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走后,家中人议论至少三日。在沈家平静的生活里,有客来访无疑是件大事,何况来自上海,谈吐又那么有趣。四方游冶,见过偌大世面,竟然还十分的随和。如客人那样的阅历和家资,什么没吃过,可对杭州的菜食却大加称赞。其实不过是些乡下菜,腌菜梗炒南瓜,乌干菜蒸河鳗,臭豆腐炖黄豆芽,甚至只是南瓜藤剥了皮清炒。尤其是希昭母亲亲下厨做的鱼羹和豆腐衣,还有将各色蔬菜拌了干面上笼蒸。再就是客人从青田回来时,积劳成疾,终将体力不支,躺倒在楼上客房内,希昭母亲用青笋腌笋合炖的一瓦罐鸡汤,其中用细夏布扎了一包龙井旧茶,喝下去顿时头脚轻松。当然,是病还要靠药治,食补只是提神醒气,好叫客人早上归途,走完下一段路程,平安到家。那客人形神已和去时大不同,黄瘦枯槁,就像老了十岁。可就这样,还有许多见闻要说,有许多事物要作评介。沈家人既是怜惜,又觉得好笑,看出这是一个天真的人。议论客人之余,当然就要谈说谈说上海,那是个什么样的地场呢?
要论渊源——沈老太爷说,那是不能同杭州比的,唐尧虞舜,共工、欢兜、三苗、鲧,大夏开朝,大禹八年,南巡便来到杭州,所以古称“余杭”,那时候,上海还在汪洋之中,远没有成陆呢;秦汉时置了余杭县,上海呢?直到唐天宝年间,才有华亭县,上海只不过是华亭东北角上一个“浦”;等南宋在杭州立朝立代,上海方才镇治;这边一个世代过去,到元初年,总算有了上海县,几可说是荒蛮之地!然而,上海却有天机,这天机不是别的,就是黄浦江。这一条江可是有来历,从长江来,又到东海去,这个天象不晓得有多大的气势!所以,不要嫌它兴起得晚,后来者居上,前景不可限量。无论是镇是县,人都称“上海滩”, “滩”是什么?就是地场大,气象大。
希昭问:阿爷有没有去过上海?沈老太爷不禁赧颜,摇头道:没有是没有,可书上有记载,说那地场“人烟浩穰,海舶辐辏”,十分壮观!希昭就说:我要去上海!阿爷抚抚孙女儿的头顶,道:青葱一棵人芽儿,到那粗蛮地方,无论如何舍不得的!希昭一摇头,一跺脚:我就是要去上海!阿爷知道孙女在撒蛮,哄道:去上海,去上海!希昭一扭身子,跑了。跑几步,又回头,笑靥如花:骗骗你的!这是爷孙俩惯常的游戏,无数遍重复也无厌足。自此,希昭嘴上的歌谣:“知了儿叫,石板儿跳,倒灶郎中坐八轿”,就改了几个字,变成:“知了儿叫,石板儿跳,上海人客坐八轿”。双手搬一个小板凳,一步一摇,在天井里来回走,唱着歌,上海客人的印象渐渐淡去,最终全消。
待到柯海下一回来杭州,已是万历十年。嘉兴知府龚勉重修滮湖上烟雨楼,增高了石台,取名“钓鳌矶”。当然是给读书人的祈福,“独占鳌头”的意思。钓鳌矶后面是栖凤轩,也是吉名。又添设“文昌”“武安”两祠;“凝碧”“浮玉”两亭;“禅定”“观空”两室。有古有新,有清有奇,临了天然的湖光山色,蒹葭杨柳,菱叶荷花,一望无际。然而,从遥不可见的湖心,却传来悠扬的渔歌,既是野唱,又是仙乐。到夜晚,烟云退尽,湖岸上升起万家灯火,岸下是几船渔火,继而满天星斗,一轮皓月,竞相辉映。盛大壮丽,天籁人工一气呵成,不是私家园林可比拟,所以引来四方游人观瞻。柯海也来了,伙着钱先生几个朋友。少年玩伴如今都是有儿孙的人,自然不敢再无聊轻薄,性子稳重许多。只是顽心未灭,一旦听说哪里有稀奇有趣,立刻按捺不住,乘船乘车疾赶了去。看过烟雨楼,果然百闻不如一见,远看水中一阁,如海市蜃楼;到跟前桃李林荫,飞檐翘壁,分明蓬莱仙境;登高楼,烟波浩淼,水天一色。下楼来,在阁中喝茶,吃菱角豆干,一行人再往杭州来了。
这一回因是和钱先生们同行,所以不方便住沈府,而是在热闹的上后市街住了店。街上有著名的歌馆茶楼,一到夜间,熙熙攘攘,灯红酒绿,有无数的场子要跑,曲子要听,顾不上探亲访友。直到第三天上,柯海才想起到沈府问安。出来时,特地为沈家孙女儿带一个小针线荷包,荷包上绣一只黄茸茸的小鸭,浮在水上。但当看见希昭,柯海不由一愣怔,顿觉得所带绣物太轻亦太稚气。记忆中,覆着额发,梳两个小抓鬏,奓着十个染红的小手指头,张开口等饭菜送进嘴,像待哺的小雀,如今形迹全消。柯海几乎都不敢认。希昭长身玉立,漆眉星眸,只是宛尔间,右颊上的笑靥,依稀还有幼时的模样。再屈指一算,距那年青田之行,竟有九个年头过去,希昭已是十四岁。沈老太爷也有龙钟之态,不晓得他们看自己又是如何。不由感慨时光急骤,令人不及措手足,同时,又造化神奇,白驹过隙,活脱脱一个女儿长成,待字阁中。柯海第一个念头就是阿施,即刻笑自己荒唐,阿啪方才八岁,跟了落苏这样的娘,怎能不落得几分呆气?切莫玷辱了人家闺女!继而想到阿昉,阿昉却已在年前定亲。于是乎,阿潜跳到眼前,心头便是一亮。
阿潜比希昭长一岁,这年十五。白小在小绸房里长大,起先与姐姐采萍作伴,后来采萍出阁,他便落单。开蒙之初,随哥哥阿昉去了几日塾学,流了许多眼泪,闹了几场病,到底赖下了,留在家巾,由小绸教。小绸教他的,就是教采萍的一套。阿潜是个男孩,将来总是要处世立人,所以每月有几日,就到大伯柯海处,读一部《大学》,外加一部《左传》。柯海中年方才得子,从未和这等少年应对过,起初竟觉得无措,又似乎是一种羞怯。为掩饰窘状,他格外做出威严,令阿潜感到胆寒。教与学就在这尴尬中开始。然而,学问的乐趣吸引了彼此双方,柯海看出阿潜可谓冰雪聪明,也看出阿潜的聪明里处处有小绸的调教。阿潜呢,从小没受过父亲的疼爱,虽然外表如女孩子家清秀温雅,内心里其实渴念有成年男子的注意。因此,一长一幼就都揣着求好的心,虽还是生分着,但到底经不得日复一日,渐渐地稔熟,相处也自如起来。
有时,阿潜会提些怪异的问题,免不了旁门左道的嫌疑,可也令柯海十分惊讶他有见地。比如,阿潜排了五帝的族谱,对大伯说:黄帝生了玄嚣与昌意,帝位一直在兄弟两系间来回互往,彼此都很有礼,行的是禅让;到了殷商就大不同,有了争夺;直至春秋,天下分立,乱作一团,分明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不是人心不古的意思?柯海一时竞不好作答,思忖过后说出一个故事,就是公孙鞅和秦孝公。公孙鞅有谋才,但无人能识,四处碰壁,却听说秦国下令求贤,便找上门去,五次三番之后,秦孝公终于见他。第一次,公孙鞅与秦孝公讲帝道,秦孝公从头至尾打瞌睡,公孙鞅只得退出;第二次,公孙鞅以王道论之,秦孝公没有瞌睡,注意听了,听完就追他出去;第三次,公孙鞅讲的是霸道,秦孝公与其畅谈三天三夜!为什么?秦孝公坦言道:帝王之道要数代方能立业,我等不得!阿潜听完,说:都是霸道作的怪。柯海见他说得老气横秋,不觉好笑,抬手抚抚他的头,就有一种亲情生出。难免遗憾阿施晚生了多年,无法如此父子兄弟。
阿潜在柯海那里读书,与他大伯日渐亲近,小绸难免有些不悦,有时会离间几句,但也说不上什么,读书总归是正途。然而,一旦听说柯海要与阿潜择亲,还没细问是怎么的人家,立时将传话人驳了回去。她说,四处游冶来的野人家,会有什么好的!这话伤了闵女儿,因她也是在柯海游冶途中得来。有多事人传到公公申明世那里,也是不中听,沈家是申家的世交,怎么是野人家?但上下都知道小绸的性子,又知道她多年尽心尽力抚育阿潜,比得过亲娘。所以,都只是恼在心里,没人敢与她辩驳。这一回择亲,便中途而废了。
杭城里,其实有无数人家向希昭提亲,都因老人家舍不得,婉拒了。这是老太爷亲手调教,看着在跟前一点一点长起来的人,谁家的伢儿能有福分配她?多少呢,年纪大了,就像小孩子,缺一窍似的,看不见希昭正往大里长。做父母的暗中着急,又不好违老人的意志。有几次,凑得时机提起,刚开口便让堵回去:你们是多她了还是怎的?这一次,来议亲的是希昭的蒙师吴先生,所说人家也姓吴,论起来是吴先生本家。早说过,吴先生是南宋吴太后的后裔,雀儿营居住大多是她的族人,而嫡亲一脉则住彩霞岭下五福弄,那一家就是五福弄内的老户,洪武年问,祖上中过进士,做了官。后世虽然功业平平,家境亦很一般,但操守谨严,子孙均贤孝,人丁也兴旺,是个大家,住个大宅。所以,他家的台门是五福弄内最高而阔的。到了如今,这家小子倏忽间显出异质,小小年纪应童试,县试、府试、院试均上榜,取生员入泮。吴文童出生隆庆三年,长希昭两岁,生相清俊,性情温和。且和希昭同样,也是大人捧在手心,好比珠在贝壳里,一点一点润大的。吴家和沈家相互都有听闻,多年前,希昭还是个小伢儿,沈老太爷曾携孙女去牛羊司巷的蒋苑喝茶,还与吴家的老太爷见面寒暄。大约就是那时,吴家老太爷看见的希昭。当时存心不存心不知道,但到了孙子论婚娶的年龄,很自然的,就想起了沈家小女。
这一桩亲,无论家世、门风、人品,都无比合适,与希昭可说天地之配。希昭的父母亲再按捺不下了,生恐老太爷拒绝,在背底与吴先生商议,请先生务必耐心,一次不行,说二次,二次不行三次。然而一次,二次,三次,老太爷均是一个谢辞。吴先生也没办法了,劝了句:众人都知道老太爷格外疼希昭,正因为此,才不敢耽误了!老太爷听此话,并不作声。吴先生又跟了一句:坊间有俗话道,箩里挑花,越挑越花,我看老太爷是挑花眼了!老太爷不禁笑了,放下手里的茶盅,说道:你们这些人,婆婆妈妈的,我怎能将希昭的终身大事交付出去?这桩事由我做主,其余一个人也莫插嘴。吴先生就问:老太爷心中是不是已经有了中意的人?老太爷沉吟一时,慢慢地说道:有一个人——谁呢?大家都向老太爷倾过身去。你们记不记得曾经造访过的上海客人?第一回来,希昭还小,那客人就看见过;上年嘉兴修葺烟雨楼之后,多少人前去观瞻,上海客人顺道来了杭州,是第二回。人们自然都记得,不敢插嘴,噤声听老太爷接着往下说——这一回,客人与我说,他有一个侄儿,比希昭长一岁,从小死了娘,爹爹又进庵念经修行,就是由大伯、大伯母带大,因不是亲生,所以倒比亲生的更用心,吃的用的是他大伯母调理,他大伯自己教书授业,简直就是玉琢的。听的人无一不在点头,吴先生忍不住开口添一句:那一家可是上海大户!老太爷打断道:大不大户算得了什么?并不想高攀,只是十分喜欢这家人的性情,看那客人就可看出,有天籁,与我孙女相合!客人他自己向我提起儿女亲事,可回去之后却再没有音信,我们是女家,万不可先开这个口,否则希昭不是太委屈了?人们再没想到一年来老太爷心中搁了这么件事,听起来是很不错,可毕竟旷日已久,又隔得远,谁也保不住境遇有变。老太爷叹息一声:我只是心不甘,总觉着两个孩子有缘,就想,再等等,再等等!
众人都止了声息,默了一阵,希昭的父亲忽然说:我曾记得爹爹说过,上海客人与我们家祖辈就有交谊,寻寻看有没有什么互通的亲友,嘱人打听一下,应无不妥。老太爷说:这就要仔细理一理了,说是世交,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认真追究过根底。此时,静坐一边的希昭娘开口了,说她听客人提过一句,他的父亲做官时,往返途中在家住过。老太爷“哦”了一声,渐渐记起,隐约中,那父亲虽是在家中住过,但并不是直接的交情,而是由人介绍,还有手书一封,似乎是那人的兄长?对了,那位兄长也是做官的,在西南地方做太守,和沈老太爷家过去的一位清客是朋友——那位清客原是行商,专往川蜀地方贩去一种丝料,织天鹅绒所用,再将黑白胡椒贩回交易——因都是江南人,可算作大同乡,在那蛮夷之地,人不亲土还亲呢!这位清客在沈家住有一年半,离去后便不知所踪。如此溯本清源,竟是越来越远,最后遁入虚枉。吴先生试图另辟蹊径,重新来起,问那清客与沈家又是如何干系,沈老太爷答:无亲无故!人们再无话可说。
停一时,吴先生又生一计。他说,吴家在上海倒有一位真正的世交,姓张,原先颇有些往来,后来,那家太爷官至杭嘉湖道,为免攀附和弊私的嫌疑,双方都疏远下来,久不通信息,只听说如今渐趋中落,却还居于上海。同是一地乡贤,张与申必是互为有知,何不请张老爷来说话呢?沈家人说,多年不走动,平白忽刺刺上门,怎么不莽撞?吴先生又说,四月十四,为吕洞宾诞日,早听说上海建道观紫霞殿,别称“小武当”,正是那一日开殿,就说是去看热闹,顺途探访,也是说得过去。人们也说:要是能看那小子一眼,说不定只是家中人自己吹嘘,并不怎么地的,那提都不值得提了!沈老太爷想了想,说了声:也好。
说来又不巧又巧,吴先生来到上海,已是四月十六,紫霞殿的开殿已过,集市也到收尾之势,可却赶上另一桩盛事。
这天,吴先生在肇嘉浜虹桥下船,雇一领蓝布轿,寻到四牌楼梅家弄,敲了张老爷的门。初始,有一降愕然,但等吴先生报出杭州雀儿营吴家的来历,立即悟过来,迎进门,厅堂里坐下,唤人来斟茶。喝茶时,吴先生略打量四壁,多少有些逼仄局促。前面的天井只有三四步进退,砖平瓦齐,却也十分规整。贴墙立几株芭蕉,还有几缕青藤爬上屋檐。屋内壁上有几张字画,其中有倪瓒一幅山水小品,方才透露家世渊源。吴先生说明来意,本是为赶新道观开张的热闹,结果风顺水不顺,船迟了二日,错过了,就想来试着寻访故旧,没料到真寻着了!张老爷说,其实通家上下都知道杭城雀儿营吴姓是旧交,可历来无缘谋面,这回能来真是太好了,必定要住几日。两人细排了班辈,才发现两人年纪虽差不多,但张老爷要比吴先生长两辈,吴先生即改称张太爷,张老爷不让称,吴先生执意,推让一番,到底还是称张太爷。慢慢叙来,又知道,张家和吴家一样,族人都已分散,这里只是其中一支,略旁开些的。说过往昔,又论今朝,两地都有无穷的杂闻博见。杭城是个老地方,上海是个新天地,各一路的道行与风气,却都有奇致,情味盎然,人间里的别境。不知觉中,就到掌灯时刻,饭桌摆开,张太爷嘱仆佣到吴先生的客店取来行李,当晚住下了。
要说上海逸事,总也绕不开那几家富户和园子,说到天香园,吴先生不由竖起耳朵,只听张太爷拍案道:巧了,收到申府的喜帖,后日他家孙子娶亲,大宴宾客,正好一同去耍,每回天香园里摆席,都有出奇制胜,可说是惊艳!吴先生心中一跳,想自己来晚了!又听张太爷接着说道:申家有兄弟二人,申儒世和申明世,儒世天性素朴,就住梅家巷里隔三两院的一处宅子,深居简出,与寻常人家无异;明世却是相反,崇尚繁华富丽,宅子巍峨堂皇,天香园就是他的;申明世正房里也有两个儿子,恰好是反一反,大的人世,二的出世,直出到做和尚,当然,申家里的人都是锦衣玉食般养大,纵然做和尚也是在自家庙里,雕梁画楼,玉佛琉璃灯;然而再反一反,俗世中的那个,娶一房妻纳两房妾,年届四十方才得一子,那世外人则早早生了两个儿子,也算作还孽债吧!娶亲的是那个长子,名叫阿昉;小的叫阿潜,尚未听说提亲。吴先生这才安下心来,问道:这兄弟俩是否再反一反呢?张太爷笑说:还看不出,据人说两兄弟都极聪慧,品貌出众,不像出家的爹爹,却像他们的大伯;丧母时,大的五岁,略懂事,小的不满三岁,众人都怜惜他,不免溺爱,尤其是大伯母,因与他母亲交好,既是当故人的遗物,又当自己的儿子,钟爱无比,养成个女孩儿般的娇惯,倒也不跋扈,只是过于精致了,都说不知哪里有更精致的女孩儿能配他。
吴先生说:这也是他的福气!张太爷说:准知道呢?常言道,小时有福大时苦。吴先生又说:听起来,这叫潜的孩子小时倒也不尽是福,也有苦,那么小小年纪就没了娘。张太爷道:这话也是,或说是不幸中的大幸。吴先生说:其实是他母亲为他积的德,不是与大伯母好吗?这好就全还在他身上,算得上荫庇。张太爷点头称是,忽想起道:他母亲娘家是泰康桥计姓,侄儿子娶的正是大伯母的女儿,是亲上作亲!吴先生问:这计家又是什么样的门户呢?好人家!张太爷说,殷实、敦厚、直正,论起来,我们与他们还有些拐弯抹角的亲故,不外是姑婆叔公,舅表姨表,或是多年前,上辈人在一处做官经商共事交道,要细叙也叙不清;同在一城,大约都能勾连得着,如同是一张大网。吴先生“哦”了一声。
下一日,张太爷携吴先生去逛,龙华寺、水仙宫、大王庙、闸桥……这些寺庙宫观加起来抵不上灵隐寺一个大推宝殿,其实无味得很。地貌呢,没有山,这是一个大缺憾,水倒是有,横一条竖一条,都是泥沙河塘,哪里有西子湖的明秀清灵!但就正因为此,吴先生才觉得不凡,一股野气,四下里皆是,蓬蓬勃勃,无可限量。似乎天地初开,一团混沌远没有散干净,万事万物尚在将起未起之间。别的不说,单看河埠码头的桅林,简直密不透风,走近去,立到帆底下,仰头望去,那桅杆直入青天,篷帆的浆水味,江水的腥气,海的盐咸,扑面而来。水手下锚的铁链子铛铛地撞着河岸的条石,还有纤歌,悍拔得很,像地声般,阵阵传来……凡此种种,如箭在弦上,伺机待发,不知要发生什么样的大事情!吴先生是没大出门的,但从来不以为眼界窄,在杭城这地方,有南宋的底子,虽是偏安,也是个大朝代,前有古人,后有来者,足矣!但来到上海,吴先生忽觉着,那南宋的遗韵变得飘渺不实,越来越轻和弱,早已是衰微了。
再一日的晚上,吴先生随张太爷去了申家的天香园。奇光异色自不必说,吴先生的眼睛就在波光灯影中寻那个叫“潜”的孩子。隔了两桌,有七八个女眷围坐,间或来一个少年,穿一身翠蓝底织金缕的袍衫,系一条绛红绫子腰带,戴一顶六瓣窄沿圆帽,帽上没有镶玉,而是缀一窄圈鹿皮。只见他走到一位妇人跟前,很奇怪地,在妇人膝上坐一时,旁人多不见怪,只当常态。起身离去时,吴先生看见了他的脸,左颊上显出一个笑靥。吴先生不由要额手称庆,正是此人,千真万确,希昭的笑靥是在右颊,可不是天配!
17 蕙兰
隔年的秋冬之际,阿昉的媳妇生了头胎,是个女儿。临盆时,园子里忽开了几株兰花,此兰花名“冬兰”。那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方廉告老还乡,说要路经上海,城里商议在天香园宴请,因是冬日,园中花事萧条,申明世遣人遍城搜集冬兰,栽于各处。后来方大人顾及海瑞刚上任南直隶巡抚,正在杀豪门富户的威风,不想添麻烦,于是绕道而行。那冬兰原不是本地籍的物种,极难养,被撂在园子里,无人理它,一次花都未开过,人们已经全部将它忘记。不料想,就在墨厂边一丛箭竹内,开了出来。开始还以为是秋兰,但秋兰已经开过,草兰又未到花时,看叶子近似建兰,却短小些,况且那几种兰都不是这样的香气,近处嗅不见什么,远远的,四下里全是。正猜着,鸭四想起来了,因是他带了人各家各户去问寻,又是他一株株栽下。甚而至于记得,那冬兰惟有大老爷在西南做官时亲眼见过,听了形容方才去搜来。又自告去大老爷处跑一趟问明白,回答说果然是,还特特告诉,这冬兰花期虽短,但其香却悠长,开之前就已暗吐芬芳,至凋谢仍可萦回,所以也叫“四季兰”。这样一说,方才想起,久已有清新之气浮动,还以为是柯海的墨所至。如今看来,花事早就萌动。因此,就将阿防的新生女取名蕙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