姁是大贵之人。王娡母亲臧儿是燕王臧荼孙女,很有心计和手段,将王娡强行从金家夺回,想方设法送进了太子刘启宫中。后来王娡和妹妹王姁均得到刘启宠爱,王娡生下三女一男,三女即是平阳、南宫、隆虑三位公主,一男即是刘彻,后被立为太子,王娡也被立为皇后,果然母仪天下,大富大贵。金王孙愤恨王娡的背弃,与王家绝交,独自将女儿金俗养大,还向她隐瞒了亲生母亲的下落。金俗成人后嫁给长陵平民梅元,生下一子一女,长女梅瓶,次子梅仲,从不知道当今太后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王娡显贵之后,因为某种原因,也从未派人找过金王孙、金俗父女。她讳忌莫深,又贵为太后,知情者不敢多提,生怕祸从口出。刘彻对母亲梅开二度的经历毫不知情,直到后来他宠信儿时伙伴韩嫣,引来朝野非议,才由此引出金俗身世的曝光。
韩嫣字王孙,是弓高侯韩颓当庶孙,韩王信后人,其名字是名将周亚夫所取。他因年纪与刘彻相仿,三岁时就入宫当了皇子的伴读。他生得容貌俊美,眉目清扬,人又聪慧敏捷,与刘彻极为投缘,二人几乎形影不离。等到刘彻当上皇帝,韩嫣也跟着一飞冲天,被封为上大夫,赏赐多不胜数,有时甚至与皇帝同睡在一张御榻上,同卧同起。李广长子李当户在宫中当郎官,随侍皇帝左右,见韩嫣与刘彻玩笑,语中多有不逊,实在看不下去,挺身而出,当众打了韩嫣。刘彻倒也大度,既不怪罪李当户,但也认为他跟韩嫣无须讲君臣之礼。韩嫣如此得皇帝宠爱,更加放纵挥霍。他好弹丸游戏,常常以黄金为丸射击猎物。长安有歌谣云:“苦饥寒,逐金丸。”意思是只要能捡到韩嫣射出的金丸,就能发财。每每韩嫣出弹,身后无数儿童跟随,望着弹丸落地的地方奔跑争抢。
有一次江都王刘非入朝,刘彻很是高兴,约这位王兄一同去上林苑打猎,命韩嫣乘副车先行出发,去上林苑探视鸟兽的情况,做些准备。韩嫣奉命出宫,率领数十百骑登车,在驰道上快速急驰。所谓驰道,就是专供天于巡游海内时行驰的御道,因此,道蜿蜒伸展之处,都是天子履经之地,不容侵犯,就是王侯将相皇亲国戚,甚至皇太子,如无皇帝诏令批准,也不得行于驰道中,甚至不得跨越驰道而过。被天子批准行于驰道者,在当时是一种崇高的荣誉,刘彻的乳母侯媪就曾获得过这个殊荣。江都王刘非正在未央宫外等候天子銮驾,突然望见车骑如云,一大队人马奔驰在驰道上,声势张天,还以为是天子到来,忙麾退从人,一齐拜伏在地。不料车骑并未停住,一直向前驰去。刘非这才知道事情不对,恼怒地从地上爬起来,问明究竟,竟然是韩嫣坐车驰过。他是皇帝的异母兄长,却平白无故地给一个小小的宠臣下跪,忍不住怒气冲天,立即跑到太后王娡面前哭诉,道:“堂堂皇帝,如此公然地喜好男色,有违圣贤之言,不合礼统,这是皇室的不幸,是皇家的耻辱。”又表示自己愿意辞去封国,回到京师,与韩嫣一道为皇帝宿卫。王娡听了也不禁动容,虽然刘非不是她的亲生儿子,毕竟也是景帝的亲骨肉,堂堂诸侯王,竟被韩嫣这样的小人侮辱,实在说不过去。于是好言抚慰刘非,承诺必定惩治韩嫣。她也是个厉害角色,先隐忍不发,并不去跟皇帝说,只命人暗中监视韩嫣,查访他的过错。
韩嫣隐约听到王太后要对付自己的消息,很是惶恐。他早知道太后有一女儿遗落民间,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相认,于是决意用这件事来讨好太后,跑去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刘彻。刘彻也是个不拘形迹的人,听说自己在外面还有个同母异父的姐姐,立即带着韩嫣出宫,一路赶来长陵,亲自拜见大姊金俗,封她为修成君,还引她进宫拜见太后。王娡得与长女相见,极是感慨,虽然也爱怜女儿,但得知事情经过后,对韩嫣更加不满,认为他有意窥测自己的隐私。不久,有人告发韩嫣淫乱后宫,与宫女相奸。王娡立即命人赐毒酒给韩嫣,刘彻闻讯赶来长乐宫求情,反而被母亲严厉训斥一顿。事情无法转圜,韩嫣被迫服毒而死。刘彻失去韩嫣,心痛不已,但太后是他的母亲,又能如何?有传闻说皇帝恼恨江都王刘非在太后面前挑拨,将韩嫣之死算在了他身上,刘非回去封国后不久就莫名其妙地病死,其子刘建嗣封。不久,刘非之女刘徵臣又被选为和亲公主,若不是事情突然起了变化,也会落个老死胡地的凄凉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