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挨得近,轿子微微晃着走,楚昱缈靠着谢筝,总算是一点一点踏实下来,憋在心头的惶恐有了宣泄的口子,哇得大哭出声。
谢筝拍着楚昱缈的背,亦是后怕不已,要是她没有起念头来接楚昱缈去大堂,改明儿过来,怕是只能给楚昱缈收尸了。
楚昱缈哭出来了,整个人清明了些,与谢筝说了经过。
三个歹人敲门时,她正纳鞋垫子。
那娘子唤她,说是家里蜡烛用光了,来借一根。
娘子的声音与楚家隔壁的嫂子差不多,楚昱缈听岔了,以为是熟人,就应声开门了。
门一开,再想关上就来不及了。
两个大汉捂住了她的嘴,把她拖进了里间,拿绳子捆住双手,又拿布条塞了嘴。
楚昱缈吓得魂儿都飞了,这种状况下,她还能有什么好下场,用她的话说,真真恨不得一头撞死,也不受那等屈辱。
万幸的是,那三人自个儿起了纠纷。
那娘子是个虔婆,接了这桩买卖,就是为了把楚昱缈卖进楼子里赚银子的,叫两个大汉糟蹋了大姑娘,哪里还能卖得上价?
大汉们不肯,楚昱缈长得水嫩白皙,不尝尝味道,多亏呐。
偏那娘子是领头人,咬牙切齿地骂大汉,说这一看就烈性,回头自尽了,鸡飞蛋打,一个铜板都捞不着,唬得两个大汉都矮了一头。
局势一时僵住了。
恰恰在此刻,谢筝三人到了。
只听楚昱缈磕磕绊绊地说,谢筝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亏得那娘子爱财,不肯舍下银子,若不然,他们就晚来一步了。
“她说买卖,你知道是谁给她的买卖吗?”谢筝柔声问道。
楚昱缈闻言,眼泪又簌簌往下掉,先是摇了摇头,末了又点头,抽着气,道:“还能是谁啊…”
还能是谁,会恨不得毁了她。
谢筝咬唇,没开解楚昱缈,与其劝,不如叫她哭个痛快。
遭遇这种事,对姑娘家来说已经是天塌下来一般的恐惧了,更叫人绝望的,是背后之人的身份。
那些女儿家的心思,有过的欢欣和倾慕,都像是一场笑话。
血淋淋的笑话。
仅存的那一丝丝的念想都覆灭了,只剩下恨。
恨易仕源,更狠自己。
楚昱缈咬紧牙关,她真真是识人不清,才会错把歹人当良人,她曾经想过的美满,都是她的一厢情愿。
“我、我怎么就…”楚昱缈的声音抖得厉害。
谢筝握着她的手,道:“好在还来得及。”
此刻看穿还来得及,楚昱杰虽蒙难,但嫌疑总能洗脱,楚昱缈是被骗,好歹没有多走一步越了界。
他们两兄妹遇见易仕源,是一场劫难,却不是灭顶之灾。
一行人到了衙门外头,与衙役打了声招呼,晓得陆毓衍已经到了,松烟一溜儿就往里头上跑。
他顾不上打量其他状况,见陆毓衍站在堂外,赶忙上前,道:“爷,楚家糟了歹人。”
陆毓衍的眸子倏然一紧,快步就往外头走,沉声道:“人呢?”
松烟连忙跟上,他不晓得这句问的到底是什么人,干脆一股脑儿道:“阿黛姑娘没事儿,楚姑娘受了惊吓,那几个歹人都绑来了。”
陆毓衍拧眉,匆匆走到衙门外头,见谢筝扶着楚昱缈从轿子上下来,的确没什么大碍的样子,这才略略松了口气。
这小姑娘,最近怎么总遭罪啊。
上个月好不容易逃出镇江,又在舍利殿里叫罗妇人勒住脖子,若不是小师父经过,命都要丢了。
今日也是,从易府门口分开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时辰…
一个不留心就出差池,看来还是该看紧些。
衙役们接管了三个歹人,那娘子额头上的血看起来吓人,却不至于丢命,便一并抬了进去,又叫了个大夫来。
谢筝抬头就看到了陆毓衍。
那人背手站在顺天府的匾额下,桃花眼凝着她,满满都是关切。
谢筝的呼吸紧了紧,与楚昱缈说了声,便走到陆毓衍身边,仰着头看他:“我没事。”
陆毓衍问她:“没吓着?”
凤眼清亮,视线却往边上飘了飘,谢筝闷闷道:“不算吓着…”
事时,一心只想帮助楚昱缈,根本顾不上害怕,等把歹人收拾了,己方人多,倒也安心,只这一路过来,听楚昱缈说经过,才后怕起来。
替楚昱缈怕,却不是自己。
可这会儿,见到陆毓衍,听他说话,谢筝突然就有些不确定了。
如果说,此刻她渐渐平复的心情是“踏实”的话,那之前悬在半空中一般的又是什么?
不安吗?害怕吗?
没有比较,就无从知晓。
谢筝垂下肩膀,想了想,道:“现在不怕了的。”
若不是边上人多,陆毓衍想伸手揉一揉她的额头,他从谢筝的言语里读到了些许依赖,哪怕只有一丁点,也叫他心暖。
不止是他想待她好,而是谢筝也在试着与他熟悉、接近。
就如她会拽他的袖口一样。
陆毓衍眉宇渐舒,道:“松烟没来得及说清楚,到底出了什么状况?”
第八十三章 指认
松烟站在一旁,起先也没留心陆毓衍与谢筝在说什么,猛得听到这么一句,不由瞪大了眼睛。
那是他没来得及说吗?
分明是他们爷没来得及听!
哎,算了,爷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一面想,松烟一面默默地又往边上挪了两步。
谢筝简单与陆毓衍说了来龙去脉:“楚姑娘名声要紧,等下堂审,我担心那几个歹人胡乱说话,叫邻居们传出去…”
陆毓衍了然。
市井流言,三姑六婆的嘴,比刀子还锋利。
别说楚昱缈是个姑娘家,就算是个老婆子,都能被流言蜚语给刺伤。
“松烟,”陆毓衍唤了声,吩咐道,“里头在审案子,暂时管不了歹人,叫邻居们都先回去,等到要问话的时候,再传他们。”
在楚家时,松烟亲耳听见谢筝为楚昱缈开脱的,一下子就明白过来。
掏了些铜板出来,松烟给大伙儿分了分,嘴上道:“今晚上辛苦了,尤其是几位大哥,亏得有你们帮忙,要不然我们两个人还真擒不住那歹人。
还有大娘们,一路抬着人过来,辛苦辛苦。
哎,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可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嘛!
你们说说,我们姑娘与楚姑娘在屋里好好说话的,那歹人呐,突然就踹了门进来了,得亏我们兄弟拦了拦,又得了众位相助,不然就两个姑娘家,哪里是他们的对手。”
邻居们本就是一片好意,又拿了不少铜板,纷纷应和。
不少人是听见了撞门的动静的,听松烟这么一说,真以为是歹人硬闯,而不是松烟几个撞门救人,连声说那歹人可恶,连闯门的活计都做了。
谢筝听见了,不由舒了一口气,拉着楚昱缈随着陆毓衍入了顺天府。
大堂内亮堂如白日,堂外站着一少年人,半边身子隐在夜色之中,越显得阴测测的。
楚昱缈的身子僵住了。
谢筝顺着她的视线看去,那少年正是易仕源。
易仕源听见动静,转过头来一看,认出楚昱缈身影,整个脸都胀青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
楚昱缈怎么可能出现在此地?
她分明、分明该被虔婆卖进窑子里,他没得到的东西,就该毁去!
他看到楚昱缈死死拽着谢筝的手,眼神再不是从前一般含情脉脉,而是愤恨,他一下子就明白了。
又是陆毓衍坏了他的计划!
易仕源咬牙切齿,再看沉稳如松的陆毓衍,恨不得手上有两把斧子,劈过去砍成柴烧成灰。
“是、是我们东家爷,匕是他给我的!”
一声嘶哑惨叫在耳边炸开,惊得易仕源几乎跳了起来。
被带到大堂上,挨了一通板子,一直咬着牙没把他供出去的姚小六突然屈服了。
“混…”易仕源还没骂出声,惊堂木啪的一下,又把他的话都拍回了嗓子里。
杨府尹瞪着圆眼睛,隔着整个大堂落在易仕源身上,冷冰冰道:“易监生,姚小六指证的东家爷,不会就是你吧?”
夜风袭来,如冬日一般。
冯四“畏罪自杀”一案,已经清清楚楚了,姚小六认下了他教唆郭从的罪名,冯王氏与郭从押入大牢。
易仕源被“请”上了大堂,这一出才是今夜真正要审明白的案子。
杨府尹不怕易主簿生事,但他多少要给段家一个交代,早使人请了苦主段立钧的几位叔伯到后堂,现在戏台开唱了,便把人都请到了大堂上。
那一个个与段立钧有七八分相像的脸,让易仕源的心扑通扑通直跳。
他慌了。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时候,他没有怕,反而镇定极了,但被带上大堂,被姚小六指认,易仕源是真慌了。
姚小六两眼无光,结结巴巴说着经过,易仕源几次想打断,都被杨府尹止住了。
依姚小六的说法,他老早就看出了易仕源对段立钧是表面奉承,背后不满,段立钧死在河边,易仕源没半点伤心,反倒是挺高兴的。
今日上午,易仕源回到铺子里时却很反常,拉长着脸,一进书房就关上了门。
后窗开着一条缝,姚小六正好从窗外过,一眼瞧见易仕源立在桌边,手上拿着一把匕,眼神可怖。
易仕源现了他,叫了他进去。
姚小六嘴巴快,问了一句:“这匕怎么没刀鞘啊?不会是捅了段公子的那一把吧?”
话一出口,就知道遭了。
易仕源阴沉沉说要找个替罪呀,牢里的楚昱杰不顶用了。
姚小六一心为东家解难,就把郭从推了出来,他这个绿油油的表姐夫,正和那更夫家的娘子打得火热。
世上正是有这般巧合之事,姚小六奉命带着匕去蛊惑了郭从,把杀人的罪名推到了更夫冯四身上。
易仕源堵不住姚小六的嘴,只能应着头皮替自己开脱:“这个刁奴胡说八道!他自己杀人,还妄图把事情推到我身上来。杨大人,这样的刁奴,留他何用?”
谢筝站在堂外听着,突然就听到了一声低低的叹息。
她转眸看身边的楚昱缈,后者水一样的眼睛里满满都是悲伤。
似是察觉到了谢筝的目光,楚昱缈垂着眼帘,道:“快三年了,我认识他快三年了,我还是头一次看到他这个模样。”
凶狠的、暴戾的,哪里还是那个温文儒雅的读书郎?
一霎那间,留在脑海里的那些印象都碎了,仿若这三年的相识都是假的一般。
于她是真,而于易仕源,一开始就是假的。
易仕源还想狡辩,想寻一丝生机,他急切地想要把自身罪名洗刷干净,至于段家信不信、他老子能不能在官场混下去,那都是之后再考虑的事情了。
“我没有要害段兄的意思,我跟他素来和睦,我做什么要杀他!”易仕源念着,似是要说服自己一般又重重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我不用害他!”
话音一落,易仕源看到了站在堂外的陆毓衍,那双桃花眼上挑,落在高悬着的匾额上,神色肃穆。
易仕源怔住了。
他没有机会了啊,从姚小六开口时起,就没机会了。
不,从最初被陆毓衍看穿时,就已经输了。
再不认,还能如何?
第八十四章 认罪
等楚昱缈跟他对薄公堂?等那几个去抓楚昱缈的人再把他的罪状陈述一遍?等秦骏院子里养的瘦马家丁指认那夜杀人的是他?
这一切还有什么意思!
易仕源双唇动了动,整个身子瘫了下去,坐到在青石板地砖上:“是我,是我杀了段立钧,妄图嫁祸给楚昱杰,都是我做的…”
突如其来的改口让谢筝格外讶异,易仕源是局势不利,但只凭姚小六的供词,要治他杀人之罪还是不够充分的,谢筝原以为易仕源会坚持到杨府尹提审那三人歹人,不料,易仕源自己先认输了。
她轻手轻脚走到陆毓衍边上,低声道:“怎么他一看你就认罪了?来顺天府时,你跟他说了些什么?”
陆毓衍看了眼谢筝,望着大堂道:“我告诉他,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凶手是他,让他别挣扎了,赶在姚小六供出他之前早些认罪,也算是投案自。可惜,他不听我的,这会儿认罪,迟了。”
谢筝摸了摸鼻尖。
投案自,陆毓衍还真敢说。
这一步步走来,果真就像陆毓衍最初说的那样,吓唬吓唬易仕源。
易仕源被陆毓衍真真假假的话弄得晕头转向,出了昏招,把姚小六牵扯进了这案子之中。
若不是姚小六指证他,易仕源连堂审都不用来。
他是自个儿将自个儿架在了全然不利的位置上。
易仕源要是知道了实情,血都要怄出来了。
话说回来,衙门里问话,向来都是虚虚实实,易仕源这等不经事的脾气,妄想蒙混过关,也是痴人说梦了。
易仕源说着犯案的过程,主簿奋笔疾书,一一记录。
事情原委,与陆毓衍和谢筝之前猜测得差不多。
易仕源对段立钧早已心生不满。
段立钧因着出身,以及与林驸马交好的关系,在监生之中独树一帜。
易仕源一心想通过段立钧和林驸马、秦骏两人搭上线,他明里暗里试探了段立钧几次,段立钧都装糊涂。
“他不是与林驸马情同手足吗?不是和秦骏兄弟相称吗?连替我引荐都不肯,可见其心思!”易仕源忿忿,话说到了这儿,就跟破罐子破摔了一样,他哼道,“青石胡同那宅子,是他用来讨好驸马爷和秦骏的,我想跟着去,几次三番被他挡回来,他压根没把我当自己人看!”
段立钧的推诿让他恼怒,楚昱缈又迟迟不肯叫他如意,易仕源便想了个一石二鸟的办法。
从楚昱缈那儿骗了诗作,又故意叫段立钧看见,怂恿他在清闲居里高声念诵,留在白墙之上。
那天夜里,趁着贾祯和柳言翰半醉半醒,他说出了诗作来源。
原本,一切都按部就班进行,哪知道他悄悄跟着段立钧到青石胡同时,正好遇见了楚昱杰。
那两人大打出手,易仕源以为,此乃天赐良机,等段立钧进了院子,他匆忙寻了把匕来,一直在外头等着。
人算不如天算,一场大雨倾盆而下,成了他计策里的一处缺陷。
子初,段立钧撑着伞出来,雨势太大,连灯笼都点不了,黑漆漆一片,易仕源一刀子捅进段立钧胸口时,对方都不晓得动手的是谁。
易仕源听见了吱呀一声,他不确定是风吹动了树枝,还是那院门开关,屋檐底下的灯笼晃得厉害。
他怕被人瞧见,匆忙就走,离开时带走了段立钧的伞,却把刀鞘遗失了。
段立钧的几位叔伯气得吹胡子瞪眼,就因为自家侄儿不肯引荐,就招来了杀身之祸?
这简直就莫名其妙!
那位是谁?是长安公主的驸马、是林翰林的孙儿!
易仕源以为那是街口卖货的,谁想认得就认得,谁想唠嗑就唠嗑?
也不看看自个儿什么出身!
堂外,谢筝都不禁替段立钧叹息了。
段立钧就损在了一张嘴巴上,他与林驸马、秦骏的关系的确不错,但那宅子并非是他讨好那两位的,而是汪如海送给秦骏的。
他打肿了脸充胖子,自然不能答应易仕源的请求,却最终被记恨。
易仕源认罪画押,杨府尹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今夜能睡踏实了。
明日里把卷宗送到五殿下手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人证有物证,他即便不是个功,那也是办案得力。
如此一想,杨府尹越高兴,若不是还没退堂,他一定要好好向陆毓衍道谢。
小小年纪,如此通透,果真是虎父无犬子。
楚昱杰无罪获释,易仕源关进了大牢,待事情都妥当了,陆毓衍才寻杨府尹说了那三个歹人的事情。
杨府尹门清,允道:“几个贼子,又是抓了现行,无需多审问,贤侄放心,我不会让他们胡乱说话的。”
谢筝送走了楚家兄妹,站在顺天府外等陆毓衍。
案子尘埃落定,白天没有说完的话,也该说说清楚。
陆毓衍出来时,一眼瞧见了垂头站在石狮子旁的谢筝。
她个头并不矮,在姑娘之中,反倒是高挑的,可在陆毓衍眼中,她还是个纤弱的小丫头,抱着她的时候,只到他的胸前。
“不早了,”陆毓衍走到谢筝边上,柔声道,“回去吧。”
谢筝歪着脑袋看他,指尖捏紧了:“不想听我说镇江的事情吗?”
陆毓衍浅浅笑了,眼中浮着淡淡的光,如清澈水面,映出她有些忐忑的模样:“你想说,我就听。”
他自然是想听的,可这些日子都等下来了,委实不愿迫她。
“七夕那夜,我溜出城去了,并不在府里…”谢筝沉声道。
一面走,她一面说,脚步不快,她也说得很慢,当时情景依旧历历在目,鼻息之间,甚至能闻到府衙后院屋子的焦味。
进京之路,若非遇见萧娴,她大概已经倒在了官道上。
谢筝顿住了步子,深吸了一口气,眼睛再睁开时,她沉沉看着陆毓衍:“正恩大师告诉我,父母之死可能与五年前的邵侍郎绍方庭杀妻案有关,主审是你父亲,复审监斩是我父亲,那是一桩冤案。
父亲这些年似是未曾放弃追寻真相,你父亲呢?
陆家与我谢家,到底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还是想继续掩盖真相?
那些旧事,你知情吗?”
第八十五章 真相
夜风习习,吹得脖颈凉飕飕的。
饶是努力克制,谢筝的声音还是带了几分颤声,不知道是因为冷,还是因为旁的缘由。
收在袖口里的手紧紧捏着,谢筝清楚,她这样问,就是在赌。
赌陆培元当年亦是被迫无奈,赌陆家不是想置她父母于死地的凶手。
她想相信陆毓衍,不仅仅因为他是她的未婚夫,而是陆家是她能握住的替父母翻案最得力的仰仗了。
若陆培元站在谢家的对立面上,她即便是扭头就去顺天府里找杨府尹说出真相,改明儿,整个镇江能把府衙后院的火情归到匪徒流寇头上,再问一个谢慕锦治理不力的罪名。
人走茶凉,谢慕锦夫妇死了,地方上的官员,哪个愿意用自个儿的乌纱帽,与陆培元和其姻亲萧家为敌?
铮铮如谢慕锦,当年不也是无可奈何、监斩了蒙冤的绍方庭吗?
想要调案卷,想要真正弄明白府衙里的大火,必须要有陆培元出面。
她唯有赌一把。
陆毓衍垂着眼帘,桃花眼一瞬不瞬望着谢筝。
他看出她的紧张,带着股豁出去的勇气。
坚韧如竹,像极了她的父亲谢慕锦。
这般一想,笑意凝在眼底,越来越浓,连唇角都微微扬了起来,陆毓衍没有直接回答谢筝的问题,而是道:“两年前,我见过你父亲,在我父亲的书房里。”
谢筝一怔,很快就明白了陆毓衍的意思,她下意识地,隔着衣料,握住了挂在脖子上的玉佩。
“君子如玉”。
这是绍方庭与正恩大师说的。
两年前,谢慕锦进京,从宁国寺中带回了这枚玉佩。
原来那时候,谢慕锦不仅见了正恩大师,还见过陆培元。
陆毓衍左右看了看,夜色浓了,街上没什么人,但他们两人要说的事情并不寻常,他示意谢筝跟上来,寻个处幽静胡同,让松烟守着入口,免得叫人打搅。
胡同静悄悄的,陆毓衍的声音压得极低,谢筝依旧听得清清楚楚。
“绍侍郎一案,我是两年前才知道其中另有隐情的,”陆毓衍道,“当日我被叫去书房的时候,父亲他们已经说完要事了。”
那天情景,陆毓衍记得很清楚,倒不是因为女婿见岳丈,心里不踏实,而是谢慕锦离开时说的那句话。
谢慕锦说,培元兄,等丹娘及笄就让她过门吧,有陆家在,即便我死了,你们也能护她性命。
陆毓衍诧异不已,谢慕锦牵扯了什么事情,以至于要为生死担忧,为女儿性命担忧?
隔天他向陆培元询问因由,陆培元起先一个字都不肯说,只叫他往后善待谢筝,许是被陆毓衍问得多了,陆培元终是松了口,说谢慕锦查的事情与绍方庭有关。
陆毓衍稍稍上前一步,半弯着身子,附耳与谢筝道:“都说绍侍郎是为妾杀妻,他那位被嫡妻害死的爱妾的身份,你知道吗?”
谢筝摇了摇头,正恩大师并没有告诉她,或者说,正恩大师也不知情。
陆毓衍叹道:“她是宫中逃婢,她死前曾告诉绍侍郎,齐妃娘娘并非病故。”
谢筝愕然。
永正十八年,圣上南巡途中,随驾的齐妃病故于行宫之中,这是满天下都知道的。
若齐妃娘娘的死有内情,那是谁动的手?
陆毓衍似是看出了谢筝的疑惑,缓缓摇了摇头,道:“后宫倾轧,不晓得谁是真凶,绍侍郎为此被污杀妻,不是父亲要断成冤案,而是当真没有办法。
绍侍郎坦然赴死,他与齐妃娘娘青梅竹马,当年若执意要把齐妃的死因摊开来,损得是五殿下。
没有人知道,齐妃的死,是后宫里哪一位出的手,也没人知道,七年过去了,圣上即便明白齐妃死于非命,又会如何选择。
你父亲真正在查的,不是绍方庭杀妻,而是齐妃娘娘的死。”
刹那间,泪水涌出,顺着脸颊流下。
谢筝的眼睛一眨也不眨,这就是她的父亲啊,洒脱随性,却不失心中气节。
谢慕锦一定是查到了什么,才会引来镇江的一场火,背手之人断断不愿意当年之事大白于天下。
“那你父亲呢?”谢筝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