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问能不能给她买一个甜面包圈。食堂门口摆着的刚出油锅的面包圈,上面撒了一层白糖面儿。我给了她五角钱饭票,她买了面包圈回来,我们相视一笑,都明白对方笑什么。刘峰曾给她做了多少个甜饼,她肚里还是有条甜品馋虫。

坐下来吃完面包圈,又吃了几口我们食堂著名的清蒸狮子头和尖椒豆干,她开始正经话题了,说我必须为她做主。问她做什么样的主,她似乎还没想好,又往嘴里塞了一口馒头渣儿比肉多的狮子头。我不催她,她不是个能说会道的人,常把一件事说得逻辑错乱,这方面也给人孩子气的错觉。等我的勺子刮到饭盒底的时候,她咬着调羹把子,眼泪掉下来。此刻有点儿丁丁的原样了。我说哎,别在这儿,别在这儿,回去你再好好哭。本来我把她带下来吃饭,就不打算带她回去。现在不行了,我不能把一个哭泣的林丁丁撇下。她倒是大方,就在跟别人拼座的大餐桌上越哭越痛快。我直朝旁边看,她哭我心虚似的。哭一会儿她说,王江河要跟她离婚。

王江河就是那个军事科学院的研究生。我问他为什么要跟她离婚。她说因为王家的女儿们都跟她合不来。再问,得到的回答就只有眼泪。倒是同餐桌的人知趣,很快端着饭盆、饭盒走了。我想还是等她哭一阵吧,我有耐心有时间,反正下午写作是不指望了。她哭累了,歇口气,又要我为她做主。我这个副连级创作员,能给她做多大主?写文章啊!她说,揭露他家仗着高干地位,欺负她这个平民女儿。她还算平民女儿?虽是谢幕歌星,毕竟也让多少优秀男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过,别人不说,光是刘峰,你若跟他说,林丁丁,不就一个平民女儿吗?他一定不答应。

根据丁丁的颠三倒四的叙述,我大致梳理出她的婚恋故事。丁丁调到北京是一九八一年夏天,跟王江河正式谈婚论嫁之后。此前王江河到成都度过一个寒假,丁丁也作为他的女朋友,到北京陪他度了一次五一假期。他们一九八二年结婚,林丁丁从此不仅是军事科学院硕士的妻子,更重要的是她成了将军的儿媳,成了王江河姐姐妹妹的弟妹和嫂子,也就成了王家大儿媳的妯娌。王家的大儿媳是另一个兵种司令员的女儿,在全国中学生都光荣插队做知青的年代,她被保送军医大。首先向林丁丁发难的就是她。丁丁在成都是台柱子,到了北京,所有舞台都被全国最有名的台柱子撑起了,她只能在女声小合唱里凑数。一个周末,全家例行的团员晚餐,王家大儿媳问丁丁,怎么整天吃零食啊?烟灰缸里,纸篓里,总看见扔着话梅核儿,糖纸,小胡桃壳。丁丁不好意思了,笑着说文工团女兵都爱吃零食。文工团的人,毛病就是大,因为都闲得长毛,王老大说。丁丁分辩:现在演出越来越少,闲着也不是她的错,是外国电影的错,大家都看外国电影去了呀!王老大媳妇说:我看演出多也没你什么事儿,你不就唱个大合唱吗?丁丁辩驳:小合唱!反正是合唱,大小有什么区别?多一个人少一个人无所谓的吧。此刻王家的小女儿王老四插嘴:就唱三分钟,也得费事儿,涂脂抹粉,吹头发换衣服,何必呢?能不能换个正经工作干干?唱歌跳舞反正不能干一辈子,王江河的姐姐王老二发言了。王老二是大学的政工干部。丁丁能干什么别的呀?王老大的媳妇说,文工团淘汰的人,我们医院宣传科都不要,说他们字认不全,屁股还坐不住!

 

丁丁告诉我,这时候她才发现,她丈夫王老三是王家最蔫的一个,都不知道为老婆反击一句。私下里丁丁跟他哭,说他的姐妹嫂子都挑剔他,挤对她。王江河说,他们说你别的干不了,你不会干点儿别的给他们看看?于是丁丁决定读函授大学。嫂子和姐妹们发现,家里的话梅核儿、糖纸更多了。这次丁丁的丈夫来转达她们的埋怨,问她不吃零食会死不会。丁丁说,这就跟他写论文抽烟,他父亲批文件喝浓茶一样,她读书就要吃零食,不然犯困。过了两个月,丁丁放弃了函授大学,因为一些演员组织走穴,她也跟着转了许多城市,挣了几千块钱,重新过上了巡回演出队的生活,她发现这才是她的生活,相互间说的话都是共同语言。一年后走穴的组织者淘汰了丁丁。丁丁回到王家,彻底闲下来,客厅的大彩电前面的茶几上,人们经常看见勤务兵把大烟灰缸里的话梅核、胡桃壳、糖纸不断往外倒。又在一次周末晚餐上,王老大的媳妇问起丁丁的函授学得怎样了。丁丁支吾,说学得挺好。王老大问,最近该考试了吧?丁丁继续支吾,是啊,该考试了。王副司令插话说,小林啊,函授学完对自己今后有什么打算啊?丁丁笑笑,还没想好。副司令夫人说,以后调到哪里工作,没有一点儿打算吗?丁丁笑笑,看看自己丈夫,王老三比谁都局外。夫人又说,除了唱唱歌,你觉得你能做什么,丁丁?丁丁开始动脑筋想如何回答婆婆。当主治大夫的大嫂又开口了,说这不能怪丁丁,她是让那时代给误了,给毁了,那个时代不就那样?不要文化知识,就要宣传,那十年不就是个宣传大机器整天轰隆轰隆转?阿猫阿狗,只要能吼两嗓子,蹦跶几下就都能在大机器上当个螺丝钉,是吧丁丁?要不怎么叫丁丁呢?妹妹说,大家笑。夫人此刻又说,小林,我们虽然也是高干,不过跟其他高干不一样,我的话你明白吧?丁丁点点头,其实她不明白。夫人又说,函授学成,千万别以为可以通过首长的关系找工作,我们家首长不同别的首长,首先他不求人,其次他也求不了人。夫人一向称呼将军丈夫首长。大嫂说,妈您就别担心丁丁函授毕业以后的工作分配了,因为丁丁的函授毕业不了,函授课本寄到家来,拆都没拆开,就给当废纸搬出去了。王老大也说,还考试呢,函授年终考试早考完了。他们是有准备有预谋地来揭丁丁老底的。

 

王老三灰熘熘地从饭桌前跑了。

回到二人世界里,丁丁跟丈夫哭,他说:“你哭什么?我还想哭呢!你就不能干一件让我在家里抬得起头的事儿?”

我确证了一下,问丁丁,这可是王老三的原话?丁丁说一字不差。她想不通,她怎么就成了个让丈夫抬不起头来的女人。我也在想,我们当年的掌上明珠,刘峰爱了几年才敢触碰一下(还触碰出那么大的后果来)的林丁丁,现在竟让她丈夫连头都抬不起来。她的丈夫王江河在出国读博之前,顶不住家里人的压力,终于跟丁丁离婚了。因为家里人说林丁丁不配去陪读,外语一句不会,又聋又哑,谁陪谁读呢?

丁丁搬出王家小楼之后,来我这里过度了几天,后来便用她走穴的进项在他们兵部大院租了个房间。她说什么也不回他们文公团宿舍去住了。丁丁最了解文工团女兵特有的虚荣,以及她们会如何看待虚荣的牺牲品。我把她请求我写的文章写出来,发表在一个专长于婚恋的女性杂志上。那时“八卦”这词儿还没流传到祖国大陆,现在回想那就是大陆的八卦先驱者。不久收到由杂志社转来的读者来信。这个读者是郝淑雯。她的信没几行字,说她一直追踪读我的文章,方便的话给她打电话。我当晚把电话打到成都。还是那个极爽快的小郝,张口便说:“你写的是林丁丁吧?你以为用个字母当代号别人就看不出来了?我头一眼就看出来了!”

我想,王将军家的人肯定也头一眼就看出来了。我的用意不就是让他们头一眼就看出来吗?

郝淑雯的看法是这样:假如丁丁当时从了刘峰,刘峰就不会被处理下放,也就不会被送上战场,也就不会残废,领二百八十元残废金给山东老家的梆子剧团看大门。说不定现在刘峰已经是文化科刘副科长,最差也是个组织部刘干事,跟丁丁过上了殷实温馨的小日子,每天拿牛奶接孩子做小灶,刘峰那么能干,做什么都有手艺,大幸福创造不出来,小幸福天天发生,有什么不好呢?都是因为她喊救命,把刘峰给喊到伐木连去了,把刘峰那只手给断送了,现在的单臂刘峰,打沙发的手艺肯定更高超娴熟,可是手没了。

郝淑雯最终没有摆脱那个“表弟”,跟他结了婚,生了个儿子,或者流程反过来,先怀上儿子,才结了婚。一九八三年,他脱了军装,去深圳做买卖,一年就阔起来。我想,是因为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代不同了,他在当时养精蓄锐积累的能量,便得到了正面发挥。原来我以为,在正经事之间游逛就是不干正经事的人,就叫二流子,现在发现人家的游逛就是干正经事的预备期,是给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做风险投资,身上的不安定因素正是最可贵的开拓闯荡精神。抑或成功地做生意本身就需要些闯荡的素质,更可能是社会上的价值观颠倒了,把能挣钱的直接尊为老板。总之郝淑雯的丈夫有一种开拓垦荒者性格,像开垦新大陆的荷兰人、英格兰人、爱尔兰人那样,信念就是“哪里有面包哪里就是祖国”,也像美国的西部开垦者一样,信念就是“假如在你所待的地方待不下去,那么往西走吧”(他的例子是往南走)。郝淑雯的丈夫在八十年代是内地到沿海地区的第一批垦荒者,等大家都纳过闷儿来投入垦荒时,这位丈夫已经做成了电子产品的老板。总公司分公司,一两百员工。郝淑雯那次跟我通电话说,她也要跟她家老板去南方了,人家深圳多先进知道吗?厕所都叫洗手间,洗了手不用往手绢或裤子上擦,往机器下一伸,机器自动给你吹干,几秒钟!

等郝淑雯在南方给我写信时,林丁丁又嫁了人,跟那人出国了。林丁丁请她姨妈再次出山,给她开出对象的条件例单,头一项就是出国人员。她前夫抛弃她,原因是她不具备出国家属的资质,于是她远嫁海外便有一层“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站起来”的意思。丁丁的现任丈夫随家庭移民澳洲,兄弟几个开了几家中国连锁快餐店,丁丁做上了现成的老板娘。

林丁丁出国的时候,已经没多少中国都市人向往出国了,好儿女都是志在南方,都往南方奔,来得及带的只有行李,连家眷都来不及带,人人都方便开采第一桶金,但他们比郝淑雯的丈夫,到底晚了一大步。

 

 

第十四章

 

一九八九年十月,我出差去广州,又转火车,想顺便见识一下正实践中国人致富梦想的深圳。我刚走出火车站,小皮包带子在我肩头火辣了一下,再一看,皮包已在二三十米之外,以时速一百公里的速度离我远去。摩托骑侠车后驮了个十来岁的孩子,孩子下手的力道和速度以及惊人的准度,都说明这是他惯常的谋生技巧,开采第一桶金的手段之一。我没了钱,也没了地址,不知怎样寻找郝淑雯家。在马路上流浪一会儿,找到一个交通警察,由他帮忙找到最近一家派出所,用派出所的电话给郝淑雯家打了电话。二十分钟后,郝淑雯出现在派出所。她由于发福显得越发高大,把派出所小小的接待室占得满满的。见面她就数落我:怎么不把皮包带子抓紧一点儿?到深圳来的人谁都知道把皮包背在不靠马路的那一边肩膀上。郝淑雯还在用数落表达她对我的慰问和抚恤,说深圳人看见你这种傻头傻脑东张西望的东西,不抢你抢谁?

跟着郝淑雯到了她家。家很大,人很少,儿子住宿学校,老公常驻海南,海南又成了垦荒者们的西部。深圳对于郝淑雯的老公,已经不再是冒险家的乐园,他的开拓和闯荡精神又变成了不安定因素。

 

在郝淑雯家住下的日子,我发现跟她谈当下谈未来都没了话题,我们只能谈过去。过去那些人和事,重复地谈,重复地笑,谈多了,故事都走了样。记忆本身也是活的,有它自己的生命和成长,故事存在那里面,跟着一块儿活,一块儿成长,于是就都不是原来的模样了。可是谁又能保证事情原来的模样就是它的真相?比如何小嫚的精神分裂,病发时她反复念叨的一句话就是“我离英雄还差得很远”,似乎是心灵遭压迫太久,荣誉来得太突然太勐烈,她喜极而崩溃,是乐疯的,但我觉得这不一定是事物的全部真相,可能只是一小部分真相。小嫚成长为人的根,多么丰富繁杂,多么细密曲折,埋在怎样深和广的黑暗秘密中,想一想就觉得无望梳理清晰。我写下的有关她的故事,只能凭想象,只能靠我天生爱编撰故事的习性;我有个对事实不老实记忆的脑子,要我怎么办?只能编。我和郝淑雯成天地谈我们谈过无数遍的人和事,谁也不指出对方对事实的不忠实。刘峰被我们谈一次就变一点儿样。郝淑雯告诉我,她在海口见到了刘峰,请他吃过一顿饭,借过钱给他。原来刘峰也到南方来了,做图书生意。我想,既然普通战士都能摇身一变而成为老板,刘峰生性勤恳,只剩的一只手做手艺活儿困难,但做生意应该不耽误。让我不适的是,我们写书的知道写书挣钱不易,做书生意跟摩托上的孩子抢我皮包,大致一回事。

 

根据郝淑雯对刘峰的描述,我对八十年代末的刘峰是这样想象的:刘峰在书商手里批发图书,再单手驾驶三轮汽车,把书送到各个摊点。他碰到郝淑雯那天,正好在白沙门公园门口的最大摊点被查封。一个专门翻译外国言情小说的翻译家到海口旅游,同一天在农贸水产市场,服装市场,立交桥下,发廊聚集的街道发现了他译作的盗版。翻译家举报到了城管,城管收缴了书摊上的书籍以及刘峰运书的三轮小汽车。刘峰跟郝淑雯本来不该碰上的,两人的社会相隔无数层次。假如那天刘峰不去找城管头头讨要他的三轮汽车的话,假如那天郝淑雯不是到同一条街上的俱乐部去找打牌打了两天两夜的丈夫的话,假如刘峰不是在俱乐部对面等待城管头头从洗浴房出浴的话,假如不是郝淑雯的老公打发她回家取现金付赌债的话,假如不是刘峰等绝望了跟拦阻他的洗浴房门卫大声争起来的话,他们俩都不会碰面,就是擦肩而过也会错过去。刘峰的山东口音普通话是我们所有人耳熟能详的。那口音给我们做过多少次思想工作,向我们多少次地转达团支部提出的“不足”,多少次指出改进的“希望”,多少次对我们说:“人家何小嫚咋了?洗脸洗澡用一块儿毛巾咋啦?身上有汗味儿咋啦?你们咋就看不惯人家,老欺负人家呢?”多少次的毯子功课堂上那口音冲着助跑起范儿的我们低吼:“预备——走!——好嘞!”就是刘峰不在了,他的嗓音都还会在我们记忆里活下去。因为我们在刘峰离开我们后才逐步明白,那嗓音那口音发自一颗多么老实巴交纯朴善良的心底。郝淑雯是顺着山东口音看见刘峰的。刘峰身上一件翻领短袖衫,胸前带几道彩色杠杠,把他原本发达的胸大肌撑得更雄壮。洗浴房大门外的灯光下,刘峰的一只假臂很明显。等郝淑雯过了马路,看到那假臂的塑料质地已老化,一个小洞眼就在肘部,像是香烟头烫的。郝淑雯眼睛一热,叫了刘峰一声。刘峰转过身,看着富态高大的女人,笑了笑:“小郝。”他好像一点儿也不吃惊。

这天郝淑雯急着回家取钱救老公的驾,刘峰也不在重聚的状态上,两人留下了各自手机号码就匆匆分了手。第二天郝淑雯打电话约刘峰到一个酒店的餐厅饮茶,刘峰还是前一天的装束,但翻领短袖衫被洗过也熨得很挺。在文工团时,刘峰就会用铝饭盒装开水熨烫军装。郝淑雯注意到他的短袖衫胸前有鳄鱼Logo,她还注意到,他牙齿不如过去白和整齐。生活的档次首先从牙齿的健康体现。他从老家来到海口三四年了,是一个老战友鼓动他南下的,老战友跟他一块儿上过前线,先他一步闯荡海南,说南方机会多。

郝淑雯问:“那你觉得机会多吗?”

刘峰笑笑。接下去他才把前一天汽车被城管收缴的事说出来。这是他买的第三辆三轮卡车。城管把收缴的各种车卖到黑市,以此赚外快。我们都知道刘峰在老家成了亲,妻子是长途汽车上的售票员,有一个女儿。郝淑雯问刘峰,老婆孩子是不是跟他到海口了,他说妻子跟别人跑了,他到海口的第一年,妻子就提出离婚。长途汽车上认识男人的机会多,哪怕其他条件不如刘峰,至少四肢齐全。

“那你现在单身?”

刘峰含混地笑笑,说就算吧。

郝淑雯于是明白他不是完全单身,闯海南的男人哪能彻底单身?那么多“大胆地往前走”的“妹妹”也不答应。走出这家餐厅,天一黑路灯下都站着全国各地大胆走来的妹妹。刘峰的卖书生意还要靠那些发廊的妹妹们眷顾。刘峰由于做书的买卖,不得不读一些进货出货的书,因此也常常会推荐些意义高尚些的书给妹妹们看。而且意义稍微高尚的书也最难出手,一两块钱一本也卖不出去,他就把这类书借给妹妹们看,还劝她们,发廊饭吃不长,读了书将来可以找正经饭碗。郝淑雯听到这里哈哈大笑,刘峰混成这样还不忘了做好事。她说她的地产开发商丈夫都骂海南钱难挣,你刘峰怎么挣得着钱?刘峰说他就一个女儿和一个老妈,挣的钱寄回老家还是经用的,养得活她们。那一顿饮茶还是快活的,除了提到丁丁的那一瞬。郝淑雯告诉刘峰,丁丁第二次结婚,嫁到澳大利亚去了,新买了一辆本田轿车,刚给她写过一封信,她在皮包里翻,要把丁丁的照片翻出来给刘峰看,刚找到丁丁的相片,嘴里还在嘟哝说丁丁不知怎么会买一辆土黄色的车,从来没见过那种颜色,抬头间瞥见刘峰的脸,他晒焦的脸灰了一下,眼睛突然横了她一下,似乎是斥责,也似乎在求饶:好好的,又提丁丁干啥?于是郝淑雯把照片又放回包里,意识到刘峰的心真是残了,那块为丁丁落下的伤,是永无指望长上了。两人分手前,刘峰口吃吞吐,憋红脸和脖子,向郝淑雯借钱赎回那辆三轮汽车,没车生意更没的做。郝淑雯马上从包里掏出一万元给他。刘峰要了小郝的地址,说书出了手就把钱给她送家去。小郝逗他说,不还钱也能来家里坐坐嘛,她给他包真正的北方饺子,南方人那饺子也能叫饺子?刘峰也留下了他的地址,说他就住在海边上,这些年倒是学了渔民做鱼的两手,等着给小郝亮亮手艺。

郝淑雯回到家跟丈夫开口,要他给她老战友一个饭碗。他丈夫问她,此人能干什么?她心想,两只手的刘峰能干着呢,什么活儿都一摸就会,但眼下只剩了一只手,推吸尘器拖地板都难。她向丈夫担保,她这个老战友绝对是个好人。好人是什么人?她老公鄙夷地笑着说,他公司可没有闲饭给好人吃。她说难道他公司里吃闲饭的还少了?老公说,不少,你郝淑雯头一个吃,吃的还是海参鲍鱼花胶的闲饭。她说,也不知道是谁,追在后面好几年,哭着喊着非给老娘这碗海参鲍鱼闲饭吃!不吃还不行,那就要跳河上吊!老娘稀罕吃这碗闲饭?不脱下军装,在文工团混到死国家也得发饭票!郝淑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跟丈夫说话就形成了这种连讽带骂的风格。

 

对骂一场,丈夫还是松动了,说公司养了两条看门的狼狗,缺个喂狗遛狗的,就让那个刘峰叔叔管狗吧。工作有了,刘峰却没了。郝淑雯打他手机,对方停机。她只好开车按刘峰给她留的地址去找。他住的地方已经不属于海口城区了,在海边不假,但房是渔民出租的自建房,墙都不直,让海风刮斜了似的。房主说刘峰一个月前就搬走了。郝淑雯算了算,发现刘峰借她钱的时候,就打算要搬家和停机了。郝淑雯想找刘峰的邻居打听他的去向,但左邻右舍都锁着门。房东说上面定期检查卫生,今天是检查日,他的房客都锁门躲出去了。郝淑雯的车好,房主提出坐她的车去找那些躲检查的房客,其中必有人知道刘峰的下落。在一个便利店后面,他们找到了正在打麻将的一伙女人,房主说她们都是刘峰的邻居。郝淑雯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帮干什么的女人。上面要检查的,不只环境卫生,还有风化卫生,不卫生的,就要拿钱对付检查。女人们一张口,能盘点半个中国的方言。女人中还真有认识刘峰的,或者该说认识刘峰女朋友的,但谁也不肯细说。等郝淑雯钻进汽车,其中一个女人跟随出来,对她打个手势。郝淑雯降下车窗。女人用四川普通话说,听消息一千块,带路另算。郝淑雯让她坐进车里,锁了门,开了五六百米,确认没人跟上来砸车打劫,才拿出一千元,要先听听消息。女人告诉郝淑雯,刘峰在这里只住了三个月,是跟着小惠搬来的。刘峰女朋友姓惠,早先是个发廊妹,刘峰借书给小惠看,教育她学知识学手艺,就算吃不上烧脑筋的饭,吃手艺饭总有的吃,哪怕一碗粗茶淡饭,是干净的。开始刘峰生意不错,刘峰养了小惠两年,后来刘峰的生意赔了,房子也租不起了,小惠就把刘峰带到这里来住。刘峰知道小惠又偷偷联络原来的客人,翻了脸,走了,小惠跟着也搬了家。

郝淑雯听完消息,一句话说不出,更没胃口让四川女人给她带路去找刘峰。 开车回家的路上,郝淑雯劝自己别难过,海南还算没让刘峰彻底堕落进去,他不成功地教育改造了一个妓女,至少让那个叫小惠的四川女子从良了两年。

就在这期间,我跟郝淑雯在深圳相聚。